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卫思考题2.doc_第1页
环卫思考题2.doc_第2页
环卫思考题2.doc_第3页
环卫思考题2.doc_第4页
环卫思考题2.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思考题11、名词解释:环境:对家畜生存具有直接或间接影响的所有外界因素的总和。0、 适应、适应是指生物受到内部和外部的刺激而产生的有利于生存和生产的反应。1、 习惯、是指动物对重复刺激的感受知逐渐有所降低的过程,是动物适应外界环境比较初级的阶段2、 风土驯化 :是“习惯”的发展和深化,是动物经过长期的复杂的生理调节而逐渐适合于新环境的过程。3、 应激:应激的定义为:动物机体对外界和内部的各种刺激所产生的非特异性应答反应的总和。4、 应激源、凡能引起应激的刺激因素,称为应激源。一般情况下,应激源大部分为外界因素。2适应包含哪些内容?包含表型适应和基因型适应两个方面:1)、表型适应:包括:行为适应、生理适应、形态结构适应。(2)、基因型适应:就是遗传适应一般而言,动物对环境的适应要经过许多过程才能完成。而且,当一个过程完成 后,环境又可能出现新的变化,动物必须进行新的适应。所以说,适应是一个经常进行着的动态过程。3、应激反应可分为几个阶段?典型的应激反应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即:动员阶段、抵抗阶段和衰竭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其特殊的生理、生化和行为变化。1 动物(哺乳动物和鸟类)开始受到刺激时,常常立即出现惊恐反应,如血压升高、呼吸加快、血糖含量增加等。动员阶段动物的异化作用在新陈代谢过程中处主导地位,机体总抵抗力增强。2此阶段,动物机体通过体内调节,克服了应激源的不良作用,获得了某种程度的适应。在这个阶段里,同化作用占优势。机体的各项机能趋于平衡,3此阶段,动物肾上腺皮质虽然肥大,但却失去了持续分泌皮质激素的能力。异化作用占优势,机体的贮备耗尽,系统功能紊乱,许多重要机能衰竭,最后导致动物死亡。4、 应激与适应有何关系?5在畜牧业生产中怎样正确运用和控制家畜的应激?(一)、改善饲养管理,降低环境负荷:采取适当措施,创造适宜的家畜小环境,应激是可以预防的。(二)、提高家畜的应激能力:1、药物预防:是简单易行的方法,常用2、不同品种,同一品种、不同个体的抗应激能力不同。因此,可以通过品种选育培育出抗应激能力强的品种。3、通过适当的煅炼可以提高抗应激能力。6、阐述应激的机理。目前认为是受中枢神经系统的主导,并在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和下丘脑垂体甲状腺系统等完成。生长激素、甲状腺素、生殖激素也起着一定的协调节器功能。(一)、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动物交感神经兴奋,使肾上腺髓质的分泌功能加强,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分泌增加。1、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参与物质代谢的调节,可加速糖原分解,抑制糖原合成,使血糖升高。2、激活脂肪酶,加强脂肪的分解,增加血液中游离脂肪酸的含量。3、增加组织耗氧量,从而增加产热量。4、激活汗腺,导致应激时家畜出汗散热。