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二年级音乐第三册电子教案汇总.doc_第1页
小学二年级音乐第三册电子教案汇总.doc_第2页
小学二年级音乐第三册电子教案汇总.doc_第3页
小学二年级音乐第三册电子教案汇总.doc_第4页
小学二年级音乐第三册电子教案汇总.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花垣镇第一小学校本教研备课用签第一单元备课说明一、妈妈老师一、单元内容:唱 歌:鲜花爱雨露、小乌鸦爱妈妈。欣 赏:我爱米兰、唱给妈妈的摇篮曲。活 动: 音的高低。二、教学目的要求:(一)单元总要求:1本单元通过学唱歌颂妈妈、老师的歌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体验音乐的美感以及提高音乐表现力。2通过音乐活动,逐步培养听辨声音高低的能力。3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珍惜亲情、友情、师生之情。4通过欣赏歌曲和画面,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音乐想象力。(二)具体要求:1. 通过唱歌和歌表演,理解歌曲的思想内涵。2通过有趣的音乐活动,感受、听辨音的高低。3通过欣赏我爱米兰唱给妈妈的摇篮曲,感受音乐的情绪,加深对妈妈与老师的理解。三、教学重点:1启发、引导学生思考并表述妈妈、老师对自己的关怀、爱护。2在音乐活动中,充分调动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提高感受力。3培养学生有感情地延长歌曲,并注意演唱时的分句和强弱力度的控制。四、教学难点:1在歌唱教学中,引导学生以情带声,注意气息的控制、力度的对比。2通过演唱、欣赏教学,使学生增强对妈妈、老师的尊敬、爱戴之情五、教具准备:1钢琴、录音机(或CD)、多媒体软件及有关图片。2打击乐器(碰铃、大鼓、沙锤、三角铁等)。3各种动物玩具。六、课时安排:4课时花垣镇第一小学校本教研备课用签 第一课时教学内容:1、学唱歌曲鲜花爱雨露。2、听赏歌曲我爱米兰。教学目标:1、学会歌曲鲜花爱雨露。2、通过聆听歌曲我爱米兰,激发学生对老师的崇敬之情。3、培养和营造良好的师生情谊,使学生养成尊师的行为习惯。教学过程:(一)唱歌鲜花爱雨露1观察教科书中的插图,同时聆听歌曲鲜花爱雨露的范唱。2提示学生注意歌曲的情绪以及歌词内容,然后复听一遍。3听赏后,请学生谈谈歌曲的情绪及歌曲内容。4教师可结合鲜花、雨露等知识向学生讲解老师与学生的关系;教师可带领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歌词,以使学生更好地体会歌曲的内涵。5听伴奏,轻声学唱歌曲(用“啦”模唱或直接哼唱歌词均可)。6为使学生始终对学唱产生兴趣,教师应根据学生学唱的熟练程度而改变学唱的方式。可以采用分小组、男女生接唱、单独演唱等形式。7全体学生有感情地、完整地演唱歌曲。(二)欣赏我爱米兰1教师展示歌曲我爱米兰的图片或课件,导入歌曲欣赏。2聆听歌曲,初步感受歌曲的情绪和节奏,注意歌曲表现的内容。3请学生谈谈听后的感受和联想。4复听歌曲,学生可随歌曲哼唱,或根据歌曲情绪进行动作创编。(三)综合复习1教师将两首歌曲进行对比,请学生谈谈有什么不同的感受。2为歌曲鲜花爱雨露创编动作表演(也可根据班级实际情况,将表演较好的同学集中,其他同学拍手或用打击乐器伴奏)。3小结。 教学反思:学生在音乐活动中能够主动思考及对歌曲内容的理解。在歌表演活动中,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得以充分发挥和体现。花垣镇第一小学校本教研备课用签 第二课时教学内容:1复习歌曲鲜花爱雨露;复习我爱米兰,感受音乐的情绪与色彩的关系。2音乐活动“音的高低”。教学目标:1对音乐情绪的对比和颜色的对比有一定的认识。2能基本听辨日常生活及音乐中声音的高低和音色特点。3培养音乐兴趣,激发音乐情感。教学过程:(一)复习1复习歌曲鲜花爱雨露,请学生有感情地演唱或歌表演。2复习听赏歌曲我爱米兰,请学生边听边随录音哼唱。3从红、黄、蓝三种颜色中,为我爱米兰选配一种适当的颜色,表示歌曲的情绪。(二)音乐活动“音的高低”1由教师或学生列举几个自然现象或生活中音的高低对比的事例。2教师播放高低对比比较明显的音乐片段,请学生分辨。注意让学生发现和归纳。3根据教科书第六、七页的插图创设音乐游戏或音乐故事,通过模拟各种人物、动物的声音表演各种角色。本单元可设三个音乐小活动,可以分别进行,也可以综合在一起进行,可以由教师启发或组织进行,也可以由学生分组自发分组创编进行。