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欧洲古董家具 acxy茶叶专家:茶叶倒春寒 最好的办法就是大企救市经济视点报记者 孙雅琼 大企业压缩收茶规模,这让茶叶收购价格一压再压,较之往年市价下跌将近一半。人工成本上涨,茶叶价格下降,平均一斤鲜叶茶农只有将近20元的收益,而且招采茶工也越来越难。所以今年茶叶跟往年相比开采量有所下降。 对于信阳毛尖来讲,今年的春天有点冷。 4月9日晚上,信阳市突然遭遇寒潮,当地茶叶生产受损严重。虽然对大山茶尚未造成多大影响,但浉河港附近平原茶几乎全军覆没。当地茶企何景明茶业负责人告诉记者,4月中旬是信阳毛尖生产的一个高峰期,通称“雨前茶”,品质非常好,市场价格也相对较高。而且浉河区的茶叶大部分的产量还是依靠小山茶(通俗说法就是平原茶)。此次寒潮造成当地平原茶几乎全被冻死,冻死之后茶树至少要半个月才能重新长出嫩芽。该负责人表示:“之前茶农手里根本没抢收下多少茶叶,茶场收茶叶特别困难。许多采茶工因为无茶可采,纷纷踏上回家的路程。仅浉河港一地就损失近百万元。预计近期大山茶价格会小幅上涨。”而这仅仅是信阳毛尖今年所遭遇的冰山一角。 在此前,明前茶(清明之前采摘的茶叶)尚未大量开采,市场上就出现了行情不容乐观的声音。3月底,当地知名茶人、信阳国际茶城运营管理公司总经理欧阳道坤在微博上发布信息称,由于气温上升,信阳毛尖的大面积开采在即,往年此时外地茶商已经云集当地,政府订单也早已开始排队,但今年茶商大多处于观望状态,订单寥寥。信息发出即引起了大范围的讨论。多数人认为,新政出台之后,对以往走高端礼品市场的茶产业造成了很大影响,终端市场销售遇冷,这也造成了茶商观望的局面。在茶商的观望下,信阳当地茶农有些难受。记者了解到,往年一斤鲜叶的人工采摘费用在30至40元。而在今年最低费用也在45元,高山茶人工开采费用最高达60元,平均每斤鲜叶人工费用上涨20元。按照平均4斤鲜叶能够炒制一斤成茶的标准,每斤成茶人工费用上涨80元左右,但成茶市场收购价格并未上涨。人工成本上涨、市场价格下降,这样的局面下,虽然今年平均亩产提高20%,茶农依然无法轻松。4月初,有媒体登出消息,称信阳毛尖村茶农徐强承包的茶园因为招不到采茶工,邀请市民前去免费采摘的新闻。至此,信阳毛尖“倒春寒”消息愈演愈烈。市场遇寒 欧阳道坤告诉记者:“因之前几日气温不高,大山茶还未放量采摘,未显行情变化,小山茶刚全面开采,茶青价格已经落至80元以下,因干茶销售明显不畅,加工厂显出恐慌,倒逼茶青价格。”他表示,预计今年信阳毛尖采摘高峰期不会超过10天(往年在20天以上)。而目前采茶工尚未大量到位,茶区配套设施也严重不足,生活物资价格暴涨。如此种种,都会对茶叶采摘造成影响,从而影响终端市场价格。欧阳道坤称,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看大企业是否出手救市。但当地大型茶企,诸如文新、五云等,少见动作。记者来到信阳毛尖主产区和交易市场浉河港,当地一名茶农告诉记者,自去年以来,文新、五云等企业相比前年收购量就有所下降。大企业压缩收茶规模,这让茶叶收购价格一压再压,较之往年市价下跌将近一半。正值采茶的高峰期,各个茶山上也并未出现大量采茶工,一片茶田里所见者寥寥无几。“人工成本上涨,茶叶价格下降,平均一斤鲜叶茶农只有将近20元的收益,而且招采茶工也越来越难。所以今年茶叶跟往年相比开采量有所下降。”该茶农表示。给信阳毛尖造成困扰的,不仅仅是今年的突发状况。记者走访浉河港,多家茶农谈及销售困难时,都会提及外地茶的影响。信阳市浉河镇国强茶叶合作社负责人刘国强告诉记者:“毛尖主产地除了信阳之外,贵州、武汉、四川等地也都有所生产,但信阳毛尖的气候条件更适宜毛尖生长,茶叶品质也较好。同等品质的毛尖,信阳所产与其他地方一斤价位差距能够达到200元左右。因此许多茶叶贩子往往会大量收购外地茶,再把信阳毛尖和其他地方的毛尖掺杂在一起,以此提高利润。这给当地茶农销售也造成很大影响。”茶企变局 在走访中,多家茶场老板叫苦,他们表示,今年的毛尖虽然丰收,但却未能卖上好价钱,销量也减少很多。记者了解到,这些茶场仅在浉河港附近租赁门面,所销售的茶叶也大多是转卖给外地来收茶的客商,余下的,则靠自己的熟人关系销售,渠道十分有限。这种销售模式下,小茶企很难抵御政策的冲击。欧阳道坤用“刹车太猛,变道不及,形势严峻”来形容目前茶企的状况。在这种情境下,信阳几家大茶企的动态十分耐人寻味。虽然当地茶农称文新茶业自去年以来就在减少鲜叶收购量,但文新公司副总经理金伟告诉记者:“这正是企业布局的一个方面。文新坚持走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的路子,并且不断扩大旗下合作社的规模。公司出钱,农户自己购买肥料,严格按照标准验收。这样既能保证公司旗下农户收益,也能保证茶叶质量。”文新官方数据显示,2012年,文新年销售达到4.2亿。 金伟告诉记者:“公司目前在河南全省有168家直营店,318家加盟店。目前直营店未出现亏损情况,加盟店亏损也较少。”对于新政对茶市的影响,金伟坦言会受冲击,但是整体影响不大。