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三国鼎立 永春美岭中学宋志峰 一 学生的学情分析二 教材的地位三 教学目标和要求四 教学重点和难点五 教法学法六 教学手段七 教学程序设计 目录 一 学情分析 1 在认知结构上 七年级新生对历史知识的体会比较直观和片面 对历史现象缺乏整体的认知 对历史事件内在联系的理解能力相对欠缺 2 在心理特点上 七年级新生对新知识普遍有较浓厚兴趣 个体表现欲望较强烈 表现在课堂上参与课堂活动的积级性较高 3 在现实方面上 七年级新生在历史知识的学习上较易受文学生影视作品的误导 加之我校为山区学校 学生在知识体系的广度和深度上都较欠缺 二 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本课主要介绍了国家从分裂到局部统一的过渡时期的历史 三国鼎立是东汉末年军阀混战的必然结果 但它的形成 实现了几个大范围的局部统一 是历史的一大进步 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为下一课学习 西晋的统一 奠定了基础 体现了知识的延续性 所以说 三国鼎立 揭开了中国大分裂和民族融合的序幕 起着承上启下的历史作用 中国历史从此进入了封建社会民族大融合的时期 其中赤壁之战为中考常考查的内容 应引导学生着重掌握 三 教学目标和要求 1 基础知识目标 引导学生掌握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的时间和历史作用 曹操统一北方的原因 赤壁之战曹操失败的原因以及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原因 2 能力培养目标 1 通过对曹操在两次战役中一胜一败原因的分析 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 2 培养学生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以及对历史事实和文艺创作的分辨能力 3 情感目标通过对本课的学习 使学生增进对祖国历史了解 进一步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四 教学重点难点 1 重点 官渡之战 赤壁之战 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2 难点 曹操统一北方的原因和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原因 五 教法与学法 教法 讲授法图示法设疑解答法分析综合法 学法 阅读法讨论法比较法归纳法 六 教学手段 为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 在教学中要充分运用挂图 教材中的地图和图片以及电视剧 三国演义 中的画面及主题歌 并综合运用多媒体设计课件完成教学 七 教学程序设计 一 导入新课 二 讲授新课 三 课堂小结 四 练习反馈 五 活动探究 三国鼎立 一 引入新课 利用历史题材影视文学作品的直观性 及与日常生活联系 抓住初一新生的个体表现欲望较强心理特点 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调动 活跃课堂气氛 提问 谁能说出这首歌是哪部电视剧的主题曲 谁又能说照片上人物的姓名 播放电视剧 三国演义 主题曲 展示歌词及主要人物照片 三国演义 你看过吗 你能否说出其中几位人物的名字 二 讲授新课 图示 东汉末年军阀割剧形势 并适时点出 当时最强大的两个军阀是曹操和袁绍 由此切入 一 官渡之战 在学生阅读教材的基础上 提问 战争发生的时间 地点 双方实力对比及战争结果 通过阅读 提问 培养学生思维概括及语言组织表达能力 200年官渡之战 袁绍 10万人 3 4万人 曹操 官渡之战 官渡之战奠定了曹操统一北方的基础 是我国古代一次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 曹操 官渡之战 利用多媒体展示地图 加强历史事件的直观性 牢固记忆 提高教学效果 同时利于学生对战术运用的理解和读图能力培养 讨论 曹操为什么能打败袁绍统一北方 组织学生进行分组讨论 协作探究 教师进行适当的引导与提示 由小组归纳形成共同观点并发言 最后由教师进行总结 充分利用历史的客观性和主观性特点 有利于学生批判思维 创新思维的前提 的形成 展示曹操的诗作 龟虽寿 片断 联系语文知识适当讲解并提问 曹操在诗中借物言志 他在统一了黄河流域后 又有什么样的 壮心 设置悬念 激发学生求知欲 老骥伏枥 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 壮心不已 曹操 展示赤壁古战场 及苏轼的词作 念奴骄 赤壁怀古 以此引入下一问题 在课堂中体现历史科与其它学科的渗透教学 拓展学生知识面 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 念奴骄 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 浪淘尽 