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锅炉运行规程 1 锅炉运行规程 2010 年 6 月 锅炉运行规程 2 目 录 第一篇第一篇 锅炉本体锅炉本体 第一章 概述 第二章 设备规范及主要技术参数 第三章 锅炉运行 第二篇第二篇 锅炉辅机设备锅炉辅机设备 第一章 空预器 1 概述 2 设备规范及主要技术参数 3 空预器投退 第二章 引风机 1 概述 2 设备规范及主要技术参数 3 引风机投退 第三章 送风机 1 概述 2 设备规范及主要技术参数 3 送风机投退 第四章 一次风机 第五章 火检冷却风机 三次风机及密封风机 第六章 燃油系统 第七章 制粉系统 第八章 锅炉吹灰系统 第九章 烟温探针 第十章 炉底渣处理系统 第三篇第三篇 事故处理事故处理 1 事故处理的原则 2 锅炉事故停炉 3 锅炉满水 41 锅炉缺水 5 锅炉灭水 6 省煤器管泄漏 7 水冷壁管泄漏 8 过再热器管泄漏 9 尾部烟道二次燃烧 10 锅炉结焦 11 紧急停炉 锅炉运行规程 3 第一篇第一篇 锅炉本体锅炉本体 第一章第一章 概述概述 本锅炉是由美国福斯特威勒能源公司与西班牙福斯特威勒分公司联合设计 西班牙制造 燃煤 自然循环 平衡通风汽包炉 采用前后墙对冲燃烧 可在不同压力下运行 锅炉本 体由省煤器 汽包 下降管 水冷壁 过热器 再热器组成 过热汽温主要采用由喷水减 温控制 再热汽温主要由烟气挡板控制 1 1 风烟系统 该系统包括引风机 送风机 一次风机 三次风机 扫描风机等 1 2 汽包 汽包直径为 1676 4 mm 长度为 18 31m 汽包内有以下部件 汽水分离器 标准串列 卧式 共 108 个 一侧 54 个 每串两个 干燥器 悬挂人字形 非疏水式干燥器共 53 个 给水管 四根多孔式 由两根入口管分配 连续排污 单根引出 多孔式 沿汽包中心线方向布置 化学加药管 单根引入 多孔式 沿汽包中心线方向布置 1 3 制粉系统 制粉系统为正压直吹式 包括原煤仓 给煤机 磨煤机 密封风机等 燃烧器布置为四排 每排四只 A D 两排位于后墙 B C 两排位于前墙 1 4 安全阀 各安全阀参数见表 1 2 表表 1 21 2 锅炉安全阀参数锅炉安全阀参数 阀门 编号 数目位置 尺寸 IN 型号 设定压力 PSIG MPa 排放容量 T HR V 11 汽包 31750WB2 875 19 82232 562 V 21 汽包 31750WB2 903 20 01235 950 V 31 汽包 31750WB2 931 20 20239 401 V 41 汽包 31750WB2 961 20 41243 172 V 81 再热器进口 61706RWB775 5 34289 031 V 91 再热器进口 61706RWB786 5 42293 059 V 101 再热器进口 61706RWB798 5 50297 453 V 111 再热器出口 61706RWB729 5 02254 340 V 131 过热器出口 2 1 2ERV2 577 17 76113 751 V 141 过热器出口 31750WD2 634 18 15148 030 V 151 过热器出口 31750WD2 639 18 19148 408 锅炉运行规程 4 1 5 汽水系统 该系统包括 省煤器 汽包 过热器 再热器及减温器 低省 高省 给水 顶 棚 过 热 器 尾部侧墙 左 右 尾部后墙 汽机高压缸排汽 水平烟道侧墙 左 右 尾部前墙 喷水减温 分 隔 墙 低温再热器 低 温 过 热 器 高温再热器 一 级 喷 水 减 温 屏 式 过 热 器 去汽机中压缸 二 级 喷 水 减 温 末 级 过 热 器 汽 包 尾 部 后 包 上 联 箱 分 隔 墙 上 联 箱 低 过 入 口 联 箱 屏 过 入 口 联 箱 末 过 入 口 联 箱 末 过 出 口 联 箱 低 再 入 口 联 箱 高 再 入 口 联 箱 高 再 出 口 联 箱 锅炉运行规程 5 去汽机高压缸 第二章 设备规范及主要设备参数 表 2 1 列出了不同负荷下的运行参数 表表 2 2 1 1 锅炉参数表锅炉参数表 项目单位 40 50 100 BMCR 蒸发量 t h403 6505 411221189 3 汽包压力 MPa11 1711 2018 2518 25 过热器出 口压力 MPa10 0710 1017 1517 15 过热器出 口温度 535541541541 再热器流 量 t h360 7448 2957 81015 3 再热器进 口压力 MPa1 501 894 114 32 再热器出 口压力 MPa1 431 803 924 11 再热器进 口温度 317326334336 再热器出 口温度 529541541541 给水温度 224236276 7278 省煤器出 口温度 260271313316 冷风温度 21212121 热一次风 温度 230259315334 热二次风 温度 233262318337 过剩空气 系数 1 351 301 201 20 炉膛出口 烟温 11181082866807 排烟温度 94101129131 锅炉效率 92 0592 2093 1693 22 烟气阻力 mmH2O92 7116 8322 6349 3 空预器阻 力 mmH2O25 434 3108 0116 8 锅炉运行规程 6 第三章第三章 锅炉运行锅炉运行 第一节第一节 概述概述 3 1 1 