记者在文新专卖店看到,文新茶叶高中低档路线兼而有之。最贵的成茶能达到2万左右,也有14元左右的平价茶新享系列。新政虽然会对高端茶造成一定影响,但可以通过中低端市场来弥补,因此整体影响不大。除专卖渠道外,文新也在通过电商拉动销售。金伟表示,公司在天猫微博上开设店铺,日交易额能达到5万元左右。而另外一家大型茶企信阳毛尖集团,在去年就模仿立顿,推出了平价茶系列。该集团董事长陈世强称:“高端市场毕竟只是小部分群体能够消费的。而中低端市场的潜力则十分巨大,我们现在是要培养工薪阶层喝茶,让13亿人都可以喝得起信阳毛尖、信阳红。”他表示,河南信阳毛尖集团之前有公务茶的产品,但更多产品都在向商品化、平民化进行转型。“两年前,我们就在做结构调整,现在产能销量大部分是我们的中端消费者、普通消费者。”陈世强称。茶叶专家:茶叶倒春寒 最好的办法就是大企救市经济视点报记者 孙雅琼 大企业压缩收茶规模,这让茶叶收购价格一压再压,较之往年市价下跌将近一半。人工成本上涨,茶叶价格下降,平均一斤鲜叶茶农只有将近20元的收益,而且招采茶工也越来越难。所以今年茶叶跟往年相比开采量有所下降。 对于信阳毛尖来讲,今年的春天有点冷。 4月9日晚上,信阳市突然遭遇寒潮,当地茶叶生产受损严重。虽然对大山茶尚未造成多大影响,但浉河港附近平原茶几乎全军覆没。当地茶企何景明茶业负责人告诉记者,4月中旬是信阳毛尖生产的一个高峰期,通称“雨前茶”,品质非常好,市场价格也相对较高。而且浉河区的茶叶大部分的产量还是依靠小山茶(通俗说法就是平原茶)。此次寒潮造成当地平原茶几乎全被冻死,冻死之后茶树至少要半个月才能重新长出嫩芽。该负责人表示:“之前茶农手里根本没抢收下多少茶叶,茶场收茶叶特别困难。许多采茶工因为无茶可采,纷纷踏上回家的路程。仅浉河港一地就损失近百万元。预计近期大山茶价格会小幅上涨。”而这仅仅是信阳毛尖今年所遭遇的冰山一角。 在此前,明前茶(清明之前采摘的茶叶)尚未大量开采,市场上就出现了行情不容乐观的声音。3月底,当地知名茶人、信阳国际茶城运营管理公司总经理欧阳道坤在微博上发布信息称,由于气温上升,信阳毛尖的大面积开采在即,往年此时外地茶商已经云集当地,政府订单也早已开始排队,但今年茶商大多处于观望状态,订单寥寥。信息发出即引起了大范围的讨论。多数人认为,新政出台之后,对以往走高端礼品市场的茶产业造成了很大影响,终端市场销售遇冷,这也造成了茶商观望的局面。在茶商的观望下,信阳当地茶农有些难受。记者了解到,往年一斤鲜叶的人工采摘费用在30至40元。而在今年最低费用也在45元,高山茶人工开采费用最高达60元,平均每斤鲜叶人工费用上涨20元。按照平均4斤鲜叶能够炒制一斤成茶的标准,每斤成茶人工费用上涨80元左右,但成茶市场收购价格并未上涨。人工成本上涨、市场价格下降,这样的局面下,虽然今年平均亩产提高20%,茶农依然无法轻松。4月初,有媒体登出消息,称信阳毛尖村茶农徐强承包的茶园因为招不到采茶工,邀请市民前去免费采摘的新闻。至此,信阳毛尖“倒春寒”消息愈演愈烈。市场遇寒 欧阳道坤告诉记者:“因之前几日气温不高,大山茶还未放量采摘,未显行情变化,小山茶刚全面开采,茶青价格已经落至80元以下,因干茶销售明显不畅,加工厂显出恐慌,倒逼茶青价格。”他表示,预计今年信阳毛尖采摘高峰期不会超过10天(往年在20天以上)。而目前采茶工尚未大量到位,茶区配套设施也严重不足,生活物资价格暴涨。如此种种,都会对茶叶采摘造成影响,从而影响终端市场价格。欧阳道坤称,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看大企业是否出手救市。但当地大型茶企,诸如文新、五云等,少见动作。记者来到信阳毛尖主产区和交易市场浉河港,当地一名茶农告诉记者,自去年以来,文新、五云等企业相比前年收购量就有所下降。大企业压缩收茶规模,这让茶叶收购价格一压再压,较之往年市价下跌将近一半。正值采茶的高峰期,各个茶山上也并未出现大量采茶工,一片茶田里所见者寥寥无几。“人工成本上涨,茶叶价格下降,平均一斤鲜叶茶农只有将近20元的收益,而且招采茶工也越来越难。所以今年茶叶跟往年相比开采量有所下降。”该茶农表示。给信阳毛尖造成困扰的,不仅仅是今年的突发状况。记者走访浉河港,多家茶农谈及销售困难时,都会提及外地茶的影响。信阳市浉河镇国强茶叶合作社负责人刘国强告诉记者:“毛尖主产地除了信阳之外,贵州、武汉、四川等地也都有所生产,但信阳毛尖的气候条件更适宜毛尖生长,茶叶品质也较好。同等品质的毛尖,信阳所产与其他地方一斤价位差距能够达到200元左右。因此许多茶叶贩子往往会大量收购外地茶,再把信阳毛尖和其他地方的毛尖掺杂在一起,以此提高利润。这给当地茶农销售也造成很大影响。”茶企变局 在走访中,多家茶场老板叫苦,他们表示,今年的毛尖虽然丰收,但却未能卖上好价钱,销量也减少很多。记者了解到,这些茶场仅在浉河港附近租赁门面,所销售的茶叶也大多是转卖给外地来收茶的客商,余下的,则靠自己的熟人关系销售,渠道十分有限。这种销售模式下,小茶企很难抵御政策的冲击。欧阳道坤用“刹车太猛,变道不及,形势严峻”来形容目前茶企的状况。在这种情境下,信阳几家大茶企的动态十分耐人寻味。