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绿色壁垒对云南茶叶出口的影响及其对策学 校: 昆明理工大学津桥学院 系 部: 经济管理系 专 业: 国际经济与贸易 年 级: 07 级 学生姓名: 朱 琳 学 号: 200716014537 指导教师: 翁 玮 目录摘要5Abstract6第一章 前言71.1 选题背景及意义71.2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71.3 本文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81.4 研究方法8第二章 绿色壁垒的概述102.1 绿色壁垒的定义102.2 绿色壁垒的特征102.3 绿色壁垒产生的原因102.4 绿色壁垒的发展122.5 绿色贸易壁垒的法律渊源122.6绿色贸易壁垒的主要形式13第三章 云南茶叶出口现状分析153.1 云南茶叶出口种类153.2 云南茶叶出口数量153.3 云南茶叶出口的竞争力分析15第四章 云南茶叶出口贸易中遭遇的主要绿色壁垒174.1 欧盟174.2 日本184.3 东盟184.4 近几年来云南茶叶出口遭遇的绿色壁垒情况19第五章 云南省茶叶出口中遇到的绿色壁垒案例及特点205.1 案情简介205.2 分析与启示21第六章 绿色壁垒对云南茶叶出口的影响分析236.1 实施绿色壁垒对云南茶叶出口的消极影响236.1.1 云南茶叶出口增幅递减236.1.2 增加云南茶叶生产成本246.1.3 改变云南茶叶出口的地理方向246.1.4 消减云南茶业的国际竞争力246.2 实施合理的绿色壁垒的积极影响246.2.1 有利于云南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人类的健康246.2.2 促进企业的自身结构优化256.2.3 促进云南绿色贸易的发展256.2.4 促进云南生产技术水平256.2.5 有助于云南保护贸易市场25第七章 突破绿色壁垒的对策分析277.1 政府对策277.1.1 加大绿色壁垒的宣传力度277.1.2 建立应对绿色壁垒的专门机构287.1.3 建立预警机制287.1.4 构建我国对绿色壁垒的法律体系287.1.5 实施符合国际标准的绿色认证制度287.2 行业政策297.2.1 提高对绿色壁垒的认识水平297.2.2 从源头上解决农药问题307.2.3 应建立健全与国际接轨的茶叶检验检疫标准307.2.4 培养饮茶文化307.3 企业政策317.3.1 着重发展有机食品茶317.3.2 实施绿色营销战略317.3.3 打造品牌茶叶31结论33总结与体会35谢辞36参考文献37绿色壁垒对云南茶叶出口的影响及其对策摘要 绿色壁垒已经成为云南茶叶出口的最大障碍,而云南又是一个茶叶大省,茶叶贸易在云南对外贸易中占有重要地位。因此,有必要对云南茶叶出口贸易中绿色壁垒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从而突破绿色壁垒,扩大云南茶叶出口,使其在国际竞争中赢得优势。本文试图以辩证的观点看待绿色壁垒,发扬其积极的一面,并对绿色壁垒给云南茶叶出口造成的影响进行分析研究,探索出一条促进云南茶叶出口和保障云南茶叶可持续发展的可行之道。本文主要介绍了绿色壁垒的定义、产生的原因、发展、法律渊源及主要形式;云南茶叶出口的种类、数量及竞争力分析;云南出口贸易中遭遇的主要贸易壁垒及案例分析;绿色壁垒对云南茶叶出口的影响及突破绿色壁垒的对策。关键词:绿色壁垒,茶叶,影响,对策 The influence and its countermeasures of green barriers on Yunnan tea exports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the green barriers have become the biggest obstacle of Yunnan tea exports. However Yunnan is a tea province, the tea trade of foreign trade in Yunnan occupies an important position. Therefore, it is necessary to Yunnan tea export trade green barriers problem in-depth study, Thus breakthrough green barriers expand the Yunnan tea exports in international competition, which won advantage.This article attempts to dialectical view of the green barriers and develop its positive side, and in the green barriers orientation effect, under the action of green barrier to Yunnan to the impact of tea exports to analyze and explore a promote Yunnan tea exports and