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 人道是 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 惊涛拍岸 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 一时多少豪杰 宋 苏轼 二 赤壁之战 在学生阅读教材的基础上 提问 战争发生的时间 地点 双方实力对比 战争结果及历史作用 通过阅读 提问 培养学生思维概括及语言组织表达能力 208年 赤壁之战 曹 刘 刘 刘 刘 孙 刘联军 孙 赤壁大战 赤壁之战后 曹操不敢再轻易南下 孙权在长江中下游的地位得到巩固 刘备占据湖北 湖南的大部分地区 又攻占四川 赤壁之战奠定了三国鼎立局面的基础 赤壁之战是我国古代一次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 讨论 赤壁之战双方胜败的原因 组织学生进行讨论 协作探究 教师进行适当的引导与提示 由小组归纳达形成共同观点并发言 最后由教师进行总结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 共同探究的精神 同时发挥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作用 赤壁古战场 你认为苏轼词中还有不符史实的地方吗 有人说曹操 周瑜都是三国时期人 你认为这个说法对吗 拓展学生知识面 同时抓住初一学生好奇的心理特点 通过设疑增加悬念 调动学生兴趣 为讲述下一问题作铺垫 提出问题 三国鼎立的形成 播放 三国鼎立 纪录片片断 并指导学生阅读教材 三国鼎立的形成 展示表格 在阅读教材的基础上 指导学生填表 三国鼎立的形成 强调 三国时期开始的时间为 公元220年 以此为依据 帮助学生分析之前的两个问题 加强学生的理解性记忆 并能有针对性地纠正日常生活及影视文学作在学生心目中造成的误区 利于学生区分文学作品与历史史实的差异 曹魏重视农耕 曹操和他的后继者一直重视屯田 发展农业生产 大力兴修水利 翻车 诸葛亮治蜀 蜀锦 孙吴开发江南 230年 吴国大将卫温率万人船队到达夷洲 今台湾岛 加强了台湾地区和内地的联系 吴国造船业发达 促进了海上交通的发展 一 官渡之战200年曹操袁绍奠定了曹操统一北方的基础 二 赤壁之战208年曹操孙刘联军奠定了三国鼎立局面的基础 三 三国鼎立1 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2 三国经济的发展 小结 依据内容概括总结 小结 一种局面 三国鼎立 两大战役 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 三国鼎立 三国名称和都城 四个人物 曹操 孙权 刘备 诸葛亮 五个时间 200年 208年 220年 221年 222年 增加知识的趣味性 调动学生兴趣 并强化学生的理解与记忆 设计紧扣中考的练习题 限时训练 引导学生积极思考 踊跃发言 通过讲练结合 提高效率 扎实基础 巩固重点难点 拓展思维能力 1 东汉末年 形成了许多割据一方的军阀 其中实力最强的是黄河中下游的a曹操和袁绍b刘备和孙权c曹操和刘备d孙权和袁绍 2 三国时期开始于a 219年b 220年c 221年d 222年 课堂练习 3 奠定三国鼎立局面形成基础的战役是a 长平之战b 官渡之战c 赤壁之战d 牧野之战 辨析题 曹操是三国时期杰出的政治家 他率军在赤壁之战中大败袁绍的军队 错误 理由 错误 理由 三国时期 曹操生活在东汉末年 不属于三国时期的人物 赤壁之战 曹操是在官渡之战中大败袁绍的军队 有人说曹操是个英雄 有人说他是个奸雄 我们该怎样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舞台用品租借合同范本
- 制药工程化学题目及答案
- 医疗器械临床试验质量管理在临床试验统计分析中的应用报告
- 2025年迷你世界解说题目及答案
- 2025年施工员考试《管理实务》仿真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山西省运城市事业单位工勤技能考试题库及答案
- 2025年山东省中小学教师招聘面试真题及答案
- CN120305738A 一种农药生产用过滤装置 (沾化国昌精细化工有限公司)
- CN120197952A 一种基于数字孪生的工程质量验评档案管理方法 (中国建筑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
- 高压试验题库答案
- 应急响应第一人考试试题及答案
- 投放仪器合同协议书范本
- 国内外光伏发电研究现状
- 赌博退款协议书范本
- LKJ2000监控装置故障处理分析行车安全与设备68课件
- 弘扬光荣传统中密切内部关系
- 二甲护理条款解读
- 新2024年-北京市房屋租赁合同自行成交版
- 3D打印混凝土表面增强技术-全面剖析
-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教学计划(含进度表)
- 算力中心建设的技术要求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