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学》教案.doc_第1页
《针灸学》教案.doc_第2页
《针灸学》教案.doc_第3页
《针灸学》教案.doc_第4页
《针灸学》教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针灸学教案90 h针灸学教研室教 案教研室 针灸学 课程名称 针灸学 专业(层次)骨伤、中西结合、涉外护理本科 教材 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章节 绪言 学时 2学时 教学要求教学目的和要求1. 掌握针灸学的定义,内容及特点。2. 了解针灸的起源及发展。3. 熟悉历代针灸医籍。4. 了解建国以来国内针灸研究概况及在国外的传播。5. 了解本课程的主要学习内容、目的要求和学习方法。教学内容 绪言教学重点、难点 1.针灸学的基本含义;2.针灸学的发展及研究内容。教学媒体 讲授、实物、多媒体教学过程复习旧课讲 授 新 课 绪 言 (讲授时间:共80分钟)一、 针灸学的定义 二、 针灸的特点 三、 针灸学的起源及发展 (一)针灸学的起源 (二)针灸学的发展 四、建国以来国内外的针灸发展概况 (一) 机构建设(二) 临床应用教 学 过 程 讲 授 新 课(三) 科学研究(四) 学术交流五、学习目的及方法 课堂提问1.你是否了解针灸?(以提问的方法,引起学生对学习针灸的兴趣)课堂小结1. 本节课讲授的主要内容布置作业参考书目1. 邱茂良,主编。针灸学,上海科技出版社。2. 孙国杰,主编。针灸学,人民卫生出版社。3. 孙国杰,主编。针灸学学习指导,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教 案教研室 针灸学 课程名称 针灸学 专业(层次)骨伤、中西结合、涉外护理本科 教材 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章节 经络总论(1) 学时 2学时 教学要求教学目的和要求1.掌握经络及经络学说的含义。2.熟悉经络学说的形成。3.掌握经络系统的组成。4.掌握十二经脉的含义及特点。教学内容1. 经络总论概述。2. 经络学说的形成。3. 经络系统的组成概述。4. 十二经脉的含义及特点。教学重点、难点1. 经络及经络学说的含义。2.经络系统的组成。4. 十二经脉的含义及特点。教学媒体讲授、模型示意图多媒体教学过程复习旧课1. 针灸学的概念;2. 历代的有代表性的医籍。 (3分钟)讲 授 新 课上篇 经络腧穴总论经络总论 (讲授时间:共80分钟)概述一、经络的含义 二、经络学说的定义 第一节 经络学说的形成及发展 一、经络学说的形成 二、经络学说的发展 教 学 过 程 讲 授 新 课 第二节 经络系统的组成 一、概述二、 经络系统的组成(一) 十二经脉1. 含义:2. 命名:3. 表里属络关系:4. 体表分布规律:5. 与脏腑器官联络:6. 循行走向与交接规律:7. 循环流注课堂提问1.分析十二经脉的分布及交接规律。课堂小结1.本节课讲授的主要内容布置作业参考书目 1.邱茂良,主编。针灸学,上海科技出版社。2孙国杰,主编。针灸学,人民卫生出版社。3孙国杰。主编。针灸学学习指导,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教 案教研室 针灸学 课程名称 针灸学 专业(层次)骨伤、中西结合、涉外护理本科教材 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章节 经络总论(2) 学时 2学时 教学要求教学目的和要求1. 掌握奇经八脉的含义、特点及作用。2. 熟悉十五络脉的含义、特点及作用。3熟悉十二经别、十二经筋、十二皮部的含义、特点及作用。4. 