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眼中的近代历史转折点.doc_第1页
我眼中的近代历史转折点.doc_第2页
我眼中的近代历史转折点.doc_第3页
我眼中的近代历史转折点.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我眼中的近代历史转折点简析辛亥革命1911年的辛亥革命已过去百年,一个世纪的光阴,如弹指一挥。透过影像和文字,百年后的我们,依稀还能看见,那“振兴中华”的旗帜下,奔走呼号的身影;依稀还能听见,那武昌城头的血雨腥风中,振聋发聩的炮响。那是一场成功的革命。那一年,两千年君主专制,在起义声里走向终点;那一年,中华民国得以成立,临时约法得以颁布;那一年,在孙中山先生的带领下,开创了民主革命的新纪元。那是一场失败的革命。新建立的制度,终没有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新成立的国家,终以同旧势力的妥协而退回原点。中国人民依旧生活在贫穷、动荡的苦难之中。然而,成功或失败的结果,在百年的长河里都已变得毫无意义。辛亥革命终究是中国近代史上,中国人民为救亡图、振兴中华而奋起革命的一个里程碑,它使中国发生了历史性的巨变,它是中国近代历史的转折点,给中国带来了深远的影响。20世纪初,帝国主义日益扩大了对中国的侵略。外国在华投资规模急剧扩大,它们扩大设厂规模,争夺对华铁路、矿山的利权,甚至明目张胆地“转让”在华特权,并企图将势力范围相互渗透。然而在愈加严重的外患情况下,帝国主义的走狗清王朝财政开支激增数倍,不仅一次又一次追加旧税,更是层出不穷地开立各种新税。沉重的苛捐杂税再加上各级官员贪污腐败、中饱私囊,百姓生活苦不堪言,致使民怨沸腾。所以说,这场革命的发生是当时民族危机加深,社会矛盾激化的结果。1901年辛丑条约签订后,清政府彻底放弃抵抗外国侵略,甘当“洋人的朝廷”。同时,国人对清政府更加失望,国内要求变革的呼声日益高涨。面对如此困境,清政府开始施行“新政”,陆续推行一些改革并宣布“预备仿行宪政”,学习日本实现君主立宪。然而清政府改革的根本目的是在于延续其反动统治,这便决定了它非但不能挽救清王朝,反而使社会矛盾更加激化,加重危机。此时,革命力量也已基本形成。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得到了初步发展。然而为了更好的发展资本主义,冲破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禁锢,民族资产阶级急需其政治利益的代言人和经济利益的维护者,而这正是资产阶级革命派形成的阶级基础,其中的骨干力量是一批青年知识分子。清政府派出的留学生在国外接触了西方资本主义思想文化,对世界大势与国内民族危机有着更敏锐的认识,而这些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便成了辛亥革命的中坚力量。从根本上说,近代中国的革命是被外国侵略者和本国封建统治者逼迫出来的。中国许多革命先驱也曾尝试以和平手段推进中国的变革与进步,但却发现这是根本不可能的事,以孙中山为领导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不得不决心以武装起义推翻清政府统治。一批新兴知识分子使民主革命思想得以广泛传播。其中革命书籍报刊以章炳麟的驳康有为论革命书、邹容的革命军、陈天华的警世钟、猛回头为代表。各地的资产阶级革命团体也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华兴会、科学补习会、光复会、岳王会等。在1905年8月20日孙中山、黄兴、宋教仁等在日本东京成立的中国同盟会,以民报为机关报,确定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为政治纲领,该纲领被孙中山概括为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三民主义。这是近代中国第一个领导资产阶级革命的全国性政党,它的成立标志着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学说,初步描绘出中国还不曾有过的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是一个比较完整而明确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它的提出,对推动革命的发展产生了重大而积极的影响。同盟会先后发动多起武装起义,其中影响最大的是1911年4月27日的“黄花岗起义”。1911年10月10日晚湖北新军第八营革命党人打响了起义的第一枪。武昌起义掀起了辛亥革命的高潮,在一个月内就有13个省以及上海和许多州县宣布起义,脱离清政府统治。1912年2月12日,清帝被迫退位。在中国延续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终于覆灭。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临时大总统,改国号为中华民国,成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性质的革命政权中华民国临时政府。1912年3月,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法典。临时约法是以根本大法的形式废除了两千多年来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确认了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政治制度。