三个音乐小活动的题目和游戏形式:“小小配音演员”根据插图编故事并表演,可以简单化装,表演与配音的同学可分开,也可以边表演边配音。“我编你唱”唱、念童谣。节奏不变,音高可以由教师或学生自己创编,要求“叮”“当”必须一个高、一个低,就符合游戏规则。“看图、听音乐、找乐器”通过观察教科书上的插图和其他有关乐器的挂图(或课件),选择部分高低音高对比明显的乐器演奏片段,使学生感受声音的高低。教学反思:学生通过音乐活动感受声音的高低。学生在音乐游戏中有创新精神。花垣镇第一小学校本教研备课用签 第三课时教学内容:1学唱歌曲小乌鸦爱妈妈。2歌表演创作。教学目标:1学会演唱歌曲小乌鸦爱妈妈。2创编歌表演,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学过程:1复习歌曲我的好妈妈(学生在幼儿园里已学过),导入本课教学。2启发学生谈谈对妈妈的了解或对妈妈的感情等:如“妈妈的职业”、“妈妈的爱好”、“妈妈最喜欢的东西”、“妈妈的生日”等。谈谈对妈妈的感情,如“喜欢妈妈的微笑”、“最爱听妈妈讲故事”、“我为妈妈做家务”、“我帮妈妈捶背”等。3教师用将故事的形式,导入新课小乌鸦爱妈妈。4聆听歌曲范唱小乌鸦爱妈妈,可加入课件演示。5教师示范,有感情的朗读歌词(可分段、分小组进行)。6教师再次播放录音。7教师用听唱法教唱歌词。教师启发学生用亲切、优美的声音演唱。根据学生情况,教师应有提示或示范可以逐步加入拍手演唱。8在学生能较完整地演唱歌曲的基础上,分组讨论,为歌曲创设歌表演(一个组表演一段歌词内容)。要求动作美观、表达准确。9每组选出代表进行歌表演,其他同学伴唱。10教师要求学生背唱这首歌曲。11回家将这首歌曲唱给妈妈听。教学反思:学生有感情地演唱这首歌曲,在表演过程中积极投人。花垣镇第一小学校本教研备课用签 第四课时教学内容:1复习歌曲小乌鸦爱妈妈并表演。2听赏歌曲唱给妈妈的摇篮曲。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从小懂得关心父母。2培养学生在音乐欣赏活动中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教学过程:1复习歌曲小乌鸦爱妈妈,并背唱歌曲。2利用教科书的插图或课件,引入歌曲欣赏唱给妈妈的摇篮曲。3教师启发学生谈对“摇篮曲”的初步感受和体验(教师可选择有代表性的摇篮曲音乐作背景音乐。什么是“摇篮曲”?听赏歌曲时,感受到什么情绪?是谁为谁唱“摇篮曲”?4采用范唱或录音再次听赏歌曲。5跟着录音轻声哼唱歌曲。6教师提示学生:听赏这首歌曲后,你想到了什么?听赏这首歌曲后,我们应该怎么做?7根据歌曲内容进行歌表演,可以分组或集体进行。8推选一位或几位同学,说说动作的创设意图。9歌表演唱给妈妈的摇篮曲。教学反思:1、 学生听赏歌曲唱给妈妈的摇篮曲时富有想象力。2、 为歌曲唱给妈妈的摇篮曲创编动作时富有想象力和创造力。花垣镇第一小学校本教研备课用签第二单元备课说明二、我愿住在童话里一、单元内容:唱 歌:小红帽。欣 赏:龟兔赛跑、永远住在童话里。歌表演:大鹿。活 动: 音乐故事森林小卫士。二、教学目的要求:(一)单元总要求1能够有感情地背唱小红帽和大鹿这两首歌曲。2感受不同音乐情绪所带来的音乐形象的变化,根据不同的音乐故事进行表演。(二)具体要求1学唱并背唱歌曲小红帽和大鹿,能用简单的动作进行表演。2欣赏龟兔赛跑,了解它的故事情节并能分角色扮演音乐中的小动物。3听辨音乐情绪,找到相应的画面,并能够配乐讲森林小卫士的故事。4听赏永远住在童话里,感受欢快、活泼的情趣,并模仿动画中的主人公进行表演。三、教学重点:1学会并有感情地背唱歌曲小红帽、大鹿。2对不同音乐情绪的感受和听辨能力以及音乐表现力的培养。四、教学难点:体会小红帽和大鹿所描述的不同音乐故事,指导学生以歌声表现歌曲中的不同音乐形象和故事的发展。 五、教具准备:钢琴、录音机、VCD或录象机、相应的录音带、录像带或光盘。 六、课时安排: 五课时。花垣镇第一小学校本教研备课用签 第一课时教学内容: 学唱歌曲小红帽。教学目标:1用轻快的声音、有感情地背唱歌曲小红帽。2学唱歌曲小红帽的唱名。3引导学生根据歌词即兴创编动作进行歌表演。教学过程:(一)师生问好和小动物的歌(二)课题导入1 以童话故事小红帽导入课题:可采用看录像、听录音或教师讲故事、学生讲故事等形式。2,教师可边讲故事边创设情境(在黑板上画简笔画或贴图片,亦可用实物投影等)。(三)学唱歌曲1出示课题听范唱(教师范唱或录音、CD范唱等)。2学唱歌曲。读歌词。教师有感情的朗读歌词;学生可采用全体读、小组读、个别读等形式。学唱歌词。步骤A唱准确:听范唱 跟唱全体跟琴唱。B以轻巧的声音唱出感情:先听、看范唱。师生一起分析歌词:轻快 害怕 轻快(渐弱)。