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绩效工资的研究摘要本文为进一步深化院内人事分配制度改革,逐步建立与岗位聘任制相适应的分配制度,以调动广大教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科研水平和管理水平。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加大分配制度改革力度,形成有效的竞争、激励和制约机制,充分发挥我院在岗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为学院的改革和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坚持重实绩、重贡献原则,向高层次人才、优秀人才和重点岗位倾斜,向教学和科研一线教师倾斜;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按劳取酬,多劳多得原则,尽量做到绩效工资收入与岗位职责、工作业绩和贡献大小挂钩;坚持注重实际、量力而行的原则;坚持“统筹规划、区别对待,津贴切块,平稳过渡”原则,实行目标管理责任制,充分发挥教职工的积极性。因此,按新的绩效工资方案发放绩效工资建模如下。根据题目的意思,采用Excel自动生成公式计算教师的有关工资。关键字:Excel自动生成公式 绩效工资一 问题重述研究全院教学、科研、教学辅助等专业技术人员以及党政管理、服务岗位的教职工的工资计算。校内教职工薪酬构成:.基本部分岗位工资和薪级工资(每月固定发放,不纳入绩效考核)。.基础津贴1.政策性津贴含原年终第十三月工资、财政统发津贴(人均548元/月)、2010年始提高的300元/月津贴。2.高层次人才博士津贴、教授津贴。.绩效津贴1.教学人员按等级核发课时津贴。2.管理、服务人员按岗位系数计发岗位津贴。.其它津贴特殊困难人员走访补助、教师节、年终补助和离退休人员的生活性补贴等。绩效工资的构成及标准绩效工资是指除国家规定的岗位工资和薪级工资以外的补贴性工资,由基础津贴和绩效津贴构成。各岗位月基础津贴参考标准 单位:元/月职级标准职级标准职级标准正高1424正处1299技师1052副高1168副处1168高级工988中级1052正科1052中级工938助理级961副科973初级工907员级916科员961普工902办事员9161.基础津贴:是指学院按照教职工受聘的岗位等级来支付,每年12个月,按月计发,基础津贴占绩效工资比重的60%。2.绩效津贴:是指学院根据教职工所完成的工作量和实际贡献的大小所支付的奖励性津贴,占绩效工资比重的40%。绩效津贴按教学人员、教学辅助等专业技术人员以及党政管理、服务岗位的教职工划块,教学人员的绩效津贴为课时津贴,教学辅助等专业技术人员以及党政管理、服务岗位的教职工的绩效津贴为岗位津贴。课时津贴发放标准:正高:35元课时;副高30元课时;中级27元课时;助理级25元课时;员级24元课时。岗位津贴发放标准:以所有参与教学的教师年课时津贴平均数为基数,一般工作人员年岗位津贴为平均数的0.8,干事年岗位津贴为平均数的0.9,副科级干部年岗位津贴为平均数的1.1,正科级干部年岗位津贴为平均数的1.3,副处级年岗位津贴为平均数的1.5,正处级年岗位津贴为平均数的1.7。3.绩效考核:教师档次按照 教师教学工作考核办法 中规定的考核结果确定,管理人员、其他专业技术人员、工勤技能人员考核档次按机关目标考核办法和一般工作人员考核办法确定。计算各岗位的新方案与原方案的工资变化情况。二、问题分析根据在2011年(除学院发的教师节和年终福利)的基础上增加10%的投入,教学人员按平均增加课时津贴每节5元。1.2011学年度课时津贴总量(教务处提供):592976(上学期)+600410(下学期)=1193386元2011学年度教师参与教学人数:168(上学期)+172(下学期)=340人年平均人数:170人年平均津贴:1193386170=7020元总课时:64985节平均每人每年课时:64985170382节根据上述可以计算出专业技术人员以及党政管理、服务岗位的教职工的原方案和新方案的岗位津贴。2.新办法中的基础津贴测算(按公式计算)基础津贴:(原津补贴标准 +提高的津补贴+取暖、降温费/12+原第十三月奖励工资12)60%例如,中级基础津贴:(1300 +305+480元取暖、降温费/12+平均1300元的奖励工资12)60%=1052;根据上述可以计算出各岗位的原方案和新方案的年基础津贴。3.新办法中教学人员的课时津贴测算(按公式计算)课时津贴:(原津补贴标准 +提高的津补贴+取暖、降温费/12+原第十三月奖励工资12)40%12382例如,中级课时津贴:(1300 +305+480元取暖、降温费/12+平均1300元的奖励工资12)40%1238222,22+527;(正高课时津贴35元,副高课时津贴30元,中级课时津贴27元,助理级课时津贴25元,员级课时津贴24元)。