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唐朝的前辈讲“官邸制”.doc_第1页
听唐朝的前辈讲“官邸制”.doc_第2页
听唐朝的前辈讲“官邸制”.doc_第3页
听唐朝的前辈讲“官邸制”.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听唐朝的前辈讲“官邸制”的故事文/云涌中国探索实行官邸制,有人以为,这是学习外国做法,不会吧,中国早在唐朝以前就实行了官邸制,只不过那时候叫“官舍”。在网络全唐诗资源库中键入关键字“官舍”,一下子就找到84条结果,题目34条,内容50条,经鉴别,发现2条重复,在全唐诗42863首诗里,实有82处提到“官舍”。用唐诗而不用唐朝史料来考证官舍的好处是,唐诗是唐朝人写的,是一手的,唐朝史料是唐朝以后史官编的,是二手的,一手的肯定比二手的更接近真实。唐朝人证明,唐朝以前就有官舍,刘长卿在登馀干古县城中描述:“孤城上与白云齐,万古荒凉楚水西,官舍已空秋草绿,女墙犹在夜乌啼”,这首凭吊前朝废墟的短诗很有沧桑感,这段文字足以把中国的公房制度推至1500年以前。极有可能的事实是,1500年后西方世界的官邸制,就是与1500年前东方世界的官舍接上了轨。官舍是房屋的类型之一,对房屋来说,地段最重要,唐诗中提到的官舍,地段都很一般。岑参在冬宵家会饯李郎司兵赴同州中描述:“沙苑逼官舍,莲峰压城池”,所指地段,正在经受着沙尘害的威胁;皇甫冉在送云阳少府中描述:“官舍村桥来几日,残花寥落待君归”,所指地段,坐落在村庄边;法振在题天长阮少府湖上客归中描述:“孤棹移官舍,新农寄楚田”,所指地段,靠近河道。总体印象,唐朝的官舍不是地处闹市的。选房子就是选邻居,在唐朝,一个十分有趣的现象是,与官舍相邻的往往是寺庙。周贺在赠朱庆馀校书中描述,“树停沙岛鹤,茶会石桥僧,寺阁边官舍,行吟过几层”,王建在昭应官舍中描述,“斜对寺楼分寂寂,远从溪路借潺潺”,郑谷在所知从事近藩偶有怀寄中描述,“官舍种莎僧对榻,生涯如在旧山贫”,唐朝这种规划布局,把官员与僧人绑在一起了,推测出于两种原因,其一,唐朝的宗教氛围浓郁,超过儒学氛围;其二,官员是物质世界的裁判者,僧人是精神世界的代理裁判者,两者“合署办公”,群众办事就方便多了。房子的功能,用来挡风避雨,房外的院子,用来防御猛兽侵袭,官舍作为特殊的房子,还兼有以下两项特殊的功能:一项是作为流官制度的配套措施,官舍的主人是暂不流动的官员,唐人官员写诗提到官舍最多的,白居易有12处,岑参有10处,两位都曾浪迹天涯;官舍的客人是正在流动的官员,上述82处中至少有24处讲到官员之间的送往迎来,官舍成为在没有考勤机的情况下对流官动态实施跟踪定位的打卡装置。另一项是作为官员生活的私密空间,官员在办公室里要像个官员,回到官舍就是普通人,杜甫在戏简郑广文虔,兼呈苏司业源明中描述:“广文到官舍,系马堂阶下,醉则骑马归,颇遭官长骂”,受到上级批评后喝点小酒很正常;裴度在太原题厅壁中描述:“危事经非一,浮荣得是空,白头官舍里,今日又春风”,工作“亚历山大”时发个牢骚是人之常情。官舍成为一种缓冲内存,它可以让官员在衙门中保持威严。关于官舍的权属,唐朝人态度是明确的,元稹在遣病十首中描述,“燕巢官舍内,我尔俱为客”,官舍不属于私有财产;白居易在自咏五首中描述,“官舍非我庐,官园非我树,洛中有小宅,渭上有别墅”,这首诗把公房与私房的边线划得非常清晰,官舍是公房,我的私房在洛阳城中,在陕北乡下还有老屋也是私房;暂时没有发现唐朝官员利用了“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普土之上,莫非王屋”的政策,制订出把私房改造成公房的对策,然后想占哪套官舍就占哪套,想拆哪幢民居就拆哪幢,反正山高皇帝远。关于官舍的配置,唐朝人显得满不在乎,张谓在过从弟制疑官舍竹斋中描述,“野猿偷纸笔,山鸟污图书”,以此类推,他居住的官舍不仅没有气派,而且还很破旧,还漏风漏雨,一些动物不时闯入,难道古代“官不修衙”的规定还涵盖到了官舍?白居易在代书诗一百韵寄微之中描述,“官舍黄茅屋,人家苦竹篱”,白居易的官宦生涯处于唐朝从极盛转衰的年代,这首诗透露了当时官舍的配置细节,局级干部享受黄茅屋,当然比普通人家苦竹篱条件还是要好上一些,但没有脱离群众太远,这种情形,直至唐朝末年起了变化,李商隐在潭州中描述,“潭州官舍暮楼空,今古无端入望中”。李商隐生活在唐朝走下坡路直至分崩离析的时代,令人称奇的是,当时的官舍却阔气起来,盖成楼房了,这不由让人联想到了“成由俭败由奢”的古训,李商隐真是一语成谶。全部过滤了唐诗中的关键字“官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