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歷史的研究方法一、歷史的本質A、何謂歷史?(What is History?) 歷史是人類留存的重要活動紀錄,足以讓後世參酌了解過去與未來。其中歷史的性質而論又可分為傳統界說、近世新說及科學的學科三種解釋。中國傳統界說為六經皆史。(六經為詩、書、易、禮、樂、春秋);近世新說為人類活動現象之記錄。;現代學者則認為是歷史是推理之科學。B、歷史的意義、作用 歷史在英語中有數種的意義。首先,歷史指過去的事件,及實際發生的事。其次,歷史意味事件的紀錄或敘述。希羅多德(Herodotus)被稱為歷史之父,他就波斯人和希臘人戰爭的起因和事件記錄他的看法。最後,歷史則成為一門科學、研究領域,歷史發展一系列的方法和概念,透過這些方法和概念,歷史學家收集過去事件的證據,評價這些證據,並就題目進行有意義的討論。歷史的基本作用是能讓你自己更容易了解自己所處時代的公共事務、國家情勢和趨勢。歷史著作的作用不僅使個人對變化和失望,對那些令人驚駭的事情有所準備,也向個人提供人類行為和組織的可能性的大致模式。二、歷史學的研究範疇A、研究範圍傳統史學的研究範圍 無論在我國還是在外國,歷史學本身的歷史說明,至少到本世紀中葉以前的絕大部分時間裡,只有人類經歷中最狹小的政治部份,才為歷史學的研究對象與範疇。現代史學的研究範圍 歷史學當以人類過去的全部存在和經歷及各個層面為研究對象,依據人類在政治、經濟、社會、文化、思想、日常活動、習俗和制度等方面的史料進行考證和解釋、了解研究人類過去的一切行動、思想及成就,並尋找歷史進程的規律。B、歷史學的內容歷史學的內容主要包含兩部份: 歷史學與國民的意識。歷史學與國民的歷史意識有直接關係,歷史的理解或看法,成為人們生活方式的基準、思考方式、行動原理發生關聯,通常以歷史意是一詞來表達,所以歷史學對國民意識有直接貢獻而參與社會。理論思維學的概念。歷史的理論思維並非立即產生,而是具有演變過程。這個演變過程的時間漫長,由不同的歷史階段組成。在不同的歷史階段中,理論思維帶有不同時代的特點。理論思維在不同時代中具有迥異的內容和形式,構成不同的歷史型態。人類的理論思維有三種基本的歷史型態,其一是樸素的辯證思維,其二是唯心的辯證思維,其三則為唯物的辯證思維。 樸素的辯證思維,是理論思維的第一種歷史型態,它是以天然純樸的形式表達,具有樸素辯證法的內容。樸素的辯證思維萌芽於原始思想,這與宗教、神話的幻想有天然的聯繫。例如,商朝人追述祖先時,帝嚳的妻子吞玄鳥蛋後生下來商人的先祖。唯心的辯證思維是歷史的第二種型態,唯心辯證法是近代歷史的產物,從康德(Immanuel,Kant)開始到黑格爾(Georg Wilhelm,Hegel)集大成。黑格爾揭示本質與現象、偶然性與必然性、必然與自由等範疇之間的辯證關係。黑格爾認為思維並非人類的思維,而是在世界存在以前早以存再的一種絕對觀念,這是世界的本體,一切事物的泉源。唯物的辯證思維則強調歷史的一切發展與物質有關,稱為唯物史觀。馬克思的唯物史觀一、存在決定意識。在精神和物質,恩維和存在的關係上,物質、存在是第一性的,精神,思維是第二性的,前者決定後者。雖然後者有一定的反作用,但歸根結底是物質決定精神,存在決定思維。二、生產力決定生產關係。三、一定的生產關係適應於一定的社會物質生產力。與生產力的性質和水平相適應的生產關係才會促進生產力的發展。三、史料考證法A、史料的內容 史料是指研究或討論歷史時的根據的東西,區分為一手史料(primary source)以及二手史料 (secondary source)。前者是指接近或直接在歷史發生當時所產生,可較直接作為歷史根據的史料,後者是指經過後人運用一手史料所作的研究及詮釋。一般所稱史料,主要是指第一手史料。