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建筑材料作业(7)_第1页
【精品】建筑材料作业(7)_第2页
【精品】建筑材料作业(7)_第3页
【精品】建筑材料作业(7)_第4页
【精品】建筑材料作业(7)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品精品 建筑材料作业建筑材料作业 7 7 建筑材料作业 基本性质1 一 名词解释1 密度2 体积密度3 体积吸水率4 孔隙率5 软化系数6 比强度 二 填空题1材料的吸湿性是指材料 的性质 2材料的抗冻性以材料在吸水饱和状态下所能抵抗的 来表示 3水可以在材料表面展开 即材料表面可以被水浸润 这种性质称为 4 孔隙率增大 材料的密度 体积密度 保温性 强度 5 材料在水中吸收水分的性质称为 三 选择填空题1 理想的保温材料往往具有的特征是 A 孔隙率大 孔隙尺寸小 吸水率大B 孔隙率大 孔隙尺寸大 且为开孔隙C 孔隙率大 孔隙尺寸小 吸水率小D 孔隙率小 吸水率小2 致密结构的材料具有的特性有 A 导热系数小B 强度高C 抗渗性差D 体积密度小3 多孔结构的材料具有的特性有 A 体积密度小 导热系数小 B 体积密度大 强度高C 保温性差 抗渗性差D 体积密度小 导热性高4 对材料吸水性有重要影响的孔隙是 A 闭口孔隙的数量B 总孔隙的数量C 大尺寸开口孔隙的数量D 微小尺寸开口孔隙的数量5 材料含水率增加时 材料的 A 强度下降B 体积密度下降C 导热系数下降D 吸水率下降6 材料含水率变化时 随之变化的材料性质为 A 密度B 体积密度C 视密度 表观密度 D 吸水率7 材料吸水后 材料的 A 强度提高B 抗冻性提高C 导热系数增大D 吸水率增大8 对同一材料而言 其不同状态下的密度关系为 A 密度 体积密度 视密度 堆积密度B 密度 视密度 体积密度 堆积密度C 密度 视密度 堆积密度 体积密度D 视密度 视密度 体积密度 堆积密度9 材料开口孔隙率在数值上 等于材料的 A 空隙率B 质量吸水率C 体积含水率D 体积吸水率10 某材料的在气干状态 绝干状态和吸水饱和状态下的 抗压强度分别为 128 132 112MPa 则该材料的软化系数为 A 0 88B 0 85C 0 97D 0 1511 提高材料的密实度 材料的耐久性 A 提高B 降低C 不变D 不确定12 选择墙体材料时通常希望选用 A 导热系数小 热容 热容量 小B 导热系数小 热容 热容量 大C 导热系数大 热容 热容量 大D 导热系数大 热容 热容量 小13 对材料抗冻性影响最大的因素是 材料的 A 抗渗性B 吸水饱和程度 水饱和度 C 孔隙率D 吸水率14 能对冻融破坏作用起到缓冲作用的是 A 开口孔隙B 闭口孔隙C 毛细孔隙D 粗大孔隙15 对保温最为有利的孔隙是 A 大孔洞B 闭口粗大孔隙C 闭口小孔隙D 开口小孔隙16 F15表示材料在吸水饱和状态下 最多能抵抗 A 15次冻融循环B 15个昼夜的冻融循环C 15个月的冻融循环D 15年的冻融循环17 承受冲击振动荷载的结构应选用 A 塑性材料B 韧性材料C 弹性材料D 弹塑性材料18 抗压强度大于 或大大高于 抗拉强度的材料通常属 于 A 塑性材料B 韧性材料C 弹性材料D 脆性材料19 脆性材料适合的荷载类型为 A 拉力B 冲击振动荷载C 压力D 弯曲力20 比强度是衡量材料 A 抗拉强度与抗压强度比值大小的一项指标B 抗压强度与抗拉强度比值大小的一项指标C 强度与弹性变形比值大小的一项指标D 轻质高强的一项指标 四 是非判断题1 某些材料虽然在受力初期表现为弹性 达到一定 程度后表现出塑性特征 这类材料称为塑性材料 2 材料吸水饱和状态时水占的体积可视为开口孔隙体积 3 在水中吸收水分的性质称为材料的吸水性 五 问答题1 材料的孔隙率对材料的性质有何影响 2 材料的孔隙 大小及其形态特征对材料的性质有何影响 3 材料含水时对材料的 性质有何影响 4 简述影响材料导热系数的主要因素 5 简述影响 材料强度测试结果的试验条件 或外部因素 有哪些 答案建筑材 料作业 基本性质1 一 对材料的质量和体积之比称为密度 材料在包含实体积 开口和密闭孔隙的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称为 材料的体积密度体积吸水率是材料在浸水饱和状态下所吸收的水分 的体积与材料在自然状态下的体积之比 孔隙率材料中孔隙体积与材料在自然状态下的体积之比的百分率 