guarante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Yunnan tea feasible way.This article mainly introduced the green barriers of definition, origin, development, legal origin and main form; The Yunnan tea exports the types, volume, and competitive analysis; Yunnan export trade the main trade barriers encountered and case analysis; Green barriers on Yunnan tea exports breakthrough green barriers and influence the countermeasures.Key Words:green barrier,tea,influence,countermeasures 第一章 前言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云南是茶树的原产地,优越的自然条件孕育了各种云南茶树品种资源,全世界可以制茶的植物280种,而云南就有260多种。一直以来,茶叶都是云南的传统产业,在全省国民经济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然而由于欧盟等发达国家绿色壁垒的兴起,使云南对其茶叶出口的遭遇到严重的困难。一是发达国家市场上茶叶价格偏高,二是他们对产品的质量、安全性、环保性非常重视,再加上一些贸易保护主意意识,便对进口产品设立了近乎苛刻的强制性技术规范,检验检疫要求、绿色标识等绿色壁垒,由于云南茶叶传统的工艺习惯、生产加工设备技术比较落后,和检验技术与发达国家相比就存在较大的差距,使突破这些壁垒变得相对困难或者成本高昂。这对云南茶叶出口造成了很大的影响。所以在目前的形势下如何突破这些合理和不合理的绿色壁垒,扩大茶叶对发达国家出口量,对茶叶贸易条件的改善,整个行业的效益的提高,农民的收入的增加就显得十分迫切和重要,再加上云南适宜发展茶叶贸易的地域广阔。因此关于绿色壁垒对云南茶叶出口影响及其对策的研究就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1.2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绿色壁垒是在全球生态环境、资源问题日趋严重,经济活动对环境的负面影响日益突出并威胁到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公众对环境和生态问题日益关注的形式下产生的1 李强.关于绿色壁垒对我国绿茶出口影响的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2007.。由于发达国家绿色壁垒措施的不断盛行,近年来,国内外理论工作者对其作了较为深入细致的研究,也取得了很大的成果。 在绿色壁垒的定义和特点方面。张文兵(2003)认为绿色壁垒的实质是贸易保护手段,绿色壁垒是发达国家在与发展中国家竞争更具道义假象的工具。在云南茶产品出口遭遇绿色壁垒的原因方面。曹知修和袁珠盈(2008)认为云南省茶叶生产和出口的主体分离,农民和外贸公司的目标利益存在不一致性。 绿色壁垒对云南茶叶出口的影响研究方面。曾燕萍(2010)认为绿色壁垒对我国出口市场份额,贸易机会,企业和商品信誉等方面都产生了不利影响,导致国外消费者对我国部分产品信心下降,对我国出口造成了长期的负面影响。在对策方面也有较多研究,1.谢秋生、蔡新(2001)认为应该培养饮茶文化,使茶叶成为“国饮”;2.李今中(2005)认为应该全力扶持生产有机食品茶;3.邸伟(2003)认为应该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与安全标准体系; Sparks Leigh和Livingstone Susan(1994)认为绿色运动已经把贸易对环境的影响推到了社会议程、全球政治,环境问题已成为贸易不可忽视的问题和一个日益严重的政治问题,并切导致了强硬的环境立法。 Michael J. Ferranti no (1997) 认为不同国家对内会出现竞相降低环境标准(the race-to-bottom)的情况,为避免竞争性损害而竞相采取相对低的环境技术标准,各国地区间都会采取次优的环境政策,为了自己的经济利益最大化,就会有把不经济的外部性转嫁给别国的倾向2 王曣.绿色壁垒对浙江省茶叶出口的影响及应对策略分析D.杭州:浙江大学,2008.。Candice Stevens(1993)认为绿色壁垒在总体上可以分为两类;与产品有关的贸易措施(product-related trade measures),如环境补贴等;与产品生产过程相关的贸易措施(process-related trade measures),如各种环境认证体系、生态环境标志等。1.3 本文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本文主要研究绿色壁垒对云南茶叶出口的影响及其对策,主要内容及结构: 第一部分主要介绍本论文的研究背景及意义、国内外学者研究现状、研究内容、技术路线、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第二部分主要介绍绿色壁垒的定义、从自然、经济、政策三个方面来阐述绿色壁垒产生原因、绿色壁垒的发展、法律渊源及主要形式。