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牧科草木樨1号栽培技术规程标准编制说明一、标准制定背景及任务来源1. 标准制定背景随着内蒙古自治区草牧业的快速发展,草畜矛盾开始凸显,具体表现在饲草供应年际间、地区间和季节间的不均衡性。如何根据区域特点,合理配置饲草种植,解决草畜矛盾,以草定畜,保证饲草数量与质量的均衡供应成为当前困扰草牧业健康、有序、稳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内蒙古多处于干旱半干旱地带,是环境问题最集中、最明显的敏感带和生态脆弱带,也是生活相对贫困及我国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地带,干旱、寒冷、多风、土壤瘠薄、沙性大,使得植被难以建植,同时,缺乏适宜牧草品种和与之相配套的综合技术,都是生态环境改善成效不明显的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近年来,内蒙古自治区开展了大规模的生态建设和保护工作,实施了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天然草场保护工程、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工程、防沙治沙工程、生态防护林工程、水土保持工程、城市流域环保生态工程、工程破坏区恢复工程、自然保护区等系列生态工程,治理荒漠、恢复植被、发展畜牧业都需要大量的旱生牧草种子。但从内蒙古自治区乃至全国牧草种子生产现状来看,无论从数量还是质量上都存在着优良旱生牧草种子匮乏的问题,适宜内蒙古自治区生境的旱生牧草种子品种极为短缺,因而迫切需要对适宜品种进行良种繁育,通过大力发展和建设各类优质牧草种子繁育基地,从根本上来保障和满足区域内及全国生态环境建设及草产业、畜牧业发展对各类优质牧草种子的需求。内蒙古农牧业科学院草原研究所,从上世纪七十年代初就把野生牧草的驯化、选育、扩繁和推广应用当作首要任务,采集驯化当地野生牧草260余份,经过多年引种、驯化、栽培、选育,于2013年通过内蒙古牧草审定委员会审定了牧科草木樨1号(Melilotus suaveolens Ledebcv.muke No.1)牧草新品种,品种(登记号:N022)该品种具有完全的自主知识产权。经过多年的试验研究,在“牧科草木樨1号”良种繁育技术、栽培技术、利用技术等方面总结出一整套成熟适用的技术和经验,非常适合在我区及西部地区大力推广应用。为了提高“牧科1号草木樨”的种植及利用水平,2018年经内蒙古自治区技术质量监督局立项,制定“牧科1号草木樨”栽培技术地方标准,目的是良种结合良法,增加种植饲草的收入,把科学技术变成现实生产力,特别是草木樨作为优质绿肥作物,可利用生物间互生与共生的特性和豆科牧草固氮、保水、保肥作用,使土壤腐殖质增多,土质疏松,增加土壤肥力,有效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单位生产效率。该技术规程作为内蒙古自治区地方标准,实施后对内蒙古地区“牧科草木樨1号”种植具有指导和规范作用,对提高当地饲草料数量和质量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和实践价值,提高农牧民种草积极性以及推动我区现代草牧业的永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2、任务来源参照国家牧草产业技术体系(CARS-34)乌兰察布综合试验、内蒙古农牧业科技创新基金“牧草种子资源收集保存鉴定评价与创新”项目(2018CXJJM07)和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中温性荒漠草原区退化草地修复与家庭牧场精准管理技术研发与示范”课题(2016YFC0500504)要求,依据“内蒙古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下达的关于下达2018年第二批内地方标准制修定项目计划的通知(内质监标函2018154号)”,为规范“牧科草木樨1号”栽培技术,增加优质旱生牧草资源的推广,增加饲草产量及效益,由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草原研究所牵头进行牧科草木樨1号栽培技术规程标准的起草和制定。本标准主要内容包括“牧科1号草木樨”在种植过程中的品种来源与特征、播前准备、播种技术、田间管理等主要栽培技术措施和指标。主要起草人为:殷国梅、贾明、魏晓斌、丁海君、李子钦、刘思博、李海军、薛艳林、赵和平、达丽、那日苏、撒多文、崔志刚、张雨军、孙林、高建明、周天荣、白春利、房永雨、张英、吴昊。