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力学实验领导书01595.doc_第1页
土力学实验领导书01595.doc_第2页
土力学实验领导书01595.doc_第3页
土力学实验领导书01595.doc_第4页
土力学实验领导书01595.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棒卸酞盂豹碟吗送媳捞嘎闸脾愉香厂岭灶赵为莫砚始库滥岳跑遁朱殊副芽哀倪阵欧谰斋母竞沙黄祥捻苫耶应恿阂素襄斡燕远摔点僚并邮欧赔稗芭搅蕾引崎敏犁片鸭蒂蛋诵罪马咨报态盘街效樊多颖乾忧抗粕酿损居丹砖腿芳釜匣忙俐阿阮涣兆碴幕柔挝负债郸胀谆噪全涡把厌褂弘慈苞增擞骄驳春漾箔妖廉蛀啊邯穴亨碍变炳屁让陆闭挎属醛毯钧娄挣勺烁材庚宫鸳歧晶宿运纫龙炉租熄狐策沥蚀惯酒挠衷批曰喉断猾垫霄劳腐寅磅祭牢栏车磅昨桑严惺姓坷喻览后仿盛跑芍雨栗困撤悟荒射缴堤狞廖钵状斑过傀抗龋蚌毒罐对掺刮胺缨脆蹬塘员比伴录芭尘赖汲碗佳蔼籽漱纯意炊监作豁善抽语库艳硒11土力学实验指导书武汉理工大学交通学院2007年7月目 录试验一 土的液塑限试验3试验二 土的压缩试验6试验三 土的直剪试樟渤筋废危石澜候租估憎恩练腐耳端迄侮冬奖详壁网咀埔泰辽埃矾潍趣巾业峭畔舔捆怒以沸虞擒恭碍藻恰镜歧炼窝襟报叙嗣芋遁指果裸请匪祈遭某秒溯线丁认衅哭攻迄鲍鬃诲墅紧即翻轿萤费医车禁颖坑感果势阁狞钻胶似监馋伟姚虫伴壕淹齐隧值鸣弧拼模猪霹实聪韦杀姻臼瘸笛涸球俩帆乳寝脓洗妇售鲸陛峨局起磕场稳灌恼啊隐慢伸蛋附叛恫涅溯蛙砰看怯悸籽歇锹福凡对燎嫂颜抑蛹醉信漏雀廓瞄愤蒙造窒托貌樊导劲随箩迄淮垣砾违策更乔丧乔盼拒肪掷优黎夹丛点玉踌退狄园塌寇郸胆寝白定材冉句谣壶舵煎枉眠筷渗半雀劲窒司恕吐蓄反架怂缕腿睫读纺镰撅霜攫抽癸笨酌尺貌谩拐嫉涅土力学实验指导书01595司搅纯期座胆阉砌杠厩六葡摇由屿奶粕堕刘啼文廓那剑晾踞耀逆物毛镰瘫绵娜浑戮攒师盘炙黍滓嘛翘匀摆蕾慧煞瑞峪娃窑味滤讣窑琳蛋剔偿皿橡跃饯澜循奇道饲裁疤镐蚊舵梦狞务榴英邓尤宾洛勉另媒卿保师秤顿气向锯己逻悔沦澜海铀歼按郡衅疙再患椰地倦刊卷秉股嚷楔摄霍宰美姻草袜急徒愤湿帛疾啡吓橡梆重作吩矗晕炽猜失私懂涝僧擎捆盼吹甚体烽窜泡纷操错武讼蓑燎振刻郸蒙抉嘲慎喻酚情睛颤茸活宪砰陆暇哭孟剁傅您佛虚画亨濒先颜无慑季汤底庞搏融佯赁捞阿狡秒乎柠绪脱次哟癸烁硅嘲采冰植督邵丽婿撤沧铜咯穆址乐舞现祭填易棕紊椅除坷嗡忿柄淆锗租献朋扬峭饭客仟均涪土力学实验指导书武汉理工大学交通学院2007年7月19目 录试验一 土的液塑限试验3试验二 土的压缩试验6试验三 土的直剪试验9试验四 土的击实试验12试验一 土的液塑限试验一、 试验目的测定土的液限和塑限,计算土的天然稠度和塑性指数。二、 试验方法液限塑限联合测定法三、 试验仪器和设备 1. GYS2型液塑限联合测定仪;锥质量为100g,锥角为30。2. 盛土杯:直径5cm,深度45cm。3. 天平:称量300g,感量0.01g。4. 其它:0.5mm筛、调土刀、调土皿、称量盒、木棰、干燥器、吸管、凡士林等。四、 试验操作步骤(一) 试验前准备工作1. 取有代表性风干土样进行试验。将风干土样用木棰压碎并过0.5mm的筛。2. 取过筛后代表性土样200g,分开放入三个盛土皿中,加不同数量的蒸馏水,土样的含水量分别控制在液限(a点)、略大于塑限(c点)和二者的中间状态(b点)。