5、引起血管收缩,血压升高。6、肾上腺素可引起心率加快,提高心输出量;还有加速血液凝固的作用。(二)、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是应激反应的另一条重要途径。应激源-机体-神经、体液-下丘脑-CRH(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分泌增加-垂体-垂体前叶ACTH(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增加 -促进肾上腺皮质合成糖皮质激素。三)、下丘脑垂体甲状腺系统:下丘脑-TRH(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增多-垂体-TSH(促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甲状腺-甲状腺素的合成和分泌增多5、 名词解释;温热环境、大气、对流层、气象、气象因素、天气、气候、小气候、体热平衡、可感热、潜热、等热区和临界温度、太阳高度角、年较差、相对湿度、绝对湿度、饱和水汽压、露点、风向玫瑰图、贼风、有效温度(ET)。1、温热环境:由气温,气湿,气流和太阳辐射等因素综合而成的空气环境,它主要通过热调节方式对家畜健康和生产力发生影响。2、大气:包围地球表面的一层深厚空气(20003000Km)。3、对流层:大气中最接近地面的一层,一切天气现象都发生在这一层(917Km) 4、气象:对流层发生的冷热干湿风霜雨雪等各种物理现象。5、气象因素:决定气象的因素。如气温,气湿,气流,降水等。 6、天气:气象因素所引起的各种大气状况。7、气候:某地方多年和综合的天气状况8、小气候:由于地表性质不同或人类生物活动引起的小范围的特殊气候。9、体热平衡(Thermal balance):恒温动物为维持体温恒定而保持产热和散热的动态平衡 10它们散发的热可使畜舍气温升高,故将这些散出的热量称为可感热,11蒸发散失的热量称为潜热。12等热区是外界环境的一个温度范围,在这个范围内,家畜依靠物理调节足以维持体温稳定,勿需动用化学调节机能,因而代谢处于最低水平。13等热区的下限叫临界温度 。14 太阳高度角指的是太阳射线与某一具体地点的水平面所构成的最小夹角。15绝对湿度 指单位体积空气中所含有的水汽量,可以用重量或水汽压表示。16大气中的水汽压达到最大值时,称为“饱和水汽压”。 17 空气中水汽含量不变,且气压一定时,因气温下降而使空气达到饱和,这时的温度叫露点温度”,简称露点。18贼风:就是一股温度较低而且速度较大的气流。19有效温度(ET):亦称实感温度,它是根据气温,气湿、气流三个主要气象因素的相互制约作用,在人工控制的条件下,以人的主观感觉为基础而制定的。20风向玫瑰图:在一年,一月或一个昼夜中,风向不断在变化着,其变化情况,可以用风向频率图(风向玫瑰图)来表示。8、 等热区温度对畜牧业生产有什么实际意义?p309、 就全国大部分地区来讲,高温和低温相比,哪能一种对家畜危害更大?为什么?怎能样防止?高温,在日常管理中可采用的主要措施是:加大通风量,提高家畜蒸发散热的速度;对畜体喷水,向舍内空间喷雾等。 10、哪些因素能导致家畜的散热增多?怎样防止?皮肤可以放射出长波红外线,随着红外线的射出,散失了大量的热量。 辐射散热量与畜体的有效辐射面积,辐射表面温度和环境表面温度的4次方之差成正比,此外,也与畜体及环境表面特点有关. 畜体对流散热量与风速的平方根成正比,也与畜体有效对流面积、畜体散热表面与空气之间的温差成正比,其数值既可为正也可为负. 