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年某市养殖业抗击冰雪冷冻灾害技术方案.docx_第1页
XX年某市养殖业抗击冰雪冷冻灾害技术方案.docx_第2页
XX年某市养殖业抗击冰雪冷冻灾害技术方案.docx_第3页
XX年某市养殖业抗击冰雪冷冻灾害技术方案.docx_第4页
XX年某市养殖业抗击冰雪冷冻灾害技术方案.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XX年某市养殖业抗击冰雪冷冻灾害技术方案根据市委、市政府有关工作部署和要求,为主动做好冰雪冷冻灾害应对工作,组织和发动群众开展生产自救,最大限度降低灾害损失,保障畜牧渔业健康平稳发展,结合我市实际,特制定此技术方案。一、生猪1、加强防寒保暖。母猪的产房和仔猪保育舍是防寒保暖重点。封闭式猪舍要利用塑料薄膜、泡沫板、旧包装袋等材料封闭北侧窗户,防止寒风进入猪舍;南侧的窗户也要封闭,但要留出一些通风孔;敞开式的猪舍可用塑料薄膜将敞开部分封闭,特别是猪舍的北侧必须封闭。白天有太阳时要适当打开南侧窗户通风。2、为乳仔猪提供额外热源。通过生煤炉取暖、吊远红外线灯等方式为刚出生的乳猪和刚断奶的仔猪提供额外热源。可以选用煤、木炭、木材等材料,以及增大圈养密度、增加垫草等辅助措施。可以用柴油、汽油桶改造成临时取暖炉,以煤、木材或其他柴草作燃料取暖,以尽量维持猪舍温度,特别是15千克以下的仔猪保温。不同年龄猪只最适温度范围如下:哺乳母猪、初生子猪、3周龄子猪、保育前期子猪、保育后期子猪、生长猪、生长肥育猪、怀孕母猪、种公猪。3、加强饲养管理。特别要加强哺乳期仔猪的管理,重点是防止冻僵、冻死乳仔猪,让乳猪吃好初乳,加强乳猪的补料;加强猪舍粪尿的清除工作,不能让猪粪尿存留在猪舍内,控制有害气体的浓度,不要超标。4、提高猪营养水平,保持一定的采食量。在较低的环境温度条件下,猪只需要增加能量消耗以维持体温,因而需要提供较多的能量。在低温恶劣环境下,为维持较高的增重速度,增加猪的营养摄入量,可以采取以下方法:一是在维持饲料配方不变的情况下,增加饲喂次数,以增大每天采食的饲料总量;二是改变饲料配方,提高饲料的营养浓度,在不改变采食数量的前提下,同样可以增加有效营养的采食量。低温条件下主要是能量的消耗增加,所以,提高饲料营养浓度的主要目标是提高能量浓度,可以通过在饲料中添加脂肪粉和植物油的方法来实现。三是适当增加饲料能量。在大雪和严寒条件下,猪需要的能量和饲料量大幅增加。严寒天气怀孕母猪每头每天增加1公斤饲料,其它生猪不要限制采食量,应敞开饲喂。也可以在原来基础上增加10-15%的玉米、小麦、糙米等能量饲料。四是补充维生素c、饲用复合酶制剂。按每吨饲料补充100-200g维生素c,饲用复合酶制剂200-500g/吨饲料。补充维生素c可以提高寒冷应激情况下猪、禽的抗病力和成活率。添加复合酶制剂可以提高改善饲料中非淀粉多糖成分的利用,提高能量利用效率。5、作好防疫工作。在严寒的季节,某些病毒性疾病爆发的可能性增加。养猪场要加强免疫接种工作。要强化传染性胃肠炎、流行性腹泻、口蹄疫等疫病的防控。同时,加强消毒和隔离工作,严防传染病进入猪场。