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风的预防中风也叫脑卒中。分为两种类型:缺血性脑卒中和出血性脑卒中。中风是中医学对急性脑血管疾病的统称。它是以猝然昏倒,不省人事,伴发口角歪斜、语言不利而出现半身不遂为主要症状的一类疾病。由于本病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高、并发症多以及治疗费用高的特点,所以医学界把它同冠心病、癌症并列为威胁人类健康的三大疾病之一。随着人口老龄化和人口平均寿命延长,我国的中风发病率将继续上升。中风发病前往往缺乏明显的临床症状,一旦发病,重者偏瘫或死亡,幸存者约75%遗留不同程度的残疾,而且有1/4以上的中风病人在发病后15年内会再次发生中风,因此,预防中风的重要性已经引起国内外医学界的重视,医学家们正从各个方面探索中风的预防措施。老年人是中风的高发人群,男性的发病风险略高于女性。统计资料显示,64%病例发生在5575岁年龄段,其中5565岁年龄段所占比例最高,为34.6%,45岁以下发病的比例占4.4%。近年来的监测资料显示,中风的发病有年轻化的趋势。因此,55岁以上人群应作为重点预防对象,但40岁以上的人群,也应加强预防。一、 致病因素:中风的危险因素归纳为如下3类:第一类:无法改变的因素,这些因素包括年龄、性别、种族或民族、家族遗传史。随着年龄的增长,中风发病的可能性会增加,男性高于女性,家族中有血缘关系的亲属发生中风,家庭成员发生中风的可能性也增加。第二类:可以改变的因素,这些因素包括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高血脂、吸烟和无症状的颈动脉狭窄等,其中高血压被认为是中风的首要危险因素。上述因素可以使中风发病的可能性增加,但经过控制或合理治疗后,发病的可能性会有不同程度的降低。第三类:有望改变的因素,这些因素包括肥胖、体力活动少、高脂饮食、酗酒、血液高凝状态等。这些因素经过控制或治疗后有希望使中风发病的可能性下降,但目前的研究还缺乏确凿的证据。具有上述一个或数个危险因素的人群通称为易患中风人群。他们是中风的高危人群。 二、病因绝大部分中风是在脑血管动脉硬化基础上发生。随着年龄的增长和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高血脂、肥胖、颈动脉狭窄、吸烟和家族遗传等中风易患因素的综合作用,会导致脑血管的动脉硬化。其中病变较轻、进展速度较慢者,不会出现明显的脑供血不足,发生中风的可能性也较小;病变较重者,会出现脑血管明显狭窄或形成小动脉瘤,当受到外界环境因素的刺激时,会在脑动脉内形成血栓,造成脑梗死(缺血性中风);或者脑动脉破裂,造成脑出血(出血性中风)。此外,还可因脑血管先天性动脉瘤或畸形造成血管破裂而致蛛网膜下腔出血,也可因心脏或动脉内血栓脱落而造成脑栓塞。三、中风的先兆许多人不了解中风前的种种先兆,即使这些中风先兆出现了,他们全不以为然或者无所觉察,从预防中风发生的角度来看,这是一个很大的遗憾,大量临床经验证明只有少数病人在中风之前没有任何征兆,绝大多病人都有以脑部瞬间缺血的表现而发出的各种信号。1、头晕。中老年人中风前兆,会反复出现瞬间眩晕,突然自觉头晕目眩,视物旋转,几秒钟后便恢复常态,可能是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俗是中风的先兆,应及早诊治,防止中风发生。2、肢体麻木。