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宁波盐业利益链.doc_第1页
浙江宁波盐业利益链.doc_第2页
浙江宁波盐业利益链.doc_第3页
浙江宁波盐业利益链.doc_第4页
浙江宁波盐业利益链.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浙江宁波盐业利益链:暴利在流转中产生 盐业利益链 2004年以来,包括鄞县联胜盐场、北仑盐场等多个盐田都转为滨海经济开发区,宁波市最大的梅山盐场,也在2008年成为国家级保税区,宁波几大盐场基本都实现转产 “一块钱才能买八两碘盐,盐业公司要赚多少钱?”市民周世海在宁波某超市里皱着眉头对销售员说,“在我岱山老家,雪白雪白的海盐才两毛钱一斤。” 近年来,社会各界要求放开食盐专营的呼声日益高涨,公众对这个垄断行业最简单的判断是:盐业公司以400多块钱一吨的价格统一收购食盐,等出售的时候是2000多元一吨。 事实到底如何? 与此对应的是,十年来,盐民的收入却没有明显的增加,就算在劳动力成本比较高的浙江,一对盐民夫妻一年的收入也只有两万元左右,在工业用地日渐紧缺的背景下,浙江许多盐田纷纷转产,成为各类“滨海工业区”。 盐民 8月9日,“莫拉克”台风来袭,浙江象山旦门乡海塘外浊浪滚滚。 “有这么好的海塘,我的盐滩是没事情的。”59岁的盐民裴先法安慰着自己说。他皮肤黝黑,身板结实,穿着一双塑料拖鞋,站在田埂上望着天上飘过的乌云,脚下40多亩盐滩地就是他的饭碗,他嘀咕着:“不知道台风有多大,会不会把我的黑膜都吹掉。” 裴先法的妻子郑冬梅一早就回家了,裴先法就留在盐场值班,看管他们的劳动果实一垛已经晒出来的盐。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裴先法正在给盐垛加固,他在覆盖盐堆的黑膜上加套上一张网,在盐堆周围压上一层黑石头。 海边晒盐是劳动强度非常大的活。浙东有谚语:人生三大苦,打铁晒盐磨豆腐。如今,打铁和磨豆腐都已经机械化了,只有晒盐还在用着原始工艺。裴先法说,自从晒盐后,自己就老得很快,“人家下雨都是跑回屋里,我们都是跑出去放水,淋着雨保住盐卤。” 传统的晒盐,主要分为制卤和结晶。所谓制卤,就是把盐度只有2的海水提纯到25左右,这些过程在阶梯状的大盐滩里完成,用抽水泵一格一格地往上抽,水分逐渐蒸发。越上面的盐格,面积越小,盐度也越高。结晶就用黑膜铺底,黑膜吸热,能让水温在日晒下达到50多摄氏度。25的海水在日晒下,就结出盐花。 高温有风天气,是最适合出盐的。在旺季,裴先法夫妻每天早上4点钟起床收盐,“旺季时每天产盐2500多斤”。 在采访中,裴先法抱怨今年的天气不好,让他没有一个好收成,“往年的三伏天是生产旺季,今年三伏天变成梅雨天了,雨下个不停,几乎没产盐。”他承包的40亩盐滩,在正常的年份下,能够产150吨盐。他与新桥盐场签订的是承包晒盐合同,每晒出一吨盐,能拿到200块钱,也就是一毛钱一斤,裴先法夫妻一年忙到头,除去晒盐用的电费以及修理工具费用外,一年能赚2万元左右。 盐田 裴先法所在的旦门乡新桥盐场,是解放后才建立的新盐场,原先有盐田2800多亩,近年来,盐田都纷纷转产,目前只剩下800多亩的盐田和900多亩的海水养殖塘。 新桥盐场工作人员项根良向瞭望东方周刊介绍,盐田转产的原因还是因为经济效益,“一亩盐田,一年的收益才几百块钱,转产成为养殖塘承包出去,一年收益就是800多块,如果卖掉建厂房,就有几万块了。” 新桥盐场现在还有职工60多人,盐场整年的产值是200多万元,其中,晒盐的收入是130万元。盐场的主要收入是从盐民手里分享所得,“盐场出固定资产投资,盐民出劳力,一般都是四六分成,盐场拿六。” 