6、加强舍内外、猪只体表的消毒,采取积极措施保证猪只健康水平,预防疾病的发生和传播。此外,注意饲料的变化,特别要注意饲料是否发霉变质。尽可能减少可能给猪只带来外伤的管理操作,如疫苗注射、补铁补硒、断尾、打耳号等,待环境条件正常时进行。在不得不进行类似操作时,应特别注意环境、猪只体表、器具的消毒等。7、采取积极措施,做好扩大生产规模的准备。加大后备青年母猪的选留,迅速扩大生产母猪群体,采取有效措施提高配种受胎率及保育成活率。二、牛羊总体技术措施1、整修栏舍防寒保暖。圈舍的窗户要用塑料薄膜封闭,堵塞漏洞,防止贼风;窗户的玻璃应擦干净,以利采光;加盖避风板。犊牛、羊羔及分娩牛羊可在圈舍内生火取暖,有条件的农户可以安装红外取暖灯。2、适当增加饲料能量。在恶劣气候条件下,孕畜饲养不当,易导致怀孕母畜流产,甚至母仔双亡。要提高精饲料的供给量,母牛每日要补喂12千克精料,羊的精料供给量应提高20%,同时可多喂青贮料、胡萝卜等多汁饲料,有条件的农户可喂给混合精料,并适当添加一些骨粉和食盐。3、饲喂热粥料和热水。精料最好制成38左右的热粥饲喂,这样不仅适口性好且易消化,可增强机体的抗寒力。同时要保持充足、温度适宜的饮水,水的温度在37为宜。4、加强饲养管理。圈舍勤垫草、勤换草、勤打扫、勤除粪;保持适中的饲养密度,保持空气流畅。5、适当运动和刷拭牛体。在天气晴朗时,把牛放出晒太阳,同时要刷拭牛体,这样,既可预防皮肤病和体外寄生虫病的发生,还可以促进牛的血液循环,提高抗寒御冷能力。肉牛养殖1、除雪除冰、加固整修圈舍,覆盖塑料布等使顶棚不漏雨雪,四壁无风洞,增加房舍保温效果。2、牛床内加厚垫料和保证牛床干燥,干草、软秸杆、稻草、干燥的甘蔗渣、玉米秸秆、粉碎的玉米芯等或地表50cm以下比较干燥的土壤都可用作垫料,所有垫料搅拌锯末、炉灰等保温吸湿材料。及时排除牛舍积水。3、将粗饲料铡短至2-3cm饲喂,有利于消化吸收。加喂夜餐。在精料内添加2%的尿素,以补充粗饲料蛋白质营养的不足。4、补喂精料,因平时的喂量因持续低温已经不能保证生长速度,每日补喂12kg 精料。有条件的可喂给混合精料,其配合比例为玉米30%、稻谷20% 、饼粕类25 %、米糠20 %、食盐2%、小苏打3%。5、做好接产功能与产后护理工作,产牛舍要特别注意防风保暖,必要时实行人工升温。母牛出现分娩预兆后,应做好接产准备工作。犊牛出生后,要及时擦拭干净身上粘液,并做好保暖工作。6、冬季是动物病毒性疫病的流行季节,特别是动物的流行性腹泻、口蹄疫等更是高发季节。各地兽医防疫部门需加强疫病监控,紧急实施口蹄疫疫苗接种和三联或四联免疫工作,发放白石灰和消毒药物,督促农户和牛场展开牛舍清洁卫生运动。奶牛养殖1、防止牛舍和牛棚倒塌,要加固牛舍和牛棚,如遇大雪,增加棚舍顶积雪的清扫次数,保证屋顶没有积雪。2、防冻保暖。要加强检修圈舍,做到顶不漏雨雪、四壁无缝隙、地面铺垫草。为了提高牛舍冬季温度,将牛舍迎风面的门窗、墙缝堵严,防止贼风侵袭。有条件的可通过设置天棚、挂门帘、设挡风障、建塑料暖棚等措施来提高圈舍的防寒保温性能。同时,充分利用烟道、土暖气、沼气炉、煤炉等设施向舍内供暖。采用煤炉供暖时,注意防止煤气中毒,舍内供暖设备周围要设置防护装置,防止烫伤奶牛。