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征》教学计划.doc_第1页
《长征》教学计划.doc_第2页
《长征》教学计划.doc_第3页
《长征》教学计划.doc_第4页
《长征》教学计划.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长征教学计划 长征教学计划七律长征教学设计(提高课)周利芬教学目标 1、认识“礴”、“丸”、“岷”3个生字,会写“丸”、“崖”“岷”这3个生字。 2、理解诗句,体会中国工农红军战胜种种艰难险阻,完成二万五千里长征的革命英雄主义和乐观主义精神。 3、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这首诗。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了解长征1导入课题同学们,七十多年前,中国革命史上发生了一件气吞山河的大事,就是中国工农红军进行的二万五千里长征。 2了解长征 (1)对于长征,你有哪些了解? (2)请同学们看着大屏幕,听老师来介绍一下。 (3)了解七律,读好课题。 二、自读诗句,感知诗意1出示整首诗,指名读,把诗读正确。 2、读诗,不仅要读通,还要读懂。 请同学们快速地默读课文,想想每句诗的意思,遇到不懂的就做上记号。 3、理解诗意。 我们一起来交流有下,你刚才在理解诗歌时,有不懂的地方吗? 4、读通了诗,又有了初步的理解,谁能说说这首诗主要写什么?(引导学生说出长征非常艰难,但是红军不怕艰难。 )(板书艰难不怕难) 5、哪两句诗直接写出了这个意思?(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 三、学习诗歌,品悟诗情 1、学习句子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你从哪些词语中读懂了红军长征很难?、万水千山B、远征难A你能读出长征的遥远与艰难吗?那你又从哪里读懂了红军战士不怕难呢?(只等闲)你能把这种感受读出来吗?(指名读齐读) 2、请同学们仔细地读读这首诗后边的六句话,用“”划出描写长征艰难的词语或句子,再用“”划出描写红军战士不怕难词语或句子,细细体会。 3、学生自由读、体会。 4、全班交流。 A、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你从哪里感受到长征艰难?A、五岭逶迤B、乌蒙磅礴“乌蒙磅礴”,你看到了怎样的山?(板画帮助学生理解。 )你能读出这种气势雄伟感觉吗?那你又从哪里感受到红军战士的不怕难呢?A、腾细浪逶迤的五岭在红军战士的眼里,只是翻腾着的细小波浪。 (板画)B、走泥丸磅礴的乌蒙山,在红军的眼里只是滚动的泥丸。 (板画)C、逶迤的五岭,磅礴的乌蒙山,在红军的眼里只是翻腾的细浪、滚动的泥丸,你能从中感受到什么?带着这种感受,再来读一读。 1同学们,红军长征途中翻越的仅仅是这两座山脉吗?红军在长征途中翻越了18座这样巨大的山脉,翻山越岭,长途跋涉,何等艰难,可红军的回答是生读“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B、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1)你从哪里感受到长征的艰难?A、云崖B、大渡桥横铁索寒(出示铁索桥静止画面)谁了解泸定桥?站在江边瞅一眼,你心里有什么感觉?那冰冷的铁索,那湍急的水流只要看一眼,就已经让我们不寒而栗,更何况对面还有凶狠的敌人,用机枪疯狂地扫射着!那红军又是怎样对待的?想看看那激烈的战斗场面吗?看录像,谈感受。 读出感受。 (2)你从哪里感受到红军战士的不怕难呢?暖(出示金沙江图)面对这样险峻的金沙江,为什么给红军感觉是暖的?(天气暖,巧渡金沙江)听故事,谈感受?(机智勇敢)板书机智勇敢有感情地读。 (3)引导金沙江智取,大渡河恶战。 这一暖一寒,你能读出两种不一样的感受吗?自己练一练。 (分男女朗读) (4)而事实上,长征途中,红军要度过这样的河还有24条,哪一条不险,哪一条不难?