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符号互动论 一 符号互动论的理论背景二 符号互动论的早期代表人物及思想三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符号互动论 一 符号互动论的理论背景 一 苏格兰伦理学家的影响亚当 斯密大卫 休谟弗格森 二 詹姆斯对习惯 自我与社会我的研究威廉 詹姆斯 1842 1910 威廉 詹姆斯是美国哲学家和心理学家 在哲学上他以唯心史观和实用主义而著称 他主张存在即是被感觉 世界是由 纯粹经验 构成的 概念只不过是人们为了在行动中取得成功而采用的 操作假设 在心理学上 他主张心理学应研究意识的机能与功用 他专门研究了自我 提出了 社会我 的思想 正是他在这方面的研究为符号互动论奠定了最初的理论基础 詹姆斯研究了本能是怎样被习惯所取代的 所谓习惯是指通过经验学习到的和被经验修正了的行为 他认为习惯的基础是记忆 通过记忆人类可以将过去发生过的行为从心中唤起 詹姆斯将自我分为四类 1 物质我 它包括身体 衣着 房屋和财产 2 精神我 即心理的能力与爱好 3 社会我 即个人在其所处的环境中得到的公认 由于一个人不可能总在同样的环境里 因此 当他处在与他相关联的不同群体中时 他就会拥有不同的社会我 4 纯粹的我或 抽象我 三 鲍德温的自我发展三阶段论詹姆斯 马克 鲍德温 1861 1934 是现代遗传心理学的创始人之一 他的著作主要有 儿童和种族的精神发展 1895 精神发展的社会观与伦理观 1897 等 他认为儿童的自我有三个阶段的发展过程 首先是投射阶段 第二是主观阶段 第三是射出阶段 四 杜威的社会互动思想约翰 杜威 1859 1952 是美国唯心主义哲学家 社会学家 教育家 也是实用主义哲学的主要代表之一 杜威实用主义哲学强调人类调整自己以适应环境的过程 二 符号互动论的早期代表人物及思想 一 库利的 镜中我 思想 库利的突出特点之一是他非常强调主观世界的重要 库利对于符号互动论的突出贡献之一是提出了 镜中我 概念 一个人对于自我有了某种明确的想象 即他有了某种想法 涌现在自己心中 一个人所具有的这种自我感觉是由取决于别人思想的 别人对于自己的态度所决定的 这种类型的社会我可以称作 反射的自我 或曰 镜中我 库利的 镜中我 概念是由三重含义构成的 第一 我们所想象的我们在别人面前的形象 就是感觉阶段 是我们设想的他人的感觉 第二 我们所想象的别人对我们这种形象的评价 这是解释或定义的阶段 即我们想象的他人的判断 第三 由上述想象中产生的某种自我感觉 如 自豪 屈辱等 这是自我反应的阶段 库利的 镜中我 思想与他的初级群体思想密切相关 他认为 初级群体是人们的自我观念发展的摇篮 初级群体的特点就是人们亲密无间 有面对面的直接交往与合作 这种群体为个人的社会性与个人的理想奠定了基础 二 托马斯的情境定义和情境分析思想 库利的兴趣主要集中于探讨儿童时期自我观念的形成 托马斯主要研究的是社会变迁与社会解组 因此他的兴趣集中于探讨通过何种过程去重新建立成年人的自我观念 在风格上 库利主要是纯理论研究 而托马斯擅长于经验研究 从符号互动论以及社会学理论的角度看 托马斯的最大贡献则在于他提出了情境定义和情境分析的思想 人们相互调适的过程是由情境造成的 是个人或群体对于所处的客观环境的反应 情境定义居于客观环境 情境 与行为反应之间 它是人们的主观经验因素 他认为必须将情境本身和情境定义结合起来说明人们的行为 失去了任何一方都是不全面的 三 米德的符号互动思想 1863 1931 乔治 赫伯特 米德 美国社会学家 社会心理学家及哲学家 符号互动论的奠基人 1863年出生于马萨诸塞州的南哈德利 7岁时随父举家迁至俄亥俄州 1883年毕业于奥柏林学院 1888年在哈佛大学获取学士学位 专业兴趣是哲学和心理学 1888 1991年去德国深造 1891年受聘于密执安大学哲学和心理学系 并结识杜威 库利等著名学者 1892年应杜威邀请到新建的芝加哥大学任教 