运行人员在操作前必须熟悉锅炉本体各部件和辅助设备的功能和控制 3 1 2 在首次启动时 运行人员应勤于调整燃烧控制 吹灰器 磨煤机 燃烧器等以使锅 炉机组在不同煤种 不同负荷下平稳运行 在首次启动时 运行人员应每天记录高负荷运 行时水冷壁的积灰情况 并确定一个降负荷的程序 降负荷可按如下几点进行 降负荷安排在系统允许降负荷或能把负荷转移到其他机组时进行 首次降负荷的 间隔为 24 小时到 48 小时 在计划降负荷的时间内快速将负荷降至 50 快速降负荷有利于除去水冷壁上的 积灰 锅炉保持 50 负荷运行四小时 然后三个小时内按烟气流程顺序运行所有的吹灰 器 四小时后升负荷至系统所需负荷下运行 根据每天积灰情况决定降负荷的时间间隔 延长时间间隔至三天一次 一星期一 次或更长时间一次 直到按经验确定最佳的时间间隔 在启动期间运行人员应监视不同锅炉部件的限制 注意工况变化 第二节第二节 注意事项注意事项 3 2 1 过高的炉膛负压或正压都会对锅炉造成严重的损坏 为防止产生过高的炉膛负压或为防止产生过高的炉膛负压或 正压 应做好以下几点 正压 应做好以下几点 3 2 1 1 有实时的炉膛压力监视 并自动维持炉膛压力在 25 4mm H2O 3 2 1 2 炉膛压力的报警值设定为 51mmH2O 和 76mmH2O 3 2 1 3 锅炉 MFT 炉膛压力设定值为 203mmH2O 203mmH2O 延时 3 秒 3 2 1 4 任何情况 MFT 后 燃烧器调风器和送风机档板保持在 MFT 前的位置 以防止风机 过负荷 3 2 1 5 MFT 后应根据 MFT 前的风量情况把引风机入口控制档板立即关至一定的开度 3 2 1 6 操作人员应尽可能不使炉膛压力降至低于 127mmH2O 3 2 1 7 引风机在炉膛负压 381mmH2O 3810Pa 时跳闸 送风机跳闸的设定值为 381 mmH2O 都有 1 秒延时 3 2 1 8 风机跳闸后将延时开其档板以防风机在降速时吸入压头过高 3 2 1 9 待启动的送风机 引风机 应把其相应的入口动叶和出口档板关闭 非启动的风 机的档板和动叶却要打开 以确保风机启动时通道通畅 从送风机入口到烟囱出口之间 3 2 2 应努力保持正常的风煤比 表 1 1 中列出了不同负荷下的最小过剩空气系数 低于 预期的最小过剩空气系数下运行 会影响燃烧和机组安全 3 2 3 在任何情况下禁止用相邻的燃烧器对燃烧器点火 启 停磨煤机时应用油枪 锅炉运行规程 7 3 2 4 在低负荷运行时 若每个煤粉燃烧器的负荷很低 应把燃烧器退出运行 在这个时 期 保证燃烧稳定是非常重要的 3 2 5 为了监视锅炉的启动状况 在未过 屏过 再热器出口端装有永久性热电偶 在后 墙水冷壁上升管上装有三只热电偶 在延伸侧墙上装有一只热电偶 在汽包上装有六只热 电偶 所有这些热电偶均装在不受热区 这些热电偶用于确定启动期间燃烧速率 3 2 6 锅炉机组可以连续升温至下表所列的温度限值 管材的最大金属温 度限值 管子或母管的温度报警 值 设备名称设备部件长期短期长期 短期 管子 537548482489 低温过热器 联箱 499510 管子 555569511518 屏式过热器 联箱 545557 管子 608619569575 未级过热器 联箱 590602 管子 596610556563 再热器 联箱 590602 注意注意 最高温度限值指管道内热电偶所测温度值 大多温度限值指联箱内热电偶所测值 联箱部件值保护联箱 管道部件值保护 末安装热电偶的管道 若联箱无热电偶 所有管道实际热电偶温度平均值应低于上表所列的相应值 短期指每天不超过 4 小时 报警应整定为短期限值 3 2 7 为了防止设备的堵塞 锈蚀 氧化 误动 用于锅炉的仪用空气无论是用于密封还 是用于调节 应该不含有灰尘 油 水份 3 2 8 在启动引风机之前 应检查所有的炉膛压力开关可用且已投入 3 2 9 炉膛和烟道的吹灰器的投入顺序应由上至下 这样可以避免下落的灰损坏吹灰器 3 2 10 所有汽包的水位计至少每班校对一次 包括双色水位计 远方水位计 用于控制 的水位计 在水位控制切至其他控制方式或给水控制切手动前不能冲洗 3 2 11 在锅炉负荷大于 75 后才能做中压主汽门试验 且一次只能试验一个阀 以保证有 足够的蒸汽保护再热器 第三节第三节 冷态启动冷态启动 3 3 13 3 1 启动准备启动准备 3 3 1 1确认安全门的试验堵板已拆除 3 3 1 2检查公用系统 燃料 除盐水都已准备好 3 3 1 3检查所有的控制设备动作正常 检查所有的联锁保护动作正确 锅炉运行规程 8 3 3 1 4检查点火器 油枪 锅炉辅助设备都可运行 且其相关的阀门位置正确 检查油枪 所需的雾化介质已具备 空预器吹灰辅助蒸汽具备 3 3 1 5检查现场各表计及 CRT 各热力测点可用 3 3 1 6检查炉膛各观察孔 烟风道各人孔门均已关闭 3 3 1 7 检查汽水系统各阀门状态正确 3 3 1 8 检查风烟系统各档板位置正确 3 3 1 9 检查各转动设备的润滑 冷却系统正常 润滑油冷却器的闭冷水正常 3 3 1 10点火前 2 小时通知灰控投用电除尘灰斗加热器 启动 SFC 系统 3 3 2用小给水调节阀向锅炉上水至约 150mm 上水温度不应高于锅炉压力元件的温度 167 以上 3 3 3 投入烟温探针 3 3 43 3 4 锅炉吹扫锅炉吹扫 锅炉点火前或点火失败后重新点火前 应按如下步骤对锅炉进行吹扫 锅炉点火前或点火失败后重新点火前 应按如下步骤对锅炉进行吹扫 3 3 4 1启动空预器运行 