盐场的主要支出是固定资产投资,包括盐场内排水设备整治、闸门修理以及道路等基础设施的建设。除去包括人工在内的所有开销后,盐场一年的纯收入只有60多万。 项根良回忆说,1981年他进盐场工作,每月工资27块,算是比较高的收入,周围的人都很羡慕,现在每月工资是2000元,在象山只能算中等水平。不过,近20年来,盐价的涨幅比工资还要低,“1981年的盐价是50多元一吨,现在盐价也只有300多元一吨。”项根良认为,现在盐业公司到盐场收购的盐价格太低,导致宁波众多盐场纷纷转产。 宁波一直是浙江的主要盐产区。据宁波市盐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谢松科介绍,解放前后,宁波产盐达到20万吨,盐税占到整个宁波税收的50%以上,到20世纪70年代,宁波盐场进一步扩展,年产量31万多吨,创下历史纪录,之后,便逐渐废盐转产,盐田面积逐年萎缩。 宁波下辖的余姚、慈溪、鄞县等地区原先都有盐场,其中慈溪的庵东盐场是浙江省最大的盐场,有“浙江盐仓”的美誉。随着浙江地区经济的发展,城市工业用地日渐紧缺,很多盐田都转成为工业区。 2004年以来,包括鄞县联胜盐场、北仑盐场等多个盐田都转产成为滨海经济开发区,宁波市最大的梅山盐场,也在2008年成为国家级保税区,宁波几大盐场基本都实现转产。在原先的鄞县联胜盐场,当地政府为保留点记忆,建起滨海博物馆,里面有一小块盐田,象山县文化部门也将晒盐技术申请“非物质文化遗产”。 目前,整个宁波只有象山的新桥昌国盐场在继续生产,盐场面积仅有7000余亩,年产不到2万吨,宁波市场的用盐基本都是外调。2008年,有270多名职工的宁波市盐业公司,一年销售额也不到3亿元,盐税在宁波700多亿的财政收入中已经微不足道。 管理体制 盐的流转过程也颇为复杂,这一流转过程中,都是以各省级盐业公司为核心的。 目前,中国各省盐业公司实行全省“五统一”管理,即:统一管理、统一计划、统一供应、统一结算、统一缴纳碘盐基金,省盐业公司对盐业的生产和销售有绝对的领导权。 以新桥盐场为例,新桥盐场产出的盐是以大约400多元/吨的价格卖给浙江省盐业集团,如果宁波盐业有限公司需要原盐,那么也必须向省盐业公司采购。 本刊记者来到位于宁波市大庆北路的宁波晶丰盐业物资有限公司,这里是宁波食用碘盐和腌制用盐的加工中心,一条不锈钢生产线正静静地躺在生产车间内,晶丰盐业的王经理介绍,这台机器价值500多万元。 我们食用的碘盐成本到底是多少?据王经理介绍,晶丰盐业向省盐业公司拿到盐的价格是600多元/吨,一吨盐要加工成3000包“一元碘盐”,再用纸箱包装,每吨的加工费也要800多元,出厂价是1500多元,“加工费里,主要是包装袋支出,以及加碘,一般能够维持10%的毛利。” 但是,无论这一过程如何复杂地流转,对原盐都是一个物理过程。熟知盐业销售过程的刘小国(化名)告诉本刊记者,盐业的暴利就在流转中产生。20多年前,刘小国开始做盐化工,多年来一直奔走于浙江、湖北、江西等地。 他介绍说,现在很多沿海的省盐业公司,都不喜欢用海盐,原因是海盐的晒制成本高,达到一级食用盐水平的很少,“海盐收购,都是盐业公司贴钱的,价格上和品质上,海盐根本无法同井盐竞争。” 一套班子,两块牌子 各省市的盐业公司,除了专营销售盐品外,还承担着盐业行业管理和盐政执法的工作。 在浙江宁波,为保证市民用盐的安全,盐业公司对“口食盐”采用终端销售的方式。“两箱起送,宁波市内海曙江北江东老三区24小时送达,其他地区48小时送达。”现在宁波盐业公司配送车辆共有26辆,其中6辆是1吨以下的小货车,“用来走街串巷”。 “终端配送,有效地维持了盐业秩序的稳定,防止私盐进入市场或被一些中间商囤积。”谢松科说,“老百姓买不到盐,我们有责任,老百姓买到假盐,我们也有责任。” 