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德港三都澳港区漳湾作业区.doc_第1页
宁德港三都澳港区漳湾作业区.doc_第2页
宁德港三都澳港区漳湾作业区.doc_第3页
宁德港三都澳港区漳湾作业区.doc_第4页
宁德港三都澳港区漳湾作业区.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宁德港三都澳港区漳湾作业区8#、9#泊位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公参简本建设单位:宁德市港务有限公司编制单位: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该研究所2011年11月1、工程分析1.1工程组成(1)项目名称:宁德港三都澳港区漳湾作业区8#、9#泊位工程(2)建设单位:宁德市港务有限公司(3)项目性质:新建码头工程(4)地理位置:位于宁德市漳湾镇下塘村下塘港务3000吨级码头下游约2公里处的小岁屿(5)建设工期:18个月(6)项目总投资:48084.7万元(7)建设内容与营运规模:宁德港三都澳港区漳湾作业区8#泊位建设等级为5000吨级客运泊位(兼顾滚装),对应年客运吞吐量为10万人次,滚装车辆2万辆;9#泊位建设等级为3万吨级通用泊位(兼顾5万吨散货船),对应年货运吞吐量为150万吨,其中:碎石100万吨,石板材20万吨,钢材28.8万吨,其他件杂货1.2万吨。(8)设计代表船型本工程设计代表船型除5万吨散货船由业主提供外,其他的船型尺度均参照“海港总平面设计规范(JTJ211-99)局部修订”中设计船型尺度选用,其主要尺度见表1-1。表1-1 设计代表船型尺度表设计代表船型船长(m)型宽(m)型深(m)满载吃水(m)备注5000吨级客船129189.65.38#泊位设计船型5000GT客货滚装船1362612.05.78#泊位兼顾船型3万吨级杂货船19227.615.511.09#泊位设计船型5万吨级散货船19032.317.012.89#泊位兼顾船型业主提供船型(8)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工程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见表1-2。表1-2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序号项目名称单 位数 量备 注1年吞吐量1-1货运万t/年1501-2客运人次/年101-3滚装汽车万辆/年22码头2-15000吨级客运泊位(兼顾滚装)个18#泊位2-23万吨级通用泊位(兼顾5万吨散货船)个19#泊位3驳岸m14104总用地面积万m225.15堆场面积m2587806仓库面积m276807房屋建筑面积m2312028停车场面积m2143459场内道路面积m26397010绿化面积m2219801.2工程概况1.2.1工程平面布置近年来,国家对海岛及其周边海域生态系统的保护日益重视,相继颁发了海岛保护的相关法律及规定。本工程使用岸线大部分位于无居民岛小岁屿前沿,码头的总平面布置应充分考虑对无居民岛屿保护的相关规定。为此,本工程在平面布置上:、留出海岛保护区。海岛保护区大部分位于8#泊位后,面积3.80万m2,约占小岁屿面积8.46万m2的44.9%;、沿海岛保护区后沿开炸出一条面宽20m的过水渠,以保护海岛自然属性,并设置栈桥以联接码头前方堆场和后方堆场。划出海岛保护区,确定联岛方案后,根据工程水、陆域的水文地质等自然条件,年吞吐量,靠泊船型,以及码头前沿装卸工艺设备配置及堆场工艺布置,进行了总平面布置。