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法规名称】环境保护事业机构管理办法【颁布部门】【颁布时间】1997-11-19【正文】环境保护事业机构管理办法第 1 条本办法依空气污染防制法第十二条第四项、水污染防治法第二十二条第二项、废弃物清理法第二十一条及行政院环境保护署环境检验所组织条例第二条规定订定之。第 2 条本办法专用名词定义如左:一环境保护业务:指废弃物清除、处理或环境检验测定等业务。二环境保护事业机构:指经营废弃物清除、处理业务之公民营废弃物清除、处理机构或经营环境检验测定等环境保护业务之事业机构。三环境保护技术员:指从事环境保护业务之废弃物清除、处理或环境检验测定技术员。第 3 条环境保护事业机构应取得主管机关核发各项环境保护业务之许可证或经主管机关核备后,始得经营废弃物清除、处理或环境检验测定业务。申请经营第一类废弃物清除业务者,应取得主管机关核发之清除许可证;申请经营第一类废弃物处理业务者,应取得主管机关核发之设置及操作许可证;申请经营第二类废弃物清除、处理业务者,应经主管机关核备后,始得经营废弃物清除、处理业务。废弃物之再利用符合废弃物清理法及其相关法规之规定者,不受前项限制。承揽公民营事业污染防治 (制) 措 (设) 施之机构,其所属之环境保护事业机构不得受讬办理污染防治 (制) 措 (设) 施之完成验收或功能评估检验测定工作。第 4 条环境保护事业机构申请经营废弃物清除业务许可,应向该机构所在地之直辖市或县 (市) 主管机关为之;申请废弃物处理场 (厂) 设置及操作许可,应向场 (厂) 所在地之直辖市或县 (市) 主管机关为之。前项之申请属一般废弃物或一般事业废弃物清除者,其营业地区在直辖市辖区内者由直辖市主管机关核发许可证或核备,在省辖区内者由县 (市)主管机关转请省主管机关核发许可证或核备,必要时省主管机关得授权县(市) 主管机关核发许可证或核备。其营业地区跨省及直辖市辖区者由受理申请主管机关审查其文件齐备后转中央主管机关核准,再转请省或直辖市主管机关核发许可证或核备,必要时省主管机关得授权县 (市) 主管机关核发许可证或核备;受理申请主管机关为县 (市) 主管机关时,应于转中央主管机关时副知省主管机关。第一项之申请属一般废弃物或一般事业废弃物处理者,由场 (厂) 所在地之直辖市或县 (市) 主管机关核发许可证或核备。第一项之申请属有害事业废弃物者,由受理申请主管机关审查其文件齐备后,应转中央主管机关核准,始得核发许可证或核备,受理申请主管机关为县 (市)时,应于转中央主管机关时副知省主管机关。申请环境检验测定业务许可,向中央主管机关申请核发许可证。申请经营废弃物清除或设置移动式处理设施之废弃物处理业务跨区营运时,审核主管机关应邀集营业地区主管机关共同审查。经营废弃物清除业务之营业地区应包含清除机构所在地。第 5 条环境保护事业机构申请经营各项环境保护业务应分别具备左列条件:一第一类废弃物清除业务:(一) 甲级:得经营一般废弃物、一般事业废弃物及有害事业废弃物清除业务;其应具备条件如左:1 实收资本额新台币一千万元以上。2 置专任之乙级以上废弃物清除技术员二人,其中甲级废弃物清除技术员至少一人。(二) 乙级:得经营一般废弃物及一般事业废弃物清除业务;其应具备条件如左:1 实收资本额新台币五百万元以上。2 置专任之乙级以上废弃物清除技术员一人(三) 丙级:得经营每日总计三十公吨以下一般废弃物及一般事业废弃物清除业务,兼营第二类废弃物清除业务之数量不予计算;其应具备条件如左:1 实收资本额新本币一百万元以上。2 置专任之乙级以上废弃物清除技术员一人。