注 运行中应经常对空预器进行检查 检查是否有异常磨擦声 尤其是机组负荷高于注 运行中应经常对空预器进行检查 检查是否有异常磨擦声 尤其是机组负荷高于 250MW250MW 时 时 3 3 4 2按如下步骤启动引 送风机运行 警告警告 风机启动前必须打开风烟通道 以防止风机启动时产生的正压或负压对烟道和炉风机启动前必须打开风烟通道 以防止风机启动时产生的正压或负压对烟道和炉 膛造成损坏 膛造成损坏 注意注意 对于轴流风机 在开入口静叶调节风量前 应打开出口档板 防止风机进入失速对于轴流风机 在开入口静叶调节风量前 应打开出口档板 防止风机进入失速 区 对风机造成损坏 区 对风机造成损坏 注意注意 先启动一台引风机和送风机 建立风量后 风机投自动 然后进行吹扫和点火 先启动一台引风机和送风机 建立风量后 风机投自动 然后进行吹扫和点火 其他的送 引风机需要时按同一方法启动 其他的送 引风机需要时按同一方法启动 轴流风机并列操作轴流风机并列操作 若第二台轴流风机要与第一台运行风机并列 必须先将运行风机的出力降低 而若第二台轴流风机要与第一台运行风机并列 必须先将运行风机的出力降低 而 第二台风机启动前必须将入口动叶调至最小位置 待并风机启动后 增加出力 第二台风机启动前必须将入口动叶调至最小位置 待并风机启动后 增加出力 直至二台风机的出力相同 然后风机动叶控制投自动 直至二台风机的出力相同 然后风机动叶控制投自动 若要停运一台风机 必须在降低待停风机出力的同时提高运行风机的出力 直至若要停运一台风机 必须在降低待停风机出力的同时提高运行风机的出力 直至 待停风机的入口动叶调至最小 再停运 待停风机的入口动叶调至最小 再停运 按操作卡检查风烟系统 关闭待启动引风机的入口动叶 打开所有其他风机的入口和出口档板 把二台送风机的入口静叶开至最大位置 打开将启动的引风机的出口挡板 启动风机 正常后调节入口动叶使炉膛建立 一定负压 同时查另一未运行的引风机的导叶自动关至最小 锅炉运行规程 9 关闭待启动送风机的出口挡板 将其入口静叶关至最小位置 启动选择好的送风机 确认风机已启动 出口挡板打开后 调节入口静叶建立 一定风量 检查未运行的风机的出口档板自动关闭 设定炉膛负压 15 mmH2O 将引风机的动叶控制投自 保持炉膛压力 3 3 4 3 按 BMS 程序用至少 25 的风量吹扫锅炉 5 分钟 按 BMS 程序进行燃油泄漏试验 3 3 53 3 5 锅炉点火锅炉点火 锅炉吹扫后 按如下顺序投入油枪和燃烧器运行 锅炉吹扫后 按如下顺序投入油枪和燃烧器运行 3 3 5 1 应检查确认炉水水质已合格 铁小于 200ppb 具备点火条件 3 3 5 1 复位 MFT 3 3 5 2 打开燃油跳闸阀 注意调节燃油和雾化汽压力 3 3 5 3 投入油枪 注 点火升压初期 投入油枪数目应视升温升压速率及汽包水位而定 注 点火升压初期 投入油枪数目应视升温升压速率及汽包水位而定 注意注意 汽机冲转前要保证再热器无积水 因而要确保启动前喷水减温控制阀关 以汽机冲转前要保证再热器无积水 因而要确保启动前喷水减温控制阀关 以 及再热器进出口各疏水阀要开 及再热器进出口各疏水阀要开 警告警告 如果汽机旁路没投 高压缸启动 一定要在再热器建立蒸汽流量后 才能打如果汽机旁路没投 高压缸启动 一定要在再热器建立蒸汽流量后 才能打 开再热器烟气挡板 开再热器烟气挡板 3 3 5 4投入空预器吹灰 3 3 63 3 6锅炉升温升压锅炉升温升压 3 3 6 1当汽包压力达 0 15Mpa 时 依次关闭低过空气门 屏过进口联箱空气门 屏过 出口联箱空气门 汽包空气门 未过出口联箱空气门 同时关闭尾部烟道侧墙 疏水阀 尾部烟道分隔墙疏水阀 尾部烟道后墙疏水阀 屏过入口联箱疏水 阀 如果是中压缸启动 关闭再热器进出口疏水阀 如果是中压缸启动 关闭再热器进出口疏水阀 而未过出口联箱疏水阀 不关 当汽包压力达 0 2Mpa 时 冲洗汽包就地水位计 冲洗步骤如下 1 关汽侧一次门 2 关水侧一次门 3 开水位计放水门 4 进行水位计的冲洗 3 3 6 2 保持汽包水位正常 汽包水位会因为水冷壁和汽包中的水膨胀而升高 可打开汽 包定排门降低水位 3 3 6 3 在升压期间 当汽包压力达 35 Kg cm2后 可短时打开未级过热器的电磁释放阀 以除去未级过热器中残留的水 3 3 6 4 在启动期间应保证连续排污 当炉水中的硅含量超标时 应加强排污 同时控制 汽压 3 3 6 5 为防止汽包产生过大的热应力 汽包上下壁温差不超过 120 3 3 6 6 为保护再热器 炉膛出口烟温不超过 538 直到再热器内已有足够的蒸汽 约 10 MCR 蒸汽流量 此时可退出烟温探针 锅炉运行规程 10 警告警告 炉膛出口温度达炉膛出口温度达 621 621 以前 必须退出烟温探针运行 以前 必须退出烟温探针运行 警告警告 在机组正常运行时 不能用省煤器入口联箱的疏水阀和水冷壁下联箱的疏水在机组正常运行时 不能用省煤器入口联箱的疏水阀和水冷壁下联箱的疏水 阀去排污 阀去排污 3 3 6 7在启动过程中用以下方法维持所要求的过热汽和再热汽温度 用一级和二级喷水减温 但应注意喷水后的汽温至少要比饱和温度高 11 以 上 调节过热汽温时 应先投入一级喷水减温 再投入二级喷水减温 3 3 7当汽温 汽压符合汽机冲转要求时 进行汽机冲转 发电机并网操作 3 3 8 如果是高压缸冲转此时根据需要打开再热器烟气挡板 去控制再热汽温度如果是高压缸冲转此时根据需要打开再热器烟气挡板 去控制再热汽温度 