二、主要编制过程在标准的起草过程中,由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牵头、伊金霍勒旗草原工作站、内蒙古草原工作站、锡林郭勒市草原工作站参加成立标准起草小组,明确标准撰写的组织、协调工作,组织资料的收集、整理、起草和意见汇总工作。工作过程简述如下:1、有关国内外苜蓿栽培标准及研究资料的收集通过对草木樨栽培相关资料的收集和整理,了解各地区草木樨栽培技术特点,分析草木樨播前准备、播种技术、田间管理及利用等方面存在的问题。结合牧科草木樨1号的特性,有针对性的对各个栽培技术要点进行归纳总结。同时发现在草木樨栽培技术规程方面,少有相关的国家标准及地方标准,只有饲用燕麦与草木樨混播的内蒙古地方标准1项。国外对于草木樨栽培相关的文献资料基本没有。 2、拟定提纲通过对收集材料的整理和分析,依据我国相关标准的要求,起草小组拟定了初步的规程提纲,结合“牧科草木樨1号”的特性,对规程提纲进行了反复多次讨论,并做了修改。3、起草初稿根据起草小组拟定的提纲,开始对各个规程环节进行进一步调研、咨询、收集以及整理相关资料,并结合牧科1号草木樨的特性,开始编制起草技术规程初稿。形成初稿后起草小组内部逐条进行了讨论分析,并于2019年9月22日完成初稿定稿。三、制定标准遵循的原则和编制依据本标准在编制过程中参照了GB/T 2930.1 牧草种子检验规程扦样、GB 6141豆科草种子质量分级、GB/T8321农药合理使用准则、NY/T 496肥料合理使用准则通则、NY/T 2623灌溉施肥技术规范,并结合国内草木樨栽培方面的相关文献,制定了牧科1号草木樨栽培技术规程。该栽培技术规程根据多年的品比、区域和生产实践技术经验,并结合生产种植企业实际情况制定,遵循了科学性和使用性的原则。四、主要技术内容的说明(包括技术参数和指标的确定依据)1. 范围按照标准化工作导则第一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GB/T1.1-2009)中“范围应明确表明标准的对象和所涉及的各个方面”的有关规定,根据“牧科草木樨1号”生长特性及栽培技术要点,将标准的适用范围确定为“本标准适用于内蒙古地区干旱、半干旱区牧科草木樨1号栽培技术规程”,也可在降雨量300mm以上地区旱作栽培。2. 国内外标准现状目前,美国、欧盟、日本等畜牧业发达国家在草木樨栽培方面没有规范的技术标准。国内只有部分文献进行报道,没有专门的关于草木樨的栽培技术标准进行规范和指导。3.本标准的编写过程此技术规程任务主要来源于国家牧草产业技术体系,目的是为当地畜牧业发展提供优质饲草料供给的技术支撑。内蒙古自治区作为国家重要的畜产品生产基地,畜牧业生产在农业经济和农牧民收入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随着农业结构调整的进一步深化和农牧业产业化经营的全面推进,特别是乳业和肉羊两大主导产业的快速发展,饲草饲料作为畜牧业发展的基础产业,在发展现代高产、优质、高效农牧业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同时,生态建设的需要致使对优质旱生牧草的需求日益增加。同时该区域作为农牧交错区,为追求经济效益导致的农作物连作致使土壤质量下降、土传病害严重等现象日益严重,草木樨作为优质的绿肥作物,在改良土壤、作物倒茬及饲料供给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4.主要技术指标确定的依据草木摨在我国北方地区广泛种植,但多为二年生草木樨,远不能满足当前实际生产的需要。选育生长速度快、植株直立、高大、分枝多、产草量高、耐旱性强、饲草品质优的一年生草木樨,为我区人工草地建设、生态建设提供优良草木樨新品种。2009年由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草品种资源室提供的俄罗斯野生草木樨种质资源。2009年开始在内蒙古乌拉特中旗进行引种试验,选择植株高大、分枝多、株丛繁茂、叶量大、单株生物量高的植株,收获种子;2010年在乌拉特中旗内蒙古农牧业科学院巴音哈太荒漠草原试验站进行品种比较试验,同年在乌拉特中旗、呼和浩特市、鄂托克旗进行区域试验,并进行种子扩繁,2011年在乌拉特中旗、土默特左旗、鄂托克旗进行生产试验,2013年申报内蒙古自治区草品种审定委员会申报登记成功。本标准认真整理并总结了“牧科草木樨1号”的栽培技术,主要技术指标的确定来源于多年来的品种试验、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具体技术指标来源如下。4.1品种选育试验(1)物候期2009年4月26日播种,8天左右出苗,2周后齐苗,幼苗期生长缓慢,6月14日后,生长速度加快,当年株高260m,播种当年全部开花结实,2009年牧科1号草木樨与对照品种播种当年物候期(见表1)。