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测试卷.doc_第1页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测试卷.doc_第2页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测试卷.doc_第3页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测试卷.doc_第4页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测试卷.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田二河初级中学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测试卷时间:120分钟 满分:120分题号一二三 四总分得分一、触摸感悟(24分) 1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2分) A欲信大义于天下 B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C将军身被坚执锐 D宫中府中,俱为一体 2下列古词文语句与原文不一致的一项是( )(2分) A为报倾城随太守,西北望,射天狼。 B天下苦秦久矣。 C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D梳洗罢,独倚望江楼。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出师表作者诸葛亮,这是一篇传诵千古的表文,陆游慨叹诸葛亮未完成统一大业就先死: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B陈涉世家作者司马迁,史学家、文学家,他用毕生精力著成了我国第一部纪传体史,后人把这本书称作史记。 C隆中对作者陈寿,西晋史学家。字承祚,东汉人。 D唐雎不辱使命表现了唐雎凛然不可侵犯的独立人格和自尊自强的布衣精神。 4选择正确的译文。(4分) (1)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 A奖惩功过,评定人物好坏,不应该有不同 B奖惩功过、好坏,不应该相同 C奖惩功过、好坏,不应该既有相同,又有不同 (2)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 A先帝不认为我品质行为恶劣,降低身份,委屈自己,三次到茅庐来拜访我 B先帝不因为我低微而鄙俗,降低自己委屈别人,三次到茅庐来拜访我 C先帝不认为我低微而鄙俗,降低身份,委屈自己,三次到茅庐来拜访我 5对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这首词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醉里挑灯看剑”,词人在酒醉之后还拨亮灯火端详宝剑,这表明词人在刀光剑影中抗敌卫国的愿望多么迫切! B“麾下”指部下:“五十弦”泛指多种乐器:“翻”,演奏。 C“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该句是说英雄骑着快如的卢的良马,用着很有力量的弓,飞驰战场,英勇杀敌。 D“了却君王天下事”,这是词人无奈心情的体现,意思是不再理会朝野中的一切事情了。6对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这首词题为“壮词”,的确是名副其实的,壮就壮在词中抗金部队的壮盛军容、豪迈意志;壮就壮在道出了词人的一颗壮心。 B“沙场秋点兵”五个字,使人感受了战场气氛,又看到了雄壮威武的阵容:“点兵”二字也透出战事即将开始之意。 C结句“可怜白发生”,笔锋陡转,使感情从最高点一下跌落下来,尽吐壮志难酬的无限感慨。 D这首词首句和后两句写实,中间三句写梦,上阕与下阕之间没有一个明显界限,使不可遏制的激情直泻而下,打破了常规的分阕写法。7填空。(10分)(1)在危急关头挺身而出,勇挑重担,可用“ ” 来形容。(用出师表中的原句回答)(2)古诗文中有许多表现惜时或劝学内容的名句,请写出其中的两句: (3)出师表中揭示先汉兴隆原因的语句是“ , , ”。(4)苏轼评价 的诗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你能写出该作者体现这一风格的诗句吗?(至少两句)诗句 (5)陈涉太息日:“ ! !”(6) ,燕然未勒归无计。二、理解运用(分)(一) (1分) 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 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日:“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8对文中加点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会天大雨 会:适逢 B上使外将兵 将:带领 C为天下唱 唱:倡导 D宜多应者 应:回答9“扶苏以数谏故”中的“以”字意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分 A把 B因为 C认为 D凭借10文中画线语句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正确的一项译文是( )分 A现在要灭亡了,是死,举行大计也是死,等于都是死。 B现在逃跑也是死,举行大事也是死,大家都等着死。 C现在逃跑也要死,发动大计也要死,不如都去死。 D现在逃跑也会死,发动大事也会死,同样都是死。11对文中画线句子“或以为死,或以为亡。”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2分)度A认为项燕已经战死了,或者可能逃亡了。 B认为项燕不是已经战死了,而是已经逃亡了。 C有的认为项燕战死了,有的认为项燕逃走了。 D或者认为项燕可能战死了,或者认为可能逃走了。12对这段文字的内容概括不当的一项是( )(2分) A记叙陈胜吴广起义前对形势的分析。 B记叙陈胜吴广起义的直接原因。C记叙陈胜吴广起义的全部经过。 D记叙陈胜吴广起义前的谋划。13按要求用课文原句填空。