虽然当地茶农称文新茶业自去年以来就在减少鲜叶收购量,但文新公司副总经理金伟告诉记者:“这正是企业布局的一个方面。文新坚持走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的路子,并且不断扩大旗下合作社的规模。公司出钱,农户自己购买肥料,严格按照标准验收。这样既能保证公司旗下农户收益,也能保证茶叶质量。”文新官方数据显示,2012年,文新年销售达到4.2亿。 金伟告诉记者:“公司目前在河南全省有168家直营店,318家加盟店。目前直营店未出现亏损情况,加盟店亏损也较少。”对于新政对茶市的影响,金伟坦言会受冲击,但是整体影响不大。记者在文新专卖店看到,文新茶叶高中低档路线兼而有之。最贵的成茶能达到2万左右,也有14元左右的平价茶新享系列。新政虽然会对高端茶造成一定影响,但可以通过中低端市场来弥补,因此整体影响不大。除专卖渠道外,文新也在通过电商拉动销售。金伟表示,公司在天猫微博上开设店铺,日交易额能达到5万元左右。而另外一家大型茶企信阳毛尖集团,在去年就模仿立顿,推出了平价茶系列。该集团董事长陈世强称:“高端市场毕竟只是小部分群体能够消费的。而中低端市场的潜力则十分巨大,我们现在是要培养工薪阶层喝茶,让13亿人都可以喝得起信阳毛尖、信阳红。”他表示,河南信阳毛尖集团之前有公务茶的产品,但更多产品都在向商品化、平民化进行转型。“两年前,我们就在做结构调整,现在产能销量大部分是我们的中端消费者、普通消费者。”陈世强称。茶叶专家:茶叶倒春寒 最好的办法就是大企救市经济视点报记者 孙雅琼 大企业压缩收茶规模,这让茶叶收购价格一压再压,较之往年市价下跌将近一半。人工成本上涨,茶叶价格下降,平均一斤鲜叶茶农只有将近20元的收益,而且招采茶工也越来越难。所以今年茶叶跟往年相比开采量有所下降。 对于信阳毛尖来讲,今年的春天有点冷。 4月9日晚上,信阳市突然遭遇寒潮,当地茶叶生产受损严重。虽然对大山茶尚未造成多大影响,但浉河港附近平原茶几乎全军覆没。当地茶企何景明茶业负责人告诉记者,4月中旬是信阳毛尖生产的一个高峰期,通称“雨前茶”,品质非常好,市场价格也相对较高。而且浉河区的茶叶大部分的产量还是依靠小山茶(通俗说法就是平原茶)。此次寒潮造成当地平原茶几乎全被冻死,冻死之后茶树至少要半个月才能重新长出嫩芽。该负责人表示:“之前茶农手里根本没抢收下多少茶叶,茶场收茶叶特别困难。许多采茶工因为无茶可采,纷纷踏上回家的路程。仅浉河港一地就损失近百万元。预计近期大山茶价格会小幅上涨。”而这仅仅是信阳毛尖今年所遭遇的冰山一角。 在此前,明前茶(清明之前采摘的茶叶)尚未大量开采,市场上就出现了行情不容乐观的声音。3月底,当地知名茶人、信阳国际茶城运营管理公司总经理欧阳道坤在微博上发布信息称,由于气温上升,信阳毛尖的大面积开采在即,往年此时外地茶商已经云集当地,政府订单也早已开始排队,但今年茶商大多处于观望状态,订单寥寥。信息发出即引起了大范围的讨论。多数人认为,新政出台之后,对以往走高端礼品市场的茶产业造成了很大影响,终端市场销售遇冷,这也造成了茶商观望的局面。在茶商的观望下,信阳当地茶农有些难受。记者了解到,往年一斤鲜叶的人工采摘费用在30至40元。而在今年最低费用也在45元,高山茶人工开采费用最高达60元,平均每斤鲜叶人工费用上涨20元。按照平均4斤鲜叶能够炒制一斤成茶的标准,每斤成茶人工费用上涨80元左右,但成茶市场收购价格并未上涨。人工成本上涨、市场价格下降,这样的局面下,虽然今年平均亩产提高20%,茶农依然无法轻松。4月初,有媒体登出消息,称信阳毛尖村茶农徐强承包的茶园因为招不到采茶工,邀请市民前去免费采摘的新闻。至此,信阳毛尖“倒春寒”消息愈演愈烈。市场遇寒 欧阳道坤告诉记者:“因之前几日气温不高,大山茶还未放量采摘,未显行情变化,小山茶刚全面开采,茶青价格已经落至80元以下,因干茶销售明显不畅,加工厂显出恐慌,倒逼茶青价格。”他表示,预计今年信阳毛尖采摘高峰期不会超过10天(往年在20天以上)。而目前采茶工尚未大量到位,茶区配套设施也严重不足,生活物资价格暴涨。如此种种,都会对茶叶采摘造成影响,从而影响终端市场价格。欧阳道坤称,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看大企业是否出手救市。但当地大型茶企,诸如文新、五云等,少见动作。记者来到信阳毛尖主产区和交易市场浉河港,当地一名茶农告诉记者,自去年以来,文新、五云等企业相比前年收购量就有所下降。大企业压缩收茶规模,这让茶叶收购价格一压再压,较之往年市价下跌将近一半。正值采茶的高峰期,各个茶山上也并未出现大量采茶工,一片茶田里所见者寥寥无几。“人工成本上涨,茶叶价格下降,平均一斤鲜叶茶农只有将近20元的收益,而且招采茶工也越来越难。所以今年茶叶跟往年相比开采量有所下降。”该茶农表示。给信阳毛尖造成困扰的,不仅仅是今年的突发状况。记者走访浉河港,多家茶农谈及销售困难时,都会提及外地茶的影响。信阳市浉河镇国强茶叶合作社负责人刘国强告诉记者:“毛尖主产地除了信阳之外,贵州、武汉、四川等地也都有所生产,但信阳毛尖的气候条件更适宜毛尖生长,茶叶品质也较好。同等品质的毛尖,信阳所产与其他地方一斤价位差距能够达到200元左右。