传导散热量与两接触物体的温差成正比,也与接触面积,热传导系数成正比,其数值也是既可为正也可为负. 皮肤散热量的多少,与皮肤面积(即动物体表的面积)的大小也有关系,面积愈大则散热愈多。防止:保持畜体的体热平衡和环境温度等。11、太阳辐射对家畜的热代谢可产生哪能些影响?太阳辐射通过大气层时发生了什么变化?p25 p4712、了解畜舍内空气温度的变化规律及其对畜牧业生产的意义。封闭式畜舍内空气中的热量 来源: 一部分由舍外空气带来;大部分则来自舍内所产生的热量,主要是畜体放散的体热。此外,人的活动,机械的运转各种生产过程的进行,也产生一定量的热。 同一畜舍内空气温度并不均匀 :就垂直方向来看,一般是天棚和屋顶附近较高,地面附近较低。从水平方向看,靠近门窗和墙壁的地带温度较低,中央则较高。畜舍的跨度愈大,这种差异愈显著。了解舍内空气温度的上述规律,对于设置通风管,安置家畜等具有重要童义。 封闭式畜舍内的温度特点,是冬季比较暖,夏季比较热,因而比较适用于寒冷地区。13、高湿度和低温度相比,哪一种对家畜危害更大?为什么?怎样防止?高湿度p3914、为什么冬季舍内防潮比较困难?15、通风在家畜的热调节上有什么直接和间接意义?p4016、试述温热环境因素对家畜的综合影响。温热环境是指直接与家畜体热调节有关的外界环境因素的总和,包括热辐射、空气温度、空气湿度、气压等。其中空气温度最为重要。17、名词解释:光周期、光钝化、光照强度。1、光周期:光照时间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规律变化称之为光的周期性,简称光周期。 2、光钝化:动物处于持续的长光照明负荷下,会产生对光不敏感之现象,称为“光钝化”,亦称“光不感受性”。 3、光照强度:即照度,指物体被照明的程度,单位(1M2面积的光通量为1流明时的强度为1Lx)。18、光照对家畜作用的机理,对生长发育、繁殖和健康有何影响?对哺乳动物而言,可见光通过视觉器官影响动物生理机能,是动物生存的必要条件。光线- 视网膜上-引起视神经兴奋-视觉中枢-下丘脑,使下丘脑分泌一系列内分泌激素释放因子- 脑下垂体前叶,使垂体前叶的分泌活动发生改变,因而影响机体全身生理过程。2、光还可以通过视神经作用松果腺,减少松果腺分泌一种褪黑激素,褪黑激素将光周期信息传送给下丘脑和垂体的神经分泌系统,通过垂体激素调节和控制动物生殖机能的节律和性周期。3、光照对鸟类发生影响的过程除了通过眼睛外,还可以通过头盖骨,经脑神经作用于下丘脑,引起下丘脑兴奋,即“视网膜外或脑感受器”。 例如,把鸭子的眼睛摘除或把视神经截断,光照仍可引起鸭子的相应反应。1、在自然条件下,可见光对动物的最明显影响表现在生殖机能上。19、光照的生物节律是怎样形成的,生物节律在畜牧生产中有什么作用?1、协调体内代谢:由于生物的节律性,可以及时地把相互依赖的代谢过程相结合。2、协调机体与环境的变化:能量消耗和被毛特点的年周期变化,是对温热环境年周期的适应,协调了机体与环境的变化过程。20、红外线对家畜有何作用?太阳辐射中的红外线在部分集中在7602000nm的范围内,对机体的效应主要有: 1、光热效应:加强代谢,消炎,镇痛和降低血压。 2、不良反应:热射病;日射病;烧伤皮肤,损害眼睛的功能。 21、紫外线有哪些生物学作用?为甚麽可以用红斑的生物学剂量作为测定动物每天需要的紫外线照射剂量? 1紫外线的杀菌作用与波长有关。280302nm的紫外线主要引起蛋白质的离解;253260nm的紫外线主要引起变性,而该波段的紫外线又以核酸吸收量最为强烈。畜牧业生产中,常用紫外线光源对畜禽舍进行灭菌。目前在鸡、鸭、猪等畜禽舍使用的低压汞灯,辐射出254nm紫外线,具有较好的灭菌效果 。 