软化系数是耐水性性质的一个表示参数 表达式为K f F K 材料的软化系数 f 材料在水饱和状态下的无侧限抗压强度 MPa F 材料在干燥状态下的无侧限抗压强度 MPa 比强度specific strength材料的抗拉强度与材料比重之比叫做比强度 二 1 在空气中吸收水分2 冻融循环次数3 亲水性4 不变 增大 提高 降低5 吸水性 三 1 C2 B3 A4 D5 A6 B7 C8 B9 D10 B11 A12 C13 B14 B15 C16 A 17 B18 D19 C20 D 四 1 2 3 五 1 材料的孔隙率对材料的性质有何影响 一般来说 材料的孔 隙率增大 材料的强度降低 体积密度降低 保温性提高 或导热 系数减小 吸水性 吸水率 增大 抗渗性 抗冻性 耐腐蚀性 等耐久性下降 2 一般来说 材料的孔隙尺寸增大 使材料的强度降低 保温性降 低 或导热系数增加 毛细孔隙可增加材料的吸水性 或吸水率 增大 降低材料的耐久 性 或抗渗性 抗冻性 耐腐蚀性等 下降 开口孔隙相对闭口孔隙对材料的强度 保温性和耐久性更为不利或 在一定条件下 增加闭口孔隙可提高材料的保温性和耐久性 3 一般来说 随材料含水率的增加 使材料的所有性质均下降 有 机材料的燃烧性除外 即使材料的体积密度增加 强度降低 保温性降低 或导热系数增 加 耐久性 抗冻性 耐腐蚀性等 下降 体积微膨胀 膨胀或 几何尺寸增加 1 材料的孔隙率越大 或体积密度越小 导热系 数越小 当孔隙率一定时 开口孔隙率越大 或闭口孔隙率减小 或大孔数量增加 导热系数越大 材料的含水率越高 导热系数 越大 无机材料 晶体材料的导热系数分别大于有机材料和非晶体 材料的导热系数 或温度升高 往往导热系数增大 5 同一材料 试件的尺寸比标准尺寸越大 小 则测得的强度越 低 高 加荷速度比规定速度越快 慢 则测得的强度越高 低 试件表面平整 凹凸不平 时 则测得的强度偏高 偏低 材料含水时 测得的强度偏低 试件表面有润滑 或温度较高 或试件形状为柱体而非立方体 时 则测得的强度偏低 孔隙率P 1 0 100 1 1 5 3 0 100 50 开口孔隙率Pk V k V0 100 V sw V0 100 0 15 1 0 100 15 或Pk Wv 15 视密度 0 1 Pk 1 5 1 0 15 1 76g cm或 m V m V0 V k 1500 1 0 15 1760kg m 水饱和度 s Wv P 0 15 0 50 0 3033 1 76g cm 3因水饱和度 s小于0 80 或小于0 91 因而该材料的抗冻性良 好 建筑材料作业 2 3 天然石材 砖1 岩石按条件分为火成岩 岩浆岩 沉积岩和变质 岩三大类 2 花岗岩属于岩 大理岩属于岩 石灰岩属于岩 3 正变质岩的性能一般较原火成岩 或岩浆岩 副变质岩的性能一般较原沉积岩 4 片麻岩是由花岗岩变质而成 其性能较花岗岩 5 大理岩是由石灰岩 或白云岩 变质而成 其性能较石灰岩 或 白云岩 6 大理岩的加工性较花岗岩 大理岩的耐磨性较花岗岩 大理岩的 耐久性较花岗岩 大理岩的耐酸性较花岗岩 大理岩的强度较花岗 岩 大理岩的硬度较花岗岩 7 大理岩不宜用于 8 青砖是在气氛下烧制而成的 9 青砖的耐久性较红砖的 10 欠火砖强度 欠火砖的声音哑 颜色 11 过火砖的特征是颜色 声音响亮 12 烧结空心砖的孔洞率不小于 烧结空心砖主要用于墙体 烧结多孔砖的孔洞率不小于 烧结多孔砖主要用于墙体 13 烧结多孔砖和烧结空心砖比烧结普通砖的导热系数 14 烧结多孔砖的孔洞尺寸 孔洞数量多 烧结空心砖的孔洞尺寸 孔洞数量少 15 砌筑烧结多孔砖时 其孔洞方向与受力方向 砌筑烧结空心砖时 其孔洞方向与受力方向 答案建筑材料作业 天然石材 砖 2 3 一 1 地质形成条件2 火成岩 变质岩 沉积岩3 差 好4 差5 差6 好 差 差 差 差 小7 室外8 还原9 好10 低 浅11 深12 35 非承重 15 承重13 小14 小 大15 平行 垂直建筑材料作业4 气硬性性胶凝材料 一 填空1 只能在空气中硬化 也只能在空气中保持或发展其强度 的胶凝材料被称为性胶凝材料 2 石灰的特性有可塑性 硬化 硬化时体积和耐水性等 3 建筑石膏具有以下特性凝结硬化速度 孔隙率 体积密度 强度 凝结硬化时体积 防火性能 耐水性 调湿 调温性等 4 由于煅烧温度过高或煅烧时间过长产生的结构致密 表面常被熔 融的粘土等杂质所包覆的的石灰属于石灰 5 由于煅烧温度过低或煅烧时间过短产生的外部是正常的石灰 