因此许多茶叶贩子往往会大量收购外地茶,再把信阳毛尖和其他地方的毛尖掺杂在一起,以此提高利润。这给当地茶农销售也造成很大影响。”茶企变局 在走访中,多家茶场老板叫苦,他们表示,今年的毛尖虽然丰收,但却未能卖上好价钱,销量也减少很多。记者了解到,这些茶场仅在浉河港附近租赁门面,所销售的茶叶也大多是转卖给外地来收茶的客商,余下的,则靠自己的熟人关系销售,渠道十分有限。这种销售模式下,小茶企很难抵御政策的冲击。欧阳道坤用“刹车太猛,变道不及,形势严峻”来形容目前茶企的状况。在这种情境下,信阳几家大茶企的动态十分耐人寻味。虽然当地茶农称文新茶业自去年以来就在减少鲜叶收购量,但文新公司副总经理金伟告诉记者:“这正是企业布局的一个方面。文新坚持走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的路子,并且不断扩大旗下合作社的规模。公司出钱,农户自己购买肥料,严格按照标准验收。这样既能保证公司旗下农户收益,也能保证茶叶质量。”文新官方数据显示,2012年,文新年销售达到4.2亿。 金伟告诉记者:“公司目前在河南全省有168家直营店,318家加盟店。目前直营店未出现亏损情况,加盟店亏损也较少。”对于新政对茶市的影响,金伟坦言会受冲击,但是整体影响不大。记者在文新专卖店看到,文新茶叶高中低档路线兼而有之。最贵的成茶能达到2万左右,也有14元左右的平价茶新享系列。新政虽然会对高端茶造成一定影响,但可以通过中低端市场来弥补,因此整体影响不大。除专卖渠道外,文新也在通过电商拉动销售。金伟表示,公司在天猫微博上开设店铺,日交易额能达到5万元左右。而另外一家大型茶企信阳毛尖集团,在去年就模仿立顿,推出了平价茶系列。该集团董事长陈世强称:“高端市场毕竟只是小部分群体能够消费的。而中低端市场的潜力则十分巨大,我们现在是要培养工薪阶层喝茶,让13亿人都可以喝得起信阳毛尖、信阳红。”他表示,河南信阳毛尖集团之前有公务茶的产品,但更多产品都在向商品化、平民化进行转型。“两年前,我们就在做结构调整,现在产能销量大部分是我们的中端消费者、普通消费者。”陈世强称。茶叶专家:茶叶倒春寒 最好的办法就是大企救市经济视点报记者 孙雅琼 大企业压缩收茶规模,这让茶叶收购价格一压再压,较之往年市价下跌将近一半。人工成本上涨,茶叶价格下降,平均一斤鲜叶茶农只有将近20元的收益,而且招采茶工也越来越难。所以今年茶叶跟往年相比开采量有所下降。 对于信阳毛尖来讲,今年的春天有点冷。 4月9日晚上,信阳市突然遭遇寒潮,当地茶叶生产受损严重。虽然对大山茶尚未造成多大影响,但浉河港附近平原茶几乎全军覆没。当地茶企何景明茶业负责人告诉记者,4月中旬是信阳毛尖生产的一个高峰期,通称“雨前茶”,品质非常好,市场价格也相对较高。而且浉河区的茶叶大部分的产量还是依靠小山茶(通俗说法就是平原茶)。此次寒潮造成当地平原茶几乎全被冻死,冻死之后茶树至少要半个月才能重新长出嫩芽。该负责人表示:“之前茶农手里根本没抢收下多少茶叶,茶场收茶叶特别困难。许多采茶工因为无茶可采,纷纷踏上回家的路程。仅浉河港一地就损失近百万元。预计近期大山茶价格会小幅上涨。”而这仅仅是信阳毛尖今年所遭遇的冰山一角。 在此前,明前茶(清明之前采摘的茶叶)尚未大量开采,市场上就出现了行情不容乐观的声音。3月底,当地知名茶人、信阳国际茶城运营管理公司总经理欧阳道坤在微博上发布信息称,由于气温上升,信阳毛尖的大面积开采在即,往年此时外地茶商已经云集当地,政府订单也早已开始排队,但今年茶商大多处于观望状态,订单寥寥。信息发出即引起了大范围的讨论。多数人认为,新政出台之后,对以往走高端礼品市场的茶产业造成了很大影响,终端市场销售遇冷,这也造成了茶商观望的局面。在茶商的观望下,信阳当地茶农有些难受。记者了解到,往年一斤鲜叶的人工采摘费用在30至40元。而在今年最低费用也在45元,高山茶人工开采费用最高达60元,平均每斤鲜叶人工费用上涨20元。按照平均4斤鲜叶能够炒制一斤成茶的标准,每斤成茶人工费用上涨80元左右,但成茶市场收购价格并未上涨。人工成本上涨、市场价格下降,这样的局面下,虽然今年平均亩产提高20%,茶农依然无法轻松。4月初,有媒体登出消息,称信阳毛尖村茶农徐强承包的茶园因为招不到采茶工,邀请市民前去免费采摘的新闻。至此,信阳毛尖“倒春寒”消息愈演愈烈。市场遇寒 欧阳道坤告诉记者:“因之前几日气温不高,大山茶还未放量采摘,未显行情变化,小山茶刚全面开采,茶青价格已经落至80元以下,因干茶销售明显不畅,加工厂显出恐慌,倒逼茶青价格。”他表示,预计今年信阳毛尖采摘高峰期不会超过10天(往年在20天以上)。而目前采茶工尚未大量到位,茶区配套设施也严重不足,生活物资价格暴涨。如此种种,都会对茶叶采摘造成影响,从而影响终端市场价格。欧阳道坤称,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看大企业是否出手救市。但当地大型茶企,诸如文新、五云等,少见动作。记者来到信阳毛尖主产区和交易市场浉河港,当地一名茶农告诉记者,自去年以来,文新、五云等企业相比前年收购量就有所下降。大企业压缩收茶规模,这让茶叶收购价格一压再压,较之往年市价下跌将近一半。