了解经络的标本、根结、气街、四海的含义。5. 熟悉经络生理功能、病理变化,掌握经络学说的临床应用。教学内容1. 奇经八脉的含义、特点及作用。2. 十五络脉的含义、特点及作用。3十二经别、十二经筋、十二皮部的含义、特点及作用。4经络的生理功能,.经络的病理变化,.经络学说的临床应用教学重点、难点 1.奇经八脉的含义及作用,尤其是任脉、督脉及冲脉的含义及作用。2.十二经别、十二经筋、十二皮部、十五络脉的含义、特点和作用。3经络的生理功能,.经络学说的临床应用教学媒体 讲授多媒体教学过程复习旧课 1经络系统的组成;2十二经脉的特点。(3) 讲 授 新 课上篇 经络腧穴总论第二节 经络系统的组成 (讲授时间:共80分钟)二、经络系统的组成(二)奇经八脉1.含义: 2.特点: 3.作用教 学 过 程 讲 授 新 课(一) 十五络脉 1.含义: 2.特点:3.作用(二) 十二经别 1.含义: 2.特点:3.作用(三) 十二经筋 1.含义: 2.特点: 3.作用(四) 十二皮部 1.含义: 2.特点: 3.作用第三节 经络的标本、根结、气街、四海 二、 标本的含义 二、 根结的含义 三、气街的含义 四、四海的含义 第四节 经络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经络学说的临床应用(20)一、 经络的生理功能 二、 经络的病理变化 经络学说的临床应用课堂提问时间:2分析十二经脉与奇经八脉的区别。课堂小结时间:1.本节课讲授的主要内容布置作业参考书目1.邱茂良,主编。针灸学,上海科技出版社。1. 孙国杰,主编。针灸学,人民卫生出版社。3孙国杰。主编。针灸学学习指导,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教 案教研室 针灸学 课程名称 针灸学 专业(层次)骨伤、中西结合、涉外护理本科教材 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章节 经络总论(3)腧穴总论(1) 学时 2学时教学要求教学目的和要求1.掌握腧穴的定义、发展、分类。了解腧穴的命名。2.熟悉腧穴在诊断上的应用,掌握腧穴的主治特点和规律。3掌握各类特定穴的含义和分布特点(五输穴)教学内容1.腧穴的定义、发展、分类,腧穴的命名。2.腧穴在诊断上的应用,腧穴的主治特点和规律。3特定穴的含义4五输穴的含义和分布特点。教学重点、难点1 腧穴的分类,.腧穴的主治特点和规律。2 五输穴的含义和分布特点。教学媒体 讲授多媒体教学过程复习旧课1、 十二经脉表里属络关系,体表分布规律及与脏腑器官联络等内容。 (2)讲 授 新 课二、腧穴总论 (讲授时间:共80分钟)第一节 腧穴的发展、分类与命名一、腧穴的含义、发展和分类 (一)含义(二)发展(三)腧穴的分类经穴 : 含义、 特点 奇穴 : 含义、特点阿是穴:含义、特点教 学 过 程 讲 授 新 课二、腧穴命名 第二节 腧穴的主治特点和规律一 腧穴的主治特点(一) 近治作用(二) 远治作用(三) 特殊作用二 腧穴的主治规律(一) 分经主治规律(二) 分部主治规律第三节 特定穴一 特定穴的含义二 特定穴的分类和特点(一)五输穴的含义和分布特点课堂提问如何理解腧穴的治疗作用。课堂小结1.本节课讲授的主要内容布置作业参考书目1.邱茂良,主编。针灸学,上海科技出版社。2.孙国杰。主编。针灸学学习指导,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3. 孙国杰,主编。针灸学,人民卫生出版社。教 案教研室 针灸学 课程名称 针灸学 专业(层次)骨伤、中西结合、涉外护理本科教材 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章节 腧穴总论(2) 学时 2学时教学要求教学目的和要求1.掌握各类特定穴的含义。2.