且发电且发电 机并网后 立即关闭再热器进 出口联箱疏水阀机并网后 立即关闭再热器进 出口联箱疏水阀 V 82 V 82 和和 V 83 V 83 3 3 9发电机并网后 建立稳定的给水流量后 或者蒸汽流量大于 7 后 关闭省煤器再 循环阀 3 3 10 当锅炉蒸汽流量大于 10 额定流量时 关闭末级过热器疏水阀 3 3 113 3 11 并网后 视汽温 汽压及油枪投入数量及一次风温情况 投入制粉系统 并网后 视汽温 汽压及油枪投入数量及一次风温情况 投入制粉系统 注意注意 冷态启动时 应先投入下层燃烧器 热态启动时应先投入上层燃烧器 应根冷态启动时 应先投入下层燃烧器 热态启动时应先投入上层燃烧器 应根 据汽温需要投入燃烧器运行 投入上层燃烧器 能获得更高的蒸汽温度 据汽温需要投入燃烧器运行 投入上层燃烧器 能获得更高的蒸汽温度 3 3 11 1 启动一次风机运行 3 3 11 2 启动密封风机运行 3 3 11 33 3 11 3 启动磨煤机运行启动磨煤机运行 警告警告 在任何时候禁止用相邻煤燃烧器点燃要投入的煤燃烧器 必须用油枪点燃相应的在任何时候禁止用相邻煤燃烧器点燃要投入的煤燃烧器 必须用油枪点燃相应的 煤燃烧器 煤燃烧器 投煤后 检查锅炉燃烧率不超过以下启动时的限制 燃烧稳定后 磨煤机出力大约在 20T H 时 退出油枪运行 调整二次风流量 使风箱 炉膛差压和过剩空气系数符合要求 按要求增加风量和提高燃烧率 切换燃烧器调风器位置至运行位 约为 60 投入其他煤燃烧器运行 3 3 123 3 12 滑压方式启动滑压方式启动 操作人员选择滑压方式启动应在发电机并网和带上初负荷后 选择这种方式后 汽轮 机的进汽阀随着负荷的增大而开大 直至全开 根据升负荷的情况 投入其他燃烧器运行 但汽包上下壁温差不能超过 120 一般 情况 第一台磨在 30 负荷时投入 第二台在 40 时投入 第三台在 50 时投入 检查 炉水中硅的含量 如果硅含量超标时 应控制汽包压力 如果条件允许 全部投入汽 包水位 主蒸汽和再热蒸汽温度 风量等参数的自动控制 当负荷 汽压和汽温正常后 投入锅炉主控自动 锅炉运行规程 11 3 3 13 负荷 180MW 左右 给水调节阀将自动由小阀切至大阀 此间应严密监视汽包水位变 化 第四节第四节 热态启动热态启动 3 4 1 热态启动 3 4 1 1锅炉可以短时间停运 保持在闷炉状态 锅炉停运后 关闭所有的风门和挡板 使热损失最小 汽包压力和蒸汽温度将慢慢降低 3 4 1 2 在空预器入口烟温小于 121 C 前 应保持空预器运行 即使空预器已停运 仍然要经常监视其空气侧和烟气侧温度 如果存在温升 说明空预器中有再燃烧现象 3 4 23 4 2锅炉的热态启动 按如下步骤进行 锅炉的热态启动 按如下步骤进行 3 4 2 1打开省煤器再循环阀 V 74 全开再热器的进 出口联箱疏水阀 V 82 和 V 83 注意注意 汽机冲转前一定要确保再热器管道疏水干净 因而事故喷水减温调节阀和前后 截止阀一定要关严 3 4 2 2 全开未过出口母管疏水阀 V 67 尾部烟道侧墙联箱疏水阀 V 52 尾部烟分隔 墙联箱疏水阀 V 54 尾部烟道后墙出口联箱疏水阀 V 51 屏过入口联箱疏水阀 V 62 3 4 2 3检查汽包水位正常 3 4 2 4准备好点火油枪和主燃料系统 检查油温和粘度正常 3 4 2 5检查燃烧器的调风器在点火位置 3 4 2 6进行锅炉吹扫 3 4 2 7启动空预器运行 保持风量不小于 25 额定风量 3 4 2 8 点火前检查过热器和再热器烟气挡板全开 如果是高压缸启动则再热器烟气挡板 全关 3 4 2 9检查所有的油枪和燃烧器都可用 若有一支油枪和燃烧器不可用 则燃油关断 阀 BSO 和煤燃烧器关断阀不能打开 3 4 2 10 投入空预器吹灰 3 4 2 11 投入点火油枪和煤燃烧器运行 注意监视炉膛出口烟气温度 第五节第五节 正常运行正常运行 3 5 1 正常运行中应加强对汽包水位 蒸汽压力 蒸汽温度 炉膛负压等参数的监视 发现 自动调节失灵或调节滞后时应及时切至手动进行调整 3 5 23 5 2 吹灰吹灰 3 5 2 1 吹灰的频率取决于在给定的负荷 过剩空气系数和给水温度下排烟温度的上升情 况 另外 根据同一条件下通风损失 蒸汽温度的变化和喷水减温的变化也可以判断是否 需要吹灰 3 5 2 4 吹灰一般都是按一定的程序进行 当负荷小于 50 额定负荷 吹灰时应将送 引 锅炉运行规程 12 风机投手动 注意注意 当锅炉负荷小于额定负荷的三分之一时 禁止对水冷壁进行吹灰 当锅炉负荷小于额定负荷的三分之一时 禁止对水冷壁进行吹灰 3 5 33 5 3 汽温调节汽温调节 3 5 3 1 喷水减温 喷水减温后的汽温应高于饱和温度 11 3 5 3 2 再热汽温度调节 再热汽温调节依靠再热器和过热器烟气挡板控制 两个挡板的控制应按顺序进行 以保证 总开度在 100 以上 以减少通风损失 满负荷时两挡板的通流在 140 左右 3 5 43 5 4 汽水品质汽水品质 控制范围 序号取样点分析项目 启动正常 电导率 100 S cm PH9 4 硅 80ppb 磷酸根0 5 3ppm 1炉水 R 值2 5 2 8 阳电导率 0 5 1 S cm 0 2 S cm 电导率 100 S cm 硅 60ppb 20ppb 2饱和蒸汽 铁 50ppb 20ppb 除气阳电导率 0 5 1 S cm 0 3 S cm 电导率 0 6 S PH9 0 9 4 硅 60ppb 10ppb 3 过热蒸汽 