正值采茶的高峰期,各个茶山上也并未出现大量采茶工,一片茶田里所见者寥寥无几。“人工成本上涨,茶叶价格下降,平均一斤鲜叶茶农只有将近20元的收益,而且招采茶工也越来越难。所以今年茶叶跟往年相比开采量有所下降。”该茶农表示。给信阳毛尖造成困扰的,不仅仅是今年的突发状况。记者走访浉河港,多家茶农谈及销售困难时,都会提及外地茶的影响。信阳市浉河镇国强茶叶合作社负责人刘国强告诉记者:“毛尖主产地除了信阳之外,贵州、武汉、四川等地也都有所生产,但信阳毛尖的气候条件更适宜毛尖生长,茶叶品质也较好。同等品质的毛尖,信阳所产与其他地方一斤价位差距能够达到200元左右。因此许多茶叶贩子往往会大量收购外地茶,再把信阳毛尖和其他地方的毛尖掺杂在一起,以此提高利润。这给当地茶农销售也造成很大影响。”茶企变局 在走访中,多家茶场老板叫苦,他们表示,今年的毛尖虽然丰收,但却未能卖上好价钱,销量也减少很多。记者了解到,这些茶场仅在浉河港附近租赁门面,所销售的茶叶也大多是转卖给外地来收茶的客商,余下的,则靠自己的熟人关系销售,渠道十分有限。这种销售模式下,小茶企很难抵御政策的冲击。欧阳道坤用“刹车太猛,变道不及,形势严峻”来形容目前茶企的状况。在这种情境下,信阳几家大茶企的动态十分耐人寻味。虽然当地茶农称文新茶业自去年以来就在减少鲜叶收购量,但文新公司副总经理金伟告诉记者:“这正是企业布局的一个方面。文新坚持走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的路子,并且不断扩大旗下合作社的规模。公司出钱,农户自己购买肥料,严格按照标准验收。这样既能保证公司旗下农户收益,也能保证茶叶质量。”文新官方数据显示,2012年,文新年销售达到4.2亿。 金伟告诉记者:“公司目前在河南全省有168家直营店,318家加盟店。目前直营店未出现亏损情况,加盟店亏损也较少。”对于新政对茶市的影响,金伟坦言会受冲击,但是整体影响不大。记者在文新专卖店看到,文新茶叶高中低档路线兼而有之。最贵的成茶能达到2万左右,也有14元左右的平价茶新享系列。新政虽然会对高端茶造成一定影响,但可以通过中低端市场来弥补,因此整体影响不大。除专卖渠道外,文新也在通过电商拉动销售。金伟表示,公司在天猫微博上开设店铺,日交易额能达到5万元左右。而另外一家大型茶企信阳毛尖集团,在去年就模仿立顿,推出了平价茶系列。该集团董事长陈世强称:“高端市场毕竟只是小部分群体能够消费的。而中低端市场的潜力则十分巨大,我们现在是要培养工薪阶层喝茶,让13亿人都可以喝得起信阳毛尖、信阳红。”他表示,河南信阳毛尖集团之前有公务茶的产品,但更多产品都在向商品化、平民化进行转型。“两年前,我们就在做结构调整,现在产能销量大部分是我们的中端消费者、普通消费者。”陈世强称。茶叶专家:茶叶倒春寒 最好的办法就是大企救市经济视点报记者 孙雅琼 大企业压缩收茶规模,这让茶叶收购价格一压再压,较之往年市价下跌将近一半。人工成本上涨,茶叶价格下降,平均一斤鲜叶茶农只有将近20元的收益,而且招采茶工也越来越难。所以今年茶叶跟往年相比开采量有所下降。 对于信阳毛尖来讲,今年的春天有点冷。 4月9日晚上,信阳市突然遭遇寒潮,当地茶叶生产受损严重。虽然对大山茶尚未造成多大影响,但浉河港附近平原茶几乎全军覆没。当地茶企何景明茶业负责人告诉记者,4月中旬是信阳毛尖生产的一个高峰期,通称“雨前茶”,品质非常好,市场价格也相对较高。而且浉河区的茶叶大部分的产量还是依靠小山茶(通俗说法就是平原茶)。此次寒潮造成当地平原茶几乎全被冻死,冻死之后茶树至少要半个月才能重新长出嫩芽。该负责人表示:“之前茶农手里根本没抢收下多少茶叶,茶场收茶叶特别困难。许多采茶工因为无茶可采,纷纷踏上回家的路程。仅浉河港一地就损失近百万元。预计近期大山茶价格会小幅上涨。”而这仅仅是信阳毛尖今年所遭遇的冰山一角。 在此前,明前茶(清明之前采摘的茶叶)尚未大量开采,市场上就出现了行情不容乐观的声音。3月底,当地知名茶人、信阳国际茶城运营管理公司总经理欧阳道坤在微博上发布信息称,由于气温上升,信阳毛尖的大面积开采在即,往年此时外地茶商已经云集当地,政府订单也早已开始排队,但今年茶商大多处于观望状态,订单寥寥。信息发出即引起了大范围的讨论。多数人认为,新政出台之后,对以往走高端礼品市场的茶产业造成了很大影响,终端市场销售遇冷,这也造成了茶商观望的局面。在茶商的观望下,信阳当地茶农有些难受。记者了解到,往年一斤鲜叶的人工采摘费用在30至40元。而在今年最低费用也在45元,高山茶人工开采费用最高达60元,平均每斤鲜叶人工费用上涨20元。按照平均4斤鲜叶能够炒制一斤成茶的标准,每斤成茶人工费用上涨80元左右,但成茶市场收购价格并未上涨。人工成本上涨、市场价格下降,这样的局面下,虽然今年平均亩产提高20%,茶农依然无法轻松。4月初,有媒体登出消息,称信阳毛尖村茶农徐强承包的茶园因为招不到采茶工,邀请市民前去免费采摘的新闻。至此,信阳毛尖“倒春寒”消息愈演愈烈。市场遇寒 欧阳道坤告诉记者:“因之前几日气温不高,大山茶还未放量采摘,未显行情变化,小山茶刚全面开采,茶青价格已经落至80元以下,因干茶销售明显不畅,加工厂显出恐慌,倒逼茶青价格。”