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职业卫生监测分析规范.doc_第1页
环境、职业卫生监测分析规范.doc_第2页
环境、职业卫生监测分析规范.doc_第3页
环境、职业卫生监测分析规范.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动火分析规范1 范围 本部分适用于公司内一类动火分析、二类动火分析和受限空间分析。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的引用而构成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时采用下列标准的最新版本。GB/T 190 危险货物包装标志GB/T 601 化学试剂 标准滴定溶液的制备GB/T 602 化学试剂 杂质测定用标准溶液的制备GB/T603 化学试剂 试验方法中所用制剂及制品的制备GB/T 6682 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3 技术要求 动火应符合表1所示的技术要求: 表1 技术要求项目指标值(范围)混合可燃气体的允许浓度,%(体积分数)0.5氨(NH3)的允许浓度,%(体积分数)0.5氧(O3)的允许浓度,%(体积分数)18214 试验方法4.1试验方法说明 本标准所用试剂和水在没有注明其他要求时,均指分析纯试剂和符合GB/T6682中规定的三级水。试验中所用标准滴定溶液、杂质标准溶液、制剂及制品,在没有注明其他要求时均按GB/T601、GB/T602、GB/T603标准制备。4.2混合可燃气体的测定4.2.1 方法原理利用测爆仪测定,其根据热化学原理,利用敏感元件(铂丝活化元件),遇到可燃气体时,发生热化学反应,放出热量,使敏感元件的险值发生变化,检测桥路失去平衡,由电表直接指示出可燃气体已达到危险的程度。4.2.2仪器与试剂测爆仪:SP 112型4.2.3试验步骤: 打开仪器预热3分钟,将仪器取样管靠近所要测定的地点,直到仪器读数稳定为止,记录仪器显示结果。测定完毕,及时吸入新鲜空气,使显示回到零位,关闭仪器。(注(1)尽量在动火点的周围多测几个点,保证动火的安全性。(2)测量结果超过0.5,仪器会自动报警,不能动火。(3)时限一般为半天,工作过程有间隔,二次作业要进行分析。 将可燃气体爆炸浓度的下限值作为100%分度。如四烷(CH4)的爆炸下限为5%(体积分数),当仪器显示值为50%(或直接显示50),刚四烷(CH4)浓度为2.5%(体积分数)。4.2.4报出结果 按式(1)计算混合可燃气体的体积娄数,数值以%表示:混合可燃气体浓度%(体积分数)=仪器显示值%*爆炸下限 -(1)式中:爆炸下限-现场待测气体中浓度较高组分的爆炸下限值。根据计算结果按下述判断是否可以动火:当混合可燃气体含量0.5%(体积分数),可以动火;当混合可燃气体含量0.5%(体积分数),不可以动火。4.2.5 注意事项4.2.5.1 进入生产装置区动火,应穿长袖工作服、劳保鞋、戴好安全帽、防护眼镜、防护手套。女职工进入生产装置区禁止披长发、穿高跟鞋。4.2.5.2 进入动火地点,应先观察周围设备及物质,确认安全后进行动火分析。4.2.5.3 在打开仪器时,如果发现无反应,则可能敏感元件铂丝中毒,应更换备件。4.2.5.4 现场范围大,需多次进行测定时,应随时校正仪器零位。4.2.5.5 动火采样时应尽量采集可燃气体含量高的气样,必要时可在动火部位多处进行独立测定,以保证动火操作安全进行。4.2.5.6 进入现场进行动火分析,必须做好风险评估并采取相应防范措施。 4.3氨的测定4.3.1 氨的动火分析4.3.1.1 方法原理 根据酸碱中和原理,利用硫酸溶液吸收含氨气体,以甲基红作指示剂,由根据硫酸标准滴定溶液的使用体积消耗量可得气体中氨含量。4.3.1.2 仪器与试剂大型气泡吸收管;硫酸标准测定溶液:C(1/2H2SO4)=0.1mol/L; 甲基红指示剂(2g/L):称取0.2克甲基红(AR),溶于无水乙醇(AR)并稀释至100ML 。4.3.1.3 试验步骤 用移液管准确加入2.00mL硫酸标准滴定溶液C(1/2H2SO4)=0.1mol/L于大型气泡吸收管中,加入2滴四基红指示剂(2g/L)及10mL蒸馏水。