直到1931年去世 心灵 自我与社会 米德被认为是 联结个人与社会的首要理论家之一 使他成为符号互动主义之父 一 心灵心灵的本质是内在的 是一种隐藏性的意识活动 因此 它是个人在他的生活世界里不停地想做某事 去做某事的动因 心灵的内容是由一曰生理性的冲动 一曰反映性的理智共同互动构成的 前者是心灵的主体 后者是心灵的客体 社会心理学只研究人的那些可被外在化的 由冲动和理智间的互动而产生的行动 心灵是行动 是使用符号去指导符号通向自我的行动 二 自我 self 自我是对社会客观现实的内化和主观解释 自我的观念是在社会互动中产生的 自我作为它自己的一个客体 它实质上是一种社会结构 它产生于人的社会经历 自我是客我和主我的统一与对立的综合体 客我是自我的客体 自我又是其他人的客体 主我先于客我 主我是下一个时间的客我 客我是早期时的主我 米德区分了 主体我 与 客体我 主体我 也称作 自然我 是人类的一种本能的冲动 这是一种还没有经过社会化的 自然形成的我 是人类经验的重要组成部分 客体我 亦称 社会我 主体我 是经过社会化的我 是社会化的结果 米德将儿童们自我的形成发展过程分为两大阶段 嬉戏阶段 和 群体游戏阶段 在 嬉戏阶段 儿童开始想象和扮演某个角色 这个阶段对于人格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力 是儿童们的自我开始形成的阶段 在 群体游戏阶段 儿童们参加到了有组织的 复杂的活动中来 他们正式担负了某种角色 实现着别人的期望 这时 他们不仅要了解自己所扮演的角色 还要了解他人的角色 以使自己成为群体活动中的一分子 米德认为 在儿童自我发展的这两个阶段中 符号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正是由于人类有符号互动的能力 人们才可能扮演角色 并从中发展出自我 三 社会 米德认为人类个体总是不断地进行着自我反省 反思 自我控制 这种活动之所以能存在 正是由于人们参加到了互动中来 并且掌握了互动中产生的语言等交往工具 由于掌握了语言符号 一个人才能思想 人们从他人立场看自己才有了自我意识 人们运用他们学得的符号来选择某种行为从而控制自己的活动 社会是自我与 他人 others 互动的产物 被概括了的他人 是一种社会关系 一种使个人一体化并对个人有影响的结构性的关系 社会实际上是一个由人创造和使用的符号的总和 一个符号的创造和使用受到历史的影响 社会内容是动态与静态 历史与现实 个人与社会互动的统一 米德的社会行为主义可概括为 生理性冲动和反应性理智间的互动是心灵的本质 主我与客我的互动是自我的本质 自我与他人的互动是社会的本质 所有的这些本质又通过作为符号性的行动外化于世 这种性质的行动就是社会心理学研究的对象 心灵 冲动和理智 自我 主我和客我 社会 个人和 他人 三 符号互动论的发展 一 布鲁默的符号互动论美国社会学家 符号互动论的主要倡导者和定名人 1922年获密苏里大学硕士学位 1929年获芝加哥大学博士学位 1922年起在密苏里大学讲授社会学 1925年起先后在芝加哥大学 密歇根大学和夏威夷大学任社会学教授 1952 1957年在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任社会学系主任 1955年任美国社会问题研究会主席 1956年任美国社会学协会主席 1962 1966年任国际社会学协会副主席 1983年由美国社会学学会颁发终身著名学者奖 著有 电影和品行 劳资关系中的社会理论 工业化与传统秩序 符号互动论观点和方法 从符号互动论的角度看社会社会的存在是种实在 但这种实在的内容是变异性的 由活动着的人不停地创造 使用各种 符号互动 而表现于世 社会是人际间符号互动的结果 人类社会的最典型特征就是符号互动 人类社会的互动并不是相互之间行为的简单反应 并不是纯粹地按照 剌激 反应 的方式进行的 人类相互之间总是对对方的行为做出自己的解释和定义 并以此为依据而进行互动 人的任何行动总是有目的的 