熟悉各类特定穴的分布特点。3.掌握腧穴的定位方法。教学内容1各类特定穴的含义及特点。2腧穴的定位方法。教学重点、难点1原穴、络穴的含义及特点。2郄穴、下合穴、八脉交会穴的含义及特点。3骨度分寸的含义,指寸定位法。教学媒体 讲授图示多媒体教学过程复习旧课 腧穴的治疗作用及分类 讲 授 新 课上篇 经络腧穴总论腧穴总论 第四节 特定穴 (52分钟)一、特定穴的含义二、特定穴的分类 (一) 原穴、络穴: 含义 特点 (二)俞穴、募穴: 含义 特点 (三)八会穴: 含义 特点 教 学 过 程 讲 授 新 课(四)郄穴 含义 特点 (五)下合穴: 含义 特点 (六)八脉交会穴: 含义 特点 (七) 交会穴 含义 特点第五节 腧穴的定位方法一、体表解剖标志定位法 二、骨度折量定位法 三、指寸定位法 四、简便取穴法 课堂提问时间:3分钟1. 八脉交会穴与交会穴的区别?2. 下合穴与五输穴中合穴的异同?课堂小结时间:5分钟1.本节课讲授的主要内容布置作业参考书目1.邱茂良,主编。针灸学,上海科技出版社。2.孙国杰,主编。针灸学,人民卫生出版社。3孙国杰。主编。针灸学学习指导,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教 案教研室 针灸学 课程名称 针灸学 专业(层次)骨伤、中西结合、涉外护理本科教材 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章节 经络腧穴各论任脉(1) 学时 2学时教学要求教学目的和要求1.掌握任脉的经脉循行。2.熟悉任脉的主要病候和主治概要。3.掌握任脉常用经穴的定位、归经、特定穴类别及操作。熟悉其主治范围。教学内容任脉的循行、主要病候、主治概要。任脉常用的经穴。教学重点、难点1. 任脉的循行2. 常用腧穴的定位。3颈、胸、下腹部腧穴的操作。教学媒体多媒体讲授、模型挂图教学过程复习旧课1、 常用的腧穴定位方法; (3)讲 授 新 课上篇 经络腧穴总论第三章 经络腧穴各论 任脉 (讲授时间:80分钟) 一、经脉循行 二、主要病候 三、主治概要 四、经穴 1. 分布;2. 起止穴3. 重点经穴 教 学 过 程 讲 授 新 课中极、关元、气海、神阙、下脘、中脘、膻中、天突、廉泉、承浆特定穴类别:定位:主治:操作:课堂提问1. 分析关元、中极的主治异同点。2. 分析膻中、气海的主治异同点。课堂小结1.本节课讲授的主要内容布置作业参考书目1.邱茂良,主编。针灸学,上海科技出版社。2.孙国杰,主编。针灸学,人民卫生出版社。3孙国杰。主编。针灸学学习指导,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教 案教研室 针灸学 课程名称 针灸学 专业(层次)骨伤、中西结合、涉外护理本科教材 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章节 经络腧穴各论督脉(2) 学时 2学时教学要求教学目的和要求1.掌握督脉的经脉循行。2.熟悉督脉的主要病候和主治概要。3.掌握督脉常用经穴的定位、归经、特定穴类别及操作。熟悉其主治范围。教学内容督脉的循行、主要病候、主治概要。督脉常用的经穴。教学重点、难点1.督脉的循行2.常用腧穴的定位。3、头项部腧穴的操作。教学媒体多媒体讲授、模型挂图教学过程复习旧课1、 任脉的循行及常用腧穴。 (2)讲 授 新 课上篇 经络腧穴总论第三章 经络腧穴各论 督脉 (讲授时间:共80分钟) 一、经脉循行 二、主要病候 三、主治概要 四、经穴 1.分布; 2.起止穴 3.重点经穴 教 学 过 程 讲 授 新 课长强、腰阳关、命门、至阳、身柱、大椎、哑门、风府、百会、上星、素廖、水沟定位:主治:操作:课堂提问1.分析大椎、哑门、风府的主治异同点。课堂小结1.本节课讲授的主要内容布置作业参考书目1.邱茂良,主编。针灸学,上海科技出版社。2.