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产会计上账务税务上重要的几个问题(重要2012.5.15.doc_第1页
房产会计上账务税务上重要的几个问题(重要2012.5.15.doc_第2页
房产会计上账务税务上重要的几个问题(重要2012.5.15.doc_第3页
房产会计上账务税务上重要的几个问题(重要2012.5.15.doc_第4页
房产会计上账务税务上重要的几个问题(重要2012.5.15.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企业购进某种财务软件应如何列支?问:企业购进某种财务软件,应该作固定资产处理,还是作无形资产处理?其折旧或者摊销年限如何确认?6 Q! 3 a* V/ A0 z # p0 p B答: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所得税若干优惠政策的通知(财税20081号)第一条第五项规定,企事业单位购进软件,凡符合固定资产或无形资产确认条件的,可以按照固定资产或无形资产进行核算,经主管税务机关核准,其折旧或摊销年限可以适当缩短,最短可为2年。因此,企业可根据单位实际情况进行相应确认,如需缩短折旧或摊销年限的,则按照规定进行申请核准。二、关于职工福利费扣除问题实施条例第四十条规定的企业职工福利费,包括以下内容:& x. K# H( 2 L% D9 C3 s* r T4 A(二)为职工卫生保健、生活、住房、交通等所发放的各项补贴和非货币性福利,包括企业向职工发放的因公外地就医费用、未实行医疗统筹企业职工医疗费用、职工供养直系亲属医疗补贴、供暖费补贴、职工防暑降温费、职工困难补贴、救济费、职工食堂经费补贴、职工交通补贴等。6 u+ l, z. s _0 Z6 n4 a1 N3 E根据以上规定,贵单位为职工支付的住房支出应计入职工福利费核算和按规定标准扣除。. P# m% h9 i9 t8 u. Q8 a对于员工承担的住房支出不属于免征个人所得税所得,所以无论是单位支付还是个人支付,均应视同“工资、薪金所得”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三、跨年度调增的应纳税所得额可否弥补亏损?. n. K% U2 v# e1 a 6 m问:税务机关对企业以前年度纳税情况进行检查时,调增的应纳税所得额是否可以弥补以前年度亏损?答: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查增应纳税所得额弥补以前年度亏损处理问题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2010年第20号)规定,根据企业所得税法第五条的规定,税务机关对企业以前年度纳税情况进行检查时调增的应纳税所得额,凡企业以前年度发生亏损、且该亏损属于企业所得税法规定允许弥补的,应允许调增的应纳税所得额弥补该亏损。弥补该亏损后仍有余额的,按照企业所得税法规定计算缴纳企业所得税。对检查调增的应纳税所得额应根据其情节,依照税收征收管理法有关规定进行处理或处罚。本规定自2010年12月1日开始执行。以前(含2008年度之前)没有处理的事项,按本规定执行。四、房地产企业利用地下设施修建了地下车库并取得的收入如何列支?6 z8 C$ D+ N( X& g) O) e7 t问:房地产企业利用地下设施修建了地下车库,并将该车库转让取得收入。根据财税200931号文件第三十三条规定,利用地下基础设施形成的停车场所,作为公共配套设施进行处理。请问,文件中所称“作为公共配套设施进行处理”是否指该车库无论是否对外销售,均一次性计入开发成本,待停车场出售时,一次性确认收入而不能结转成本?答: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房地产开发经营业务企业所得税处理办法的通知(国税发200931号)第三十三条规定,利用地下基础设施形成的停车场所,作为公共配套设施进行处理。同时,该文件第二十七条规定,公共配套设施费包括在开发产品计税成本支出中。因此,利用地下基础设施形成的停车场所应计入开发成本,待停车场所出售时,一次性确认收入,同时不能再结转成本。五、企业注销时,尚未提完折旧额的固定资产该如何处理?问:企业在注销时,其厂房设备等固定资产尚未提完折旧额,请问该如何处理?答:根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清算业务企业所得税处理若干问题的通知(财税200960号)第三条有关清算所得税处理规定,全部资产均应按可变现价值或交易价格,确认资产转让所得或损失。就是说,企业在正常经营过程中,由于持续经营假设采用历史成本原则计价,在清算时,改变持续经营假设,对资产要按照可变现价值计价,并且就可变现价值同计税基础的差额缴纳清算所得税。六、房产企业预缴营业税及土地增值税在税前如何扣除?问题内容:房产企业销售未完工产品预缴的营业税及土地增值税,在年度企业所得税清缴时如何扣除?1、在预缴营业税及土地增值税的当年扣除,也就是预收房款乘以预计毛利率计算出毛利额后,可以扣除预缴营业税及土地增值税等,计算当年的所得额。2、不在预缴营业税及土地增值税的当年扣除,而是在产品完工后,预收房款结转销售收入的那年税前扣除。上述那种方式是正确的理解?. . R) S% Xy回复意见:3 H, - $ $ t房地产开发经营业务企业所得税处理办法(国税发200931号)第十二条规定:“企业发生的期间费用、已销开发产品计税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土地增值税准予当期按规定扣除。”