内 部含有未分解的碳酸钙的石灰属于 6 型半水石膏比 型半水石膏的需水量 因此其强度较高 7 石膏制品中因含有大量的 对室内空气湿度有一定的调节作用 8 石膏制品的导热系数 9 石灰具有性好的特点 故常与水泥混合 制成水泥石灰混合砂浆1 0 石膏属性胶凝材料 11 不仅能在空气中硬化 而且能更好地在水中硬化 保持并继续发 展其强度的胶凝材料属于性胶凝材料 12 生石灰熟化时大量热量 13 使用建筑石膏时 加入动物胶的目的是 14 石膏制品的抗渗性 抗冻性 防火性 绝热和吸声性能 15 石膏的强度较石灰 石膏的凝结硬化速度较石灰 16 石灰膏陈伏的目的是 17 为消除过火石灰的危害 石灰在使用前应进行 18 石灰浆体的干燥硬化主要是由于 19 水玻璃在使用时 常加入氟硅酸钠 其作用是 水玻璃的耐热性 水玻璃的耐酸性 水玻璃的粘度 耐热性 耐酸性愈好 20 石灰浆体硬化后 其强度 21 石灰不宜单独使用 是由于石灰浆体在干燥硬化过程中 22 生石灰按其中的含量分为钙质石灰和镁质石灰 23 纸面石膏板在建筑上适合用于室内 二 选择填空题1 在建筑上常用的建筑石膏是 A 二水石膏B 型半水石膏C 型半水石膏D 无水石膏5 石灰浆体 干燥硬化过程中 体积 A 收缩大B 基本不变C 微膨胀D 膨胀很大6 石灰土 灰土 的组成 是 A 生石灰和粘土B 消石灰粉 熟石灰 和粘土C 生石灰和炉渣D 消石 灰粉 熟石灰 和炉渣不12 下列胶凝材料中 不宜单独使用的胶凝材 料为 A 建筑石膏B 菱苦土C 水玻璃D 石灰13 下列胶凝材料中 加水后放 出大量热的白色粉末是 A 建筑石膏B 菱苦土C 白色水泥D 生石灰粉14 使用建筑石膏时 加 入经石灰处理过的动物胶是为了 A 提高强度B 提高粘结力C 延缓凝结时间D 提高保水性15 建筑石膏 浆体在凝结硬化时应处于 A 干燥环境B 潮湿环境C 水中D 干燥环境或潮湿环境16 石膏制品的 表面光滑细腻 适合作建筑装饰制品的原因是因为石膏在硬化过程 中其体积 A 收缩B 不变C 微膨胀D 膨胀很大17 生石灰水化过程中放出大量的 热 同时体积 A 迅速收缩B 不变C 微膨胀D 迅速膨胀18 石膏制品的 A 孔隙率高 且多为闭口孔B 孔隙率高 且多为开口孔C 孔隙率低 且多为小孔D 孔隙率低 且多为闭口孔19 石膏板在建筑上适合于 用于 A 屋面B 承重结构C 室外D 室内20 为满足施工要求 建筑石膏在使 用时常须加入 A 柠檬酸或动物胶B 氟硅酸钠C 氯化镁D 氧化镁答案建筑材料作业4 气硬性性胶凝材料 一 填空1 气硬2 差 慢 收缩大 差3 快 大 小 低 微膨胀 好 差 好4 过火5 欠火6 小7 开放孔8 小9 保水10 气硬11 水 硬12 放出13 缓凝14 差 差 好 好15 高 快16 为了消除过火石 灰的危害17 陈伏18 水分蒸发 氢氧化钙析晶19 加速硬化 好 好 愈大20 低21 体积收缩大22 氧化镁23 干燥环境 二 1 C5 A6 B7 A8 A9 D10 C11 D12 D13 D14 C15 A16 C17 D18 B1 9 D20 A建筑材料作业5水泥 一 名词解释1 硅酸盐水泥2 普通水泥3 矿渣水泥4 火山灰水泥5 软水腐蚀6 水泥体积安定性7 初凝时间 二 填空1 严寒地区受反复冻融的混凝土工程中 应优选水泥 2 高强混凝土和预应力混凝土工程宜选用水泥 3 氢氧化钙可称为水泥活性混合材料的激发剂4 矿渣水泥用于有抗 渗要求和受冻融干湿交替作用的混凝土工程 5 国家标准规定 矿渣水泥中的0 08mm筛的筛余百分率不得超过 6 水泥浆自加水拌和时开始至其失去可塑性时所需要的时间 称为 水泥的初凝时间 7 造成水泥石腐蚀的内在结构原因是 8 按国家标准规定 粉煤灰硅酸盐水泥中的混合材料掺量应为 9 水 泥石中存在的 水化铝酸钙等水化产物是造成腐蚀的内在原因 10 当水泥石在软水中 尤其是在的水中 才会产生较严重的溶出性 腐蚀 11 水泥石的软水腐蚀又称腐蚀 12 国家标准规定 硅酸盐水泥的强度等级是由标准尺寸的胶砂试件 经3d和28d的标准养护后所测得的划分的 13 国家标准规定 硅酸盐水泥强度测定时所成型的标准试件尺寸为 14 引起水泥体积安定性不良的原因是含有过多的游离氧化钙 游离 氧化镁及 15 国家标准规定 硅酸盐水泥的初凝时间应 终凝时间应 16 国家标准规定 评价水泥细度的方法有筛分法和法 17 按国家标准规定 普通硅酸盐水泥中 混合材料的掺量应为 18 硅酸盐水泥熟料矿物中 含量高 水泥强度早期低 