表1:牧科1号草木樨试引种试验播种当年物候期品种名称播种期分枝期现蕾期开花期成熟期牧科1号26/420/615/722/72/10对照26/423/72010年4月26日播种,8天左右出苗,2周后齐苗,幼苗期生长缓慢,6月16日后,生长速度加快,当年株高280m,播种当年全部开花结实,2010年牧科1号草木樨与对照品种播种第2年物候期(见表2)。表2:牧科1号草木樨试播种当年与对照播种第二年物候期品种名称播种返青期分枝期现蕾期开花期成熟期牧科1号26/421/616/724/75/10对照21/418/624/712/71/9(2)抗病性、抗倒伏表现牧科1号草木樨在试验期间没有发现病虫害,植株高大、茎秆直立,抗倒伏性强。(3)品质牧科1号草木樨干物质92.75%、粗蛋白18.81%、粗脂肪3.19%、中性洗涤纤维43.73%、酸性洗涤纤维37.45%、无氮浸出物34.58%、粗灰分7.02%、钙1.11%、磷0.46%,品质优良、适口性好。4.2品种比较试验 (1)物候期2010年4月22日播种,8天左右出苗,2周后齐苗,苗期生长缓慢,播种当年全部开花结实,6月15日后,生长速度加快,当年株高270m,播种当年全部开花结实,2010年物候期见表4。表4: 牧科1号草木樨品比试验播种当年物候期品种名称播种期出苗期分枝期现蕾期开花期成熟期牧科1号22/41/519/614/721/730/9对照22/42/515/72011年牧科1号草木樨播种当年和对照播种第2年物候期物候期见表5。表5:牧科1号草木樨播种当年和对照播种第2年物候期品种名称播种期出苗返青期分枝期现蕾期开花期成熟期牧科1号22/42/521/616/724/73/10对照20/420/625/68/730/8(2)品种产草量比较试验2010年8月25日,对试验的草木樨品种于进行了刈割,测定草产量,播种当年的一年生黄花草木樨草产量比播种当年的二年生黄花草木樨增产44.2%,达到极显著水平;2011年8月10日对试验的草木樨品种于进行了刈割,测定草产量,播种当年的一年生黄花草木樨草产量比播种第2年的二年生黄花草木樨增产16.3%,达到显著水平(见表6)。表6:2011年产草量品比试验结果比较(kg/hm2干重)名称重复2010年2011年2年平均牧科1号1427615718139521495315381160191480515936平均146041565715131对照95401322810632135949857129471047914063平均101271345811793(3)种子产量牧科1号草木樨种子2年平均产量为1620kg/hm2,比对照第2年种子增加34.1%,差异极显著(见表7)。表7:2011年种子产量验结果比较(kg/hm2)名称重复2010年2011年2年平均牧科1号15621632160716441570167315931679平均158316571620对照1210127312071178平均12081208(4)营养成分牧科1号草木樨含干物质92.75%、粗蛋白18.81%、粗脂肪3.19%、中性洗涤纤维43.73%、酸性洗涤纤维37.45%、无氮浸出物34.58%、粗灰分7.02%、钙1.11%、磷0.46%,品质优良、适口性好。4.3区域试验(1)物候期牧科1号草木樨三个试区物候期基本无差异,4月下旬播种,7月中旬下旬进入开花期,9月下旬种子成熟,均能够完成整个生育期,没有明显病虫害,2010年3个试区物候期(见表8、表9)。表8:2010年3区域试验物候期品种地点播种返青分枝现蕾开花成熟株高生育天数牧科1号乌拉特中旗23/419/617/723/73/10270164呼和浩特18/417/618/725/75/10280171鄂托克旗20/416/615/721/78/10300172对照乌拉特中旗23/424/796呼和浩特18/421/7103鄂托克旗20/419/7108表9:2011年3区域试验物候期品种地点返青分枝现蕾开花成熟株高生育天数牧科1号乌拉特中旗23/420/618/721/72/10290163呼和浩特18/419/620/724/76/10300172鄂托克旗20/418/617/722/75/10305169对照乌拉特中旗23/420/625/615/73/9190134呼和浩特9/429/419/514/730/8210135鄂托克旗11/429/422/512/729/8220132(2)产草量在三个试区点上,分别于2010年-2011年测定各小区鲜草及干草产量,并进行方差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在牧科1号草木樨与对照品种均呈显著或极显著水平(见表10、11、12)。在牧科1号草木樨在3个试点年平均产干草,平均高出对照,差异呈显著水平,在牧科1号草木樨在3个试点年平均干草14262kg/hm2,对照为11913kg/hm2,平均高出对照19.5%,在不同试点均表现出了产草量高、产量稳定的优良特性。