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骚》学生版_第1页
《离骚》学生版_第2页
《离骚》学生版_第3页
《离骚》学生版_第4页
《离骚》学生版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曹操短歌行文华高中高一语文必修 2 离骚导学案班级: 姓名: 组名: 学习目标 1、能掌握有关屈原和楚辞的文学知识。 2、能鉴赏离骚的优美诗句,了解屈原诗中的“香草”“美人”表达自己的政治理想及人格节操,学习屈原追求美政、忧国忧民的高尚品德。 3、能了解以屈原作品为代表的积极浪漫主义的创作手法:丰富的想像、形象的描述。 重点难点 1、能鉴赏离骚的优美诗句,了解屈原诗中的“香草”“美人”表达自己的政治理想及人格节操,学习屈原追求美政、忧国忧民的高尚品德。 2、能了解以屈原作品为代表的积极浪漫主义的创作手法:丰富的想像、形象的描述。 学习方法诵读法、讨论法学习过程1、 导入新课“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袅袅秋风,不知从何悄悄袭来,让洞庭生波,让木叶飘零,让山河变色,让我们心底生凉。每每读到屈子的这两句诗,我的眼前会倏(shu)然立着一位满身忧伤的诗人,面对浩浩汤汤(shang)地洞庭波涌,他形单影只,兀立于萧瑟的秋风中。“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长太息以淹涕兮,哀民生之多艰”,这是一个什么样的诗人?一个不断求索的诗人,一个不断追寻的诗人,一个时时掩面痛哭的诗人,一个对人间邪恶不断诅咒的诗人,一个颜色憔悴形容枯槁常常行吟江畔长歌当哭以泪作诗的诗人。为什么他的诗能够穿越时间的长空走进我们的心灵,一次次地敲打着我们?为什么他一次次地被提起,一次次地被颂扬?为什么他能成为我们中华文化的一个符号,一座不论隔着多么远的时代依然能让我们看到的熠熠生辉的精神丰碑? 今天,就让我们走进离骚,走进这个诗人的心灵世界,去感受他的痛苦与人格魅力。二、知识链接1、屈原(约前340约前278)名平,字原。战国末期楚国人,杰出的政治家和爱国诗人。屈原因出身贵族,又明于治乱,娴于辞令,故而早年深受楚怀王的宠信,位为左徒、三闾大夫。屈原为实现楚国的统一大业,对内积极辅佐怀王变法图强,对外坚决主张联齐抗秦,使楚国一度出现了一个国富兵强、威震诸侯的局面。但是由于在内政外交上屈原与楚国腐朽贵族集团发生了尖锐的矛盾,由于上官大夫等人的嫉妒,屈原后来遭到群小的诬陷和楚怀王的疏远及顷襄王的放逐。流放江南,辗转流离于沅 、湘二水之间。顷襄王二十一年(前278),秦将白起攻破郢都,屈原悲愤难捱,遂自沉汨罗江,以身殉了自己的政治理想。屈原作品有离骚、天问、九歌(11篇)、九章(9篇)、 渔父、 招魂等 ,凡23篇。其中,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也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最长的一首浪漫主义的政治抒情诗。 屈原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的出现,不仅标志着中国诗歌进入了一个由集体歌唱到个人独创的新时代,而且他所开创的新诗体“楚辞”,突破了诗经的表现形式,极大地丰富了诗歌的表现力,为中国古代的诗歌创作开辟了一片新天地。后人也因此将楚辞与诗经并称为“风骚”,“风骚”是中国诗歌史上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两大优良传统的源头。同时,以屈原为代表的楚辞还影响到汉赋的形成。 2、楚辞 诗体名。屈原吸收楚地民间语言和民歌形式而创作的一种诗歌样式,又称“骚”体。 总集名。西汉刘向所辑,收屈原、宋玉及汉代淮南小山、东方朔、王褒、刘向等人的诗歌作品,主要是屈原的作品。 特色:“楚辞”以优美的语言、丰富的想象,溶化神话传说,塑造鲜明形象;以楚地的诗歌形式、方言声韵,描写楚地的风土人情,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富有积极浪漫主义精神。对后世影响很大。 3、“离骚”的含义: 关于离骚篇名的涵义,古今各家说法不一。