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户县农民画的探究摘要:农民画是户县最具特色的地域名片,是户县的标志。内容以欢乐喜庆 ,吉祥如意 ,民风民俗 ,农家生活, 乡野美景,田园牧歌为主。画作色彩鲜艳,生活气息浓郁;画味泥土芳香,画意令人陶醉。其风格特点,一是“写意”。他们不愿意把构思停止在模拟客观对象的表层上,而是凭着自己对生活的长期感受,认知评价,凭着自己炽热的感情和丰富的想象、凭着自己长期在三秦大地和民间艺术审美活动中形成的审美心理,大胆地、无所忌地创造着属 于自己的艺术。二是粗矿中有细腻,浓艳中有淡雅,古拙中含技巧。走过半个世纪风雨历程的户县农民画,为县域经济的发展、文化产业的兴盛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为户县乃至为陕西、为国家赢得了荣誉。其价值、意义和作用经过了历史与实践的检验,已成为中国美术总格局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当代中国美术史上的地位也是无可替代的。查看全部关键词:户县 农民画 地域特色一、 户县农民画的起源 户县农民画源于民间,与当地戏剧、舞蹈、民间社火、竹马、旱船、龙灯等丰富的民间文化形式有深厚渊源,富于明显地域特色,民间风情独特,乡土气息浓郁强烈。户县农民画孕育于传统的剪纸、刺绣等民间艺术,诞生于50年代,从70年代开始,不断的提高、创新、升华、成熟,逐步走出户县,走向全国,走向世界,成为全国影响力最大的农民画乡之一,被视为中国农村文化建设的典型。 1988年,户县正式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现代民间绘画之乡”。关于农民画的起源有两种说法。一说起源于江苏邳县与河北束鹿。1956年江苏邳县陈楼乡新胜一社农民张开祥组织了六人美术小组,“针对社员思想情况,通过绘画形式来表扬先进、批评落后,对农业生产起到积极的作用”。(强自中国农民画大事记)1957年夏季,邳县陈楼乡农民张友荣为饲养员克扣饮料粮一事,在饲养室山墙上蘸锅灰水画了一幅以批语饲养员为内容的壁画。后来县上认为这是农村社会主义教育和思想工作的新鲜事物而大力推广,从而形成了“城乡户户五颜六色,村村壁画满墙,一街两行成了天然画廊,群众好不热闹”(强文同上)的局面。1958年,河北束鹿县拟定指标、搞运动的办法领导农民创作,提出“家家诗歌户户画,人人都是艺术家”的口号。这两县都是随着1958年“大跃进“创作达到高潮,后都分别进北京展出,出画册、拍电影,影响极大。后又随着“大跃进”的降温而销声匿迹。别一种说法认为起源于江苏邳县、河北束鹿、甘肃庆阳、陕西户县、安徽阜阳、四川绵阳,湖南浏阳等地的1958年“壁画化”、“诗画墙”等配合“大跃进”的活动。它们也无疑和“大跃进 ”的运动相始终。 当然这种“发明权”属于谁,在今天看来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一时期形成了被称为农民画的“第一种模式”。著名美术理论家程征先生在其每二种模式的诞生一文阐述这种模式的艺术特点时说:“农民在那种特定的历史氛围里,把身心皈依于乌托邦式的理想,再聚合为现代神话般的理想图景。原始艺术的粗犷浪漫,民间艺术的朴拙自由,漫画的夸张,宣传画的直率,还常常夹杂着标语口号的诗歌。用起重机吊起大玉米棒或划着豆荚渡江之尖的虚构图景,后来常被认为是 亩产万斤式浮夸的写照,然而艺术作为情感的形式,它所表达的感情和愿望而非现实,现实固然虚假荒唐,感情和愿望却虔诚热烈。因此,当历史否定了大跃进之后,艺术史却并不能断然抛却大跃进时代的艺术。”农民画的自身规律果如程征先生所说是循着束鹿邳县模式、户县模式、金山模式的轨迹演进的话,那么户县农民画便是全国众多农民画中惟恐一参与了三个模式全过程的农民画。 根据户县文化馆馆长谢志安(从1951年直到退休始终任馆长)先生户县农民画的形成和发展一文提供,户县早在1951年底就成立了“户县城关地区美术组”;1956年全县分区组织农村俱乐部,都设有美术级;1958年全县普遍实行了“壁画化”;1958年底,户县在西安美专教师陈士衡主持下先后举办了太平炼钢工地和甘峪水库工地两个美术训练班,参加培训的农民近百名。1959年经省上有关专业部门同意,户县县委决定成立的“户县美术工作者协会”也应是1956年以来户县群众美术活动的延续,并为后来的农民画活动奠定了组织基础。