1、码头布置 8#泊位8#泊位为5000吨客运(兼顾滚装)浮码头布置型式,前沿线布置在水深-14m附近,占用岸线长度153m。钢趸船总长度100m,趸船尺度为100m20m3m,设计吃水1.0m。浮码头的系留采用撑杆和锚链系统,钢趸船下设置两对内八字锚和一对垂直锚,内八字锚与码头前沿线夹角为25和10。钢趸船设置两座钢引桥和4根钢撑杆,码头通过两座钢引桥和后方陆域连接,钢引桥长51.5m,宽6m,钢引桥搁置在驳岸前沿的桥台上;撑杆长51.5m,靠岸侧搁置在驳岸前沿的撑杆台上。陆域的顶标高取+5.40m,钢引桥在设计低水位时坡度为1:8,可满足旅客上下船要求;为满足滚装作业1:10的坡度要求,滚装作业时的潮位应不低于-1.8m。为了兼顾滚装要求,在8#泊位与9#泊位之间预留了能满足5000吨级客货滚装功能的可移动滚装平台,其长26米(含10米长的1:10斜坡段),宽22米。客船靠泊时,移动平台都放在浮码头的东侧;在需要滚装作业时,移动平台需要先从趸船侧面拖移至前方,固定后,方能提供汽车滚装上岸。接驳方式灵活。5000吨级滚装船舶需占用相邻的9#泊位部分码头前沿线92m。 9#泊位9#泊位为3万吨级通用泊位(兼顾5万吨散货船),9#泊位根据作业区的规划及水陆域条件,码头前沿线布置在水深-10m附近,前沿线基本上与等深线平行,占用岸线长230m,码头前方作业地带宽50m,高程为+5.40m,码头前沿设计底标高-17.3m。8#泊位若停靠5000吨级滚装船时,9#泊位只剩下138m长,经核算,只能停靠5000吨级杂货船。2、陆域平面布置港区陆域驳岸总长度为360m,陆域纵深为819m,陆域总面积为25.07万。 8#泊位8#泊位陆域驳岸长为130m,客、货运通道与后方陆域间以海岛保护区相隔,陆域占地总面积4.73万m2。为便于旅客、车辆交通流的有序组织和管理,平面布置方案采用旅客、待渡车辆分区布置,分流作业的方式。旅客集散区位于9#泊位的西北侧。对台客运大楼内设海关安检设施,其后方区域对社会公众开放,该区布置有疏散广场(站前广场)、停车场和绿化带等设施,共建设小汽车车位88个,大客车车位23个。由于客运大楼距码头平台较远,且中间隔有海岛保护区,需绕行,路程约660m,为缩短旅客上下船时间,在客运大楼前设旅客转运站,由港内大巴接送旅客上、下船,设客运专用通道,双车道,宽7m。滚装车辆集散区集中位于旅客集散区的东南侧,采用绿化隔离带及透空式围栏与旅客集散区及外界区域隔离。区域内分为候检停车场和候船停车场二大块。安检中心布设在候检停车场中间,建筑面积为540m2,内部有车辆安检系统、地磅等一关三检设施。该泊位的大门也按客、货运通道分离的原则并排分设两个大门,同时为了加强管理,在大门北侧还设有门卫和探头。 9#泊位9#泊位占用岸线长为230m,陆域纵深为819m,占用陆域总面积20.34万,码头与后方陆域采用连片式。港区间隔布置横向和纵向道路,主干道路面宽度20m,次干道路面宽度9m,道路转弯半径12m。陆域纵深600m内后方主要布置堆场和仓库,纵深600-850m范围内布置9#泊位的生产、生活辅助设施,包括综合办公楼、生活区、机修车间、装卸机械机修场地、地磅、大门和门卫等。其中综合办公楼和生活区设在左侧,生产辅助设施和仓库则安放在右侧。港区西侧与拟建的宁德市漳湾大型钢铁项目公路相连,另外还在港外规划布置港外停车场作为集疏运场地,可实现快速集疏运。1.2.2 水工结构根据拟建码头区的水文、地质等自然条件,拟建场地覆盖土层承载力差,工程性能差,但厚度较薄,8#泊位和9#泊位码头主体结构拟采用重力式方案。1、码头结构(1)8#泊位码头根据总平面布置采用趸船结构,岸线总长130m,趸船长宽高为100m30m3m。钢引桥采用桁架式结构,长51.5m,宽6m。撑杆长51.5m。