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适应设计与材料的地域性.doc_第1页
生态适应设计与材料的地域性.doc_第2页
生态适应设计与材料的地域性.doc_第3页
生态适应设计与材料的地域性.doc_第4页
生态适应设计与材料的地域性.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3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生态适应设计与材料的地域性2006年4月第8卷第2期沈阳建筑大学(社会科学版)JournalofShenyangJianzhuUniversity(SocialScience)Apt.2006Vu1.8.No.2文章编号:167313872006)02010503生态适应设计与材料的地域性李运远(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北京100083)摘要:生态设计一直是设计师共同关心的热点,但同时也对这一概念充满疑惑.本文从生态学概念入手,提出设计学与生态学可以结合的生态适应设计概念.分析了生态适应设计与可持续设计的同异.井且重点讨论了生态适应设计中把握材料的地域属性这一层面的问题.通过对着名建筑设计师赖特设计作品的剖析,论证了设计师把握和理解这种强烈的材料地域特征是生态适应设计的重要内客之一.关键词:生态;生态适应设计:材料;地域性中图分类号:TU859文献标识码:A一,关于生态适应设计的概念从一般生态学专着来看,生态学基本上被统一定义为是研究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如果从研究的角度出发来看,传统生态学是以某一个或某些生物为主体,其他生物和环境为客体进行研究的.随着人类的活动对自然干扰越来越大,生态学也不再拘泥于传统概念,而呈现出发展迅速,分支众多的特点.其中发展最快的,最广泛的领域就是与人相关的领域.即人类生态学,环境生态学,环境科学等与人类活动关系密切的学科.那么接下来我们将要讨论的内容,其共同点也都是关于人与环境的关系.环境生态学一书中曾提到人为对自然界的干扰有正干扰和负干扰两种类型.尊重自然界的客观规律,尊重生产与生态学相结合的观点.谋求与生态系统最大的和谐与协调.这种科学思想的指导下去从事的生产活动是正干扰;如果违背自然界的客观规律,随心所欲地对待自然界,是一种负干扰.生态破坏通常是指生态环境的破坏和生态环境的失调,其破坏程度取决于人为的负干扰程度,负干扰愈强烈,生态破坏就愈严重,生态恢复的难度和时间就相应地增加和延长_2JI.以上可以知道,就广泛使用的生态设计来说,即使是考虑了环境和生态系统的设计原则,也并非是人类对环境以及生物和人类自身,后代的一种贡献,而是人类对自身错误的一种纠正,这种纠正不能称为生态设计.而是为保持生态平衡和适应生态环境的一种生态适应设计.相对常规设计而言,有目的地考虑使设计过程和结果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和影响尽量减少的设计方式或设计措施,可以称为生态适应设计.生态适应设计的内容,有可能在目前的条件下增加常规设计的难度.但随着技术的进步和设计者生态意识的增强,以及经济状况的改善.生态适应设计有可能成为常规设计的内容,随之生态适应设计的内容也不断发生着变化和进步.生态适应设计这一概念的提出是受到生态恢复等一些生态学方面概念的启发,但我们同时了解到在生态恢复的实践中,在某些方面.人的能动作用是极其有限的.在设计领域中更无从谈到生态恢复设计,只能称为生态适应设计.生态适应是一个持久的过程.是一个永远收稿日期:2006.03.12作者简介:李运远(1976一),男,内蒙古呼伦贝尔人,博士研究生.1O6沈阳建筑大学(社会科学版)第8卷没有终极结果,但永远追求完美的过程.并且这一过程与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并不完全相同,没有可持续发展原则那么全面和广泛,而是更关注其中的资源和能量问题.使之具有更强的可操作性.但可持续设计中的一些重要原则和标准也同样适于生态适应设计.比较有代表性的如:4R原则.即reduce,减少材料,各种资源和不可再生能源的使用;renewable,利用可再生能源和材料;recycle,利用回收材料,设置废弃物回收系统;reuse,在结构充分的条件下重新使用旧材料l.通过以上的分析,笔者基于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两方面来考虑,将符合生态适应原则的建筑以及景观设计的方法,归纳为5个方面:(1)建筑和景观与自然共生;(2)应用减轻环境负荷的节能新技术;(3)利用循环再生型的材料;(4)创造健康,舒适的环境;(5)使设计融入历史与地域的人文环境.二,生态适应设计与材料的地域性在当今世界的城市化进程中,中国和其他许多发展中国家的人们,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传统的建筑及居住模式也随之改变着.但那些被人们放弃了的建筑才是符合生态特征并适于当地建筑形式的.这种放弃与适应,在很多情况下令人惋惜.因为那些与传统生活方式相适应的设计形式,在现代设计中,正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我们可以发现那些传统的部分,尤其是它们的形式和某些表现方法,带有极强的地域性特征.无论是从材料的运用上,还是从设计的形式上.这种特征适应了某些地区的社会生活,气候和环境条件而存在.把握和理解这种强烈的地域特征,是生态适应设计的重要原则之一.生态适应设计涵盖的内容十分广泛,在此不能一一赘述,笔者只从材料的地域性这一方面,管窥生态适应设计的内涵.地域性一词来源于古希腊,对他们而言,地域让人想起某个地点一成不变的特质,并且与当地的精神息息相关.