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绘学基础课程设计.doc_第1页
测绘学基础课程设计.doc_第2页
测绘学基础课程设计.doc_第3页
测绘学基础课程设计.doc_第4页
测绘学基础课程设计.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测绘学基础课程设计 学院:矿业工程学院 班级:10级测绘1班 学号:1072143114 姓名:王伟 指导教师:董红娟 目录1设计目的及任务2测区概况3收集资料4首级控制网的布设 4.1平面图控制网 4.2高程控制网5分幅、编号6测图及图幅整7经费预算8附录 测区概述及实地勘测 我们此次地形图测量的测区为内蒙古科技大学东西校园;而 我第三组测区位于本科院旧足球场与大学生活动中心一带,该区地势平坦,建筑物较少且主要以操场为主。还包含几条校主道。参阅我校原测得数字图及其它历史测图资料,所以,图根平面控制网采用导线网布设;碎步测量采用经纬仪测绘法(J6);相关技术要求执行地形图测量规范规定。一、进度计划表顺序项目时间1实习动员,读实习大纲1天2熟悉地形、踏勘选点1天3首级平面控制测量外业、外业4天4图根控制测量内外业3天5野外数据采集10天6图形编辑、输出,整理实习报告2天二、仪器及工具 经纬仪、钢尺、三脚架、花杆、测图板、量角器、大头针、铅笔三、平面控制网的布设平面控制网的建立,采用经纬仪导线法和三角网法测量。 1.坐标系的选择,采用钢院建筑坐标系;2.平面图根控制点的选择1)相邻点之间必须通视,点位能长期保存;2)便于加密、扩展和寻找;3)观测视线超越(或旁离)障碍物应在1.3m以上;4)各相邻三角点所构成的三角形,其边长应接近规范规定的平均边长,其角度一般不应小于;5)便于加密和扩展低级网,点位要选在视野辽阔,易于扩展、土层坚实、易于排水的地方。3.导线网的技术要求:我们采用四等闭合导线网,其技术要求如下表等级附合导线长度(km)平均边长(km)每边测距中误差(mm)测角中误差()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方位角闭合差()测回数DJ1DJ2DJ6三等302.0131.81/550003.6610-四等201.0132.51/35000546-一级100.5175.01/1500010-24二级60.3308.01/1000016-13三级-20.01/200030-12注:表中n为测站数。4.导线网的布设及观测 导线网的布设(见附表一、二)1).导线应尽量布设成直伸形状,相邻边长不宜相差过大。2).当导线平均边长较短时,应控制导线边数。当导线长度小于上表规定长度的1/3时,导线全长的绝对闭合差不应大于13cm;如果点位中误差要求为2cm时,导线全长的绝对闭合差不应大于52cm。导线网的布设形式1.附和导线:布设在两个已知控制点之间的导线。2闭合导线:从某一已知点出发,顺序连结各个未知点,最后又闭合到该已知点的导线叫闭合导线。 3.支导线:从一个已知控制点始,而终点为未知点的导线。4.导线网:由若干已知点开始的几条导线连接而形成的导线。转折角的测定:1.一般观测左角,但是闭合导线要观测内角;2.只有两个方向时,用测回法;3个方向时方向法;3.边长短时,注意对中;4.测前对仪具认真检验;5.尽量采用三联架法;边长的测定:采用普通钢尺丈量。5.观测结果的处理1).观测工作结束后,应及时整理和检查外业观测手簿。确认观测成果全部符合本规范规定后,方可进行计算2).内业计算中数字取值精度要求等级观测方向值及各项改正数()边长观测及各项改正数(m)边长与坐标(m)方位角()四等及以上0.10.0010.0010.1一级及以下10.0010.0011N条导线时测角中误差计算公式:坐标计算: 1).反算坐标方位角: RMAtan -1(YMYA)/(XMXA) RMA MA 2).推算各边坐标方位角: 后 前1803).正算各点坐标增量: XiSicos i YiSisin i 4).推算各点坐标: XiX i-1 Xi YiY i-1 Yi坐标闭合差:终点坐标的计算值与已知值的差值。方位角闭合差:终边坐标方位角的推算值与已知值的差值。各闭合差的允许限差:1).坐标方位角闭合差:2).全长闭合差与相对闭合差导线全长闭合差:导线坐标闭合差共同影响下点的位移值。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导线的全长闭合差与全长的比值,写成分子为一的形式。四、碎步测量 根据平面图根控制点和二级图根加密点,利用经纬仪测绘法测量各特征碎步点;安置仪器、定向、立尺、观测、记录、计算并展绘碎步点。五、 地形图的拼接、检查、整饰在地形图测绘时,当侧区面积较大、按照确定的比例尺在一幅图内测绘不完整个测区时,需要分幅测绘。由于测量和绘图误差的影响,在相邻图幅交接处,常出现同一地物错位、同一条等高线错开而使得地物和地貌不吻合的现象。在保持地物、地貌相互位置和走向正确的前提下,对相邻的地物和地貌符号进行平均配赋。测图结束后,要对测量成果、成图资料进行严格的检查和抽查,在确保质量的情况下才能交付制图应刷和晒图。当地形图拼接与检查完成后,要进行整饰工作。六、工期及工作人员数测前准备工作2天,测量工作17天,地形图输出与整理实习报告2天,共计21天。工作人员:立尺人员二名,仪器操作者一名,绘图人员一名记录数据和计算数据人员各一名,共计六名。七、经费预算经费项目金额(元)天数合计相关资料获取费用020相关资料借阅费用50150器材费;测量仪器的租借费用120172000相应附件损耗费用2417400人员公费(主要部分是雇佣的立尺员)140172400合计4850八、设计实践总结通过此次课程设计,使我更加扎实的掌握了测量学基础方面的知识,在设计过程中虽然遇到了一些问题,但经过一一的思考与查阅资料,最终我们都找出了原因所在,完成各项内容。实践出真知,通过亲自动手实践,使我们掌握的知识不再是纸上谈兵。 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在课程设计过程中,我们不断发现问题,不断改正,不断领悟,不断获取新的方法。这次课程设计终于顺利完成了,在设计中遇到了很多问题,最后在董老师的指导下,终于游逆而解。在今后社会的发展和学习实践过程中,一定要不懈努力,不能遇到问题就想到要退缩,一定要不厌其烦的发现问题所在,然后一一进行解决。课程设计诚然是一门专业课,给我很多专业知识以及专业技能上的提升,同时又是一门讲道课,一门辩思课,给了我许多道,给了我很多思,给了我莫大的空间。实践过程中,也对团队精神的进行了考察,让我们在合作起来更加默契,在成功后一起体会喜悦的心情。果然是团结就是力量,只有互相之间默契融洽的配合才能换来最终完美的结果。通过这次课程设计使我懂得了理论与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