C有表情的演唱:个别唱、分组唱师生共同评价,全体唱。D全体背唱歌曲。完整地演唱歌曲。2 跟着老师唱唱名。全体跟老师学唱唱名,老师唱一句学生唱一句(学生手指唱名);师生接唱:音程跳度大的、稍难的小节老师唱,相对简单的小节学生唱;分组跟唱或接唱,个别跟唱或接唱等。4创编动作进行歌表演。步骤1:A. 学生根据歌词,小组自编动作。B教师到各组指导。C. 学生分组表演。步骤 2:A. 教师引导全体学生想动作,个别展示。B教师请学生做动作,当时指导,全体学做。C全体表演。(四)教师做本课小结教学反思:学生有感情的背唱歌曲小红帽,边唱歌曲边进行简单的表演。花垣镇第一小学校本教研备课用签 第二课时教学内容:欣赏乐曲龟兔赛跑。 教学目标:1听辨和感受乌龟和兔子的音乐的不同,并用图式表现出来。2了解表现乌龟的音乐是由大管演奏的,兔子的音乐是由单簧管演奏的。3跟着音乐分角色进行表演。教学过程:(一)导入课题1听音乐片断谈感受进入课题请学生听由大管演奏的表现乌龟的音乐和由单簧管演奏的表现兔子的音乐。 问题:这两段音乐有什么不同?如果音乐表现的是两种小动物,他们会是谁? 介绍演奏乐器及其所表现的动物。 提出问题:乌龟和兔子是哪部童话的主人公?(二)听赏童话故事音乐龟兔赛跑1点课题并简介今天就来听一听龟兔赛跑的故事。不同的是这是一部由管弦乐演奏的音乐童话故事龟兔赛跑。大管和单簧管就分别是一种管弦乐器。2完整的听赏童话故事音乐龟兔赛跑(看书上的图画)问题:可以用线条、颜色图画等分别表现乌龟和兔子的形象。为什么爬得很慢的乌龟胜利了,而跑得很快的兔子却输了?3分角色边听音乐边表演教师可准备一些森林的花草、树木小路小溪、终点路标等背景及一些小动物的头饰、小彩旗、玩具枪、花环等创设情境。 学生模仿乌龟和兔子跑、爬的动作,选择模仿象的同学扮演这两个角色。 老师和其余的学生一起分别扮演各种小动物:放枪的、挥旗的、助威的、给乌龟佩带花环的等等。 师生共同简单串演。 师生共同边听音乐边表演(根据时间,可以只表演比赛开始至乌龟胜利片断)。(三)师生一起总结本课 教学反思:学生能听辨出音乐情绪的变化,并用简单的图式表现。知道表现乌龟和兔子的乐器分别是大管和单簧管。能跟着音乐分角色进行简单的表演。花垣镇第一小学校本教研备课用签 第三课时教学内容:音乐活动配乐讲故事森林小卫士。 教学目标:根据教科书的插图,听辨音乐情绪,配上相应的画面;配乐讲森林小卫士的故事。 教学过程:(一)看图片讲故事。1教师贴出书中的六幅图片。2请学生给图片排顺序,看图讲故事。3为这个故事取名字,将学生取的名字写在黑板上(二)为图片选择音乐。1听一段音乐,请学生根据乐曲的情绪,为其中的一首选择图片。问题:为什么这样选择?2再听两段音乐,学生听辨并选择图片。(为什么?)3教师再播放几首乐曲,请同学们根据音乐情绪选择图片。(为什么?)可以边听音乐边用动作模仿图片上发生的事。4按故事发展顺序听音乐,学生可以根据故事情节进行模仿人物的表演。(三)配乐讲故事。1学生自由选择角色。 选择模仿能力强的同学分别扮演主要角色:小狗、猎人。 选择天鹅、小猴J兔、小羊、小熊、小老虎等小动物的扮演者。 选择讲故事的小朋友。可以全部由一个小朋友完整的讲,也可以由六个小朋友分别讲六幅画面的故事情节(这几位小朋友要互相商量,协调配合)。 其余小朋友自由扮演森林里的背景。2以上四组小朋友分别研究讨论怎样表演,教师进行指导。3配乐故事森林小卫士开始(教师负责音响,并参与学生的表演)。注:1本课也可增加难度:教师多准备几首乐曲,供学生选择。2本课也可以变换顺序设计。例如:为图画选择音乐 + 编排图画顺序讲故事 + 配乐讲故事。(四)教师对本课小结。 教学反思:1. 学生能听辨音乐情绪并与相应的图片对应起来。2. 学生能配乐讲森林小卫士的故事。花垣镇第一小学校本教研备课用签 第四课时教学内容: 学唱歌曲大鹿。 教学目标:1背唱歌曲大鹿。2引导学生根据歌词即兴创编动作进行歌表演。教学过程:(一)导入课题1继续童话世界游。今天我们继续到童话世界旅游。今天的小主人公又是谁呢?2听录音范唱歌曲大鹿。学生为歌曲取名,教师出示课题大鹿。(二)学唱歌曲1学唱歌曲 领读歌词A教师接节奏有感情的朗读歌词,边读边在黑板上有层次的贴出歌词所描绘的画面。或用幻灯、实物投影、电脑课件等。B学生分角色读歌词,教师弹歌曲的旋律。 学唱歌词A听范唱全体跟琴唱教师指导再唱。B师生一起分析歌曲:悠闲稍快快速急切地坚定地。C有表情的演唱:个别唱分组唱师生共同评价全体唱。D用打击乐进行伴奏。E全体背唱歌曲。2创编动作进行歌表演 教师引导全体学生根据歌词内容创编动作。 学生根据歌曲及动作素材,小组自选角色,自选内容,自编表演动作。 教师到各组巡视指导学生的表演。 学生展示表演:有角色(大兔子、猎人)扮演;有背景(蘑菇房子、大树、小草、小花等);有配唱、打击乐伴奏等等。(三)教师小结 教学反思:1. 学生有感情的背唱歌曲大鹿。