根据上述可以计算教学人员、教学辅助等专业技术人员以及党政管理、服务岗位的教职工,教学人员的原方案和新方案的课时津贴。三、模型假设1、假设学校规定的程序正常进行。2、假设没有攻读研究生人员或其他学历进修脱产学习。3、假设没有调离人员,没有退休人员。4、假设各岗位没有缺勤的。5、假设没有人在工作中出现较大失误及事故,受通报批评,发生重大教学事故。 6、假设办事员,中级工,初级工,普工为一般工作人员。7,假设科员,技工,高级工为干事。四、符号定义1、原方案的教师年课时津贴的平均数。、新方案的教师年课时津贴的平均数。、年基础津贴。、新方案正高的年课时津贴。、新方案副高的年课时津贴。、新方案中级的年课时津贴。、新方案助理级年课时津贴。、新方案员级的年课时津贴。、新方案正处的年岗位津贴。、新方案副处的年岗位津贴。、新方案正科的年岗位津贴。、新方案副科的年岗位津贴。、新方案干事的年岗位津贴。、一新方案般人员的年岗位津贴。、年绩效工资。、年绩效津贴。五、模型建立与求解5.1模型一:因为新方案与原方案各岗位的基本工资一样,所以只需要比较新方案与原方案的绩效工资。因为绩效工资由基础津贴和课时津贴两部分组成,所以根据题目可以求出这两部分的工资如下:5.1.1由题意知:表1:新方案各岗位月基础津贴参考标准 单位:元/月职级标准职级标准职级标准正高1424正处1299技师1052副高1168副处1168高级工988中级1052正科1052中级工938助理级961副科973初级工907员级916科员961普工902办事员916则(年基础津贴)=岗位月基础津贴*12得:表2:新方案各岗位年基础津贴参考标准 单位:元/年职级标准职级标准职级标准正高17088正处15588技师12624副高14016副处14016高级工11856中级12624正科12624中级工11256助理级11532副科11676初级工10884员级10992科员11532普工10824办事员109925.1.2因为,教学人员的绩效津贴为课时津贴,由新方案的正高课时津贴35元,副高课时津贴30元,中级课时津贴27元,助理级课时津贴25元,员级课时津贴24元。平均每人每年课时:64985170382节.得新方案教学人员的课时津贴为:(新方案正高的年课时津贴)=35*382=13370(元)(新方案副高的年课时津贴)=30*382=11460(元)(新方案中级的年课时津贴)=27*382=10314(元)(新方案助理级年课时津贴)=25*382=9550(元)(新方案员级的年课时津贴)=24*382=9168(元) 5.1.3因为,教学辅助等专业技术人员以及党政管理、服务岗位的教职工的绩效津贴为岗位津贴。由岗位津贴发放标准:以所有参与教学的教师年课时津贴平均数为基数,一般工作人员年岗位津贴为平均数的0.8,干事年岗位津贴为平均数的0.9,副科级干部年岗位津贴为平均数的1.1,正科级干部年岗位津贴为平均数的1.3,副处级年岗位津贴为平均数的1.5,正处级年岗位津贴为平均数的1.7。根据在2011年(除学院发的教师节和年终福利)的基础上增加10%的投入,教学人员按平均增加课时津贴每节5元。2011学年度课时津贴总量(教务处提供):592976(上学期)+600410(下学期)=1193386元2011学年度教师参与教学人数:168(上学期)+172(下学期)=340人年平均人数:170人年平均津贴:1193386170=7020元总课时:64985节由此得: (新方案的教师课时津贴的平均数)=7020+(64985*5170)=7020+1911=8931(元)所以得:(新方案正处的年岗位津贴)= 8931*1.715183(元)(新方案副处的年岗位津贴)=8931*1.513397(元)(新方案正科的年岗位津贴)=8931*1.311610(元)(新方案副科的年岗位津贴)=8931*1.19824(元)(新方案干事的年岗位津贴)=8931*0.98038(元)(新方案般人员的年岗位津贴)=8931*0.87145(元)由上面数据得:表3:新方案各岗位年绩效津贴参考标准 单位:元/年职级标准职级标准职级标准正高13370正处15183技师8038副高11460副处13397高级工8038中级10314正科11610中级工7145助理级9550副科9824初级工7145员级9168科员8038普工7145办事员71455.1.4由(年绩效工资)=(年基础津贴)+(年绩效津贴)得:表4:新方案各岗位年绩效工资参考标准单位:元/年职级标准职级标准职级标准正高30458正处30771技师20662副高25476副处27413高级工19894中级22938正科24234中级工18401助理级21082副科21500初级工18029员级20160科员19570普工17969办事员181375.2模型二:根据模型一的方法可以计算出原方案的绩效工资:(年基础津贴)=岗位月基础津贴*12得:表5:原方案各岗位年基础津贴参考标准 单位:元/年职级标准职级标准职级标准正高17088正处15588技师12624副高14016副处14016高级工11856中级12624正科12624中级工11256助理级11532副科11676初级工10884员级10992科员11532普工10824办事员109925.2.1因为,教学人员的绩效津贴为课时津贴,由新方案的正高课时津贴30元,副高课时津贴25元,中级课时津贴22元,助理级课时津贴20元,员级课时津贴19元。