你的第一种理解是正确的七、合伙企业出资人能否在合伙企业列支福利费和社会保险费?问题内容:国税发2000149号文要求不得列支合伙企业出资人的工资薪金,那合伙企业在账上列支的随出资人工资薪金提取支出的福利费和社会保险费也要纳税调整吗?- s& 2 M* N+ O2 m回复意见:7 n! Z$ y. . F& A根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关于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投资者征收个人所得税的规定的通知(财税200091号)规定:“企业实际发生的工会经费、职工福利费、职工教育经费分别在其计税工资总额的2、14、1.5的标准内据实扣除。”因此,合伙企业应当以不包含出资人工资薪金的支出计算可扣除福利费和社会保险费八、企业为员工交纳本应由员工本人承担的社会保险费用,可否税前扣除?4 n! R. Q0 M0 F6 O7 u问:企业为员工交纳本应由员工本人承担的社会保险费用,可否在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8 g! P7 L5 P3 U T$ , Z( F4 m答:根据企业所得税法第八条规定,企业实际发生的与取得收入有关的、合理的支出,包括成本、费用、税金、损失和其他支出,准予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因此,应该由员工个人承担的社会保险费用属于个人支出行为,不得在税前扣除。九、房地产企业支付给销售企业的佣金或手续费,税前扣除有何限制?问:房地产企业支付给销售企业的佣金或手续费,税前扣除有何限制? oOn u( g R# Q答:根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手续费及佣金支出税前扣除政策的通知(财税200929号),企业发生与生产经营有关的手续费及佣金支出,不超过以下规定计算限额以内的部分,准予扣除。超过部分,不得扣除。财产保险企业按当年全部保费收入扣除退保金等后余额的15%(含本数,下同)计算限额。人身保险企业按当年全部保费收入扣除退保金等后余额的10%计算限额。其他企业,按与具有合法经营资格中介服务机构或个人(不含交易双方及其雇员、代理人和代表人等)所签订服务协议或合同确认的收入金额的5%计算限额。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房地产开发经营业务企业所得税处理办法的通知(国税发200931号)第二十条规定,企业委托境外机构销售开发产品的,其支付境外机构的销售费用(含佣金或手续费)不超过委托销售收入10%的部分,准予据实扣除。十、若不能提供外出经营活动税收管理证明,应如何缴纳企业所得税?问:跨地区经营建筑企业项目部若不能提供外出经营活动税收管理证明,应如何缴纳企业所得税?8 s9 e2 e# H8 u答: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跨地区经营建筑企业所得税征收管理问题的通知(国税函2010156号)规定,自2010年1月1日起,跨地区经营的项目部(包括二级以下分支机构管理的项目部)应向项目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出具总机构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开具的外出经营活动税收管理证明,未提供上述证明的,项目部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应督促其限期补办。不能提供上述证明的,应作为独立纳税人就地缴纳企业所得税。同时,项目部应向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提供总机构出具的证明该项目部属于总机构或二级分支机构管理的证明文件。十一、08年之前已经被纳税调增部分的固定资产该如何处理?1 i , t9 ; x. e( H5 T问题内容:$ ; e* l i, ?8 c: Z2008年企业所得税法实施前,因固定资产残值比例和折旧年限与税法规定不一致,在当年汇算清缴时做了纳税调整,2008年新税法实施以后,允许企业按照资产的实际使用情况确定折旧和残值比例。请问当一项资产从2008年以前一直使用到现在,对于2008年之前已经被纳税调增部分该如何做出处理?被调增部分可以在以后扣除吗?回复意见:需要说明,会计核算与企业所得税法对固定资产的残值比例和折旧方法可以存在差异。2008年以前,你单位反映在旧税法框架下进行了纳税调增,说明你单位固定资产会计折旧速度快于税法规定的折旧速度,才存在以前年度纳税调增问题。2009年,为贯彻执行新所得税法,国家税务总局下发关于企业所得税若干税务事项衔接问题的通知(国税函200998号),明确了已购置固定资产预计净残值和折旧年限的处理问题。根据国税函200998号文件规定,新税法实施前已投入使用的固定资产,企业已按原税法规定预计净残值并计提的折旧,不做调整。新税法实施后,对此类继续使用的固定资产,可以重新确定其残值,并就其尚未计提折旧的余额,按照新税法规定的折旧年限减去已经计提折旧的年限后的剩余年限,按照新税法规定的折旧方法计算折旧。新税法实施后,固定资产原确定的折旧年限不违背新税法规定原则的,也可以继续执行。 