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女创业就业情况调研报告[范本]_第1页](http://file1.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2/2020-3/6/4d2ba0d4-2f07-42f0-a037-608a19b0c752/4d2ba0d4-2f07-42f0-a037-608a19b0c7521.gif)
![妇女创业就业情况调研报告[范本]_第2页](http://file1.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2/2020-3/6/4d2ba0d4-2f07-42f0-a037-608a19b0c752/4d2ba0d4-2f07-42f0-a037-608a19b0c7522.gif)
![妇女创业就业情况调研报告[范本]_第3页](http://file1.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2/2020-3/6/4d2ba0d4-2f07-42f0-a037-608a19b0c752/4d2ba0d4-2f07-42f0-a037-608a19b0c7523.gif)
![妇女创业就业情况调研报告[范本]_第4页](http://file1.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2/2020-3/6/4d2ba0d4-2f07-42f0-a037-608a19b0c752/4d2ba0d4-2f07-42f0-a037-608a19b0c7524.gif)
![妇女创业就业情况调研报告[范本]_第5页](http://file1.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2/2020-3/6/4d2ba0d4-2f07-42f0-a037-608a19b0c752/4d2ba0d4-2f07-42f0-a037-608a19b0c7525.gif)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妇女创业就业情况调研报告 为认真贯彻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了解近年来我县妇女创业就业工作情况,更好地促进全县妇女创业就业,县妇联通过调查走访、发放问卷、召开座谈会等形式,对全县妇女创业就业工作进行了细致深入地调研,具体情况如下: 一、基本情况 *县全县总面积平方公里,辖18个乡镇288个行政村19个社区(居委会),总人口万人,其中女性人口万人,占%。全县有农村人口万人,其中农村女性人口万人,占农村人口的%;全县有农村劳动力万人,其中妇女劳动力有万人,占劳动力总数的42%;全县有农村留守妇女人数有万人,占妇女总数的 %;全县妇女就业人数有万人,就业率达到%,其中女大学生就业有7855人,占妇女就业总数的%,农村妇女就业有万人,占妇女就业总数的%;全县妇女自主创业人数有万人,占就业总人数的%。其中农村妇女自主创业人数有万人,占就业总人数的%。 全县妇女创业就业的渠道主要有:1、外出务工;2、自主创业;3、通过各类招考就业;4、参加技能培训,推荐就业;5、本地企业就业。 二、主要做法和成效 (一)借东风,依托互助资金力破妇女发展“瓶颈” 2016年以来,作为全县贫困村互助资金试点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之一的县妇联,积极配合县政府,大力开展宣传发动工作,鼓励农村妇女尤其是贫困妇女积极加入村级扶贫互助社,依托互助资金创业致富。截止2016年6月30日,我县30个互助资金试点村均已成立贫困村扶贫互助社,共有农户3006户入社,其中妇女入社1650户,占55%。社员入社资金万元,加上县财政在每个村投入的15万元,互助资金总量达万元(不包含向外争取资金)。四年来,共有4000余人次妇女社员向互助社借款270余万元,主要用于种植、养殖、商业等生产发展类项目,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得到了村民尤其是广大妇女的一致好评。 (二)壮规模,实施“芙蓉扶贷计划”助推妇女创业就业 在大力推动农村妇女加入互助资金试点工作的同时,县妇联通过深入调研,了解到存在互助资金总量不大、依靠互助资金发展的特色产业没有形成规模、村民尤其是妇女致富能力不强等问题。为此,县妇联积极创新载体,以互助资金试点项目为依托,联合县扶贫开发办、县农办、县财政局等7家单位和部门,于2016年10月,实施了“芙蓉扶贷计划”农村妇女扶贫项目,旨在壮大互助资金总量,推动更多的农村妇女创业发展,让她们生活得更有尊严。 2016年5月,该项目争取到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沃尔玛妇女发展基金”母亲小额循环项目经费30万元,分别注入长乐乡团岩坪村,雅酉镇排达扣村和油麻村3个项目村的扶贫互助社,壮大互助资金总量,帮助更多的农村贫困妇女谋求发展。结合巾帼扶贫项目,集中优势打造苗绣、烟叶、肉鸽养殖等特色支柱产业,惠及108户农户600多人。2016年8月又争取到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母亲小额循环项目玫琳凯女性创业基金30万元,分别注入雅酉镇排达扣村、吉卫镇腊乙村和*镇蚩尤村。