他表示,预计今年信阳毛尖采摘高峰期不会超过10天(往年在20天以上)。而目前采茶工尚未大量到位,茶区配套设施也严重不足,生活物资价格暴涨。如此种种,都会对茶叶采摘造成影响,从而影响终端市场价格。欧阳道坤称,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看大企业是否出手救市。但当地大型茶企,诸如文新、五云等,少见动作。记者来到信阳毛尖主产区和交易市场浉河港,当地一名茶农告诉记者,自去年以来,文新、五云等企业相比前年收购量就有所下降。大企业压缩收茶规模,这让茶叶收购价格一压再压,较之往年市价下跌将近一半。正值采茶的高峰期,各个茶山上也并未出现大量采茶工,一片茶田里所见者寥寥无几。“人工成本上涨,茶叶价格下降,平均一斤鲜叶茶农只有将近20元的收益,而且招采茶工也越来越难。所以今年茶叶跟往年相比开采量有所下降。”该茶农表示。给信阳毛尖造成困扰的,不仅仅是今年的突发状况。记者走访浉河港,多家茶农谈及销售困难时,都会提及外地茶的影响。信阳市浉河镇国强茶叶合作社负责人刘国强告诉记者:“毛尖主产地除了信阳之外,贵州、武汉、四川等地也都有所生产,但信阳毛尖的气候条件更适宜毛尖生长,茶叶品质也较好。同等品质的毛尖,信阳所产与其他地方一斤价位差距能够达到200元左右。因此许多茶叶贩子往往会大量收购外地茶,再把信阳毛尖和其他地方的毛尖掺杂在一起,以此提高利润。这给当地茶农销售也造成很大影响。”茶企变局 在走访中,多家茶场老板叫苦,他们表示,今年的毛尖虽然丰收,但却未能卖上好价钱,销量也减少很多。记者了解到,这些茶场仅在浉河港附近租赁门面,所销售的茶叶也大多是转卖给外地来收茶的客商,余下的,则靠自己的熟人关系销售,渠道十分有限。这种销售模式下,小茶企很难抵御政策的冲击。欧阳道坤用“刹车太猛,变道不及,形势严峻”来形容目前茶企的状况。在这种情境下,信阳几家大茶企的动态十分耐人寻味。虽然当地茶农称文新茶业自去年以来就在减少鲜叶收购量,但文新公司副总经理金伟告诉记者:“这正是企业布局的一个方面。文新坚持走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的路子,并且不断扩大旗下合作社的规模。公司出钱,农户自己购买肥料,严格按照标准验收。这样既能保证公司旗下农户收益,也能保证茶叶质量。”文新官方数据显示,2012年,文新年销售达到4.2亿。 金伟告诉记者:“公司目前在河南全省有168家直营店,318家加盟店。目前直营店未出现亏损情况,加盟店亏损也较少。”对于新政对茶市的影响,金伟坦言会受冲击,但是整体影响不大。记者在文新专卖店看到,文新茶叶高中低档路线兼而有之。最贵的成茶能达到2万左右,也有14元左右的平价茶新享系列。新政虽然会对高端茶造成一定影响,但可以通过中低端市场来弥补,因此整体影响不大。除专卖渠道外,文新也在通过电商拉动销售。金伟表示,公司在天猫微博上开设店铺,日交易额能达到5万元左右。而另外一家大型茶企信阳毛尖集团,在去年就模仿立顿,推出了平价茶系列。该集团董事长陈世强称:“高端市场毕竟只是小部分群体能够消费的。而中低端市场的潜力则十分巨大,我们现在是要培养工薪阶层喝茶,让13亿人都可以喝得起信阳毛尖、信阳红。”他表示,河南信阳毛尖集团之前有公务茶的产品,但更多产品都在向商品化、平民化进行转型。“两年前,我们就在做结构调整,现在产能销量大部分是我们的中端消费者、普通消费者。”陈世强称。茶叶专家:茶叶倒春寒 最好的办法就是大企救市经济视点报记者 孙雅琼 大企业压缩收茶规模,这让茶叶收购价格一压再压,较之往年市价下跌将近一半。人工成本上涨,茶叶价格下降,平均一斤鲜叶茶农只有将近20元的收益,而且招采茶工也越来越难。所以今年茶叶跟往年相比开采量有所下降。 对于信阳毛尖来讲,今年的春天有点冷。 4月9日晚上,信阳市突然遭遇寒潮,当地茶叶生产受损严重。虽然对大山茶尚未造成多大影响,但浉河港附近平原茶几乎全军覆没。当地茶企何景明茶业负责人告诉记者,4月中旬是信阳毛尖生产的一个高峰期,通称“雨前茶”,品质非常好,市场价格也相对较高。而且浉河区的茶叶大部分的产量还是依靠小山茶(通俗说法就是平原茶)。此次寒潮造成当地平原茶几乎全被冻死,冻死之后茶树至少要半个月才能重新长出嫩芽。该负责人表示:“之前茶农手里根本没抢收下多少茶叶,茶场收茶叶特别困难。许多采茶工因为无茶可采,纷纷踏上回家的路程。仅浉河港一地就损失近百万元。预计近期大山茶价格会小幅上涨。”而这仅仅是信阳毛尖今年所遭遇的冰山一角。 在此前,明前茶(清明之前采摘的茶叶)尚未大量开采,市场上就出现了行情不容乐观的声音。3月底,当地知名茶人、信阳国际茶城运营管理公司总经理欧阳道坤在微博上发布信息称,由于气温上升,信阳毛尖的大面积开采在即,往年此时外地茶商已经云集当地,政府订单也早已开始排队,但今年茶商大多处于观望状态,订单寥寥。信息发出即引起了大范围的讨论。多数人认为,新政出台之后,对以往走高端礼品市场的茶产业造成了很大影响,终端市场销售遇冷,这也造成了茶商观望的局面。在茶商的观望下,信阳当地茶农有些难受。记者了解到,往年一斤鲜叶的人工采摘费用在30至40元。