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485模块是否都要加偏置电阻在设计485接口的时候,看到网上有很多说法加tvs,终端电阻,偏置电阻,串20欧姆小电阻其中终端电阻肯定是只加到两头的只是偏置电阻为什么每个模块都加阿?那片翻译的文章不是说在有没有终端电阻的时候,偏置电阻的选取差别相当大阿。为什么都加了?难道是认为肯定都回加终端电阻?应该取多大? 2楼: 参与讨论 作者: chaochao12 于 2006-6-20 0:25:00 发布: -还有偏置电阻都要往小取可是过小的话会不会引起功耗过大? 3楼: 参与讨论 作者: 独占一江秋 于 2006-6-20 9:02:00 发布: -re必须加,一般阻值120欧。因为485通讯设备不共地,两台设备通讯线之间电位差可能很大,会烧毁芯片,加电阻作负载形成回路。 4楼: 参与讨论 作者: chunyang 于 2006-6-20 9:08:00 发布: -偏置电阻仅加一处即可当然也可每个节点都加,但参数不同,其终值要等效于485电平规范所需的偏置值,不能太大或太小,太大不起作用,太小会大大增加不必要的功耗并影响通讯距离和信号的沿特性。匹配电阻加在总线的端点,故亦称终端电阻,只要线路较长必须加,否则信号反射严重,会干扰通讯。 5楼: 参与讨论 作者: chaochao12 于 2006-6-20 22:18:00 发布: -实际做法那实际应用中有很多电路图都是用了10K或4.7K的偏置电阻,是不是作的不合适?因为实际中没准要用多少个模块,有时还不用终端匹配,差的就更多了? 6楼: 参与讨论 作者: chaochao12 于 2006-6-20 22:20:00 发布: -问 一江秋在组485网的时候,最好是共地吧?而且120欧姆也是防止信号反射用的啊 7楼: 参与讨论 作者: 独占一江秋 于 2006-6-20 23:57:00 发布: -回 chaochao12共地就不叫485啦 8楼: 参与讨论 作者: chaochao12 于 2006-6-21 0:03:00 发布: -不对在485规范中当然是不共地的可在实际应用中很多时候都是做成共地的,就是为了防止电位差网上的资料也都是这样写的 9楼: 参与讨论 作者: computer00 于 2006-6-21 0:11:00 发布: -规范中也是推荐要地线的_ 10楼: 参与讨论 作者: chunyang 于 2006-6-21 10:11:00 发布: -去我的Blog中看看吧你问的问题都可以找到答案 11楼: 参与讨论 作者: 独占一江秋 于 2006-6-21 11:12:00 发布: -re你资金充足,愿意加当然更好,不过记住地线一定要够粗哦,上公里的通讯距离等电位不那么容易做的 12楼: 参与讨论 作者: chaochao12 于 2006-6-21 19:28:00 发布: -各位老大就是全看完了,才敢问的啊我感觉在节点少,距离短的时候可以不加终端电阻我做的项目中就是这么做的,一点问题也没有只有节点多和距离远的时候才加关于偏置电阻,我一般都没加过,就算要加,我感觉也要根据实际情况算出来再加,而不是直接在模块上加一个固定的电阻不知对否 13楼: 参与讨论 作者: 独占一江秋 于 2006-6-21 20:35:00 发布: -re老弟,做产品不是这样的思路,你要考虑兼容性。假如将来有其他人做设备需要跟你通讯,而且可能他的距离很远,怎么办?你应该尽量按标准设计。 14楼: 参与讨论 作者: sassos 于 2006-6-22 14:54:00 发布: -RE 当然偏置电阻和两个终端电阻在设计的时候一定要考虑。它们共同构成了终端电阻网络,其保证了空闲时传输线上有+2.5v的配置电压,且两条差分数据线至少保持300mv电位差,否则就去调整电阻。老问题了,我都写两遍了。 15楼: 参与讨论 作者: chaochao12 于 2006-6-29 19:58:00 发布: -还是有问题各位老大不要嫌我烦啊,还是要问假设一定要加120的匹配电阻,那根据那篇翻译的文章,算出在不同节点数时要加的电阻其实都是不到1.5K的样子(在并联时,节点内阻大对总的并联值影响不大,主要体现在两个120的并联值上),上下拉各分到750不到的样子,那么在不同节点数时分到各节点的电阻大概如下:1 7502 1.5K3 2.25k10 7.5k20 15k其中还要考虑到节点内阻,但大概就是这个样子要使电压差大于200毫伏,就要使电阻小于这个值那在设计产品的时候要取多少呢?