孙国杰,主编。针灸学,人民卫生出版社。3孙国杰。主编。针灸学学习指导,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教 案教研室 针灸学 课程名称 针灸学 专业(层次)骨伤、中西结合、涉外护理本科教材 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章节 手太阴肺经,手厥阴心包经(3) 学时 2学时教学要求教学目的和要求1.掌握手太阴肺经、心包经的经脉循行。2.熟悉肺经、心包经的主要病候和主治概要。3.掌握肺经常用经穴的定位、归经、特定穴类别及操作。熟悉其主治范围。教学内容肺经、心包经的循行、主要病候、主治概要。肺经常用的经穴教学重点、难点1.肺经的循行、心包经的循行2.肺经常用腧穴的定位。3肺经胸部穴位的操作。教学媒体多媒体讲授、模型实体示范教学过程复习旧课1、相关体表解剖标志及骨度分寸。 讲 授 新 课上篇 经络腧穴总论第三章 经络腧穴各论 手太阴肺经 (讲授时间:55分钟) 一、经脉循行 二、主要病候 三、主治概要 四、经穴 分布;起止穴重点经穴 教 学 过 程 讲 授 新 课中府、尺泽、孔最、列缺、太渊、鱼际、少商定位:主治:操作:手厥阴心经一、经脉循行 二、主要病候 三、主治概要 课堂提问1.分析肺经为何起于中焦课堂小结1.本节课讲授的主要内容布置作业参考书目1.邱茂良,主编。针灸学,上海科技出版社。2.孙国杰,主编。针灸学,人民卫生出版社。3孙国杰。主编。针灸学学习指导,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教 案教研室 针灸学 课程名称 针灸学 专业(层次)骨伤、中西结合、涉外护理本科教材 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章节 手厥阴心包经 手少阴心经(4) 学时 2学时教学要求教学目的和要求1.掌握心经的经脉循行。2.熟悉心经的主要病候和主治概要。3.掌握心经、心包经常用经穴的定位、归经、特定穴类别及操作。熟悉其主治范围。教学内容心经的循行、主要病候、主治概要。心包经常用的经穴。教学重点、难点1.心经的经脉循行。2.心经、心包经常用经穴的定位。教学媒体多媒体讲授、模型实体示范教学过程复习旧课1、肺经的循行及常用腧穴。 讲 授 新 课上篇 经络腧穴总论 第三章 经络腧穴各论 手厥阴心包经 三、 经穴: 分布 起止穴 数目 重点经穴: 曲泽、间使、内关、大陵、劳宫、中冲 (30分钟)特定穴类别:定位:主治:操作: 教 学 过 程 讲 授 新 课手少阴心经一、经脉循行 二、主要病候 三、主治概要 四、 经穴:分布 起止穴 数目 重点经穴 (25分钟) 极泉、少海、通里、阴郗、神门特定穴类别:定位:主治:操作:课堂提问1、分析心经的循行。课堂小结1.本节课讲授的主要内容布置作业参考书目1.邱茂良,主编。针灸学,上海科技出版社。2.孙国杰,主编。针灸学,人民卫生出版社。3孙国杰。主编。针灸学学习指导,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教 案教研室 针灸学 课程名称 针灸学 专业(层次)骨伤、中西结合、涉外护理本科教材 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章节 经络腧穴各论手阳明大肠经(5) 学时 2学时教学要求教学目的和要求1.掌握大肠经的经脉循行。2.熟悉大肠经的主要病候和主治概要。3.掌握大肠经常用经穴的定位、归经、特定穴类别及操作。熟悉其主治范围。教学内容大肠经的循行、主要病候、主治概要。大肠经常用的经穴。教学重点、难点1大肠经的循行2.