但红军的回答仍然是-生读“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C、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你从哪里感受到长征的艰难?千里雪展开你的想像,让自己置身于茫茫的雪山之中,要翻过这样的雪山,你会遇到哪些困难?那你又怎么感受到红军战士的只等闲呢?喜从诗歌中找一找,红军战士遇到了哪些“喜”?“更喜指什么”还指什么?翻过雪山,就迎来了长征的胜利,所以说三军过后尽开颜,把你的感受融入朗读中。 是呀,看着雪山就看到了胜利的曙光,坚强的信念、坚定的决心全都化为一句话生读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四、拓展延伸,感受伟人风采。 1、读全诗。 2、积累,试背。 3、拓展清平乐六盘山。 4、毛主席的诗词每一首都是那样的豪情万丈,成为不朽的史诗。 请同学们课后去收集毛泽东的诗词,好好地读一读。 五、总结。 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与生活中,如果你遇到了困难,那就请你想想红军长征途中遇到的困难吧,希望同学们能发扬红军战士的这种长征精神,克服一切困难,勇敢前进!板书设计七律长征毛泽东远征难只等闲无畏乐观2七律长征教学实录(提高课)周利芬教学目标 1、认识“礴”、“丸”、“岷”3个生字,会写“丸”、“崖”“岷”这3个生字。 2、理解诗句,体会中国工农红军战胜种种艰难险阻,完成二万五千里长征的革命英雄主义和乐观主义精神。 3、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这首诗。 教学难点透过诗句领会中国工农红军的革命英雄主义和乐观主义精神。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了解长征(课前板书课题)1导入课题师同学们,七十多年前,中国革命史上发生了一件气吞山河的大事,就是中国工农红军进行的二万五千里长征。 2了解长征 (1)师对于长征,你有哪些了解?生1从1934年开始,1935年结束,经过了11个省。 生2长征一共走了二万五千里。 (2)请同学们看着大屏幕,听老师来介绍一下。 (出示课件),这就是长征路线图1934年10月,为了摆脱国民党军队的围剿,中央主力红军从瑞金出发,一路上既要翻山越岭,又要躲避天上敌人飞机的侦察轰炸,地上敌人的围追堵截。 短短的一年时间里,途经江西、广东、湖南、广西等11个省,连续行军二万五千里,最后于1935年10月到达陕甘宁革命根据地,取得了长征的胜利。 (3)在长征即将胜利之时,毛泽东主席回首这惊心动魄的行程,心潮澎湃,挥笔写下了这首壮丽的诗篇七律.长征。 (齐读。 ) (4)“七律”写明这是一首七言律诗,长征是这一首诗歌要写的内容,中间用一个间隔号分开,大家读的时候,要在这里停顿一下,大家一起把课题读一遍。 (再读课题) 二、自读诗句,感知诗意1大家都预习过课文了,老师先来考考大家。 谁愿意来读读这首诗?师我们先来读读这一课的生字、词语。 (将诗中的新词语用另外的颜色标出来。 )(指了两名学生,读得很准确。 )师词语都会读了,谁愿意来读读整首诗呢?(出示整首诗,指名读,把诗读正确。 ) 2、了解押韵。 示诗歌(将每一句最后一个字改变颜色,并写上拼音)同学们仔细看看这些颜色不一样的字的韵母,你有什么发现?是呀,使我们的诗歌读起来更加琅琅上口,更有韵味。 我们一起来试一试。 2、课文多熟练呀,看来,同学们课前花了很多时间来预习,这个学习习惯真好。 读诗,不仅要读通,还要读懂。 请同学们翻开课文136页,快速地默读课文,想想每句诗的意思,遇到不懂的就做上记号。 3、理解诗意。 好,我们一起来交流有下,你刚才在理解诗歌时,有不懂的地方吗?适时理解下列词语等闲平常的小事。 五岭五座山岭。 3逶迤弯弯曲曲连绵不断的样子。 三军指红军战士。 腾细浪翻腾的小浪花。 尽开颜全都喜笑颜开。 磅礴气势雄伟走泥丸滚动的小泥球。 4、读通了诗,又有了初步的理解,谁能说说这首诗主要写什么?(引导学生说出长征非常艰难,但是红军不怕艰难。 )(板书艰难不怕难) 5、哪两句诗直接写出了这个意思?(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 三、学习诗歌,品悟诗情 1、学习句子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你从哪些词语中读懂了红军长征很难?