但后期强度 发展快 19 硅酸盐水泥熟料矿物中 含量高 水泥强度高 且强度发展快 20 硅酸盐水泥的主要熟料矿物组成包括硅酸三钙 铝酸三钙和铁 铝酸四钙 21 水泥浆的水灰比越大 则硬化后的水泥石强度越 22 水泥石中凝胶体含量越多 毛细孔含量越少 则水泥强度越 23 水泥石是由凝胶体 未水化的水泥颗粒内核和等组成的 24 硅酸盐水泥水化过程中形成的高硫型水化硫铝酸钙 又称 25 高铝水泥配制的混凝土 随时间的延长 其强度 26 高铝水泥 铝酸盐水泥 的耐火性 高铝水泥 铝酸盐水泥 用 于高温高湿环境 三 选择题1 有耐磨要求的混凝土工程 不宜选用 A 硅酸盐水泥B 普通水泥C 矿渣水泥D 火山灰水泥2 耐热混凝 土工程中 应优选 A 硅酸盐水泥B 普通水泥C 矿渣水泥D 快硬水泥3 厚大体积的 混凝土工程中 不宜使用 A 硅酸盐水泥B 矿渣水泥C 火山灰水泥D 粉煤灰水泥4 若强度 等级相同 抗折强度高的水泥是 A 硅酸盐水泥B 普通水泥C 彩色水泥D 道路水泥5 冬季施工的 混凝土工程中 应优选 A 普通水泥B 矿渣水泥C 火山灰水泥D 粉煤灰水泥6 与硫酸盐 接触的混凝土工程中 不宜使用 A 普通水泥B 矿渣水泥C 粉煤灰水泥D 复合水泥7 有抗渗防水 要求的混凝土工程中 应优选 A 硅酸盐水泥B 火山灰水泥C 矿渣水泥D 粉煤灰水泥8 高强度 混凝土工程 应优选 A 硅酸盐水泥B 矿渣水泥C 自应力水泥D 高铝水泥9 活性混合 材料的活性是 A 活性氧化钙和活性氧化镁B 活性氧化铝和活性氧化硅C 活性氧 化钙和活性氧化铝D 活性氧化硅和活性氧化镁10 硅酸盐水泥的特 性之一是 A 强度高 但发展慢B 耐腐蚀性强C 耐热性强D 抗冻性强11 造 成水泥石腐蚀的内在原因是 水泥石中存在的 A Ca OH C CaSO4 2H2O和3CaO 2SiO 3H2O D CaSO4 2H2O和3CaO Al2O3 6H2O12 国家标准规定 测水泥强 度所用标准胶砂试件尺寸为 A 240mm 115mm 53mm B 40mm 40mm 160mm C 150mm 150mm 150mm D 70 7mm 70 7mm 70 7mm13 强度等级为42 5R的普通水泥 其体 积安定性不合格 则应 A 按42 5强度等级应用B 按42 5R强度等级应用C 按32 5强度等 级应用D 按废品处理14 引起水泥体积安定性不良的因素之一 是 含有过多的 A 氧化钙B 氧化镁C 活性氧化硅D 游离氧化钙15 国家标准规定 硅酸盐水泥的终凝时间应 A 45min B 45min C 390min D 390min16 水泥石组成中 对其强度及其它性质起支配作用的 是 A 凝胶体B 毛细孔C 未水化的水泥颗粒D 石膏17 硅酸盐水泥完 全水化后 其水化产物中含量最多 约占50 的是 A 氢氧化钙B 水化硅酸钙C 水化铁酸钙D 水化硫铝酸钙18 硅酸 盐水泥中 强度发展慢 水化放热少的熟料矿物是 A C3S B C2S C C3A D C4AF19 硅酸盐水泥熟料矿物中 能使水泥强度高 且发展快的 是 A C3S B C2S C C3A D C4AF20 普通硅酸盐水泥的代号可表示为 A P S B P O C P C D P F 四 问答题1 硅酸盐水泥的主要特性有哪些 2 防止水泥石腐蚀的 措施有哪些 并说明理由 3 水泥体积安定性不良的原因是什么 其危害如何 体积安定性不良的水泥应如何处理 4 为什么要规定 水泥的凝结时间 5 水泥石的组成有哪些 其对水泥石的强度有何 影响 6 矿渣硅酸盐水泥 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 粉煤灰硅酸盐水 泥的共性有哪些 其原因是什么 7 大体积混凝土工程中使用的水 泥 对水泥的组成有哪些要求 宜使用哪些水泥 而不宜使用哪些 水泥 答案建筑材料作业5 水泥1 硅酸盐水泥凡以硅酸钙为主的硅酸盐水泥熟料 5 以下的石 灰石或粒化高炉矿渣 适量石膏磨细制成的水硬性胶凝材料 统称 为硅酸盐水泥2 普通水泥GB175 xx 凡由硅酸盐水泥熟料 5 20 的混合材料及适量石膏磨细制成的水硬性胶凝材料 称为普通硅 酸盐水泥 简称普通水泥 3 矿渣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简称矿渣水泥 它由硅酸盐水泥熟料 20 70 的粒化高炉矿渣及适量石膏组成 4 火山灰水泥天然或人工含有以活性氧化硅 活性氧化铝为主的矿 物质材料 