2抗佝偻病作用。佝偻病是由于缺乏维生素D而发生的钙、磷代谢紊乱的疾病。为防止佝偻病和软骨症的发生,在对畜禽进行紫外线照射时,必须选用波长283295nm的紫外线,不可用一般的紫外线灯代替 。3红斑作用:在紫外线照射下,被照射部位皮肤会出现潮红,这种皮肤对紫外线照射的特异反应称红斑作用。 4色素沉着作用 :紫外线可使皮肤中的黑色素原通过氧化酶的作用,转变为黑色素,使皮肤发生色素沉着。5提高机体的免疫力和抗病力:动物长期缺乏紫外线的照射,可导致机体免疫功能下降,对各种病原体的抵抗力减弱,易引起各种感染和传染病。因此,为保证机体正常的免疫功能,接受适量的紫外线是必不可少的。 6增强气体代谢作用。7光敏性皮炎。8、光照性眼炎与癌。22、家畜高山病是如何发生的?如何提高家畜对高海拔地区的适应性?高山病发生的主要原因,是由于低气压导致组织缺氧和血液中二氧化碳缺乏,同时与温度和湿度下降,紫外线过强等因素有关。23、试述畜舍空气中氨和硫化氢浓度增加的原因。对家畜有何危害?氨的来源畜舍空气中的氨主要来自家畜粪尿,饲料残渣和垫草等有机物腐败分解的产物。危害(氨:刺激作用,破坏血液的运氧功能,使机体抵抗力减弱,氨的浓度增高时,可直接引起接触部位的化学灼伤,引起支气管炎、肺炎,肺出血,甚至因呼吸中枢神经麻痹而死亡。 HS:1、强烈的刺激作用, 2、影响细胞呼吸、造成组织缺氧, 3、麻痹呼吸中枢神经. 家畜长期在低浓度硫化氧影响下,体质衰弱,体重减轻,抗病力下降,容易发生胃肠炎、心脏衰弱等,生产力大大降低)24、二氧化碳在畜舍环境卫生评定上有何意义?CO2主要的卫生学竟义在于,它的含量表明了畜舍通风状况和空气的污浊程度。 25、畜舍空气中的微粒和微生物为甚麽对家畜产生有害作用?有哪些影响?p7526、防止和减少畜舍空气中有害气体、微粒和微生物的措施。P75 p7727、名词解释:水的暂时硬度指水煮沸后可除去的硬度。永久硬度:耗氧量(COD):在一定条件下,以强氧化剂氧化水中的有机物所消耗的氧量。生化需氧量(BOD):指水中有机物质在微生物作用下进行氧化分解所消耗的溶解氧量游离性余氯;为了保证饮水的安全,加到水中的氯量,不仅要能保证杀灭现有的细菌,而且还要能剩下一部分游离状态的活性氯,以杀灭继续侵入水中的细菌。 28、简述水的卫生学特性。1地面水:一般水量较大,水质较软,取用方便,故常作为生活饮用水的水源。水质容易变动,污染的可能性大。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常向地面水中排放,往往引起严重污染。 2地下水:悬浮杂质少,水清澈透明,有机物和细菌含量极低。溶解盐含量高,硬度和矿化度较大。不易受地面污染物的污染,水量充足而稳定,便于卫生防护 。3降水:含杂质较少而矿化度很低的软水。收集和贮存困难,水量无保障, 一般不用作饮用水水源。29、如何选择水源?感官性状良好,即要求水质透明、无色、无臭、无异味。流行病学上的安全。饮用水的化学组成对人体无害,在水量方面能够满足人畜的饮用和生产的需要。30、畜牧场应如何掌握使用应用水的卫生标准?1、感官性状良好:即要求水质透明、无色、无臭、无异味。2、流行病学上安全:即要求饮水中不含病原体和寄生虫卵,不会引起传染病的介水流行或传播寄生虫病。3饮用水的化学组成对人畜无害 即水中所含有毒物质的浓度和微量元素的含量不会引起急性或慢性中毒及其他不良反应。4、在水量方面能够满足人畜的饮用和生产的需要。 31、水质分析中,为什么要分析“三氮”?“三氮”的卫生学意义。“三氮”是指氨性氮、亚硝酸盐氮和硝酸盐氮三种3分。