铁 50ppb 20ppb 第六节第六节 正常停运正常停运 3 6 1停炉减负荷前先吹灰一次 3 6 2把燃烧率降至锅炉能保持稳定运行的最小程度 3 6 3在停炉过程中 汽包最大上下壁温差不能超过 120 3 6 4保持汽包水位正常 3 6 5当燃烧器要退出运行时 投入相应的油枪运行 大约在本台磨负荷降至 20T H 时 3 6 6 退出煤燃烧器运行 3 6 7 退出已停运燃烧器的油枪运行 3 6 8 调整风量保持所要求的过剩空气系数 3 6 9 当负荷降至约的 10 额定负荷时 打开未过和屏过入口联箱疏水阀 未过出口联箱 锅炉运行规程 13 疏水可以部分开启 用以调节锅炉的冷却率 但在这个阶段 还有燃烧器或油枪在运行 决不能全关 3 6 10 熄火后 保持送 引风机运行 且调风器和各炉膛风门挡板保持全开 对烟气通道 吹扫 5 分钟 3 6 11 如果锅炉停运后要保持汽压 则吹扫后 停运风机 当汽包压力降至低于最低的 安全门设定值 且炉内没有足够的热量能使汽压上升时 关闭所有的过热器出口联箱疏水 阀 为保持汽压 炉膛需要燃烧时 应先打开未过出口疏水阀 低负荷运行时 未燃烧的 煤或油容易在空预器的格栅中堆积 所以 在闷炉前应 进行空预器水洗 3 6 12 如果要求锅炉降压 则通过汽机旁路来调节 炉水温度低于 121 时 才能放水 锅炉放水时 应还有一点压力 这样可利用余热使管 子内表面干燥 第七节第七节 停炉后的保养停炉后的保养 3 7 1停炉后 对锅炉受热面通常采取充氮保养 3 7 2如果锅炉不放水 则汽包水位以上和所有的过热器应通过充氮门进行充氮保养 充氮操作在锅炉压力降至 0 02 0 03Mpa cm2时进行 在停炉过程中保持氮气压力为 0 01 Mpa cm2 3 7 3 如果锅炉要长时间停运 则用经除氧的水充满水冷壁 其他部件 汽包水位以上和所 有的过热器 充氮保养 保持氮气压力为 0 01 Mpa cm2 3 7 4 如果因气候或其他条件 不能采用充水保养 则要对锅炉放水和干燥 并在汽包中 放些干燥剂 吸收水份 保持内表面干燥 3 7 5 若属于短期停炉 经常采用热炉烘干的保养方法 短期停机 短期停机 4 7 日 保养日 保养 设备名称设备名称保养方法保养方法监测周期监测周期备注备注 炉本体 满水保养 N2密封 N2H4 50ppm NH3 10ppm PH 10 0 N2压力 0 3kg cm2 每天一次白班监测 过热器充氮 再热器烘干 主汽管充氮 锅炉运行规程 14 再热器管可不处理 凝汽器可放水自然干态保养 低加 水侧 放空 低加 汽侧 充氮 1 满水保养 N2密封 N2H4 50ppm NH3 10ppm PH 10 0 N2压力 0 3kg cm2 每天一次白班监测高加 水侧 2 放空充氮 高加 汽侧 充氮 第二篇第二篇 锅炉辅机设备锅炉辅机设备 第一章第一章 空气预热器空气预热器 1 1 概述 概述 湄电一期工程 2 362MW 机组 每台锅炉配置一台由 Howden 公司生产的三分仓回转再生 式空气预热器 其传热元件仓分成三个部分 为一次风 二次风 烟气 这三个部分之间 通过密封板进行密封 转子星形轮是承受负荷的部件 辐向板从轮毂伸出把转子分成 24 个 扇形仓 每个扇形仓又被次辐向分隔板逐个分开 转子形成具有 24 个扁平台的有边外形 包含 432 个元件仓 转子重量由底部的球面滚柱推力轴承承担 顶部的球面滚柱导向轴承 承担径向负荷 密封系统安装在壳体上 可调式扇形密封板横跨转子顶部开口端 静止密 封板横跨底部开口端 轴向密封板附属于端柱用于转子的圆周密封 密封条附在转子辐向 分隔板及次辐向板的顶部及下部边缘 向下连到转子外侧边缘 设置这些密封件 保证机 组在正常运行工况下 空气与烟气两侧的泄漏量达到最低 锅炉运行规程 15 1 11 1 主要特点主要特点 1 1 1 空预器有两台马达 电动马达是主马达 马达电源变频装置可提供电动马达两种 转速 低转速用于空预器水洗 气动马达用于主马达的备用 空预器导向轴承 和支撑轴承均浸没油中 导向轴承由闭式水冷却 1 1 2 空预器的密封分为周向密封 径向密封 轴向密封 和中心轴密封 其中三个风 仓间的径向密封间隙运行中可由液压驱动的扇形板调节 以使运行中漏风率减 小 1 1 3 在空预器投入前 必须注意冷端联合温度 烟气出口温度和空气入口温度 大于 最小联合温度 最小冷端联合温度和煤种 燃烧工况以及机组的出力有关 最小冷端联合温度的算法如下 最小冷端联合温度的算法如下 烟气出口温度 124 空气进口温度 18 冷端联合温度 142 注意注意 在硫含量小于在硫含量小于 1 5 1 5 的情况下 应保证空预器运行在最小冷端联合温度的情况下 应保证空预器运行在最小冷端联合温度 130 130 以上 以上 2 2 设备规范及主要设备参数设备规范及主要设备参数 型型 号 号 33 0 VST 1680 1980 制造厂制造厂 Howden 公司 总重量 总重量 630 t 壳体宽度 壳体宽度 2780mm 传热元件材料 传热元件材料 热端 1200mm 低碳钢双波纹板 2 78mm 0 5mm 冷端 480mm 高强度合金钢双波纹板 2 78mm 0 8 mm 流向流向 烟气向下 空气向上 传热面积 传热面积 55462m2 ft2 进口烟温 进口烟温 367 出口烟温 出口烟温 140 一次风进口风温 一次风进口风温 39 二次风进口风温 二次风进口风温 30 一次风出口风温 一次风出口风温 313 二次风出口风温 二次风出口风温 332 