本刊记者了解到,宁波盐业公司每年要销售盐品20多万吨,其中只有3万多吨是小包装的食用盐,其他基本都是腌制用盐和小工业盐。 作为榨菜的主产区,宁波的余姚、慈溪两地在每年3月底到4月初,短短的20多天内,都要消耗6万多吨的腌制用盐,销量占到一年销售量的三分之一。“每年都是提前调研,提前准备资金,准备仓储,都是提前三个月准备好腌制盐,菜农买不到腌制盐,榨菜就要坏掉,那我们就有责任了。”谢松科说。 据宁波盐业公司网站公开的数据,2008年,公司销售收入为2.96亿元,实现利润1324万元。刘小国认为,这一数据基本可靠,“有些偏远山区的盐业公司基本都是亏本的,省公司统一调度,能起到抽肥补瘦的作用,各市盐业公司经营中,盐政一块消耗太大,外调低价盐的利润也被省公司抽走了,宁波盐业公司能有5%的盈利已经很不错了。” 在“一套班子,两块牌子”的形式下,盐政管理的行政支出也成为食盐销售的成本。 象山县盐务管理局局长卢云飞向瞭望东方周刊介绍,盐务管理局承担着维护辖区内老百姓用盐安全的职责,但是,上级却从未给盐务管理局发放过经费,“巡查车辆人员工资,都是各地盐业公司自己承担。” 据谢松科介绍,学校、工厂等人口密集区,盐业公司工作人员都要定期抽查,是否使用私盐,“平常随抽随检,每年还要定期抽检三次。” “很多食堂都是拿腌制用盐充当食盐用,腌制盐800多元一吨,最可怕的是拿工业盐当食盐用。”刘小国说,很多小工业盐其实和食盐的成本相同,也都是氯化钠,只是外表颗粒大一些,“都是山东盐井里出来的,颗粒大杂质多。” 私盐 刘小国向本刊记者承认,他曾经做过贩卖私盐的生意,“好几年前的事情,这些盐都是销售给一些食品加工企业,盐都来自浙江沿海的一些盐业公司,也有一些是外地偷运来的。” 在我国的法律里,贩卖私盐涉嫌非法经营罪,除了没收违法所得和罚款外,还要被处刑罚。 “有些是盐场里卖的私盐,福建、浙江都有,现在盐业公司垄断低价收盐,盐场都很穷,每年都会瞒着盐业公司,偷偷留下几千吨的存货,卖掉后给职工多发点奖金。”刘小国说,这些盐都是分批一点一点地运出去,“傍晚装车,晚上发货,用大篷盖住或者直接用集装箱车运,走高速下来后,直接进一个仓库,然后用小车分运,用盐企业一般都只要三天的用盐,都是充当腌制盐用的。” 据刘小国介绍,浙江南部某盐场的一个领导,曾多次上门求他通过路子“走”点盐,“他们也确实不容易,私盐走掉价格能到5毛一斤,卖给国家一斤3毛都不到。” 本刊记者查到浙江省物价局给省盐务局的关于5000克复合膜包装腌制专供盐价格的复函:核定5000克复合膜包装腌制专供盐(加碘盐)产区批发价为每吨870元(每袋4.35元),销区供应价格为每吨1400元(每袋7.00元)。 “私盐屡禁不绝,其中最大的原因就是内外价格悬殊。”刘小国分析说,“盐场内外一道门,价格差一倍多,这是体制产生的暴利,也让体制产生了私盐。” 在产盐区,老百姓对私盐也是见怪不怪,“祖祖辈辈都是吃盐场的盐,搞点盐吃还犯法了?”象山一位海鲜店的老板如此反问,他烹制象山海鲜的一个秘诀就是用海盐,“外地来的碘盐不行,鲜度和咸度不够,用我们象山本地的海盐,清水煮完,撒上几粒,味道就出来了。” 产盐区的盐场每年都会向辖区的村庄分盐,“按人头来,一般一个人10斤。”有些老百姓家里做些腌制食品,盐用完了,就拿个袋子到盐场,找个熟悉的盐民,翻开盐垛刨一小袋拿回家。“同一个村的熟人,他又没拿去卖,带一包回家吃嘛,自己装喽。”盐民裴先法笑着说。- 碘盐论战 始于上世纪90年代初的“全民加碘”,是一起让当年参与决策的政府官员和医学专家们振奋不已,并至今引以为豪的“全民总动员” 18年前,家住内蒙古呼和浩特市的许坤得知,隔壁人家的老婆得了甲状腺肿大(俗称“大脖子病”),听说因为缺了碘;18年后,许坤自己被确诊为甲状腺功能减退,医生告诉他,是高碘引起的。