第三部分讲述了云南茶叶出口的种类、数量及竞争力分析。第四部分是云南出口贸易中遭遇的主要贸易壁垒及案例分析第五部分从正反两个方面说明了绿色壁垒对云南茶叶出口的影响分析。第六部分从政府、行业、企业三个方面来谈论突破绿色壁垒的对策分析。 第七部分概括总结本文的研究结论及值得继续深入研究的部分。本文的技术路线是以绿色壁垒的理论为基础,从其导向效应出发,研究绿色壁垒对云南茶叶出口所造成的影响,提出正确有效跨越绿色壁垒的战略对策。1.4 研究方法本文首先对绿色壁垒的相关定义及理论加以科学的界定,再对绿色壁垒产生的原因进行介绍,然后对世界茶叶市场及云南茶叶出口市场进行分析,最后绿色贸易壁垒对云南茶叶出口贸易影响的分析及其对策是本文研究的重点。本文以基本的国际贸易理论为指导,分析过程中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吸收发达国家在环境保护中的思想精华,力图使该研究的理论性与实践性达到统一。在研究过程中,本文运用了规范研究的方法和列举法。1.规范研究方法:规范研究方法是指在研究中不受现实食物的影响,强调“应该是什么”或者研究社会所面临的经济问题“应该怎么样去解决”。本论文在规范研究方面,主要是通过发达国家对茶业进口的绿色新标准给云南茶叶出口造成影响来提出规避绿色壁垒的一些启示性建议和结论。2.列举法:本文列举了云南茶叶出口遭遇发达国家的绿色壁垒现状,为云南茶叶出口企业规避相关国家的绿色壁垒,开拓新兴市场,改进茶叶生产管理方法提供了思路。 第二章 绿色壁垒的概述2.1 绿色壁垒的定义绿色壁垒又称绿色贸易壁垒、环境壁垒或生态壁垒,是指在国际贸易领域,一些发达国家凭借其科技优势,以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为目的,通过立法,制定繁杂的环保公约、法律、法规和标准、标志等形式对国外商品进行的准入限制。它属于一种新的非关税壁垒形式,已经逐步成为国际贸易政策措施的重要组成部分。2.2 绿色壁垒的特征1.名义上的合理性和形式上的合法性:它以保护人类和动植物健康为目标,关注生态环境及可持续发展,因而广泛地受到全世界的认可和接受。并且WTO的环境例外规则为其提供了法律依据,技术性贸易壁垒协议中规定:“任何国家在其认为适当的范围内都可以采取必要的措施保护环境,只要这些措施不致认为在具有同等条件的国家质检造成任何不合理的歧视,或成为对国际贸易产生隐蔽限制的一种手段”。这使绿色壁垒被披上了一层“合法”的外衣。2.保护内容的广泛性:绿色壁垒包括的范围很广,涉及法律法规、产品标准、产品品质、包装等。从产品角度看,除初级产品外,还涉及中间产品和工业制成品。由于技术和适用范围的广泛性,它远比配额、许可证等非关税壁垒负责3 张星海,王岳飞,杨贤强.绿色壁垒与我国茶叶贸易J.茶叶.2005,(02).。3.保护方式的隐蔽性:种种绿色壁垒借保护环境为名,隐蔽于具体的贸易法规规定、国际公约的执行过程中,进而成为进口国拒绝外国产品的“核武器”4 绿色壁垒./wiki/%E7%BB%BF%E8%89%B2%E5%A3%81%E5%9E%92,2011年2月14日。2.3 绿色壁垒产生的原因1.自然原因:工业技术的迅速发展虽然促进了经济增长、社会进步、改善了人类的生活,但也对人类生存的环境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破坏。而且,这种破坏还有进一步恶化的趋势,这使人类社会和经济的持续发展受到了严重影响。目前全球非常关注环境问题,这让各国政府、社会团体和民众认识到保护人类生存的环境的迫切性和严重性,“加强环境管理”己成为当今世界各国经济发展最主要的任务。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东京通过的我们共同的未来的报告中主张:“在不危及后代人满足其环境资源要求的前提下,寻求满足我们当代人需要的,确保人类社会平等持续发展的途径”5 刘纯.绿色壁垒的影响及我国对策D.成都:四川大学,2003.。即为了确保人类的持续生存与发展,我们必须把环境保护和社会经济活动全面有机的结合起来,并且确保可持续经济、可持续生态和可持续社会三方面的协调统一,来组织和规范人类的一切活动,即“可持续发展理论”。从此,绿色浪潮迅速席卷全球,并日益深刻地影响着人类生活的各个层面。改善环境的要求使绿色壁垒在国际贸易中应运而生。2.经济原因:经济优先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潮流,一个国家在国际贸易中的竞争力及其所占的比重大小决定了它在国际经济中所处的地位。最近,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实力开始迅速崛起,由于低廉的原材料和劳动力价格降低了发展中国家的产品成本,使发展中国家的市场竞争力大大提高,出口份额也不断提升。因此发达国家为了捍卫自己的世界经济主导地位,就开始思考国际市场的新思路。由于发达国家在环境保护资金的投入较多,保护技术水平有着一定的优势,而发展中国家的环境保护资金投入较低,保护技术水平也略显劣势。其出口的产品和生产方法一时很难达到发达国家的环保标准,这就为发达国家限制发展中国家产品的进入提供了契机。