常用的史料有文字史料、非文字史料。 文字史料有史書、檔案文書、思想或學術著作、文學作品、日常生活中的文字遺留、報刊雜誌。史書是研究歷史的重要史料,例如漢書之於漢代歷史。檔案文書類:其對政治史社會史的研究頗有助益。思想或學術著作:反映當時人的思想、觀念、以及學術的發展。藉由黃帝內經可了解中國古代人的醫學以及對人的身體的認識。文學作品:文學作品可反映當時人的生活、想法以及觀念等,對於文化史、思想史、社會生活史的研究有所助益。從金瓶梅觀察晚明文化及生活。日常生活中的文字遺留:包括如古代的農民曆、商店的帳薄、土地契約書,以私人來往的書信等。這些常能更真實地反映當時的實際生活及想法。報刊雜誌:近現代史的史料來源之一,報紙有助了解事件的發展、觀點,娛樂性的報刊則可以觀察。非文字史料包含圖像類:如繪畫、壁畫、刺繡圖案等,實物類:包括古代建築、傢具、衣物、器物、飾品、錢幣等這可作為探討生活、及觀念等以及出土的考古史料。B、史料的內部考證 史料內部考證的目的在於確定證據的可信性,內部考證牽涉到對事件、概念或習慣的陳述。從事比較性研究,亦即與時日已經明確的其他史料作外型特徵,即從其式樣、材料、技術等作比較。決定考古學的遺物問題多適用此一方法。文獻史料方面,文獻史料方面,其用詞與型式等,可作為標準,即使是文言文也具有書寫年代的要素。如係紀錄,則從其內容探求線索,從而加以判斷。但要能精確判斷其時間關係是很困難的,僅推論其時間的先後次序即可。C、史料的外部考證考證史料的來源即是考證、推敲史料被造成的時間、地點及其人際關係。近年完成的史料,從書籍、文書到器物也都明白標示時間而無須考證。外部考證主攻的各類問題包含偽造、竄改文獻、殘缺版本、剽竊、捉刀、歪曲及處理史料中有意無意的錯誤。外部考證尤其是指:確定史料的權威性和年代、日期,以利於證實或證偽證據的真實性。四、史料的解釋 史料只是作為研究的手段,而其鑑別、考證也只是歷史學的基礎工作。利用綜合鑑別、考證而衡量史料的證據力,以便達到認識歷史的目的。史料的解釋工作在蒐集資料時便已經開始,史料鑑別、考證雖然隨著史料解釋而開始,卻要等到史料性質被推敲、衡量之後才能有充分的解釋。因史料須經由正確的解釋後,才能闡明歷史發展的軌跡及其意義。史料的解釋並不侷限於詞語方面,應在歷史對象說明者的意義來加以解釋,為此需要具備其他輔助學科,如經濟學、社會學、法律學等能力,成為具備史實背景知識的能力。例如:古文書的內容,有時斷簡殘篇需要加以適切解釋,使其發揮其證據力,就得明白當時環境的週遭事情。如此,才能有效解釋史料。伍、歷史研究的擴大傳統史學與新史學 傳統史學的研究領域侷限於政治史,其記述對象往往為帝王將相的統治階層與貴族勢力,而忽略廣大的平民的過去。傳統史學記載的社會、文化、藝術等現象也多為貴族階層的事物,當時百姓的生活與文化並非是傳統歷史關注的焦點而少有論述,這種狹隘性促使本世紀初的歷史學家改變現狀,從非傳統的歷史角度來擴大史學的研究範疇。傳統史學強調歷史學以古鑑今的社會功能。古代的歷史學家相信歷史的功能在提供借鑑,可以作為指導政治家在與過去相同的形勢下應當採取的行動。此外,還能對民眾行道德教化與訓練。但是,二十世紀的史家逐漸改變這樣的看法,現代的史家強調時代背景的差別,反對機械地援引歷史先例。由於時間的流逝,環境已經發生變化,與過去看起來相似的事情要進行不同的分析。因為執意尋找歷史的先例往往會強調表面的相似,而忽略時代的本質。新史學與傳統史學最大的不同在於歷史學研究對象的轉移,稱為由下而上的歷史學。由下而上的歷史學將注意力從統治者和菁英人物轉向普通人民群眾的日常生活、活動和經歷。A、年鑑學派法國年鑑學派簡介 現代西方史學的沿革,主要的就是由傳統史家典範轉向新史學典範,前者通常以蘭克的客觀主義史學派為代表,後者則是以年鑒學派為代表性的學派。