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生态学第一次作业.doc_第1页
工业生态学第一次作业.doc_第2页
工业生态学第一次作业.doc_第3页
工业生态学第一次作业.doc_第4页
工业生态学第一次作业.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徐大文 40840467 热能084班 第一次作业【综合训练】一、 名词解释1. 自然环境:由地球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组成,它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2. 生态环境 : 是影响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水资源、生物资源以及气候资源数量与质量的总称,是由生物群落及非生物自然因素组成的各种生态系统所构成的整体,主要或完全由自然因素形成,并间接地、潜在地、长远地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产生影响。3. 生态环境问题: 是因自然变化或人类活动而引起或可能引起的生态系统失衡和生态环境恶化,以及由此给人类及整个生物界的生存与发展带来的不利影响。4. 环境污染: 是指人类直接或间接地向环境排放超过其自净能力的物质或能量,从而使环境的质量降低,对人类的生存与发展、生态系统和财产造成不利影响的现象。5. 环境破坏: 是指人类不合理地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和兴建工程项目而引起的生态环境的退化及由此而衍生的有关环境效应,从而对人类的生存环境产生不利影响的现象。6. 温室效应: 花房具有让阳光进入、阻止热量外逸的功能,人们称之为“温室(花房)效应”7. 水体污染: 指进入水体的污染物造成该水体中某些物质(特别是对生物有毒性的或造成水体水质恶化的物质)超过了水体的本底值或水体的自净能力,从而使得该水体部分或全部失去功能或用途。8. 耗氧污染物: 在生活污水、食品加工和造纸等工业废水中,含有碳水化合物、蛋白质、油脂、木质素等有机物质。这些物质以悬浮或溶解状态存在于污水中,可通过微生物的生物化学作用而分解。在其分解过程中需要消耗氧气。9. 固体废弃物: 是指在生产建设、日常生活和其他活动中产生的污染环境的固态、半固态废弃物质,通俗地说,就是“垃圾”。二、 填空题1. 生态环境问题是因自然变化或人类活动而引起或可能引起的生态系统失衡和生态环境恶化,以及由此给人类及整个生物界的生存与发展带来的不利影响。2. 生态环境问题因产生的原因不同可分为:由自然界本身某些因素变化造成的第一环境问题,人们称之为自然灾害;由于人类的生产或生活活动引起的第二环境问题,称之为环境污染和环境破坏。3. 环境污染按环境要素可分为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和土壤污染;按人类活动可分为工业环境污染、城市环境污染和农业环境污染;按造成环境污染的性质来源可分为物理污染(噪声污染、放射性、电磁波)、化学污染、生物污染、能源污染和固体废物污染。4. 温室气体包括水气(H2O)、二氧化碳(CO2)、甲烷(CH4)、氧化亚氮(N2O)、臭氧(O3)、氟利昂或氯氟烃类化合物(CFCs)、氢代氯氟烃类化合物(HCFCs)、氢氟碳化物(HFCs)、全氟碳化物(PFCs)、六氟化硫(SF6)等5. 噪声有自然现象引起的,有人为原因造成的。故噪声污染也分为自然噪声和人造噪声。6. 噪声对人体最直接的危害是听力损伤。一般分为听觉疲劳噪声性耳聋和暴震性耳聋。7. 水体污染不仅仅是水污染,还包括底泥污染和水中的溶解物、悬浮物、水生生物污染。8. 水体污染从污染成因上分,可以分为自然污染和人为污染;从污染源划分,可分为点污染源和 面污染 ;从污染的性质划分,可分为物理性污染、 化学污染 和生物性污染。9. 从化学角度出发,水体污染物可分为无机无毒物、无机有毒物、 有机有毒物 和有机有毒物。10. 从环境科学角度可将水体污染物分为病原体、植物营养物质、需氧化质、石油、放射性物质、有毒污染物 、酸碱盐类及热能等8类。11. 病原体污染物主要是指病毒、 病菌 和寄生虫等。12. 植物营养物主要指氮、磷等能刺激藻类和水草的 生长 以及干扰水质 净化 的物质。13. 有毒污染物指的是进入生物体后累积到一定数量能使体液和组织发生生化和生理功能的变化,引起 暂时 或 持久 的病理状态,甚至危及生命的物质。14. 固体废弃物按来源分为矿业废物、 工业废物 、城市垃圾、农业废物和放射性废物等;按形状分为固体的(颗粒状废物、粉状废物、块状废物)和 泥状的(污泥) ;按化学性质分为有机废物和 无机废物 ;按危害程度分为 有害废物 和一般废物。15. 环境破坏是指人类不合理地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和兴建工程项目而引起的 生态环境退化 及由此而衍生的有关环境效应,从而对人类的生存环境产生不利影响的现象。