2. 学生根据歌词即兴创编动作进行歌表演。花垣镇第一小学校本教研备课用签第五课时教学内容:1、欣赏歌曲永远住在童话里。2、复习本单元的内容。教学目标:1、欣赏歌曲永远住在童话里,感受歌曲欢快、诙谐的情趣,并模仿动画中的主人公进行表演。2、用歌声和表演,复习本单元所讲的童话故事教学过程:(一)欣赏歌曲永远住在童话里1听歌曲录音或看录像。问题:你喜欢这首歌吗?你听到了什么?你有什么感受?2听歌曲:声像结合(歌曲VCD、听歌曲看动画人物)。你可以试着唱一唱。问题:你能唱唱你记住的一句歌词吗?你能模仿歌中唱到的动画人物吗?3听歌曲你可以任意表演你喜欢的动画人物。如果能跟着唱一唱就更好了。4创编新歌词问题:你还喜欢哪些或知道哪些童话故事?可以把歌曲中的童话故事换一换。教师将学生所改的歌词(只变童话故事其余歌词不变)写在黑板上。教师演唱学生更改后的歌词,学生跟着小声唱。总结:童话世界真美,如果这人间像童话一样美丽,我宁愿不要长大,永远永远住在童话里。(二)“童话故事”表演1选择自己喜欢的童话自愿结合成组。你喜欢我们学习的哪一个故事?或我们没学的你会表演的童话故事?喜欢同一个故事的小朋友为一组。2分组讨论各组如何表演你所喜欢的童话故事?可以演唱、配乐表演、讲故事等等形式。3教师到各组与学生共同讨论。4各组分别表演,教师可参与某一组的表演。(三)教师小结本单元内容 教学反思:学生感受歌曲永远住在童话里欢快诙谐的情趣,并模仿动画中的主人公进行表演,并以自己喜欢的形式复习表演本单元所讲的童话故事。花垣镇第一小学校本教研备课用签第三单元备课说明三、月儿弯弯一、单元内容:唱 歌:小小的船、我和星星打电话欣 赏:月亮月光光、阿细跳月歌表演:萤火虫二、教学目的要求:(一)单元总要求:通过听、唱一组与自然景观夜色、月色、宇宙、星光有关联的歌曲、乐曲,进一步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对大自然、宇宙空间的想象力。在富有童趣的音乐活动中获得相关的音乐知识、文化知识,发展学生的音乐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初步感受和了解音的高低和唱名。(二)具体要求:1背唱小小的船。2初步感受和认识do re mi fa sol la xi。3主动、积极地参加歌表演和音乐活动。4能主动评价自己和他人的音乐学习。三、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感受和体验音乐,并使学生产生探究的欲望,初步了解大自然的奥秘。四、教学难点:1唱名的知识如何在感受音乐、表现音乐中让学生了解并掌握。2如何准确地背唱歌曲。3激发学生主动参与音乐活动、并主动、自信地表演,同时还能大胆评价自己和他人的学习成果。五、教具准备:录音机、幻灯机或多媒体课件;录音带或VCD;打击乐器、钢琴;钉有图钉的小黑板、红灯笼、莹火虫的头饰、翅膀。六、课时安排: 4课时。 花垣镇第一小学校本教研备课用签 第一课时教学内容:1学唱歌曲小小的船。2朗诵有关月亮的儿歌,讲述有关月亮的故事,唱有关月亮的歌曲。教学目标:1能熟练地演唱小小的船。2对音的高低及组成的旋律有感受和体验。教学过程:(一)学唱小小的船1导入新课老师将录制好的小小的船的录音放给同学们听一遍,请同学举手回答下面的问题。 这只小小的船是什么? 船应该在什么地方行驶? 为什么说月亮像船在太空中遨游?2老师请同学们翻开书,并请一位同学有表情有节奏地将歌词朗读一遍,而后全体同学将歌词朗读。3教师教唱小小的船,注意提示: 歌曲的速度、强弱、力度。 歌曲的意境。 在歌唱中身体可以随音乐律动。4请一位同学或两位同学主动站在台前为大家演唱。教师应给以表场和鼓励,以激励更多学生能有主动表现音乐的意识。5集体齐唱一遍歌曲,老师提出下一课背唱的要求。(二)讲有关月亮的故事,朗诵描写月亮的歌谣,唱有关月亮的歌曲。1教师提问:谁能讲一个有关月亮的故事?朗诵描写月亮的歌谣和唱有关月亮的歌曲?2可分小组进行表演、比赛,看哪一组讲、唱、诵的同学多,给予奖励,以鼓励发扬集体协作精神。3教师小结,并对大胆上场表演的同学当众表扬,以表示对其有主动性和自信心的赞扬。教学反思:学生能熟练地演唱小小的船,能主动、积极地参与活动,初步掌握了3/4拍的强弱关系。花垣镇第一小学校本教研备课用签 第二课时教学内容:1复习小小的船。2欣赏月亮月光光。3唱唱做做。教学目标:1能背唱小小的船。2能有想像地去欣赏月亮月光光。3能积极参与音乐活动。教学过程:(一)复习背唱小小的船1看歌谱齐唱歌曲。2邀请一位主动、大方的同学,将歌曲背唱一遍。3集体随老师的琴声背唱歌曲。(二)听赏月亮月光光1导入新课: 教师展示歌曲内容(田野、房屋、月亮、木床、糖果)的图片。 完整地听一遍童声二重唱的月亮月光光 要求同学们闭上眼睛,一边安静地听,一边想像从歌曲中听到的景像。