、万水千山A红军长征,走的不是平坦的大路,而是要翻过一座座大山,跨过一条条大河,还要爬雪山、过草地,更要时刻准备与围追堵截的敌人战斗,困难重重。 B、远征难(有多远?二万五千里)这么远的路途,就靠两只脚走路,路途遥远,非常艰难。 你能读出长征的遥远与艰难吗?你能把这征途读得更加遥远吗?那你又从哪里读懂了红军战士不怕难呢?只等闲“等闲”是什么意思呢?(平平常常的小事。 )在我们生活中,哪些是平平常常的小事呢?把跨越万水千山当作像吃饭穿衣一样平常的小事,在红军战士的眼里,这些困难太普通了。 你能把这种感受读出来吗?(指名读齐读)(我们读好前面这两个词语后,可以把后面部分读得轻松一些,这样就更能体现不怕难了。 ) 2、把远征途中的重重困难,当作平常的小事,这是一种多么豪迈的胸襟啊。 让我们再次走进诗歌,到具体的诗句中去感受长征的艰难和红军战士的不怕难吧。 请同学们仔细地读读这首诗后边的六句话,用“”划出描写长征艰难的词语或句子,再用“”划出描写红军战士不怕难词语或句子,细细体会。 3、学生自由读、体会。 4、全班交流。 A、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你从哪里感受到长征艰难?A、五岭逶迤当你读到“五岭逶迤”这个词时,你的脑海里出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师边板画边介绍五岭山脉,山势起伏,绵延1000多公里,一眼看去,除了山岭还是山岭。 走这么远的路途,就是平坦的大路,也让人觉得艰难,更别说翻山越岭,更别说还得和敌人周旋。 )你能读读这个词语,读出“五岭连绵起伏”的感觉吗?(一边读一边在脑海里想象画面,你就能读得更好。 )B、乌蒙磅礴“乌蒙磅礴”,你看到了怎样的山?(师边板画边介绍磅礴的乌蒙山,海拔2000多米,最高峰有4200米,直插云霄。 4200米有多高?九峰公园旁的山最高的那一座有多高?529米这样一算,乌蒙山的最高峰就有7座这样的山叠起来了。 在脑子里把这七座山往上叠吧,看着这样的山,能说说你有什么感受吗?生1哇,那这座山就太高了,爬得上吗?师从你的感叹中让我觉得山太高了,难。 生2这座山太雄伟了。 4你能读出这种气势雄伟感觉吗?那你又从哪里感受到红军战士的不怕难呢?A、腾细浪逶迤的五岭在红军战士的眼里,只是翻腾着的细小波浪。 (板画)B、走泥丸磅礴的乌蒙山,在红军的眼里只是滚动的泥丸。 (板画)C、逶迤的五岭,磅礴的乌蒙山,在红军的眼里只是翻腾的细浪、滚动的泥丸,你能从中感受到什么?带着这种感受,再来读一读。 同学们,红军长征途中翻越的仅仅是这两座山脉吗?红军在长征途中翻越了18座这样巨大的山脉,翻山越岭,长途跋涉,何等艰难,可红军的回答是生读“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B、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1)你从哪里感受到长征的艰难?A、云崖耸人云端的悬崖,这是写金沙江两岸的山势非常险峻,江水拍打着悬崖,渡江非常艰难。 B、大渡桥横铁索寒(出示课件铁索桥静止画面)这就是位于大渡河上的铁索桥,也叫泸定桥,谁了解泸定桥?不要说攀着铁索过桥,就是站在江边瞅一眼,你心里有什么感觉?生1哇,看一眼就叫人害怕呀!生2这样的桥怎么过呀,真让人心惊胆颤啊!生3太让人害怕了。 那冰冷的铁索,那湍急的水流只要看一眼,就已经让我们不寒而栗,更何况对面还有凶狠的敌人,用机枪疯狂地扫射着!那红军又是怎样对待的?想看看那激烈的战斗场面吗?看录像。 谈感受看了这场战斗,你有什么感受?生1这场战斗太激烈了!生2红军战士真勇敢啊!生3我为红军战士感到自豪!读出感受师长征胜利后,毛泽东回想起这场战斗还是心有余悸,但英勇顽强的红军还是克服困难,渡过天险,取得了胜利,读出你的感受。 (2)你从哪里感受到红军战士的不怕难呢?暖(出示金沙江图),这就是险峻的金沙江!当时敌人封锁了江面,掠夺了所有船只,疯狂地说一只鸟飞过去都是妄想。 面对这样险峻的金沙江,为什么给红军感觉是暖的?(天气暖,巧渡金沙江)想知道红军是如何巧渡金沙江的吗?(出示课件录音)听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感受?