于是发达国家巧妙地将贸易保护贴上了绿色标签,以保护环境为名,为自己争取更大的经济利益。3.政策原因:WTO协议复杂多样且不完善,里面有很多灰色地带。由于这些协议主要是由发达国家的代表所制订。免不了他们在制订时就故意设置了一些“灰色地带”供其所用。于是发达国家在国际贸易的过程中拥有了一个盾牌,则是绿色壁垒,它可以被用来实施贸易保护。使发达国家在国际贸易中取得主动。WTO在众多的贸易规则中突出了环保例外权。如经过修订的贸易技术壁垒协议中就明确规定:“不得组织任何成员方按合适的水平采取为保护人类活动植物的生命健康,为保护环境所必须的措施。”WTO协议中对“环境例外”的规定本身就微妙而模糊,缺乏明确有效的约束性规范,为环境贸易争端和绿色壁垒的产生埋下了伏笔6 张艳研.绿色壁垒的产生根源及博弈分析J.生产力研究.2006,(10).。然而不幸的是,这些环保例外权被新兴的贸易保护主义所利用。在这种背景下,绿色贸易保护论迅速得到流行,绿色壁垒成为国际贸易中新兴的贸易壁垒。一些发达国家就借保护人类和动植物的健康和自然资源为由,设置贸易壁垒,达到贸易保护主义的目的。而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由于各种原因。采取的环境标准相对发达国家较低,这就为发达国家采取绿色壁垒限制商品的进出口提供了现实可能性7 张涛.绿色壁垒对我国蔬菜出口和生产的影响D.南京:南京农业大学,2004.。2.4 绿色壁垒的发展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导致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全球各国和社会越来越重视环境保护和绿色贸易问题。1993年德国颁布了全世界第一个禁止在纺织品中使用20种偶氮染料等致癌化学物质的法律。紧接着,美国、日本、欧盟也颁布了禁止进踊含有有害物质的纺织品服装的规定,并对进口服装附件也做出了严格规定。1994年美国环保署规定进口汽油中的硫、苯等有害物质必须低于有关部门的标准。这种绿色壁垒,必定会对发展中国家开展国际贸易产生很大的影响,导致发展中国家的产品由于绿色壁垒而被拒到千里之外。 我国是发展中国家,由于经济比较落后,环保水平偏低,直接导致我国在出口许多产品时遭遇了很多发达国家的绿色壁垒。从1998年起,加拿大、美国、欧盟等对我国出口的商品的木质包装进行严格的检疫处理和实施了新的苛刻的检疫标准。从2000年起,欧盟又对我国出口茶叶的农药残留量进行了限制。这些对我国正常的农产品的出口贸易产生了非常严重的影响,使我国在国际贸易中处于极其不利的地位8 杨桂英.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农产品出口的影响以我国茶叶出口作实证分析D.昆明:云南财经大学,2009.。 2.5 绿色贸易壁垒的法律渊源关税和贸易总协定中第2条关于对进口产品征收税费的规定:该规定表明缔约方可以在不违反国民待遇的前提下,按照自己的环境计划自行决定对进口产品征收保护环境为目的的环境税费;第20条下环境例外条款的规定:如果下列措施的实施在条件相同各国不会构成任意的或不合理的歧视待遇,或不会对国际贸易构成变相限制,不得将本协定解释为阻止任何缔约方采取或实施这些措施:(b)为保障人类及动植物的生命或健康所必需的措施(g)与国内限制生产与消费的措施相配合,为有效保护可能用竭的天然资源的有关措施。可以说这是绿色壁垒主要法律依据来源,很多贸易保护主义者根据这一条款构建其绿色壁垒9 吴凌云.“绿色壁垒”之法律分析谈与WTO“环境例外”措施的辨别D.贵阳:贵州大学 ,2007.。 服务贸易总协定中第14条(b)项规定的一般例外:在此类措施的实施不在情形类似的国家之间构成任意或不合理歧视的手段或构成对服务贸易的变相限制的前提下,本协定的任何规定不得解释为阻止任何成员采取或实施以下措施(b为保护人类、动植物的生命和健康所必需的措施。 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定中第27条第2和3款的规定,各成员方为了保护人类、动植物的生命及健康,或避免对环境造成严重损害,可拒绝对某些发明授予专利权,以阻止对这些发明的商业利用。该协定鼓励各国更多地进行环境保护技术的研究、创新、转让和使用10 李强.关于绿色壁垒对我国绿茶出口影响的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2007.。 2.6 绿色贸易壁垒的主要形式1.绿色关税:绿色关税也被成为环境进口附加税11 countermeasures for green barrier and trade of China./archives/95.html.2011年3月26日,是指一些国家以保护环境和维护人类健康为由,对某些影响生态环境的他国进口产品课征进口附加税,即除了征收一般正常关税外加征额外的环境附加税,或者限制、禁止其进口,甚至实行贸易制裁。它是发达国家保护环境、限制进口最早采用的手段。例如:美国食品与药品管理局规定,所有在美国出售的鱼类都须来自经美方证明未受污染的水域。2.绿色反补贴:发达国家将一些污染比较严重的产业转移到一些发展中国家以降低环境成本,这就必然造成发展中国家的环境成本上升。而发展中国家的企业绝大多数都无力承担环境治理的费用,这时政府就不得不给予一定的环境补贴。