中老年人出现肢体麻木的异常感觉,除颈椎病、糖尿病外,如伴有头痛、眩晕、头重脚轻、舌头发胀等症状,或有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或脑动脉硬化等疾病史时,应多加以注意,警惕中风发生,突然发病或单侧肢体乏力,站立不稳,很快缓解后又发作要当心。3、眼睛突然发黑。单眼突然发黑,看不见东西,几秒钟或几十秒钟后便完全恢复正常,医学上称单眼一次性黑朦,这是中老年人中风先兆最常见的症状,是因为脑缺血引起视网膜缺血所致。中风的又一信号是反复发作、眩晕欲吐、视野缩小或复视。4、原因不明的跌跤。由于脑血管硬化,引起脑缺血,运动神经失灵,可产生共济失调与平衡障碍,而容易发生跌跤,也是一种中风先兆症状。5、说话吐辞不清。脑供血不足时,使人体运动功能的神经失灵,常见症状之一是突然说话不灵或吐辞不清,甚至不会说话,但持续时间短,最长不超过24小时,应引起重视,还有原因不明的口角歪斜、口齿不清或伸舌偏斜都要注意。6、哈欠不断。如果无疲倦、睡眠不足等原因,出现连续的打哈欠,这可能是由于脑动脉硬化、缺血,引起脑组织慢性缺血缺氧的表现,是中风病人的先兆。小中风小中风是指一过性脑缺血发作,是由于脑组织局部缺血所引起的。患者在非常短的时间内(如23分钟),产生半身麻木,一侧手和胳膊麻木和发沉,行走不便,还可能出现语言不利、口齿不清的症状。但是这种反应都具有一过性,在发作后24小时之内自行缓解,并且没有明显的后遗症。小中风的症状转瞬即逝,发作时间可能极短,很多人都未能给予重视,认为症状消失了就好了,却不知小中风是中风的预警信号,如果错过了及时预防的时机,很可能导致中风。据统计,小中风发生后,50%患者5年之内至少发生一次脑梗死,如果诊断或治疗不当,其中10%脑梗死发生在小中风发作之后的90天之内。小中风发作具有“刻板性”依据脑血管供应脑细胞血液的部位,小中风发作的临床表现具有固定模式,表现出两组症状。一组是颈内动脉供血系统表现,即眼动脉短暂缺血出现的一过性黑蒙,短时间缓解;单独累积到一侧手和手臂的肢体麻木和发沉,行走不便,还可出现语言不利、口齿不清的症状。另一组是椎基底动脉供血系统表现,症状是双眼视物模糊、呕吐、走路不稳、发音障碍、吞咽困难、突然跌倒等症状。小中风初次发作之后,病人常会反复发作。有的患者一天可发作几次,有的几个月发作1次。这种情况需要住院诊断和治疗。四、中风预防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长期不良饮食习惯是造成血栓形成的重要因素。高脂肪、高胆固醇饮食可使热量过剩,血脂升高,久而久之,血管壁、血液成分和血流速度都会发生改变;饮酒过多,血液中的血红细胞可受到损害,从而会影响红细胞的粘合力而引起血栓。预防要领第一,及时治疗可能引起中风的疾病,如动脉硬化、糖尿病、冠心病、高血脂病、高粘滞血症、肥胖病、颈椎病等。高血压是发生中风最危险的因素,也是预防中风的一个中心环节,应有效地控制血压,坚持长期服药,并长期观察血压变化情况,以便及时处理。第二,重视中风的先兆征象,如头晕、头痛、肢体麻木、昏沉嗜睡、性格反常。一旦小中风发作,应及时到医院诊治。第三,消除中风的诱发因素,如情绪波动、过度疲劳、用力过猛等。要注意心理预防,保持精神愉快,情绪稳定。提倡健康生活方式,规律的生活作息,保持大便通畅,避免因用力排便而使血压急剧升高,引发脑血管病。第四,饮食要有合理结构,以低盐、低脂肪、低胆固醇为宜,适当多食豆制品、蔬菜和水果,戒除吸烟、酗酒等不良习惯。每周至少吃三次鱼,鱼类富含不包和脂肪酸,不包和脂肪酸能够调节血液的状态,使血液较不容易形成凝块,进而防止脑梗塞。第五,户外活动(特别是老年人)应注意保暖。应在室内逐步适应环境温度,调节室内空调温度,不宜过高,避免从较高温度的环境突然转移到温度较低的室外。