据此,户县农民画无疑也是“第一种模式”的创造者。二、户县农民画的产业发展现状户县行政隶属西安市,是西安咸阳经济圈的重要组织部分。1988年,户县被国家文化部首批命名为“中国现代民间绘画画乡”。1991年文化部、人事部授予户县“全国文化先进地区”光荣称号。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户县也许是得益于古城西安久远的文明历史,生长在这块土地上的民间艺术也得天独厚地受到其滋养,并且吸收了外来文化的精华,这一点在户县农民画上得到了充分体现。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户县农民画不但种类很多而且各有特点。 户县作为周、秦、汉、唐十三个王朝的京畿之地,历史积淀深厚,文化远远流长。户县农民画诞生于20世纪50年代,一群土生土长热情扬溢的农民,在实现了朴素的物质生活愿望时,也追求改变他们的精神文化生活。在政府文化部门的引导培育下,配合当时政治生产形势,他们一手拿锄头镰刀,一手拿画笔蘸彩,借鉴剪纸、绘画、年画、刺绣等民间艺术,按照他们对生活的理解和感受,创作出一幅幅乡土气息浓郁的现代民间绘画,讴歌热烈沸腾的时代,描绘多姿多彩的生活。涌现出了以董正谊、刘志德、刘知贵、雒志俭、王文吉为代表的一批农民画作者及“公社渔塘”、“喜开镰”、“夜曲”、“顺风”,“两邻家”、“白桦林之秋”为代表的农民画作品。 户县农民画以“夸张变形、对比强烈、浪漫稚拙,构图饱满以及重朴实、讲神似、民族民间风情强烈,乡土生活气息浓郁,浑厚质朴,粗犷洒脱,地域特征明显”为主要特点。作品题材广泛,内容丰富,表现手法灵活多样,内容形式完美统一,具有浓郁的时代性、地域性和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反映了不同时期北方农民热爱生命,热爱生活的真实感受,以及积极向上,追求幸福,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的精神风貌,有很高的艺术品位和审美价值。 1976年,县政府投资200多万元,建成了全国第一家县级农民画展览馆,面积7388平方米。馆内设有户县农民画历史精品陈列厅、获奖作品陈列厅、民间艺术品超市等八个展厅,常年对外开放。同时,展览馆联系、组织、辅导农民画作者学习培训、进行创作和艺术研究,成为开展群众性美术工作的活动中心。 现在,户县农民画作者队伍已发展到2100多人,骨干作者200多人,农民画专业户30多家,个体画廊和展室10余家。共创作作品3万余件,其中1200余件在国内获奖,600余件被国家和地方美术馆收藏,数万件被国外博物馆和国际友人收藏。9000余件在美、英、德、法、日等68个国家和地区展出。28位农民画家先后35次出国访问、讲学、办展和表演。至2003年底,已有88个国家和地区的近2万名国际友人和海外侨胞到户县参观访问农民画。荷兰王国贝娅特丽克丝公主及丈夫克劳斯亲王、英藉华裔女作家韩素音女士等著名人士都曾到户县参观农民画。比利时、加拿大、日本、荷兰、挪威等国家专门拍摄了“户县农民画”电影新闻片。1973年户县农民画在中国美术馆展出,1974年在全国八大城市展出,1998年再次在中国美术馆展出,1999年在台湾和法国巴黎“中国文化周”展出。2002年户县成功举办“中国农民画联展”。户县农民画蜚声中外,已成为民族民间艺术园地里一颗璀璨的明珠,中国农民画的优秀代表,当代户县一块亮丽的名片。 在农民画的影响和带动下,户县广泛开展的群众文化活动丰富多彩,异彩纷呈,满足了城乡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共有农民画、美术、书法、摄影、音乐、锣鼓等十大协会,有各类民间艺术表演团体350多个,已经形成了以农民画为主体的文学及艺术创作队伍,以戏剧、曲艺、歌舞为主体的文艺演唱表演队伍,以宣传、科技、文娱、体育、教育为主要内容的“大文化”活动骨干队伍,使全县的“大文化”活动一呼百应,繁荣昌盛。形成了“节日庆典文化、民间传统文化、企业文化、校园文化、社区文化、旅游文化、部门系统文化”交相辉映,“大文化”活动争相斗艳的群众文化活动新格局。农民画及民间艺术已由过去单纯的娱乐审美功能,逐步走向市场。