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微生物的新陈代谢代谢-生命体进行的一切化学反应。代谢分为分解代谢和合成代谢。分解代谢:复杂营养物分解为简单化合物(异化作用)。合成代谢:简单小分子合成为复杂大分子(同化作用)微生物对能量利用:有机物 化能异养菌 日光 光能营养菌 通用能源ATP还原态无机物 化能自养菌 只有ATP和酰基辅酶A起偶联作用,其他高能化合物只作为P供体。生物氧化的形式包括:某物质与氧结合、脱氢、失去电子三种。生物氧化过程分为:脱氢、递氢、受氢三个阶段。生物氧化功能:产能(ATP)、产还原力H、产小分子中间代谢物。生物氧化类型:呼吸、无氧呼吸和发酵。底物(基质)脱氢的四条主要途径以葡萄糖作为典型底物1、EMP途径(糖酵解途径) 有氧时,与TCA连接,将丙酮酸彻底氧化成二氧化碳和水。无氧时,丙酮酸进一步代谢成有关产物。EMP途径总反应为: C6H12O6+2NAD+2Pi+2ADP2CH3COCOOH(丙酮酸)+2NADH+2H+2ATP+2H2O。EMP终产物的去向:1)有氧条件:2NADH+H+经呼吸链的氧化磷酸化反应产生6ATP;2)无氧条件:丙酮酸还原成乳酸;酵母菌(酿酒酵母)的酒精发酵:丙酮酸脱羧为乙醛,乙醛还原为乙醇。(3)EMP途径生理功能供应ATP形式的能量和还原力(NADH2);是连接其他几个重要代谢的桥梁(TCA、HMP、ED途径)为生物合成提供多种中间代谢物;通过逆向反应可进行多糖合成。(4)生产实践意义与乙醇、乳酸、甘油、丙酮、丁醇等的发酵产生关系密切。2、HMP途径(己糖-磷酸途径) 产生大量NADPH2和多种重要中间代谢物。 HMP途径的总反应 6葡萄糖-6-磷酸+12NADP+6H2O 5葡萄糖-6-磷酸+12NADPH+12H+6CO2+PiHMP途径的三个阶段1)葡萄糖分子经过三步反应产生核酮糖-5-磷酸和CO2; 2)核酮糖-5-磷酸同分异构化或表异构化为核糖-5-磷酸和木糖-5-磷酸;3)无氧参与条件下,几种戊糖发生碳架重排,产生己糖磷酸和丙糖磷酸。HMP途径在微生物生命活动中的重要意义供应合成原料提供戊糖-P、赤藓糖-P;产还原力:产生12NADPH2;作为固定CO2的中介:是自养微生物CO2的中介(核酮糖-P在羧化酶的催化下固定CO2并形成核酮糖-15-二磷酸);扩大碳源利用范围:为微生物利用C3C7多种碳源提供了必要的代谢途径;连接EMP途径:为生物合成提供更多的戊糖。(4)生产实践意义可提供许多重要的发酵产物(核苷酸、氨基酸、辅酶、乳酸等)。3、ED途径 2-酮-3-脱氧-6-磷酸葡萄糖酸裂解途径 KDPG是少数缺乏完整EMP的微生物具有的一种替代途径,细菌酒精发酵经ED进行。ED途径总反应式C6H12O6+ADP+Pi+NADP+NAD+2CH3COCOOH+ATP+NADPH+H+NADH+H+ED途径特点1)KDPG(2-酮-3-脱氧-6-P-葡萄糖酸)裂解为丙酮酸和3-磷酸甘油醛;2)存在KDPG醛缩酶;3)两分子丙酮酸来历不同;4)产能效率低(1molATP/1mol葡萄糖)。5)可与EMP、HMP、TCA循环等代谢途径相连,可相互协调、满足微生物对能量、还原力和不同中间代谢产物的需要。4、TCA循环(三羧酸循环)真核在线粒体中,原核在细胞质中。TCA在代谢中占有重要枢纽地位 TCA循环的意义:(1)生理意义:在一切分解代谢和合成代谢中占有枢纽地位,在动植物和微生物细胞中普遍存在,不仅是糖分解代谢的主要途径,也是脂肪、蛋白质分解代谢的最终途径,具有重要生理意义(2)实践意义:与微生物大量发酵产物如柠檬酸、苹果酸、琥珀酸和谷氨酸等的生产密切相关。柠檬酸是葡萄糖经TCA循环形成的最有代表性的发酵产物。葡萄糖经不同脱氢途径后的产能效率TCA循环总反应式丙酮酸+4NAD+FAD+GDP+Pi+3H2O3CO2+4(NADH+H+)+FADH2+GTP若起始于乙酰-CoA乙酰-CoA+3NAD+FAD+GDP+Pi+2H2O2CO2+3(NADH+H+)+FADH2+GTP+CoA自养微生物自养微生物按其最初能源的不同,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能对无机物进行氧化而获得能量的微生物,化能无机自养型微生物;另一类是能利用日光辐射能的微生物,光能自养型微生物。