而且是种对他人的回应 因此 行动就其本质而言是社会的互动 互动有两种 其一是 非符号的互动 其二是 符号的互动 两者间的区别是看其是否完成了它们在互动时那种必需的 解释 interpretation 过程 第一个阶段的 解释 过程发生于首先是互动一方自己对自己的 对话 其内容包括自己的愿望 目的 计划等 第二个阶段是对将要现实化的某种行动进行选择 决定 布鲁默将客体分为三种类型 物质客体 社会客体 抽象客体 同一客体对不同人有不同的意义 产生不同意义的原因就是因为与它发生互动的对象不同 以他人的立场 通过 移情 从他人的角度去理解同一客体的意义 如果做到了这一点 人与人之间 人与物之间的对话 互动就可产生 社会科学家对此种互动的研究就可揭示出人类社会和人类团体生活的本质 2 符号互动论与功能主义理论的区别功能主义理论将社会视为一种结构或组织 认为人的行为就是这种结构或组织的产物 符号互动论则认为 社会组织的活动与变迁是人们活动的产物 每个人的行为都受行动者自己的控制 3 关于符号互动论基本思想的归纳符号互动论有三个基本的论断 第一 他认为人类对于某一客体所采取的行动 主要是根据他们对客体所赋予的意义 第二 人们赋予事物的这种意义产生于人们的互动之中 第三 事物的意义不是一成不变的 而是在解释的过程中随时加以修正的 4 共同行动 的概念 共同行动 指两个以上的人共面采取的行动 在共同行动中 处于不同地位上的人通过各自的解释 定义而相互作用 结合在一起 形成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 5 符号互动论的方法论原则方法论原则的核心是 尊重经验世界的本来面目 为表明这种尊重的态度而建立一套方法 他主张回到经验世界中去 对经验世界的直接考察 直接考察包括两种方式 探索 exploration 和检查 inspection 探索阶段 尽可能地收集各种有关研究对象的资料 检查阶段 比较 提问 二 戈夫曼对人际互动的研究 戏剧分析欧文 戈夫曼 1922 1982 是布鲁默的学生 加拿大人 1944年毕业于多伦多大学 后到美国芝加哥大学读书 1949年获得硕士学位 1953年获博士学位 毕业以后 1953 1957年在美国精神卫生研究中心做客座研究员 1958年到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社会学系任教 1962年升为正教授 戈夫曼于1959年出版了 日常生活中的自我表演 一书 一举成名 此后又接连写出 公开场合中的行为 1963 互动仪式 1967 策略性互动 1969 和 公众中的关系 1971 等一系列著作 戈夫曼从更为微观的 新的角度研究人际互动 他着重考察两种场合的互动 1 对于社会机构内互动的研究 世界是个大舞台 每个人都扮演一个重要的角色 戏剧理论 戈夫曼认为 每个人都根据剧本扮演角色 他专门研究了这种控制他人印象的技巧 印象管理理论 所谓印象管理 就是演员在表演过程中 如何努力去反映一系列故意或有意性的行动 如制作场景 有意性的渲染气氛等 同时 印象管理也包括演员努力去反对一些非期望性的行动 如非有意性的姿态 不合时宜的突发之举等 印象管理的方法有三种 1 选择2 隐藏3 掩饰 对非期望性行动的管理 它的主要方法也有三种 其一是预防 其意是说 演员在表演前 中和后 对有可能出现的不利于表演的一切不仅要有所考虑 而且要有应付的办法 其二是神秘化 其意是演员与观众间要有一定的距离 使观众因不明演员的实际情况而产生敬畏 惊奇等类的心理 从而方便演员进行理想化的表演 其三是补救 这种方法的要求是 一旦演员在表演时 因种种其他因素的影响和干扰 演员的表演不利于理想化的要求时 演员的表演就要随情况而变 使其结果接近理想化 戈夫曼的研究发现 为了实现印象管理 人们就要运用一些手段 工具来装点门面 戈夫曼将个人的装扮分为两部分 一是仪表 这是人们身份的外部标志 二是举止 这是人们扮演角色时表现出来的行为 戈夫曼认为 人们表演的区域有前台和后台之分 前台是人们正在进行表演的地方 