第六、注意气象因素的影响:季节与气候变化会使高血压病人情绪不稳,血压波动,诱发中风,在这种时候更要防备中风的发生。此外,中风患者还要注意平时外出时多加小心,防止跌跤;起床、低头系鞋带等日常生活动作要缓慢;洗澡时间不宜过长等。临床观察表明,即使是只出现过中风先兆,一般在2-3年内,还会有约半数人再次发作或演变为中风。所以,无论是缺血性中风还是出血性中风,一次发作后,都要特别警惕再发。而且,一般的规律是,一次比一次重,间隔越来越短。轻微中风后再发,可能会留下严重后遗症,第三次发作的病死率在50以上。那么,有过一次发作后,应该采取怎样的对策呢?1.认真查明病理有过中风发作后,完全可用“CT”、磁共振等现代技术查明,究竟是缺血性还是出血性抑或是混合性中风,为其防治原则各有不同。然后在医生指导下,制订一套系统预防再次发作的方案,严格执行。2.生活规律注意休息对一位高血压病人来说,有规律的生活,充分休息,比什么都重要。所谓规律,就是要调节你的起居活动适应你的生物钟。早晨醒来,不要急于起床,先在床上仰卧,活动一下四肢和头颈部,使肢体肌肉和血管平滑肌恢复适当张力,以适应起床时的体位变化,避免引起头晕。然后慢慢坐起,稍活动几次上肢,再下床活动,这样血压不会有大的波动。3.温水洗漱过热、过凉的水都会刺激皮肤感受器,引起周围血管的舒缩,进而影响血压;饮白开水一杯,冲洗胃肠、稀释血液、降低血液粘稠度,通畅血循环,降低血压。4.适当晨练高血压病人不宜做激烈运动,跑步、登山均不可取。可根据个人的具体情况选择散步、做柔软体操或打太极拳,但不可过力。5.耐心排便切忌排便急躁,屏气用力,那样有诱发脑出血的危险。要坐便,这样可持久,蹲位易疲劳。如有习惯性便秘,要多吃蔬菜、香蕉和纤维素多的食物,也可用些缓泻药,克服排便困难。6.中午小睡即使睡不着,也应闭目养神或静坐,这样有利于降压;晚上按时就寝,上床前用温水洗脚,然后按摩双足及双下肢,促进血液循环。7.转变性格调节情绪部分高血压病人比较脾气暴躁,这种人脾气发作时,收缩压可升至25.3千帕(190毫米汞柱)以上;脾气暴躁会使心脑血管病的发病危险增加2-5倍。8.放松紧张情绪精神紧张,压力过大,会使血压进一步升高而引发脑血管病的发生。所以要学会休闲,会劳逸结合,性格开朗,善于自我安慰,达不到的欲望,不要苛求,助人为乐,多做善事,才能使自己精神处于轻松状态,血压才容易控制。9.戒烟、忌酒、摈弃恶习每天吸1-14支烟的人,死于心脑血管病的危险增加67,若每天吸烟25支以上,死亡危险高3倍,但戒烟后,这种危险可逐渐减小到不吸烟水平。酒精饮入量每增加57克/日,高血压的发生危险会增加10.5。酗酒和吸毒都是促成脑血管病发生的危险因素,必须设法戒除。10.调节饮食控制体重早餐消淡,一杯牛奶或豆浆,两个鸡蛋或两片面包、或半个馒头,清淡小菜即可;午饭不宜油腻,不可过饱;晚餐宜少,吃易消化性食物,应配些汤或粥,不要怕夜间多尿而不敢饮水或进粥食。进水量不足,可使夜间血液粘稠,促使血栓形成。人体动脉血管内的压力,就像自来水管道中的压力一样,所供应的范围越大,压力就要越高,才能保证将血输送到全身各个部位。所以体重超标必然会促使血压升高,心脏肥大。资料表明,超过标准体重20,心脑血管病发生的危险性增加l倍。控制体重的最好办法是进行适当体育运动和防止营养过剩。11.限钠摄钾补充钙镁近年大量调查分析表明,吃盐(氯化钠)过多,是高血压的重要危险因素。应把食盐量降至每天9克以下,最好6克左右,这样,将会大大降低高血压的发生危险。高血压患者如能多吃富含钾的食品,如桃、橙、香蕉、菠菜、毛豆、甜薯、马铃薯等,能更有效将血压稳定在正常水平。缺钙可促使小动脉痉挛,血压升高,牛奶含钙丰富,每天饮用200300毫升鲜奶,对稳定血压具有良好作用。