分解代谢和合成代谢的联系两用代谢途径凡在分解代谢和合成代谢中均具有功能的代谢途径,称为两用代谢途径。EMP、HMP和TCA循环都是重要的两用代谢途径。代谢回补顺序:又称代谢物补偿途径或添补途径,是指能补充两用代谢途径中因合成代谢而消耗的中间代谢物的那些反应。生物固氮生物固氮:是指大气中的分子氮通过微生物固氮酶的催化而还原成氨的过程,生物界中只要原核生物才具有固氮能力。固氮微生物 (都是原核微生物)自生固氮菌:好氧、厌氧、兼性厌氧及各种营养类型。共生固氮菌:与豆科共生为根瘤菌,与非豆科共生是放线菌。联合固氮菌:根际、叶面微生物。固氮机制生物固氮反应的6要素:1.ATP的供应;NN分子中存在3个共价键,要把这种极端稳固的分子打开需费巨大能量。固氮过程中把N2还原2NH3时消耗大量ATP(N2:ATP=1:1824),由呼吸、厌氧呼吸、发酵或光合磷酸化作用提供。2还原力H及其传递载体;固氮反应中需大量还原力(N2:H=1:8),以NAD(P)H+H+的形式提供。3.固氮酶;固氮酶是一种复合蛋白,由固二氮酶和固二氮酶还原酶两种相互分离的蛋白构成。4.还原底物N;5.镁离子;6.严格的厌氧微环境。总反应式:N2+8H+1624ATP2NH3+H2+1624ADP+1624Pi肽聚糖的生物合成可分成在细胞质中、细胞膜上和细胞膜外3个合成阶段(1) 在细胞质中合成单糖组分在细胞质中合成(UDP是第一个载体)1)由葡萄糖合成N-乙酰葡萄糖胺和N-乙酰胞壁酸: 2)由N-乙酰胞壁酸合成“Park”核苷酸:(2)在细胞膜中的合成: 由“P”核苷酸合成肽聚糖亚单位的过程是在细胞膜上完成的,在细胞质内合成“P”核苷酸后,穿入细胞膜并进一步接上N-乙酰葡萄糖胺和甘氨酸五肽,即合成了肽聚糖亚单位。这个肽聚糖亚单位通过一个类脂载体(十一异戊烯磷酸)携带到细胞膜外,进行肽聚糖合成。UDP-NAM-五肽转至膜上,与一脂质载体(细菌萜醇 -C55类异戊二烯醇)结合,释放出NAM-五肽焦磷脂,在膜内侧与UDP-NAG结合,构成肽聚糖亚单位。细菌萜醇是第二个载体。亚单位转移至细胞壁的生长点上(插入),万古霉素、杆菌肽抑制。(3)在细胞膜外的合成1)转糖基化作用:2)转肽作用:在细胞膜外侧,亚单位与引物相连(转糖基作用),再通过转肽酶作用,将亚单位末端的D-丙-D-丙拆开,第四个AA与另一亚单位的DAP之间交联,另一D-Ala释放。抗生素青霉素的抑菌机制:青霉素是肽聚糖亚单位五肽末端的D-丙氨酰胺-D-丙氨酸的类似物,两者可相互竞争转肽酶的活力中心。转肽酶一旦被青霉素结合,前后2个肽聚糖单体间不能形成肽桥,肽聚糖缺乏机械强度,由此产生了原生质体或球状体之类的细胞壁缺损细菌。青霉素的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语文课本中的诗词鉴赏技巧
- 宁津县第二高中建设项目环评报告表
- 2025年储能电池热管理技术创新在深海能源开发中的应用报告
- 2025年海洋能发电技术政策支持与商业化模式创新趋势报告
- 2025年新能源汽车电池包结构优化:空间效率与成本降低报告
- 水运安全环保培训总结课件
- 中国新质生产力大会
- 叙事作文读书是快乐的550字11篇
- 医德医风服务标兵
- 建筑分包工程合同实例分析
- 装修材料购买合同范文
- 幼儿常见传染病
- 《农产品种植技术培训》课件
- 道路危险货物运输安全标准化制度汇编
- 特殊教育机构学生出勤管理规定
- 2024年高校红十字应急救护大赛理论考试题库(含答案)
- 餐厅厨房装修改造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 2024玻璃钢贮罐拆除解体施工合同
- 2024-2030年中国病理检查市场专题研究及市场前景预测评估报告
- 第3章 即时定位与地图构建技术课件讲解
- P.E.T.父母效能训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