2教师将歌词的大意讲解一下,尤其是其中的闽南方言起厝田中央在田中间盖房子。亲像水花园好像美丽的花园。3老师在放第二遍音乐之前向学生提出两个问题: 歌中所唱到的一些景物应在什么位置? 歌曲的情绪是什么?4听完第二遍音乐,学生可以上讲台将老师的图片作一摆放,以符合歌词描绘的情景,或将基本的摆放方位解说给同学们听。5请同学回答歌曲所表现出来的基本情绪,是优美还是欢快? (三)唱唱做做1教师向同学们解说这一活动的基本做法及要求,并将写有 d r m f s唱名的小红灯笼挂在钉有小图钉的小黑板上。2老师指着小红灯笼上的“d r m f s”教唱,注意熟记各个唱名及其音高。3当同学们都熟记并知道怎样唱唱名以后,教师将红灯笼按一定的音高和走向排列成组,请同学用手势表现出来。并有节奏、有音高地唱一唱。如挂出,就请大家集体或者个别用手势表示,并有节奏有音高地唱:“mi mi mi mi mi ”、“mi mi mi mi mi ”。4请一位同学上台在小黑板上把写有唱名的灯笼排列出多组旋律线,如:sol mi mi mi do,mi do do do mi等,其余同学在下面有节奏地、有音高地唱出来,并辅以手势。5老师按书上所列四种组合,分别用钢琴弹奏出来,同学们尽快用手势作出反映。6教师小结:通过这一练习,我们了解了唱名,并知道按一定的音高可排列出优美的旋律线。教学反思:学生主动、积极地参加音乐活动。花垣镇第一小学校本教研备课用签 第三课时教学内容:学唱歌曲我和星星打电话。 教学目标:1能较准确地掌握领唱、齐唱这一种歌唱形式。2能主动参与齐唱或领唱。教学过程:1教师将录制好的领唱、齐唱我和星星打电话完整地放一遍。并介绍领、齐唱这一种新的歌唱形式,它在我们的民歌演唱中常称一领众和。2朗诵歌词。请一位同学朗诵领唱部分,其余同学一起朗诵齐唱部分。注意齐唱部分的朗诵一定要整齐。3教师教唱歌曲几遍。 注意突出音准、节奏的准确。 注意对话语气要尽量表现出来。4教师引导同学们就歌曲所描写的内容进行简短的讨论: 我们的生活中有科幻小说、科幻电影等等。我们今天学唱的歌词是否也充满了科学幻想,为什么? 我们应不应该有幻想,为什么5老师领唱、同学们齐唱,要求齐唱部分准确、整齐。6请一位同学或几位同学领唱,其余同学齐唱。 教学反思:学生能掌握领唱、齐唱这一歌唱形式,能在讨论中主动、大胆发言。花垣镇第一小学校本教研备课用签 第四课时教学内容:1欣赏阿细跳月。2歌表演莹火虫。教学目标:1能安静地欣赏乐曲,感受音乐的舞蹈节奏。2能积极参与集体歌舞表演。3能自选打击乐器为歌舞伴奏。4学会莹火虫的歌词和歌谱。教学过程:(一)歌表演萤火虫一位戴着莹火虫头饰、身背两叶翅膀的同学,手提点亮的红灯笼站在同学们的前面。(注:教室里的椅子和桌子都挪开后,教师和同学成一定的队形,开始本课的内容)1教师请同学猜那位同学的装扮。(提示是一种能在夏夜里发出亮光的昆虫)。2将歌曲莹火虫完整地放一遍,老师随音乐将舞蹈动作示范给同学们。3跟老师轻声学唱歌曲莹火虫,并学会几个舞蹈动作。4将学生分成舞蹈组、唱歌组和打击乐器组进行歌表演舞蹈组排成两行在中间同老师一起随着音乐舞蹈,唱歌组和打击乐器组成倒八字站两边,歌唱和敲击打击乐器。分组由学生们自愿选择,人数不限。舞蹈队要求: 动作优美、大方、表情自然,愉快。 能合上舞蹈音乐(三拍子)的节拍。歌唱队要求: 大方、自然、有表情地歌唱。 节奏、音准正确。打击乐队要求: 选择符合歌曲情绪的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几种打击乐器能协调配合。 节奏准确、强弱分明。(注:老师可将以上要求课前出示在黑板上,同时出示歌曲莹火虫的歌词。)在表演开始前老师可分组进行辅导,然后再合成。5同学们对三个组的表现进行自评或互评,并能说出表演得好与不太好的原因。6每组可推荐一名代表出来组成一个三人组的表演队进行表演。7老师对歌表演进行总结性评价,尤其需对那些平时性格内向、不善当众表现的同学提出表扬。(二)听赏阿细跳月1教师展示彝族人民载歌载舞的图片或播放一段阿细人跳舞的录像片。2教师将音乐完整地放一遍,让学生围成圆圈,席地而坐,安静地欣赏。3教师讲解阿细人的跳月故事。4再听音乐一遍,老师带着学生随节奏拍手或老师随音乐舞蹈、同学们拍手伴奏。 教学反思:学生能主动积极地参与歌表演,并有较强的合作意识。会唱歌曲莹火虫的歌词和曲谱。花垣镇第一小学校本教研备课用签第四单元备课说明四、快乐的游戏一、单元内容:唱 歌:阿西里西、拔河欣 赏:转圆圈、踢毽子、布老虎器 乐:堂鼓、小钹和木鱼活 动:士兵进行曲二、教学目的要求:(一)单元总要求1继续引导和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鼓励学生对所听的音乐作出评价。