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工程设计说明.doc_第1页
道路工程设计说明.doc_第2页
道路工程设计说明.doc_第3页
道路工程设计说明.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设 计 说 明4一、设计依据1、1996年交通部颁布的公路工程建设项目设计文件编制办法。2、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交通部。3、现行的其它有关公路工程技术标准、规范、规程: 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G F10-2006、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30-2003、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JD30-2004)、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 F102006)。4、路面结构设计采用“公路路面设计系统”(HPDS2003A)专用设计程序进行设计。二、技术标准公路等级:四级 设计速度:20Km/h设计荷载:公路II级 路基宽度:4.5米路面宽度:3.5米 路面类型:水泥砼平曲线一般最小半径:30米平曲线极限最小半径:15米凸形竖曲线一般最小半径:200米凸形竖曲线极限最小半径:100米凹形竖曲线一般最小半径:200米凹形竖曲线极限最小半径:100米最大纵坡:一般不大于9%,特殊路段不大于12%最小坡长:60米 路基设计洪水频率:1/25原路补强后弯沉代表值不得大于280(0.001mm),石灰、粉煤灰稳定碎石基层弯沉代表值不得大于150(0.001mm),水泥混凝土路面抗拉弯强度不得小于4.5Mpa。三、改建设计标准设计行车速度:15公里/小时,路基宽5.5/4.5米,行车道宽4.5/3.5米。按照通村公路建设基本要求设计为: cm厚手摆片石局部补强, cm厚石灰、粉煤灰稳定碎石基层, cm厚水泥混凝土路面。错车道按沿公路纵向200300m设置,全线共设置 个错车道,错车道加宽按设计结构层加宽。路线走向按沿老路进行改建。四、工程设计要求: 材料1、水泥:道路用水泥应采用强度高、收缩性小、耐磨性强、抗冻性好的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简称普通水泥),标号不应低于42.5Mpa;其物理性和化学成份应符合国家有关标准的规定;水泥进场时,应有产品合格证及化验单。并应对品种、标号、包装、数量、出厂日期等进行检查验收;2、砂:应采用洁净、坚硬、符合规定级配、细度模数在2.5以上的粗、中砂。当无法取得粗、中砂时,经配合比试验可行,可采用细砂。3、水:搅拌和养护用水应清洁,宜采用饮用水。使用非饮用水时,应经过化验,硫酸盐含量(按SO4计)不得超过2700mg/L,含盐量不得超过5000 mg/L,PH值不得小于4。4、碎(砾)石:压碎值小于35%。碎石中的针、片状含量不超过20%,碎石中不含有粘土块、植物等有害物质。底基层中碎石的单个颗粒最大粒径不超过37.5mm。其粒径级配组成应在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034-2000表3.2.2所列1号级配范围内,碎石的不均匀系数大于5.4%。细集料级配范围砂分级方筛孔尺寸(mm)0.150.300.601.182.364.75累计筛余(以质量计)(%)粗砂90-10080-9571-8535-655-350-10中砂90-10070-9241-7010-500-250-10细砂90-10055-8516-400-250-150-10 水泥混凝土粗集料(碎石或碎砾石) 级配范围粒径级类型 配方筛孔尺寸(mm)2.364.759.5016.019.026.531.537.5累计筛余(以质量计)(%)合成级配4.75-1695-10085-10040-600-104.75-1995-10085-9560-7530-450-504.75-26.595-10090-10070-9050-7025-400-504.75-31.595-10090-10075-9060-7540-6020-350-50粒级4.75-9.595-10080-1000-1509.5-1695-10080-1000-1509.5-1995-10085-10040-600-15016-26.595-10055-7025-400-10016-31.595-10085-10055-7025-400-100 水泥混凝土粗集料(碎石或碎砾石)技术要求项 目技 术 要 求级配筛孔尺寸(mm)(圆孔筛)4020105累计筛余量(%)053065759095100强度石料饱水抗压强度与混凝土设计抗压强度比(%)250石料强度分级3级针片状颗粒含量(%)15硫化物及硫酸盐含量(折算为SO3)(%)1泥土杂物含(冲洗法)(%)15、钢筋:钢筋的品种、规格,应符合设计要求。钢筋应顺直,不得有裂缝、断伤、刻痕,表面油污和颗粒状或片状锈蚀应清除。并按规定抽检和提供质量合格证书。6、石灰:石灰质量满足GB1594规定的级及以上技术指标。 7、粉煤灰:粉煤灰中SiO2、Al2O3和Fe2O3的总含量应大于70%,烧失量不宜大于20%,比表面积宜大于2500cm2/g。四、工程施工(一)、原路面处理方案根据设计情况调查,路线经过的软弱地基路段,设计上均采用土或石进行换填,补强处置。