冰雪天气,尽量减少奶牛圈外活动,晚上应及时将奶牛赶入圈舍内过夜,特别是围产期的母牛、新生犊牛、高产牛的圈舍要适当加温,此外,奶牛白天在运动场内活动的时间不宜超过6个小时,在天气好转的时间上、下午各活动3个小时。要保证舍外自来水管道不被冻住,产奶牛每天喝到充足的水。最好将水加热到30以上,可向温水中加点食盐。3、增加精饲料的饲喂量,精心饲养。一般比饲养标准高15-20%,即增加20%的混合精料。饲料种类要尽可能多样化,应喂给足量的优质干草和一定数量的酒糟、胡萝卜、玉米糖渣等多汁辅料,如有青贮饲料,则以此为主,喂量由少渐多。青绿饲料要堆放在室内,青贮饲料最好在中午时间喂给。水拌料要用清洁的温水拌,随拌随喂,不要饲喂冰冻的饲料。适当增加饲喂次数。增加奶牛采食量是提高奶牛产奶量的有效措施。4、防湿、防滑。由于天气寒冷,牛只在牛舍内休息与活动的时间较多,这样牛的排泄物大部分在舍内,从而造成牛舍相对湿度较大。奶牛全部进入圈舍后,要注意保证牛舍内适度通风,相对湿度不宜超过55%。湿度过大,容易引发奶牛乳房炎、脂蹄病等疾病,影响其产奶量,严重者还会感染真菌类疾病。牛舍尽可能的少用水冲洗地面或者不用,并且要保证适度的通风,除及时清理粪便以外,定期在牛床上铺垫干的锯末和垫草。夜间温度较低,地面如果不能保证相对干燥,很容易结冰,牛只容易滑到,造成肢蹄扭伤、骨折以及怀孕牛只的机械性流产。适当的增加光照,可以大大提高催乳激素的分泌,增加产奶量。5、要加强保胎工作。怀孕母牛的保胎保育工作在冰雪天气非常重要。奶牛食入腐败或冰冻的饲料、长期营养不良、滑倒摔跤等都是流产的因素。奶牛保胎要注意两点:满足孕牛的营养需要,尤其是保证蛋白质、矿物质和维生素的供给;保证孕牛充足的优质干草。6、搞好卫生、严格消毒。气温低,微生物繁殖慢,但是不能放松对场区和设备的消毒工作,尤其是犊牛舍和产房。三、家禽鸡、鸭场管理技术1根据鸡、鸭正常生产所需的最低温度及光照、有害气体等环境条件要求,通过对鸡、鸭舍及鸡、鸭群的有效管理,借助鸡、鸭自身释放的热能保持鸡、鸭舍的温度。2通过调整饲养密度、加强粪污清扫、中午通风等措施防止舍内有害气体浓度过高。3借助人工补充光照等技术措施防止光照不足对鸡、鸭产蛋的影响。孵化场操作技术1通过密闭孵化车间、借助电、煤等能源为孵化车间加温及加强孵化车间通风管理等措施,提高或保持出雏室温度、维持孵化环境条件,防止已出壳雏禽冻死。2通过提高孵化室温度、增加孵化机辅助供热设备等措施维持孵化机温度稳定,减少因寒冷造成的孵化机温度不稳定引起的孵化率下降。3调整孵化操作时间,避免胚蛋冷刺激,减少寒冷天气对孵化生产的影响。冬季养鸡安全生产综合配套技术1增加鸡舍保温隔热层。如果发现鸡舍顶棚和北墙有结霜现象,应增加保温层的吊棚,用塑料布或油毡纸增加隔温层,堵严北窗。也可在主风向距鸡舍适当的地方,设挡风屏障以缓解寒风侵袭。2根据气温适时调整饲喂量。随时注意气象预报,在寒流来前1-2天给每只鸡增加10-20克饲料,持续3-5天,以维持体温和产蛋水平。气温每下降3,应加料5克左右。寒流过去、气温回升后,再恢复原来饲料量。3注意通风换气。寒冷气候条件下要切实处理好通风与保暖的关系,及时清除鸡舍内的粪便和杂物,保证鸡舍空气清新。在中午天气较好时,应开窗通风,使舍内空气清新,氧气充足,防患于未然。4预防性投药。冬春鸡的抵抗力下降,要特别注意搞好防疫防病工作。