合谷、曲池的主治教学媒体多媒体讲授、模型实体示范教学过程复习旧课1 相关体表解剖标志及骨度分寸 讲 授 新 课大肠经一、经脉循行 原文: 注释: 译文:(掌握:起点、联系脏腑、器官、分支、交接)二、主要病候 脏腑病症经脉病症教 学 过 程 讲 授 新 课三、主治概要 四、经穴 (讲授时间:50分钟)1.分布;2.起止穴:3.数目:4.重点经穴 商阳、三间、合谷、阳溪、偏历、手三里、曲池、臂月需、肩髃、迎香。特定穴类别:定位:穴名释义:主治:操作:课堂提问1.、以合谷穴为例,试说明腧穴的远治作用?课堂小结1.总结本节课讲授的主要内容布置作业参考书目1.邱茂良,主编。针灸学,上海科技出版社。2.孙国杰,主编。针灸学,人民卫生出版社。3孙国杰,主编。针灸学学习指导,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教 案教研室 针灸学 课程名称 针灸学 专业(层次)骨伤、中西结合、涉外护理本科教材 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章节 经络腧穴各论手少阳三焦经(6) 学时 2学时教学要求教学目的和要求1.掌握三焦经的经脉循行。2.熟悉三焦经的主要病候和主治概要。3.掌握三焦经常用经穴的定位、归经、特定穴类别及操作。熟悉其主治范围。教学内容三焦经的循行、主要病候、主治概要。三焦经常用的经穴。(关冲丝竹空)教学重点、难点1三焦经的循行2.外关、支沟的主治教学媒体多媒体讲授、模型实体示范教学过程复习旧课1.大肠的循行走向及交接2.考察学生对以前所学穴位的掌握程度。 讲 授 新 课三焦经一、经脉循行 原文: 注释: 译文:(掌握:起点、联系脏腑、器官、分支、交接)二、主要病候 脏腑病症经脉病症教 学 过 程 讲 授 新 课三、主治概要 四、经穴 (讲授时间:45分钟)1.分布;2.起止穴:3.数目:4.重点经穴 关冲、中渚、阳池、外关、支沟、肩髎、翳风、耳门、丝竹空特定穴类别:定位:穴名释义:主治:操作:课堂提问1.分析三焦经的主治2.合谷、曲池的定位。课堂小结1.总结本节课讲授的主要内容布置作业小肠经的循行?参考书目1.邱茂良,主编。针灸学,上海科技出版社。2.孙国杰,主编。针灸学,人民卫生出版社。3孙国杰,主编。针灸学学习指导,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教 案教研室 针灸学 课程名称 针灸学 专业(层次)骨伤、中西结合、涉外护理本科教材 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章节 经络腧穴各论手太阳小肠经(7) 学时 2学时教学要求教学目的和要求1.掌握小肠经的经脉循行。2.熟悉小肠经的主要病候和主治概要。3.掌握小肠经常用经穴的定位、归经、特定穴类别及操作。熟悉其主治范围。教学内容小肠经的循行、主要病候、主治概要。小肠经常用的经穴。(少泽听宫)教学重点、难点1小肠经的循行2.后溪、听宫的主治教学媒体多媒体讲授、模型实体示范教学过程复习旧课1.三焦经的循行走向及交接 讲 授 新 课小肠经一、经脉循行 原文: 注释: 译文:(掌握:起点、联系脏腑、器官、分支、交接)二、主要病候 脏腑病症经脉病症教 学 过 程 讲 授 新 课三、主治概要 四、经穴 (讲授时间:50分钟)1.分布;2.起止穴:3.数目:4.重点经穴 少泽、后溪、腕骨、支正、小海、肩贞、天宗、肩外俞、颧髎、听宫特定穴类别定位:穴名释义:主治:操作:课堂提问1.分析小肠经的循行、主治2比较耳门、听宫穴定位、归经及主治。课堂小结1.总结手三阳经主要内容布置作业手三阳经的区别?参考书目1.邱茂良,主编。针灸学,上海科技出版社。2.孙国杰,主编。针灸学,人民卫生出版社。3孙国杰,主编。针灸学学习指导,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教 案教研室 针灸学 课程名称 针灸学 专业(层次)骨伤、中西结合、涉外护理本科教材 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章节 足阳明胃经(8、9) 学时 4学时教学要求教学目的和要求1.