经磨成细粉后与石灰加水混合 不但能在空气中硬化 而且能在水中继续硬化者 都称为火山灰水泥 5 软水腐蚀软水就是 杂质比较少的水 所以它会吸收其他物质的成分 这就是软水腐蚀 6 水泥体积安定性水泥体积安定性是指水泥在凝结硬化过程中体积 变化的均匀性 7 初凝时间初凝时间为水泥加水拌合起 至水泥浆开始失去塑性所 需的时间 一 二 1 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2 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 泥3 碱性4 不宜5 10 6 刚7 有孔隙存在8 20 40 9 氢氧化钙10 流 动或有压力11 淡水12 抗折 抗压13 44mm 44mm 160mm14 石膏掺 量过多15 大于45min不大于390min16 比表面积17 6 15 18 硅酸二 钙19 硅酸三钙20 硅酸二钙21 低22 高23 毛细孔24 钙矾石25 低26 好 不宜2和3CaO 2SiO 3H2O B Ca OH 2和3CaO Al2O3 6H2O 三 1 D2 C3 A4 D5 A6 A7 B8 A9 B10 D11 B12 B13 D14 D15 C16 A 17 B18 B19 A20 B 四 1 1 强度高 且强度发展快 2 抗冻性好 3 耐腐蚀性差 4 水化热高 5 抗碳化性好 6 耐热性差 7 干缩小 8 耐磨性好 2 1 合理选择水泥品种 即根据侵蚀介质的种类 选择易受腐蚀成 分少的水泥 2 提高水泥石的密实度 减小孔隙率 使水泥石抗渗性增强 侵 蚀介质也难进入 3 当腐蚀作用较强 采用上述措施也难以满足防腐要求时 可在 结构表面用防腐能力强的材料设置保护层 3 体积安定性不良的原因是 1 水泥中含有过多的游离氧化钙或游离氧化镁 2 石膏 或SO3 掺量过多 体积安定性不良的水泥 可使混凝土或水泥制品产生膨胀性开裂 甚至完全破坏 因而 体积安定性不良的水泥 不得使用 4 水泥的凝结时间在施工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初凝时间太短 即凝结硬化过快 没有足够的时间对水泥与混凝土 进行搅拌 运输和浇注 给施工带来不便 甚至无法施工 终凝时 间太长 则水泥的强度增长较慢 不利于下道工序的进行或不利于 使用 5 水泥石是硬化后的水泥浆体 是由凝胶体 凝胶和晶体 未水 化颗粒内核 毛细孔等组成的 随时间的增长 水泥水化的不断进行 水泥石中凝胶体的数量增加 未水化水泥颗粒内核和毛细孔数量的减少 水泥石的强度增加 6 1 早期强度低 后期强度发展快 因三者的熟料含量均相对较少 故早期强度较低 但后期由于活性 混合材料与氢氧化钙的不断水化 故后期强度发展快 2 水化热低 因熟料含量均相对较少 3 耐腐蚀性好 因熟料含量均相对较少 故易受腐蚀的氢氧化钙 和水化铝酸钙的数量少 且二次水化使氢氧化钙的数量进一步降低 4 对温度敏感 适合高温养护 因二次水化对温度敏感 5 抗碳化性差 因水泥石中的氢氧化钙数量少 或抗冻性及耐磨 性较差 因水泥石的密实性较差 7 1 熟料中的硅酸三钙 或3CaO SiO2 或C3S 和铝酸三钙 或3 CaO Al2O3 或C3A 的含量要少 2 熟料矿物的含量要少即混合材料的数量应较高 3 宜使用矿渣硅酸盐水泥 火山灰质水泥硅酸盐水泥 粉煤灰硅 酸盐水泥 或复合硅酸盐水泥 4 不宜使用硅酸盐水泥 普通硅酸盐水泥 快硬硅酸盐水泥 或高铝水泥或铝酸盐水泥 建筑材料作业6混凝土 一 名词解释1 混凝土的徐变2 混凝土的碳化3 碱集料反应 二 填空1 砂的粗细程度 用表示 2 体积密度小于1950kg m3的混凝土为 3 在相同条件下 碎石混凝土的强度比卵石混凝土的强度 4 骨料的压碎指标愈小 说明骨料抵抗压碎能力 5 混凝土拌合物的和易性是一项综合性能 它包括流动性 粘聚性 和 6 干硬性混凝土拌合物的流动性用来评价 7 混凝土拌合物的流动性随时间的延长而 混凝土拌合物的流动性随 温度的升高而 8 混凝土的干缩主要是由混凝土中的干缩引起的 9混凝土在持续荷载作用下 随时间增长的变形称为 10 在硬化前的混凝土拌合物中 水泥浆起到作用 使混凝土具有要 求的流动性 并使混凝土成型密实 11 混凝土抗冻标号Fn中的n表示 12 在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中 徐变的危害是 13 在工程上 