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伟大的历史转折 十一届三中全会 “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维护;凡是毛主席作出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 华国锋 “两个凡是”的思想的实质是什么? 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 1、背景: 为什么开展? (思想基础) 伟大的历史转折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1978年12月) 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 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口号; 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 3、意义 为什么说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这次会议确实解决了关系党和国家命运的一些重大问题,开始了全面认真地拨乱反正。它为党制定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因而成为建国以来我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中共历史上具有转折意义的会议有哪几次?实现了几次工作重心的转移? (转折和起点) 会议名称 时间 主要内容 历史意义 八七会议 1927年 纠正了陈独秀的右倾投降主义错误;通过了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总方针 是由大革命失败到土地革命兴起的转折点 遵义会议 1935年 结束了王明“左”倾错误在党中央的不正确统治,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正确领导 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七届二中全会 1949年 指出党的工作重心转移,提出党的总任务是把中国由农业国变为工业国,把中国建设成为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 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 十一届三中全会 1978年 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中共历史上具有转折性意义的会议 巨变 结果 任务 辛亥革命 推翻了清朝的封建统治,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 维护共和制度,发展资本主义经济。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结束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历史。 巩固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迅速恢复国民经济,建立社会主义制度。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发展生产力,实现四个现代化。 归纳近代史上三次历史性的巨变 二、经济体制改革 前提 内容 目的 实质 目标 坚持社会主义制度 解放发展生产力 改革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一系列环节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1、原因: 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严重阻碍了社会主义生产力的发展。 假使你是一名改革的策划者,你认为当前应先进行政治体制改革还是经济体制改革?经济体制的改革应该首先从农村开始,还是从城市开始?请说出你的理由? 我国是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80%,农业不发展,农村就不会稳定,社会也不会安定。 无农不稳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是实现四个现代化的根本条件。 现实原因 2、农村经济体制改革(1978) 1 、原因 现实原因 从材料中,你可以看出人民公社体制在经营管理和分配制度存在哪些弊端? 历史原因 经营管理:高度集中统一;分配:过于平均 公社社员吃公共食堂 公社社员集体劳动场景 现实原因: 直接原因:农民把生产队土地划分到户、包干经营,即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根本原因: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使农村的生产关系适应了生产力发展的要求,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2 、过程 向全国推广,逐步形成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试行 推广 深化 1983年,撤销人民公社,建立乡、镇政府; 撤销生产大队 ,建立 村民委员会 1978年在安徽、四川一些农村,开始实行包产到组、包产到户的农业生产责任制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措施(即内容) 1、经营管理:由高度集中统一到分户经营、自负盈亏 2、分配方式:由平均分配到按劳分配 3、基层组织:由人民公社、生产大队到乡、镇、村 4、经济管理:由统购派购制度到市场机制 5、产业结构:由单一型到多样型,大力发展乡镇企业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在土地公有制基础上把土地长期包给各家各户使用,“保证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 安徽凤阳农民陈立章包干一年后收入一万元 经营方式的改变 提高了劳动者的积极性,解放和发展了农村生产力;促进城市改革。 生产力 劳动者积极性 生产关系 调动 调整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前提下,改革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一系列环节,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3 、意义 2、城市经济体制改革(1978) 1 原因 在1956年,上海的天气很热,企业为了不影响生产,采取降温的措施,当时的降温措施比较简单,主要是风扇、鼓风机,但是企业即使采取这样的措施也没有主动权。要经过层层报批,当时经过十一个部门的审批,要盖十一个图章,等最后的图章盖完,夏天已经过去了。 计划经济使企业失去活力 阶段 项目 改革前 改革措施 第一阶段 政策性调整阶段 第二阶段 制度创新阶段 管理体制 所有制 分配制度 高度集中 管理体制 政企分开,简政放权,扩大企业自主权 单一的公 有制经济 发展以公有制经济为主 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 平均主义 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的 多种分配方式 产权制度 实行以股份制为主要形 式的现代企业制度 国有制 2 内容 调动了各方面的积极性,企业有了竞争机制,增强了活力,经济得到发展,效益显著提高 2004年中国 包括香港、台湾 共有16家公司入选财富杂志排出的全球500强 3 、意义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1背景: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中国的改革开放面临着复杂的国内外形势。 1 国内: 2 国际: 改革遇到重重阻力 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世界社 会主义运动遭遇挫折 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行以股份制为主要形式的现代企业制度 2、过程 十四届三中全会 十四大 21世纪初 十五大 南方谈话 理论提出 目标确立 确立框架 理论完善 基本建立 3、历史意义 (1)调动了积极性,极大地解放了社会生产力, 推动了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 (3)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 国民经济 国际地位 生活水平 (2)中国国际地位不断提高。 伟大的转折:十一届三中全会 改革的推行:农村、城市 改革的深化:建立社会主义 市场经济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 当堂检测 1 首先试行包产到组、包产到户的农业生产责任制的省份是 A、安徽、四川 B、安徽、江西 ( ) C、福建、四川 D、安徽、广西 2下列关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说法,正确的( )? A.是对生产资料所有制的重大变革 B.适应了中国农村的生产力水平 C.是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最高形式? D.是国家资本主义的表现 3人民公社体制的弊端包括( )? 政社合一,经营管理高度集中?分配中实行平均主义?农民生产积极性不高农民经营没有自主权 A. BCD.? A B A 4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改革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相同点不包括? A改变单一的管理模式 B有利于解放生产力 C分配上克服了平均主义 D.从根本上改变了所有制形式 5、中共十四大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了积极的探索,提出了 A、四项基本原则 B、改革开放的方针 C、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D D 材料一:“又出新车了!”、“又有车降价啦!”这是近来人们在媒体上见得最多的一类消息。进入2003年,市场价格下降和企业新车下线就出现了多米骨牌效应:有十多款轿车宣布降价,另外有索纳塔等多款新车下线。表面上看,这是企业的自发行为,但是都与一只看不见手息息相关。 材料二:电子打火机的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校园应急知识培训心得
- 学前语音考试试题及答案
- 农业植物试题及答案
- 校园安全知识培训课件体会
- 治安防暴笔试题及答案
- 济南市中考试题及答案
- 瑞安地产面试题及答案
- 煤矿通风考试题及答案
- 重庆保安员资格考试试题及答案
- 新华书店考试试题及答案
- 中国商飞在线测评题
- 2024年全国巾帼家政服务职业技能大赛(养老护理员)选拔赛试题库-上(单选题)
- 护理不良事件案例分析烫伤
- 罗森伯格的自尊量表(SES)
- 风险分级隐患排查治理风险分级管控隐患排查与治理措施培训课件
- 门窗销售技巧培训总结报告
- 园区物业管理方案细则流程(2篇)
- 旅游学概论双语教学课件
- 康复科常见病小讲课
- 阀门重量及法兰规格重量参考明细表
- 【音乐】古琴与中国传统文化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