桥台以及撑杆墩结合码头前沿驳岸采用半直立式结构。上部结构为M15浆砌块石挡墙,胸墙基础为抛填块石基床(100-100kg),并夯实处理,然后现浇混凝土压顶厚1.0m,宽1.0m,顶标高5.4m。局部钢引桥墩位置现浇钢筋砼结构厚3.0m,宽3.0m,顶标高5.4m。局部撑杆墩位置现浇钢筋砼结构厚3.8m,宽4.0m。顶标高5.4m。基床护面坡度为1:1.5,采用后侧回填开山石。(2)9#泊位码头采用重力式沉箱结构,沉箱座落在抛填10100kg块石并夯实处理的基础上,持力层为中风化花岗岩或微风化花岗岩,基床顶面高程-17.3m,其基床厚度不小于1m。基床上安放C35钢筋砼沉箱,标准沉箱长宽高=15.27m9.00m16.70m,前后趾均长1.2m,沉箱顶高程为-0.6m;沉箱前壁400mm、后壁厚350mm,侧壁厚300mm,隔板厚250mm,底板厚550mm,单个沉箱重量约为1316吨左右,沉箱采用半潜驳或气囊下水、运至现场后安装。沉箱内回填中粗砂,上层回填小块石(1050kg),然后再铺设250mm厚二片石垫层和250mm400mm厚的贫混凝土垫层。沉箱上现浇C40砼胸墙,胸墙嵌入沉箱400mm,胸墙高6.4m,其顶高程为5.4m。沉箱采用平接,沉箱垂直缝宽为67mm68mm。沉箱后侧回填抛石棱体(10100kg块石)回填至高程-0.6m,为减少沉降,采用25T振动压路机碾压压实处理。然后继续抛填10100kg的块石分层碾压至码头顶面。抛石棱体后回填开山石。(3)9#上游侧驳岸结构采用半直立式,上部浆砌M15块石挡墙,挡墙高度5.0m。顶上现浇砼压顶宽1.2m,高1.0m。挡墙基础采用10100kg抛石基础,基础顶标高-0.6m,外坡1:1.5。2、滚装上岸系统滚装上岸系统由趸船+滚装平台+钢引桥系统组成,总长113m。钢趸船尺度为长宽高=30m20m3m,由撑杆和锚链系统进行固定,其可随水位变化而上下浮动。钢引桥总长51.5m,宽6.0m,为桁架式结构钢引桥两端分别搁置在现浇钢筋砼胸墙和趸船上,随着水位变化同钢趸船的变位协调一致,设计低水位时,钢引桥坡度为1:8,可满足旅客上下船要求;为满足滚装作业1:10的坡度要求,滚装作业时的潮位应不低于-1.8m。3、水工建筑物附属设施水工附属设施主要有橡胶护舷、系船柱等。系船柱根据最大设计靠泊风速下计算的系缆力选用合理的系船柱规格。橡胶护舷根据船舶靠岸撞击力、靠泊挤靠力、靠泊撞击力等综合确定,并考虑设计船型和水位差等情况。8#泊位设计船型为5000GT客货滚装船和客货滚装船,经计算系船柱选用500kN系船柱,橡胶护舷选用DA-A300H橡胶护舷。9#泊位工程最大设计靠泊船型为5万吨散货船。经过计算,本工程码头头尾两端分别设置2个1500KN系船柱,中间设置5个1000KN的系船柱。泊位靠船防护设施采用SUC1250鼓型橡胶护弦(两鼓一板)和DA-A300H橡胶护舷。码头面设有门机轨道,轨道型号为QU100。1.2.3 施工方案1、施工方法陆域形成工程量,总填方量为218.6万m2,开挖量55.2万m2,欠方163.4万m2。不足部分由航道疏浚的砂进行吹填。由于堆场及预制加工场地地面荷载较大,故需进行地基加固处理,处理拟采用振冲密实法加固砂层方案,该方案的实施在施工上已有较为成熟的经验。本工程推荐方案为重力式沉箱,施工的主要特点是:沉箱预制的质量和安装速度决定工程的总体质量和进度;预制构件较大,一次出水。2、施工顺序土建工程施工配套工程施工面层施工地基加固土建基础施工护岸工程陆域回填陆域工程竣工验收工程调试试运转机械设备安装附属设备安装上部结构施工沉箱沉箱基床回填基槽开挖码头工程施工前准备3、施工区和施工组织方案a)主要项目的施工安排(1)进场后,应立即着手准备工作,包括设备、材料的进场,临时设施的建设, 测量基线的布置、水下挖泥施工等工作,为后序施工作好准备。