辛亥革命给人们带来一次思想上的解放。它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民族资本主义的经济力量在短短几年内就有了显著的增长,无产阶级队伍也迅速壮大起来。它激发了人民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觉醒,打开了思想进步的闸门。它促使社会经济、思想习惯和社会风俗等方面发生了新的积极变化,有助于人们的精神解放。它不仅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而且推动了亚洲各国特别是越南、印度尼西亚等国的国民解放运动的高涨。南京临时政府只存在了三个月就夭折了。北洋军阀政府从政治上、经济上和文化思想上对辛亥革命进行了全面的反攻倒算。资产阶级革命派在中国建立一个独立、民主的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梦想破灭了。列宁说:“判断历史的功绩,不是根据历史活动家有没有提供现代所要求的东西,而是根据他们比他们的前辈提供了新的东西。”正如陈锡祺所评价的:在五千年文明史的中国大地上,建立起一个新共和国,这是孙中山及其战友比他们的前辈(包括伟大的太平天国革命中的农民领袖)提供了崭新的东西。辛亥革命以同旧势力妥协告终。孙中山曾沉痛地说:“政治上、社会上种种黑暗腐败比前清更甚,人民困苦日甚一日。”辛亥革命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但它暴露出革命中存在的问题,证实了资产阶级共和国的道路在中国是行不通的。领导这次革命资产阶级政党同盟会缺乏明确反帝纲领和具体行动,由于资产阶级历史的局限性,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对帝国主义的本质认识不清楚。资产阶级把革命目标只限于反对清朝皇帝,认为“清帝退位”就是专制已除,革命大告成功了,对反对封建主义认识不彻底。资产阶级革命派害怕帝国主义出面干涉,恐惧农民群众把反帝反封建斗争深入开展下去,掌权以后压制工农群众的革命运动,解除群众武装,基层政权基本上没有触动。毛泽东曾指出:“国民革命需要一个大的农村变动,辛亥革命没有这个变动,所以失败了。”因而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势力勾结下,革命遭到失败是难免的。革命领导人未能发动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农民群众参加斗争。失去动员农民群众的作用,脱离人民群众,革命派力量显得十分弱小。而其根本性是资产阶级革命派没有一个坚强的领导核心,缺乏一个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斗争纲领。组织上不巩固,同盟会内部复杂,政治信仰不一致,思想上缺乏统一信仰。革命中出现如此多的问题,充分地暴露出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外加上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势力的破坏,政党政治、议会等充分地证明了资产阶级共和国的道路在中国是行不通的。即使资产阶级共和国的道路在中国行不通,但从中我们总结很多经验,得到很多教训和启示。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已经陷入绝境,中国民主资产阶级也不能领导中国革命前进,先进的中国人需要进行新的探索,为中国谋求新的出路。那么,中国该谋求怎样的新出路,有了新出路又该怎样走?首先,在政治上,辛亥革命敢把神圣不可侵犯的皇帝拉下马,封建专制制度不能统治中国,并且资产阶级共和制度也不能领导中国,故需探索民主共和制度,以引导中国走向富强。辛亥革命把反动的封建帝制扫进历史的垃圾堆,为此后的革命积累了经验。它引领的政治风暴使一切专制的制度无法占领地位,也许真正的民主共和制度尚未形成,但中国人民心深处的民族独立,人民民主的政治理念已经形成。在辛亥革命后的斗争岁月中,中国人民努力践行者孙中山梦寐的“天下为公”、“世界大国”。其次,在经济上,辛亥革命开创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次腾飞,把一个贫穷落后的国家引向了近代化的发展。在革命政府的奖励、推动下,一个兴办近代工业的热潮在全国范围内兴起,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黄金时代”来临。孙中山辞去大总统的职务后,认为“近日满清退位,中华民国成立,民族民权两民主俱达”,“政治上革命今已如愿而尝矣”,此后乃是“以民生主以为归宿,即是注重实业。”虽然这是对形势的错误估计,但却真的给近代化经济带来了生机。孙中山亲自制定的实业计划蓝图中,详细地阐述了中国的发展之路。以发展交通为重点,提出建招铁路、公路干线、疏通运河、新建港口,计划通过交通线联通工业区,走近代化工业之路,以改变中国农业经济的发展现状,实现中国工业化。虽有些措施不切实际,但深深影响了中国,有着不可估量的生命力。它也引导中国向工业化之路发展。再次,在思想文化、社会习尚上,辛亥革命也开创了一代新风。资产阶级的自由、平等、博爱的新思想,开始吹拂古老的中国大地,砸碎了“忠君尽道”的封建专制文化的枷锁,人们开始用新的道德观念核心的价值观念思考问题认识社会,封建道德日益为人民所遗弃,思想界得以解放,为后期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共产党崛起承传中山先生志业奠定了思想根基。在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