二第二类废弃物清除业务:得经营废塑胶 (容器) 、废铝 (罐) 、废铁(罐) 、废玻离 (瓶) 、废纸、废轮胎、废润滑油、厨余、粪尿 (不含禽畜粪尿) 、建筑物污水处理设施之污泥、制糖工业所衍生滤泥及烟 (炉) 灰、农药废容器 (限空瓶) 、冷冻水产下脚料 (限作饲料或肥料) 及其他经中央主管机关公告之一般废弃物及一般事业废弃物清除业务;其应具备条件为置专任之丙级以上废弃物清除技术员一人。三第一类废弃物处理业务:(一) 甲级:得经营一般废弃物、一般事业废弃物及有害事业废弃物处理业务;其应具备条件如左:1 实收资本额新台币五千万元以上。2 置专任之乙级以上废弃物处理技术员四人,其中甲级废弃物处理技术员至少二人。(二) 乙级:得经营一般废弃物及一般事业废弃物处理业务;其应具备条件如左:1 实收资本额新台币一千五百万元以上。2 置专任之乙级以上废弃物处理技术员二人,其中甲级废弃物处理技术员至少一人。(三) 丙级:得经营每日总计三十公吨以下一般废弃物及一般事业废弃物处理业务,兼营丁级处理业务之数量不予计算;其应具备条件如左:1 实收资本额新台币三百万元以上。2 置专任之乙级以上废弃物处理技术员一人。(四) 丁级:得经营废轮胎、废润滑油、厨余、粪尿 (不含禽畜粪尿) 、建筑物污水处理设施之污泥、农药废容器 (限空瓶) 、冷冻水产下脚料 (限作饲料或肥料) 及其他经中央主管机关公告之一般废弃物及一般事业废弃物处理业务;其应具备条件如左:1 实收资本额新本币二百万元以上。2 置专任之丙级以上废弃物处理技术员一人。四第二类废弃物处理业务:得经营一般废弃物、一般事业废弃物及有害事业废弃物处理业务;其应具备条件如左:(一) 废弃物处理设施系为处理该机构所产生之废弃物而设置,其功能、容量尚足以处理其他事业机构之废弃物者。(二) 置专任之乙级以上废弃物处理技术员至少一人。但处理有害事业废弃物者,其中一人应为甲级废弃物处理技术员。五环境检验测定业务:得经营环境检验测定业务;应符合第六条规定外,并应具备左列条件之一:(一) 非公营事业之公司实收资本额或财团法人登记财产总额在新台币五百万元以上者。(二) 非环境保护主管机关之政府机关 (构) 。(三) 公立大专以上院校。前项第三款第一目之环境保护事业机构,其废弃物处理方式简易或单纯,并经中央主管机关核准者,废弃物处理技术员额,得减至乙级以上废弃物处理技术员二人,其中甲级废弃物处理技术员至少一人。第 6 条环境保护事业机构经营环境检验测定业务,应有专属之检验室、设备仪器及专任之环境检验测定技术员至少六人,其中至少二人为检验室主管与品保品管人员。但以非环境保护主管机关之政府机关 (构) 申请者,其专任环境检验测定技术员应为编制内与其主管业务有关之专业人员,且应置环境检验测定技术员二人以上,其中一人为检验室主管。前项规定专任环境保护技术员,其资格应符合左列条件:一检验室主管与品保品管人员:公立或立案之私立专科以上学校或经教育部承认之国外专科以上学校之化学或环境相关科系毕业 (以非环境保护主管机关之政府机关申请者,具与其主管业务相关科系毕业资格者,亦得予以认定) ,并具有与申请许可检测类别相关之检测经验三年以上而有证明文件者。前述人员获有硕士学位者,得减少一年检测经验;获博士学位者,得减少二年检测经验。但仅从事噪音、振动或其他物理性公害检测类之检验室,其主管得以物理或工科毕业者充任之。二环境检验测定技术员:公立或立案之私立专科以上学校或经教育部承认之国外专科以上学校之理工医农科系毕业;或公立或立案之私立高级中学、高级职业学校毕业,并具有相关检测经验三年以上而有证明文件者。但高级职业学校化验科、化工科、农化科、食品科或环境相关科系毕业者,得减少一年检测经验。非环境保护主管机关之政府机关 (构) 依本办法取得经营环境检验测定业务许可证者,仅得办理与其主管业务有关业别之检验测定。第 7 条环境保护事业机构之废弃物清除、处理技术员,应由取得技术员合格证书者担任。于同一场所同时经营废弃物清除、处理业务者,其技术员得同时从事清除、处理业务。