混凝土的抗渗性用表示 14 钢筋混凝土的碳化危害是 15 混凝土中掺入适量的的木质素磺酸钙 在保持流动性及强度不变 的条件下可以 16 在混凝土中掺入适量的氯化钙可以提高混凝土的 17 在混凝土中掺入适量的引气剂可以提高混凝土的 18 轻骨料混凝土特别适用于高层和大跨结构 主要是因为其具有的 特点 19 轻粗骨料的强度通常用来表示 20 按细骨料种类 轻骨料混凝土可分为砂轻混凝土和 轻骨料混凝 土的收缩变形比普通混凝土的变形 21 混凝土的抗渗等级P6表示混凝土可承受的水压为 22 在混凝土中起骨架作用的是 在混凝土中骨料最大粒径增大时 骨料总表面积 23 其它条件相同时 粗骨料中针 片状颗粒含量的增加会使混凝土 的坍落度 24 对于塑性混凝土拌合物的流动性 通常采用的测定方法是 25 混凝土所用粗 细骨料一定时 即使水泥用量有所变动 为获得 要求的流动性 所需拌合水量基本上是一定的 流动性与用水量的 这一关系称为 26 评定砂的粗细 通常采用表示 27 强度等级C60以上的混凝土所用碎石的岩石的抗压强度与混凝土 强度等级之比应不小于 29 对于强度等级较高的普通混凝土 受压破坏最先发生在 30 在原材料条件相同的情况下 混凝土强度随水灰比的增大而 33 选择坍落度的原则应当是在满足施工条件下尽可能采用的坍落度 35 按体积密度的大小可将混凝土分为重混凝土 轻混凝土和 36 在一定质量或体积下 细砂总表面积 43 混凝土标准试块尺寸为 46 混凝土的强度等级是具有强度保证率为的立方体抗压强度 47 混凝土属于弹塑性体 在外力作用下 既产生可以恢复的弹性变 形 又产生不可恢复的 48 在混凝土的干湿变形中 湿胀危害小 干缩危害 49 避免碱 骨料反应的措施之一是使用含量小于0 6 的水泥 50 在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时 控制最大水灰比和最小水泥用量是为了 三 选择填空1 增加混凝土拌合物中水的用量 会使混凝土 提高 A 强度B 流动性C 保水性D 粘聚性2 混凝土拌合物的流动性用 表示 A 沉入度B 分层度C 坍落度D 针入度3 在夏季施工混凝 土时 宜选用 A NFB B CaCl2C Na2SO4D 木钙4 混凝土标准 试块尺寸为 A 200mm 200mm 200mm B 150mm 150mm 150mm C 100mm 100mm 100mm D 40mm 40mm 160mm5 属于减水剂的为 A UNF B CaCl2C Na2SO4D 三乙醇胺6 中砂是指 A 级配曲线在1区B 级配曲线在2区C 级配曲线在3区D 细度模数 在2 3 3 07 砂的粗细用 表示 A 细度模数B 级配曲线C 单粒级D 连续粒级8 石子中针片状含 量高 使混凝土 A 流动性提高B 耐久性提高C 强度下降D 孔隙率下降9 有抗冻 要求的混凝土 还应考虑粗骨料的 A 级配B 最大粒径C 坚固性D 杂质含量10 混凝土拌合物的粘聚 性较差 可以通过 的方法得到改善 A 增加砂率B 减小砂率C 增加水灰比D 增加用水量11 成型条件 允许时 尽量选用最大粒径大的骨料 是为了 A 节省骨料B 节省水泥C 提高和易性D 提高密实度12 混凝土轴 压强度采用的试块尺寸为 A 200mm 200mm 300mm B 150mm 150mm 300mm C 100mm 100mm 300mm D 150mm 150mm 150mm13 混凝土的标准养护温度是 A 20 3B 20 2C 15 3D 25 214 混凝土标准养护的相对湿度 应大于 A 95 B 90 C 85 D 80 15 混凝土的干湿变形 一般 A 干缩危害大B 湿胀危害大C 干缩危害小D 干缩湿胀危害均大1 6 混凝土的碳化可以使 A 混凝土中的钢筋锈蚀B 混凝土中的碱度提高C 混凝土的耐久性 提高D 混凝土的体积增加17 混凝土的强度波动大小 可以用 反 映 A 平均抗压强度B 强度标准差C 平均轴压强度D 抗压强度18 在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时 如果使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值fcu等于混凝土的 抗压强度等级值fcu k 则混凝土的强度保证率为 A 95 B 84 C 70 D 50 19 属于早强剂的是 A UNF B FDN C NF D NaCl20 松香热聚物属于 A 减水剂B 