年鑑學派自1929年誕生以來,迄今已歷近七十多年,從一個沒沒無聞的小學術團體,演變到成為一個具有世界影響力的學派。新史學的誕生,年鑑學派實扮演著關鍵的主導地位。自1929年創立以來,年鑑學派經過幾代人的努力,不但在法國掀起一場史學革命,其所造成的影響更是跨越國界與科際,激起世界史壇及相關學域的廣泛回應。 a、新史學首先,我們先對新史學這一名詞加以解釋。新史學在1930年就由它的創始人之一的貝爾(H.Berr)提出,根據Peter Burke的說法,他認為新史學指的是以法國年鑑學派為主體的整體性的歷史(total history)或結構性的歷史(structural history),也代表著對傳統史學的反思。茲就傳統史學與新史學的差異加以比較製成下表: 傳統史學 新史學 研究對象:以政治為研究主題。 著重人類所有面向的活動。 研究方向:站在統治者的角度由上往下觀察。 以民眾的立場由下往上觀察。 史料範圍:以文書(官方檔案)資料為主。 認為各種材料都可以利用 如口述、統計等方式。 解釋模式:重視事件的敘述。 注重結構的分析。 整體來說,新史學的特色是革新史學,並且將它紮根在傳統史學中。這樣的革新被稱為新史學運動,在西方各國陸續展開,呈現出豐富多采的內容、方法,也獲得可觀的成就。而其中較具代表性的,是以法國的年鑑學派、英國的馬克思主義歷史學派和美國的克萊奧學派,形成史學的三大主流。b、發展階段分期 1929年由費弗爾與布洛克創辦的經濟與社會史年鑑雜誌所發展出來的年鑑學派,經歷四個發展階段。第一個階段,是從1929年到1945年由費弗爾與布洛克為代表的創建階段;第二階段,是從1945年至1968年由布勞岱(F. Braudel)所領導的發展階段;第三代接班人為比爾吉埃爾(A. Burguiere)、費羅(M.Ferro)、勒高夫(J. Le Goff)、勒華拉杜里(E. Le Roy Ladurie)等人,有年鑒新史學派之稱。到1980年代以後,年鑑學派進入第四個階段,在這個階段中,由於研究方向分散的緣故,並沒有代表性的人物,但我們可以Roger Chartier對讀書史的研究,來對此代的發展加以了解。進入80年代以後的年鑒學派,進入到反省的階段,研究和討論的範圍也日漸廣泛,在各國史學界中激起了不同的漣漪。 c、年鑒學派的發展 創建階段(1929-1945)總體史的建立 1929年1月,費弗爾與布洛克在史特拉斯堡大學共同創辦經濟與社會史年鑒雜誌,他們想透過這個雜誌去改變歷史學家本身的,或是史學家和其他學科專家間的自立門戶、老死不相往來的局面。首先,是要讓史學擺脫掉舊有的陳規,尤其是必須要突破自身學科的嚴格界限。再來,是希望能夠依照刊名所表達的史學新方向:經濟的和社會的歷史。他們也倡導史學家去研究人類活動的總體史,它包括地理環境、氣候條件、社會、經濟、文化、思想、情感、政治等因素,並且注重社會結構的分析,更擴大史料的範圍。六、計量分析與計量史學 二十世紀的六十、七十年代,美國興起風靡於歐洲的計量史學革命,其學派的重點即是運用統計學的方法分析歷史事實、進行歷史研究的學派。計量史學的廣泛運用是近五十年的事,但在史學方法中採用計量分析卻有悠久的歷史,大略可粗分為四個階段: 第一階段:西元前六世紀到十七世紀。特點是初步利用簡單的統計方法,而在如此長的時間內維持一段水平,其原因是古代與中世紀的生產落後科學技術的發展受到限制,在這時期,計量學多限於人口與經濟史方面,而且以估算為主。 第二階段:大約是十七世紀到十九世紀,計量分向縱深方向發展。這種進步與資本主義的發展有關。因此對於各方面的數據的要求也成為時代的需要。 第三階段:二十世紀開始到五十年代,特色是統計學的方法被社會科學普遍用,歸納統計學進入史學研究。第四階段:二十世紀50年代至今:計量方法的面更加廣泛,並且加入電腦的使用。