(2)为确保按期完工,必须协调好各个环节施工相互之间的关系,保证工程的顺利完成。b)生产设置布置 生产区主要包括钢筋、模板车间、材料堆场、仓库、试验室等。(1)钢筋车间:钢筋加工房为钢柱框架结构,屋面采用水泥瓦盖顶,面积为20m30m=600m2,内设闪光对焊,弯曲、切割等设备。(2)模板车间:系钢柱框架结构,屋面采用水泥瓦盖顶,围护结构为砖墙,面积为20m20m=400m2。(3)材料堆场:碎石地面,面积 2030m=600m2。(4)混凝土搅拌站:混凝土搅拌系统布置在码头陆域现已回填的平地上,设置2台25m3/h 搅拌站,1台 60m3/h 的混凝土拖泵,砂、石料堆场和水泥筒仓。(5)消防:在工程施工期间,按照当地消防管理部门的有关规定,配备必需的消防器材并派专人负责保管,定期进行消防安全检查并对职工进行防火知识教育,做到万无一失。c)办公及生活设施布置(1)考虑现场用地紧张,为便于现场管理,项目部办公设施布置在后方陆域(生活辅助区内),为配合本工程施工,需新建项目经理部。(2)现场生活设施:为施工方便,在施工现场布置 10间生活用房,供加班工人休息。d)施工基线布置施工区布置 2条互相垂直的基线,在两条基线上布置若干控制点,进行施工测量控制。4、施工进度安排本工程8#泊位施工工期计划为12个月,其总进度计划见表1-3。表1-3 8#泊位施工总进度计划表序号项 目时 间 (月)l23456789101112l基槽开挖2基床回填、夯实、整平3撑杆墩,桥墩前沿驳岸上部结构施工4附属设备安装5侧护岸施工6陆域回填及加固7道路、堆场、预制场、土建 8配套工程施工9工程调试10竣工验收本工程9#泊位施工总工期计划为18个月,其总进度计划见表1-4。表1-4 9#泊位施工总进度计划表序号项 目时 间 (月)l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l基槽开挖2基床回填、夯实、整平3沉箱预制4沉箱安放5上部结构施工6附属设备安装7机械设备安装8护岸施工 9陆域回填及加固10道路、堆场、预制场、土建11配套工程施工12工程调试13竣工验收1.3 工程分析1.3.1 施工期污染源1、施工期泥沙悬浮物本项目施工泥沙悬浮物主要产生在码头基槽施工、回旋水域疏浚以及陆域形成回填作业过程中。(1) 码头基槽开挖:码头基槽开挖作业时泥沙悬浮物发生量为2.08kg/s。(2) 回旋水域疏浚:泥沙入海源强约3.72kg/s。(3) 陆域形成回填作业:入海源强为1.05kg/s。2、污水影响施工期污水主要为施工船舶舱底油污水、施工人员生活污水、陆域施工生产废水。3、噪声影响施工期噪声源主要来自施工船舶和陆域施工机械以及水下爆破作业、施工车辆。4、废气影响施工期间大气污染源包括施工道路扬尘、场地扬尘和施工机械废气。5、固体废物施工期固体废物主要来自施工人员生活垃圾和少量建筑垃圾。1.3.2 营运期主要污染源和影响源分析1、水污染源根据来源不同,项目运营期污水可分为到港船舶污水和港区排放污水。(1)到港船舶污水船舶污水主要有船舶舱底油污水、船舶生活污水。 船舶舱底油污水8#、9#泊位船舶所带来的舱底含油废水量日产生量分别为0.811.96 t/艘在、7.538.33 t/艘。 船员生活污水:船员生活污水日最大产生量7.2t。(2)港区污水运营期港区污水包括生产废水和港区工作人员生活污水;其中生产废水又包括机修废水、装卸机械冲洗废水场地冲洗污水以及初期雨水。 机修废水:产生量约为3.54t/d。 装卸机械冲洗废水:产生量约为1.4t/d。 场地冲洗废水:污水约为277.33t/d。 港区生活污水:产生量约为45t/d。 初期雨水:初期雨水量为349.4m3/d。