前述技术员应同时具有相关业务技术员之资格。废弃物清除、处理技术员从事清除、处理业务,应负责解决废弃物清除、处理技术问题,并应审查有关许可证申请书、定期监测报告、契约书、递送联单及营运纪录,确定内容无讹后,签名盖章。第 8 条环境保护事业机构向主管机关申请各项环境保护业务许可证,应分别检具左列文件:一申请第一类废弃物清除许可证:(一) 申请表。(二) 公司执照、商业登记证或政府机关核准登记证明 (得免附资本额证明) 文件。(三) 负责人身分证明文件影本。(四) 废弃物清除技术员合格证书及任职证明文件影本。(五) 废弃物清除设备清册及工具购置证明文件。(六) 营运计划说明书。(七) 执行机关、经营废弃物清除、处理业务之环境保护事业机构或经政府机关核准处理废弃物场 (厂) 同意清除、处理之证明文件。但输出有害事业废弃省者,应检附国外或大陆地区认可之废弃物处理机构同意处理废弃物种类、数量及年限之书面文件;输出其他废弃物者,应检附有效处理之书面同意文件。(八) 其他经主管机关指定者。二申请第一类废弃物处理场 (厂) 设置许可证:(一) 申请表。(二) 公司执照、商业登记证或政府机关核准登记证明 (得免附资本额证明) 文件。(三) 负责人身分证明文件影本。(四) 废弃物处理设备及工具规划说明书。(五) 工程计划说明书。(六) 污染防治计划书。(七) 执行机关、经营废弃物清除、处理业务之环境保护事业机构或经政府机关核准处理废弃物场 (厂) 同意清除、处理之证明文件。(八) 营运计划说明书。但非属于移动式废弃物处理设施者免附。(九) 其他经主管机关指定者。三申请第一类废弃物处理场 (厂) 操作许可证:(一) 申请表。(二) 公司执照、商业登记证或政府机关核准登记证明 (得免附资本额证明) 文件。(三) 废弃物处理技术员合格证书及任职证明文件影本。(四) 设置许可证。(五) 环境管理及建厂期间定期监测报告。但属于移动式废弃物处理设施者,免附建厂期间定期监测报告。(六) 场 (厂) 试运转报告。(七) 其他经主管机关指定者。四申请经营操作管理主管机关或执行机关之垃圾处理场 (厂) 之操作许可证:(一) 申请表。(二) 公司执照、商业登记证或政府机关核准登记证明文件。(三) 废弃物处理技术员合格证书及任职证明文件影本。(四) 受讬操作管理垃圾处理场 (厂) 契约。(五) 其他经主管机关指定者。五申请环境检验测定许可证:(一) 申请表。(二) 机关 (构) 组织证明文件。(三) 负责人身分证明文件影本。(四) 检验室地理位置简图。(五) 检验设施配置图及平面图。(六) 检验室主管、品保品管人员及环境检验测定技术员任职证明文件影本。(七) 申请许可项目之检测方法。(八) 申请许可项目之实际检测及品管数据。(九) 检验室管理手册。(一) 其他经中央主管机关指定者。废弃物清除工具系采船舶或航空器者,其检具文件得由中央主管机关公告之,不受前项第一款第五目之限制。曾经废弃物清理法相关法规许可经营废弃物处理业务之废弃物处理场 (厂) ,申请以原经核准之营业项目、废弃物种类、处理方法、设施及处理场(厂) 经营第一类废弃物处理业务者,其设置许可及操作许可应检具之文件,由中央主管机关另行公告之,不受第一项之限制。申请第二类废弃物清除许可、第一类废弃物丁级处理场 (厂) 操作许可及第二类废弃物处理场 (厂) 操作许可应检具之文件,由中央主管机关公告之。第 9 条环境保护事业机构经营第一类废弃物处理业务,应于取得设置许可证之次日起三个月内开工,并于完工后试运转完成之次日起三个月内,申请核发操作许可证。但有特殊原因经地方主管机关核准者,不受三个月之限制。前项试运转应于完工前一个月内,检具试运转计划书向核发设置许可证之主管机关申请。但涉及有害事业废弃物者,应先报中央主管机关备查。