上部传热仓的平均温度 上部传热仓的平均温度 349 下部传热仓的平均温度 下部传热仓的平均温度 80 电动机型号 电动机型号 V0 DA132MR D 电动机功率 电动机功率 7 5 k w 电动机转速 电动机转速 1450 rpm 气动马达型号 气动马达型号 M122E AC D B2 B5 气动马达功率 气动马达功率 7 5 k w 气动马达转速 气动马达转速 1450 rpm 减速箱型号 减速箱型号 QVPH4 锅炉运行规程 16 减速比 减速比 465 4 1 联轴器 联轴器 挠性 BT30 顶部球面辊子支持轴承 顶部球面辊子支持轴承 SKF23972CAC W33MB 底部球面辊子推力轴承底部球面辊子推力轴承 SKF294 6 转子转速 转子转速 正常速度 0 75rpm 慢速 0 38rpm 轴承润滑 轴承润滑 顶部支持轴承 15L 底部支持轴承 150L 润滑油牌号 润滑油牌号 ISO VG1000 或 MOBIL SHC639 吹灰器介质 吹灰器介质 蒸汽 吹灰器数量 吹灰器数量 2 个 吹灰器位置 吹灰器位置 分别在烟道出口 进口 3 3 空预器投退 空预器投退 1 3 11 3 1 启动准备启动准备 1 3 1 1 在停运一段时期 要再次启动时 应手动盘动空预器 查是否转动灵活 1 3 1 2 检查吹灰器退出 1 3 1 3 投入着火检测装置和密封检测装置 1 3 1 4 检查吹灰蒸汽可投 1 3 1 5 灭火水源合格 1 3 1 6 投入停运报警系统和各保护装置 1 3 1 7 气动马达气源合格 通路畅通 开启气动马达供气母管手动球阀 1 3 21 3 2 启动启动 1 3 2 1 就地开启导向轴承冷却水进出口门 1 3 2 2 就地手动开启空预器火检探头冷却风门 杂用气 1 3 2 3 DCS 上选择正常转速启动主马达 1 3 2 4 就地检查启动声音和磨擦无异常 1 3 2 5 冷态启动应立刻投入暖风器运行 辅汽可用 1 3 2 6 锅炉启动过程应连续保持对对空预器进行吹灰 1 3 2 7 保持密封间隙在最大位 当锅炉负荷较高时可投密封间隙调整自动 1 3 31 3 3 停止停止 1 3 3 11 3 3 1 正常停运正常停运 准备冷态启动 按吹灰要求进行降负荷前吹灰 停止送 引风机和一次风机运行 退出密封装置运行 即恢复到初位置 最大位 运转空预器两个小时 等待炉膛温度下降至 125 确保无着火的危险 停止空预器停运报警系统和火焰检测装置 锅炉运行规程 17 停止主马达 停止导向轴承冷却水 停止密封间隙测量装置 注意注意 如果空预器系统要停运一段时期 驱动机构必须用销锁住 以防转子误动 但要注意启动前要把销取如果空预器系统要停运一段时期 驱动机构必须用销锁住 以防转子误动 但要注意启动前要把销取 去 去 注意注意 如果有酸露凝结 吹灰无法去除 则空预器停止后要进行水洗 如果有酸露凝结 吹灰无法去除 则空预器停止后要进行水洗 1 3 3 21 3 3 2 正常停运正常停运 准备热态启动 停运时间不超 8 小时 按吹灰要求进行降负荷前吹灰 保持火检和导向轴承冷却水的运行 保持空预器停运报警系统和密封间隙测量装置的运行 1 3 3 31 3 3 3 紧急停运紧急停运 如果空预器停运报警系统正常 并发出转子停转信号 且两台马达均停运 则立刻停 止送引风机和一次风机 上下轴承润滑油温达到 70 报警时要查找原因 达到 85 时要紧急停运空预器 因主马达事故停运 要尽量保持气动马达的运行 紧急停运后再次启动 要求空预器出口烟气温度和入口空气温度不超 60 如果能在 2 分钟内重新启动空预器 则这项要求可省略 1 3 41 3 4 日常检查和调整日常检查和调整 1 3 4 1 正常情况下电动马达运行 气动马达作备用 1 3 4 21 3 4 2 传热元件应保持清洁 下列情况应及时吹灰 传热元件应保持清洁 下列情况应及时吹灰 空预器进 出口烟 风 压差增大时 1 3 4 3 运行中应检查 分析空预器进 出口烟 风 压差和温差 当烟 风 压差或温 差不正常地变化时 应及时进行判断和处理 1 3 4 4 带负荷运行时 不要让空预器运行在冷端联合温度 出口烟温 进口空气温度 130 以下 此时应将暖风器投运 当暖风器泄漏时 应立即将其停用并隔绝 防止其起相 反的作用 1 3 4 51 3 4 5 空预器运行还应检查下列项目 空预器运行还应检查下列项目 外壳保温良好 本体无漏烟 漏风现象 无动静磨擦和突跳的声音 水冲洗门 消防水门等阀门均应关闭 系统 阀门无泄漏现象 支撑轴承和导向轴承的油位 空气和烟气进出口压差 油温高高报警温度是 85 这将引起空预器跳闸 1 3 4 7 烟汽温度不可超过空预器设计温度的 30 1 3 51 3 5 空预器吹灰空预器吹灰 1 3 5 11 3 5 1 概述概述 锅炉运行规程 18 空预器吹灰枪有两只 一只在烟气入口 一只在烟气出口 吹灰枪为半伸缩式 正常运行以过热汽为吹灰介质 启动过程以辅汽为吹灰介质 空预器吹灰频率比炉本体高 根据以下情况进行吹灰 空预器吹灰频率比炉本体高 根据以下情况进行吹灰 锅炉启动过程 保持至少 8bar 的蒸汽压力进行连续吹灰 锅炉正常运行 空预器进出口压差大时 锅炉正常负荷的吹灰蒸汽压力应达到 130bar 吹灰时根据冷端联合温度 应投入暖风器运行以提高金属表面温度 吹灰的顺序是沿烟气流向进行的 空预器 水冷壁 过热器 再热器 省煤器 空预器 空预器吹灰先用烟气入口吹灰枪吹 再用烟气出口吹灰枪吹灰 吹灰蒸汽应保证 有 111 的过热度 