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液的形成教案.doc_第1页
溶液的形成教案.doc_第2页
溶液的形成教案.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考点1】溶液的概念和基本特征一、溶液的概念1. 溶液: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叫做溶液。2溶液的组成:溶液是混合物,由溶质和溶剂组成。溶液的质量=溶质的质量+溶剂的质量;溶液的体积溶质体积+溶剂体积溶质:被溶解的物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一种溶液中的溶质可以是一种或多种物质。溶剂:能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水是最常见的溶剂,汽油、酒精也可以作为溶剂。有关溶质和溶剂的一些说明:(1)不同溶质在同一溶剂里的溶解性不同,同种溶质在不同溶剂里的溶解性也不同。如:碘不易溶解在水中而易溶于酒精,高锰酸钾不易溶于汽油而易溶于水,这与物质的本性有关系。(2)溶质可以是一种也可以是多种,而溶剂只能是一种,如:在蔗糖溶液中可以继续溶解食盐,此时,溶质是蔗糖和食盐,溶剂只有一种即水。溶液的命名:“溶质”的“溶剂”溶液如:“碘酒”中碘是溶质,酒精是溶剂,则溶液应该命名为“碘的酒精溶液”;如:食盐水中,氯化钠是溶质,水是溶剂,则溶液命名为“氯化钠的水溶液”;如果溶剂是水,则溶液可以简称“氯化钠溶液。”例:1指出下列溶液的溶质和溶剂。(1)KMnO4溶液 (2)盐酸 (3)碘酒(4)10 mL酒精和20 mL汽油的混合物 (5)10 mL水和20 mL酒精的混合物2. 1下列物质中,属于溶液的是( ) A纯净水 B糖水 C玉米粥 D豆浆二、溶液的基本特征均一性:指溶液形成以后,溶液各部分的组成、性质完全相同。如溶液中各部分的浓度、密度和颜色完全一样。稳定性:外界条件不变,溶液长期放置,溶质不会从溶液中分离出来。是混合物【规律】溶液的判别1澄清透明不代表是无色的。2均一稳定的液体不一定是溶液,如水。【举例】硬水、空气、纯净水属于溶液;泥水,油水,蒸馏水不是溶液。【技巧】溶质、溶剂的判定1通常不指明溶剂的溶液,一般是水溶液。2当固体、气体溶于液体时,固体、气体做溶剂,液体做溶剂。3当两种液体互相溶解时,量多的叫做溶剂,量少的叫做溶质。4当物质溶解发生化学变化时,一定要正确判断溶质。5溶质和溶剂是溶液所特有的概念,悬浊液和乳浊液不存在溶质和溶剂。6溶质质量是指溶液中已溶解溶质的质量。7通常把在室温(20度)下,溶解度在10g/100g水以上的物质叫易溶物质,溶解度在110g/100g水叫可溶物质,溶解度在0.01g1g/100g水的物质叫微溶物质,溶解度小于0.01g/100g水的物质叫难溶物质.可见溶解是绝对的,不溶解是相对的.注意:a、溶液不一定无色,如CuSO4为蓝色 FeSO4为浅绿色 Fe2(SO4)3为黄色b、溶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水是最常用的溶剂c、溶液的质量 = 溶质的质量 + 溶剂的质量 溶液的体积 溶质的体积 + 溶剂的体积 d、溶液的名称:溶质的溶剂溶液(如:碘酒碘的酒精溶液)固体、气体溶于液体,液体为溶剂例:3一杯食盐溶液,从溶液的上部取出一些,测得它的密度为a g/cm3;再从下部取出一些,测得它的密度为b g/cm3,则a与b的关系正确的是( ) Aa=b BabCab D无法确定4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溶质只能是固体;溶剂一定是水;一种溶液只含有一种溶质;溶液是无色透明的纯净物。其中错误的是( ) A B C D5小明在做家庭小实验时,把下列物质分别放入适量水中并充分搅拌,其中不能得到溶液的是( ) A面粉 B纯碱 C食盐 D白酒【考点2】溶液和浊液1、浊液:包括乳浊液和悬浊液。2、乳浊液:小液滴分散到液体里形成不均一的、不稳定的混合物叫乳浊液。 例:植物油加入水中、汽油与水混合等。 悬浊液:固体颗粒分散到液体里形成不均一的、不稳定的混合物叫悬浊液。 例:泥浆水、少量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的石灰水形成的浑浊液体等。【考点3】乳化现象 1乳浊液:小液滴分散到液体里形成不均一的、不稳定的混合物叫乳浊液。 2乳化现象:使植物油分散成无数细小的液滴,而不聚集成大的油珠,这些细小的液滴能随着水流走,这个现象叫乳化现象。3乳化作用在生活中的应用洗涤:用乳化剂(洗涤剂)可以将衣服、餐具上的油污洗掉。生活中常用的乳化剂:肥皂、洗洁精【技巧】乳化作用如何判别?乳化作用是将大颗粒的物质变为小颗粒的物质,与溶解有本质的区别注意:汽油去除衣服上的油漆利用的不是乳化作用,而是汽油溶解了油漆。例:1生活中的洗涤问题大都与化学知识有关。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厨房洗涤剂可使餐具上的油污乳化 B汽油可溶解衣服上的油渍C食醋可用来除去热水瓶中的水垢 D自来水可溶解掉铁栅栏上的铁锈2日常生活中除去油污的方法很多,下列现象不属于乳化的是( ) A修车工用汽油洗去手上的油污 B洗发精洗去头发上的油脂C洗面奶洗去皮肤上的油脂 D洗洁精洗去餐具上的油污【考点4】溶解过程的热现象【举例】常见的吸放热溶液:1.NaOH、浓硫酸溶于水,溶液温度升高;2.NH4NO3溶于水,溶液温度降低;3.NaCl溶于水,溶液温度无明显变化。原因分析:在溶解过程中发生了两种变化,一种是溶质的分子(或离子)向水中扩散,即扩散过程,这一过程吸收热量;另一种是溶质的分子(或离子)和水分子作用,生成水合分子(或水合离子),即水合过程,这一过程放出热量。即:扩散吸热;水合放热。扩散过程吸收的热量 水合过程放出的热量,温度降低,如: NH4NO3溶于水。扩散过程吸收的热量 水合过程放出的热量,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