根据实际情况,可定期有针对性的投喂一些预防性药物,适当增加饲料中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含量,增强鸡的体质。肉鸡养殖。加固鸡舍,及时扫除屋顶积雪,防止鸡舍坍塌,避免更大的人畜伤害;加强保温措施,尤其是局部保温,如雏鸡阶段增加保温灯或煤炉等,防止鸡扎堆出现压死现象;尽量减少肉鸡成鸡阶段室外运动量;种鸡加强密封措施,同时注意适量通风、防火安全;肉鸡加厚垫料,特别要保持垫料干燥;适时免疫,密切监测抗体水平和鸡群动态,有效预防传染性支气管炎、禽流感、新城疫等冬季常发病的发生;强化生物安全措施,尤其是做好圈舍周围消毒卫生,防止细菌、病毒等侵入;调整日粮营养水平。由于天气寒冷,鸡只基础代谢大量增加,因此对于种鸡和未到上市日龄的肉鸡提高其日粮营养浓度和增加喂料量。对已到上市日龄肉鸡则适当调低日粮营养浓度,以满足基础代谢为主要目的,尽量降低损失;饮水或饲料中补充多维、电解质等保健、抗应激药物;随时了解天气和交通信息,及时补充饲料、燃料等原材料储备,同时尽快将上市肉鸡出售。蛋鸡养殖。加固鸡舍,清除顶棚积雪。要对鸡舍和水电等基础设施、设备进行全面巡查、加固,特别要重点排查存在隐患的老旧鸡舍,及时转移鸡只,防止严重的坍塌事故。同时,应注意用电安全,防止棚舍倒塌,压断电线漏电电死家禽;确保饲料原料和燃料供应。蛋鸡饲料消耗较多,而且严重依赖玉米和豆粕等原料。对于饲料原料紧缺的县,要开发利用当地的饲料资源,如稻谷替代玉米,棉粕、菜籽粕替代豆粕,通过科学的饲料配方技术生产蛋鸡饲料;加强疫病防控。尤其是要加强对禽流感、传染性支气管炎、新城疫等疾病的免疫;对因灾死亡的鸡只要尽快作无害化处理,防止传播疾病。同时要加强食品卫生监督,避免大量病死鸡流入食品加工环节,保证春节期间的食品安全安全;采取多方面措施,加强饲养管理:a、及时补充多维、电解质,防止应激;b、做好保暖,防止冻死家禽;c、注意通风换气,防止氨中毒和呼吸道疾病发生;d、注意饮水卫生,适当添加药物,要给家禽提供温水,避免饮用雪水,发生传染性肠胃炎等消化道疾病。四、家兔1、及时组织人员清扫屋顶积雪,加固兔舍防护支撑,增强兔舍抗压能力。同时,尽快将处于险情兔舍中的家兔转移到安全地方。2、做好兔舍防风保暖工作。整修兔舍门窗等,改善兔舍条件,防止贼风袭击,避免家兔受寒。如在笼中垫干草,大棚兔舍外加草毡、塑料薄膜,门窗密封,或采取加温的方法;自来水管用麻袋、稻草、旧布条等包裹保暖,防止水管冻结、冻裂,以保证家兔的正常饮水。初生子兔可采取母子分离饲养的方法,将子兔集中放在一处,采取一定的保温措施;到剪毛期的长毛兔暂时停止剪毛,以保持兔子保暖和健康的体质。3、由于气温较低,各养殖户在做好防寒保温的同时要注意兔舍的通风换气,以避免兔舍内污浊空气对家兔上呼吸道的刺激,减少家兔呼吸道等疾病的发生和传染。4、认真搞好饲料的储存和质量检测,防止由于这次大雪带来的持续高湿度对饲料的不良影响,尤其是严防饲料发霉。草粉不足时,可在喂精料的同时,加喂干草,精料的喂量为平时喂全价料时的50%-60%。保证正常供应饮水,有条件的可供应温水。5、加强兔群饲养管理。通过提高日粮能量水平、增加维生素等营养,增强家兔机体的抵抗力;同时,本着抓大放小的原则,优先保护好成年能繁母兔,以利于气温回暖后迅速扩大再生产。