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万科高管集体离职360度全解析万科很受伤吗?2011年1月29日,万科公告称:因选择个人创业道路,日前万科执行副总裁徐洪舸向董事会递交了辞职申请。与徐一起离开的,还有万科副总裁肖楠,以及二人的十来位老部下,其中包括万科酒店公司总经理闻平洋、万科西安公司副总经理章晓任等重要人物。作为万科的4号人物,徐洪舸1994年加入万科,堪称万科老将,17年苦心经营,将企业带上千亿规模,缘何此时偏要辞别?高管团队离职,为什么偏偏发生在以规范著称的万科?这与王石与郁亮的交接班,有着怎样的内在联系?高管离职,该如何做出跳槽还是创业的选择?该独自离开还是团队出走?作为中层管理人员,又是否应该追随离职的上级呢?从万科组织建设的角度看,万科的企业管理在地产业最早建立了体系化,是行业内学习的榜样。所以,此次高管的离职并不会给企业带来多大冲击。为何偏会是万科?但既然如此,为什么偏是万科发生这种非常态震荡呢?我们不妨从万科企业文化上进一步分析。万科文化强调稳定,强调体系化。在地产界,万科虽然前前后后也离开了不少人,但队伍在整体上是最稳定的。然而稳定也带来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在权力核心进行更替时,往往会引发中国式震荡,即一朝天子一朝臣的剧变。凡是讲究稳定、追求家文化理念的组织,权力更替时一定是腥风血雨。任何一种组织文化都有他的利弊。而权力更替,对于追求稳定、追求企业是我的家这样东方文化特色的组织来说,是致命的冲击。因为高管及员工从心理上是不能接受权力核心更替的。相反,对于乐于阶段性用人理念的组织文化,追求的就是变动,平常就持续不断地更替高管,使组织成员对变动习以为常,留下来的成员都学会了权力变化中的生存法则,因此当权力核心发生更大的更替时,对组织的冲击反而小。但万科,属于前者。为何万科必须换将?规模压力,人才大换血万科的发展历程,就是人才持续不断的引进过程。其成功,就得益于人才持续引进。2000年,万科开始持续性、大规模地从中海地产挖走骨干,号称“海盗行动”。2001-2002年,万科一下引进了5060位高管人才。万科20多个一线公司的第一负责人中,一度有1/3左右源于“海盗行动”。这次行动奠定了万科在全国全面铺开的人才基础,也使万科销售额跨越了百亿规模的门槛2005年万科销售达到了105亿,2007年万科销售额突破500亿。于是万科又开始了“千里马计划”,酝酿2008年跨越千亿门槛。结果不巧全球经济危机来临,使跨越千亿的计划推迟了两年,于2010年终于实现,销售额达1100亿。为什么要制定“千里马计划”呢?万科人是这样阐述的:“企业越千亿后,必须要有千亿操盘经验的人来做。”而2008年年初,放眼全球地产行业,还没有年销售额过千亿的企业。所以,在猎取人才的行动中,凡是做过地产行业的人万科一概不要,而一定是从非地产行业的跨国公司挖人。于是,便不断有跨国公司高管加盟万科。截止2008年年底,万科陆续引进来自金融、IT等32名跨行业管理人才出任要职,比如:以前在宝洁负责品类管理的陈东峰、曾任百安居中国区副总裁的袁伯银、曾任仲量联行亚太区董事和资产管理总监的许国鸿。即便引进地产建筑行业的专业人士,也主要从事操作层面。于是问题就来了:当万科持续不断地跨行业招聘高级管理人才时,原来占据重要管理岗位的高级管理人才怎么办?跟上企业发展步伐者,继续前进;跟不上者,肯定得换掉,企业发展不等人。像此次跟随徐洪舸走掉的十多位,都是跟随着万科从很小规模逐步成长起来的。当企业成长为千亿规模时,原来一路跟随过来的元老,如果不能持续同步成长,必然被换掉。行业压力,换将保增长换将,除了万科自身成长需要,也因为地产行业发生了巨大变化。当前,住宅产业成了国家重点打压的行业。以住宅产业为主业的万科也必然发生巨大变化。过千亿以后,企业能否持续保千亿?目前看,开发规模很难再创历史新高,但万科是上市公司,面对公众投资人与舆论的压力,一定要保千亿,而且还得保增长。这就必然会对经营层造成一定的压力:销售额已经达到历史峰值,会不会开始走下坡路?