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人入院和出院护理_第1页
病人入院和出院护理_第2页
病人入院和出院护理_第3页
病人入院和出院护理_第4页
病人入院和出院护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四章 病人入院和出院护理,第一节 病人入院的护理,病人由于身体不舒服或作身体检查,来医院求诊。经医生检查诊断后根据病情建议病人需住院进一步检查治疗,病人接受建议办理入院手续住院检查治疗。,入院护理是指病人入院时,护理人员对其进行的一系列护理工作。,入院护理的目标: 1、使病人与家属感到受欢迎与被关心; 2、促使病人尽快适应医院环境。 3、观察与评估病人情况; 4、拟定护理计划; 5、实施个别华、整体化护理,维护病人身心安全与舒适。,一、入院程序1、办理入院手续2、通知病室,3、进行卫生处置4、护送病人进入病室,二、病人入院后的初步护理(一)护理目标1、病人与家属感到受欢迎和被关心;2、病人能熟悉医院的环境,并适应病人的角色。3、病人能得到及时的治疗与护理。,(二)护理措施1、一般病人的入院护理 (1)准备病人床单位(2)迎接新病人(3)测量体温、脉搏、呼吸、血压,部分测身高、体重。(4)填写住院病历和有关护理表格。(5)通知医生。(6)介绍病室及病区环境。(7)进行入院评估。(8)准备膳食。,迎接新病人,生命体征测量,需要时测量身高。,通知负责医生诊视病人。根据情况通知营养室为病人准备适合病人病情的膳食。,6、填写住院病历和有关护理表格。(1)用蓝色钢笔逐项填写住院病历眉栏及各种表格。(2)用红色钢笔将入院时间竖写在当日体温单相应时间的4042横线之间。(3)记录首次体温、脉搏、呼吸、血压、体重及身高值。 (4)填写入院登记本、诊断卡(一览表卡)、床头(尾)卡。,介绍与指导:向病人及家属介绍病室环境及有关规章制度、床单位及其设备的使用方法,指导常规标本的留取方法、时间及注意事项。,8、执行入院医嘱及给予紧急护理措施。9、评估病人,二 、急诊病人的入院护理 1、准备床单位,2、备好急救器材与药品。3、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及病情变化,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抢救,并作好护理记录。4、不能正确叙述病情和要求的病人需暂留陪送人员,以便询问病史。,分级护理:,四、病人入院后的心理状况及应对(一)焦虑感(二)孤独感(三)恐惧感(四)愧疚感(五)失去自主感(六)自卑感(七)择优心理,第二节 病人出院护理,一、病人出院前护理:1、护士根据出院医嘱,将出院日期通知病人及家属,协助其做好出院准备。,2、注意病人的情绪变化及时给予相应的安慰与鼓励。,3、 针对病人现状,适时进行健康教育。4、征求病人对医院工作的意见,以便不断提高医疗护理质量。,二、出院时的护理1、执行出院医嘱。,(1)停止一切医嘱(2)出院后如需继续服药治疗时,护士可凭医嘱处方到药房领取药物。(3)填写出院通知单。(4)体温单,3、协助病人整理用物,归还寄存的物品,收回病人住院期间所借的物品,并消毒处理。 4、协助病人或家属办完出院手续,根据病人病情用平车、 轮椅或步行护送病人出院。