五、蜜蜂1、受灾县的蜂农应努力抗灾自救,在全面了解气象和蜜粉源开花泌蜜状况的情况下,合理安排放蜂路线,力争把损失减少到最低程度。2、做好保温工作。为防止箱内温度骤然降低,尽量减少开箱次数;及时做好箱内外的保温,箱内用稻草填充剩余空间,箱外用塑料薄膜披盖。3、要严把饲料关。选用未经发酵、变质的,且不含甘露的优质蜂蜜做饲料;饲料糖尽量多用蜂蜜,少用或不用白糖,同时要提高饲料糖浓度,减少饲喂次数,以降低刺激蜂王产卵的积极性;减少花粉饲喂量,同时要少用或不用豆粉等花粉代用品;饲用清洁卫生的洁净水。4、要做好疾病防治工作。经过长时间的肚胀,蜜蜂的体质会大幅下降,疾病抵抗能力降低,当前尤其要注意做好大肚病和爬蜂病的发生及防治工作,在注重保温的同时,还要让蜂群置于相对干燥处,以降低箱内湿度。六、牧草生产1、及时开通、加深田边沟和地头沟。加强牧草田田间管理,以便排水、沥水和降低土壤湿度,减少雪融后对牧草的浸泡,以利土壤温度的提高,促进牧草提前生长。2、增施农家肥和草木灰,增强牧草的抗寒能力,促进恢复生长。3、对冬闲田种植多花黑麦草受害重的县,提前做好饲草的调运和补饲工作,弥补春季饲草料的不足。七、畜禽疾病防治技术关键是做好灾后防病工作。根据动物疫病发生的特点,当前应重点做好的工作:一是及时处理病死畜禽;二是对饲养场和畜禽舍消毒;三是加强免疫接种;四是防止畜禽采食霉变饲料中毒。1、预防家畜发生冻伤。冰雪对家畜的伤害主要是因严寒引起的冻伤、冻僵、冻昏迷和冻死。最重要的预防措施是畜禽舍保暖和增加采暖设备,以及正确救治冻伤的家畜,一是畜禽舍保暖;二是尽量保持畜舍干燥;三是尽量多饲喂高热量的饲料,可以起到御寒的作用;四是多喂热食,保持体温。2、搞好清洁卫生。注意通风换气,保持室内空气清新。一般天气敞开上部换气窗,严寒天气可在中午较暖和时打开气窗换气,晴天可在中午前后增加开窗换气次数,每次约1030分钟。也可结合打扫圈舍卫生,更换垫草等工作开窗通风换气。及时清除周围积雪及污物,保持畜禽舍四周排水沟的畅通和清洁卫生。3、注意疫病预防。严冬初春季节是重大动物疫病高发季节,也是防控的关键时期。要认真查找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及时采取各项有力措施,加强监测,密切观察畜禽生长动态,搞好预防注射,防止重大动物疫情的发生。对死亡的畜禽严格按照技术规程进行无害化处理,严禁随便处理或出售。猪、牛、羊疫病防控。重点做好生猪风寒感冒、胃肠炎及猪瘟、高致病性蓝耳病、口蹄疫等疫病的预防;对牛进行口蹄疫疫苗的注射,全面开展对布氏杆菌病和结核病的普查和淘汰,做好牛的驱虫工作,用左旋咪唑每公斤体重10毫克;丙硫咪唑每公斤体重20毫克;抓好羊的免疫接种工作。对死亡的家畜在当地畜牧兽医部门的指导下,严格按照要求进行无害化处理,严禁随地抛弃或出售。发生猪瘟、高致病性蓝耳病、口蹄疫等疑似症状的病例时,应及时报告当地畜牧兽医部门。特别应加强腹泻病的预防和治疗,防止重大疫病发生。鸡、鸭的疫病防控。一是按程序免疫接种,特别要做好新城疫、禽流感、传染性支气管炎等传染病的免疫接种,但注意不要盲目使用疫苗,不要随意加大接种剂量,以免造成免疫失败或免疫麻痹;二是进行预防性投药,每只鸡喂土霉素1片,连喂5天后,每隔7天进行1次,或每周每只鸡喂长效磺胺片1片;三是发生疑似重大动物疫病时,应及时上报,并做好隔离和消毒。