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剂量丙泊酚在无痛人工流产术中的应用.doc_第1页
不同剂量丙泊酚在无痛人工流产术中的应用.doc_第2页
不同剂量丙泊酚在无痛人工流产术中的应用.doc_第3页
不同剂量丙泊酚在无痛人工流产术中的应用.doc_第4页
不同剂量丙泊酚在无痛人工流产术中的应用.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不同剂量丙泊酚在无痛人工流产术中的应用作者:韦娟丽,吴绍林单位:广东省增城市新塘医院麻醉科,广东 增城【摘要】目的:在无痛人流术中采用不同剂量的丙泊酚静脉麻醉,探讨最佳的给药剂量。方法:ASA 级人工流产患者300例,随机分为三组,A组丙泊酚2 mg/kg,B组丙泊酚2.5mg/kg,C组丙泊酚3mg/kg,每组100例。观察用药前后MAP、HR变化、麻醉效果、苏醒时间、人流综合征(RAAS)及不良反应。结果:3组患者用药后3min MAP及HR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诱导后3min MAP及HR A组与B组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C组的MAP及HR下降明显大于A组、B组,C组与B组、C组与A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A组的优良率明显小于B、C组,A组与B组、A组与C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B组与C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苏醒时间C组明显长于A组、B组,A组与B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A组15例出现人流综合征,明显多于B组(1例)、C组(0例),A组与B、C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A组的宫颈松弛程度明显小于B、C组,A组与B、C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术中出血方面三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A 组的肌阵挛发生次数明显多于B、C组, A组与B、C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 C组呼吸抑制明显多于A、B组(P<0.01),A组与B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丙泊酚静脉麻醉用于人工流产,最佳的给药剂量为2.5mg/kg。 【关键词】 丙泊酚;人工流产术;剂量人工流产手术(简称人流术)是终止妊娠的主要手段。传统的人流术是在无镇痛的情况下进行的,不仅使孕妇感到紧张、恐惧,还可发生反射性人工流产综合征,给孕妇带来难以言表的痛苦。丙泊酚是一种新型超短效静脉全麻药,近年广泛用于人工流产,获得了理想的效果,现探讨应用不同剂量丙泊酚无痛人流对麻醉质量及并发症的影响,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ASA 级的人工流产患者300例,年龄1942岁,孕期4256d,体重4467kg。随机分为A、B、C三组,每组各100例,全部患者术前禁食6h,术前检查均无凝血功能障碍,无全身性疾患,无麻醉药过敏及镇痛药,镇静药成瘾史,无术前用药。1.2 麻醉方法:患者入室后开放前臂静脉。常规经鼻吸氧(3 L/min),取膀胱截石位,多功能监护仪测Bp、RR、HR、SpO2。三组注入丙泊酚用量为A组2mg/kg、B组2.5mg/kg、C组3mg/kg。注药速度为匀速静脉推60s,待眼睑反射消失后开始手术。术中如患者对手术刺激有反应可追加注射2050mg以维持手术的麻醉深度。术中出现呼吸抑制时(由于呼吸运动幅度减小、频率下降或舌后坠导致患者SpO2低于90%)提下颌辅助呼吸至SpO2达到95%以上。心率<50次/min且持续30s以上者应用阿托品0.25mg。平均动脉压<60mm Hg且持续30s以上者加用静注麻黄素10mg。手术结束后,如果患者满足离院指标:清醒,呼吸正常,无明显头晕,无恶心、呕吐,能独立正常行走,则在术毕30min后可以离开医院。1.3 观察指标:孕妇年龄、身高、体重、停经天数、术前术后宫腔大小。用药前后MAP、HR变化。麻醉效果分级:优:手术期无肢体活动;良:手术期问有轻微肢体扭动,但可继续手术;差:手术期间肢体剧烈扭动,难以手术。肌阵挛、注射痛、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三组人流综合征(RAAS)、术中出血、宫颈松弛度比较,宫口松驰度判定标准以6号吸管能否顺利通过为标准。苏醒时间。1.4 统计学处理: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 14.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所有数据均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用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用配对t检验,比率用χ2检验,P<0.05为有显著性差异。