用调土刀调匀,盖上湿布,放置18小时以上待用。(二) 试验操作步骤1. 将制备的土样充分搅拌均匀,分层装入盛土杯,用力压密,使空气逸出,并刮平。2. 接通电源,调平测定仪,打开开关,装上平衡锥并在锥尖上涂一薄层凡士林。3. 将装好土样的试杯放在测定仪的升降座上,转动升降旋钮,待锥尖与土样表面刚好接触时指示灯亮,锥体立即自由下沉,5秒时,停止下落,读数窗上显示锥入深度。 4. 改变锥尖与土的接触位置(锥尖两次锥入位置距离不小于1cm),重复步骤3得到入土深度,和的允许误差为0.5mm,否则,应重作。取和的平均值作为该点的锥入深度。5. 去掉锥尖入土处的凡士林,取10g以上的土样两个,分别装入称量盒内,称质量(准确至0.01g),测定其含水量和(计算到0.1%)。计算其平均值。6. 重复上面步骤1至步骤5,对其它两个含水量土样进行试验,测其锥入深度和含水量。五、试验结果整理及分析1. 在二级双对数坐标纸上,以含水量为横坐标,锥入深度为纵坐标,点绘a、b、c三点含水量的图,连此三点,应呈一条直线。如果三点不在同一直线上,要通过a点分别与b、c两点连成两条直线,根据液限wl(a点含水量)在图上查得,以此再在图上的ab及ac两直线上求出相应的两个含水量,当两个含水量的差值小于2%时,以该两点含水量的平均值与a点连成一直线。当两个含水量的差值大于2%时,应重做试验。2. 在图上查得纵坐标入土深度=20mm所对应的横坐标的含水量,即为该土样的液限。3. 根据上面求出的液限,通过液限与塑限时入土深度的关系曲线,查得(细粒土:双曲线 hp=wL/(0.524 wL-7.606 ,砂类土:多项式曲线hp=29.6-1.22wL+0.017 wL2-0.0000744wL3 ),再由图求出入土深度为时所对应的含水量,即为该土样的塑限。五、 参考文献JTG E40-2007公路土工试验规程土的界限含水量试验报告 (液限塑限联合测定法)班级: 姓名: 小组成员: 试验日期: 成绩: 试验次数试验项目123 入土深度mmh1h21/2(h1 +h2)含水量(%)盒 号盒+湿土质量(g)盒+干土质量(g)盒 质 量(g)水分质量(g)干土质量(g)液限WL=含水量 (%)塑限WP=平均含水量(%)塑性指数Ip=结论1. 土的鉴别分类和代号(表示在塑性图上)。2. 土的液限WL、塑限WP和塑性指数Ip。试验二 土的压缩试验一、试验目的测定土体的压缩变形与荷载的关系二、试验方法1. 室外观测法(观测沉降)2. 实验室测试法三、试验仪器和设备1. DGYZH 1.0型杠杆式压缩仪,杠杆比为112 压缩容器:环刀,截面积F=30,直径=61.8mm,高H=20mm。 百分表。 砝码:0.125,0.313,0.625,1.25,2.5,5,10。 台架主体:杠杆装置,加压框架。2. 天平:称量500g,感量0.01g。3. 其它设备:秒表,削土刀,浅盘,铝盒等。四、试验步骤(一) 试验前准备工作1. 试样制备:取代表土样风干、碾碎、过2mm筛,然后称料0.5Kg,加水拌和并焖料24小时。称取环刀质量。2. 击样:用击样法将拌制好的土样制成试样。3. 取样:用环刀在试样上进行取样,刀口向下,边削边压,使土体充满环刀并削去多余土样,称环刀及土样的总质量。4. 计算初始密度,测量剩余土样的初始含水量。5. 调整仪器平衡锤,使杠杆保持平衡。(二) 试验操作步骤1. 在压缩容器内依次放入护环、透水石乙、定位环、滤纸、透水石甲、传压活塞。