测量三项指标的意义:(1)提示水质是否有污染1分;(2)判断水体处于污染的哪一个阶段,初期是氨化阶段,此时氨性氮含量明显1分,中期是硝化阶段,亚硝酸盐氮含量明显1分;末期硝酸盐氮明显增高,硫酸盐、总硬度增高1分;(3)提示分解的趋向,一般当PH趋向中性、耗氧量降低,氨性氮及亚硝酸盐氮下降,而硝酸盐氮上升时,说明水处在有机物向无机化分解期,水质会逐渐变得安全1分。反之,若PH变低、耗氧量上升,说明水中缺乏溶解氧,是处在厌氧阶段1分;如果硝酸盐氮下降,而亚硝酸盐氮及氨氮增加,而且没有新的外来污染的可能时,则认为此水是在反硝化过程,说明水的品质已变坏1分。(水的品质变化也可以用表格表示4分)。32、如何进行水的人工净化与消毒?混凝沉淀,砂滤,消毒。33、土壤卫生对畜牧业卫生有何重要的意义?土壤是动植物生存的主要环境,它的卫生状况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家畜的健康和生产力。土壤是由矿物质,有机质,水分和气体等物质组成的十分复杂的系统。土壤的结构决定着土壤中水分和空气的存在状况,并直接影响畜舍内部的温、湿条件和畜牧场的小气侯,土壤的化学组成影响植物和地下水的化学成分及其品质,从而影响家畜的健康与生产力。土壤是一切废弃物的受纳者和吸收者,常因此遭受不同程度的污染,成为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的孽生场所,因而往往是传染病,侵袭病的传染源。 34、根据土壤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学特性,砂壤土是比较理想的土壤,为什么?兼具粘质土和砂质土的特点,它既具有一定数量的大孔隙,又含有相当多的毛细管孔隙,所以透气性和透水性良好,又不像粘土那样泥泞,温度较稳定,有比较强的自净能力,由于土壤的容水量小,因而膨胀性较小。这类土壤对于保持家畜健康、防疫卫生,饲养管理工作以及作为畜舍的地基都是比较有利的。35、在土壤的化学成分中,应特别注意哪些化学元素?它们对家畜有何作用?湿润多雨的山岳地区,由于土壤淋溶现象明显,易溶性高的元素,如碘则异常缺乏,家畜常出现地方性甲状腺肿大;气候炎热干燥地区的荒漠土,灰钙土、盐碱土等,由于氟,硒等微量元素过剩,家畜常表现氟骨症,硒中毒。潮湿的土壤有利于三叶草对钴的吸收,而土壤的含水量与气候因素有关,因此有些地区牛,羊的钴缺乏症发病率有季节性的变化。 36、噪声对家畜有何不良影响?如何预防?1、对生产性能的影响:2、对生理机能的影响:可使家畜血压升高,脉搏加快,听力受损等。还可使消化系统功能紊乱3、对神经内分泌的影响:噪声可对家畜神经系统造成危害,出现烦躁不安,神情紧张等。1、畜牧场在建场时应选好场址,尽量避免工矿企业、交通运输的干扰,畜牧场内的规划要合理,交通线不能太靠近畜舍。2、畜舍内进行机械化生产时,对设备的设计,选型和安装应尽量选用噪声最小者。3、畜舍周围应大量植树,绿化可使外界噪声降低10dB以上。 37、家畜的维持行为有哪些?包括:采食、饮水、休息、排泄、护身、舒适、探究、游戏8项行为。 38、什么是行为缺失? 在现行管理条件下动物被约束而无法表现的那些必要行为。 39、什么是动物福利?评判动物福利的标准有哪能些?动物与它的环境协调一致的精神和生理完全健康的状态。评判标准:疾病,身体损伤,行为异常。思考题21、 良好的畜牧场环境应具备哪些条件?1保证场区具有良好的小气候条件,有利于畜舍内空气环境的控制。2消毒设施健全,便于严格执行各项卫生防疫制度和措施3畜牧场规划科学、布局合理,便于合理组织生产、提高设备利用率和职工劳动生产率。4便于畜禽粪便和污水的处理和利用。5便于原料的采购和产品的销售。 