G! I2 7 G& g你单位在2008年后,按照新所得税法规定调整了固定资产净残值和折旧方式,只是对以前旧税法有关固定资产判定问题作了调整,但对以前年度会计与税法差异所造成的资产折旧纳税调增问题是没有调整的。因此,以前年度纳税调增的部分仍反映在固定资产的税法口径下的固定资产折余价值中,在以后年度可以进行纳税调减。十二、企业向股东自然人借款的利息支出是否可以直接进行扣除?问题内容: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关联方利息支出税前扣除标准有关税收政策问题的通知(财税2008121号)企业向股东自然人借款的利息支出是否可以直接进行扣除?公司向内部职工或其他人员借款的利息支出,按照国税函2009777号其借款情况同时符合以下条件的,其利息支出在不超过按照金融企业同期同类贷款利率计算的数额的部分,请问金融企业同期贷款利率是指同期同类的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基准贷款利率?还是税务局认定的当地行业同期同类贷款利率?还是企业账面的同期同类贷款利率,企业没有同期同类的如何进行处理?回复意见:4 * $ A) E5 a5 z金融企业同期贷款利率是指同期同类的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基准贷款利率。企业支付借款的利率超过上述标准的,需要纳税调整。国家税务总局2011/05/04. 十三、企业自产产品用于市场推广企业所得税如何处理?9 n( H2 V$ |% l l! T/ V1 n6 问题内容:公司自产的一种产品,对外销售不含税单价为8.54元/个,单位生产成本6.5元/个。公司将为了提供市场占有率,将该产品用于市场推广。公司在企业所得税申报时,除按8.54元的单价做收入、6.5元单位成本做成本申报外,请问:市场推广费用的申报口径如何确认?4 E% x2 a X( % K( |% r6 e u) u. x回复意见:. L* F$ U7 w- c, B9 e. F根据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二十五条规定:“企业发生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以及将货物、财产、劳务用于捐赠、偿债、赞助、集资、广告、样品、职工福利或者利润分配等用途的,应当视同销售货物、转让财产和提供劳务,但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另有规定的除外。”市场推广费用的申报口径应当为主营业务收入与销项税额之和。国家税务总局 2011/01/07十四、2010年的收入能否抵减2009年度亏损数额后再缴纳企业所得税?( a. e& m0 c6 V# Z! 问:某企业于2009年筹办期间因无收入只有支出,账面利润为负数。2010年正式投入生产,并产生利润。请问,2010年的收入能否抵减2009年度亏损数额后再缴纳企业所得税?答: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贯彻落实企业所得税法若干税收问题的通知(国税函201079号)第七条规定,企业自开始生产经营的年度为开始计算企业损益的年度。企业从事生产经营之前进行筹办活动期间发生筹办费用支出,不得计算为当期的亏损,应按照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所得税若干税务事项衔接问题的通知(国税函200998号)第九条规定执行,即新税法中开(筹)办费未明确列作长期待摊费用,企业可以在开始经营之日的当年一次性扣除,也可以按照新税法有关长期待摊费用的处理规定处理,但一经选定,不得改变。企业在新税法实施以前年度未摊销完的开办费,也可根据上述规定处理。 m5 y! g2 Z2 f国家税务总局纳税服务司 2011年08月01日十五、企业在经营活动中涉及销售折扣、折让及销售退回的,在计算缴纳企业所得税时,应如何分别处理?答: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确认企业所得税收入若干问题的通知(国税函2008875号)第一条第五项规定,企业为促进商品销售而在商品价格上给予的价格扣除属于商业折扣,商品销售涉及商业折扣的,应当按照扣除商业折扣后的金额确定销售商品收入金额。债权人为鼓励债务人在规定的期限内付款而向债务人提供的债务扣除属于现金折扣,销售商品涉及现金折扣的,应当按扣除现金折扣前的金额确定销售商品收入金额,现金折扣在实际发生时作为财务费用扣除。企业因售出商品的质量不合格等原因而在售价上的减让属于销售折让,企业因售出商品质量、品种不符合要求等原因而发生的退货属于销售退回。企业已经确认销售收入的售出商品发生销售折让和销售退回,应当在发生当期冲减当期商品销售收入。9 Q, 3 ! ?+ Z9 E% h国家税务总局2011年08月15日2 i2 t7 ! n F3 a十六、筹建期间发生的业务招待费性质的支出,如何在企业所得税前扣除?7 1 p. s; J+ h$ n问:筹建期间发生的业务招待费性质的支出,如何在企业所得税前扣除?答: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所得税若干税务事项衔接问题的通知(国税函200998号)关于开(筹)办费规定,新税法中开(筹)办费未明确列作长期待摊费用,企业可以在开始经营之日的当年一次性扣除,也可以按照新税法有关长期待摊费用的处理规定处理,但一经选定,不得改变。企业在新税法实施以前年度未摊销完的开办费,也可根据上述规定处理。