而在今年最低费用也在45元,高山茶人工开采费用最高达60元,平均每斤鲜叶人工费用上涨20元。按照平均4斤鲜叶能够炒制一斤成茶的标准,每斤成茶人工费用上涨80元左右,但成茶市场收购价格并未上涨。人工成本上涨、市场价格下降,这样的局面下,虽然今年平均亩产提高20%,茶农依然无法轻松。4月初,有媒体登出消息,称信阳毛尖村茶农徐强承包的茶园因为招不到采茶工,邀请市民前去免费采摘的新闻。至此,信阳毛尖“倒春寒”消息愈演愈烈。市场遇寒 欧阳道坤告诉记者:“因之前几日气温不高,大山茶还未放量采摘,未显行情变化,小山茶刚全面开采,茶青价格已经落至80元以下,因干茶销售明显不畅,加工厂显出恐慌,倒逼茶青价格。”他表示,预计今年信阳毛尖采摘高峰期不会超过10天(往年在20天以上)。而目前采茶工尚未大量到位,茶区配套设施也严重不足,生活物资价格暴涨。如此种种,都会对茶叶采摘造成影响,从而影响终端市场价格。欧阳道坤称,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看大企业是否出手救市。但当地大型茶企,诸如文新、五云等,少见动作。记者来到信阳毛尖主产区和交易市场浉河港,当地一名茶农告诉记者,自去年以来,文新、五云等企业相比前年收购量就有所下降。大企业压缩收茶规模,这让茶叶收购价格一压再压,较之往年市价下跌将近一半。正值采茶的高峰期,各个茶山上也并未出现大量采茶工,一片茶田里所见者寥寥无几。“人工成本上涨,茶叶价格下降,平均一斤鲜叶茶农只有将近20元的收益,而且招采茶工也越来越难。所以今年茶叶跟往年相比开采量有所下降。”该茶农表示。给信阳毛尖造成困扰的,不仅仅是今年的突发状况。记者走访浉河港,多家茶农谈及销售困难时,都会提及外地茶的影响。信阳市浉河镇国强茶叶合作社负责人刘国强告诉记者:“毛尖主产地除了信阳之外,贵州、武汉、四川等地也都有所生产,但信阳毛尖的气候条件更适宜毛尖生长,茶叶品质也较好。同等品质的毛尖,信阳所产与其他地方一斤价位差距能够达到200元左右。因此许多茶叶贩子往往会大量收购外地茶,再把信阳毛尖和其他地方的毛尖掺杂在一起,以此提高利润。这给当地茶农销售也造成很大影响。”茶企变局 在走访中,多家茶场老板叫苦,他们表示,今年的毛尖虽然丰收,但却未能卖上好价钱,销量也减少很多。记者了解到,这些茶场仅在浉河港附近租赁门面,所销售的茶叶也大多是转卖给外地来收茶的客商,余下的,则靠自己的熟人关系销售,渠道十分有限。这种销售模式下,小茶企很难抵御政策的冲击。欧阳道坤用“刹车太猛,变道不及,形势严峻”来形容目前茶企的状况。在这种情境下,信阳几家大茶企的动态十分耐人寻味。虽然当地茶农称文新茶业自去年以来就在减少鲜叶收购量,但文新公司副总经理金伟告诉记者:“这正是企业布局的一个方面。文新坚持走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的路子,并且不断扩大旗下合作社的规模。公司出钱,农户自己购买肥料,严格按照标准验收。这样既能保证公司旗下农户收益,也能保证茶叶质量。”文新官方数据显示,2012年,文新年销售达到4.2亿。 金伟告诉记者:“公司目前在河南全省有168家直营店,318家加盟店。目前直营店未出现亏损情况,加盟店亏损也较少。”对于新政对茶市的影响,金伟坦言会受冲击,但是整体影响不大。记者在文新专卖店看到,文新茶叶高中低档路线兼而有之。最贵的成茶能达到2万左右,也有14元左右的平价茶新享系列。新政虽然会对高端茶造成一定影响,但可以通过中低端市场来弥补,因此整体影响不大。除专卖渠道外,文新也在通过电商拉动销售。金伟表示,公司在天猫微博上开设店铺,日交易额能达到5万元左右。而另外一家大型茶企信阳毛尖集团,在去年就模仿立顿,推出了平价茶系列。该集团董事长陈世强称:“高端市场毕竟只是小部分群体能够消费的。而中低端市场的潜力则十分巨大,我们现在是要培养工薪阶层喝茶,让13亿人都可以喝得起信阳毛尖、信阳红。”他表示,河南信阳毛尖集团之前有公务茶的产品,但更多产品都在向商品化、平民化进行转型。“两年前,我们就在做结构调整,现在产能销量大部分是我们的中端消费者、普通消费者。”陈世强称。茶叶专家:茶叶倒春寒 最好的办法就是大企救市经济视点报记者 孙雅琼 大企业压缩收茶规模,这让茶叶收购价格一压再压,较之往年市价下跌将近一半。人工成本上涨,茶叶价格下降,平均一斤鲜叶茶农只有将近20元的收益,而且招采茶工也越来越难。所以今年茶叶跟往年相比开采量有所下降。 对于信阳毛尖来讲,今年的春天有点冷。 4月9日晚上,信阳市突然遭遇寒潮,当地茶叶生产受损严重。虽然对大山茶尚未造成多大影响,但浉河港附近平原茶几乎全军覆没。当地茶企何景明茶业负责人告诉记者,4月中旬是信阳毛尖生产的一个高峰期,通称“雨前茶”,品质非常好,市场价格也相对较高。而且浉河区的茶叶大部分的产量还是依靠小山茶(通俗说法就是平原茶)。此次寒潮造成当地平原茶几乎全被冻死,冻死之后茶树至少要半个月才能重新长出嫩芽。该负责人表示:“之前茶农手里根本没抢收下多少茶叶,茶场收茶叶特别困难。许多采茶工因为无茶可采,纷纷踏上回家的路程。仅浉河港一地就损失近百万元。预计近期大山茶价格会小幅上涨。”而这仅仅是信阳毛尖今年所遭遇的冰山一角。 