2、 简述畜牧场场址的基本要求。1、满足基本的生产需要;2、足够大的面积;3、适宜的周边环境。3、 牧场场址选择时应考虑哪些主要因素?场址选择主要应考虑场地的地形,地势、水源、土壤、地方性气候等自然条件,以及饲料和能源供应、交通运输,与工厂和居民点的相对位置,产品的就近销售,牧场废弃物的就地处理等社会条件。 4牧场工艺设计的主要内容包括哪些?牧场的性质,规模,主要生产指标,畜群的组成和周转方式,饲养管理方式,畜牧兽医技术参数和标准,各种畜舍的样式和主要尺寸,牧场附属建筑和设施,饲料消耗量和用电量,卫生防疫制度,环境保护措施,牧场人员组成,基建和设备投资概算,牧场经济效益评估等。5简述畜牧场生产工艺设计的基本原则。1、必须是现代化的、科学的畜牧生产企业;2、通过环境调控措施,消除不同季节气候差异,实现全年均衡生产;采用工程技术手段,保证做到环境自净,确保安全生产;3、建立专业场、专业车间,实行专业化生产,以便更好地发挥技术专长和管理;4、畜舍设置符合畜禽生产工艺流程和饲养规模,各阶段畜禽数量、栏位数、设备应按比例配套,尽可能使畜舍得到充分的得用;5、全场或小区或整舍采用全进全出的动转方式,以切断病原微生物的繁衍途径;6、分工明确,责任到人,落实定额,与畜舍分栋配套,以群划分,以人定责,以舍定岗。6确定牧场规模时必须考虑哪些因素?社会和市场的要求;资金投入;饲料和能源供应;技术和管理水平;环境污染;还应考虑牧场劳动定额以及房舍利用率。7牧场附属建筑面积一般可占总建筑面积的1030。 8简述牧场工艺设计的方法和步骤。(一)确定牧场生产工艺及有关参数 :不同的生产工艺,对畜群的划分方法不同,因而对畜舍种类、数量、比例等的要求不同。所以,在工艺设计时,首先要确定牧场采用的生产工艺及有关工艺参数。二)确定各工艺畜群的存栏数:根据已确定的工艺,可计算出生产流程中各种畜群的存栏数,即确定畜群结构(三)确定各工艺畜群所需圈栏(笼具)数量:圈栏或笼具的需要量,应根据各畜群的占栏头数(占笼只数)和每栏(笼)容纳头(只)数来确定。(四)确定各工艺群畜舍的数量 :各类畜舍数量的确定,应综合考虑各畜群圈栏(笼具)数量、劳动定额及各畜舍长度等几方面因素,做到既有利于提高畜舍、设备利用率和工人劳动生产率,又能在外观上整齐。(五)确定各工艺群畜舍的主要尺寸 :畜舍的主要尺寸是指跨度和长度,应根据畜栏或笼具的尺寸、数量和排列方式,舍内横向通道、纵向通道的数量、宽度及食槽宽度等情况来确定。 9简述畜牧场的功能分区及规划。具有一定规模的牧场,一般可分为场前区(包括行政和技术办公室,饲料加工及料库,车库、杂品库、更衣消毒和洗操间,配电室,水塔,宿舍、食堂等),生产区(各种畜舍)及隔离区(包括病畜隔离舍,尸体剖检和处理设施、粪污处理及贮存设施等)。 10、名词解释:1.专业性畜牧场 只饲养一种家畜或某一年龄阶段的家畜,饲料依靠专业饲料厂提供,有的甚至除粪,清扫卫生和消毒以及产品销售都由场外职能部门负责。 2.综合性畜牧场 综合性畜牧场是在一个畜牧场内有多种畜禽饲养分场,饲料自产自销,更有甚者畜牧场内进行作物种植、农产品加工、农产品销售等活动。3商品性畜牧场: 商品性畜牧场的主要任务为市场生产畜产品如肉、奶、蛋等的的畜牧场,如肥猪饲养场,肉鸡饲养场、蛋鸡场、肉牛场、奶牛场等4繁殖场: 繁殖场的主要任务是饲养种畜繁殖商品代仔畜(禽)的畜牧场,故又称为繁殖场或父母代场,所提供的畜禽多为杂交后代。5牧场场地规划: 场地选定之后,根据场地的地形、地势和当地主风向,计划和安排牧场不同建筑功能区、道路、排水、绿化等地段的位置,这就是场地规划6牧场建筑物布局: 根据场地规划方案和工艺设计对各种建筑物的规定,合理安排每栋建筑物和每种设施的位置和朝向,称为牧场建筑物布局。