对原有路基出现的沉陷、坑凼、车辙应认真进行补强处理。片石基层铺筑前应掌握好路基要保证横坡适度、平整、密实;施工时应严格控制石料强度质量。(二)、路面施工1、手摆片石基层施工操作要点:手摆片石基层施工,将上小下大接近截锥体的石块,用手工铺砌后检平,再用碎石嵌缝,经碾压牢固后成的一种路面底基层结构。手摆片石底基层的厚度,一般不超过25厘米。如层厚超过25厘米时,应分层铺筑,每层分别嵌缝,并碾压坚实。片石铺砌采用。先沿路面横向按标准样桩铺砌一行片石作为标准断面(一般约20米铺砌一行),然后按照标准断面逐步向后铺砌。在弯道超高和路线纵坡较大时,应自弯道内侧和纵坡最低处开始。注意在路面两侧边缘处,应选择比较大的片石铺砌并同时保边。铺砌时,石块的长边应与路中心垂直,同时应注意把石块的大面朝下,座稳挤紧,必要时用手锤将石块敲紧。相邻两石块底边空隙大于3厘米时,应将石块突出部份用手锤敲掉,成为比较规整的石料后再用。第一次嵌缝。石块铺砌到相当长度时(一般不小于20米),用适当大小的碎石块楔入两石块的空隙内。用作楔料的石块,应以一块插满为好,小头向下,楔入后用手锤击紧,切忌把楔石浮搁在空隙上。楔石工作完毕后,撒铺第一次嵌缝料,要求撒铺均匀,符合路面标准为止。嵌缝料未经压实前,禁止车辆通行。第一次碾压。用68吨(或810吨)压路机碾压23遍,使铺砌层达到基本稳定。在碾压过程中,应设专人跟碾,负责找平工作。第二次嵌缝。当铺砌层稳压后,即用碎石(2-4cm)撒铺第二次嵌缝料。要求撒铺均匀,符合路面标准要求。第二次碾压。用1215吨或1012吨压路机进行压实。碾压遍数,一般根据石质而定,次坚石石料68遍;坚石石料1012遍,碾压至表面平整、坚实、无轮迹为止。在碾压时,如发现石块有倾斜或松动,以及沉陷等现象时,应重新铺砌并撒铺缝料,碾压坚实,至满足要求。1、二灰稳定级配碎石基层要点 二灰稳定级配碎石。推荐配合比为石灰:粉煤灰:碎石=8:17:75(重量比),实际用量应由施工配合比试验确定。集料最大粒径不应超过31.5mm,0.5mm以下的碎石颗粒含量不应超过20%,其压碎值不应大于35%,二灰稳定碎石7天饱水抗压强度不小于0.7MPa。二灰稳定碎石级配组成要求方孔筛尺寸(mm)31.5199.54.752.361.181.60.075通过下列重量百分率(%)10081-9852-7030-5018-3810-276-200-7 (2)拌和应采用专用稳定土拌和机进行拌和。 (3)当摊铺厚度超过20cm,应用重型振动机碾压,当厚度超过25cm时应分两层摊铺碾压,为保证基层质量应对每分层进行压实度检查。 (4)整形过程中禁止一切车辆通行。初步整形后检查混合料的松铺厚度,必要时进行补料或刮铲。二灰集料的松铺系数为1.3-1.45。 (5)碾压,根据路宽、压路机的轮宽和轮距的不同制定碾压方案,应使各部分碾压的次数尽量相同,路面的两侧边缘应多压2-3遍。整形后,当混合料的含水量为最佳含水量(+1%-+2%)时,应立即用轻型压路机并配合12t以上压路机在结构层全宽范围内进行碾压。直径和不设超高缓的平曲线,由两侧路肩向路中心碾压;设超高的平曲线,由内侧路肩向外侧路肩进行碾压。碾压时应重叠1/2轮宽,后轮必须超过两段的接缝处,后轮碾压完路段全宽时才为一遍。一般需要碾压6-8遍。压路机的碾压速度,头两遍以采用1.5-1.7km/h为宜,以后采用2.0-2.5km/h。采用人工摊铺整形的二灰稳定层宜先用6-8t两轮压路机或轮胎压路机碾压1-2遍,然后再用重型压路机碾压。 (6)施工注意事项: (a)严禁压路机在已完成的或正在碾压的路段上调头或急刹车,应保证二灰稳定层表面不受到破坏。 (b)碾压过程中二灰稳定层表面应始终保持湿润,如水分蒸发过快应及时补撒少量的水,但严禁撒大水碾压。 (c)碾压过程中,如有“弹簧”、松散、超皮等现象,应及时翻开重新拌和(必要时加入适当的二灰拌和料),使其达到质量要求。 (d)经过拌和、整形的二灰稳定层,应在二灰初凝前并在试验确定延迟时间内完成碾压,并检测达到要求的密实度,同时没有出现明显的轮迹。(e)在碾压结束之前,在进行一次整平,使其纵向顺适,路拱和超高符合设计要求。将局部高出部分刮除并扫除路外;以于局部低洼之处,不再进行找补,可留待铺筑混凝土面层时处理。 、C30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 准备阶段 (1)配合比设计:水泥混凝土试验室配合比设计应在路面施工前进行。混凝土28天抗折强度不小于4.5Mpa。 施工组织 (2)混凝土拌和:混凝土拌合物应采用机械集中搅拌施工,施工工地宜有备用的搅拌机和发电机组。投入搅拌机每盘的拌合物数量,应按混凝土施工配合比和搅拌机容量计算确定,搅拌机装料顺序,宜为砂、水泥、碎(砾)石,或碎(砾)石、水泥、砂。进料后,边搅拌边加水。搅拌时间,应根据搅拌机的性能和拌合物的和易性确定。混凝土拌合物的最短搅拌时间,应符合规范要求。(3)混凝土拌合物的运输:宜采用不应漏浆自卸机动车运输,并应防止离析,运输里程一般不超过3公里。(4)路面混凝土浇筑:采用模板高度应与混凝土板厚度一致高度的允许误差为2mm。企口舌部或凹槽的长度允许误差:钢模板为1mm,木模板为2mm,安设角隅钢筋时,应先在安放钢筋的角隅处摊铺一层混凝土拌合物,摊铺高度应比钢筋设计位置预加一定的沉落度。角隅钢筋就位后,用混凝土拌合物压住。混凝土拌合物摊铺前应对模板的间隔、高度、润滑、支撑稳定情况和基层的平整、润湿情况、以及钢筋的位置和传力杆装置等进行全面检查。混凝土板的厚度不大于22mm时,可一次摊铺,大于22mm时,可分二次摊铺,下部厚度宜为总厚的五分之三。摊铺厚度应考虑振实预留高度。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