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六经探微.doc_第1页
伤寒六经探微.doc_第2页
伤寒六经探微.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伤寒六经探微六经名称源流及涵义1、 汪苓友:“仲景分六经,不出灵枢经脉。”“内经热论一篇,乃伤寒之根本,张仲景著伤寒论,其六经传变,即从此篇之文而推广之。”2、 清程郊倩伤寒后条辨:“内经云: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着一类字,见热病特伤寒中之一类耳。然类而不类,亦不类而类。盖同此六经,而病因之寒热有不同。如一日巨阳受之,头项痛腰脊强,类也;其不类者,恶寒与不恶寒也。二日阳明受之,身热目痛鼻干不得眠,类也;其不类者,伤寒入胃,热病不入胃,入胃则不传故也。伤寒论184条阳明居中主土也,万物所归,无所复传。三日少阳受之,胸胁痛而耳聋,类也。其不类者,伤寒有往来寒热,热病但有半里之热而无半表之寒也。伤寒三阴证有寒热错杂之不齐,热病则但有热而无寒。四日太阴受之,则腹满嗌干,全不类伤寒腹满吐利食不下之太阴也。五日少阴受之,则口燥舌干而渴,虽类伤寒少阴之一证,而总不类伤寒脉微细但欲寐之少阴也。六日厥阴受之,则烦满而囊缩,在伤寒烦或有之,而却不类伤寒食不下,下即吐蛔之厥阴也。”“伤寒之定六经,无非从深浅而定部署,以皮肤为太阳所辖,故署之太阳,肌肉为阳明所辖,故署之阳明,筋脉为少阳所辖,故署之少阳云耳。所以华佗曰,伤寒一日应皮,二日在肤,三日在肌,四日在胸,五日在腹,六日入胃,只就躯壳间约略及浅深,而并部署太阳、阳明等名,然则仲景之分太阳、阳明等,亦是画限之意,所以辖病也。”3、 清柯琴伤寒来苏集:夫一身之病,俱受六经范围者,犹周礼分六官而百职举,司天分六气而万物成耳。伤寒不过是六经中一症,叔和不知仲景之六经,是经界之经,而非经络之经,妄引内经热病论作序例,以冠仲景之书,而混其六经之症治。六经之理因不明,而仲景平脉辨症,能尽愈诸病之权衡废矣。夫热病之六经,专主经脉为病,但有表里之实热,并无表里之虚寒。虽因于伤寒,而已变成热病,故竟称热病,而不称伤寒。要知内经热病,即温病之互名,故无恶寒症,但有可汗可泄之法,并无可温可补之例也。观温病名篇,亦称评热病论,其义可知矣。夫叔和不于病根上讲求,但于病名上分解,故序例所引内经,既背仲景之旨,亦舛岐伯之意也。夫仲景之六经,是分六区地面,所该者广,虽以脉为经络,而不专在经络上立说。凡风寒温热内伤外感,自表及里,有寒有热,或虚或实,无乎不包。故以伤寒杂病合为一书,而总名伤寒杂病论。所以六经提纲,各立一局,不为经络所拘,弗为风寒划定也。然仲景既云撰用素问,当于素问之六经广求之。按皮部论云“皮有分部,脉有经纪。其生病各异,别其部分,左右上下,阴阳所在,诸经始终。”此仲景创立六经部位之原。又曰“阳主外,阴主内。”故仲景以三阳主外,三阴主内。又曰“在阳者主内,在阴者主出,以渗于内。”故仲景又以阳明主内。少阴亦有反发热者,故仲景又于表剂中用附子,是固其渗也。请以地理喻,六经犹列国也。腰以上为三阳地面,三阳主外而本乎里。心者三阳夹界之地也。内由心胸,外自巅顶,前至额颅,后至肩背,下及于足,内合膀胱,是太阳地面。此经统领营卫,主一身之表症,犹近边御敌之国也。内自心胸至胃及肠,外自头颅,由面至腹,下及于足,是阳明地面。