7净道: 生产区的道路应区分为运送饲料、产品和用于生产联系的净道8污道: 以及运送粪污,病畜,死畜的污道9建筑系数:10等高线:11、畜舍的外围护结构有哪些?畜舍的墙,屋顶,门,窗和地面,构成了畜舍的“外壳”。12、畜舍地面有何要求? 畜舍地面要求坚实,不透水、不滑,易清洗消毒、平坦而有一定坡度(一般由畜床向粪尿沟坡度为2-3)、有一定的保温隔热性能和弹性。 13、畜舍小气候受哪些因素的制约?改善和控制畜舍小气候应采用哪些措施? 畜舍小气候是指由于畜舍外围护结构及人畜的活动而形成的畜舍内空气的物理状况,主要指畜舍空气的温度、湿度、光照、气流、空气质量等状况。畜舍的结构和类型影响畜舍的小气候。 14、名词解释:导热系数和蓄热系数;是表示材料传递热量能力的热物理特性指标,以“”表示。 是表示材料层表面对谐波热作用的敏感程度的特性指标,以“S”表示。材料层热阻(R)和围护结构总热阻(RO);在透热过程中,热量传递会受到墙体材料的阻碍,这种阻力称为材料层热阻,以R表示. 热量通过围护结构所遇到的阻力之和,称为“围护结构总热阻”以R。表示 。冬季低限热阻:在建筑热工设计中,不是按保证舍内气温来设计RO,d值,而是按保证外围护结构内表面温度不低于某允许值来设计RO,d值,该RO,d值称为“冬季低限热阻”以ROd 表示,单位为m2KW或mH/kcal。 采光系数(窗地比);总延迟时间和总衰减度;舍外综合温度振幅Atz(即综合温度峰值tz,max与综合温度昼夜平均值tz,p之差)与外围护结构内表面愠度振幅An (即内表面温度峰值n,max与内表面温度昼夜平均值n,P之差)的比值,称为“总衰减度”或“总衰减倍数”,以O表示。 畜舍建筑设计时,要求内表面温度峰值较综合温度峰值延迟足够时间出现,即外界综合温度降低后才出现,此为总延迟时间,以。入射角和透光角;窗口入射角:是指窗上缘外至畜舍中央一点(跨度的12)的连线AB与地面的夹角。透光角是指窗口下缘内角至畜舍中央一点的连线AC与AB之间的夹角(即BAC),畜舍的透光角要求不小于50。自然通风和机械通风。设进、排风口(主要指门窗),靠风压和热压为动力的通风。 靠通风机械为动力的通风。15、畜舍过冷、过热的原因是什么?(一)、冬季外围护结构的失热:冬季,供暖畜舍内的空气热量主要来自畜禽体散发的可感热。由于舍内外存在温差,热量不断通过围护结构向舍外散失。(二)、夏季舍外热量向舍内的传递:夏季强烈的大阳辐射和舍外的高气温,使外围护结构外表面温度升高,并将热量传入舍内,加之畜禽体散发的可感热,使舍内气温在白天往往高于舍外。 16、如何设计畜舍的保温防寒?(一)、外围护结构的保温:增大外围护结构冬季总热阻R。,d值,是畜舍保温的根本措施。(二)、建筑防寒措施 1、选择适宜于防寒的畜舍样式:2、门窗设计:在寒冷地区,门窗的没置应在满足通风和采光的条件下,尽量少设 3、减少外围护结构的面积:畜舍单位时间的失热量与外围护结构面积成正比,故减小外墙和屋顶的面积是有效的防寒措施。4、畜舍地面的保温:畜舍地面的保温,隔热性能,直按影响地面平养畜禽的体热调节,也关系到舍内热量的散失,因此对畜舍地面保温的要求较高。(三)、畜舍的供暧: 17、如何设计畜舍的隔热防暑?畜舍的防暑设计包括外围护结构隔热设计,建筑防暑措施和畜舍降温设备设计。(一)、外围护结构的隔热围护结构隔热的目的,在于控制内表面温度不致过高,适当加大衰减度和延迟时间。 (二)、建筑防暑措施:1、通风屋顶:以防暑为主的地区,可以采用通风屋顶 2、遮阳措施:1)、建筑遮阳:采用加长屋顶出檐,设置水平或垂直的混疑土遮阳板;2)、绿化遮阳 3、采用浅色、光平外表面: 4、加强舍内通风的建筑措施:自然通风畜舍设置地窗、天窗(钟楼或半钟楼式)、通风屋脊,屋顶风管等,是加强畜舍通风的有效措施。 