在此前,明前茶(清明之前采摘的茶叶)尚未大量开采,市场上就出现了行情不容乐观的声音。3月底,当地知名茶人、信阳国际茶城运营管理公司总经理欧阳道坤在微博上发布信息称,由于气温上升,信阳毛尖的大面积开采在即,往年此时外地茶商已经云集当地,政府订单也早已开始排队,但今年茶商大多处于观望状态,订单寥寥。信息发出即引起了大范围的讨论。多数人认为,新政出台之后,对以往走高端礼品市场的茶产业造成了很大影响,终端市场销售遇冷,这也造成了茶商观望的局面。在茶商的观望下,信阳当地茶农有些难受。记者了解到,往年一斤鲜叶的人工采摘费用在30至40元。而在今年最低费用也在45元,高山茶人工开采费用最高达60元,平均每斤鲜叶人工费用上涨20元。按照平均4斤鲜叶能够炒制一斤成茶的标准,每斤成茶人工费用上涨80元左右,但成茶市场收购价格并未上涨。人工成本上涨、市场价格下降,这样的局面下,虽然今年平均亩产提高20%,茶农依然无法轻松。4月初,有媒体登出消息,称信阳毛尖村茶农徐强承包的茶园因为招不到采茶工,邀请市民前去免费采摘的新闻。至此,信阳毛尖“倒春寒”消息愈演愈烈。市场遇寒 欧阳道坤告诉记者:“因之前几日气温不高,大山茶还未放量采摘,未显行情变化,小山茶刚全面开采,茶青价格已经落至80元以下,因干茶销售明显不畅,加工厂显出恐慌,倒逼茶青价格。”他表示,预计今年信阳毛尖采摘高峰期不会超过10天(往年在20天以上)。而目前采茶工尚未大量到位,茶区配套设施也严重不足,生活物资价格暴涨。如此种种,都会对茶叶采摘造成影响,从而影响终端市场价格。欧阳道坤称,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看大企业是否出手救市。但当地大型茶企,诸如文新、五云等,少见动作。记者来到信阳毛尖主产区和交易市场浉河港,当地一名茶农告诉记者,自去年以来,文新、五云等企业相比前年收购量就有所下降。大企业压缩收茶规模,这让茶叶收购价格一压再压,较之往年市价下跌将近一半。正值采茶的高峰期,各个茶山上也并未出现大量采茶工,一片茶田里所见者寥寥无几。“人工成本上涨,茶叶价格下降,平均一斤鲜叶茶农只有将近20元的收益,而且招采茶工也越来越难。所以今年茶叶跟往年相比开采量有所下降。”该茶农表示。给信阳毛尖造成困扰的,不仅仅是今年的突发状况。记者走访浉河港,多家茶农谈及销售困难时,都会提及外地茶的影响。信阳市浉河镇国强茶叶合作社负责人刘国强告诉记者:“毛尖主产地除了信阳之外,贵州、武汉、四川等地也都有所生产,但信阳毛尖的气候条件更适宜毛尖生长,茶叶品质也较好。同等品质的毛尖,信阳所产与其他地方一斤价位差距能够达到200元左右。因此许多茶叶贩子往往会大量收购外地茶,再把信阳毛尖和其他地方的毛尖掺杂在一起,以此提高利润。这给当地茶农销售也造成很大影响。”茶企变局 在走访中,多家茶场老板叫苦,他们表示,今年的毛尖虽然丰收,但却未能卖上好价钱,销量也减少很多。记者了解到,这些茶场仅在浉河港附近租赁门面,所销售的茶叶也大多是转卖给外地来收茶的客商,余下的,则靠自己的熟人关系销售,渠道十分有限。这种销售模式下,小茶企很难抵御政策的冲击。欧阳道坤用“刹车太猛,变道不及,形势严峻”来形容目前茶企的状况。在这种情境下,信阳几家大茶企的动态十分耐人寻味。虽然当地茶农称文新茶业自去年以来就在减少鲜叶收购量,但文新公司副总经理金伟告诉记者:“这正是企业布局的一个方面。文新坚持走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的路子,并且不断扩大旗下合作社的规模。公司出钱,农户自己购买肥料,严格按照标准验收。这样既能保证公司旗下农户收益,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pH值测定作业考核试题(答案)
- 2025年北京企业大数据可视化与报告制作服务协议
- 2025年校园安全门禁系统采购与全方位售后服务合同
- 2025学年度综合素质提升班主任辅导服务合同
- 2025年全面优化校园体育器械采购与维护服务合同
- 2025年度绿色包装纸箱研发及环保型原材料供应链合作协议
- 2025年度立体停车库建设与车位使用权转让合同范本
- 2025年有机农产品直销合作框架协议-绿色食品采购合同
- 2025年度超跑长途运输与专业仓储管理合同
- 2025年度全国养老服务机构信息化资源整合与社会保障合作协议
- 头皮健康与头发生长关系的研究
- Odoo面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全国I卷英语 高考真题
- 科技论文写作 第2版 课件 第1-5章 科技论文写作概述-英文科技论文的写作
- 北京车牌结婚过户协议书
- 赃款退还协议书
- 中华护理学会团体标准|2024 针刺伤预防与处理
- 肌少症知识试题及答案
- 北京市石景山区2025年中考一模英语试题(含答案)
- 2025年教师参加初中英语新教材培训心得体会
- 2025-2030中国陶瓷涂料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