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中考说明.doc_第1页
2011年中考说明.doc_第2页
2011年中考说明.doc_第3页
2011年中考说明.doc_第4页
2011年中考说明.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1年北京市高级中等学校招生考试考试说明北京教育考试院 编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目 录考试性质(1)考试方式(1)考试时间(1)语文(2)一、考试范围(3)二、考试内容和目标(3)三、试卷结构(5)四、附录(7)附录一 (7)附录二(7)附录三(8)附录四(9)11考试性质北京市高级中等学校招生考试是以完成义务教育阶段学业的初中毕业生为对象的考试,其结果及时高级中等学校招生的重要依据之一,也是衡量学生是否达到课程标准所规定的学习水平的参考依据。考试的指导思想是:有助于高级中等学校的招生录取工作,有助于促进义务教育质量的近一步提高,有助于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化和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考试应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考试方式2011年北京市高级中等学校招生文化课考试由北京市教育考试院同意命题,分区县网上阅卷。文化课考试科目为语文、数学、外语、物理和化学。其中语文、数学和外语满分120分,物理满分为100分,化学满分为80分。考试方式为闭卷,书面作答。考试时间201年北京市高级中等学校招生文化课考试于2011年6月24日至26日进行。各科考试时间分别为:语文150分钟,数学120分钟,外语120分钟,物理120分钟,化学100分钟。语 文( 节 选 )一、考试范围语文学科考试以教育部制订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为依据,以“课程标准”规定的内容为考试范围,从北京市语文教学的实际出发,统筹兼顾北京市现行不同版本教材的内容。二、考试内容和目标(一)识字与写字1. 认识3500个常用汉字,其中3000个左右会写。2. 正确规范地书写汉字;读准字音,认清字形,掌握汉字的基本意义。(二)阅读1. 现代文阅读(1)整体感知文章的主要内容,把握文章的中心。(2)理解文章段落之间的关心,理清文章思路。(3)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4)对文章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结合材料对相关问题进行探究。(5)了解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在文章中的作用。(6)了解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样式。(7)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对作品的思想情感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8)阅读科技作品,注意领会作品中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方法。(9)阅读简单的议论文,能区分观点和材料(道理、事实、数据、图表等),发现观点和材料之间的联系,并通过自己的思考,作出判断。(10)了解基本的语法知识,用来帮助理解文章中的语言难点,并能够辨析、修改常见病句。(11)了解常用的修辞方法,体会它们在文章中的表达效果。2. 文言文阅读(1)背诵和默写规定的古诗文(见附录三)(2)理解文中文言词语的含义。(3)了解句意,能将文言语句译成现代汉语。(4)理解文章的基本内容。(三)写作1. 根据题意和要求写作。中心明确,思想健康,条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思,力求有创意地表达。2. 根据表达的中心,选择适当的表达方式。合理安排内容的顺序和详略。3. 写记叙文,做到内容具体;写简单的说明文,做到明白清楚;写简单的议论文,做到有理有据;根据生活需要,写日常应用文。4. 正确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四)综合性学习1. 依据设置的情境和提供的资料,完成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简单方案的设计。2. 根据要求提取文字或图表中的重要信息,归纳内容要点,形成自己初步的认识。3. 综合运用语文能力解决生活中的语文实践问题。三、试卷结构(一)试卷分数、考试时间试卷满分为12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二)考试内容及分配比例基础积累 约占 30分理解感悟 约占 40分 文言文阅读 (约占 10分) 现代文阅读 (约占 30分)表达交流 约占 50分(三)试题难度及分配比例较易试题 约占 60分中等试题 约占 36分较难试题 约占 24分(四)试题题型及分配比例选择题 约占 12分填充题、简答题 约占 58分写作题 占 50分四、附 录附录一 现代文文章示例1. 春 朱自清2. 背影 朱自清3. 藤野先生 鲁 迅4. 散步 莫怀戚5. 范进中举 吴敬梓6. 故乡 鲁 迅7. 孔乙己 鲁 迅8. 变色龙 契诃夫9. 天上的街市 郭沫若10. 苏州园林 叶圣陶11. 奇妙的克隆 谈家桢12. 十五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 罗迦费因格13. 怀疑与学问 顾颉刚14. 威尼斯商人 莎士比亚15. 沙家浜 汪曾祺16. 龙须沟 老 舍附录二 文言文文章示例1. 向叔贺贫 国语2. 曹刿论战 左传3.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4. 鱼我所欲也 孟子5. 扁鹊见蔡桓公 韩非子6. 邹忌讽齐王纳谏 战国策7. 唐雎不辱使命 战国策8. 陈涉世家 司马迁9. 出师表 诸葛亮10. 桃花源记 陶渊明11. 三峡 郦道元12. 与朱元思书 吴 均13. 陋室铭 刘禹锡14. 师说 韩 愈15. 小石潭记 柳宗元16. 捕蛇者说 柳宗元17. 活板 沈 括18. 醉翁亭记 欧阳修19. 岳阳楼记 范仲淹20. 记承天寺夜游 苏 轼21. 读孟尝君传 王安石22. 送东阳马生序 宋 濂23. 核舟记 魏学洢24. 口技 林嗣环附录三 古诗文背诵篇目1. 曹刿论战 左传2.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3. 论语(“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学而不思则罔”)4. 桃花源记 陶渊明5. 陋室铭 刘禹锡6. 小石潭记 柳宗元7. 岳阳楼记 范仲淹8. 蒹葭 诗经9. 观沧海 曹 操10. 饮酒(结庐在人境) 陶渊明11.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 勃12. 使至塞上 王 维13.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 白14. 行路难(金樽清酒斗十千) 李 白15. 望岳 杜 甫16.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杜 甫17.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岑 参18.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19.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20. 泊秦淮 杜 牧21. 浣溪沙 晏 殊22. 登飞来峰 王安石23. 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 范仲淹24.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苏 轼25. 江城子 密州出猎 苏 轼26. 游山西村 陆 游27. 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状词以寄之 辛弃疾28. 过零丁洋 文天祥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