地域精神就像存在于高深思想领域中的柏拉图纯粹几何体而且被认为是潜伏在事物表面之下,能够通过敏锐的洞察力进行发掘.当18世纪亚历山大?波谱建议英国景观设计师去考虑地段的特征时,这便说明他头脑中精神发掘的行为,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讲的场地分析.材料作为设计的重要元素,不仅传达出设计师的设计理念,更重要的是,它是使用者与地域环境相联系的媒介.当材料属于某一场所,或是从这一地域中所发掘出的,或被本士化时,材料会体现出这一地域的环境特征,风土风貌.这种材料的运用常常会被视为这一地区的重要特征.把这类材料用于设计中,会激起人们的归属感,或居所感等心理暗示,进而使人们增强群体意识和情感上的凝聚力,体现这一场所的内在精神.所以,富于地域性特征的,有亲和力的设计作品,大多在材料的运用上表现出地域和场所独有的特色.通常,这类设计本着环境保护,可持续性等原则,就地取材,与环境密不可分,它是环境的一部分,仿佛从自然,从环境中生长孕育而出,而后也将消失于此.它的存在为周围的环境增添了光彩,无形之中成为人类生活与周围环境相协调的纽带,为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积极的因素.体现出生态适应性的原则.以着名的建筑设计师赖特所设计的西塔里埃森(图1)为例,来说明生态适应设计中的材料的地域性.西塔里埃森建造于二十世纪初的,被称作从环境中生长出来的设计,一直被作为体现材料地域性的优秀典范,为广大业内人士所推崇图1由巨石和沙石碎片锻嵌的西塔里埃森在这一设计中,赖特用单纯的几何形式造出与当地自然环境相协调的现代主义建筑和景观.火炉,木屋顶,织物,围帐等,好似建筑的代表性景观.在这块场地上,赖特用一系列当地所特有的材料,创造出从脚下的大地中生长起来的建筑.设计中大部分材料都是就地取材,再经过特第2期李运远:生态适应设计与材料的地域性l07殊的施工方法,使建筑不仅能与周围的原生自然环境完美结合,同时又不失鲜明的特色与现代感.例如,设计师首先把从沙漠中收集来的巨石和岩石碎片,靠着木构架较散乱地堆砌起来,然后再用较小的石块来填充大石料之间的缝隙,最后再用一种当地简陋的混凝士混合物把这些比较松散的组成构件牢牢地粘在一起,使墙体形成一种特殊的质感.石砌体表面,与多倍放大后的未经打磨的水磨石面十分相像,而这恰好反映出周围山脉的肌理(图2).通过设计师对地域材料的感悟,创造出了从属于自然环境的建筑.完美地体现出了设计的生态适应性原则.反映出了建筑所处地域的特征,使建筑成为场所中一个和谐的要素,就像从地里生长出来.迎接着太阳.圈2建筑细部通过赖特的西塔里埃森,我们了解到,设计中最适宜的材料莫过于就地可取的当地原料.设计作品不仅能满足功能上的各种要求,而且可以在时光流逝,沧海桑田之后,重新回归于自然,转化成它最初的形式.此外,我们也会发现,现代人为的建造活动并非一定会对周围的环境产生负面影响.通过设计师的努力,可以创造出适合当地环境的生态适应性设计,不但不会破坏环境,反而会为环境带来生机.在这一过程中,地域性材料的选用,虽然只是其中的一种手段,但也非常值得我们研究和借鉴.随着科学的发展和人类社会的进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已经成为时代的呼声.生态适应设计的概念,也越来越被设计师们所重视,与此同时,现代设计师也在不断地赋予材料新的表现形式,以尽可能地体现地域性的特征.只有自然,科学地运用材料.才能创造出生态适应性的设计.同样,选择富于地域特征的生态材料,才能设计出可持续发展的,优秀的作品.参考文献:1李博.生态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2张合平.环境生态学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o02.3】徐波.营造绿色建筑M.北京:北京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4吴清仁.生态建材与环保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5斯汤戈.F.L.赖特M.李永钧,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2.EcologicaladaptationdesignandlocalcharacteristicsofmaterialYun一n(GardeningSchool,BeijingForestryUniversity,Beijing,100083)Abstract:Ecologicaldesignisalwayswhatdesignersconcernandhasbecomeahottopicrecently.Atthesametimetheconceptofecologicaldesignisfullofconfusion.Basedonecology.thispaperclaimsthattheconceptionofecologicaladaptationdesignshouldcombinedesigningwithecology.Thispaperalsoanalyzstheconnectionbetweenecologicaldesignandsustainabledesign.Thepaperalsoanswershowtocontrolthecharacteristicsofmaterialinordertomatchthemwithlocalenvironmentinecologicaladaptationdesign.Throughanalyzingthefamousarchitect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