开办费不包括业务招待费、广告和业务宣传费,在筹建期间发生的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支出,按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关于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支出的相关规定税前扣除。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贯彻落实企业所得税法若干税收问题的通知(国税函79号)规定,企业自开始生产经营的年度,为开始计算企业损益的年度。税法规定业务招待费的税前扣除应为开始生产经营并取得销售(营业)收入年度,据此,企业筹建期间发生的业务招待费性质的支出不允许税前扣除。 P8 * W2 w$ k$ $ x* H/ IU国家税务总局纳税服务司 2011年09月26日1十七、房地产开发企业将开发产品用于职工福利,是否应缴纳企业所得税?问:房地产开发企业将开发产品用于职工福利,是否应缴纳企业所得税?; e! , g1 q0 g$ H# t/ l0 ! % N答: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房地产开发经营业务企业所得税处理办法的通知(国税发200931号)规定,房地产开发企业将开发产品用于捐赠、赞助、职工福利、奖励、对外投资、分配给股东或投资人、抵偿债务、换取其他企事业单位和个人的非货币性资产行为,应视同销售,与开发产品所有权或使用权转移,或于实际取得利益权利时确认收入(或)利润的实现。根据上述规定,房地产开发企业将开发产品用于职工福利应该缴纳企业所得税。国家税务总局纳税服务司2011年10月31日十八、企业员工服饰费用支出如何在企业所得税前扣除?问:企业员工服饰费用支出如何在企业所得税前扣除?$ k, _0 n. f4 j6 Z8 s答: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所得税若干问题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1年第34号)第二条规定,企业根据其工作性质和特点,由企业统一制作并要求员工工作时统一着装所发生的工作服饰费用,根据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二十七条规定,可以作为企业合理的支出在税前扣除。- V/ : J9 Y# a5 g0 H5 u J3 T: d. I国家税务总局纳税服务司2011年11月7日9十九、取得的社会保险补贴和岗位用工补贴等,是否缴纳企业所得税?问:2010年度,某公司从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取得的社会保险补贴、职业培训补贴和岗位用工补贴,是否缴纳企业所得税?答:根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专项用途财政性资金有关企业所得税处理问题的通知(财税200987号)规定,对企业在 2008年1月1日2010年12月31日,从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财政部门及其他部门取得的应计入收入总额的财政性资金,凡同时符合以下条件的,可以作为不征税收入,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从收入总额中减除:1.企业能够提供资金拨付文件,且文件中规定该资金的专项用途。2.财政部门或其他拨付资金的政府部门对该资金有专门的资金管理办法或具体管理要求。3.企业对该资金以及以该资金发生的支出单独进行核算。财政性资金作不征税收入处理后,在5年(60个月)内未发生支出且未缴回财政或其他拨付资金的政府部门的部分,应重新计入取得该资金第6年的收入总额。重新计入收入总额的财政性资金发生的支出,允许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0 r8 q, m1 H, R* |6 z P0 B9 N% 综合上述规定,如果某公司是从县级(含本级)以上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取得上述财政性资金,且同时符合上述文件规定的不征税收入三个条件的,可以作为不征税收入处理。但是不征税收入用于支出形成的费用以及资产的折旧、摊销不得税前扣除。! t8 ?4 P4 K# K( |! g# p( w国家税务总局纳税服务司2011年11月7日二十、投资未到位而发生的利息支出能否税前扣除?; h# a& Q! H2 p2 问:企业由于投资者投资未到位而发生的利息支出,能否在企业所得税前扣除?答: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投资者投资未到位而发生的利息支出企业所得税前扣除问题的批复(国税函2009312号)规定,根据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二十七条规定,凡企业投资者在规定期限内未缴足其应缴资本额的,该企业对外借款所发生的利息,相当于投资者实缴资本额与在规定期限内应缴资本额的差额应计付的利息,其不属于企业合理的支出,应由企业投资者负担,不得在计算企业应纳税所得额时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