掌握胃经的经脉循行。2.熟悉胃经的主要病候和主治概要。3.掌握胃经常用经穴的定位、归经、特定穴类别及操作。熟悉其主治范围。教学内容胃经的循行、主要病候、主治概要。胃经常用的经穴。(承泣头维, 梁门厉兑)教学重点、难点1、胃经的循行2、.承泣、四白等的操作3、天枢、足三里、丰隆、内庭等的操作。教学媒体讲授、模型多媒体教学过程复习旧课1.十二经脉的循行走向及交接。2、相关骨度分寸及解剖。 (5)讲 授 新 课胃经一、经脉循行 原文: 注释: 译文:(掌握:起点、联系脏腑、器官、分支、交接)二、主要病候 脏腑病症经脉病症教 学 过 程 讲 授 新 课三、主治概要 四、经穴 (讲授时间:110分钟)1.分布;2.起止穴:3.数目:4.重点经穴 承泣、四白、地仓、颊车、下关、头维、梁门、天枢、归来伏兔、梁丘、犊鼻、足三里、上巨虚、下巨虚、丰隆、解溪、内庭、厉兑定位:穴名释义:功效:主治:操作:(重点掌握定位、理解主治、重点穴位的操作掌握)课堂提问3. 分析胃经在胸腹部的分布2.合谷、间使、中极、至阳、曲池的定位。课堂小结1.总结本节课讲授的主要内容布置作业胃经的循行有何特点?参考书目1.邱茂良,主编。针灸学,上海科技出版社。2.孙国杰,主编。针灸学,人民卫生出版社。3孙国杰,主编。针灸学学习指导,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教 案教研室 针灸学 课程名称 针灸学 专业(层次)骨伤、中西结合、涉外护理本科教材 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章节 足太阳膀胱经(10、11) 学时 4学时教学要求教学目的和要求1.掌握膀胱经的经脉循行。2.熟悉膀胱经的主要病候和主治概要。3.掌握膀胱经常用经穴的定位、归经、特定穴类别及操作。熟悉其主治范围。教学内容1、膀胱经的循行、主要病候、主治概要。2、膀胱经常用的经穴。(睛明肺俞, 心俞至阴)教学重点、难点1.膀胱经在背部的循行。2.膀胱经的主治3、眼部及胸背部穴位操作。教学媒体讲授、模型多媒体教学过程复习旧课1.胃经的循行分布.讲 授 新 课膀胱经一、经脉循行 ( 原文: 注释: 译文:(掌握:起点、联系脏腑、器官、分支、交接)二、主要病候 脏腑病症 经脉病症三、主治概要 教 学 过 程 讲 授 新 课四、经穴 (讲授时间:110分钟)1.分布;2.起止穴:3.数目:4.重点经穴 睛明、攒竹、天柱、大杼、风门、肺俞、心俞、膈俞、肝俞、胆俞、脾俞、胃俞、肾俞、大肠俞、(小肠俞)、膀胱俞、次髎、承扶、委阳、委中、膏盲、志室、秩边、承山、昆仑、申脉、至阴。特定穴类别:定位:穴名释义:主治:操作:(重点掌握定位、理解主治、重点穴位的操作掌握)课堂提问1. 何为背俞穴? 2. 特定穴的分类. 课堂小结1.总结本节课讲授的主要内容布置作业参考书目1.邱茂良,主编。针灸学,上海科技出版社。2.孙国杰,主编。针灸学,人民卫生出版社。3.伦新,主编.针灸意外案例选析,人民卫生出版社。4孙国杰,主编。针灸学学习指导,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教 案教研室 针灸学 课程名称 针灸学 专业(层次)骨伤、中西结合、涉外护理本科教材 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章节 足少阳胆经 (12、13) 学时 4学时教学要求教学目的和要求1、掌握胆经的经脉循行。2、熟悉胆经的主要病候及主治概要。3、掌握胆经常用经穴的定位、归经、特定穴类别及操作。熟悉其主治范围。教学内容1、胆经的经脉循行。2、胆经的主要病候及主治概要3、胆经常用穴位的定位、归经、特定穴类别及操作。