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与浓硫酸实验说课稿(新).doc_第1页
铜与浓硫酸实验说课稿(新).doc_第2页
铜与浓硫酸实验说课稿(新).doc_第3页
铜与浓硫酸实验说课稿(新).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铜与浓硫酸实验说课稿(新) 铜与浓硫酸实验探究保康一中郑柏山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中的实验4-9铜与浓硫酸反应,下面我将从以下六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地位作用在高中化学中,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实验。 做好本实验,能让学生认识浓硫酸的强氧化性,证明不活泼金属同样可以与酸反应,加深对氧化还原反应的理解;验证二氧化硫的相关性质。 二实验原理铜的金属活动性在氢后,不能与稀硫酸发生反应,而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可与铜发生反应。 Cu+2H2SO4(浓)CuSO4+2H2O+SO2三实验目标(一)原实验不足1实验过程中不能直接看到产生的CuSO4溶液为蓝色,要等溶液冷却稀释后才能看到蓝色的CuSO4溶液,证明有Cu2+生成。 2实验中容易发生品红溶液倒吸,只验证了SO2的漂白性没有对暂时漂白性、酸性和还原性进行验证。 3实验产生的二氧化硫直接排放到空气中,没有进行尾气处理,污染环境。 (二)实验目标 (1)使实验操作简单易行,现象明显,一次实验验证二氧化硫多个性质,节约药品安全环保。 (2)在实验探究设计过程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严谨求真、勇于探究创新的科学品质。 四实验改进要点(一)设计思路1.探究直接看到蓝色溶液所用硫酸浓度将学生分组做实验(问题一为什么不能直接看蓝色溶液?问题二用多少浓度的硫酸才能直接看到蓝色溶液?)学生用不同浓度的硫酸与铜丝加热反应的实验,经实验讨论得出结论 (1)质量分数为98%的H2SO4与铜反应得不到蓝色溶液因为硫酸浓度高加热水分蒸发硫酸铜脱水,所以看不见蓝色溶液; (2)质量分数50%以下的H2SO4不发生反应; (3)质量分数50%-70%的H2SO4得到蓝色溶液,但反应较慢; (4)质量分数70%-90%的H2SO4能够看到蓝色溶液,是最佳反应浓度。 2.避免品红溶液倒吸,有的同学提出把品红溶液改用滤纸上滴加品红溶液就不会有倒吸现象了,最总我们选用了棉花团效果更佳明显,避免了倒吸现象,同时增加了NaOH酚酞溶液棉花团、KMnO4溶液棉花团,验证SO2的暂时漂白性、酸性、还原性。 实验在封闭的空间内进行,利用了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尾气,避免了空气污染。 (二)创新与改进改进的装置如图,采用两支具支试管设计成密闭空间,固定在铁架台上,第一支具支试管用带小孔的胶塞塞住管口,从小孔插入一根铜丝,铜丝有两部分组成,上部是粗铜丝硬度增加,便于操作;下部是细铜丝,绕成螺旋状增大反应面积加快速率,铜丝可以上下拉动,控制反应。 试管顶部放置浸泡氢氧化钠酚酞溶液的棉花团(验证二氧化硫的酸性)。 两支具支试管之间玻璃管内放置浸泡品红溶液的棉花球(验证二氧化硫的漂白性,同时也可以验证二氧化硫的暂时漂白性),第二支具支试管用单孔胶塞塞住,透过单孔胶塞的是一只牛角管,内部放置氢氧化钠溶液的棉花团,试管上部放置浸泡高锰酸钾溶液的棉花(验证了二氧化硫的还原性)来完成二氧化硫三个性质的检验,尾气处理更是巧妙地用牛角管内放置浸泡氢氧化钠溶液的棉花团来吸收尾气,又能平衡气压,同时该试管盛放氢氧化钠溶液上下同时吸收尾气。 如下图六.实验过程和效果评价(一)过程,见课件小视频(二)自我评价本实验最大的创新有三点一是通过探究浓硫酸的浓度,得到采用质量分数为80%浓硫酸,既能够直接看见蓝色溶液,又避免了冷却稀释过程带来的危险,也节省了实验时间。 二是把品红溶液改成品红棉花团,同时增加了氢氧化钠酚酞棉花团、高锰酸钾棉花团,一次性验证了SO2漂白性和暂时漂白性、酸性和还原性。 同时节约药品。 并且避免了原实验品红倒吸现象。 三是尾气全封闭被氢氧化钠溶液吸收消除污染,提倡绿色化学教育。 整个实验设计精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