吹灰开始应注意吹灰管道疏水 以防水凝结于空预器金属表面造成低温腐蚀 吹灰完一定要注意吹灰阀已关严 吹灰压力不能太低或太高 吹灰压力有报警信号 太低的压力会影响吹灰效果 太高的压力会使金属磨损 注意注意 千万不可让空预器消防系统和水洗系统的水泄漏至空预器 千万不可让空预器消防系统和水洗系统的水泄漏至空预器 1 3 5 21 3 5 2 吹灰程序吹灰程序 正常情况 空预器 61 62 吹灰枪的吹灰 按本体吹灰所有程序及注意事项进行 1 3 5 31 3 5 3 在炉启动和停止过程 过热汽吹灰无法投运 则空预器以辅助蒸汽吹灰 在炉启动和停止过程 过热汽吹灰无法投运 则空预器以辅助蒸汽吹灰 没有吹灰程序进行 运行人员开启吹灰辅汽手动门 运行人员在吹灰控制盘触发辅汽吹灰程序 则 SCS 在线控制吹灰蒸汽调节阀 1 3 61 3 6 空预器水洗空预器水洗 1 3 6 11 3 6 1 概述概述 在空预器吹灰也不能清除空预器表面时 空预器要进行水洗 两根水洗管布置在 烟气侧上下部 分别清除热端和冷端结污 气动马达的作用就是使转子在较低的转 速下转动 以防止水带入空气侧 如果投粉后水洗 则要进行 12 小时的水洗 如果条件许可 最好在空预器一停止就开始水洗 因为在较高的空预器金属温度 下 脏污比较疏松 容易被清除 1 3 6 21 3 6 2 水洗步骤水洗步骤 停止风组运行 关闭辅汽空预器吹灰手动门 如果工业水泵没运行 则投入运行 停止电动主马达 并注意电动主马达和气动马达的电气隔离 运行人员最好进入烟道 确定脏污情况 检查开启一次风道和二次风道法兰 并拆卸空预器灰斗法兰堵板 关闭空预器灰 清除空预器内的余物 关闭人孔门 检查火检装置完好 锅炉运行规程 19 检查底部疏水法兰 堵板关闭 检查气动马达的供气球阀开启 空预器又在可以重新投入运行的状态 第二章第二章 引风机引风机 1 1 概述概述 湄电一期工程 2 362MW 机组 每台锅炉配置二台轴流式引风机 每台引风机采用动叶 调节机构调整引风机出力 有一套油站装置为引风机提供动叶控制油和轴承润滑油 2 设备规范及主要设备参数设备规范及主要设备参数 引风机主要参数引风机主要参数 型号 SAF 26 6 15 5 1 提升压力 MCR 4MILLS GUAR 371 31mmWS 3638 8pa 额定体积流量 MCR 4MILLS GUAR 161 33m3 s 风机效率 MCR 4MILLS GUAR 87 动叶调整角度 5 46 5 度 电机额定功率 1850kw 电机转速 990rpm 叶片数 20 本风机是轴流式风机 3 引风机启停引风机启停 2 3 12 3 1 启动准备启动准备 2 3 1 1 做油泵联锁试验 检查滤网前后差压合格 油管路完好 检查油箱油位正常 2 3 1 2 检查振动检测装置完好 设定值根据控制要求在低限 2 3 1 3 检查喘振报警装置的皮托管和压力开关连接完好 压力开关的电气接线完好 2 3 1 4 检查冷却风机可运行 连接管没有漏 2 3 22 3 2 启动启动 2 3 2 1 启动许可条件 启动许可条件 空预器运行 炉膛风压正常 动叶在关闭位置 出口档板关闭 制动装置在关闭位 启动第一台引风机时 另一台引风机动叶及档板及两台送风机进口导叶及档板应开 到最大 过热器和再热器档板开启 75 燃烧器套筒档板在开启位 保证风烟通道 锅炉运行规程 20 畅通 2 3 2 2 启动 启动 启动 1 液压油泵和润滑油泵 油泵运行 20 分钟后 液压油压力达 25bar 润滑 油压力达 15 bar 润滑油流量达 5 l min FSA311 A B 和 10 l min FSA301 A B 油温达 25 投另一台油泵在备用位置 启动一台送风机后才能启动第二台引风机 起动第二台引风机时 应将第一台引风机负荷降至喘振点以下 防止运行不稳和炉 膛负压不正常 2 3 32 3 3 停止停止 2 3 3 1 不管停止哪一台 停止风机前要把两台风机的负荷降到喘振点以下 2 3 3 2 逐步关小该侧引风机的动叶 降低该风机负荷直至零 注意炉膛负压稳定 2 3 3 3 停止风机马达 关闭风机出口控制档板 2 3 3 4 若另一台引风机在运行时 当停运风机的负荷至零 风机停运后应检查关闭其出 口挡板 2 3 42 3 4 日常检查和调整日常检查和调整 2 3 4 1 油泵启动后 如果油温没达到 25 加热器会自动启动 油温达 35 加热器会 自动停止 达 70 加热器保护动作 2 3 4 2 正常情况下 应将冷却风机投运 轴承润滑和液压油泵一台运行 另一台备用 2 3 4 3 转子在转速降到 100rpm 时应制动 2 3 4 42 3 4 4 运行中如果油压确有下降 备用泵自启动则可能有如下原因 运行中如果油压确有下降 备用泵自启动则可能有如下原因 压力变送器故障 油管泄露 油泵损坏 滤网堵塞 2 3 4 5 如果油箱油位低 应立刻补油 检查是否泄露 油位低低将引起油泵跳闸 2 3 4 6 如果油压开关 PS 006 A B 25 bar 超过 30s 应对压力开关和油管路进行检查 2 3 4 7 如果油压开关 PS 045 A B 5 bar 应就地切换滤网对脏污的滤网进行清洗 2 3 4 9 行 启动第二台引风机时 应将第一台引风机负荷降至喘振点以下 第三章第三章 送风机送风机 锅炉运行规程 21 1 概述 概述 湄电一期工程 2 362MW 机组 每台锅炉配置 2 50 容量离心式送风机 为锅炉燃烧提 供充足的风量 2 设备规范及主要技术参数 设备规范及主要技术参数 