户县农民画、剪纸、布艺、麦秆画、烙画、陶塑、农民画工艺术品、纪念品等艺术产品,近年来均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因此带动相关产业取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更是不可估量。户县农民画对户县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各方面产生着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在新的形势下,户县积极探索农民画发展新路子。一方面继续抓好农民画理论研讨,抓创作培训辅导,扩大辅导网络,巩固扩大作者队伍,强化品牌意识,突破创新,多出精品。另一方面,尝试把农民画与旅游、经贸等产业有机融合,发展农民画文化产业,以画为媒,以节会商,招商引资,发展经济。2003年,户县建立了“中国户县农民画网站”,创立了五个农民画作者辅导站,成功开辟了全国首家“农民画民间艺术品超市”。结合旅游产业,开辟了“农民画民间风情一日游”旅游线路。以农民画展览馆为中心,精选十二个不同创作风格,不同居住景色的农民画作者家庭,组成“一日游”旅游线路。以赏农民画,品农家风味小吃,观田园风光,体验农家生活,欣赏民间鼓舞艺术为游览的主要内容。线路开通近一年来,共接待游客8000人次,社会经济效益明显,受到社会各届称赞。 2004年4月2327日,户县承办了“首届中国农民画艺术节”,这是中国农民画事业的一件盛事。户县县委、县政府以及热情好客的户县人民,热情欢迎各界朋友,以及广大游客到户县来,共同欣赏中国农民画精品艺术,体验陕西优秀民间文化,领略纯朴自然的关中乡土风情,感受新时期日新月异的新农村新生活。户县农民画产业发展现状调查及其发展对策的研究,有利户县农民画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有利于保护传统与民族文化的多样性,为保护和发扬户县农民画提供理论支持;有助于充分挖掘户县农民画的价值发展艺术产业,丰富和优化当地产业构成。农民画不仅是户县也是陕西的一个响亮的品牌,它对陕西省的民间文化抢救保护工作将起到借鉴与探路的作用。其研究结论对陕北剪纸等陕西其它民间艺术的产业化发展有一定现实指导意义。三、 户县农民画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完善,也给农民画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冲击和影响,其发展和壮大还存在着许多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在农民画理论研究、创新和指导上还很不够,特别是研究少,农民画今后发展的思路仍不太清晰。二是农民画的创作题材、创作方法、表现形式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反映时代主旋律、贴近现实生活、影响深远的作品少。加之,作者与市场接轨没门路,有画卖不出,影响创作积极性。三是农民画只是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和社会现实存在,其蕴藏的巨大潜能和商机还远远没能显露出来。四是农民画画家整体年龄偏大,辅导队伍断层,后继乏人,对老一代作者、作品的保护和农民画后继人才的培养上还需加强。五是缺乏应有的竞争,版权和知识产权得不到保证,影响到画家的创作积极性。所有这些问题的存在直接制约和影响到农民画的健康发展,必须引起高度的重视四、户县农民画未来的产业化发展之路 户县农民画只有作为一种独有的资源去开发,并促使其走向产业化道路,才会有更广阔的发展前景。这是西安、户县及许多关注农民画人的共识。户县在4年前曾制定了一个促进农民画发展的十四点措施,其中包括办展览、开文化节、设立农民画博物馆、有计划的培养农民画新人、发行邮票、在全国各地设立户县农民画展买店等。这些措施无疑有利于户县农民画的品牌化发展。但由于利益的驱动和小农意识的作祟,户县农民画还尚未形成大格局的“品牌效应”,产业化也基本上没有形成。有文化产业专家建议,户县农民画要迈向产业化,就必须要有大的发展思路。 农民画如何进一步发展,与时代合拍?只有走产业化道路,把农民画当做一种资源去开发,并促使其产业化,才会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一)、加强组织领导,确保农民画这枝艺术奇葩持续健康发展。