早强剂C 引气剂D 阻锈剂21 可以作为轻骨料的是 A 碎石B 卵石C 浮石D 花岗石22 轻骨料强度用 表示 A 压碎指标B 平均抗压强度C 强度等级D 立方体抗压强度23 轻 骨料混凝土拌合物中的用水量指 A 净用水量B 轻骨料1或2小时的吸水量C 净用水量 轻骨料1小时 的吸水量D 净用水量 轻骨料2小时的吸水量24 轻骨料混凝土与普 通混凝土相比更宜用于 A 有抗震要求的结构B 水工建筑C 地下工程D 防射线工程25 适 用于防辐射工程中的混凝土是 A 重混凝土B 轻混凝土C 高强混凝土D 普通混凝土26 在拌制混 凝土时 应该使用 A 含硫酸盐的水B 含糖类的水C 自来水D pH值小于4的水27 配 制钢筋最小净距为48mm和截面尺寸为200mm 300mm的普通混凝土时 所选用的石的粒级为 mm A 5 16B 5 31 5C 5 40D 20 4028 试配混凝土时 发现混凝土 的流动性较小 应采取的措施是 A 增加砂率B 增加用水量C 增大W C D W C不变 加入水泥浆29 试配混凝土时 发现混凝土的流动性较 大 应采取的措施是 A 增加砂率B 砂率不变 加入砂石C 降低W C D W C不变 加入水泥浆30 抗渗等级为P8的混凝土所能承受的最大 水压力为 A 8kN B 8MPa C 0 8MPa D 0 8kN31 在预应力混凝土中最适合加入的早强剂为 A 氯化钙B 硫酸钠C 木钙D 糖蜜32 为减缓混凝土中钢筋的锈蚀 工程上常加入 A 亚硝酸钠B 氯化钠C 硫酸钠D 木质素磺酸钠33 骨料中针 片 状颗粒的增加 会使混凝土的 A 用水量减小B 耐久性降低C 节约水泥D 流动性提高34 对抗冻 标号为F50的混凝土要求其质量损失率不超过 A 50 B 25 C 5 D 2 5 35 适用于大体积混凝土和夏季施工的混 凝土减水剂为 A 密胺树脂B 三乙醇胺C 松香皂D 木钙 四 问答题1 分析影响混凝土和易性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2 提高混 凝土耐久性的措施是什么 3 在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中 是如何保证 混凝土耐久性指标的 为什么 4 水泥用量对混凝土的性能有何影 响 5 配制混凝土时 采取哪些措施可节省水泥 6 配制混凝土时 为什么要严格控制水灰比 六 计算题1 采用42 5强度等级的普通硅酸盐水泥配制混凝土 施工配合比为水泥336kg 水129kg 砂685kg 碎石1260kg 已知砂 石含水率分别为5 1 问该配合比是否满足C25混凝土的要求 c 1 0 A 0 47 B 0 29 t 1 645 5MPa 2 某工地施工配合比为水泥308kg 水128kg 砂700kg 碎石1260kg 砂 石含水率分别为4 2 1 6 求实验室配合比 3 取拌制15升混凝土拌和物的各材料用量为水泥4 8kg 水2 7kg 砂9 4kg 石子18 2kg 经过试拌检验 混凝土的坍落度小于要求值 然后 将水泥和水各增加5 这时坍落度满足要求 并且粘聚性和 保水性也合格 测得混凝土拌和物的体积密度为2400kg m3 试计算 1立方米混凝土各种材料用量 4 某施工单位采用强度等级为42 5的普通硅酸盐水泥配制C30混凝土 由于加强了质量管理 混凝土的强度标准差由5MPa降低到3MPa 试 计算1立方米混凝土可以节省水泥多少千克 已知 单位用水量W 180 kg m3 A 0 47 B 0 29 t 1 645 c 1 0 一 混凝土的徐变混凝土在某一不变荷载的长期作用下 即 应力 维持不变时 产生的塑性变形 2 混凝土的碳化混凝土的碳化是混凝土所受到的一种化学腐蚀 空气中 气渗透到混凝土内 与其碱性物质起化学反应后生成 碳酸盐和水 使混凝土碱度降低的过程称为混凝土碳化 又称作中 性化 其化学反应为 2 2 3 2 3 碱集料反应碱集料反应 简称AAR 是指混凝土原材料中的碱性物质 与活性成分发生化学反应 生成膨胀物质 或吸水膨胀物质 而引起混 凝十产生内部自膨胀应力而开裂的现象 二 1 细度模数2 轻混凝土3 大4 强5 保水性6 固定用水量定则7 降低 降低8 水泥石9 徐变10 润滑11 冻融循环次数12 使钢筋预加 应力受到损失13 抗渗标号14 混凝土对钢筋的保护能力降低15 可节 省水泥用量16 早期强度17 和易性 耐久性18 比强度高19 筒压强 度20 全轻混凝土 大21 0 