(机智勇敢)板书机智勇敢当敌人的追兵赶到时,红军早已远走高飞,无影无踪了。 想到这里,红军的心理怎么样?(高兴)你能把红军的高兴读出来吗?朗读。 是啊!长征中,红军几乎每天都有一次遭遇战,可是巧渡金沙江之战却没费一枪一弹!真是开心啊!读。 (3)引导金沙江智取,大渡河恶战。 这一暖一寒,你能读出两种不一样的感受吗?自己练一练。 (分男女朗读) (4)而事实上,长征途中,红军要度过这样的河还有24条,哪一条不险,哪一条不难?但红军的回答仍然是-生读“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C、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5你从哪里感受到长征的艰难?千里雪能说说你的理解吗?生1我好象看到了一望无际的大雪,到处一片白色。 生2雪山很高,很滑。 示图,大家看,这就是终年积雪的岷山,海拔有4000多米。 展开你的想像,让自己置身于茫茫的雪山之中,要翻过这样的雪山,你会遇到哪些困难?生1我会觉得很冷。 生2雪山上很滑,很不好走。 生3雪山上还会有雪崩,非常危险。 生4山上很冷,可能会被冻死。 是呀,在茫茫的雪山之上,每走一步都是那么艰难。 由于粮食衣物缺乏,由于天气太冷,无数战士倒下去就再也没能站起来,永远地长眠于雪山之巅,真是难哪!那你又怎么感受到红军战士的只等闲呢?喜从诗歌中找一找,红军战士遇到了哪些“喜”?生1翻过了连绵起伏的五岭。 生2翻过了气势磅礴的乌蒙山。 生3越过了险峻的金沙江。 生4渡过了天险大渡河。 “更喜指什么”(翻过了岷山)还指什么?(翻过了岷山,红军长征就胜利了,看到了胜利的曙光)透过这个“喜”字,你感受到红军战士怎样的精神?(坚强、勇敢、乐观)(板书乐观)翻过雪山,就迎来了长征的胜利,所以说三军过后尽开颜,把你的感受融入朗读中。 是呀,看着雪山就看到了胜利的曙光,他们乐观地看待这一切困难,坚强的信念、坚定的决心全都化为一句话生读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四、拓展延伸,感受伟人风采。 1、读全诗。 引导这简短的五十六个字,负载着长征路上的千难万险,饱含着中国共产党的万般豪情壮志。 让我们一起再来读读这首诗。 2、积累,试背。 引导老师从你们的诵读中听出了红军战士不怕困难的大无畏精神,听出了毛主席和红军战士革命必胜的乐观精神。 读得这么好,能不能试着把这首诗背下来?自由背背吧!(生自由背诗,指名背。 ) 3、长征途中,毛泽东留下了很多豪迈的诗篇,清平乐六盘山就是其中一首。 (出示课件,朗读)清平乐?六盘山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 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 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 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 4、你们想不想读?一起来读。 毛主席的诗词每一首都是那样的豪情万丈,成为不朽的史诗。 有兴趣的同学课后去收集毛泽东的诗词,好好地读一读,细细地去感受一下。 五、总结。 长征壮举让世人惊叹,长征精神代代传承。 多少文人墨客为长征谱写了一曲又一曲赞歌。 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与生活中,如果你遇到了困难,那就请你想想红军长征途中遇到的困难吧,希望同学们能发扬红军战士的这种长征精神,克服一切困难,勇敢前进!6七律长征教学反思(提高课)周利芬在黄岩实验小学组织的“大雁领航”教研活动中,我选择了执教七律长征这一课,因为我觉得毛主席写的这首诗实在是太有气势了,我很喜欢。 但全诗仅有五十六个字,这么短短的一首诗,怎么才能教好呢?而且,我一直都喜欢选择一些情感细腻、比较深沉的文章来作为公开课的教学内容,这次忽然换成这么气势磅礴的课文,我能为此作出转变吗?我有些许担忧。 为此,我曾好几次打退堂鼓,“算了,实在不行,那就换一篇课文吧。 我这样对自己说。 