計量史學的觀念被明確提出,在此階段美國有許多的學派,例如新經濟史學派、新政治史學派、新城市史學派等,都在不同的程度上運用了計量分析法。 計量史學的內容:一、反應計量模型:這種方法是透過模擬歷史的現象與過程,來揭示歷史進程的規律性。 二、反事實模型:這是對人類歷史上沒有發生過,與事實相反的情形進行模擬,目的在於說明歷史過程中可能出現的種種後果。 三、一般的統計分析:這種分析運用最為廣泛,其住要的觀念有平均數、中數、相關、集中趨態、離中趨態、偏態、隨機變量等等。計量史學對於史學研究的貢獻在於一、使史學的進一步精確化。計量史學賦予了研究對象以數理邏輯,因此提高了研究的過程與理論的內在一致性,糾正了以往史學先入為主的觀念 四、計量史學使史學的研究領域更為廣闊,因此對於社會歷史的解釋也更加全面。例如,歷史研究由菁英研究為主,轉為下層人民、家庭史、婦女史、城市史的專門研究的興起,這些均與計量史學相關。 七、比較研究法與比較史學 比較史學是從事歷史比較研究的史學。歷史比較研究,就是通過兩種或兩種以上的歷史現象的比較來加深、擴大和驗證對歷史的認識的一種方法。近代歷史學家將不同程度的的歷史上各個不同的民族加以縱向和橫向的對比,通過對比來說明他們龐大的思想體系。孔德把比較研究作為探求社會歷史發展規律的一個主要方法,這成為歷史比較方法的最早的理論探索。從20世紀初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比較研究成為歷史研究的新方法。1900年,在海牙召開了“國際比較歷史學代表大會”,這標誌著比較史學作為一個史學流派開始出現。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歷史比較研究的範圍從歐洲擴大到全世界,更多借用其他學科的概念和方法。 隨著比較史學的發展,歷史學者對比較史學進行方法論上的探討。這些探討主要涉及了三個方面的問題:第一,比較史學的分類問題。第一類是用歷史實例的對比來證明某一理論的觀點;第二類是通過歷史比較來發現某一具體事實的特性和影響;第三類是通過歷史比較進行宏觀的因果分析。第二,歷史比較研究有三個優點,一是導致提出有用的問題;二是從反面檢驗已被接受的歷史解釋;三是推導出新的歷史結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环保公司电商客服管理细则
- 中考数学总复习《概率初步》通关题库及参考答案详解(综合卷)
- 智慧校园安全与校园安全风险评估报告
- 环保公司物流管理办法
- 2025年工业互联网平台数字签名技术规范标准解析与应用案例报告
- 情感识别系统构建-洞察及研究
- 自考专业(国贸)自我提分评估带答案详解(达标题)
- 中级银行从业资格之中级银行业法律法规与综合能力能力检测含答案详解【黄金题型】
- 电竞公司税务档案管理细则
- 环保公司企业形象塑造细则
- 2025年9月新版用工合同(合作协议书)范本(可规避风险)
- 人民调解员培训课件
- 血液透析学习汇报
- 2025重庆机场集团有限公司社会招聘202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完整答案详解1套
- 安徽省江南十校2025年物理高一下期末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培训钉钉课件
- 新建洞室储气库压缩空气储能系统的经济性及成本分析
- 砖厂职业危害管理制度
- 肝功能障碍患者的麻醉管理要点
- 2025年粮油仓储管理员(高级)职业技能鉴定考试练习题库(含答案)
- 【课件】新高三启动主题班会:启航高三逐梦未来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