2继续引导学生经常注意自然界和生活中的各种声音,并用自己的声音或打击乐器进行模仿。3随音乐做动作时能与音乐协调一致。4继续培养学生表现音乐时的自信心。(二)具体要求1学会歌曲阿西里西拔河,并能随歌声作表演。2认识堂鼓、小钹、木鱼,掌握基本的演奏方法并为歌曲作伴奏。3听赏转圆圈、踢踺子和布老虎,能随音乐作出相应的反应。4用人声和打击乐器为拔河制造气氛,为士兵进行曲设计动作。三、教学重点:1进一步引导学生勇于参加各项音乐活动,继续培养活泼、开朗、乐观的性格和与同学们友好相处,相互合作的能力。2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歌唱能力和表演能力。3在各项音乐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四、教学难点:1拔河中领唱与齐唱的相互衔接与配合。2同时学习堂鼓、小钹和木鱼三种打击乐器,少数学生会感到困难。3士兵进行曲的动作变化较多,且要合拍,容易发生手忙脚乱的情况。4踢踺子和布老虎这两首管弦乐小品虽然都比较形象,但对二年级的学生来说,欣赏时仍然有一定困难,主要是他们对音乐的表现要素尚没有较多的感性积累。五、教具准备:1录音机、录音带阿西里西、转圆圈、拔河、踢踺子、布老虎、士兵进行曲。2投影仪。3堂鼓、小钹、木鱼等打击乐器。六、课时安排:4课时。花垣镇第一小学校本教研备课用签 第一课时教学内容:1唱歌阿西里西。2打击乐器:堂鼓、小钹、木鱼教学目标:1初步学会歌曲阿西里西。2学会堂鼓、小钹、木鱼的基本演奏方法。3能积极探索堂鼓等乐器的其它演奏方法。教学过程:1从第三单元的欣赏曲阿细跳月引入阿西里西这两者都是彝族的音乐,前者是表现青年们的舞蹈,后者是表现儿童们的游戏。2听阿西里西的录音数遍,学生跟着录音轻声哼唱3教师解释“阿西里西”(我们是好朋友)和“丘都拉迪嗡啊”(表现欢乐的衬词)的含义。并与学生一起回忆彝族的一些风土人情(这在以前的学习中已经介绍过)。4学生跟着伴奏带演唱阿西里西。5展示堂鼓、小钹、木鱼等打击乐器,请学生说出名字,学生可能将堂鼓说成小鼓,将小钹说成是小镲,这也无妨。教师分别介绍并示范这三种打击乐器的基本演奏方法。堂鼓用单槌击和双槌同时击都是基本的演奏方法;小钹上下相击,左右相击也都是基本的演奏方法。6学生分三组,分别学习堂鼓、小钹和木鱼的基本演奏方法。堂鼓可奏“ ”的节奏,小钹奏“ ”的节奏,木鱼奏“”和“ ”的节奏。然后三组齐奏,形成一种热烈欢快的气氛。7各组分别探索堂鼓、小钹、木鱼的其它演奏方法,如堂鼓击鼓边、或用手按住鼓皮敲击、小钹磨擦发音、用鼓槌击木鱼等,总之,要求学生在同一件乐器身上探索发出几种不同音色的声音,这一练习是很有意义的。8用堂鼓、小钹和木鱼为歌曲阿西里西伴奏。请学生在课外作好设计,下一节课大家共同来实践。9复习一遍歌曲阿西里西,再用刚才试敲的节奏为歌曲伴奏。10.教师为本课小结。教学反思:学生掌握堂鼓、小钹、木鱼基本演奏方法,学生能探索堂鼓等乐器其它演奏方法。花垣镇第一小学校本教研备课用签 第二课时教学内容:1复习歌曲阿西里西。2欣赏歌曲转圆圈。教学目标:1能较为熟练地、有表情地演唱阿西里西。2感受转圆圈所描绘的儿童月下欢乐歌舞的情景,跟着录音哼唱部分词句并随音乐即兴表演动作。3能用堂鼓等打击乐器为阿西里西作伴奏。教学过程:1复习歌曲阿西里西。2随教师学唱阿西里西的歌谱。3出示“ ”与“ ”两张卡片,让学生能清楚地区别两者的不同,再请学生找一找在阿西里西的歌谱中“ ”和“ ”各使用了几次,“ ”用了几次。4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如何能更有表情地唱好阿西里西。在教师的指挥下,随着伴奏带全体学生富有表情地演唱阿西里西。5请学生分组设计如何用堂鼓、下钹、木鱼为阿西里西伴奏(为每种打击乐器设计两小节节奏型),师生共同比较、归纳、综合,作出几套方案。例如:6部分学生歌唱,部分学生用堂鼓等伴奏,掀起本节课的第一个高潮。7教师介绍合唱歌曲转圆圈的相关资料,并与已欣赏过的阿细跳月作比较,两者相同的是都是彝族的音乐,且都是在月光下的歌舞,不同的是阿细跳月是青年人的舞蹈,转圆圈是儿童们的游戏歌曲。8出示转圆圈的歌词,听赏转圆圈。9听赏几遍后,引导学生跟看录音哼唱以下两个片断:10部分学生用已学会的彝族舞蹈动作随音乐即兴表演,不求动作统一,只求与音乐合拍,表演自信大方,教师应启发、鼓励更多的学生参加表演,掀起本节课的第二个高潮。教学反思:1.能较为熟练地、有表情地演唱阿西里西。2.能跟着录音哼唱部分词句并随音乐即兴表演动作3.能用堂鼓等打击乐器为阿西里西作伴奏。花垣镇第一小学校本教研备课用签 第三课时教学内容:1唱歌拔河。2欣赏管弦乐曲踢毯子教学目标:1能用富有力度和弹性的声音有表情地演唱拔河。