这时可不知道实际应用中节点有多少个阿而且取得过于小的时候,会加大负载,也不好,记得有位大大是这么说的 16楼: 参与讨论 作者: chunyang 于 2006-6-30 10:15:00 发布: -按照平均节点数加也可以在端点处加,和120欧的匹配电阻一起加,但距离过长时,仅在端点处加会影响快速性,但如果接口采用标准设计是不会有问题的。 17楼: 参与讨论 作者: chaochao12 于 2006-6-30 19:26:00 发布: -re chunyang那就是说按照产品在应用中可能的节点数,取个折中值?估计得取个5k10k的样子吧?这样模块一多就是负载大点,模块要是很少,比如2、3个,那就又是非稳态了,对不对?还有,你说的标准接口设计指的是什么? 18楼: 参与讨论 作者: iC921 于 2006-6-30 21:56:00 发布: -我译的那篇文章说:可以集中加在一个节点也可以分散到各处节点。不知道你看了没有?/blog.asp?subjectid=1124&NAME=ic921 19楼: 参与讨论 作者: chunyang 于 2006-6-30 22:26:00 发布: -偏置分布的话在低节点数时是有偏置不足的问题 端点偏置不会这个问题,但却可能会带来偏置响应较慢的问题,接口标准接法不会有这个问题,而这里的“标准接法”就是485器件手册中载明的接法,相对简易接法而称的,“简易接法”是指接口芯片不进行收发控制的接法,有关信息见我近日写的相关回贴。 20楼: 参与讨论 作者: chaochao12 于 2006-6-30 22:47:00 发布: -也就是说最好的偏置方案是根据实际工程的节点数算出偏置电阻,施工时加在通讯线上,对不对?当然,前提是MCU控制收发 21楼: 参与讨论 作者: chunyang 于 2006-7-2 21:05:00 发布: -未必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22楼: 参与讨论 作者: iC921 于 2006-11-11 20:46:00 发布: -我觉得分布式并没有什么慢的问题chunyang 发表于 2006-6-30 22:26 通信技术 返回版面 偏置分布的话在低节点数时是有偏置不足的问题 端点偏置不会这个问题,但却可能会带来偏置响应较慢的问题,接口标准接法不会有这个问题,而这里的“标准接法”就是485器件手册中载明的接法,相对简易接法而称的,“简易接法”是指接口芯片不进行收发控制的接法,有关信息见我近日写的相关回贴。-相反,集中式可能反而会存在这样的问题。因为,电缆的长度是要影响速度的-各点的偏置电流路径加长。* - 本贴最后修改时间:2006-11-11 20:47:18 修改者:iC921 23楼: 参与讨论 作者: chunyang 于 2006-11-12 18:05:00 发布: -这个时间是存在的,虽然工程上可以忽略,但高波特率下要注意产生原因是驱动晶体管进入和退出饱和态的时间。 24楼: 参与讨论 作者: iC921 于 2006-11-12 20:28:00 发布: -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可以考虑用光缆来补偿速度损失 最近在看通讯的时候,发现在DP口上老是加上电阻。不知道加个电阻是什么作用,还请大虾们指教一下。终端电阻和偏置电阻一个正规的RS-485网络使用终端电阻和偏置电阻。在网络连接线非常短、临时或实验室测试时也可以不使用终端和偏置电阻。 终端电阻:在线型网络两端(相距最远的两个通信端口上),并联在一对通信线上的电阻。根据传输线理论,终端电阻可以吸收网络上的反射波,有效地增强信号强度。两个终端电阻并联后的值应当基本等于传输线在通信频率上的特性阻抗偏置电阻:偏置电阻用于在电气情况复杂时确保A、B信号的相对关系,保证“0”、“1”信号的可靠性西门子的PROFIBUS网络连接器已经内置了终端和偏置电阻,通过一个开关方便地接通或断开。终端和偏置电阻的值完全符合西门子通信端口和PROFIBUS电缆的要求。合上网络中网络插头的终端电阻开关,可以非常方便地切断插头后面的部分网络的信号传输。与其他设备通信时(采用PROFIBUS电缆),对方的通信端口可能不是D-SUB9针型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