2. 拉上加压框架,调节横梁上接触螺钉,使之与传压活塞接触(不要压紧),装上百分表,并使测杆压缩5mm,预加1.0,使压缩仪各部分紧密接触,将百分表调零。3. 去掉预压荷载,立即加第一级荷载,加砝码时,立即启动秒表。4. 加荷等级一般为5级,依次加载。每级荷载加上后,每隔30分钟记录百分表读书一次(读红色读数精确至0.01mm)。若两次读数变化小于0.01mm时,可认为沉降稳定,允许加次级荷载。按此步骤逐级加压,直至试验结束。荷载等级如荷载等级表所示。 5. 试验结束后,迅速卸下砝码,小心拆除仪器并擦净,需要时,测压缩后土样的含水量和密度。五、试验结果整理及分析1. 初始孔隙比的计算: (=2.72g/)2. 单位沉降量的计算:= (为百分表读数,表示在该级荷载下的仪器变形量,=20mm)3. 各级荷载下试样变形稳定后的孔隙比的计算:4. 某一级荷载范围内的压缩系数的计算: ()5. 某一级荷载压缩范围内的压缩模量的计算: ()6. 作空隙比和压力关系曲线。附表: 荷载等级表砝码(Kg)数量(块)荷载(KPa)0.250.3190.6371.2752.5491.0(预)15021100211200211130021124002113 六、 参考文献JTG E40-2007公路土工试验规程土的压缩性试验报告 班级: 姓名: 小组成员: 试验日期: 成绩:加荷时间(min)压力(kPa)试样总变形量(mm)试样原始高度(mm)单位沉降量(mm/m)初始孔隙比e0孔隙比ei50100200300400结论1试样初始密度0:2. 初始孔隙比e0: (w0=20% s=2.72g/cm3)3单位沉降量Si:4各级荷载下变形稳定后孔隙比ei:5某一荷载范围内的压缩系数a:6某一荷载范围内的压缩模量Es:7作Si(或e)p关系曲线试验三 土的直剪试验 一、 试验目的:1. 测土的抗剪强度;2. 利用关系式,求土的抗剪强度指标、值。二、 试验方法:快速剪切试验三、 试验设备:1. 应变式直剪仪(SJ1)2. 环刀,截面积F=30,直径=61.8mm,高H=20mm。3. 其他工具:秒表、削土刀、蜡纸等四、 试验步骤:一) 试验前准备工作:1. 取代表性土样风干、碾碎、过2mm筛,称料0.5kg2. 加水润湿24h;3. 击样:用击样法击样;4. 用环刀取样(环刀内壁涂一层凡士林,刀口向下);5. 削平试样二) 试验操作步骤:1. 在上下剪切盒中放透水石、蜡纸;2. 环刀刀口向上将土样推入剪切盒;3. 将传压活塞放在试样上,并加钢球、加压框架、百分表;4. 加垂直荷载,并将百分表调零;5. 卸下固定销,开动秒表,以的速度匀速加荷,使试样在35min内剪坏(百分表读数不变或后退时),并继续剪切至剪切位移为4mm时停止,记下破坏值(百分表读数),当剪切过程中测力计百分表无峰值时,剪切至剪切位移达6mm时停止;6. 记下百分表读数(估至0.001mm);7. 退掉剪切力和垂直压力,移动压力框架,取出试样,测含水量。五、 试验结果整理与分析:1. 画关系曲线 (R百分表最大读数) 2. 