试运转计划书内容如左:一废弃物处理设施、设备及工程图说。二试运转方法、程序、步骤及日期。三试运转之废弃物质、量及分析资料。四采样、监测及其品管计划。五各种污染排放物控制设备详细说明。六紧急应变措施。七其他经主管机关指定者。第 10 条废弃物各类清除业务之营业项目及设备机具标准、各类处理业务之营业项目及设施或处理场 (厂) 标准,由中央主管机关公告之。第 11 条环境保护事业机构经营环境检验测定业务得分设一个以上之检验室,并应分别提出许可申请。申请展延、复业或增加检验室、检测类别、检测项目,应检附第八条第一项第五款第一目、第四目至第十目规定之文件。申请文件不符前项规定者,中央主管机关得限期命其补正,逾期不补正者,应重行申请。第 12 条环境保护事业机构申请环境检验测定许可证之检测类别如左:一空气检测类。二水质水量检测类。三饮用水检测类。四废弃物检测类。五土壤检测类。六环境用药品检测类。七毒性化学物质检测类。八噪音或振动等物理性公害检测类。九其他经中央主管机关公告之检测类。前项各款检测类别之项目及分级由中央主管机关定之。第 13 条中央主管机关审核环境保护事业机构申请环境检验测定许可证之程序如左:一书面审查:对环境保护事业机构所提申请文件进行审查。二绩效评鉴:对环境保护事业机构所申请之检测项目,进行盲样测试、实地比测或术科考试。三系统评鉴:对环境保护事业机构所申请之个别检验室品质管理系统,进行现场实地查核与评分。审核展延、复业、增加检验室或检测类别,依前项程序办理。但审核增加检测项目,得免系统评鉴。第一项审查或评鉴作业规定由中央主管机关定之。第 14 条环境保护事业机构经营各项业务之许可证或核备文件应记载左列事项:一废弃物清除、处理场 (厂) 设置及操作许可证:(一) 机构名称及地址。(二) 组织。(三) 负责人姓名、住址及身分证明文件字号。(四) 营业项目。(五) 清除、处理废弃物之种类、数量、处理方法、中间处理或最终处置地点。(六) 类别、级别。(七) 场 (厂) 地点 (废弃物清除许可证除外) 。(八) 营业地区 (非移动式废弃物处理设施之设置及操作许可证除外) 。(九) 有效期限。(一) 其他经主管机关指定者。二废弃物清除、处理核备文件:(一) 机构名称及地址。(二) 负责人姓名、住址及身分证文件字号。(三) 营业项目。(四) 清除、处理废弃物之种类、数量及处理方法。(五) 类别。(六) 场 (厂) 地点 (废弃物清除许可除外) 。(七) 营业地区 (非移动式废弃物处理设施之操作许可除外) 。(八) 有效期限。(九) 其他经主管机关指定者。三环境检验测定许可证:(一) 机构名称及地址。(二) 负责人姓名、住址及身分证明文件字号。(三) 检验室名称及地址。(四) 检验室主管。(五) 许可之检测类别及检测项目。(六) 有效期限。(七) 其他经中央主管机关指定者。第 15 条废弃物清除、处理场 (厂) 设置及操作许可证与核备文件之有效期限,由核发许可证或核备文件之主管机关核定之,除中央主管机关另有规定外,不得逾五年。有效期限届满日前之三至五个月间得申请展延,每次展延不得逾五年,逾期应重行申请许可。有害事业废弃物清除、处理场 (厂) 设置及操作许可证与核备文件之展延,其未涉及第二十六条第一项第一款第二目之增加或变更者,由核发许可证或核备文件之主管机关邀集营业地区主管机关共同审查核定之。前项清除许可证有效期限展延之申请,应由环境保护事业机构检具左列文件向核发许可证之主管机关为之:一申请表。二公司执照、商业登记证或政府机关核准登记证明 (得免附资本额证明) 文件。三负责人身分证明文件影本。四原核发许可证影本。五废弃物处清除技术员合格证书及任职证明文件影本。六废弃物清除设备清册。七执行机关、经营废弃物清除、处理业务之环境保护事业机构或经政府机关核准处理废弃物场 (厂) 同意清除、处理之证明文件。