然后发达国家又以这种“补贴”违反关贸总协定和世界贸易组织的规定为由,限制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进口。3.绿色标志制度:环境标志是一种证明性商标,它表明商品在生产、使用以及报废后处置的过程中符合环境保护的要求,与同类产品相比,具有低毒少害、节约资源的特点。绿色标志制度之所以成为贸易壁垒,是因为各国绿色标志制度所依据的环境标准不一致,评价方法也有所差异。所选择的产品类别有偏向,往往只选择国内企业生产的产品,对其它国家的企业在申请程序上可能存在歧视。4.绿色包装制度:绿色包装制度规定进口商品包装必须节约能源、用后方便回收或再利用、并且易于自然分解、不污染环境、要保护环境资源和消费者健康。现在它逐渐成为发达国家实施贸易保护的措施。 5.环境与技术标准:上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标准化组织实施了国际环境监察标准制度,要求企业产品达到ISO9000系列质量标准体系;1995年开始又推行了ISO14000环境管理系统,要求产品从生产前到制造、销售、使用以及最后的处理都要达到规定的技术标准。 第三章 云南茶叶出口现状分析3.1 云南茶叶出口种类云南茶叶按其制作方法的不同,主要分为滇红、绿茶、普洱茶、紧压茶、花茶五大类,共一百多个花色品种。红茶、普洱茶主要供出口,约占全省产量的一半,主要销往日本、东盟、欧盟等五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绿茶和花茶主要供内销,紧压茶主要销往西藏及省内部分民族地区。3.2 云南茶叶出口数量2009年世界茶叶产量392.84万吨,出口量达到153.53万吨。我国茶叶产量131万吨,出口量达30.3万吨,而云南一直是我国的产茶大省,2009年云南产茶18万吨,出口达5985吨,并且云南茶叶生产也将继续获得总产量增加、质量安全水平提高、经济效益稳步上升、茶叶出口额创历史最好水平、茶产业持续稳定发展。3.3 云南茶叶出口的竞争力分析 从贸易保护主义角度看,根据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和俄林-赫克歇尔定理,一个国家应当生产和出口该国要素充裕密集的产品,由于地理、气候、人力资源等方面的优势,云南茶叶在国际市场拥有品质、价格的双重优势12 曹知修,袁珠盈.突破绿色壁垒云南茶叶出口现状调查研究J.云南财贸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云南是我国茶叶的重要原产地,茶叶种植面积居全国第一,云南有着适合茶叶生产的天然地理和气候优势,云南茶树品种丰富,有着古老的生长栽培历史和悠久的种植经验,各族人民对种茶、品茶、饮茶有着独特的认识和风俗。地理气候条件使云南的茶叶蕴含着优秀的品质,云南拥有全国唯一可与世界优良茶树品种印度阿萨姆种和肯尼亚种相媲美的优质大叶良种。这正是吸引资金、技术西移,加快云南茶叶发展的潜力所在13 蒋智华.云南农业优势产业选择的实证研究J.经济问题探索.2006,(05).。云南的少数龙头企业已经具备相当规模的生产能力、先进的机械设备和技术创新能力,可以进行标准化、安全化、高效率的生产,还具有较高的企业信誉。还抓住机会不断拓展茶叶出口贸易,追求更广阔更高层的发展,推动茶叶产业的升级。促进整个茶叶产业是有效的整合。作为产业中的领先者大企业要根据国内市场的需求,适时推出新产品,整合营销,扩大品牌知名度,利用各种市场信息有效地做出相应的促销活动,实现茶叶商品“兴起 热衷 畅销”的策略14 李岚.云南茶叶产业竞争力探析J.茶叶.2009,(02). 。再加上云南最出名的普洱茶的出口量和出口金额都明显高于中国茶叶出口的平均水平,云南茶叶出口值在全国的比例始终高于出口量所占比例,说明云南出口的茶平均价值高于全国,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这些都说明云南省的茶叶出口具有一定的竞争力。 第四章 云南茶叶出口贸易中遭遇的主要绿色壁垒欧盟、日本和东盟是云南茶叶的主要出口市场,近年来,云南茶叶出口量大幅提高,对欧盟、日本和东盟国家的茶农、茶商产生了不小的冲击。为了保护本地的茶农、茶商的利益,自1999年以来,欧盟、日本和东盟出台了不少茶叶检测新标准以限制茶叶的进口,主要特点如下。4.1 欧盟欧盟是云南茶叶出口的主要地区之一,目前欧盟的准入标准在世界范围内是最严格的,修改也是最频繁的。从1999年至2008年,每年都有新的标准颁布,而检验农药的种类和标准也越来越多、越来越严。2002年2月欧盟对茶叶中农药残留的检验种类从20世纪80年代的6种扩大到62种,农残最大残留量的标准提供10-100倍,从2004年初开始,欧盟对进口茶叶实行的农药残留检测指标从原来的72项增加到134项,将茶叶中氰戊菊酯的农药残留限量标准由每公斤0.1毫克提高到了每公斤0.05毫克。此外,有机磷类农药也将被欧盟列为新的需要特别关注的农残检测项目。2005年8月1日,欧盟颁布了新标准,茶叶农残的检验项目从原先的193项增加到210项,茶叶中硫丹的限量从原来的30mg/kg降至O.01 mgkg15 兰梅.绿色壁垒制度对中国农产品出口贸易的影响D. 无锡:江南大学,2008. ,这一新的壁垒相当于检验标准提高了3000倍。2007年4月初欧盟茶叶委员会发布欧盟新农残标准(MRL)及德国新农残标准。