四是对死亡鸡鸭应进行无害化处理,不得随意抛弃或出售。4、严格消毒。畜禽圈舍要经常消毒,常用生石灰加1份水制成熟石灰,然后加4份水即成20的乳剂用于消毒。也可用其它有效消毒药品消毒,药液应现配现用。圈舍常规消毒要定期进行,饲槽用具洗涤消毒每7天1次。专业户应在大门、人畜通道出入口设消毒池或铺垫消毒地毯,消毒地毯要及时更换。外来人员出入、车辆进出必须采取严格的消毒措施。常用消毒药品及使用方法:除了清扫、冲刷、洗擦、日晒、焚烧、堆积发酵等物理消毒和生物学消毒方法以外,化学消毒应用最广泛。石灰水。用新鲜石灰配成的1020的石灰水,可用来消毒场地,粉刷棚圈墙壁、桩柱等。石灰水的配制方法:1公斤生石灰加49公斤水。先将生石灰放在桶内,加少量水使其溶解,然后加足水量。石灰水现配现用,放置时间过长会失效。草木灰水:适用于对棚圈、用具和器械等消毒。草木灰水配制方法:在10公斤水中加23公斤新鲜草木灰,加热煮沸(或用热水浸泡3昼夜),待草木灰水澄清后使用。将草木灰水加热后使用才有显著的消毒效果。烧碱。2烧碱溶液可用来消毒棚圈、场地、用具和车辆等。35的烧碱溶液,可消毒被炭疽芽孢污染的地面。消毒棚圈时,将家畜赶(牵)出栏圈,经半天时间,将消毒过的饲槽、水槽、水泥地或木板地用水冲洗后,再让家畜进圈。过氧乙酸。25的过氧乙酸溶液,可喷雾消毒棚圈、场地、墙壁、用具、车船、粪便等。复合酚。复合酚100300倍液适用于消毒畜舍、场地、污物等。百毒杀:用百毒杀3000倍稀释液喷洒、冲洗、浸渍,可用来消毒畜舍、环境、机械、器具、种蛋等。百毒杀XX倍液可用于紧急预防畜禽舍的消毒。百毒杀10000XX0倍稀释液可预防储水塔、饮水器被污物堵塞,可以杀死微生物、除藻、除臭、改善水质。此外,可选用蓝光ab、灭毒杀、杀毒霸、杀毒先锋等药品,按说明书要求配制后对环境、器械等进行消毒。5、及时处理死亡畜禽。对病死畜禽采取“四不准一处理”处置措施。四不准是“不准宰杀、不准食用、不准出售、不准转运”,一处理是“对死亡畜禽必须进行无害化处理”。受灾过程中,不少畜禽被冻死和倒塌的房屋砸死。由于死亡畜禽体内带有大量微生物,如不及时进行无害化处理,任其腐烂发臭,病菌会到处扩散,到处扩散不仅污染环境,还容易引起人畜疫病流行。最简单有效的处理方法是深埋,深埋应选择高岗地带,坑深在2米以上,尸体入坑后,撒上石灰或消毒药水,覆盖厚土。有条件的地方可以焚烧。对死亡不明的家畜,要主动立即上报。一是对死亡畜禽应由专业人员进行诊断,确定死亡原因,排除重大动物疫病;二是做到对疫病“早发现、早诊断、早处理”,减少经济损失;三是杜绝病原污染环境,造成疫病流行。一旦确诊为重大动物疫病,就要严格按动物防疫法的有关规定,由兽医主管部门及其疫控机构进行处理。八、渔业改善养殖环境养殖池塘包括苗种越冬土池要尽可能提高水位,最好保持2米以上,池水透明度应在40厘米左右,利于鱼越冬。如果一些地区养殖池较浅,无法保持较深水位的,对已达商品规格的水产品的应及时收获,不能收获的应及时转移,防止受寒受冻遭受损失。防治鱼类冻伤技术要点温水性鱼类冻伤是指鱼类长期低温水体中引起皮肤坏死,鳃丝末端肿胀、肌肉组织产生冰晶脱水的一种现象。