6Mpa22 骨料 小23 降低24 坍落度法25 维勃绸度26 细度模数27 高层 大跨结构 地震区28 愈强29 粗骨 料与水泥石界面30 降低31 相对湿度32 碱度33 较小34 水泥强度35 普通混凝土36 大37 波动愈小38 95 39 砂率40 大孔混凝土41 较 粗42 外加剂法43 150mm 150mm 150mm44 强度45 级配合格46 最 大47 提高早期强度48 大49 碱50 满足耐久性的要求 三 1 B2 C3 D4 B5 A6 D7 A8 C9 C10 A11 A12 B13 A14 B15 A16 A 17 B18 D19 D20 C21 C22 C23 C24 A25 A26 C27 D28 D29 B30 C31 B32 A33 B34 C35 D 四 1 1 用水量随用水量的增加 混凝土拌和物的流动性提高 粘聚性 保水性变差 甚至产生分层 离析 使混凝土的强度 耐久性下 降 或用水量减少 流动性降低 粘聚性和保水性有所提高 用水量过 小 甚至出现成型困难 导致密实度降低 2 水灰比水灰比决定拌和物的稠度 水灰比愈大 稠度愈小 流 动性提高 粘聚性和保水性相对较差 或水灰比愈小 稠度愈大 流动性降低 粘聚性和保水性相对较好 3 砂率砂率过大和过小均使混凝土拌和物的流动性降低 当采用 合理砂率时 能获得最大的流动性和良好的粘聚性 保水性 4 砂石粒径较粗大 粘土类杂质少 可提高流动性 而聚性和保 水性有所下降 级配良好的骨料 可提高流动性 改善粘聚性 保 水性 5 合理的选用减水剂或引气剂 也可提高流动性 粘聚性和保水 性 1分 2 1 正确选用水泥品种如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 普通硅酸盐水泥的 抗渗性较好 或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 矿渣硅酸盐水泥 粉煤灰硅 酸盐水泥的耐腐蚀性较普通硅酸盐水泥高 2 降低混凝土的水灰比 提高混凝土的密实度 3 选用杂质少 级配合理 坚固的砂石骨料 4 掺用混凝土减水剂或引气剂 可降低水灰比或改善混凝土的孔 结构 加强施工质量管理 保证养护条件 3 1 为了保证耐久性 计算出的水灰比要小于规范中的最大水灰比 的限制 否则随着水灰比的增加 混凝土中的孔隙率增加 抗渗性下降 耐 久性下降 对强度要求不高的混凝土 水灰比较大时即可满足强度要求 但却 不一定能满足耐久性的要求 因此 水灰比要小于规范中的最大水灰比 以保证在强度满足的情 况下 耐久性也能得到满足 2 为了保证耐久性 计算出的水泥用量要大于规范中的最小水泥 用量 因为 虽然混凝土强度得到保证 但水泥用量过少时 混凝土的不 够密实 即孔隙率高 会导致混凝土的耐久性差 因此 水泥用量要大于规范中的最小水泥用量 以保证混凝土的密 实性 即保证混凝土的耐久性 4 在一定的范围内 随着水泥用量的增加 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提高 如果水泥用量过多 水灰比不变 则由于水泥浆的过量 导致混 凝土拌合物的分层离析 使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下降 干缩变形 增加 或徐变增大 还可以造成水化热增加 对大体积混凝土不 利 如果水泥用量过少 水灰比不变 导致混凝土密实性下降 强度的降低 特别是耐久性难以满足要求 5 1 尽量选用较粗的骨料 2 选用杂质少 级配合格的骨料 3 选用较小的砂率或合理砂率 4 掺加减水剂 5 降低水灰比 6 加强搅拌与振捣成型 7 掺加一定数量的活性混合材料 或活性矿物掺合料 代替水泥 6 因为水灰比对混凝土的和易性 强度 耐久性 变形等性能有很 大的影响 水灰比大 混凝土的流动性大 但是粘聚性和保水性降低 使硬化 后的混凝土的强度 耐久性降低 干缩和徐变加大 水灰比小 混凝土的流动性小 但是粘聚性和保水性增加 使硬化 后的混凝土的强度 耐久性提高 干缩和徐变减小 但水灰比过小 则不能保证混凝土的密实成型 会使混凝土的强度 和耐久性下降 六 1 1 C25混凝土的配制强度fcu fcu k 1 645 25 1 645 5 33 2 MP a 2 砂石中的含水量W拌和水总量W W混凝土的强度f28 Afc C W B 0 47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