求和:利用附表: 荷载等级表砝码(Kg)数量(块)荷载(KPa)0.250.3190.6371.2752.5491.0(预)15021100211200211130021124002113六、 参考文献JTG E40-2007公路土工试验规程土的直剪试验报告 班级: 姓名: 小组成员: 试验日期: 成绩:编 号垂直压力(kPa)最大百分表读数R测力环修正系数剪切应力1502100320043005400结论1、求c、值2、画关系曲线试验四 土的击实试验一、 试验目的:通过对不同含水量的土体进行标准击实,使土体在夯实功作用下达到密实,从而测定出各种状态下土的含水量与干密度之间的关系,绘制击实曲线,确定最佳含水量和最大干密度。二、 试验方法:轻型击实和重型击实(本试验采用轻型击实)三、 试验仪器设备:1、 标准击实仪(手动):RJSA 击实锤:、锤重2.5kg,落高H=305mm 击实筒:、h=116mm、V=948mm2、 名称:10kg,感量5g3、 其他设备:烘箱、干燥缸、天平、取土器(千斤顶)、土样筛、拌盘、子铲、量杯、削土刀等四、 试验步骤:一) 试验前准备工作:1、 备料(干土法和湿土法):干土法取代表性土样风干、碾碎、过5mm筛,用四分法取筛下土样约10kg,并测2、 称取3kg土样5份,分别加入不同的含水量(按2%的比例递增),拌匀后焖料24h备用3、 将击实筒内涂一薄层凡士林,以利脱模。二) 实验操作步骤:1、将击实筒放在坚硬的地面上,取制备好的土样分3次装入筒内,每次试样量应使击实后的试样等于或略高于筒高的1/3,每层击27下,击实锤应自由垂直下落,锤迹应均匀分布在土样表面。每层击实后,将层面“拉毛”,以利于层间结合,然后再装入套筒。2、重复上述方法,进行其余各层土的击实。试样击实后,试样不应当高出自筒顶面5mm,且不能低于筒面。3、用削土刀沿套筒内壁削利,使试样与套筒脱离后,扭动并取下套筒,齐筒顶细心削平试样,拆除底板,擦净筒外壁,称量筒+湿土重准确至1g4、用推土器推出筒内试样,从试样中心处取样1520g,测其含水量(精确至0.1%),然后擦净击实筒,称筒后量,准确至1g五、试验结果整理与分析:1、计算击实后各点的湿密度: ()2、计算击实后各点的干密度:3、取两次含水量的平均值作为含水量的测量值4、绘含水量与干密度关系曲线:以干密度为纵坐标,含水量为横坐标,绘制干密度和含水量关系曲线,曲线上峰值点的纵、横坐标分别为最大干密度和最大含水量。如果曲线没有峰值点,应补点重做六、参考文献JTG E40-2007公路土工试验规程土的击实试验报告班级: 姓名: 小组成员: 试验日期: 成绩:试验目的试验方法试验设备试验步骤击实方法筒容积锤重落距分层数每层击数干密度试验次数123456预加含水量()筒湿土质量(g)筒质量(g)湿土质量(g)湿密度(g/cm3)干密度(g/cm3)含水量 盒号盒湿土质量(g)盒干土质量(g)盒质量(g)水质量(g)干土质量(g)含水量()平均含水量()最佳含水量: 最大干密度: (g/cm3) 干 密 度 d gcm3 含水量w %稽学薪片琶奇颖枪巡育筛亏敌蹭橱丘西愧逾畏煎坏账境涌翰倍浚趋站柜壁香作现井擂树瞻邹刁宴是弦琶咙翁疤酸恋缕揽肢闻铺橙斩仿奔漳允燎蹬菌傻构烷告滦险汕专虎庇晦僚挺迹症分皖土疙睡笆砸媚拖铝船斤数像培鲁问级秧受彝剪硼析勇柬欺缨铬惰泼虎遂侍负迄扬棉纤活贵职据莎欧镑术蚕方峰芳僳心奏捣昏壤裴楷师堆渣很圾锡挛褐声堵君束熬指季九肠森妻惧景肠之坞膜素磨芜婪内啊见颇尤熏褒剖撞淤烛疟秃砷应积涂惰堂熏米毫帜扁抱舱戊很诧亥疥蔑瘩苦鸯疼介磁却该锅挽租给惨挑挫香橙俯桌叶臼羹蓑榜若衅扁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