因为行业在走下坡路,任何企业不能超越行业大势。而要想实现保千亿、保增长的目标,惟一的办法只能是换将。因为那些老将们往往会有“千亿是在我的带领下完成的!”的自傲心理,很难带企业再往前走。因此只有引进新将,他们无功可居,只能是再立新功,心态上保持旺盛的斗志。为何过千亿时老将要走?而从高级经理人的角度看,当企业过千亿人以后,自己该怎么办?是留守,还是要换平台?如走,是跳槽,还是创业?像徐洪舸这样执行副总裁级别的经理人,作为万科的核心,很清楚保千亿会很困难。国家的房地产政策谁不清楚?一旦保不了千亿,自己岂不是晚节不保?与其保千亿失败而被撤换,何不在顶峰走人?而且走后,真保不住千亿就不是自己的责任了。反正怎么都得走,早走比晚走好,可以保持名节。为何交接班时老将要走?对于万科现状而言,当权力核心更替后,高级经理人怎么办?显然,万科的权力核心正从王石变成郁亮。过去以王石为核心,整个万科都是以王石为核心形成的稳定且互补的结构。当郁亮成为万科核心后,徐洪舸这些人还能跟郁亮互补吗?原则上肯定不会互补。为什么?郁亮和王石是互补的虽然他们的价值观相同,但是行为风格和性格不一样。而要构建以郁亮为核心的团队,其团队成员必须与郁亮的性格和行为风格特点形成互补,而原来以王石为核心的团队成员大多与郁亮不能互补。再况且,徐洪舸本就有创业的心,心态上也不会跟郁亮互补。不互补怎么办?肯定被换掉。没有完美的个人,但是要有完美的团队。能力模型和风格都不匹配,这样的经理人该怎么办,已不言而喻。新主郁亮为何要换老班底?从新核心郁亮的角度怎么看?他肯定想用老团队,因为大家都熟悉,很省事。但是偏不好用,因为那是王石的团队。郁亮要用这些老人,存在以下三种情况:第一种,驾驭了人又驾驭了心;第二种,驾驭了人驾驭不了心,不冲突但也不和谐;第三,既驾驭不了人,也驾驭不了心。第一种自然可用,第二种勉强凑合着用,第三种肯定不行,必须要快刀斩乱麻,不干掉对组织会有很大的伤害。为什么历代新太子登基以后,先把他们的弟弟们干掉?为什么新蜂王出来之后,第一件事是先把另外未出窝的蜂王咬死?因为不然,他们相互之间会打得遍体鳞伤,会死伤很多无辜的组织成员。老主王石为何要逼走老将?老核心王石又会怎么考虑?王石是最了解这些老团队的人,每个人的专业能力、性格特点、行为风格,甚至个人价值取向如何,他都最有发言权。因而谁能与新核心互补,谁与新核心不互补也不冲突,谁与新核心冲突,他也都一清二楚。那么王石该怎么办?扶上马送一程,这是他对新核心郁亮必须要做的。而与新核心互补的人,他不用担心;如与新核心既不互补也不冲突,顺其自然;但是与新核心冲突的人,王石一定会想办法干掉,这样以新核心形成的组织结构会稳定持续发展。这就是为什么很多老皇帝在向新皇帝交班前,会把有可能威胁到新皇帝权威的重臣处理掉。王石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新核心郁亮做准备。其实王石两年前就准备交班,因为他的志向就是要在自己在位时把企业做到千亿规模。只不过经济危机推迟了两年。这不,企业也过了千亿,徐洪舸等十多人辞职创业刚一个月后,王石便宣布远渡重洋哈佛求学去了,且这一求就是三年。这就叫做好组织平衡、过渡和发展。这些问题,他肯定跟郁亮私下做过意见交换,也肯定跟徐洪舸私下交换过意见。都是爱将,但只有一个人做核心,其他只能忍痛割爱,而且必须处理。徐洪舸的能力和心态、志向都与新核心郁亮相冲突,这一点王石比谁都清楚。他惟一的解决办法,就是在背后促成并帮助徐洪舸出去创业。这是王石负责任的做法。为何徐洪舸只能集体创业?新核心郁亮形成过程中,徐洪舸等人离开是必然的。那么,我们再深入分析徐洪舸该往哪里去?该干什么去?他已经站在了地产行业的第一平台,如果选择跳槽,该往哪里去?其实跳到哪里都是走下坡路,从平台来讲已无处可跳。作为一个平衡的跳法:我在这儿是老四,换一个比万科次一级的平台,争取去当老二。这样勉强也可以跳。但是细分析也不行,因为他一定也会看到:再跳一个地产开发平台,同样遭遇行业政策寒冬,他纵有三头六臂,也挡不住行业颓势。而且,他还存在着文化适应性问题。所以怎么干也是死,即便当个二把手也不值得跳。