(3分)(1)陈涉世家中表现全文主旨体现作者抱负的名句是 (2)出师表中诸葛亮总结先汉兴隆的原因的原句是 , ,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二)(分)【甲】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因屏人曰:“汉 室 倾 颓 奸 臣 窃 命 主上 蒙 尘 孤 不 度 德 量 力 欲 信 大 义 于 天 下 而 智 术 浅 短 遂 用 猖 蹶至 于 今 日 然 志 犹 未 已 君 谓 计 将 安 出?”亮答曰:“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选自隆中对)【乙】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亮死节之臣也,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虑,恐付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甲兵已足,当奖帅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依、允等之任也。(选自出师表)1. 请在第一段中用“/”给引号内的语句断句。(分)1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A此皆良实 用心良苦 B晓畅军事 家喻户晓C死节之臣 节衣缩食 D计日而待 千方百计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分)臣本布衣布衣: 先帝不以臣卑鄙卑鄙:遂许先产以驱驰驱驰:深入不毛不毛:.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分) 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译: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译:.联系两段文字来看,甲段中的“将军”就是乙段中的 。(分)【甲】文中写刘备去拜访诸葛亮,“凡三往,乃见”,又写到刘备对诸葛亮的一席话,【乙】文中也写到“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这表明刘备是个 的人。(2分)阅读两篇选文,从诸葛亮向刘氏父子的进言中,可以看出他是个 的人。(2分)甲乙两段文字所展示的共同目标是什么?(用原文或自己的话概括均可)(分)答:.在公众眼里,诸葛亮是智慧的化身,历来被人们所称颂,除以上杜甫的诗句外,有关他的典故、成语、名言警句、诗词及俗语还有很多,请列举出三个(句、对)。(3分)答: (三)平分生命(11分) 男孩与他的妹妹相依为命。父母早逝,她是他唯一的亲人。所以男孩爱妹妹胜过爱自己。 然而灾难再一次降临在这两个不幸的孩子身上。妹妹染上重病,需要输血。但医院的血液太昂贵,男孩没有钱支付任何费用,尽管医院已免去了手术费。但不输血妹妹就会死去。 作为妹妹唯一的亲人,男孩的血型和妹妹相符。医生问男孩是否勇敢,是否有勇气承受抽血时的疼痛。男孩开始犹豫,10岁的大脑经过一番思考,终于点了点头。 抽血时,男孩安静地不发出一丝声响,只是向着邻床上的妹妹微笑。抽血完毕后,男孩声音颤抖地问:“医生,我还能活多长时间?” 医生正想笑男孩的无知,但转念间又被男孩的勇敢震撼了:在男孩10岁的大脑中,他认为输血会失去生命,但他仍然肯输血给妹妹。在那一瞬间,男孩所作出的决定是付出了一生的勇敢,并下定了死亡的决心。 医生的手心渗出了汗,他紧握了男孩的手说:“放心吧,你不会死的。输血不会丢掉生命。” 男孩眼中放出了光彩:“真的?那我还能活多少年?” 医生微笑着,充满爱心地说:“你能活到100岁,小伙子,你很健康!”男孩高兴得又蹦又跳。他确认自己真的没事时,就又挽起了胳膊刚才被抽血的胳膊,昂起头,郑重其事地对医生说:“那就把我的血抽一半给妹妹吧,我们两个每人活50年!” 所有的人都震惊了,这不是孩子无心的承诺,这是人类最无私纯真的诺言。 从全文看,“男孩爱妹妹胜过爱自己”主要表现在哪两件事上?请概括回答。(2分) 第段中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男孩”眼中为什么会“放出光彩”?(3分) 文中的“男孩”具有怎样的品质?用自己的话回答。(2分) 第段中说,男孩“经过一番思考”。根据上文,发挥合理想象,具体描写男孩的“一番思考”。不超过100字。(4分) 三、语文综合运用。(分)美国莱特兄弟驾机试飞成功,创造了奇迹,人们为此举行盛大酒会,主持人让莱特兄弟发表演说,哥哥发表了一句话的演说:“据我所知,鸟中最会说话的是鹦鹉,而鹦鹉是永远飞不高的。”请你说说这句话的言外之意。(分) 下列一段文字中有10处编了序号,从句意明确顺畅角度看,可以去掉的5处是 ( )(将这5处序号写下即可)(分)月饼,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制作历史。据过去的史料记载,早在殷周那个时期,江浙一带地方就有一种纪念太师闻仲的边薄心厚的“太师饼”,此乃我国月饼的最先“始祖”。四、写作(分)你静静的离去/一步一步孤独的背影/多想伴着你,告诉你我其实多么的爱你/花静静的绽放/在我忽然想你的夜里/多想告诉你,其实你一直都是我的奇迹/一年一年,风霜遮盖了笑脸/你寂寞的心有谁还能够体会/是不是春花秋月无情/春去秋来,你的爱已无声/把爱全给了我,把世界给了我/从此不知你心中苦与乐/多想靠近你/告诉你我其实一直都懂你/把爱全给了我,把世界给了我/从此不知你心中苦与乐/多想靠近你/依偎在你温暖寂寞的怀里满文军的一首懂你,催人泪下,唱出对天下所有母亲无尽的爱。其实,当我们哼唱这首歌的时候,眼前还会浮现其他的形象。请以“懂你”为话题,自由创作,写成文章。不少于600字 参考答案 一、1D 2A 3A 4(1)A (2)C 5D 6A 7略 二、(一)8D 9B 10D 11C 12C13(1)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2)亲贤臣远小人(二)14 汉 室 倾 颓/ 奸 臣 窃 命/主上 蒙 尘/ 孤 不 度 德 量 力/ 欲 信 大 义 于 天 下/ 而 智 术 浅 短 /遂 用 猖 蹶/至 于 今 日 /然 志 犹 未 已 /君 谓 计 将 安 出 15.B 16.(1)平民 (2)身份低微,见识短浅(3)奔走效力(4)不长草木 17.(1)老百姓谁会不用箪盛饭、用壶装着酒浆来欢迎将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