他这才知道,碘多了也会生病。 自1995年起,为减少并消除碘缺乏病,举国上下开始了食用盐普遍加碘活动。截至2006年,我国居民碘盐覆盖率已从1995年的40%提高到97%,成为全球消除碘缺乏病的“楷模”。 然而,国际上公认的碘研究成果发现,碘的摄入量与甲状腺疾病的关系成U字型,即缺碘和高碘都可能导致甲状腺疾病。2001年,世界卫生组织首次对碘过量进行了定义,指出不应该鼓励每天碘摄入量超过300微克/升(尿碘检测)。 “坑人啊。”山东省菏泽市卫生监督所食品卫生监督科副主任医师蒋平原愤愤地对本刊记者表示。9年前,一个“黄河古道不缺碘”的说法让蒋平原如梦初醒,在当地展开了一场轰轰烈烈地反碘行动。 炒盐 甲状腺功能减退的症状让许坤至今心有余悸。“先是眼皮肿,没几天脸上就像抹了白灰,干得厉害,手也开始脱皮。到了冬天,只要一出门,就浑身打颤。”更严重的症状则是,记忆力减退、心慌、乏力,甚至走着路就能一屁股坐在地上,“我是开杂货店的,那段时间经常是收了人家的钱,一扭头,就忘了该找多少了。” 被医生告知不得食用碘盐后,许坤找遍了周围大小超市,连非碘盐的影子都没见着。听说呼市有三处非碘盐供应点,许坤跑到其中两处去找,根本没有,“还有一家,只批发,不零售,而且在郊区,太远了。” 这以后,许坤练就了一手炒盐的本事。 这个38岁的内蒙古男人,会把每次买回的盐放在铁锅里,拨拉五六分钟,装进密封的玻璃罐里,留着下次用。“得掌握好火候,时间太短,碘挥发不出去;时间稍过,盐就变黄了。”许坤边炒边向瞭望东方周刊记者解释。 本刊记者在位于呼市回民区光明大街的内蒙古盐业公司呼市分公司发现,这里的非碘盐分小包卖出,每斤8.5元。工作人员透露,这是呼市惟一的非碘盐销售点,但鲜有人问津。更多的患者像许坤一样选择了炒盐,也有人托关系,从数百公里外的盐池子拿上几十斤盐块儿,自己压碎。 内蒙古自治区疾控中心地方病防治研究所碘缺乏防治科主任张志忠向本刊记者介绍,在内蒙古,约4万人居住在高碘区,但目前,他们基本还在吃碘盐。 全民加碘 始于上世纪90年代初的“全民加碘”,是一起让当年参与决策的政府官员和医学专家们振奋不已,并至今引以为豪的“全民总动员”。 时任卫生部副部长的孙隆椿告诉瞭望东方周刊,碘缺乏一度是世界性难题,中国也不例外。“普及食盐加碘前,沿海的人吃的是晒干了的海盐,内陆的人有的吃湖盐,有的吃井矿盐,一些贫困山区的百姓吃的甚至是用土熬成的盐。海盐固然不缺碘,但运输费用太高,到了内陆,价格也就上去了,很多人为了节约几毛钱,一般不会买。1993年,我们一统计,我国7.27亿人生活在缺碘病区。” 碘缺乏,不仅意味着可能导致的甲状腺疾病,更会影响到儿童的智商,最严重的后果莫过于患上克汀病,即以智力残疾为主要特征,并伴有“精神综合征”或甲状腺机能低下的一种疾病。 北京协和医院内分泌科教授戴为信向本刊记者介绍说,按世界卫生组织最初制订的标准,通常认为尿碘中位数(每升尿液中含有的碘数量)小于50微克/升会出现甲状腺肿,“后来发现50?100微克的地方,青少年生长发育会受到影响。所以,比较新的界定是,尿碘中位数少于100微克就属于碘缺乏病,这样一来,范围就更大了。” 1993年的统计结果显示,我国7.27亿人生活在缺碘病区,有2000万名甲肿患者和80万名克汀病、亚克汀病人。同年,国务院主持召开了“消除碘缺乏病动员大会”,通过了国家防治碘缺乏病纲要。 自1994年起,每年的5月15日就成了“碘缺乏危害宣传日”;1995年,各地开始推行全民食盐加碘补碘计划。“当时确实是全国一盘棋,说加碘就一起加了,没考虑那么多。”孙隆椿表示,甲状腺病人的确不能吃碘,但毕竟是少数。 十几年来,“全民加碘”取得了显著成绩。全国第五次碘缺乏病监测结果显示,儿童甲状腺肿大率由1995年的20.4%下降到2005年的5%,尿碘中位数达246.3微克/升,儿童平均智商达103.5。