由心至咽,退场门颊,上耳目,斜至巅,外自胁内属胆,是少阳地面。此太阳差近阳明,犹京畿矣。腰以下为三阴地面,三阴主里,而不及外。腹者三阴夹界之地也。自腹由脾及二肠魄门,为太阴地面。自腹至两肾及膀胱溺道,为少阴地面。自腹由肝上膈至心,从胁肋下及于小腹宗筋,为厥阴地面。此经通行三焦,主一身之里症,犹近京夹辅之国也。太阴阳明,同居异治,犹周、召分政之义。四经部位,有内外出入,上下牵引之不同,犹先王分土域民,犬牙相制之理也。若经络之经,是六经道路,非六经地面矣。4、 近代顾古生医学随笔:“盖六经部分由横行者,十二经流注,自手太阴至足厥阴,十二时相传者是也;有分层者,伤寒由表入里,又三阳、二阳、一阳、三阴、二阴、一阴者是也;有分形者,背为太阳,面为阳明,胸胁为少阳,大腹为太阴,少腹为少阴,凡隐曲处为厥阴是也。言非一端,各有所当。”“盖热论总言传经之邪,仲景兼论直中及犯腑之证,其宗旨判然不同。”5、 清莫枚士研经言:“伤寒所列六经,与素热病论不同。热病论根据气行之脉络言,故所着症,与灵经脉篇义合。伤寒论根据邪入之次序言,故所着症,与灵经脉篇义不合。经但以阴阳分表里两层,而以身之前后两侧分为三阴三阳,仲景不但分表里两层,且分表之表为太阳,表之里为少阳,里之表为太阴,里之里为少阴,里之至里为厥阴,其腑为阳明,义取递进,不取平按。故仅列热病论六经症于伤寒例,而不即引之以冠六经篇首,别自为说以着,其名同实异也。欲穷伤寒六经症者,勿缠合灵、素以乱之。”6、 明方有执伤寒论条辨:“经络筋脉类皆十二,配三阳三阴而总以六经称,六经之经,与经络之经不同若以六经之经断然直作经络之经看,则不尽道,惑误不可胜言太阳者,风寒之着人,人必皮肤当之,当之则发热,热在皮肤,皮肤在躯壳之外,故曰表。有汗无汗在荣卫,荣卫亦在表,表合太阳足膀胱经阳明者,风寒之邪过皮肤而又进,接皮肤者肌肉也,不曰肌肉而曰阳明者,肌肉居五合之中,为躯壳之正,内与阳明足胃合也少阳者,邪过肌肉而又进,则又到躯壳之内,腑脏之外,所谓半表半里者,少阳足胆经之合也太阴脾也,脾居中而阳事,故次少阳而为三阴之先受,少阴肾也,厥阴肝也。”小结:1、 伤寒论六经之名来自内经经脉,且与内经热论之六经名同实异。2、 伤寒论六经全面概括内经中阴阳概念、理论。3、 伤寒论六经,亦赅表里寒热虚实、经络脏腑,营卫气血、精气、正邪消长诸方面。故而非单纯经络概念。病案讨论:1、顾芝轩,男,42岁,庸工于一小茶楼。其人卫气素虚,动则有汗,又于1950年3月间以劳汗当风,始则啬啬恶汗,淅淅恶风,但寒不热,约半日许,始渐翕翕发热。他如头痛项强,腰臀酸楚,间以恶心,而自汗淋漓,较平时为尤甚。至第三日,以病势加重,且增四肢拘急屈伸不和,手足发凉,十指尤冷。就诊时,其面带垢晦,袖手缩足,人扶而进。坐定,见头面颈项均自汗颇多,领围带湿,气息微喘。2、秦碧筠,女,41岁,于1942年6月下旬患病就诊。时天气颇热,乃着云纱短衣而往影院观影片。入场则冷气开放,凉爽如秋。迨一小时后,身觉微凉,继则较甚,直至终场,更觉寒矣。归时路远,又未步行,乘车而返,车快如飞,于是恶寒更甚矣。抵家即覆被而卧,始则恶寒不热,至四小时后,则寒热并作矣。再进则头痛项强,身痛骨痛,周身无汗,而亢热矣,微有恶心及气急,脉浮而紧。3、张石舟,男,成年,初秋患病,以人力车工会事忙,昼则奔走于烈日之下,夜则纳凉于露台之上。因之恶寒发热,头痛肢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