,三、病人出院后处理1、填写出院病人登记本。2、按要求整理病历。3、处理出院病人床单位(1)撤去被服,按疾病种类进行清洗消毒。(2)床垫、床褥、棉胎、枕芯进行日光暴晒或紫外线照射消毒。,(3)床旁桌椅用消毒液擦拭非一次性用物(4)病室开窗通风。(5)铺好床单位准备迎接新病人(6)传染性病人离院后按终末消毒法。,作业:,第五章 人体力学在护理学中的应用 第一节 人体力学与护理,了解:人体力学:是运用力学原理研究维持和掌握身体的平衡,以及身体从一种姿势变成另一种姿势时身体如何有效协调的一门科学。,正确的姿势不正确的姿势:,一、常用力学原理(一)杠杆作用杠杆作用:是指在外力作用下使杠杆绕一固定点(支点)转动。、平衡杆杆、省力杠杆、速度杠杆,(二)平衡与稳定、物体的重量与稳定度成正比、支撑面的大小与稳定度成正比、物体重心高度与稳定度成反比、重力线必须通过支撑面,才能保持人或物的稳定。,(三)压力与摩擦力,二、人体力学在护理实践中的应用(一)合理使用杠杆原理(二)采取正确的姿势,保持身体平衡、正确的站立姿势、扩大支撑面、降低重心、尽可能让重力线通过支撑面(三)合理运用压力与摩擦力,、合理使用压力、合理使用摩擦力(四)其他1、尽量使用大肌肉群或多肌群2、尽量用身体转动代替腰部扭转,第二节 体位的保持与更换,卧位的性质根据卧位的自主性可分为主动、被动和被迫三种卧位。,主动卧位:病人自己采用最舒适的卧位,称主动卧位。被动卧位:病人自身无能力变换卧位,而只能处于被安置的卧位,称被动卧位。被迫卧位:病人有更换卧位的能力,但由于疾病、治疗或检查的原因,被迫采取的卧位,称被迫卧位。,一、常用的各种卧位,(一)仰卧位1、去枕仰卧位2、仰卧屈膝位3、仰卧中凹位4、头低足高位5、头高足低位,1、去枕仰卧位,1、去枕仰卧位(1)昏迷或全身麻醉未清醒。(2)椎管内麻醉或脊髓腔穿刺后病人。,1、去枕仰卧位,2、仰卧屈膝位,2、仰卧屈膝位 腹部检查或接受导尿、会阴冲洗等。,2、仰卧屈膝位,3、仰卧中凹位,3、仰卧中凹位 :用于休克病人。,3、仰卧中凹位,4、头低足高位,4、头低足高位 (1)胎膜早破(2)下肢或骨盆骨折后行骨牵引术的病人(3)严重失血性休克(4)十二指肠引流或胆汁引流的病人(5)体位引流的病人,4、头低足高位,5、头高脚低位,5、头高脚低位(1)脑水肿的病人(2)颅脑手术后或头部外伤的病人(3)颈椎骨折行颅骨牵引术的病人,(二)侧卧位:,(二)侧卧位: (1)灌肠、肛门检查、及配合胃镜检查等。(2)长期卧床的病人,预防压疮。(3)臀部肌肉注射,(二)侧卧位,(三)半坐卧位,(三)半坐卧位,(三)半坐卧位(1)某些面部及颈部手术后病人。 (2)腹部手术后。 (3)盆腔手术后或盆腔、腹腔有炎症的病人。 (4)心肺疾病所引起呼吸困难的病人。(5)疾病恢复期体质虚弱的病人。(1)摇床(2)靠背架,(三)半坐卧位,(四)端坐位:,(四)端坐位: 心力衰竭、心包积液、支气管哮喘发作时的病人。 ,(四)端坐位,(五)俯卧位,(五)俯卧位 (1)腰背部检查(2)腰背部手术及腰背部或臀部有伤口(3)胃肠胀气所致腹痛。通过给病人提供俯卧位,能够达到相应目的。,(五)俯卧位,(六)膝胸位,(六)膝胸位 (1)肛门、直肠、乙状结肠镜检查及治疗的病人(2)矫正胎位不当及子宫后倾的病人,(六)膝胸位,(七)截石位,(七)截石位 会阴、肛门区域的检查及手术等,(七)截石位,二、协助病人更换体位,第三节 搬运病人的方法,一、轮椅的使用1、护送不能行走但能坐起的病人入院、出院、检查、治疗或室外活动。