送风机主要参数 型式 14144z 1374 出力 162 20m3 sec 全压 4131pa 转速 990rpm min 轴功率 826kw 马达功率 920kw 叶片直径 1940mm 叶片数 11 片 送风机是双吸离心式风机 3 送风机投退 送风机投退 3 3 1 启动准备启动准备 3 3 1 1 启动前检查启动前检查 轴承润滑油油位正常 进口导叶调节杠杆在正确关闭位置 进口导叶间应紧紧相连 若无法达到要求 可能是杠杆松动 要进行调整 进口导叶在关闭位置时 气流方向应和叶轮转动方向一致 外观正常 各地脚螺栓无松动 吸入口无杂物 3 3 2 启动启动 3 3 2 1 启动许可条件启动许可条件 空预器在运行 另一台待启的送风机进口导叶和出口门应开启 无跳闸信号 3 3 2 2 启动送风机启动送风机 在 DCS 上启动送风机 查电流 风压正常后 开启出口档板 口导叶 使二台送风机并列运行 并列操作过程中 应尽量保持炉膛负压正常 3 3 33 3 3 停止停止 3 3 3 1 逐步关小该侧送风机的进口导叶 降低该风机负荷直至零 注意炉膛负压稳定 3 3 3 2 停止风机马达 锅炉运行规程 22 3 3 3 3 当进口导叶关至零时 关闭风机出口控制档板 3 3 3 4 若另一台送风机在运行 该风机停运后应即检查关闭其出口挡板 3 3 3 5 若其暖风器运行 应及时将暖风器停运 3 3 4 日常检查和调整日常检查和调整 3 3 4 1 每值都要检查轴承温度和油位 3 3 4 2 不可在出口档板关闭和进口导叶关闭情况下运转太长的时间 这样会引起风机过 3 3 4 3 每次启动送风机前 短时间内连续起动除外 均应对该风机的转子和进口导叶调 节器进行试转 检查是否有卡涩现象 3 3 4 4 停机一个月以上时 应对轴承室进行每月一次的疏水 3 3 4 5 停机一周以上 每周应手动盘车一次 以保证轴承有油覆盖 第四章第四章 一次风机一次风机 1 概述概述 湄电一期工程 2 362MW 机组 每台锅炉配置 2 50 容量离心式一次风机 2 设备规范及主要技术参数 设备规范及主要技术参数 一次风机主要参数 型式 1904A 1142 容量 52 4m s 全压 16618pa 转速 1490rpm 轴功率 960 kW 马达功率 1050kw 一次风机是单吸离心式风机 3 3 一次风机投退 一次风机投退 4 3 14 3 1 启动准备启动准备 4 3 1 1 检查轴承油箱油位正常 4 3 1 2 风机进口档板调节杠杆在正确关闭位置 进口档板导叶间应紧紧相连 否则进行 调节 若无法达到要求 可能是杠杆松动 要进行调整 4 3 1 3 进口档板在关闭位置时 进入的气流方向应和叶轮转动方向一致 4 3 1 4 进口档板控制系统无故障 4 3 24 3 2 启动启动 4 3 2 14 3 2 1 启动许可条件 启动许可条件 锅炉运行规程 23 一次风机进口档板和出口挡板关闭 注 如果没有关闭进出口档板 DCS 会自行先关闭进出口档板 然后启动风机 至少一台 ID FAN 和 FD FAN 运行 无跳闸条件 二次风温达 120 DCS 许可一次风机启动 启动第一台一次风机 另一台一次风机的进口导叶和出口挡板应关闭 4 3 2 24 3 2 2 一次风机启动一次风机启动 在 DCS 上启动一次风机 待风机转速稳定后 大约 10s 后 打开出口挡板 调节其入口静叶开度 增加风机 出力 当第一台风机静叶开度达 50 左右时 用同样方法起动第二台一次风机 提高第二台风机出力 使两台风机出力相同并列后 逐步将一次风母管压力提高至 9 8kpa 左右 然后将两台一次风机静叶挡板控制投自动 若手动控制 在起动磨煤机时应根据情况及时调节一次风机静叶 以稳定或提高一次 风压 一般情况下 两台风机同时运行 4 3 34 3 3 停止停止 4 3 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导购员工作总结(汇编15篇)
- 全国内地西藏班2025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一模物理试卷(含答案)
- 河北省邯郸市第二十五中学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数学试卷(含答案)
- 汉字家园木字旁课件
- 2024-2025学年山东省聊城市阳谷实验中学七年级(下)6月月考数学试卷(含答案)
- 汉字基本笔画笔顺课件
- 幼儿安全工作总结集锦15篇
- 金融科技创新应对挑战策略
- 求平均数的课件
- 永联消防知识培训课件学校
-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测试题带答案(20套)
- 瞬时弹性成像技术在肝病领域临床应用课件
- 贫血的护理查房新版培训课件
- YB/T 180-2000钢芯铝绞线用锌-5%铝-稀土合金镀层钢丝
- GB/T 25751-2010压缩气弹簧技术条件
- GB/T 13947-1992电子元器件塑料封装设备通用技术条件
- 学院绩效考核办法和考核细则
- 宗族祠堂的当代文化价值
- 《HSK标准教程1》第3课课件
- GB∕T 3185-2016 氧化锌(间接法)
- DB37∕T 5023-2014 非透明幕墙建筑外保温系统应用技术规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