但输出有害事业废弃物者,应检附国外或大陆地区认可之废弃物处理机构同意处理废弃物种类、数量及年限之书面文件;输出其他废弃物者,应检附有效处理整书面同意文件。八其他经主管机关指定者。第二项操设置可证有效期限展延之申请,由环境保护事业机构检具左列文件向核发许可证之主管机关为之:一申请表。二公司执照、商业登记证或政府机关核准登记证明 (得免附资本额证明) 文件。三负责人身份证明文件影本。四原核发许可证影本。五废弃物处理设备及工具清册。六执行机关、经营废弃物清除、处理业务之环境保护事业机构或经政府机关核准处理废弃物场 (厂) 同意清除、处理之证明文件。七建厂情形及展延原因说明书。八修正工程计划说明书。九其他经主管机关指定者。第二项操作许可证有效期限展延之申请,由环境保护事业机构检具左列文件向核发许可证之主管机关为之:一申请表。二公司执照、商业登记证或政府机关核准登记登明 (得免附资本额证明) 文件。三负责人身分证明文件影本。四原核发许可证影本。第一类废弃物丁级处理业务及第二类废弃物处理五废弃物处理技术员合格证书及任职证明文件影本。六废弃物处理设备皮工具清册。七执行机关、经营废弃物清除、处理业务之环境保护事业机构或经政府机关核准处理废弃物场 (厂) 同意清除、处理之证明文件。八其他经主管机关指定者。第二类废弃物清除业务、第一类废弃物丁级处理业务及第二类废弃物处理业务核备文件有效期限展延之申请,其应检具之文件由中央主管机关公告之。环境检验测定许可证之有效期限为五年,有效期限届满日前之六至八个月间得申请展延,每次展延期限为五年,逾期应重行申请许可。第 16 条环境保护技术员应取得主管机关核发之合格证书,始得从事废弃物清除、处理业务。第 17 条具左列资历之一并经中央主管机关训练及格者,得申请核发甲级废弃物清除、处理技术员合格证书:一领有本国环境工程技师或其他相关技师证书者。二公立或立案之私立大专院校或经教育部承认之国外大专院校之理工医农科系毕业者。三取得乙级技术员合格证书后,据以从事该项资格业务满二年并有证明文件者。第 18 条具左列资历之一并经中央主管机关训练及格者,得申请核发乙级废弃物清除、处理技术员合格证书:一公立或立案之私立高级中学或高级职业学校以上毕业者。二国 (初) 中以上毕业后从事该项资格业务满三年并有证明文件者。三取得丙级技术员合格证书后,据以从事该项资格业务满二年并有证明文件者。第 19 条公立或立案之私立国民小学以上毕业或从事该项资格业务满三年有证明文件,并经中央主管机关训练及格者,得申请核发丙级废弃物清除、处理技术员合格证书。第 20 条请领环境保护技术员合格证书应检具申请书、训练及格证书及依第十七条至第十九条规定之资历证明文件,申请中央主管机关审查合格后核发。第 21 条环境保护技术员合格证书之格式由中央主管机关定之。第 22 条中央主管机关得命环境保护技术员接受在职训练,环境保护技术员不得拒绝。第 23 条(删除)第 24 条环境保护事业机构经营废弃物清除、处理业务时,应遵行左列规定:一设置移动式废弃物处理设施者,应于处理设施移动前,检具经审查通过之申请文件及污染防治计划书函请移动前、后处理设施所在地直辖市或县 (市) 主管机关核备后,始得移动。二经营废弃物之清除、处理业务,除依废弃物清理法有关规定外,并应依审查通过之申请文件内容办理,不得为未予许可或核备之事项,且应自行清除、处理。但需其他清除、处理专业技术部分,于开始清除、处理一个月前,向直辖市或县 (市) 主管机关申请,并经核发许可证或核备文件之主管机关核准委讬其他环境保护事业机构代为清除、处理者,不在此限。委讬其他环境保护事业机构代为清除、处理部分,不得逾该项废弃物清除、处理之营业额百分之三十。三经营废弃物之清除、处理业务,应与委讬人订定契约书,并于订定契约书之次日起十五日内,检具该契约书,送直辖市或县 (市) 主管机关备查。