2、增进恢复期病人的体力,作为下地活动前的过渡。,1、病人的体重、意识状态、病情与躯体活动能力。2、病人损伤的部位和理解合作程度。3、轮椅的性能是否完好。,用物准备:轮椅,根据季节可备毛毯、别针,需要时备软枕。病人准备:病人了解轮椅运送的方法和目的,能够主动配合操作。环境准备:移开障碍物,保证环境宽敞。,1、操作步骤(1)仔细检查轮椅的性能,再次核对病人,向病人说明操作的目的、方法和配合方法,鼓励病人参与。,(2)将轮椅推至病人床旁与床尾平齐,面向床头,以缩短病人上轮椅的距离,便于病人入坐,翻起脚踏板,将闸制动,防止轮椅滑动。,(3)扶病人坐起,嘱病人以手掌撑在床面维持坐姿,协助穿衣及鞋袜下地,撤盖被至床尾。注意观察病人有无眩晕和不适等反应。,(4)护士站在轮椅背后,用两手臂压住椅背,一只脚踏住椅背下面的横挡,以固定轮椅,嘱病人扶着轮椅的扶手,身体置于椅座中部,抬头向后靠坐稳。提醒病人不可前倾、自行站起或下轮椅,以免摔倒,如身体不能保持平衡者,应系安全带避免发生意外。,(5)对于不能自行下床的病人,做轮椅的方法。可扶病人坐起,并移至床边,请病人双手置于搬运者肩上,搬运者双手环抱病人腰部,协助病人下床; 嘱病人用其近轮椅侧之手,扶住轮椅外侧之把手,转身坐入轮椅中;或由搬运者环抱病人,协助病人坐入轮椅中。,在搬运过程中,要随时观察病人的病情变化,嘱病人的头及背向后靠,并抓紧扶手,以免发生意外。,(6)翻下脚踏板,让病人双脚置于其上。病人如有下肢水肿、溃疡或关节疼痛,可将脚踏板抬起,垫以软枕,双脚踏于软枕上。,(7)天冷时,(8)整理好床单位,铺暂空床。观察病人,确定无不适后,松闸,推病人至目的地。在推送过程中注意观察病人情况,下坡应减速,并嘱病人抓紧扶手;过门槛时,翘起前轮,避免过大的震动,保证病人安全。,(9)下轮椅时的方法。将轮椅推至床尾,将闸制动,翻起脚踏板。 护士立于病人前,两腿前后分开,屈膝屈髋,两手置于病人腰部,病人双手放于护士肩上,协助病人站立。或利用轮椅扶手、床缘等,协助病人站立慢慢坐回床缘;协助脱去鞋子和保暖外衣。,(10)协助病人取舒适卧位,盖好盖被。整理床单位。观察病情。推轮椅回原处放置。需要时做好记录。,1、搬运是否安全、顺利,病人有无病情改变。2、病人坐于轮椅上是否舒适,有无疲劳、不适,病人能否配合。,二、平车运送法运送不能起床的病人出、入院、作各种特殊检查、治疗、手术或转运病人。,1、病人的病情、体重、与躯体活动能力。2、病人的病损部位与理解合作程度。3、平车性能是否良好。,用物准备:平车(上置以被单和橡胶单包好的垫子和枕头),根据季节准备毛巾被或带套的毛毯(棉被)。如为骨折病人,应有木板垫于平车上,并将骨折部位固定稳妥;如为颈椎、腰椎骨折或病情较重的病人,应备有帆布中单或布中单。,病人准备:了解使用平车的目的及配合方法。环境准备: 宽敞,便于操作。,1、操作步骤:(1)将平车推至床旁,核对病人,向病人或家属说明操作目的、方法和配合事项,(2)安置好病人身上的导管等,避免导管脱落、受压或液体逆流。,(3)根据病人的体重及病情选择采取几人进行的搬运方法:,1)挪动法:适用于病情允许,且病人能在床上配合者。移开床旁桌、椅,松开盖被,将平车推至紧靠床边。