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四届“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案例评选教案设计一、教案背景1 面向学生:小学六年级 2 学科:语文3 课时:一课时4 教学准备:(1) 预习课文,能正确流利地朗诵诗歌。(2) 搜集有关长江的资料。二、教学课题苏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一课长江之歌教学目标:1能在阅读中自主识字,读准字音,积累“丰采”等词语。2能朗读和背诵课文。结合有关长江概况的资料理解“你从雪山走来”、“你向东海奔去”、“你从远古走来”、“你向未来奔去”等句的意思。3知道课文通过对长江的描写和赞美,表达了对祖国的热爱之情。三、教材分析长江之歌是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的第一篇课文,它是上世纪八十年代风靡全国的电视纪录片话说长江主题歌。长江之歌是一首抒情诗,诗词意境博大深邃,歌颂了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长江,抒发了中华儿女对伟大祖国真挚、自豪的赞美之情。长江之歌是一曲关于长江的颂歌。整首诗歌从两个方面来写:第一部分(第1节)是写实,从长江的空间特点出发,具体写出了长江源远流长、宏伟博大的气概。第二部分(第2节)则重于抒情,从时间上歌颂了长江悠久的历史和奔腾不息、力量无穷的磅礴气势。文中前后两次出现,重复吟唱“我们赞美长江,你是无穷的源泉;我们依恋长江,你有母亲的情怀”,这两句表达了对长江赞美、依恋的真挚感情。反复吟唱的艺术渲染节奏感强,具有强烈的感染力,而且这两遍重复是感情的升华,语气第2次比第1次更强烈、更激情,令人油然而生对祖国、对母亲河的热爱之情。诗歌采用形象、凝练的语言,句式整齐,节奏轻快,极富感染力。并且运用拟人、比喻、反复等修辞手法,读来大气磅礴,气势恢宏。四、教学方法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抓住诗歌中的关键词语引导学生赏析诗句,并结合课外搜集的资料,体会作者对长江的赞美依恋之情,激发学生的情感,并通过诵读表达出来。设计依据:本篇课文属于特殊性的歌词,让学生在音乐中自己领悟、自己体会,完成感情的升华,显然比教师直接告诉学生歌词里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深刻的多。五、教学过程(一)歌曲导入 感受“长江” 1 欣赏歌曲:今天,老师带来了一首歌。这首歌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曾经唱遍祖国大江南北。它似乎成了那个时代里每个人心中的旋律。播放长江之歌。 视频链接: /u26/v_NTc3NjQ2MzQ.html2畅谈感受:从这首歌中,你听出了什么?有什么感受? 3介绍长江:/view/4185.htm4.揭示课题:长江之歌 (二)引导阅读 感知内容 1.欣赏配乐朗读:/u12/v_MTU2NDg2MDE.html2提出学习要求:自由练习朗读,要求读准字音,把诗句读流畅。思考:在这首诗中,作者歌唱了长江的什么呢?用直线画出诗中的词语。 3学生自学,教师巡回指导。 4分小节朗读全诗。5引导交流: 圈划的词语:(根据学生的发言出示以下词语): 丰采 气概 哺育 挽起 荡涤 回荡 灌溉 推动 源泉 情怀 教师:如果要将这些词语进行重新的归类组合,你觉得有几种归类方法?再次认真阅读歌词,结合具体的内容,好好想一想。(这一分类的目标是为了让学生掌握从词性的角度来分类的方法,同时也能结合具体的内容,初步感受到歌词中反复出现两次的句子的作用。) 再次交流词语分类,并引导学生说出分类的依据:A以词性为分类依据: 丰采 气概 源泉 情怀(名词) 哺育 挽起 荡涤 回荡 灌溉 推动(动词) B以诗歌的内容为依据: 源泉 情怀(概括内容) 丰采 气概 哺育 挽起 荡涤 回荡 灌溉 推动(具体方面) (三)丰富认知 感受诗意 1布置学习任务:从以上的词语中选择两到三个,联系这些词语所在的句子,结合自己课外搜集的相关资料(或自己平时对长江的了解),想一想:这些词语在文中是什么意思?你觉得作者借助于这个词语表达了自己怎样的思想感情? 2学生自主阅读思考后,可以安排小组讨论。 教师在小组讨论前应该提醒学生:小组内成员充分交流自己对某些字词的理解和感悟;小组内成员在活动中可以共享信息(也就是学生实现收集到的资料)。3引导全班交流:(教师:我们搜集那么多有关长江的信息是为了让自己更好地理解课文。所以我们今天要看谁能充分利用已有的信息来说说他对某些词句的理解。) 丰采 气概 A词典中的解释: 丰采人的仪表举止(多指美好的) 气概在重大问题上表现出来的态度、举止或气势。B词句意思的初步感悟:你从雪山走来,春潮是你的丰采;你向东海奔去,惊涛是你的气概。长江的源头是青海省青藏高原唐古拉山脉的格拉丹东雪山。长江源头充沛的雪水奔腾而下,这汩汩清泉是多么的美好水意味着生命与活力。长江自青海省流经九省二市,经上海吴淞口入东海。这一路上,穿峡谷,入洞庭,过平原。而有些地方由于较大的落差,造成江水汹涌澎湃。如长江三峡一带,是整个长江流域中江水最为汹涌的一段。这样汹涌的水流,似乎在向世人展示自己固有的磅礴气势。这一切让人感受到长江真的是无穷的源泉。图片链接:长江源头/d?query=%B3%A4%BD%AD%D4%B4%CD%B7&mood=0&picformat=0&mode=1&di=0&p=50040513&dp=1&did=35#did35哺育 挽起 A词典中的解释: 哺育喂养;比喻培养 挽拉 B词句意思的初步感悟: 你用甘甜的乳汁,哺育各族儿女;你用健美的臂膀,挽起高山大海。 