变更契约书内容或终止契约时,亦同。但依据废弃物清理法第十条之一之规定回收清除一般废弃物,或受讬清除因天然灾害或紧急事故产生之废弃物者,不在此限。契约书应记载左列事项:(一) 废弃物之种类、性质及数量。(二) 清除、处理之工具、方法、设备、场所、废弃物中间处理及最终处置之地点及数量。(三) 清除、处理之最低标准 (包括收集频率、收集点及分类标准) 。(四) 计价方计、有效期限及调整之方式。(五) 依前款但书规定,无法自行清除,处理废弃物之处置。(六) 环境保护事业机构因自行停业或宣告破产时,对其尚未清除、处理完竣之废弃物处置。(七) 对突发事件之应变措施。(八) 其他经主管机关指定者。四清除、处理有害事业废弃物者,其递送联单除依事业废弃物贮存清除处理方法及设施标准第十九条之规定办理外,清除有害事业废弃物者,应于清除废弃物之三日内将第二联影本另送清除机构所在地主管机关备查,并于送交处理场 (厂) 签收处理之三日内,将经处理机构签收之第五联影本分送清除机构及处理场 (厂) 所在地主管机关备查;处理有害事业废弃物者,应于收到废弃物之次日起三十日内处理完毕,并将第二联影本另送处理场 (厂) 所在地主管机关备查。清除机构如于接受废弃物之同日即送交处理场 (厂) 处理者,得免送第二联影本。五将每日清除、处理情形逐项作成营运纪录,随其清除、处理设施存放,以供查核。第二项清除机构从事依据废弃物清理法第十条之一公告项目之一般废弃物资源回收清除业务者,其营运纪录内容由中央主管机关公告之。除主管机关另有规定外,应于每年一月、四月、七月及十月十五日前,向直辖市或县 (市) 主管机关申报前季营运情形,跨区营运者应同时向跨区之直辖市或县 (市) 主管机关申报;其为有害事业废弃物之清除、处理者,并应层转中央主管机关备查。六清除业务依前款申报前季营运情形之内容应包括左列事项:(一) 环境保护事业机构名称、地址、营业地点、设施所在地点、负责人及环境保护技术员。(二) 清除许可证或核备文件字号。(三) 委讬事业机构或清除机构之名称及其委讬处理废弃物之种类、形态、数 (重) 量、清除、贮存之方法、流程及日期;其采分类回收者,应检附分类回收之废弃物数量及其证明;其需输出国外或大陆地区者,应检附输出证明。(四) 其他经主管机关指定者。七处理业务依第五款申报前季营运情形之内容应包括左列事项:(一) 环境保护事业机构名称、地址、营业地点、设施所在地点、负责人及环境保护技术员。(二) 操作许可证或核备文件字号。(三) 委讬事业机构或清除机构之名称及其委讬处理废弃物之种类、形态、数 (重) 量、贮存处理之方法、流程及日期;其采分类回收者,应检附分类回收之废弃物数量及其证明文件。(四) 废弃物之最终处置日期、方法及地点。(五) 环境监测结果。(六) 最终处置之进场证明文件影本。(七) 其他经主管机关指定者。八一般废弃物及一般事业废弃物之营运纪录应自行保存五年以上;有害事业废弃物部分应自行保存十年以上。九于设备、机具、设施或处理场 (厂) 明显处标示机构名称、联络电话及许可证或核备文件字号。十其他经主管机关规定者。第 25 条环境保护事业机构经营环境检验测定业务时,应遵行左列规定:一使用许可之检验室及仪器设备。二使用中央主管机关公告之标准检测方法。未公告标准检测方法之检测项目,得使用经中央主管机关核可之检测方法,并应将使用之检测方法详细步骤制成标准作业程序手册,置于检验室备查。三编制检验室管理手册,并依管理手册经营其业务。管理手册应记载左列事项:(一) 手册使用及修正。(二) 组织与人员分工及训练。(三) 样品采集、输送及保存作业。(四) 使用检测方法。(五) 样品检验及数据纪录追踪管理作业。(六) 主要设备仪器校正、使用、维护及其纪录。(七) 品质保证及品质管制作业。(八) 检测报告制作、审核及保存作业。(九) 安全卫生及污染防治 (制) 。