共向25户农户发放贷款30万元,每户1000015000元,采取项目资金+互助资金+农户和公司+基地+项目资金+农户的形式,重点开发苗绣、苗锦领带等民族民间手工艺产业。项目受益面幅射全县10余个乡镇,惠及2000余人。 (三)谋发展,开展技能培训增强农村妇女致富能力 为帮助妇女科学使用资金和合理选择创业项目,县妇联注重以技能培训提升妇女致富本领。一是根据妇女创业意愿、创业方向,组织妇女到县内外创业基地、专业协会考察。同时召开妇女创业座谈会,让妇女们就创业各抒己见,谈心得、讲打算,大家互学互鉴。二是积极寻求资金外援,弥补村级“小银行”短缺,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提升农村妇女发展能力。县妇联积极协调农业、科技、人社等相关部门,围绕苗绣、种植、养殖、手工编织、织锦等内容,分期开展实用技术培训。目前,共整合资金200多万元,举办各类培训50期,培训农村妇女人数达万人次,劳务输出妇女8000余人次,就地就近就业6500余人,培养新型女农民5000余人。同时,确立了5个“巾帼创业培训基地”,由基地自主开展培训,共培训妇女102人。 (四)显特色,发展民族民间工艺带动妇女在家创业就业 依托我县浓厚的民族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民族工艺品资源,围绕农村妇女创业就业与民族工艺品开发互促发展,2016年3月7日,县妇联联合多部门举办了“翠翠在苗家”*县庆“三八”民族民间文化展示大赛,展现了我县民族工艺品的丰硕成果。县妇联以此次大赛为契机,重点打造以蚩尤村为龙头的民族工艺品生产销售中心,引导和支持女大学生石柳在家创办*蚩尤美苗乡民族民间工艺有限公司,其生产的“翠翠”牌苗锦领带,苗绣钱包、屏风在湖南省特色产品博览会上深受顾客喜爱。该公司建立了三个民族工艺品生产基地,涵盖全县10余个乡镇2000多名农村妇女,大多数是返乡创业妇女。如田金珍所在的吉卫镇腊乙村就是其中的苗绣产品生产基地之一,共有120多名妇女在苗绣协会的带领下,在家里从事苗绣服装、鞋垫、钱包、屏风等系列民族手工艺产品加工,每月收入一千多元。 (五)强服务,搭建示范交流平台拓宽创业就业渠道 一是创建“巾帼创业示范基地”。引导、支持和帮助一些种植、养殖及手工业等方面的专业大户,以资金、技术、销售等服务为纽带,带动农村妇女发展区域特色优势产业。二是成立产业协会。目前,全县已成立妇女专业协会4个,涵盖种植、养殖和苗绣开发等,为妇女创业就业提供技术指导和信息报务。三是建立家政服务队。在农村组建“农业家政”服务队,引领农村妇女利用农暇时间创业增收。在社区组建家政服务站,积极为妇女与相关单位和个人联系业务,使妇女就近就业,既能照顾家庭又能增加收入。 三、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1、资金不足,政策倾斜较少。无数怀揣创业梦想的女性缺乏启动资金的帮助。有的靠亲戚或朋友帮助,支起摊子,也是勉强维持,看摊守业,很难扩大再生产。针对妇女创业就业的政策支持也不多,力度不大。 2、文化素质不高,实用技能欠缺。目前妇女劳动力的文化状况、技术水平、知识储备和创新能力都有不少差距。尤其是农村妇女普通文化素质不高,缺少相应的实用技能,导致她们创业技能不强,妇女要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就必须尽快提高素质,增强自身的能力。 3、信息不灵,创业渠道少。由于广大农村妇女与外界的接触面不宽,获得信息的渠道不广,寻求创业致富信息的主动性差,因此,创业信息的获得率也就相对偏低,使她们时常处于一种有想法而无行动或者有行动而无方向的半盲目状态。 4、自我发展意识不强,家人不够支持。很多女性认为从事养老服务、家政服务等职业,是伺候人、低人一等的工作,而且工作辛苦、收入少,不想去做;一些大龄女性缺乏自强自立的信心,害怕被人笑话、被人歧视,不敢去做。家人也不太支持,传统的认为妇女就应该在家里做家务、带孩子等。 四、对策及建议 1、加强引导,优化就业环境。从全社会入手,进一步加大有关保护妇女劳动权益的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构建两性平等的性别文化,倡导文明的“生育观”和“家庭观”加强对男女平等国策的宣传,强化全社会男女平等观念,使这一观念深入人心。 2、提高女性受教育的程度,加强技能培训。妇联组织要广泛宣传再就业的形势、方针、政策,宣传再就业的行业和岗位。引导下岗女工放下架子,丢下面子,振作精神,寻岗创业。妇联、农业、科技、就业、畜牧等相关部门应开展多种形式的农村实用技能培训,让妇女掌握1-2门农村实用技术,增强创业就业本领。 3、建立健全法律法规和社会保障制度。解决女性就业劣势最根本的措施就是建立健全完善法律法规体系和社会保障制度,创造良好的就业环境。 4、因地制宜拓宽就业渠道。应结合本地区实际,因地制宜开发相关产业,选择适合妇女项目,拓宽创业就业渠道。 5、鼓励妇女自主创业。女性在餐饮业、批零贸易和社会服务业等行业,尤其是中小企业,成功的几率比较高。妇联帮助她们争取相应优惠政策,鼓励和支持女性创业,扶持她们发展。同时鼓励她们吸纳下岗失业女工就业。 6、搭建劳动就业服务平台。建议政府和有关部门进一步加强街道、乡镇劳动保障机构建设。增强服务功能,提高服务效率。妇联组织协调劳动保障部门,建立健全女职工技能开发体系,鼓励和支持社会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