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设计规定.doc_第1页
结构设计规定.doc_第2页
结构设计规定.doc_第3页
结构设计规定.doc_第4页
结构设计规定.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 制图要求单位符号:根据国家有关科技标准规定,建筑工程技术文件中的主要单位符号应如下表示: 一般单位均采用小写字母。比如:m、mm、g、t等。 由人名命名的单位首字符采用大写字母。比如:N、Pa等。 除兆帕的“兆”采用大写字母M表示,以便于与毫帕(mPa)区分外,其他单位前缀用小写字母表示。比如:kN、MPa、kg等。构件代号:结构施工图中的构件代号统一按下列要求表示: 框架柱:KZXX 框支柱:KZZXX 构造柱:GZXX 剪力墙:QXX 斜撑:XCXX 框架梁:KLXX 屋面框架梁:WKLXX 框支梁:KZLXX 非框架梁:LXX 悬挑梁:XLXX 剪力墙间的连系梁(连梁):LLXX 圈梁:QLXX 柱下独立基础:ZJXX 人工挖孔桩:WZXX 基础梁:JLXX 基础间连系梁(拉梁):JLLXX 套管:TGXX“”前为构件代号,“”后为序列号。为避免连续排序麻烦,框架梁的序列号用其所在的轴线编号表示。同一条轴线上有多根框架梁时,可在作为序列号的轴线号后加角标区分。原则上,轴线号为字母时角标采用数字,也可采用小写字母,轴线号为数字时角标采用小写字母。绘图尺寸: 轴线圆圈直径8mm,圆圈底至第一道尺寸线6mm,尺寸线间距8mm 线钢筋采用1mm宽PL线,点钢筋直径为1mm。外侧钢筋距构件边缘线1mm 钢筋编号圆圈直径5mm 在图中时上述数字均乘以“出图比例”文字大小: 文字宽高比0.75 图中尺寸、钢筋编号数字2.5mm,其他说明性汉字及其相连数字、构件编号字母及数字3mm 图名标题文字、轴线文字、附注标题文字5mm 附注内容文字4.5mm,附注文字行距9mm 图中文字大小为上述数字乘以“出图比例”剖视方向:剖视方向为剖面编号字符或索引编号字符相对剖切粗线的方向,即从剖切粗线向剖面编号字符方向看。除重复使用外,一般情况下剖视方向为:从下往上看,从右向左看。图面:图面布置要整洁、漂亮,图面排列要讲究,疏密有度。图中要注意虚实线关系,实线总是能封闭的。楼层剖面和节点详图要尽量布置在该楼层平面图所在的图内,以方便查阅。标高:单独位置的标高应直接给出具体数字,标准层和重复使用的详图、节点可用“HXXX”的方式表示相对标高,而在本图说明中给出各层H的相应数值。楼梯剖面图中多层标准层压缩为一层时,该层上下均要重复标注标高,以使上下层标高连续相接。水平构件(如标准层楼层)的标高不得使用连续号“XXXXXX”表示,因标高不是连续变化的。只有剪力墙、框架柱等竖向构件的标高可如此表示。坡屋面:坡屋面平面和剖面中应给出控制性标高、屋脊线水平投影位置及倾斜角度,其余位置的标高现场放样确定。二 构件尺寸梁高: 底框架托梁的截面高度不应小于跨度的1/10,上层墙体在梁端附近开洞时不宜小于跨度的1/8(砌规10.5.10)板厚:楼板最小厚度对一般住宅取100mm,对公建取120mm。除特殊情况外,在一般荷载作用下,常用双向板的参考厚度可取: l短3.9m:=100mm 3.9l短4.2m:=110mm 4.2l短4.5m:=120mm楼梯梯板厚:板式楼梯梯板最小厚度取100mm,板厚模数取10mm。梯板的高跨比一般约:对住宅取1/27,对公建取1/25。梯板参考厚度(括号中跨度适用于公建)可按下列值选用: l2.8m(2.6m):=100mm 2.8m(2.6m)l3.1m(2.8m):=110mm 3.1m(2.8m)l3.3m(3.1m):=120mm 3.3m(3.1m)l3.6m(3.3m):=130mm 3.6m(3.3m)l3.9m(3.6m):=140mm 3.9m(3.6m)l4.1m(3.8m):=150mm 4.1m(3.8m)l/h1(l/h不得小于1)或基础持力层为不同的土层;(5)地基主要受力层范围内存在软弱粘性土层、液化土层和严重不均匀土层;(6)桩基承台之间;时,为了保证基础的整体性,协调基础间的差异沉降,在基础或承台顶面下50100处设置基础拉梁。