(瞳子寥足窍阴)教学重点、难点1. 胆经的经脉循行。2、颈项部穴位的定位及操作3、.日月、肩井穴的操作。 风池、环跳的定位及操作。教学媒体讲授、模型多媒体教学过程复习旧课1膀胱经的经脉循行 2.考察学生对以前所学穴位的掌握程度。讲 授 新 课胆经一、经脉循行 原文: 注释: 译文:(掌握:起点、联系脏腑、器官、分支、交接)二、主要病候 脏腑病症 经脉病症三、主治概要 教 学 过 程 讲 授 新 课四、经穴 (讲授时间: 105分钟)1.分布;2.起止穴3.重点经穴 瞳子寥、听会、率谷、阳白、头临泣、风池、肩井、日月、带脉、环跳、风市、阳陵泉、光明、绝骨、丘墟、足临泣(侠溪)定位:主治:操作:课堂提问1.分析风池与风府的操作2.足三阳经的主治异同点.课堂小结1.本节课讲授的主要内容布置作业参考书目1.邱茂良,主编。针灸学,上海科技出版社。2.孙国杰,主编。针灸学,人民卫生出版社。3孙国杰,主编。针灸学学习指导,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教 案教研室 针灸学 课程名称 针灸学 专业(层次)骨伤、中西结合、涉外护理本科教材 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章节 脾经、肾经(14) 学时 2学时教学要求教学目的和要求1.掌握脾经的经脉循行。熟悉脾经的主要病候和主治概要。2.掌握脾经常用经穴的定位、归经、特定穴类别及操作。熟悉其主治范围。3.掌握肾经的经脉循行、主要病候和主治概要。教学内容1.脾经的循行、主要病候、主治概要。.脾经常用的经穴。(隐白大包)2.肾经的循行、主要病候、主治概要。教学重点、难点1. 脾经的循行。三阴交的主治,大包穴的操作。2. 肾经的循行。肾经联系的脏腑教学媒体讲授、模型多媒体教学过程复习旧课1、十二经脉的循行走向及交接规律。讲 授 新 课脾经一、经脉循行 原文: 注释: 译文:(掌握:起点、联系脏腑、器官、分支、交接)二、主要病候 脏腑病症 经脉病症三、主治概要 教 学 过 程 讲 授 新 课四、经穴 (时间:40分钟)1. 分布2. 起止穴位3. 数目4. 重点经穴隐白、太白、公孙、三阴交、地机、阴陵泉、血海、大横、大包。(特定穴类别:定位:穴名释义:功效:主治:操作)(重点掌握定位、理解主治、重点穴位的操作掌握)肾经一、经脉循行 原文: 注释: 译文:(掌握:起点、联系脏腑、器官、分支、交接)二、主要病候 脏腑病症 经脉病症三、主治概要 课堂提问1相关体表解剖标志及骨度分寸课堂小结1.总结本节课讲授的主要内容布置作业肾经的循行有何特点?参考书目1.邱茂良,主编。针灸学,上海科技出版社。2.孙国杰,主编。针灸学,人民卫生出版社。3.伦新,主编.针灸意外案例选析,人民卫生出版社。4孙国杰,主编。针灸学学习指导,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教 案教研室 针灸学 课程名称 针灸学 专业(层次)骨伤、中西结合、涉外护理本科教材 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章节 肾经、肝经(15) 学时 2学时教学要求教学目的和要求1.掌握肝经的经脉循行。2.掌握肝经的主要病候和主治概要。3.掌握肝、肾经常用经穴的定位、归经、特定穴类别及操作。熟悉其主治范围。教学内容1.肝经的循行、主要病候、主治概要。2.肝经常用的经穴。(隐白大包)3.肾经的常用经穴。(然谷俞府)教学重点、难点1、肝经的循行。2. 肝经联系的脏腑。3、胸部腧穴的操作,肝、肾两经腧穴的主治。教学媒体讲授、模型多媒体教学过程复习旧课1.脾经的循行。