司马迁在史记屈原列传中释为“离忧”。班固在离骚赞序中释为“遭忧”。王逸在楚辞章句中释为“别愁”。后人多各从其一说。现在比较公认的说法是: “离”,通“罹”,“遭遇”的意思;“骚”,“忧愁”的意思。“离骚”,即“遭遇忧愁”的意思。三、自主学习1、朗读课文:把握诗的节奏,在理解的基础上诵读,在反复诵读中进一步理解。 骚体诗的节奏要复杂一些,但仍有规律可循,这就是每个诗句都可以分成两半,中间用虚词连接,前一半占两拍,后一半看起来似乎只有一拍,但加上延长音或停顿,其实也是两拍。所以,它的基本句式是: XX X 虚词 X X(空拍或加语尾助词),一般一句是三四个节拍。 下面试从课文中举几个例子,虚词皆加括号。 长太息(以)掩涕(兮), 哀民生(之)多艰。 芳与泽(其)杂糅(兮), 唯昭质(其犹)未亏。 离骚本来是用楚地曲调吟诵的,音乐性很强,诵读时首先要划分好节奏。诵读时,上分句末字“兮”,犹如现之“啊”,读音要稍长,押韵的字要重读,反复练习,直至口熟。2、解释下列词语 民生: 浩荡: 民心: 糅: 兮: 替: 申: 蛾眉: 谣诼: 固: 错: 以为: 度: 忳(tn): 郁邑: 侘傺(chch): 溘(k): 群: 圜: 周: 孰: 尤: 攘: 诟(gu): 伏: 3、掌握下列实词及其在现代汉语中的运用 替: (王朝兴替) 申: (三令五申) 嫉j: (嫉贤妒能) 溘k: (溘然长逝) 不群: 方圆: 相安: (相安无事) 尤yu: (以儆效尤) 岌岌j: (岌岌可危) 陆离: (光怪陆离) 昭zho: (以己昏昏,岂能使人昭昭) 游目: (游目骋怀) 弥彰: (欲盖弥彰) 惩chng: (惩恶扬善)四、合作探究1、“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是诗人直抒胸臆、表白心志的诗句,课文里类似的诗句还有一些,试把它们找出来,说说它们体现了诗人哪些品格?2、 离骚中作者常以“香草”“美人”来比喻自己、贤士和君王,并表达政治理想,这是离骚的一大艺术特色,这种方法也叫“移情法”即不直接说出自己想说的话,而是把它寄寓于某一物上,也就是“移情于物”,这种方法在古典诗词中广泛运用,在政治不清明的时代,借用“移情”,可言难言之语 ,可抒难抒之情。例:“颠狂柳絮随风舞,轻薄桃花逐小流”,唐朝杜甫这两句诗借用对柳絮与桃花的描写,表达作者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及自己的政治抱负不能实现的痛苦和愁闷。请找出相关的诗句,说说诗人是怎样运用这些比喻来表达政治理想的。3、文中除了使用比喻手法来表达自己的政治理想,还有哪些艺术特色?请举例说明。4、 学习这篇文章,你有哪些启发? 节节过关达标检测1、文学常识 离骚代表了“楚辞”的最高成就。它不仅是屈原的代表作,同时也是我国古典文学中最伟大的长篇抒情诗。“离”,通“罹”,“_”义;“骚”,“_”义。“离骚”,即“_”的意思。屈原(约前339约前278),我国最早的大诗人。名_,字_,又自云名_,字_。战国楚人。初辅佐怀王,做过左徒、三闾大夫。主张彰明法度,举贤授能,改革政治,东联齐国,西抗强秦,其政治理想的内容是“美政”。后遭谗去职,两次被流放,因无力挽救楚国灭亡,政治理想无法实现,投汨罗江而死。其主要作品有_、_等。“楚辞”是兴起于 的一种诗歌样式,因其“ ”故可谓之楚辞,这种诗体具有鲜明的楚文化的色彩,楚辞离骚是中国诗歌史上 诗歌的源头。2、指出通假字偭规矩而改错( ) 忳郁邑余侘傺兮( )何方圜之能周兮( ) 进不入以离尤兮( )芳菲菲其弥章( ) 延伫乎吾将反( )3、词类活用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尤未悔( ) 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 )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 )4、古今异义【朕】 古义: 今义:【以为】 古义: 今义:5、根据语境,默写并翻译名句。(1)表现作者刚正不阿、一身正气的句子: 翻译: (2)表现作者嫉恶如仇、不同流合污的句子: 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