但是,我为了上好这一课,已经花了好多时间了,一遍又一遍细细地读课文,细细地思考,查阅了大量的资料,还特意去买了好几本有关长征的书,恶补长征相关的知识,就这样放弃吗?我好象并不甘心。 在一次又一次的犹豫、矛盾与彷徨中,指导老师耐心细致、不厌其烦的指导,使我最终选择了坚持。 不管结果如何,我得去试一试。 今天,我终于走上了讲台。 一节课下来,自我感觉很有收获。 从刚开始时的茫然无措,不知从何下手,到今天课堂教学的磕磕绊绊,我觉得我在进步。 在整个课堂教学中,我觉得我的教学思路是比较清晰,从读准字音、读通诗歌、读懂诗歌,再到深入地理解诗歌,条理非常清楚,在理解诗歌时,能用一个主问题来统领整篇文章的教学。 紧紧扣住“长征的艰难”和“红军战士的不怕难”这条主线展开教学,层层深入,使学生心灵受到熏陶感染,体会到长征的艰难,领会中国工农红军大无畏的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必胜的乐观主义。 但是,在朗读指导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由于自身朗读的水平不够好,因此指导朗读显得苍白无力。 经过仔细地反思,我觉得我在以下几个方面还做得不够好。 一、回环复读使用的时机要恰当。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以“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为统领,每个环节教学之后,都会回到这句话的朗读中。 理想的设计意图是希望学生能在一次又一次的反复朗读中,逐渐提升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对这句话的理解也能逐渐深入,读出红军战士的豪迈气概。 但是,由于我对学生的朗读指导不够细致、到位,而且学生也缺乏深入的感悟,所以在一遍又一遍的回环朗读中,学生的语调是单一的,在同一层面上的,让人觉得没有层次感,枯燥乏味。 二、要善于用教师的情绪去感染学生。 在一堂课中,如果教师始终是情绪激昂的,那么学生自然也会受到感染,而以饱满的情绪投入到学习之中。 这节课中,我觉得我还没有完全地融入文本之中,从而导致学生也无法全身心地投入其中。 三、有些细节的处理不够完善。 7在引导学生了解诗歌押韵的特点时,有位学生产生了这样的疑问“为什么第三句和第四句的韵母不一样呢?”面对学生突然产生的疑问,我有点不知所措,只能勉强地告诉学生“这就是律诗的写作规律,具体的知识我们以后在来学习。 我用一句模糊的语言糊弄了学生。 其实,我完全可以借此机会,教给给了学生有关押韵的知识。 只因为我一瞬间的犹豫而失去了教学的好时机。 又如在长征路线图的使用时机上,也可以有更好的选择。 我用长征路线图作为学生了解长征的工具,如果能把这一工具与理解“万水千山”结合起来,在理解“万水千山”时让学生去对照长征的路线图,算一算跨越11个省到底需要走多远的路,将长征路程数据进行折算,让学生感受路程的遥远。 学生一定能够了解得更深刻,一定能收到更好的效果。 回味着这节课,或许我的教学设计还存在着许多的问题,或许我的语言引领不能直达学生的心灵,或许还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遗憾,但是,我还是觉得欣慰,因为在这过程中,我已经收获了许多,勇于尝试,迈出了可喜的一步。 我想如果以后有机会再上这一课,我一定会修改一些环节,努力压缩,让精华凝缩在四十分钟里,使这首诗的教学一气呵成,呈现出更加完美的姿态。 向着这个目标,我会不断努力的。 8+7goxFOX*4cltCKT!09hqyHPY(5emvDMU%1ajrAIR Z-6fnwFNW&3b ksBKS!+8gpxGPX(4dluCLT$19iqzH QY)6env EMV%2ajsAJR#-7foxFOW*3ck tCKT!08hpyGP Y(5dmuDLU%1airzIQZ-6fnwE NV&2bksBJS#+7gpxGOX*4clu CLT$09hqyHQY)5emv DMV%2aj rAIRZ-7fowFNW&3cktBKS!+8hpyGPX(4dluD LU$19iqzIQZ)6envENV&2bjs AJR#+7goxFOW*4cltCKT!09hqyHPY(5dmvDM U%1air AIRZ-6fnwFNW&3bksB JS!