2 结果2.1 三组一般资料比较:三组手术方法相同,患者年龄、体重、手术时间、停经时间等无显著性差异(P>0.05)。2.2 三组患者用药前后MAP、HR变化:三组患者用药后3min MAP及HR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与诱导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诱导后3min MAP及HR A组与B组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C组的MAP及HR下降明显大于A组、B组,C组与B组、C组与A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表1 三组患者用药前后MAP、HR变化注:诱导前与诱导后3min比较P<0.05;C组与A组、B组比较P<0.05;1mm Hg=0.133kPa2.3 麻醉效果比较:A组的优良率明显小于B、C组,A组与B组、A组与C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χ2=20.994,P<0.01;(χ2=20.994,P<0.01),B组与C组比较P>0.05。表2 三组患者麻醉效果比较(例)2.4 三组患者不良反应比较:A组的肌阵挛发生例数明显多于B组、C组, A组与B、C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χ2=4.421,P=0.036;χ2=5.531,P=0.019); C组呼吸抑制明显多于A、B组(χ2=24.175,P=0.000;χ2=14.587,P=0.000),A组与B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χ2=1.802,P=0.179)。表3 三组患者不良反应比较2.5 三组人流综合征、术中出血、宫颈松弛度比较:A组15例出现人流综合征,明显多于B组(1例)、C组(0例),A组与B、C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χ2=13.315,P<0.01;χ2=16.216,P<0.01)。宫颈松弛程度:A组86例(86%)、B组98例(98%)、C组96例(96%)6号吸管能顺利通过,A组宫颈松弛程度明显小于B组、C组,A组与B、C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χ2=9.783,P=0.002;χ2=4.711,P=0.030)。术中出血方面三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2.6 苏醒时间:C组(19.4±4.7min)明显长于A组(12.6±5.3min)、B组(10.8±4.4min),A组与B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3 讨论理想的“无痛人流”必须具备以下要求1:操作简便、起效迅速、具有超短作用;镇痛和无记忆效果确切;苏醒快、完全,即术毕意识完全恢复,30min内能自行离院;无任何后遗症,药物能快速排泄。丙泊酚作为一种短效静脉全麻药,有起效快、时间短、苏醒迅速的特点,特别适合短小手术,因而,常用于无痛人流等门诊短小手术,缺点是心血管抑制,注射部位疼痛,对呼吸和循环的影响与剂量和注射速度相关,随剂量的增加,其副作用增加,如抑制呼吸和循环而使其风险增大,安全性降低。而且丙泊酚镇痛作用较弱,其镇痛效果与给药剂量有明显的关系。本研究结果显示A组的优良率明显小于B组(χ2=4.421,P=0.036)和C组(χ2=5.531,P=0.019),B组能取得与C组一样的麻醉效果,而呼吸、循环抑制明显减少,C组呼吸抑制明显多于A组(χ2=24.175,P<0.01)、B组(χ2=14.587,P<0.01)。人流术最常见的近期并发症为RAAS,丙泊酚可抑制迷走反射,从而避免RAAS的发生4。本研究结果显示随丙泊酚剂量增加减少了人流综合征的发生率,A组15例出现人流综合征,明显多于B组(1例)、C组(0例),A组与B、C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χ2=13.315,P<0.01;χ2=16.216,P<0.01)。此外,A 组的肌阵挛发生例数明显多于B、C组, A组与B、C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χ2=4.421,P=0.036;χ2=5.531,P=0.019)。研究结果提示2mg/kg丙泊酚的镇痛及抗伤害作用是有限的。综上所述,无痛人流应用2.5mg/kg丙泊酚静脉麻醉的优点有:麻醉效果明显,优良率达100% ;减少了RAAS的发生;苏醒快、能很快出院;不良反应少;操作和管理简便,易于推广。因此笔者得出结论,丙泊酚静脉麻醉用于人工流产,最佳的给药剂量为2.5mg/kg。【参考文献】1 李 晶,常业恬.无痛人流不同麻醉的比较J.医学与哲学(临床决策论坛版),2007,28(5):50.2 李宝瑜,周风珍,赵大忠.人工流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