(十一) 其他经中央主管机关指定者。四依左列规定向中央主管机关提报检验室有关报表备查:(一) 每月十日前提报月检测业绩统计表及个别检测业务报表。(二) 每年一月三十一日前提报上年之检测业绩统计表。(三) 其他经中央主管机关指定者。五其他经中央主管机关规定者。第 26 条环境保护事业机构之变更,应依左列规定办理:一经营废弃物清除、处理业务者:(一) 许可证及核备文件记载事项中,机构名称、地址、组织、负责人姓名、住址及身分证明文件字号变更时,应于变更后十五日内,填具变更申请书,连同有关证明文件,办理变更。(二) 除前目规定外,其他经审查通过之申请文件内容及经许可或核备事项之增加或变更,应于增加或变更前依本办法申请各相关许可之规定办理。(三) 因第一目或第二目之办理变更,致主管机关发生更动时,仍应向原主管机关申请,由原主管机关函请变更后主管机关依规定程序办理。二经营环境检验测定业务者:机构或检验室名称、地址、机构负责人、检验室主管、品保品管人员或环境检验测定技术员变更时,应于变更后十五日内办理变更登记,其他经中央主管机关指定之变更事项,依其指定之期限内办理变更。环境保护事业机构聘雇之废弃物清除、处理技术员未能从事业务或离职时,其负责人应于九十日内另聘符合资格规定者继任。但负责有害事业废弃物清除、处理业务之甲级清除、处理技术员,应于三十日内另聘之。技术员之离职及另聘,其负责人均应于十五日内报请核发许可证或核备文件之主管机关备查;其为有害事业废弃物清除、处理者,应层转中央主管机关备查。检验室主管、品保品管人员及环境检验测定技术员变更后,不符合第六条规定员额时,该机构应于变更后三十日内补足之。环境保护事业机构经营环境检验测定业务,如为公司或财团法人组织型态,其公司执照、财团法人登记证书或经营环境检验测定部门之营业登记证未登记环境检验测定业务者,应于许可后九十日内,向有关主管机关完成登记,并报请中央主管机关备查。第 27 条主管机关得派员携带证明文件,进入环境保护事业机构进行查证工作,并命其提供有关资料,环境保护事业机构不得规避、妨碍或拒绝。主管机关依前项规定所为查证或命其提供资料时,涉及受检者之工商、军事秘密应予保密。进行第一项查证工作,如发现不符合规定时,除以书面警告外,主管机关得通知限期改正,受查证之环境保护事业机构应于期限内提出改正报告。第 28 条中央主管机关为监关环境保护事业机构经营环境检验测定业务之情形,得进行采样技术评鉴、备样品令其检测、令其自行采样检测,并得命其于规定期限内函送检测结果。检测误差不得连续二次超过中央主管机关规定之容许误差范围。第 29 条环境保护事业机构有左列情形之一者,应向核发许可证或核备文件之主管机关缴销 (还) 许可证或核备文件:一终止废弃物清除、处理业务者,应向核发许可证或核备文件之主管机关缴销许可证或核备文件;其暂停营业在一个月以上者,应于满一个月后十五日内,向核发许可证或核备文件之主管机关申报,并缴还许可证或核备文件。如于一年内申报复业者,得申请发还之。未依规定缴销、缴还或申报者,核发许可证或核备文件之主管机关、得公告注销之。二环境保护事业机构经撤销环境检验测定许可证者,中央主管机关应公告之。停业时,应将许可证缴还中央主管机关,于许可证有效期限内复业,得申请发还之。第 30 条环境保护事业机构经营废弃物清除、处理业务,违反本办法规定者依废弃物清理法第二十八条规定处罚之。环境保护事业机构经营环境检验测定业务,检测空气固定污染源违反本办法规定者,依空气污染防制法第三十七条规定处罚之;检测放流水水质水量违反本办法规定者,依水污染防治法第四十六条规定处罚之。第 31 条环境保护事业机构经营环境检验测定业务,违反第三条第三项、第六条、第十一条第一项、第二十五条、第二十六条第一项第二款、第二十七条第三项或第二十九条第二款规定者,中央主管机关除书面警告外,并得限期改正。