将吸收管移至现场采样点,与大气采样器连接,调整采气速度为1.0L/min,采样2分钟后,关大气采样仪开关,观察吸收管内溶液的颜色。4.3.1.4 报出结果若吸收管内溶液的颜色仍呈红色,则氨含量0.5%(体积分数),可以动火。若吸收管内溶液的颜色变为橙红色至黄色,则氨含量0.5%(体积分数),不能动火、4.3.1.5注意事项4.3.1.5.1 进入生产装置区动火,应穿长袖工作服、劳保鞋、戴好安全帽、防护眼镜、防护手套。女职工进入生产装置区禁止披长发、穿高跟鞋。4.3.1.5.2 进入动火地点,应先观察周围设备及物质,确认安全后进行动火分析。4.3.1.5.3 现场范围大,需多次进行测定时,应随时校正仪器零位。4.3.1.5.4 动火采样时应尽量采集可燃气体含量高的气样,必要时可在动火部位多处进行独立测定,以保证动火操作安全进行。4.3.1.5.5 进入现场进行动火分析,必须做好风险评估并采取相应防范措施4.3.1.5.6 为了方便现场测定,不详细计算氨含量,直接判断氨含量大于或小于0.5%(体积分数)。4.3.1.5.7 采气过程中不得吸入液体,否则可能导致分析误差。4.3.2 受限空间中氨的分析4.3.2.1方法原理 根据酸碱中和原理,利用硫酸溶液吸收含氨气体,以甲基红作指示剂,由根据硫酸标准滴定的使用体积消耗量可得气体中氨含量。4.3.2.2 仪器与试剂大型气泡吸收管;硫酸标准测定溶液:C(1/2H2SO4)=0.01mol/L; 甲基红指示剂(2g/L):称取0.2克甲基红(AR),溶于无水乙醇(AR)并稀释至100ML 4.3.2.3 试验步骤 用移液管准确加入1.00mL硫酸标准滴定溶液C(1/2H2SO4)=0.01mol/L于大型气泡吸收管中,加入2滴四基红指示剂(2g/L)及10mL蒸馏水。将吸收管移至现场采样点,与大气采样器连接,调整采气速度为1.0L/min,采样5分钟后,关大气采样仪开关,观察吸收管内溶液的颜色。4.3.1.5 报出结果若吸收管溶液呈红色,则氨含量30mg/m3,可以进入受限空间进行作业。若吸收管溶液变为橙红色至黄色,则氨含量30mg/m3,不能进入受限空间进行作业。4.3.2.5 注意事项4.3.2.5.1进入生产装置区动火,应穿长袖工作服、劳保鞋、戴好安全帽、防护眼镜、防护手套。女职工进入生产装置区禁止披长发、穿高跟鞋。4.3.2.5.2 进入动火地点,应先观察周围设备及物质,确认安全后进行动火分析。4.3.2.5.3 现场范围大,需多次进行测定时,应随时校正仪器零位。4.3.2.5.4 动火采样时应尽量采集可燃气体含量高的气样,必要时可在动火部位多处进行独立测定,以保证动火操作安全进行。4.3.2.5.5 进入现场进行动火分析,必须做好风险评估并采取相应防范措施4.3.2.5.6 为了方便现场测定,不详细计算氨含量,直接判断氨含量大于或小于30mg/m3。4.3.2.5.7 采气过程中不得吸入液体,否则可能导致分析误差。4.4氧含量的测定4.4.1 方法原理 利用测氧仪测定,其原理为:测氧仪传感器为电公学谱法隔膜式氧电极、它采用铂阴极、银-氯化银,氯化钾作电解液,隔膜材料为聚全氟乙丙烯膜,此膜选择的透过氧。电极电流成正比于气体中氧含量,经模数转换和译码驱动,通过屏幕显示出氧的百分含量。电极反应如下: O2+2H2O+4E 4OH- Ag+ + Cl- AgCl4.4.2 仪器与试剂 测氧仪:OX 100A型4.4.3 试验步骤 打开仪器,将开关旋至50档位置,稳定23分钟,调整大气采样器采气速度为0.5L/min,采样1min,吸入新鲜空气,调21%旋钮,使屏幕显示21.0。 将仪器取样管靠近所要测定的地点,调整大气采样器采气速度为0.5L/min,采样3min,待仪器读数稳定后,记录仪器显示结果,测定完毕,关闭仪器。4.4.4 报出结果 仪器显示值即为待测气体的氧含量的体积分数4.4.5 注意事项4.4.5.1 进入生产装置区动火,应穿长袖工作服、劳保鞋、戴好安全帽、防护眼镜、防护手套。女职工进入生产装置区禁止披长发、穿高跟鞋。4.4.5.2 进入动火地点,应先观察周围设备及物质,确认安全后进行动火分析。4.4.5.3 进入现场进行动火分析,必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