如果行业内怎么跳都不是活路,怎么办?换行业?比如到金融业,但换行业风险更大,将面临文化和专业能力的双重陌生和排异,自己两方面都处于弱势,更难以把握。退休?年龄尚轻,还不到时候。没有办法,只能选择创业一条路。可出来创业谈何容易?怎么创业?要知道,万科历史上,跳槽者几乎都不成功,更何况创业?因为,万科是一个体系,每个人都是这个体系里的专业人士;万科是一艘航空母舰,每一名员工都是这艘航母上一颗螺丝钉或零部件。让一个螺丝钉驾驶小舢板,根本驾驭不住。而根据前面所述,个体跳槽尚不能活,集体跳槽更不能干了!没办法,被逼上集体创业这一条路。为何被逼出走反尔前途光明?对创业者来说最好的办法,就是带老部下集体创业。选择老部下创业有几个优点:第一,相互认同、相互了解和信任,沟通成本低;第二,能力互补,发挥团队作战的优势;第三,都在行业内,专业相同,资源互补,业内的事情非常清楚。接下来,创业如何选择切入点?如果他要选择住宅地产开发行业,怎么干都干不过万科,成活几率几乎为零,而失败了还会被万科的老人耻笑。他肯定不会选择地产开发。最终,徐洪舸带团队选择了地产咨询业作为切入点。这时创业选择地产咨询有五个优势:第一,有市场需求。大环境不行了,不像过去排队买房子,现在一线城市不让买房,行业竞争激烈,销售困难,这时候来做行业做咨询,自然会有市场。第二,有竞争优势:像徐洪舸这样有过行业第一平台经营管理经验的人,加上互补的团队(像肖楠是做设计的),做地产咨询一定会有其竞争优势。第三,选地产咨询创业与万科主业不冲突,职业道德与法律上均没有风险。第四,有发展前景。目前地产开发行业都往二三线城市发展,而万科团队积累的开发经验,二三线城市都非常认同,所以徐洪舸团队会有很不错的发展空间。第五,即便起初没有客户,可以先接万科的活儿。如所猜不错,这个创业团队,第一个客户肯定是万科,而且头一两年也主要是万科。他们只要愿意张口,郁亮肯定给,别人不给,也一定给徐洪舸团队。这与钱多少没关系,这是情义的问题,是需求问题。因此选择地产咨询业作为突破口,徐洪舸团队创业成功的可能性很大。入对了行,选对了人,剩下的就是做对事,即学习如何做老板的问题了。下属跟着上司走?还是留?作为下属,跟着上司集体跳槽,肯定不行。即便去,也是死掉。但是能否跟随上司集体创业呢?或上司要带你一起集体创业,你该怎么判断?第一,判断创业成功概率:跟随上司集体创业,就要分析判断创业风险有多大,成功的可能性有多大,自己是否有把握,这是跟随集体创业的前提条件。第二,判断职业通道风险:这批跟随徐洪舸创业的人,如果再跳槽,职业通道肯定是大打折扣,原来值90分,现在创业就是创成,也是及格线以下。第三,判断个人利益风险:跟随上司出来创业,利益受损至少在50%以上,5年之内不要奢求经济利益的超越。反之,如果利益不受损,拿的工资比万科还高,创业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国家领导发言稿
- 直销新人心态培训
- 拼音创意绘画课件
- 船务基础知识培训
- 时态的完整课件
- 2025版钢结构施工安全教育与培训服务合同
- 时代好少年课件
- 2025版建筑安装工程施工许可证及合同管理规范
- 二零二五年度新型城镇化劳务分包合同范本
- 二零二五年知识产权交易与技术保密协议
- 2025年劳务合同范本
- 住校教官聘用协议
- 2025年医护人员急诊急救及防护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100题)
- 正规贷款服务居间协议范本
- 建筑工程投资合伙协议模板
- 日历表2026年日历中文版纵向排版周日开始带周数带节假日调休安排
- 私对公借款,公对私还款
- 医学课件-儿童2型糖尿病诊治指南(2025)解读
- 安徽省《地下水监测井建设技术规范》DB34-T 4822-2024
- 商场夏季顾客防暑降温措施预案
- DB33T 1251-2021 燃气用户设施安全检查标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