作为一种品牌,一种有一定影响和艺术生命力的农民画,如果没有领导的重视、关心和支持,也许在不远的将来,将会被市场经济的浪潮所吞没。反之,如果领导加以重视,把农民画作为地区经济发展的“桥梁”,作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助推器”,定期不定期地组织举办农民画联展、交流和研讨,加强政策引导,加大资金投入,加大工作力度,加强农民画知识产权的维护,使农民画形成重量级的“拳头”文化产业,就一定能调动农民画作者的创作积极性,促其健康发展。(二)、注重户县农民画优秀资源的整合,成立专业的机构,对画家的作品评定级别,进行规范管理。以“户县农民画”为无形资产,以这一品牌,组建类似“西安户县农民画股份有限公司”之类的文化实体,通过招商引资途径,吸纳海内外强势资本进入,在完全自愿的基础上,让从事农民画创作和生产、营销的机构、个人成为这一公司的股东,形成以户县农民画为主导产品的文化产业链,实行统一收购,统一营销。并由股份公司组织农民画家的培训、开展常态的创作竞赛、评奖、理论交流、作品展览等活动。同时,农民画股份公司可以延伸农民画的产业链,以优秀的农民画作为基本图案元素,出售图腾和图案设计,向纺织印染、生活瓷器、日用装饰、工艺品、时尚用品、图书发行、电视动画等领域延伸开发和渗透,出售精品农民画的使用版权,使其产生作品衍生的经济价值。通过系列深度开发,让户县农民画如同云南的蜡染一样,成为一种特殊文化图案,能广泛使用在所有代表陕西文化特色的生活物品、工艺品、旅游纪念品中。大力发展下游产品,形成以农民画为起始的产业链条。对一些耗费大量心血而创作出来的精品农民画,应由股份公司组织鉴定和收购,并在农民画展览馆展览珍藏,以保留农民画的文脉。对精品画图案的商业使用,应向创作者依法支付其版权使用费,以保护作者权利,提高创作精品农民画的积极性。户县农民画要发展,必须做大做强,走产业化之路。要抓艺术创作出精品;要抓市场开发创效益,达到艺术、效益双丰收。 (三)、加强理论研究,巩固农民画成果。五十年来,全国至今没有一个正规的农民画研究机构。农民画要屹立于世界艺术之林,在美术界占有一席之地,进而冲向更高层次,绝对不能没有理论作指导。只有理论上有较大突破,农民画才会有更快发展。三、加强后备人才培养,壮大农民画队伍。要加强对农民画老作者和原作品的保护。通过建立农民画珍藏馆和收藏基金,对农民画原作作品加以保护和珍藏,对老作者生活予以补助,帮助老作者,鼓励新作者,调动创作积极性。同时在高等院校开设农民画美术专业,有计划地向全国各地画乡培养农民画辅导专业人才。再就是加强农民画交流,通过组织举办农民画展、观摩、评比、艺术节等形式,使大家互相交流学习,取长补短,促进农民画向更高层次发展。(四)、加强市场整顿,规范市场秩序。近几年全国各地普遍出现了农民画个体经营户,从一定范围和程度上也促进了农民画在市场的流通。然而,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混凝土施工作业指导书
- 安全施工教育培训方案课件
- 安全施工培训收获课件
- 琦君的桂花雨全文课件
- 富民消防工程方案(3篇)
- 法兰泄露工程措施方案(3篇)
- 理想为主题的课件
- 电力工程考核方案(3篇)
- 安全文明出午课件
- 平南县同和镇力成养殖场扩建项目环评报告
- 2025年职业卫生标准试题及答案
- 创新社区治理新路径
- 2025-2030中国智慧城市建设项目投资规模与运营效益评估报告
- 校园常见传染病防控知识课件
- 2025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二单元 早期现代化的初步探索和民族危机加剧(大单元教学设计)
- 药械知识培训计划课件
- 百师联盟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摸底联考化学试卷
- 短波无线电通信原理课件
- 2025贵阳市菜篮子集团有限公司招聘11人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2025年标准)蔬菜订单收购协议书
- 2023年度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招聘4人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