新农残标准增加了啶虫咪、美文松、密灭汀等10个农残项目,并更新了敌敌畏、福死螨磷、甲胺磷等lO个农残项目的新限量。更新后的欧盟及德国MRL共计227项,其中207个MRL为目前仪器最低检测底线。占91.2。2008年7月29日起,欧盟还新增了170种MRL,大多是新农药,其中有些农药和茶叶生产关系很大。如,印楝紊、鱼藤酮和除虫菊素属于植物性农药,以往一般不予控制,甚至应用于有机茶园中,但也被列入名单;西玛津是种三均氮类除草剂,在云南茶叶生产中应用很普遍16 苏琳.绿色壁垒对广西茶产业出口的影响及对策J. 企业科技与发展.2009.(18).。4.2 日本 这几年,日本也明显增加了茶叶农残检测项目,检测项目不仅量多,有的还严于欧盟标准。从日本历年来食品卫生法中有关茶叶的农残限量标准规定的变化,可发现日本政府对于茶叶这一问题的重视程度在逐年提高。从下表列举的主要事件可以看出近年来日本设置的农药残留限量检验项目不断增加,标准也越来越严格,评定程序更加复杂多变,成为影响云南茶叶出口日本的主要障碍17 陈宗连.绿色壁垒对福建茶叶出口贸易的影响研究D. 咸阳: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9.。近来日本提高进口茶叶农药残留限量标准的主要事件发布时间事件1992年10月发布法令,茶叶中农药残留限量标准数完为15项。1993年日本实施的有关茶叶中农药残留限量标准数在上年基础上新增9项。2001年5月日本颁布新标准,茶叶中农药残留限量标准已达76项。2002年初日本采取了类似原产地的保护措施;提高对出口到日本茶叶中农药残留量的指标要求,茶叶农药残留标准及检验种类增加至78项。2003年5月日本通过新的食品卫生法,设限农药增加到121种;并引进临时标准制度,即凡是在该法案的规定标准中没有包括的农药,一经检出,也作为不符合食品卫生法处置。2005年6月 正式发布食品中农业化学品肯定列表制度,其中涉及茶叶的农药共251种。资料来源:日本历年食品卫生法4.3 东盟 东盟是云南茶叶出口另一重要的出口地区。近年来东盟也不断提高其绿色壁垒,例如泰国从2005年1月规定茶叶的农业毒物必须符合以下标准:第一,适合最大残留限量的农业毒物经官方注册且制定了最大残留限制的;第二,根据农业合作部通报正式禁止的农业毒物不允许存在残留,但规定的外来最大残留限量除外。新加坡在欧盟的新标准的基础上还要求检验铅、铜等重金属项目,如此繁多的茶叶检验项目,给云南茶叶出口贸易造成了十分被动的局面。4.4 近几年来云南茶叶出口遭遇的绿色壁垒情况云南部分茶叶出口遭遇绿色壁垒情况国别影响欧盟2004年1月9日,云南产绿茶中有百灭宁、甲氰菊酯、氰戊菊酯而遭到扣留2006年8月17日,云南产绿茶中有昆虫而遭到扣留2008年10月24日,法国通过欧盟食品和饲料委员会通报中国云南产绿茶,通报原因是产品中铅含量超标2009年6月2日,波兰通过欧盟食品和饲料委员会召回中国云南产普洱茶,召回原因是在普洱茶中发现死螨虫(51 /100g),产品已被遣回日本2006年12月21日,横滨因云南产乌龙茶成分中检测出0.08ppm三唑磷,不符合规定,命令我方检查。2008年8月5日,日本清水通过监控检查扣留云南产绿茶,扣留原因是成分规格不合格,查出三唑磷超标2009年12月27日称,因从云南产绿茶中查出杀虫剂三唑磷(Triazophos)的含量超标。根据食品卫生法规定,要对上述产品实施命令检查。2011年1月31日,云南产绿茶中检测出三唑磷0.06ppm被扣留18 中国技术性贸易措施网 /riskinfo/dataquery/Pages/japan_china.aspx.2011年4月11日。韩国2009年1月25日,因茶叶在通关过程中被检测出医药成分番泻苷(Sennoside)而被全部退回。美国2008年6月25日,因绿茶中含有杀虫剂,被拒绝进口 第五章 云南省茶叶出口中遇到的绿色壁垒案例及特点茶叶作为云南省主要传统出口商品品种丰富,每年出口创汇千余万美元。经过多年的努力,云南省茶叶出口在国际市场上已占有一定份额,主要销往欧盟日本东盟市场。但销往东欧包括俄罗斯市场份额不断萎缩,从而影响云南省茶叶出口规模。1997 年,云南茶叶出口量为12341 吨,至2009 年下滑为5985 吨。出口量持续萎缩。随着国外越来越严的检验检疫要求,云南省出口的茶业难以进入欧洲市场,中低档茶在俄罗斯受到来自印度等国产品的竞争的影响。原因之一是国际竞争激烈,印度与俄罗斯实行易货贸易,且印度茶叶农药残留量较低。5.1 案情简介造成上述现象的根本原因是近几年来世界各国尤其是欧盟对茶叶品质要求不断提高,加强茶叶检验项目,而执行低标准的云南省农产品未能及时调整应对,导致出口损失严重。欧盟把云南茶叶作为农药残余量严重超标的国家进行监控,云南茶叶出口到欧洲需经欧盟指定的机构进行质检,并颁发有机茶证书。尽管农药残余含量低,但获证数量不多。出口的每批茶叶都要送到杭州茶叶质量监督检测中心进行检测,增加了出口成本,产品竞争力下降。据新华社报道,欧盟2000 年7 月1 月开始执行的针对国外进口的茶叶实施了新的技术标准,对农药残留的检测范围由原来的10 种扩大到56 种,新标准中有许多指标要求“检出率为零”,从而使我国茶叶出口差不多退出欧盟市场。作为茶叶大省的云南,给云南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惨重19 西部贫困乡镇应实施跨越发展战略(02). /GB/41038/3758095.html 2011年4月2日。从2001 年11 月,欧盟对中国茶叶的农药残留检测项目由原来的6 项增加到62 项。