2能用人声和打击乐器表现拔河的情景,并用打击乐器为歌曲拔河伴奏。3能随着乐曲踢踺子的韵律,即兴表演踢踺子的动作。教学过程:1用拔河的图片或提问的方式引入歌曲拔河的教学,请学生用语言描绘拔河时欢快、热烈的气氛。2提问“拔河的音乐应当是怎样的?”“演唱时在声音上应具有什么特点?”启发学生想象表现拔河场面歌曲的音调特点一热烈、欢快、紧张。3听赏歌曲拔河的范唱录音,听几遍后通过提问的方式,加深学生对这首歌曲的认识,为正确地表现这首歌曲打下基础。4录音学唱歌曲。5教师领唱、学生齐唱,学生领唱、齐唱。6按课本上的要求,用打击乐器(或小喇叭、喊声、跺脚等)表现歌曲拔河热烈、紧张。欢快的气氛,再将这些声音录下来。7边演唱歌曲,边放渲染气氛的录音,师生共同评论。8欣赏管弦乐曲踢踺子,引导学生注意由木琴奏出的主题。9教师表演踢踺子动作(也可将踺子带到课堂上来,因有些学生可能没有见过和玩过踢踺子),开始时两拍踢一下,后可变为一拍踢一下,可用右脚踢,也可用左脚踢,可以站着踢,也可以跳着踢,还可以右脚交叉到左脚后面踢等。10学生随音乐即兴地做踢踺子的动作,不要要求整齐划一,只要求能合拍,达到“用动作来理解音乐、表演音乐”的目的。11复听一遍踢踺子以加深印象,并要求学生能在以后播放这段音乐时立即说出曲名。12歌表演拔河将掀起本节课的高潮,但以徒手表演拔河为好,不要使用真的绳子,以免目标转移。表演的动作可由学生自己设计,各组表演的动作可以不同,每组约11人(五人一队分列两边,一人当裁判),部分学生可用打击乐器、人声为歌曲伴奏。13.教师小结教学反思:学生演唱拔河时积极投入,在歌表演时表现的纪律性及创造性。花垣镇第一小学校本教研备课用签 第四课时教学内容:1音乐活动士兵进行曲。2欣赏管弦乐曲布老虎。教学目标:1能随着布老虎的音乐展开想象,初步理解音乐表现的内容,并初步了解布老虎的民俗。2在熟悉士兵进行曲音乐的基础上,能按节拍敏捷地作出种种动作。教学过程:1出示布老虎的图片或实物后,初听管弦乐曲布老虎。2介绍有关布老虎的民俗。布老虎是儿童的玩具,在我国很多地方的农村中,人们都喜欢用老虎的造型来打扮小孩,头戴老虎帽,脚穿老虎鞋,手中拿着布老虎,睡觉时还有老虎枕有一首民谣唱道:“小猴孩,你别哭,你别闹,给你买个布老虎,白天拿着玩,黑夜吓麻胡”。“麻胡”是民间传说中专门残害儿童的恶鬼,让孩子穿虎鞋、戴虎帽、玩布老虎是表示驱恶除魔保佑平安的意思。布老虎身上的图案色彩鲜明,眼睛很大,额头还有一个”王”字,但并没有过于凶猛的样子,相反,它能使孩子们爱不释手。3复听布老虎,引导学生分辩两个不同的“老虎”主题,一个是貌似凶猛的,一个是比较温和的。4初听士兵进行曲,感受其进行曲的律动。5请学生仔细观赏课本上的图示,知道一共要做拍手、拍腿、踏左脚、打枪、立正、敬礼等六个动作。同时要念qi、cha、peng、pa、ka等象声词。6教师随音乐作示范。7这个练习的难点是既要做动作,又要念出声音,两者要密切配合,学生可能会感到困难,因此可带领学生先随音乐学做动作,再同时念出声音。这段音乐一共有八个乐句,每句四小节,如只做一遍动作,可用第1、2、7、8乐句,即:如 连续做两遍动作,可用整首曲子。8可以分组比赛,看哪一组做得最整齐。9教师弹琴,部分学生做动作,部分学生列队行进(模仿木偶兵的形象),将掀起本节课的高潮。10学生自己设计动作,自由表演。教学反思:学生随音乐做动作的正确性、协调性,学生能积极设计动作并富有创造性。花垣镇第一小学校本教研备课用签第五单元备课说明一、单元内容:唱 歌:拒绝小看人、大风车欣 赏:三个小和尚、蓝皮鼠和大脸猫活 动:跟着队长走二、教学目的要求:(一)单元总要求:通过优秀的动画片音乐进一步激发和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开发学生音乐想象力和创造力,了解相关的卡通文化,初步感受视觉艺术与听觉艺术的密切联系。引导学生关注日常生活中的音乐,音乐启发学生通过广播、电视等传媒听赏音乐,积累和丰富课外学习成果。(二)具体要求在演唱、观看VCD、做游戏的过程中,欣赏民乐合奏三个和尚、蓝皮鼠和大脸猫、跟着队长走。帮助学生回忆和总结动画片音乐,联系动画片的画面和故事情节,初步感受音乐、画面、故事情节这三者之间的密切关系,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体验优秀卡通文化带给人们的愉悦。用木鱼、堂鼓、小钹为儿歌伴奏,进一步熟悉、巩固这三种打击乐器的音色和演奏方法。学唱歌曲大风车和快乐的小木匠,按照动画片中的情绪,大方地演唱。做游戏,熟悉唱名。三、教学重点:感受和鉴赏音乐。聆听和感受歌曲蓝皮鼠大脸猫跟着队长走、器乐曲三个和尚,培养儿童专心聆听的习惯,并启发儿童大胆表现内心对音乐的感受,发展儿童的肢体语言、口头表达等能力。