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静电现象及微观解释(更新).doc_第1页
第一节 静电现象及微观解释(更新).doc_第2页
第一节 静电现象及微观解释(更新).doc_第3页
第一节 静电现象及微观解释(更新).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静电现象及微观解释一、选择题1、有A、B、C三个塑料小球,A和B、B和C、C和A之间都是相互吸引的,如果A带正电,则(C)A.B和C两球均带负电B.B球带负电,C球带正电C.B和C两球中必有一个带负电,而另一个不带电D.B和C两球都不带电2、绝缘细线上端固定,下端悬挂一轻质小球a,a的表面镀有铝膜,在a的近旁有一绝缘金属球b,开始时a、b都不带电,如图所示,现使b带电,则( D)A.ab之间不发生相互作用B.b将吸引a,吸住后不放开C.b立即把a排斥开D.b先吸引a,接触后又把a排斥开3.把两个相同的金属小球接触一下再分开一个很小的距离,发现两球之间相互排斥,则这两个小球原来的带电情况可能是( C )两球带等量异号电荷 两球带等量同号电荷 两球原来带不等量同号电荷 两球原来带不等量异号电荷A. B. C. D.3.某验电器金属小球和金属箔均带负电,金属箔处于张开状态.现用绝缘柄将带有少量负电荷的硬橡胶棒向验电器的金属小球稍许移近,则验电器金属箔( AC )A.张角稍许增大B.张角稍许减小C.硬橡胶棒的稍许靠近,致使小球上的电子向金属箔移动D.硬橡胶棒的稍许靠近,致使金属箔上的质子向金属小球移动3绝缘细线上端固定,下端悬挂一个轻质小球a,a的表面镀有铝膜在a近旁有一绝缘金属球b开始时a、b都不带电,如图所示现使b带电,则BAb将吸引a,吸住后不放开 Bb先吸引a,接触后又把a排斥开Ca、b之间不发生相互作用 Db立即把a排斥开3. 如图“实验”的理解,正确的是( B )。A静电感应只有对于导体才能产生B枕形导体内部的自由电子受C上正电荷的吸引而向左移动C枕形导体的A端箔片和B端箔片带有同种电荷D以上说法均不对3、关于摩擦起电和感应起电的实质,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A.摩擦起电现象说明机械能可以转化为电能,也说明通过做功可以创造出电荷B.摩擦起电说明电荷可以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C.感应起电说明电荷可以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个部分D.接触起电说明电荷可以从带电的物体转移到原来不带电的物体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B )A.摩擦起电是创造电荷的过程B.接触起电是电荷转移的过程C.玻璃棒无论和什么物体摩擦都会带正电D.带等量异号电荷的两个导体接触后,电荷会消失,这种现象叫电荷的湮没3.使一个物体带电的方式有三种,它们是 摩擦起电、 接触起电和 感应起电,在这三种方式中,电荷既没有被创造,也没有被消灭,只是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或者从物体的一部分移到另一部分,而且电荷的总量不变,这个结论也被称之为 电荷守恒定律。3关于摩擦起电和感应起电,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C )A摩擦起电是因为电荷的转移,感应起电是因为产生电荷B摩擦起电是因为产生电荷,感应起电是因为电荷的转移C不论摩擦起电还是感应起电都是电荷的转移D以上说法均不正确4、如图所示,当将带正电荷的球C移近不带电的枕形金属导体时,枕形导体上电荷的移动情况是(B)A.枕形金属导体上的正电荷向B端移动,负电荷不移动B.枕形金属导体中的负电荷向A端移动,正电荷不移动C.枕形金属导体中的正、负电荷同时分别向B端和A端移动D.枕形金属导体中的正、负电荷同时分别向A端和B端移动5、一个带0.32C正电荷的液滴失去的电子数为_2.01012 _个5.关于电荷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A.物体的带电荷量可以是任意值B.物体的带电荷量只能是某些值C.物体带电荷量的最小值为1.610-19 CD.一个物体带1.610-9 C的正电荷,这是它失去了1.01010个电子的缘故5、玻璃棒与丝绸摩擦过程中,若丝绸得到3个电子,则丝绸带电量为 C,玻璃棒带电量为 C。-4.810-19,+4.810-195. 如图13-1-3所示,是一个研究粒子性质的实验。圆筒是真空室(可以确保放入其中的带电体不会漏电),其中用绝缘线悬挂一个小球。某天,在小球上涂上一层放射性物质,它能速度不变地放射出粒子(用盖革计数器已经测出:粒子的放射速度为1.00104个/秒),且放射出的粒子全部被筒壁吸收。开始时放射形物质是电中性的,50天后再测量,发现小球带上了6.91109库仑的正电荷。试根据以上信息求出粒子的电量,并说明粒子是何种微观粒子。1.601019C,是电子6、下列属于静电防止的是( D )A、静电复印 B、静电除尘 C、静电喷涂 D、避雷针难题:12.现有一个带负电的电荷A,另有一不能拆开的导B,而再也找不到其他的导体可供利用,你如何能使导体B带上正电?答案:A带负电,要使B带正电,必须用感应起电的方法才可以,因为接触带电只能使B带负电根据感应起电的原理可知,要使B带电还需要另外一块导体,但现在这块导体没有其实人体就是一块很好的导体,只要把A靠近B,用手摸一下B,再拿开手,通过静电感应,B就带上了正电荷5. 为了防止静电危害。下列措施正确的是(ABC)A.油罐车上拖一条与地面接触的铁链B.飞机的机轮上装有搭地线或用导电橡胶做轮胎C.在地毯中夹杂不锈钢纤维D.尽可能保持印染厂空气干燥2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各种家用电器日益走入我们的居家生活,而家用电器所产生的静电荷会被人体吸收并积存起来,加之居室内墙壁和地板多属绝缘体,空气干燥,因此更容易受到静电干扰由于老年人的皮肤相对年轻人干燥以及老年人心血管系统的老化、抗干扰能力减弱等因素,因此老年人更容易受静电的影响心血管系统本来就有各种病变的老年人,静电更会使病情加重过高的静电还常常使人焦躁不安、头痛、胸闷、呼吸困难、咳嗽我们平时生活中就应当采取措施,有效防止静电,下列可行的是(C)室内要勤拖地、勤洒些水要勤洗澡、勤换衣服选择柔软、光滑的化纤类衣物尽量避免使用化纤地毯和塑料为表面材料的家具A BC D解析:室内要保持一定的湿度,室内要勤拖地、勤洒些水;要勤洗澡、勤换衣服,以消除人体表面积聚的静电荷对于老年人,应选择柔软、光滑的棉纺织衣物,尽量不穿化纤类衣物,以使静电的危害减少到最低限度;尽量避免使用化纤地毯和以塑料为表面材料的家具,以防止摩擦起电3每到夏季,我省各地纷纷进入雨季,雷雨等强对流天气频繁发生当我们遇到雷雨天气时,一定要注意避防雷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不宜使用无防雷措施的电器或防雷措施不足的电器及水龙头不要接触天线、金属门窗、建筑物外墙,远离带电设备固定电话和手提电话均可正常使用在旷野,应远离树木和电线杆ABC D解析:表面具有突出尖端的导体,在尖端处的电荷分布密度很大,使得其周围电场很强,就可能使其周围的空气发生电离而引发尖端放电固定电话和手提电话的天线处有尖端,易引发尖端放电造成人体伤害,故不能使用2如图所示,某同学在桌上放两摞书,然后把一块洁净的玻璃板放在上面,使玻璃板离开桌面2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