讲 授 新 课肾经:常用腧穴涌泉、然谷、太溪、照海、复溜、阴谷、大赫、(俞府)定位:穴名释义:功效:主治:操作:(重点掌握定位、理解主治、重点穴位的操作掌握)教 学 过 程 讲 授 新 课肝经一、经脉循行 原文: 注释: 译文:(掌握:起点、联系脏腑、器官、分支、交接)二、主要病候 脏腑病症 经脉病症三、主治概要 四、经穴 分布起止穴位数目重点经穴:大敦、行间、太冲、中封、曲泉、章门、期门特定穴类别定位:穴名释义:功效:主治:操作:(重点掌握定位、理解主治、重点穴位的操作掌握)经外奇穴课堂提问课堂小结时间:8分钟1.总结本节课讲授的主要内容布置作业参考书目1.邱茂良,主编。针灸学,上海科技出版社。2.孙国杰,主编。针灸学,人民卫生出版社。3.伦新,主编.针灸意外案例选析,人民卫生出版社。4孙国杰,主编。针灸学学习指导,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教 案教研室 针灸学 课程名称 针灸学 专业(层次)骨伤、中西结合、涉外护理本科教材 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章节 刺灸法(中篇1) 学时 2学时教学要求教学目的和要求1. 掌握刺灸的定义及作用2. 掌握毫针刺法中进针法。3熟悉毫针的结构、规格与保藏等。教学内容1. 刺灸总论2. 毫针刺法的1、2、3、4、5节教学重点、难点1、毫针的进针法。教学媒体讲授、实物演示亲身体会多媒体教学过程复习旧课讲 授 新 课第四章:刺灸法总论第一节 刺灸法的定义和作用。一、定义:刺法的定义:灸法的定义二、作用第二节 刺灸法的起源与发展一、 刺法的起源与发展二、 灸法的起源与发展第五章 刺灸法各论第一节 毫针刺法教 学 过 程 讲 授 新 课一、 毫针的结构、规格与保藏二、 进针练习三、 针刺前的准备1. 针具的选择2. 体位的选择3. 消毒(1) 针具消毒(2) 医者手指消毒(3) 针刺部位消毒四、 进针法(15分钟)定义:押手:刺手:(一) 单手进针法(二) 双手进针法(三) 管针进针法课堂提问时间:课堂小结时间:5分钟1、总结本节课讲授的主要内容布置作业1、 指力练习2、 进针法的练习。3、 体会针感。参考书目1.邱茂良,主编。针灸学,上海科技出版社。2.孙国杰,主编。针灸学,人民卫生出版社。3孙国杰,主编。针灸学学习指导,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教 案教研室 针灸学 课程名称 针灸学 专业(层次)骨伤、中西结合、涉外护理本科教材 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章节 刺灸法(中篇2) 学时 2学时教学要求教学目的和要求1.掌握针刺补泻的原则和操作。行针与得气,行针的基本手法,行针的辅助手法2.理解影响针刺补泻的因素。教学内容1行针的基本手法. 行针的辅助手法2针刺补泻的原则和操作。3影响针刺补泻的因素。教学重点、难点1行针的基本手法. 行针的辅助手法。2 针刺补泻的操作。教学媒体讲授、演示多媒体教学过程复习旧课1.常用的双手进针法讲 授 新 课六、行针手法行针的定义1 基本手法. 2 辅助手法七、得气得气定义影响针刺补泻的因素八、针刺补泻含义: 补法:泻法:(一) 单式补泻手法1.基本补泻手法教 学 过 程 讲 授 新 课捻转补泻、提插补泻2.其他补泻手法疾徐补泻、迎随补泻、呼吸补泻、开合补泻、平补平泻(二)复式补泻手法烧山火、透天凉九、留针与出针课堂提问1中药的补泻与哪些因素有关?课堂小结时间:5分钟1.总结本节课讲授的主要内容布置作业1、补泻手法的练习。参考书目1.邱茂良,主编。针灸学,上海科技出版社。2.孙国杰,主编。针灸学,人民卫生出版社。3孙国杰,主编。针灸学学习指导,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教 案教研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