引导和训练儿童形成良好的聆听音乐的习惯,发展儿童对音乐节奏感、音高感、音乐记忆、音乐情绪变化等感受能力,促使儿童逐渐形成自己对音乐好坏的评价标准,喜欢哪首作品、作品的哪个部分、为什么喜欢等。四、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儿童表达自己对音乐的感受,如何创设活动,给予儿童表现自己的空间和手段。五、教具准备:1头饰:印第安人插着羽毛的头饰。2图片:蓝皮鼠图片、大脸猫图片。3打击乐器:木鱼、堂鼓、小钹。4大风车蓝皮鼠和大脸猫快乐的小木匠跟着队长走三个和尚音响资料(录音带)。5写有唱名do re mi sol la 的卡片,按以要求摆放。6节奏卡片六、课时安排: 4课时。花垣镇第一小学校本教研备课用签 第一课时教学内容:1学唱快乐的小木匠。2表演小小音乐剧小熊猫学木匠。教学目标:1教唱歌曲快乐的小木匠。2鼓励学生创编歌词和表演与歌词相关的动作。3引导边唱着歌曲边表演小小音乐剧小熊猫学木匠。教学过程:(一)播放歌曲大风车,拉开动画城这一单元教学的序幕。1播放歌曲大风车。播放歌曲大风车,动画城节目时间到了,请学生谈谈自己感兴趣的动画片,说说最近电视台播放的新的动画片,唱唱片中的歌曲,鼓励学生把家中的动画片带到学校来,与同学们分享。(二)聆听歌曲快乐的小木匠。1今天的动画城播放什么动画片呢?老师也不知道。老师只知道动画片的主人翁是小熊猫,小熊猫身上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让我们大家一起来听一听。2教师播放歌曲快乐的小木匠,学生根据歌词回答,歌曲表现了小熊猫做木匠的情形。3教师放第二遍录音并提问:哪些词语表现了木匠劳动的情形?学生回答,“嚓嚓嚓嚓”、“沙沙沙沙”等。4教师引导学生边听歌曲,边根据对木匠了解和观察,做两到三个律动动作,如弯腰伸臂刨木头,或屈膝锯木头,搬运、摆放木头等动作。(三)听并学唱歌曲。1学生在教师的范唱中继续表演木匠劳动的动作。2教师邀请学生在表演的同时,加入到跟唱歌曲的行列中来。3请学生自己完整地演唱第一段歌词。(四)创编歌词并表演动作。1教师启发学生,想一想在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平凡的工作是不太引人注意,但人们又离不开它的。学生回答,理发师、修鞋匠、小商贩、修车匠、清洁工等。2教师鼓励学生把这些行业工作的环境、工具、声音、姿态等列举出来,并改变成歌词,替换快乐的小木匠的第一段歌词。如“扑扑扑扑火焰飞,当当当当铁锤响,我是快乐的小铁匠,嗨!嗨!快乐的小铁匠。”等。3请同学们把创编的歌词演唱并表演动作,然后分组进行演唱和表演。(五)根据故事情节串接和编排小小音乐剧小熊猫学木匠。1教师介绍小熊猫学木匠的过程,鼓励学生们根据小熊猫学木匠的故事情节进行表演。(剧情参照“七、相关参考资料” )。2请学生分组分别扮演其他各个行业的劳动者,如理发师、修鞋匠、小商贩、修车匠、清洁工,并演唱和表演前面创编的歌词与动作。3完整地表演并演唱。4鼓励学生回家准备相关的头饰、服装或道具,以备“六一”演出表演。教学反思:学生基本能背唱歌曲快乐的小木匠的第一段歌词。学生具有一定的生活积累,能创编一段与服务行业有关的歌词,并表演相关的动作。花垣镇第一小学校本教研备课用签 第二课时教学内容:1欣赏歌曲蓝皮鼠与大脸猫。2音乐活动跟着队长,随着音乐做律动。教学目标:1欣赏歌曲蓝皮鼠与大脸猫跟着队长走。2随着音乐做律动。教学过程:(一)蓝皮鼠和大脸猫1播放歌曲大风车,拉开动画城节目的序幕。2教师提问:今天,动画城播放什么动画片呢?教师播放蓝皮鼠和大脸猫的录音带,引导学生完整地欣赏歌曲。然后请学生猜一猜动画片名称。3教师自己或请学生介绍蓝皮鼠和大脸猫的剧情,并播放蓝皮鼠和大脸猫的片头。(二)模仿老鼠与猫的叫声,跟着录音带演唱伴唱部分。1请学生聆听歌曲,说出歌曲中老鼠和猫的叫声。教师准确范唱老鼠和猫的声部。2请学生继续听录音,跟着录音学唱老鼠与猫的伴唱部分。(三)聆听歌曲,选择合适的节奏,帮助老鼠与猫找到自己的家。1教师自己或请学生在黑板上画出两间房子,两间房子没有任何特殊标记,请学生说出哪间房子是老鼠的,哪间是猫的?2教师在黑板上出示节奏卡片,引导学生将刚才模仿的老鼠与猫叫的声音,与卡片上的节奏相对应。请一位学生将两张节奏卡片粘贴在两间房子上。3教师请另一位学生指出房子分别属于谁。4一位学生放卡片,另一位学生找房子,视时间的多少游戏可继续进行。(四)聆听跟着队长走,播放动画片小飞侠片断。1播放歌曲大风车,拉开第二个动画城节目的序幕。2教师提问:动画城现在播放什么动画片呢?教师播放跟着队长走的录音带,引导学生完整地欣赏歌曲。然后请学生猜一猜动画片名称。3教师顺势介绍小飞侠的剧情,并播放小飞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