18、简述畜舍的降温措施。1,蒸发降温(喷淋与喷雾 蒸发垫 )2,冷风设备 3,地面利用装置 4,机械制冷19、畜舍的自然采光要考虑哪些要求?怎样设计畜舍的人工照明?人工照明设计的任务在于,保证舍内所需光照强度和时间,并使照度分布均匀可。(一)、选择灯具种类:根据照度标准和每平方米地面设1W光源提供的照度,按畜舍面积,计算畜舍所需光源总瓦数(二)、按灯具的行距和灯距各3m布置灯具,或按工作面(如饲喂、清粪、管理操作,畜禽采食等部位)的照明要求来布置灯具。灯具布置方案确定后,即可算出所需灯具盏数(三)、根据所需灯具总瓦数和灯具盏数,算出每盏灯具的瓦数。 20、畜舍的通风设计应考虑哪些要求?自然通风应如何加强夏季通风?如何控制冬季通风量和气流分布? 冬季通风需合理组织气流,防止冷风直接吹向畜体,故进风口应设在背风侧墙的上部,使流入空气先与上部热空气混合后再下降。 21、猪舍附属设施与设备有哪能些?猪栏,漏缝地板,饲喂设备,饮水设备,猪舍清粪系统与设备,22、牛舍的附属设施与设备有哪能些?奶牛的饲养方式,饲喂设备,饮水设备,粪尿清除设备,挤奶设备23、鸡舍附属设施与设备有哪能些?鸡笼,育雏设备,饲喂设备,饮水设备,鸡舍的除粪设备24、试述畜牧场环境污染产生的原因。1、畜牧业经营方式及饲养规模的转变:2、畜牧场由农区、牧区转向城镇郊区:3、农业生产由使用有机肥料逐渐转向使用化学肥料:4、工农业生产、交通运输和居民生活产生的废弃物对畜牧场环境的污染:5、兽药、饲料添加剂滥用: 25、何谓环境污染?环境污染的主要来源有哪些?环境污染:环境中有害物质的排放,超过环境的自净能力所允许的值,则称之为污染。来源有自然和人为:26、污染物在生物体内产生的浓集作用,对人、畜有何危害?生物体内的污染物由于逐级浓集(生物体对某物质的摄入量大于排出量并在体内加以浓缩),使其含量增加、浓度加大,故高位营养级生物体内的浓度比低位营养级生物体内的浓度提高到千倍至数十万倍,对人畜健康造成极大危害 。27、将畜粪和其他废弃物作肥料,应采用哪些无害化措施?腐熟堆肥法,是使畜粪和垫草等固体有机废弃物按一定比例堆积起来,在微生物作用下,进行生物化学反应而自然分解,随着堆内温度升高,杀灭其中的病原苗、虫卵和蛆蛹,达到无害化并成为优质肥料的方法。药物处理,在急需用肥的季节或在血吸虫病,钩虫病流行的地区,为了在短时间内使粪肥达到无害化,可采用药物处理。常用的药物有:1)敌百虫; (2)尿素(化肥尿素); (3)硝酸铵; (4)野生植物。28、利用畜禽粪便作饲料的意义及处理利用的方法。P226意义:处理方法:直接饲喂,干燥处理,发酵处理,青贮,膨化制粒29、畜牧场污水的特点及其处理的方法。P229特点:含高浓度的有机物和大量的病原体,方法:物理处理法 化学处理法 生物处理法30、怎样进行水源卫生防护?不符合饮用水标准的水源应怎样处理?分散式给水的水源防护:井水: 避免在低洼沼泽及易积水处建井。水井周围30m范周内,不得有厕所,粪池、垃圾堆等污染源。井与畜舍的距离应有30m以上。水井的结构应合理。井壁、井底要坚固,井的地面部分应设井栏和井台。井台须平整不渗水,并设有排水沟。在水井四周35m的范围内为卫生防护区,禁止在区内清洗衣物、倾倒污水、脏物或让家畜接近。河水: 取水点的位置应设在各种污水排放口、码头、工厂的上游。在取水点附近距岸20m以内,不得有厕所、粪池、污水坑、垃圾堆场。 湖塘水:在湖、塘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