表10:供试品种区域试验乌拉特中旗试点产草量年份品种鲜重干重显著性1%2010牧科1号6315814193极显著A对照4810510748极显著A2011牧科1号6395214207显著A对照5818312925显著A平均牧科1号6355514110极显著A对照5314411837极显著A表11:供试品种区域试验鄂托克旗试点产草量年份品种鲜重干重显著性1%2010牧科1号6329014318极显著A对照4820510934极显著A2011牧科1号6401514513显著A对照5836212993显著A平均牧科1号6365314308极显著A对照5328411964极显著A表12:供试品种区域试验呼和浩特市试点年份品种鲜重干重显著性1%2010牧科1号6323914307极显著A对照4811510957极显著A2011牧科1号6392714426显著A对照5826812916显著A平均牧科1号6358314367极显著A对照5319211937极显著A4.4生产试验(1)乌拉特中旗试点牧科1号草木樨在乌拉特中旗的生长表现良好,抗旱、耐旱、抗病虫能力较强,生育期未发现严重病害。产草量较高,连续2年保持高产、稳产、适应性强,2年平均增产22.1%(见表13),其鲜草和干草产量在各年份均高于对照品种,2年间干草产量分别比对照高出,经方差差异显著,同一品种不同年份间产量有差异。表13:供试品种草产量表(kg/hm2)年份品种鲜重干重增产2011牧科1号6304214037对照47977102752012牧科1号6375414178对照5793612859平均牧科1号633981410822.1对照5295711558(2)鄂托克旗试点牧科1号草木樨在的鄂托克旗生长表现良好,抗旱、耐旱、抗病虫能力较强,生育期未发现严重病害。产草量较高,连续3年保持高产、稳产、适应性强,2年平均增产20.8%(见表14),其鲜草和干草产量在各年份均高于对照品种,2年间干草产量分别比对照高出,经方差差异显著,同一品种不同年份间产量有差异。表14:供试品种草产量表(kg/hm2)年份品种鲜重干重增产2011牧科1号6341714425对照48326110292012牧科1号6410214627对照5846113021平均牧科1号637601452620.8对照5339412025(3)土默特左旗试点牧科1号草木樨在的生长土默特左旗表现良好,抗旱、耐旱、抗病虫能力较强,生育期未发现严重病害。产草量较高,连续3年保持高产、稳产、适应性强,2年平均增产21.8%(见表15),其鲜草和干草产量在各年份均高于对照品种,2年间干草产量分别比对照高出,经方差差异显著,同一品种不同年份间产量有差异。表15:供试品种草产量表(kg/hm2)年份品种鲜重干重增产2011牧科1号6351614527对照48129110282012牧科1号6407614712对照5873912973平均牧科1号637961462021.8对照5343412001(4)历年生产试验结果在连续三年三个试点生产试验中,牧科1号草木樨的产草量均较对照高(见表16)。平均年干草产量达到1448kg/hm2,比对照高21.5%,产量优势明显。表16:品种生产试验产量结果表年份试验地点产量(kg/hm2)增减产量()显著性对照品种名称申报品种对照品种2011乌拉特中旗鲜草63042干草14037鲜草47977干草1027536.6极显著二年生黄花草木樨2012乌拉特中旗鲜草63754干草14178鲜草57936干草1285912.6极显著二年生黄花草木樨2011鄂托克旗鲜草63417干草14425鲜草48326干草1102930.8极显著二年生黄花草木樨2012鄂托克旗鲜草64102干草14627鲜草58461干草1302112.3极显著二年生黄花草木樨2011土默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劳动合同解除协议范本》
- 2025年武汉劳动合同模板
- 2025年劳动合同制度与社会保障制度的融合与发展
- 搬运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 精准选人用人新途径:村干部招聘面试题解读
- 工业互联网面试题库:各行业面试必 备
- 艺术学校面试经验分享:洛阳艺校面试题及应对策略
- 绿色能源领域求职者必 备:煤化工行业招聘面试题及答案解析
- 高级商务面试题库指南
- 高级生物信息学分析岗位面试题
- 房产税、土地使用税、印花税政策课件
- PDCA降低I类切口感染发生率
- (高职)会展实务电子课件(全套)
- 合肥国际马拉松志愿者培训
- 开拓进取:零碳汽车的材料脱碳之路
- 空预器密封改造安装工程施工方案
- 医用放射性废水衰变池设计623朱韬
- 探究高中生上课注意力不集中的原因及其对策-2019年精选文档
- M2激光模式测量
- 网吧企业章程范本
- 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经济效益计算办法(共22页)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