16. 森林锐减的原因是 人口压力 、 滥砍树木 、火灾频繁和病虫危害等因素造成的。17. 森林锐减直接导致了全球六大生态危机,即绿洲沦为荒漠、 水土大量流失 、干旱缺水严重、 洪涝灾害频发 、 物种纷纷灭绝 、温室效应加剧。18. 草原退化的标志是 产草量下降 和 质量上变化 。19. 造成草原大面积退化和减少的人为原因是 超载放牧 、 滥垦草原 、滥采乱挖草原植被、草原建设严重滞后。20. 水土流失有 水蚀 、 风蚀 、重力侵蚀和冻融侵蚀等多种类型。在降雨和水流作用下,所引起的土壤冲刷叫做 水蚀 ;在风力作用下,土粒、砂粒脱离地表,被搬运和堆积的过程称为 风蚀 。21. 土地沙化是指因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所导致的 天然沙漠扩张 和 沙质土壤植被 破坏、沙土裸露的过程。22. 土壤盐渍化是指 易溶性盐分 在土壤表层积累的现象或过程,也称盐碱化。23. 盐碱土的可溶性盐主要包括Na、K、Ca、Mg等的硫酸盐、氯化物、碳酸盐和重碳酸盐。硫酸盐和氯化物一般为 中性盐 ,碳酸盐和重碳酸盐为碱性盐。24. 土壤盐渍化的人为因素主要表现在利用 过度 灌溉和 超采 地下水。25. 工业生态化 与工业信息化、知识化以及工业人性化是当代工业发展的三大趋势。26. 工业的生态化具有的 循环型 、群落性、 增殖性 ,是区别于传统工业模式的显著特征。三、 判断题1. 二氧化碳是形成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R )2. 与二氧化碳相比,一个甲烷分子的温室效应是一个二氧化碳分子的21倍,因此,甲烷对温室效应的贡献最大。( F )3. 温室气体的影响虽然是全球性的,但其作用时间是短暂的。( F )4. 氟里昂和哈龙是破坏臭氧造成臭氧洞的根本原因。( F )5. 动听的音乐无论何时都不会成为噪声。( F )6. 水体污染就是指水的污染。( F )7. 土壤盐渍化取决于地下水的水质,与地下水的埋深无关。( F )四、 简答题1. 阐述酸雨产生的原因?酸雨的成因是一种复杂的大气化学和大气物理现象。酸雨中含有多种无机酸和有机酸,其中绝大部分是硫酸和硝酸。空气中的二氧化硫(SO2)主要来源于燃烧含硫的燃料,进入大气中的SO2气体在氮氧化物或悬浮颗粒中的某些过渡金属元素的催化作用下,部分地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为三氧化硫(SO3)。大气中氮氧化物主要来源于高温燃烧的燃料,空气中的N2和O2可生成NO,然后慢慢与氧气反应而生成NO2。这些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经过“云内成雨过程”,即水汽凝结在硫酸根、硝酸根等凝结核上,发生液相氧化反应,形成硫酸雨滴和硝酸雨滴;又经过“云下冲刷过程”,即含酸雨滴在下降过程中不断合并吸附、冲刷其他含酸雨滴和含酸气体,形成较大雨滴,最后降落在地面上,就是酸雨。2. 酸雨的危害有哪些?它可以直接使大片森林死亡,农作物枯萎;饮用酸化造成的地下水,可危及人体健康;酸化土壤会抑制土壤中有机物的分解和氮的固定;淋洗与土壤结合的钙、镁、钾等营养元素,可使土壤贫瘠化等。3. 形成光化学烟雾的条件有哪些?光化学烟雾(Photochemical Smog)是由于汽车尾气和工业废气排放造成的,一般发生在湿度低、气温在2432度的夏季晴天的中午或午后。汽车尾气中的烯烃类碳氢化合物和氮氧化物等一次污染物,在强烈的阳光紫外线照射下,吸收太阳能,原有的化学链遭到破坏,形成臭氧、醛、酮、酸、过氧乙酰硝酸酯(PAN)等二次污染物,与一次污染物混合形成光化学烟雾.。4. 噪声的危害有哪些?1) 噪声对听力的损伤2) 噪声能诱发多种疾病3) 噪声对正常生活和工作的干扰4) 噪声对动物的影响5) 特强噪声对仪器设备和建筑结构的危害5. 物种灭绝的因素有哪几种?(1) 直接猎杀(2) 外来种的引入(3) 破坏栖息地(4) 生境破碎(5) 环境污染6. 工业活动对自然环境的扰动有哪些?消耗大量的自然资源、污染环境、使物质的全球循环失衡、干扰自然发生的过程7. 工业生态化的本质是什么?工业生态化的本质是通过发展生态工业和建设生态工业园区,逐步使基于人类活动的工业经济活动所引发的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代谢能够均衡、和谐、顺畅、平稳和持续地融入自然生态系统代谢之中的过程。五、 分析题1. 造成目前生态环境恶化的主要因素有哪些?答:大气污染严重;水体污染明显加重,水资源短缺形势严峻;废渣存放量过大,垃圾包围城市;水土流失严重;环境污染向农村蔓延;沙漠化迅速发展;草原退化加剧;森林资源锐减;生物物种加速灭绝等2. 美国旧金山南40英里处的山景市将海岸圆形剧场建在该城旧垃圾掩埋场上。在1986年10月的一次演唱会中,一名观众用打火机点烟,结果一道5英尺长的火焰冲向天空,烧着了附近一位女士的头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