大轮靠床头,将闸制动。,协助病人将上半身、臀部、下肢依次向平车挪动,搬运者在一侧抵住平车,防止平车移动。此时病人头部卧于大轮端。协助病人躺好,包裹病人。先盖脚部,然后两侧,露出头部。,上层边缘向内折叠。,下车回床时,应先帮助其移动下肢,再移动上肢。,2)一人搬运法适用于病情允许,体重较轻者。移床旁椅至床尾,将平车推至病人同侧床尾,使平车头端与床尾呈钝角,将闸制动。松开盖被,协助病人穿好衣服。,搬运者一臂自病人腋下伸入对侧肩部,一臂在同侧伸入病人股下,面部偏向一侧;病人双臂交叉于搬运者颈后并双手用力握住搬运者。然后搬运者抱起病人,移步轻轻放在平车上,使之平卧于平车中央,盖好盖被。搬运者在搬运病人时,注意两脚前后分开,可扩大支撑面,降低重心,便于转身。,3)二人搬运法适用于病情允许,体重较重者。移床旁椅至床尾,将平车推至病人同侧床尾,使平车头端与床尾呈钝角,将闸制动。松开盖被,协助病人穿好衣服。,操作者甲、乙二人站在床边,将病人上肢交叉于自己胸前或病人双臂交叉于搬运者颈后。,将病人移至床边,甲一手抬起病人头、颈、肩部,一手抬起腰部;乙一手抬起病人臀部,一手抬起病人膝部(腘窝处)。二人同时抬起,使病人身体稍向护士倾斜,并移步将病人放于平车上,盖好盖被。身高者托病人上半身,使病人处于头高位,以减轻不适。,4)三人搬运法适用于病情较轻,但自己不能活动而体重较重者。移床旁椅至床尾,将平车推至病人同侧床尾,使平车头端与床尾呈钝角,将闸制动。松开盖被,协助病人穿好衣服。,将病人移至床边,甲托住病人的头、颈、肩及胸部;乙托住病人的背、腰、臀部;丙托住病人的膝及脚部。,三人同时抬起,使病人身体稍向护士倾斜,同时移步将病人放于平车上,盖 好盖被。三位搬运者由床头按身高顺序排列,高者在病人头侧,使病人头部处于高位,以减轻不适。按口令同时用力可保持平稳,减少意外伤害的发生。(录象),5 )四人搬运法适用于颈椎、腰椎骨折病人或病情较重的病人。,在病人腰、臀下铺帆布兜或中单。A:骨折病人车上需垫木板,并固定好骨折部位。B:中单的质量一定要能承受住病人的体重。C:多人搬运需协调一致,护士应站于病人头侧,以便观察病情变化。D:病人平卧于平车中央,避免碰撞。,搬运者甲、乙分别站于病床首、尾端,分别抬起病人的头、颈肩及双腿;搬运者丙、丁分别站于病床及平车两侧,紧紧抓住帆布兜或中单四角,四人同时抬起,将病人轻放于平车中央。,协助病人躺好,用被单及盖被包裹病人,先盖脚部,然后两侧,露出头部,上层边缘向内折叠。整理好病人床单位,铺暂空床。,松闸,推病人至指定地点。,运送病人过程中的注意事项:A:病人站在病人头侧推车,以观察病人。B:推车时,小轮在前,转弯时灵活。C:推车不可过快,(进出门时)避免碰撞。D:上下坡时病人的头部应在高处一端。E:骨折病人注意固定;颅脑损伤、颌面部外伤及昏迷的病人,应将头偏向一侧;有输液和引流时应保持管道通畅。,第四节 病人的活动与安全,一、满足病人活动的需要(一)活动的基本类型1、按肌肉收缩的形式分类(1)等长运动(2)等张运动,2、按肌肉运动时的方式和程度分类(1)被动运动(2)主动运动协助性主动运动主动运动阻力运动,3、按运动时能量供给方式分类(1)有氧运动(2)无氧运动,(二)活动受限的原因和对机体的影响1、呼吸系统2、心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