2、大气污染源(1)碎石装船作业扬尘:扬尘中PM10和TSP分别占31%和61%,即二者源强分别为0.91g/s和1.80g/s。(2)自卸汽车堆场卸料扬尘:0.07g/s。(3)堆场因风起尘:起尘量0.08g/s。(4)皮带输送起尘:本项目散货水平运输采用带封闭廊道的皮带输送机进行散货水平输送,因此,该过程基本不产生粉尘。(5)码头入海粉尘:源强为3.10g/s。3、噪声污染源项目运营期噪声主要有装卸机械噪声、车辆船舶运输噪声等。(1)主要装卸机械噪声的声级见表1-5。表1-5 本项目营运期主要装卸机械及其声级表序号名 称声级dB(A)1门座式起重机852门座式起重机853装船机4龙门吊785龙门吊786皮带机607牵引车768平板车769叉车75(2)船舶噪声,包括鸣笛等。船舶噪声在运行时船边噪声级一般为7080dB,鸣笛声大于100dB。(3)污水处理站污水泵声级可达98dB。(4)车辆运输噪声。随着工程投入运营,进出港区规划路的车流量也将加大,这些车辆将使公路沿线的交通噪声有一定提高。4、固体废物本项目运营期固体废物主要包括港区生活垃圾、到港船舶生活垃圾、污水处理站污泥和机修废物。(1)港区生活垃圾:产生量为185.625t。(2)到港船舶生活垃圾:产生量259t/a。(3)污水处理站污泥:产生量约49.5t/a。(4)机修废物:生量约为3.0t/a。2、环境现状评价2.1 海水水质评价结果表明:工程区及其附近海域的海水水质评价指标中,pH、DO、COD、油类、总汞、砷、铜、铅、镉、锌等均符合第二类海水水质标准;无机氮、活性磷酸盐绝大部分监测站位均超过第二类水质标准,可能受到周围生活、养殖、生产废污水排入海域的影响。2.2 海洋沉积物调查海域表层沉积物中绝大部分站位的有机碳、石油类、硫化物、总汞、总砷、铜、铅、镉、铬、锌的含量符合第一类海洋沉积物质量标准,只有个别监测站位的硫化物、石油类、铅、锌超过第一类沉积物质量标准。2.3 海洋生态2.3.1叶绿素a及初级生产力监测海域叶绿素a含量变化范围在0.75mg/m35.41mg/m3之间,平均值为1.92mg/m3。调查海域平均初级生产力约为136.9mgC/m2.d。2.3.2浮游植物本次调查共鉴定记录浮游植物4门46属124种,浮游植物数量平均为31.21104个/m3,数量处于附近海域一般范围内;浮游植物多样性指数平均3.05;均匀度指数平均0.59;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数值处附近海域一般范围。调查海域浮游植物种类较丰富、数量的相对稳定、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处一般范围表明调查海域浮游植物群落比较稳定。本次调查浮游植物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平均值分别为3.05和0.59;较多的浮游植物种类表明浮游植物群落相对稳定。参照海水增养殖区监测技术规程,多样性指数在34为清洁区域,多样性指数在23为轻度污染;本次调查未见有毒甲藻,典型的富营养化指示种中肋骨条藻在本次调查虽属第二优势种,但数量分布居正常范围。这种状况一方面是三沙湾工业污染还不多,另外一方面近年在湾内吊养海带、江蓠等规模扩大,吸收了部分营养盐,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三沙湾湾内环境。2.3.3浮游动物本次调查已记录到种的有48种,调查平均值为68.73mg/m。以往调查5月份占优势的主要种类为中华假燐虾、真刺唇角水蚤和中华哲水蚤,而本次调查浅水I型网主要的优势种为太平洋纺锤水蚤、中华假燐虾和海龙箭虫,II型网主要的种类为小拟哲水蚤、太平洋纺锤水蚤和异体住囊虫。中华假燐虾虽然还是主要优势种,但以幼体为主。