拉梁的计算一般可按所拉柱子中较大轴力的1/10作为拉梁轴心受拉的拉力(0.1Nmax法)和上部填充墙或其他荷载引起的弯矩分别计算,然后再叠加配筋,不考虑拉梁平衡柱底弯矩,以充分发挥基础本身平衡柱底弯矩的潜力。地基主要受力层:是指条形基础底面下深度为3b(b为条形基础底面宽度)、独立基础下为1.5b,且厚度均不小于5.0m的范围(二层以下一般的民用建筑除外)。防水设计水位、抗浮设计水位:防水设计水位Hf取地质勘察报告中给定的稳定水位。抗浮设计水位Hk在地质勘察报告中未给定时,可在防水设计水位的基础上增加1.52.0m的水头压力,即Hk=Hf+1.52.0m。当基坑深度范围内存在透水性比较差的岩石类土而基坑回填未采用夯实的粘性土时,抗浮设计水位取地质勘察报告、上述规定及岩石类土顶面再加500(用Hky表示,最大不超过室外地面)三者的最大值(采用夯实的粘性土回填基坑时仍可按前二者确定)。若按最后者确定的抗浮设计水位高于前二者时,防水设计水位可按Hky/1.4取用(因为此时防水设计水压力按活荷载考虑,荷载系数为1.4),且不应低于地质勘察报告中给定的防水设计水位Hf。板配筋:板受力按弹性理论计算。配筋时支座负筋按计算结果,考虑现场施工的实际情况,要注意板底长向钢筋的实际有效高度。梁配筋:梁支座配筋按计算结果,不必随意放大。考虑现场施工的实际情况,要注意同高交叉梁的实际有效高度,实际设计时在外侧的框架梁梁底实际配筋或不交叉的梁底配筋应控制在计算结果的11.05范围内,在内侧的框架梁梁底实际配筋应控制在计算结果的1.051.1范围内。柱宽度对梁端负弯距的影响:框架梁支座弯距可取柱边的弯距,梁在柱边的弯距可由其在柱中心的弯距按下式折减而得1:M=M0+(1-B/L)2其中,M为梁在柱边或支座边的弯距,M0为梁在柱中心或支座中心处的弯距,L为梁的计算跨度,取柱轴线之间的距离,B为柱的宽度或支座宽度。上式由竖向均布荷载作用下推导而得,是否适用于水平荷载有待验证。八 结构施工图排序结构施工图纸的排序原则:尽量按自下而上的施工顺序排列:1. 首页:结构设计总说明。小项目可无首页,需要说明的内容注写在有关图纸上。2. 基础布置图(无地下室时含框架柱编号)。3. 基础配筋图。4. 基础剖面图,基础详图。5. 地下室竖向构件布置图(含框架柱编号)。6. 地下室竖向构件详图。7. 有地下室时为地下室顶板配筋图。8. 框架柱配筋图。9. XXXXXX剪力墙布置图。10. (相应9款的)XXXXXX剪力墙暗柱配筋表、连梁配筋表。11. XXX(XX层)结构平面布置(模板)图(板配筋图)。12. (相应11款的)XXX(XX层)梁平法配筋图。13. 第9、10、11、12款交错排序。14. 楼梯配筋图。分层画时,排在相应楼层的梁、板配筋图后。15. 节点详图。16. 通用图。参考文献:1. 梁柱节点处梁负弯距取值的探讨,工程抗震,2002年第2期。各检审阶段的工作内容内 容检审结果荷载60m高层建筑的风压值是否采用100年一遇的风压值?(沈阳为0.6kN/m2)非人防地下室顶板(一层地面)的活荷载取值4.0kN/m2计算地下室外墙时地下水位以下土的重度取值11.0kN/m3计算地下室外墙时室外地面活荷载(包括消防车)取值5.0kN/m2防水板水浮力取值是否够?抗浮水位(设防水位+2m)取值是否够?悬挑构件易积水时是否考虑积水重量?特殊功能房间的荷载取值有无依据?结构方案结构方案是否合理、能实现?整体计算结构整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