时任卫生部部长高强在2006年召开的“纪念食盐加碘防治碘缺乏病十周年电视电话会议上”指出,目前,我国居民合格碘盐食用率、儿童甲状腺肿大率、尿碘中位数等三项指标都达到了国际消除碘缺乏病的标准,消除碘缺乏病工作已进入国际先进国家行列。 “一刀切”之后 但恰恰在这十几年中,高碘带来的危害逐渐显露,并具化为数字。 辽宁省副省长滕卫平任中国医科大学副校长时,曾受中华医学会委托,在我国三个含碘量明显不同的地区进行了全民碘营养检查。结果发现,碘摄入量导致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和自身免疫甲状腺炎的患病率显著增加。在河北省黄骅地区,甲状腺癌平均年发病率为13.12/10万,显著高于美国的4.5/10万。 滕卫平因此明确提出,中国人目前最大的问题不是碘缺乏,而是碘过量。 作为卫生部碘缺乏病专家咨询组组长,天津医科大学教授陈祖培参与了“全民加碘”的整个过程。他向本刊记者表示,早在上世纪80年代,就有专家发现黄河古道含碘量偏高,“这是古时候黄河泛滥的地区。黄河几次改道后,把上游的泥土和碘沉积在了地表。当地人喝的是井水,井越深,水的含碘量越高。但和缺碘比,高碘的危害毕竟小些。” 陈祖培称,全民加碘的十几年中,碘的浓度也有过一定调整,“1995年,盐业技术进行改造,加碘浓度定的是入口时不超过20毫克。到了1996年,又提高了上限,到了50?60毫克。1997年以后,由于改了包装,碘的流失少了,所以浓度又有些偏高。这时,又把浓度降到了35毫克,但目前看还是有些偏高。” 一份在2003年11月颁布的水源性高碘地区和地方性高碘甲状腺肿病区的划定标准上明确指出,居民饮用水碘含量超过150微克/升,8?10岁儿童尿碘中位数大于400微克/升的地区,为高碘地区;居民饮用水碘含量超过300微克/升时,则为高碘病区。 陈祖培回忆说,本世纪初,在高碘地区,碘盐的供应已经停下来了。但由于不少高碘乡镇错落分布,交叉分布,所以落实起来并不容易,“再说各省情况也都不一样,细化起来有一定难度,咱们的政策得有可操作性。” 抵制碘盐 菏泽的蒋平原用了近5年的时间抵制碘盐。 “那是2000年,我从全国营养学会上听到了黄河古道不缺碘这个说法。”蒋平原称,这一论断让他心下一惊,“我当时一看,我们菏泽就在黄河古道上,不缺碘还补碘,会不会有什么问题啊?但当时我也不知道高碘会有什么问题,直到现在资料都很少。国家当时说,只要甲肿,就是缺碘。我和内分泌科大夫聊的时候,他们也有人感觉到,甲状腺疾病发病率日益升高。但当时,没人敢说是高碘引起的,” 作为当地政协委员,又是医学专家,蒋平原有不少参加学术会议的机会。向其他专家请教后,蒋平原这才知道,原来高碘,也会引起甲肿。 一份山东省高碘地区或高碘病区分布调查结果显示,菏泽单县水碘含量均值为360.61微克/升,居首位;紧随其后的是郓城县(347.09微克/升)和乐陵县(306.47微克/升)。如果按照国家标准,均为高碘病区。 但当时的菏泽,市面上只能买到清一色的碘盐。 2001年,北京的一位教授对蒋平原说,你们菏泽是高碘区,还吃碘盐,你们这些政协委员也不提提。2003年,蒋平原写了一份提案,但当地政协根本不敢接。到了2005年1月,蒋平原再次递交了我们不缺碘,为什么要吃碘盐的提案。提案交上去后,引起轩然大波,“当时的菏泽市盐务局长屡次托人求情,让我放他一马。他说加碘的事是他的前任干的,和他没什么关系。我现在一提,所有的人都去骂他。” 终于,2005年5月,山东省盐务局、山东省卫生厅联合下文,要求菏泽市8个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