+8gpxGOX(4dluC LT$09iq zHQY)5envEM V%2ajsAJR#-7f owFOW*3cktBK T!08hpyGPY(5dmuDLU$1airz IQZ)6f nwENV&2bksBJS#+7goxGOX*4cltCLT$09hqy HPY)5e mvDMU%2ajrAIRZ-7fowFNW&3bktBKS!+8gpy GPX(4d luDLU$19iqzHQZ)6e nvEMV&2bjsAJ R#+7goxFOW*3cltCKT!08hqy HPY(5dm uDMU%1airzIRZ-6fnwENW&3bksBJS#+8gpx GOX*4d luCLT$09iqzHQY)5emvEMV%2ajrAJR#-7fow FOW*3cktBKS!08hpyGPX(5dm uDLU$19irzIQ Z)6enwENV&2bjsBJS#+7goxF OX*4cltCKT$09hqyHPY)5emv DMU%1ajrAIRZ-6fowFN W&3bk tBKS!+8gpxGP X(4dluCLU$19iqzHQY)6envE MV%2bjsAJR#-7goxFOW*3ckt CKT!08hpyHPY(5dmuDMU%1airzIQZ-6fnwEN V&3bksBJS#+8gpxGOX*4cluCLT$09hqzHQY)5emvDM V%2ajr AIR#-7fowFNW*3cktBKS!+8h pyGPX(4dmuDL U$19irzIQZ)6envENV&2bjsA JS#+7go xFOX*4cltCKT!09hqyHPY(5emvDMU%1ajrAIRZ-6fnwFNW&3bksB KS!+8gpxGOX(4dluCLT$19iq zHQY)6envEMV%2ajsAJR#-7f oxFOW*3cktCK T!08hpyGPY(5dmuDLU%1airz IQZ-6fn wENV&2bksBJS#+7gp xGOX*4cltCLT$09hqyHQY)5e mvDMV%2ajrAI RZ-7fowFNW&3cktBKS!+8hpy GPX(4dluDLU$19iqzIQZ)6en vENV&2bjsAJR#+7goxFOW*4c ltCKT!08hqyH PY(5dmv DMU%1airAIRZ-6fnw ENW&3bksBJS!+8gpxGOX(4dl uCLT$09iqzHQ Y)5envEMV%2a jsAJR#-7fowF OW*3cktBKT!08hpyGPX(5dmu DLU$1airzIQZ)6fnwENV&2bj sBJS#+7goxGO X*4cltC LT$09hqyHPY)5emvD MU%2ajrAIRZ-7fowFNW&3bkt BKS!+8gpyGPX(4dluCLU$19i qzHQZ)6envEM V&2bjsAJR#-7g oxFOW*3cltCKT!08hqy HPY(5dmuDMU%1ai rzIRZ-6fnwEN W&3bksBJS#+8gpxGOX*4dluC LT$09hqzHQY)5emvEMV%2ajr AJR#-7fowFNW*3cktBKS!08h pyGPX(5dmuDL U$19irzIQZ)6en wENV&2bjsB JS#+7gox FOX*4cltCKT$09hq yHPY(5emvDMU%1ajrAIR Z-6f owFNW&3bksBK S!+8gpxGPX(4dluCLU$19iqz HQY)6envEMV%2bjsAJR#-7goxFOW*3cktCKT!08hpyHPY(5dm uDMU%1airzIQZ-6fnwE NV&3bk sBJS#+7gpxGOX*4cluCLT$09hqzHQY)5emvD MV%2ajrAIR#-7fowFNW*3ckt BKS!+8hpyGPX(4dmuDLU$19i rzIQZ)6envEN V&2bjsAJS#+7goxFOW*4cltC KT!09hqyHPY(5emvD MU%1air AIRZ-6fnwFNW&3bksBKS!+8g pxGOX(4dluCL T$19iqzHQY)6envEMV%2ajsA JR#-7foxFOW*3cktBKT!08h pyGPY(5dmuDLU%1air zIQZ)6f nwENV&2bksB JS#+7gpxGOX*4cltCL T$09hqy HQY)5emvDMV%2ajrAIRZ-7fo wFNW&3cktBKS!