真刺唇角水蚤虽有出现,但已不是主要优势种类,中华哲水蚤也相类似。综合生物量下降和主要优势种的变化的结果,说明本海区浮游动物的个体有小型化的趋势,这与厦门港近年来的变化趋势相类似。本海区浮游动物物种多样性指数(H)和均匀度(J)的均值分别为2.71和0.62,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处于中等水平,与2005年11月份在本海区调查(H值2.33,J值0.65)比较,多样性指数略高,而均匀度略低。2.3.4潮下带底栖生物三沙湾调查海区底栖动物采获样品经初步鉴定共有123种,种类组成中多毛类是优势类群,平均生物量为36.975g/m2,平均栖息密度为745.4个/m2。三沙湾调查海区底栖生物生物量36.975g/m2。调查海区大型底栖动物物种多样性(H)平均值为3.488,均匀度( d )指数平均值为0.738,丰度( d )指数平均值为3.609,参照有关标准,多样性指数值大于3,表明三沙湾调查海区底栖生物生态环境未受明显干扰或污染。2.3.4 潮间带底栖生物共鉴定潮间带生物44种,其中软体动物最多,为14种占总种数的31.82,高、中、低潮区分别为13、22和25种。平均总生物量为48.15g/m2,ZA断面总生物量较大于ZB断面。总栖息密度为108个/m2。2.4 渔业资源2.4.1游泳动物根据4个拖网站拖网渔获和采集部分定置网渔获样品,共鉴定游泳动物种类计81种(见名录),其中鱼类57种,甲壳类23种,头足类1种。区系组成特点以近海暖水性和暖温性鱼类为主,没有出现冷温性、冷水性种类。调查拖网海域平均渔获量0.994 kg/网时,平均渔获尾数184尾/网时,渔获量和渔获尾数组成均以甲壳动物占优势,分别占渔获量和渔获尾数组成的52.01%和74.45%,鱼类分别占渔获量和渔获尾数组成的33.00%和24.73%。调查海域游泳动物现存资源量估算为渔业资源密度132829尾/ km2,资源量716 kg / km2。2.4.2鱼卵、仔稚鱼该区域此次调查的鱼卵数量很高,共采到鱼卵21297粒,站平均值4259.4粒/网,但种类数很少,仅5种。大黄鱼鱼卵的数量占总量的99.8%居绝对优势。三沙湾仔稚鱼的数量一般,共采到177尾,站平均值35.4尾/网,但种类数很少,仅7种,总数量与其它港湾的历史调查数据相比处于中等水平。大黄鱼仔稚鱼是主要优势种,占仔稚鱼总数量的77.8%。基于鱼卵与仔稚鱼的主要优势种均为大黄鱼,说明此季节在三沙湾是福建重要经济种类大黄鱼春季的繁殖季节。2.5 水动力和冲淤环境实测最大涨潮流速为84cm/s,流向247,实测最大落潮流速为95cm/s,流向74,均出现在0.8H层。垂线涨潮平均流速37.4cm/s,垂线落潮平均流速40.59cm/s。从三沙湾海域的水流运动情况分析,湾内航道基本是落潮流速大于涨潮流速,有利于泥沙向湾外运移,加上陆域来沙很少,所以建国以来,尽管湾内也有一定数量的围垦,但并未对湾内主航道产生明显的淤积。2.6 声环境现状监测站位声环境现状为自然本底噪声,评价区噪声背景值较低,根据监测结果,昼夜监测值均符合声环境质量标准的3类标准(昼间65dB,夜间55dB),声环境质量很好。2.7 大气环境现状根据监测结果,监测期间二氧化氮小时浓度最大值为0.025mg/m3,标准指数0.10,日均浓度最大值为0.012mg/m3,标准指数0.10。总悬浮颗粒物日均浓度最大值为0.15mg/m3,标准指数0.50。可见,评价区二氧化氮、总悬浮颗粒浓度均能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二级标准要求,项目区所在区域的环境空气质量较好。2.8 陆域生态环境根据实地调查,本项目陆域用地主要包括小岁屿及其南侧鱼塘和水道沟渠等。