长江流域面积达180万平方公里。也就是说长江为180万平方公里土地上的人们提供生活、工农业用水。而且长江东西横贯中国的青藏高原、云贵高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尽管地域辽阔,但是长江把祖国的高山大海拉在了一起,让它们紧密联系在一起,永不分离。这一切都让人感受到一种母亲的情怀。图片链接:/2010/07-20/100410318.jpg/qtmt/20110421/images/00221299.jpg(“哺育”一词的理解应根据学生课堂中的实际情况,引导学生认识到长江精神对两岸人民的强大的精神感召。)相机补充资料:长江全长6380Km,是世界第三大河,我国第一大河。流域面积达180万平方公里,居全国之首。流经九省二市分别是:(指着地图) 青海四川西藏云南重庆湖北湖南安徽江西江苏上海入海口,经上海吴淞口入东海。 图片链接:长江流域图/6588409/pic/item/599d17090b0700853ac7634c.jpg荡涤 回荡 A词典中的解释: 荡涤洗涤。“涤”也是洗的意思。 回荡(声音等)来回飘荡。 B词句意思的初步感悟: 你从远古走来,巨浪荡涤着尘埃;你向未来奔去,涛声回荡在天外。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就像长江之水从古至今,依然欢畅的流淌在祖国的大地上。这似乎成为了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象征。然而,不管历史怎么变迁,常将永远有那份胸怀和气概洗去历史的尘埃,让长江两岸的人民始终在长江精神的感召下,向美好的未来奔去。这长江之水一路欢唱着“涛声”似乎成为了中华民族永远追求美好生活的雄壮激越的歌声。 教师相机补充苏轼的赤壁怀古,以加深学生对“巨浪荡涤着尘埃”的理解。 灌溉 推动 A词典中的解释: 灌溉把水送到田地中。 磅礴气势盛大。 B词句意思的初步感悟: 你用纯洁的清流,灌溉花的国土;你用磅礴的力量,推动新的时代。 纯洁的清流表面指长江源头之水的清纯,喻指长江美好的精神。 灌溉花的国土表面指长江之水可以浇灌18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喻指长江精神可以使我们的祖国变得更美。 磅礴的力量表面指长江滚滚向前的水流所具有的巨大力量,喻指在长江精神感召县的人民会在社会主义建设中迸发出伟大的力量,这种力量一定能把祖国改革开放的事业干好菜,从而造就出祖国历史上从未有过的新的时代。 (四)总结全文 拓展延伸1总结全文:作者从时间和空间两个方面赞美了长江。学完了这首诗,你有什么感想?2结合诗歌理解体会长江“是无穷的源泉”和“有母亲的情怀”,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并引导诵读诗歌中的相关内容。六、教学反思长江之歌是电视剧话说长江的主题歌。这首诗表达了对长江的赞美和依恋之情,读起来充满激和力量。课前布置学生搜集有关长江的资料,课堂上让学生对资料进行整合,用简要的语言介绍,并加上自己的感受和体会。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本堂课中,运用饱含激的诗意语言描绘意境,展示关于长江气势磅礴的图片,播放长江之歌的音乐,学生沉浸在一片陶醉和激动之中。“我们赞美长江,你是无穷的源泉;我们依恋长江,你有母亲的情怀”这句直抒胸臆的诗句,是全诗的诗眼,也是学习的重难点。在学习时,我先引导学生抓住诗歌中的关键词并结合自己预习搜集的资料理解诗歌所描绘和赞美的内容。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结合全诗理解:“为什么说长江是无穷的源泉,同时又具有母亲的情怀呢?”学生一个个畅所欲言,把自己对诗歌的解读争先恐后地表达出来。最后,我让学生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朗诵这首诗歌。学生兴致盎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6届山东省临沂市第一中学高三化学第一学期期中检测试题含解析
- 市政道路改造施工技术方案规范
- 兼职医疗人员聘任合同范本
- 2025年BIM技术在建筑工程投资决策中的应用与效果评价报告
- 食品加工企业质量检测方案
- 网络安全服务合同范本及条款说明
- 贵州省长顺县民族高级中学2026届高二化学第一学期期中统考模拟试题含解析
- 排水管网设计与施工方案
- (2025年标准)工程保证退还协议书
- (2025年标准)工厂入股合伙协议书
- 2025南方航空“梦起航”航务联合培养招聘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新乡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笔试试卷(附答案)
- 科研审计管理办法
- 《电工》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教学计划及大纲
- 2025年标准货物出口合同范本(中英文版)
- 2025年新钢铁安全员考试题库及答案
- 2025版电子购销合同模板
- 消防安装居间合同协议书
- 2025年度江苏行政执法资格考试模拟卷及答案(题型)
- 续保团队职场管理办法
- 2025年中煤电力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