欧盟茶叶委员会从2002 年7 月对进口欧盟地区的茶叶,实行新的农残最高限量标准,不仅增加了新的检测项目,其最高农药残留限量指标已达118 种。其中限制项目达40 多种,要求也提高了100200 倍。2002 年12 月16 日,欧盟又颁布了2003 年茶叶中的农药MRL 新标准。在这次颁布的茶叶中农药MRL 标准共193 项,比2001 年7 月25 日颁布的标准中的134 项又增加了59 项标准20 全毅等:跨越技术性贸易壁垒 理论分析、经济影响与对策研究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 年版,第118 页。5.2 分析与启示云南茶叶出口遭遇绿色贸易壁垒,主要表现为进口国提高检验、检疫标准以及产品的标准化问题。(1)被指控茶叶中农药残留量超标.目前,中国已成为世界上茶叶出口国中茶叶农药残留超标率最高的国家之一.欧盟是中国重要的茶叶贸易伙伴,但由于欧盟启动ISO4000环境管理系统,制定了更为严格的卫生检疫标准。尤其对食品中农药残留量、放射性残留和重金属含量的要求十分严格。中国的出口茶很难达到这些新标准,对欧盟的出口呈现逐年下降趋势。云南省出口的茶叶曾被检出滴滴涕、氰戊菊酯等农药残留超标,直接影响了云南茶叶的出口贸易。(2)被指控茶叶中细菌含量超标。在销往美国和欧盟的云南茶叶中曾被检验出含有严重超标的大肠杆菌。对于以家庭式的茶叶作坊生产、加工的分散经营者来说,新的标准很难达到。(3)茶叶质量检验存在问题。我国的茶叶检验标准未与国家接轨。欧盟又不断提高农残标准。通过下表可以发现中国现行的某些农残标准还是高于欧盟的限量。中国茶叶部分农残标准与欧盟农残标准对照表2010年编号农药名称我国茶叶农残限量标准(mg/kg)欧盟茶叶农残限量标准(mg/kg)1滴滴涕0.20.22六六六0.20.023氰戊菊酯/0.024甲氰菊酯/25乐果/0.056甲胺磷/0.027氯氰菊酯200.58三唑磷/0.029联苯菊酯/5资料来源:食品安全网(4)茶叶质检部门的力量薄弱,缺乏人、财、技术,很难作到及时、细致和深入的监控。从上述四个方面看出,云南茶叶出口遭遇绿色壁垒固然有其自身原因。但更重要的原因还在于欧盟等进口国对发展中国家的不公正待遇。对从各类不同水平国家进口的商品规定同样的市场准入条件,不考虑发展中国家经济、技术发展水平的现实情况21 武喜晨.绿色壁垒与云南省农产品出口贸易的可持续发展D.北京:中国民族大学.2008.。第六章 绿色壁垒对云南茶叶出口的影响分析绿色壁垒对云南茶叶出口贸易的影响也是重大的。从实质上看,绿色壁垒是一把“双刃剑”,同时存在消极和积极两方面的影响。6.1 实施绿色壁垒对云南茶叶出口的消极影响6.1.1 云南茶叶出口增幅递减 云南茶叶出口的市场相对集中,主要在东盟、日本、香港及欧盟,由于云南省茶叶生产环境检验标准低于国际水平;遭遇了农药残留超标,有害细菌含量超标,质量检验存在问题等绿色壁垒问题。自2000年7月1日,欧盟针对国外进口的茶叶实施了新的技术标准后,云南茶叶出口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据统计资料显示如下图,云南省的茶叶出口量由2004年的6237吨最低减至2007年的3583吨。虽然2008年和2009年的销售量有所上升,2008年出口较2007年显著增长了36.7%,2009年出口较2008年增长了22.2%,但销售单价却从2007年的4.822美元/kg降至2009年的2.520美元/kg。同比有所下降。若以云南省遭遇欧盟绿色壁垒所造成的出口减少量的平均值推算,2006-2008三年间,云南平均每年因绿色壁垒而减少的茶叶出口约740吨,减少的茶叶贸易金额约488万美元,这不仅降低了云南省茶叶出口的信心,也对云南外贸企业造成了巨大的损失22 宋鹏.绿色壁垒对云南省农产品出口的影响研究D.昆明:云南财经大学.2010.。 资料来源:中国农业年鉴20096.1.2 增加云南茶叶生产成本 为达到欧盟等茶叶进口地区的农残、安全和卫生标准,云南茶叶生产企业不得不改进有关茶叶生产和加工的环境,增加卫生质量的检测、认证和签证等费用,使得出口茶的销售成本再一步提高;在售价不变,甚至还在降低的情况下,成本上升,这就意味着利润直接减少,甚至出现亏损;以致近两年出现贸易量增加而出口创汇额减少的非正常局面。6.1.3 改变云南茶叶出口的地理方向 欧盟、韩国和香港等一直是云南茶叶的重要出口市场,自欧盟实施新的农残限量标准后,这些地区也都效仿欧盟提高对茶叶农残的控制标准,增加非茶类夹杂物、重金属、放射性物质、黄曲霉素和微生物等项目的检测,对进口茶叶设限,导致云南对这些地区的出口量逐步减少。以至于只能谋求新的出口国家和地区,从而务必改变云南的茶叶出口地理方向23 张星海,王岳飞,杨贤强.绿色壁垒与我国茶叶贸易J.茶叶.2005,(02).。6.1.4 消减云南茶业的国际竞争力茶叶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我国的劳动力成本较低廉,这就成为一个优势,同时云南茶资源丰富,对茶叶的生产就具有天然的优势,从而能够大量进入国际市场。为达到进口国的技术标准、法规,云南的茶叶出口企业必须投入较大的设备和人力以及支付昂贵的认证、注册和评审等费用,这在客观上增加云南茶叶出口的成本,使产品的比较优势减弱,有时甚至没有比较优势24 鄂冰.中国茶产品贸易与绿色壁垒问题研究D.