平均每人每年课时:64985170382节.得新方案教学人员的课时津贴为:原方案正高的年课时津贴=30*382=11460(元)原方案副高的年课时津贴=25*382=9550(元)原方案中级的年课时津贴=22*382=8404(元)原方案助理级年课时津贴=20*382=7640(元)(新方案员级的年课时津贴)=19*382=7258(元)5.2.2因为,教学辅助等专业技术人员以及党政管理、服务岗位的教职工的绩效津贴为岗位津贴。由岗位津贴发放标准:以所有参与教学的教师年课时津贴平均数为基数,一般工作人员年岗位津贴为平均数的0.8,干事年岗位津贴为平均数的0.9,副科级干部年岗位津贴为平均数的1.1,正科级干部年岗位津贴为平均数的1.3,副处级年岗位津贴为平均数的1.5,正处级年岗位津贴为平均数的1.7。根据在2011年(除学院发的教师节和年终福利)的基础上增加10%的投入,教学人员按平均增加课时津贴每节5元。2011学年度课时津贴总量(教务处提供):592976(上学期)+600410(下学期)=1193386元2011学年度教师参与教学人数:168(上学期)+172(下学期)=340人年平均人数:170人年平均津贴:1193386170=7020元总课时:64985节由此得: (原方案的教师年课时津贴的平均数)=7020元所以得:原方案正处的年岗位津贴= 7020*1.7=11934(元)原方案副科的年岗位津贴= 7020*1.5=10530(元)原方案正科的年岗位津贴= 7020*1.3=9126(元)原方案副科的年岗位津贴= 7020*1.1=7722(元)原方案干事的年岗位津贴= 7020*0.96318(元)原方案般人员的年岗位津贴= 7020*0.85616(元)由上面数据得:表6:原方案各岗位年绩效津贴参考标准 单位:元/年职级标准职级标准职级标准正高11460正处11934技师6318副高9550副处10530高级工6318中级8404正科9126中级工5616助理级7640副科7722初级工5616员级7258科员6318普工5616办事员56164.由(年绩效工资)=(年基础津贴)+(年绩效津贴)得:表7:原方案各岗位年绩效工资参考标准 单位:元/年职级标准职级标准职级标准正高28548正处27522技师18942副高23566副处24546高级工18174中级21028正科21750中级工16872助理级19172副科19398初级工16500员级18250科员17850普工16440办事员166085.3模型三:比较新方案和原方案的增长的年工资。则有:增长的年工资=新方案的工资-原方案的工资得:表8:各岗位新方案比原方案增长的年绩效工资参考标准 单位:元/年职级标准职级标准职级标准正高1910正处3249技师1720副高1910副处2867高级工1720中级1910正科2484中级工1529助理级1910副科2102初级工1529员级191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白莲采摘活动方案
- 直播公司端午活动方案
- 红色展馆活动方案
- 粉色线下活动方案
- 红山小学公益活动方案
- 红糖超市活动方案
- 线上入队活动方案
- 线上折扣活动方案
- 红色教育活动方案
- 纹绣眉眼唇活动方案
- 2025年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税法试卷含解析及答案
- 花卉工考试题及答案
- Unit2Period7ReadingforWriting课件-仁爱科普版初中英语八年级上册
- 学困生学法指导课件
- DB42-T 2189-2024 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项目实施方案编制技术规范
- 心脑血管疾病讲座课件
- 《大数据金融》教学大纲(第六学期)附课程考核标准
- 2022年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阅读理解难点知识习题及答案
- 磷石膏堆场项目库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171页)
- 军队部队模板ppt课件模板
- 不同截面钢牛腿设计计算(excel)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