后台则是为前台表演作准备的 不想让观众看到的地方 成功的印象管理需要整个剧组进行合作 前台 后台 前台是一种制度化了的社会存在 它所构成的先决条件业已由特定时空应有的历史环境提供 因而对演员要演的角色形成制约 戈夫曼还根据表演者目的之不同 将表演区分为 误导的表演 和 神秘的表演 误导表演的目的是通过表演给人一种错觉 神秘表演是故意与别人保持一定距离 给人一种神秘的印象 使别人产生崇敬的心理 2 对于社会机构以外互动的研究 这类互动是没有明确界限的 临时性的互动 戈夫曼把这种互动称作 相遇 在对这类互动的研究中 戈夫曼提出了 角色距离 的概念 个人与其假定的角色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距离 对于这种距离 戈夫曼把他称之为 角色距离 三 标签理论标签理论亦称标志理论或标定理论 它是一种从符号互动论角度探讨社会问题与越轨行为的理论 这种理论自50至60年代开始流行起来 到70年代它甚至成了美国社会学界研究越轨行为的占统治地位的理论 1951年 埃德温 勒默特写出了 社会病态 一书 1967年他又发表了题为 人类的越轨 社会问题和社会控制 的著作 霍华德 贝克尔则于1963年写了 局外人 越轨社会学之研究 一书 这一理论认为 所谓的社会问题或越轨行为是一种主观的东西 也就是说某种社会现象之所以成为问题就是因为社会给它帖上了这样一个标签 标签理论认为 可以利用贴标签的办法来解决社会问题和越轨行为 但只有将某种社会状况与行为贴上了 正当的 正常的 符合规范 的标签 才会自动消除它们的对立性 m 库恩依阿华大学符号互动主义的创建人 坚持经验科学的要旨是研究数据要客观 研究程序要经济而又合乎理性 研究的结果不仅要能接受测试性的检验 而且要能经受其他研究者的批判 研究的结果要易于用之于实践 衣阿华学派对符号互动主义最重要的贡献是 能被操作和有效地运用 布鲁默的研究方法论 库恩的研究方法论 vs 1 这两派中谁继承了米德的传统 2 如果两派都是 那么 为什么会出现研究方法论方面的差异 3 美国学者对此问题的讨论 是否还有其他的原因 19世纪末德国学者兴起的方法论之争 关于研究人与社会的方法论之争 西南学派的威廉 文德尔班海因利希 李凯尔特 威廉 狄尔泰马克思 韦伯 1 研究人和社会的结果能否成为科学 2 如果能成为科学 那么研究实践如何执行 即是说 以何种方法论为指导 3 研究人和社会是否一定要像自然科学家研究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拱式桥桥梁施工方案(3篇)
- 民间庙会活动策划方案案例(3篇)
- 高校过年活动策划方案范文(3篇)
- 扬中活动策划方案收费标准(3篇)
- 露台泥土回填施工方案(3篇)
- 室内周末施工方案(3篇)
- 运营专业考试题库及答案
- 心理变态分析题目及答案
- 小学问答题目及答案
- 随自然而行300字(8篇)
- 2025食品安全考试题库及答案
- 2025年小学体育教师资格考试题及答案
- 酒吧消防火灾应急预案(3篇)
- 浙江隆宸现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年产4500吨双孢蘑菇技改项目环评报告
- 国企物业面试题目及答案
- 《城镇房屋租赁合同(示范文本)》(GF-2025-2614)
- 2025上半年广西现代物流集团社会招聘校园招聘149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T-CEPPEA 5002-2019 电力建设项目工程总承包管理规范
- 教师遴选笔试试题及答案
- 意向金协议书范本
- 我的家乡日喀则(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湘艺版(2012)音乐四年级上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