+8gpyGPX(4dluDLU$19iqzI QZ)6en vEMV&2bjsAJR#+7goxFOW*4cltCKT!08hqyH PY(5dm vDMU%1airAIRZ-6fnwENW&3b ksBJS!+8gpxG OX*4dl uCLT$09iqzHQY)5en vEMV%2ajrAJR#-7fowFOW*3cktBKT!08hpyG PX(5dm uDLU$1airzIQZ)6fnwENV&2bjsBJS#+7goxG OX*4cl tCKT$0cktCKT!08hpyHPY(5d muDMU%1airzI QZ-6fnwENV&3bksBJS#+7gpx GOX*4cluCLT$09hqzHQY)5emvDMV%2ajrAIR#-7fowF NW*3c ktBKS!+8hpyGPX(4dmuDLU$19irzIQZ)6env ENV&2bjsAJS#+7goxFOW*4cl tCKT!09hqyHP Y(5emvDMU%1airAIRZ-6fnwF NW&3bk sBKS!+8gpxGOX(4dluCLT$19iqzHQY)6envE MV%2aj sAJR#-7foxFOW*3cktBKT!08hpyGPY(5dmuD LU%1airzIQZ)6fnwENV&2bks BJS#+7g pxGOX*4cltCLT$09hqyHQY)5emvDM V%2ajrA IRZ-7fowFNW&3cktBKS!+8gpyGPX(4dluDLU$19iqzIQZ)6envEM V&2bjsAJR#+7goxFOW*4cltC KT!08hqyHPY(5dmvDMU%1air AIRZ-6f nwENW&3bksBJS!+8g pxGOX*4dluCL T$09iqzHQY)5envEMV%2ajrA JR#-7fowFOW*3cktBKT!08hp yGPX(5dmuDLU$1airzIQZ)6f nwENV&2bjsBJ S#+7goxGOX*4cltCKT$09hqy HPY)5emv DMU%2ajrAIRZ-6fo wFNW&3bktBKS!+8gpyG PX(4d luCLU$19iqzH QZ)6envEMV&2bjsAJR#-7gox FOW*3cltCKT!08hqyHPY(5dm uDMU%1airzIR Z-6fnwENV&3b ksBJS#+8gpxG OX*4dlu CLT$09hqzHQY)5emv EMV%2ajrAJR#-7fowFNW*3ck tBKS!08hpyGP X(5dmuDLU$19irzIQZ)6enwE NV&2bjsAJS#+7g oxFOX*4clt CKT$09hq yHPY(5emvDMU%1aj rAIRZ-6fowFNW&3bksBK S!+8gpxGPX(4dlu CLU$19iqzHQY)6envEMV%2bj sAJR#-7foxFO W*3cktCKT!08htBKS!+8g pyGPX(4dluDLU$19iqzIQZ)6env EMV&2bjsA JR#+7goxFOW*4cl tCKT!08hqyHP Y(5dmvDMU%1a irAIRZ-6fnwE NW&3bksBJS!+8gpxGOX*4dlu CLT$09iqzHQY)5envEMV%2aj rAJR#-7fowFOW*3cktBKT!08hpyGPX(5dmuDLU$1airzIQZ)6fnwENV&2bj sBJS#+7goxGOX*4cltCKT$09hqyHP Y)5emvD MU%2ajrAIRZ-6fowFNW&3bkt BKS!+8gpyGPX(4dluCLU$19i qzHQZ)6envEM V&2bjsAJR#-7goxFOW*3cltC KT!08hpyHPY(5dmuD MU%1air zIRZ-6fnwENV&3bksBJS#+8g pxGOX*4dluCL T$09hqzHQY)5emvEMV%2ajrA JR#-7fowFNW*3cktBKS!08h pyGPX(5dmuDLU$19ir zIQZ)6e nwENV&2bjsA JS#+7goxFOX*4cltCK T$09hqy HPY(5emvDMU%1ajrAIRZ-6fo wFNW&3b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