主要措施:1、保持养殖水位在1.5m以上。2、在气温低于2的冰冻或雨雪天气不进行拉网、运输、转塘等操作。3、全池泼洒食盐,每亩10001500g。4、商品鱼囤养时间尽量减少,干塘的鱼应尽早全部卖掉。5、在天气晴好的中午,每亩水深1米用硫酸铜450g和混杀王50mg,全池泼洒。隔45天再用一次。6、在天气晴好的中午,投喂添加多维或免疫增强剂的精饲料,增强鱼的抗寒能力。冻灾发生后养殖水域水质调控技术要点1、存塘商品鱼应及时起捕出售,空塘晒池,彻底清塘消毒后,根据自身的养殖模式加水,鱼种池加水1m左右,成鱼池加水1.5m左右,为春季放养做好准备。 2、存塘鱼种或成鱼继续养殖的池塘,要加强管理,及时捞出水体中的死鱼,清除水体中的杂物,避免水质恶化。尽量减少拉网,以免机械损伤鱼体。坚持早、中、晚巡塘,及时加注新水调节好水位,水深保持在1.5m以上,透明度保持在30cm左右。每亩用50kg生石灰全池泼洒。随着气温的回升,注意观察鱼体的活动情况,并适量投饵施肥。如果水质偏瘦,适量施氮肥,并适时开启增氧机,使沉积底泥的营养成分释放出来,这样降低了氨氮又肥了水,对水质起了调节作用。冻灾发生鱼类水霉病的防治技术要点1、拉网操作要细心,尽量用网小的网和尼龙网拉网,捆箱最好是维纶或尼龙制成的,吊箱时间不易超过8小时。2、鱼种放养前,用生石灰对池塘进行彻底清塘、消毒,每亩池塘用生石灰120kg,化水后全池泼洒,可减少此病的发生。 3、鱼种放养尽可能避开低温天气,以免鱼体冻伤,在捕捞运输和放养的过程中操作要轻快,尽量避免鱼体受机械损伤。4、鱼种下塘放养前用4%的食盐浸泡10分钟,或20mg/l的高锰酸钾浸泡10分钟。5、全池泼洒药物:可用二溴海因治疗,每亩水深1m。用二溴海因200g,化水全池泼洒,连用23天。用食盐和小苏打和剂使池水成8mg/l。用菌素王0.3mg/l或二氧化氯0.5mg/l全池泼洒。罗非鱼防冻技术措施1、保温技术要点在池塘北面搭建用尼龙薄膜或稻草覆盖的0.30.5m的挡风棚,阻挡北风直接吹到池塘表面,减缓池水交替作用,从而减慢池水降温。面积较小的池塘或用于亲本、鱼种培育的池塘,可采用全池覆盖塑料大棚方法。池中放置增氧机,大棚内温度过低时可在棚内烧木炭等增加温度。有条件的可在池塘底部用热水管注入热水或温泉水,使池塘底部形成热岛,有利于鱼类聚集越冬。对于面积较大的成鱼养殖池塘,可采用集中越冬法,通过对池塘局部水域的分隔和保温,使鱼类聚集越冬。网箱保温:可将网箱尽量下沉,保持2m以下水深。2、恢复生产技术要点气候好转时应尽早清塘、晒塘,并用生石灰等消毒,清除过多淤泥。气温回升后,先注水,并放入适量鲢、鳙等混养鱼种。投放早苗时,应注意降低放养密度,投喂优质配合饲料,以保证上半年有一定数量的商品鱼投放市场。对死鱼现象较轻的池塘,由于受长期阴雨天气及为保温大量灌入地下水的影响,应严密注意水质变化,保持水质清新,发现水质偏酸,要用适量的生石灰调水进行全池泼洒,调节酸度,用量为10mg/l。加强日常管理和巡塘,发现病鱼、死鱼及时捞出,以防止因长期低温冻伤导致的水霉病的发生和快速传播,并可用碘制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