镁与钙的作用相似,食物过精,容易缺镁,应多吃粗粮、坚果、海藻等富镁食物。二、中风吃哪些对身体好? 1、多吃蔬菜和水果。因蔬菜和水果中含丰富的维生素C和钾、镁等。维生素C可调节胆固醇的代谢,防止动脉硬化的发展,同时可以增强血管的致密性。 2、饮食中应有适当的蛋白质。包括动物蛋白质(如蛋清,瘦的猪、牛、羊肉,鱼,鸡肉等)和植物蛋白质(如豆腐、豆浆、豆芽)等各种豆制品可降低胆固醇;饮用牛奶时最好将奶皮去掉(脱脂牛奶)。 3、为了防止中风,老年人应每日进食蒜、姜、葱、醋、含乳酸菌类饮料,抑制肠道有害细菌;及时饮水补液,绿茶、蜂蜜、牛奶豆浆、低糖天然果蔬汁、骨头蘑菇汤均可适量饮用。 对于预防中风食物的食物: 预防中风食物1香蕉 现代医学研究证明,如果每天吃一根香蕉约100克,将大减少患中风的危险,因香蕉含丰富的钾。钾对神经脉冲的传递,细胞中营养物质的吸收及废物的排出,都起重要作用。 预防中风食物2土豆 土豆既可作主食,又可当蔬菜,每100克土豆中含钾308毫克、维生素C40毫克。中医认为,土豆具有和中养胃、健脾利湿、降糖降脂、宽肠通便的作用,每天吃一次土豆约50克,可使中风机会下降32%。身体缺钾的人,精神易紧张,使脑中风症的发病率增加。 预防中风食物3牛奶 牛奶除含有利于人体吸收的多种营养物质外,还含有特定的名为吡咯喹苯醌的营养物质,对保护神经,特别是保护脑神经起重要作用,因此,成年人每天最少饮用200300毫升鲜奶,对防治脑中风大有益处。 预防中风食物4含维生素C多的食物 日本科学家研究发现,血液中维生素C水平高的人,患中风的概率较低。血液中维生素C含量较低的人,患中风的危险性比正常人要高48%67.5%。因此提倡每天要食用富含维生素C高的蔬菜、水果、50150克,如鲜毛豆、苤蓝、小水萝卜、葱头、大白菜、韭菜、木耳菜、苦瓜、红桔、橙、鲜枣、草莓、黑枣等。 三、中风不要吃哪些食物? 1. 控制油脂摄取量:少吃油炸、油煎或油酥的食物,及猪皮、鸡皮、鸭皮、鱼皮等。烹调时宜多采用清蒸、水煮、凉拌、拷、烧、炖、卤等方式。 2. 少吃胆固醇含量高的食物:如内脏(脑、肝、腰子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教案版】小学五班级上册 小篮球
- XX市CIM基础信息平台数字工程应用项目建设要求
- 2025年环境工程原理与技术模拟题
- 前滚翻教学课件
- 2025年特岗教师招聘小学全科考试复习策略及预测题实战演练
- 2025年高级产品经理面试实战模拟题与答案全攻略
- 2025年电子商务初级实操面试模拟题集专区
- 2025年初级客户经理应聘指南及面试模拟题解答
- 初中地理片段教学课件
- 2025年人力资源经理招聘面试实战模拟题及参考答案
- 无偿分享深圳租房合同范本
- 2025装修半包工合同样本
- DB42T 1585-2020 规模化牛场生物安全技术规范
- 学校“十五五”五年发展规划(2026-2030年):深植教育沃土培厚发展根基
- 2025年物业能力评级考试题库
- 2025年行政执法证考试必考题库(含答案)
- 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绩效考核表
- 盆底相关知识课件
- 重庆巴川量子中学2024-2025学年数学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综合测试试题含解析
- 2025年行政执法考试题库及答案大全
- 心房颤动患者的健康宣教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