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严重挫伤云南出口茶叶的能力,这又致使云南茶叶的国际竞争力进一步下降。6.2 实施合理的绿色壁垒的积极影响 尽管现阶段绿色壁垒对云南对外贸易负面影响巨大,但是从长期来看,绿色壁垒具有自己积极意义的一面,对保护环境,提高云南企业综合竞争力等方面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 6.2.1 有利于云南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人类的健康尽管绿色壁垒阻碍了贸易自由化的发展,但是毋庸置疑,绿色壁垒制订的初衷也是为保护人类、生态环境和动植物的健康,各国通过制定实施环境保护法规相关产品技术指标,在客观上可以防止不符合环境要求的商品进口,从而达到了保护环境和维护动植物和人类自身健康的目的25 易法海.国际贸易绿色壁垒与我国农产品贸易措施J.国际经贸探索.2001,(04).。6.2.2 促进企业的自身结构优化 发达国家实施绿色壁垒会迫使云南从政府到企业树立环保意识,努力进行技术创新,致力于绿色产品的开发,严格执行生产标准。在茶叶生长过程中,尽量减少农药的使用,生产过程中,加强环境管理。要顺利通过发达国家繁多的绿色壁垒,并无捷径可寻,惟有提升茶叶的质量和层次。从这点上来看,绿色壁垒只要不消极地处,就能转变为企业提高自身结构优化的动力26 沈能斌.绿色壁垒对浙江省茶叶出口的影响分析J. 中国商贸.2011.(03). 。6.2.3 促进云南绿色贸易的发展 随着经济的发展,全球的绿色产品、技术和服务贸易总量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环保产品在国际贸易、技术许可、共同合作和市场准入等方面都呈现飞速增长的态势,这对我国的绿色贸易来说既是一种机遇又是一种挑战。我国参与绿色产品的国际贸易非常有限,这也为我国绿色贸易的发展提供了很大的进步空间。现在无公害、绿色、有机等品牌的农产品已成为出口农产品的主体,占到出口农产品的90%。与此同时,以无氟冰箱、环保微波炉、不含磷洗涤用品为代表的一大批符合国际环保标准的商品推出市场,给我国的出口商品带来了一股强劲的推动力。 6.2.4 促进云南生产技术水平要想使原有的产品保持国际竞争力,维持原有的国际市场,取得对应的质量体系认证证书。生产厂家就必须改进生产工艺,提高生产技术水平,尽力满足绿色壁垒对产品生产、加工、包装和出售的一系列的要求,这就间接促进了云南企业生产力的发展,体改了技术水平,增强了企业的竞争力,使云南企业在国际竞争中占得自己的一席之地。6.2.5 有助于云南保护贸易市场 在绿色壁垒的条件下,我国同样可以充分利用它来限制其他国家的进口,从而保护本国产品的国内价格和竞争力。我国自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关税降低,使国外的产品想大批涌入中国,这样就直接冲击了本国的产品,对国内的生产厂家造成了打击。绿色壁垒的兴起使我们也可以充分利用WTO的有关规定,制订我们自己的环境标准和技术指标,这样既可以达到保护环境和维护人民健康的目的,也限制了一些国外产品的进口,从而保护了我国的民族工业27 孙吉川.探析绿色壁垒对我国对外贸易影响J.生态经济.2008,(04).。 第七章 突破绿色壁垒的对策分析 面对各个进口国的“绿色壁垒”,云南茶叶出口贸易应该如何应对呢?我们认为,要从政府、行业和茶叶出口企业三方面下手,有针对性对国外“绿色壁垒”进行深入的分析研究,对于其中符合世界贸易组织规定的部分,必须尽可能地克服困难,符合其标准和要求;而对于其中不合理的部分,我们必须据理力争,利用世界贸易组织的争端解决机制来保护自己。 7.1 政府对策 绿色产业的发展仅靠企业自身的努力是完全不够的,政府必须从宏观政策上给予大力支持。从产业周期上看,目前我国的绿色产业大多数还处于初级阶段,所以国家必须给与保护,以提高其供给能力,确保予以其相应的国内市场,促进国际贸易的发展。7.1.1 加大绿色壁垒的宣传力度 21世纪经济的主旋律是绿色经济、绿色产品、绿色消费、绿色市场,绿色产业是绿色经济的重要特征,也是生态文明及可持续发展对经济生活的具体要求,消费者的绿色偏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时间管理培训课件讲解
- 时间的速度课件
- 小鸟造房子课件
- 时装画速写课件
- 2025餐饮业团餐配送合同集成手册
- 二零二五版城市综合体LED大屏广告租赁管理协议
- 2025版绿色金融借款合同示范文本
- 二零二五版离婚协议书:房产债务分割与处理细则
- 二零二五年度别墅借款抵押交易合同模板
- 二零二五年度商用空调安装与能耗优化合同范本
- 收养申请人情况声明
- CATIA CAA 二次开发详细教程(11) 程序的发布
- 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方案)讲解演示模板ppt课件-图文
- 手持电动工具培训
- 高空作业安全刷漆施工方案
- 医疗康养项目运营方案
- 保密档案培训课件
- 建筑施工重要环境因素清单控制清单
- 混凝土冬季施工热工计算表
- CPK数据图表生成器
- 新教师入职培训-如何上好高中化学课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