环境保护事业机构应于限期内提出改正报告。第 32 条环境保护事业机构经营环境检验测定业务,违反第二十六条第二项、第二十七条第一项、第二十八条第一项规定或未依前条规定提出改正报告者,中央主管机关除书面警告外,并得命其停止相关检测类别或项目之业务,至其申报改正完成并经查证属实为止;违反第二十八条第二项规定者,中央主管机关得命其停止相关检测类别或项目之业务,至其申报改正完成并经查证属实为止。第 33 条环境保护事业机构经营废弃物清除、处理业务,有左列情事之一者主管机关得撤销其许可证或核备文件:一清除、处理技术员离职时,其负责人未依第二十六条第二项规定办理者。二丧失经营业务能力或于核发许可证或核备文件后一年内无经营废弃物清除、处理业务之业绩者。三申请许可文件或申报文件有虚伪不实者。四违反本办法规定或未依审查通过之申请文件内容及许可或核备事项办理者。五聘雇之废弃物清除处理技术员非在该机构全职专任其职务者。六其他违反本办法规定,经主管机关认定情节重大者。环境保护事业机构经营环境检验测定业务,有左列情事之一者,中央主管机关得公告撤销其许可证或检验室许可:一申请许可文件、检验室人员之设置、检测或数据处理过程、检测报告或其他申报文件有虚伪不实者。二许可证有效期限内检验室受书面警告达五次者。三丧失经营业务能力或于核发许可证后一年内无经营环境检验测定业务之业绩者。四违反第二十六条第二项,第三项规定者。五违反第二十九条第二款规定者。六不遵守中央主管机关依第三十二条规定停止相关检测类别或项目业务之命令者。七聘雇之环境检验测定技术员非在其处所全职专任职务者。八其他违反本办法规定者,经中央主管机关认定情节重大者。环境保护事业机构经撤销许可证或撤销核备文件者,于三年内不得以相同或类似机构名称申请该业务许可;其负责人及检验室主管于三年内不得重行申请为许可环境保护事业机构之负责人或检验室主管。环境保护事业机构经撤销许可证、核备文件或予以停业处分者,自处分书送达之日起,不得再经营环境保护业务。但已从事废弃物清除,处理而未完竣者,应依主管机关之指示办理,所需费用由环境保护事业机构自行负担。第 34 条环境保护技术员从事环境保护业务,违反本办法规定者,主管机关除书面警告外,并得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或再犯者,主管机关除再书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中国颜色化纤色母料项目商业计划书
- 2025年骨干教师培训测试题及答案
- 中国高抗冲ABS项目商业计划书
- 2025年青海考区高考试题及答案
- 2024年食品安全管理员考试题库及答案
- 2025年和平二模考试题及答案
- 特种设备相关管理(电梯)A证考试题库及答案(50题)
- 2025年特种设备作业人员Q2起重机司机模拟考试题库(及答案)
- 2025年二级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考试(专业能力)经典试题及答案一
- 三级劳动关系协调员测试题与答案
- 高标准农田监理大纲(技术标)
- 肝脾破裂抢救预案及流程
- 章义伍-流程为王
- 《事业编制人员入职信息填写表》
- 呵护心理健康 安心快乐成长 课件(共18张PPT) 小学生主题班会
- 中国胸痛中心认证标准(第六版)
- 施工电梯基础回顶方案
- GB/T 41957-2022炭黑原料油石油炼制催化油浆
- 十万个为什么速查速用大全集
- 土建施工基础工程重大危险源辨识清单及预防管理措施
- 第7课+共同创造科学成就 《中华民族大团结》七年级全一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