其中小岁屿为一略呈圆形的小岛屿,东西宽约320m、南北长350m,最高海拔40.6m。项目用地,其西侧毗连三都岛东部的滨海丘陵山地、东侧毗邻樟屿、北侧面向海湾和福屿、南侧毗连大片的基围鱼塘及水道沟渠等生态景观环境。其中,工程用地小岁屿以及东侧周边的樟屿等两小岛屿,现状岛屿生态景观环境较为荒芜、主要为灌草丛所覆盖;工程西侧周边的滨海丘陵山地现状主要为林木或稀疏林所覆盖。根据实地调查,本工程用地及其周边评价区范围内,无涉及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等敏感生态景观环境;无涉及基本农田或农田耕作等资源环境。3、环境影响评价3.1 水动力与冲淤环境影响评价3.1.1 水动力工程实施后主水道水流流向基本不受影响,新建8#、9#泊位水流流向变化不超过10。漳湾作业区8#、9#泊位的建设,对潮流形态的影响局限于工程区附近有限范围内,不会对其他水域产生影响。3.1.2 冲淤环境 工程后的淤积主要产生在小岁屿周边水道、8#泊位近岸、9#泊位预留段掩护区以及围塘南侧水域,普遍年淤积增加量为2cm,小岁屿西南侧水道以及陆域南侧水道的年淤积增量较大,可达5cm/a8cm/a,8#9#泊位处流速有所增强,淤积可能性不大。总体上工程对水域淤积趋势的影响在工程区上下游各200m范围内。3.2 水环境影响评价项目施工期对海域水环境的影响主要是码头基槽施工、回旋水域疏浚等造成悬浮物入海引起海水中悬浮物含量增加以及施工生产废水、生活污水排海影响。工程码头基槽开挖等活动造成疏浚区附近0.18km2范围内悬浮物显著增加。施工生产、生活污水经隔油、沉淀等处理后排放对受纳海域产生的不利影响较小。营运期水污染源主要是来自港船舶污水和港区排放污水。污水经自建的污水处理站处理后执行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表4中一级标准排放。正常排放情况下,基本不会造成海区石油类浓度增加,项目区附近海域水环境质量仍能达到相应标准限值要求。由此可见,由于本工程污染物产生量较小,对周边海域水环境影响不大。3.3 沉积物环境影响分析基槽开挖等施工过程产生的悬浮物影响范围小,且由于工程疏浚物为该海域天然沉积细砂混淤泥,因此其再分布基本不会对工程区海底沉积物环境质量产生影响。施工期污水排放量较小,且成分较简单,工期较短,对沉积物环境基本上没有影响。工程营运期水污染物排放量较小,也不会对沉积物环境产生大的影响。12.4.4 海域生态环境影响分析项目施工期将会对开挖点附近约0.18km2范围内海水悬浮物含量显著增加,从而对浮游生物生长产生影响,但这种影响是暂时的,随着工程的结束而随之消除。工程施工期和运营期均不会对福屿养殖区、环三都澳珍稀水禽自然保护区产生大的影响。12.4.5 大气环境影响分析施工期大气环境主要影响源为土石方的运输和装卸、混凝土搅拌以及水泥建材的堆放、破包等作业产生的粉尘。工程位于海边,场区地势较为开阔,风速较大,大气扩散条件好,且周边200m范围内无敏感目标,因此只要加强施工中的环境管理,施工扬尘基本不会对周边环境造成影响。运营期大气环境主要影响源为石料卸船和堆场扬尘。根据估算模式预测结果,评价范围内污染物TSP和PM10叠加现状值仍能达到环境质量标准。12.4.6 声环境影响分析项目施工噪声比较高,噪声超标范围比较大,但由于施工场界外围1000m范围没有居民,项目施工基本上不会对民众产生影响。项目运营期不会对项目附近居民区声环境质量产生影响,不会对交通噪声产生大的影响。12.4.7 陆域生态环境影响分析本项目建设将开挖山体,由于乔木、灌木等在项目区分布较为稀疏,项目建设不会造成大的生物量损失。项目建设会造成生活其间的两栖爬行类和哺乳类动物生境丧失,但不会对区域动物生物多样性造成大的影响。若项目建设未采取有效的水土保持措施,水土流失不仅会影响项目区景观环境,泥沙随地表径流进入海域也会对海域环境造成影响,因此本项目施工建设应严格落实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提出的防治措施,控制水土流失产生量。12.4.8 固体废物影响分析施工期的固体废物主要为码头基槽开挖疏浚物和施工人员的生活垃圾;基槽开挖疏浚物运往指定海域实施海抛;施工人员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后送城市垃圾处理场集中处置。运营期的固体废物主要为港区生活垃圾及船舶生活垃圾、维修废弃物及污水处理污泥等,本码头建成后,产生的固体废物将得到有效的处置,对周边环境影响不大。4、主要环保对策措施4.1 海域水环境环保措施(1)项目疏浚物回用于码头后方陆域形成,为减小悬浮泥沙影响范围,码头后方陆域形成严格按先形成东西驳岸和码头岸壁,待驳岸与码头岸壁合拢后再进行港池、回旋水域以及航道的疏浚物陆域回填的顺序进行施工。码头后方陆域形成建议采取分片区回填作业方式,延长疏浚物在吹填区内的停留时间,减少泥沙流失入海量。建议在回填区溢流口设防污过滤网,以进一步降低溢流水的悬浮物浓度。(2)流速较大时,疏浚时悬浮泥砂较难沉淀,施工单位在制定施工计划、安排进度时,应充分考虑到附近海域的环境保护问题,尽量利用退潮露滩时间进行施工作业,尽量减少在大潮期和退潮期的疏浚作业,以减轻入海泥沙影响范围。(3)采用先进的环保疏浚设备,建议绞吸式挖泥船采用环保绞刀装置,在其头部加装防护罩尽可能减少扰动后未被吸入的疏浚物外逸;抓斗式挖泥船,建议采用封闭抓斗,减少疏浚物泄露。(4)为避免超挖引起的多余扰动而产生的悬浮物,疏浚船舶应精确定位后再开始挖掘,建议加装DGPS 全球定位系统、视频及超声波系统,以便对开挖过程进行监控,提高疏挖精度,避免超深、超宽疏浚产生悬浮泥沙的影响。(5)确保船舶泥门密闭,严防疏浚物泄漏。在运输途中确保泥门关闭,施工单位应加强疏浚设备的日常维护与保养,确保疏浚设施的良好性能,尤其是挖泥船底部泥门密封条的严密性能和控制泥门开启与关闭的传动部分,及时更换泥门封条和液压杆上的密封圈,以免液压系统失控或密封条失灵而导致疏浚物泄露。(6)施工船舶应落实交通部海事局的铅封管理规定,含油污水不能随意排放,应由有资质的单位进行接收处理。(7)营运期生活污水应统一收集处理达标在码头前沿东南侧排海或回用于后方陆域绿化。应设置油水分离器,建议可增加吸油毡、气浮等工艺深化处理,对含油污水进行处理后回用于冲洗机械、道路等。(8)加强船舶含油污水管理,禁止随意排放。按照按MARPOL73/78公约附则的要求由船舶自备含油污水处理设施(油水分离器)处理后到外海排放,若需落实接收处理的,则纳入宁德湾港区统一管理,由有资质的含油污水接收船接收处理排放。4.2 海域生态环境保护措施(1)尽量减小在12月-3月季节性鳗鱼苗捕捞期的施工强度,尤其是水下爆破活动。爆破施工在大爆前先采取放小炮措施,让鱼群远离爆破区域,以减轻对渔业资源的影响。(2)严格按爆破安全规程(GB6722-2003)和交通部水运工程爆破技术规范(JTS204-2008)的有关规定进行水下爆破作业,确保海面船只、人员的安全。在实施爆破时,必须实行水域警戒,严禁在水下冲击波安全距离范围内有非爆破作业的船只和人员在水面或水下活动,并应事先发布通知。(3)水下爆破作业应采用毫秒微差的爆破方式,严格控制一次爆破的总药量和微差爆破的一段最大药量,并尽量分层、分片实施,以减小地震波和水下冲击波对岸上构筑物和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