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考2013初中数学存在性问题(含解析).doc_第1页
备考2013初中数学存在性问题(含解析).doc_第2页
备考2013初中数学存在性问题(含解析).doc_第3页
备考2013初中数学存在性问题(含解析).doc_第4页
备考2013初中数学存在性问题(含解析).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备考2013初中数学存在性问题(含解析)一解答题(共21小题)1(2012济南)如图1,抛物线y=ax2+bx+3与x轴相交于点A(3,0),B(1,0),与y轴相交于点C,O1为ABC的外接圆,交抛物线于另一点D(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求cosCAB的值和O1的半径;(3)如图2,抛物线的顶点为P,连接BP,CP,BD,M为弦BD中点,若点N在坐标平面内,满足BMNBPC,请直接写出所有符合条件的点N的坐标2如图,抛物线y=ax2+bx+c经过A(1,0)、B(5,0)两点,最低点的纵坐标为4,与y轴交于点C(1)求该抛物线的函数解析式;(2)如图1,若ABC的外接圆O1交y轴不同于点C的点D,且CD=AB,求tanACB的值;(3)如图2,设O1的弦DEx轴,在x轴上是否存在点F,使OCF与CDE相似?若存在,求出所有符合条件的点F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3(2004威海)如图,抛物线y=ax2+bx+c与y轴相交于点C(O,1),x1,x2是方程ax2+bx+c=x的两个根,且x1=x2点A(x1,0)在点B(x2,0)的左边,以AB为直径的圆交y轴于C,D两点(1)求抛物线y=ax2+bx+c的解析式;(2)设抛物线的对称轴交x轴于E点,连接CE并延长交圆于F点,求EF的长;(3)过D点作圆的切线交直线CB于点P,判断点P是否在抛物线上,说明理由4如图1,直线y=x+3与x轴、y轴分别交于点A、点C,经过A、C两点的抛物线y=ax2+bx+c与x轴的另一交点为B,顶点P的横坐标为2(1)求该抛物线的解析式;(2)连接BC,得ABC若点D在x轴上,且以点P、B、D为顶点的三角形与ABC相似,求出点P的坐标并直接写出此时PBD外接圆的半径;(3)设直线l:y=x+t,若在直线l上总存在两个不同的点E,使得AEB为直角,则t的取值范围是_;(4)点F是抛物线上一动点,若AFC为直角,则点F坐标为_5(2001哈尔滨)已知:如图,抛物线y=ax2+bx+c与x轴交于A、B两点,它们的横坐标分别为1和3,与y轴交点C的纵坐标为3,ABC的外接圆的圆心为点M(1)求这条抛物线的解析式;(2)求图象经过M、A两点的一次函数解析式;(3)在(1)中的抛物线上是否存在点P,使过P、M两点的直线与ABC的两边AB、BC的交点E、F和点B所组成的BEF和ABC相似?若存在,求出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6如图,抛物线y=ax2+bx+c与x轴交于点B(1,0)、C(3,0),且过点A(3,6)(1)求抛物线和直线AC的解析式;(2)设此抛物线的顶点为P,对称轴与线段AC相交于点Q,连接CP、PB、BQ,试求四边形PBQC的面积(3)在x轴上找一点M,使以点B、P、M为顶点的三角形与ABC相似,求点M的坐标7如图,抛物线y=ax2+bx+c与x轴相交于A、B两点(A、B分别在原点左、右两侧),与y轴正半轴交于点C,OB=OC=4OA,ABC的面积为40(1)求A、B、C三点的坐标;(2)求抛物线的解析式;(3)若以抛物线上一点P为圆心的圆恰与直线BC相切于点C,求点P的坐标8如图,抛物线y=ax2+bx+c(a0)与x轴交于A(3,0)、B(1,0)两点,与y轴相交于点C(0,)连接AC、BC(1)则抛物线的对称轴为直线_;抛物线的解析式为_;(2)若点M,N同时从B点出发,均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分别沿BA,BC边运动,其中一个点到达终点时,另一点也随之停止运动当运动时间为t时,连接MN,将BMN沿MN翻折,B恰好落在AC的P,求t值及点P坐标;(3)抛物线对称轴上是否存在一点F,使得ACF是等腰三角形?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若存在,请直接写出F点坐标9如图,已知抛物线y=ax2+bx+c经过A(1,0)、B(4,0)、C(1,5),与y轴相交于点D,直线y=kx+m与抛物线相交于B、C两点,与y轴相交于点E(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求tanDCB的值(3)若点P在直线BC上,该抛物线上是否存在点Q,使得以A、B、P、Q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若存在,直接写出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10如图,抛物线y=ax2+bx+c与x轴相交于O、A两点直线y=x+3与y轴交于B点,与该抛物线交于A,D两点,已知点D横坐标为1(1)求这条抛物线的解析式;(2)如图,在线段OA上有一动点H(不与O、A重合),过H作x轴的垂线分别交AB于P点,交抛物线于Q点,若x轴把POQ分成两部分的面积之比为1:2,请求出H点的坐标;(3)如图,在抛物线上是否存在点C,使ABC为直角三角形?若存在,求出点C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11如图,已知抛物线y=mx2+nx+p与y=x2+6x+5关于y轴对称,与y轴交于点M,与x轴交于点A和B(1)求出y=mx2+nx+p的解析式,试猜想出与一般形式抛物线y=ax2+bx+c关于y轴对称的二次函数解析式(不要求证明);(2)若A,B的中点是点C,求sinCMB;(3)如果过点M的一条直线与y=mx2+nx+p图象相交于另一点N(a,b),ab且满足a2a+q=0,b2b+q=0(q为常数),求点N的坐标12(2005南充)如图,已知抛物线y=mx2+nx+p与y=x2+6x+5关于y轴对称,与y轴交于点M,与x轴交于点A和B(1)y=mx2+nx+p的解析式为_,试猜想出与一般形式抛物线y=ax2+bx+c关于y轴对称的二次函数解析式为_(2)A,B的中点是点C,则sinCMB=_(3)如果过点M的一条直线与y=mx2+nx+p图象相交于另一点N(a,b),a,b满足a2a+m=0,b2b+m=0,则点N的坐标为_13如图1,RtABC中,斜边AB在x轴上,点C在y轴上,且OC=2,OA:OB=1:4,抛物线y=ax2+bx+c经过A、B、C三点(1)求此抛物线的解析式;(2)若直线y=x+b与RtABC相交,所截得的三角形面积是原RtABC面积的,求b的值;(3)将OAC绕原点O逆时针旋转90后得到OEF,如图2,再将OEF绕平面内某点旋转180后得MNQ(点M、N、Q分别与点E、F、O对应),使点M,N在抛物线上,求点M,N的坐标14如图,二次函数y=ax2+bx+c的图象与x轴交于两个不同的点A(2,0)、B(4,0),与y轴交于点C(0,3),连接BC、AC,该二次函数图象的对称轴与x轴相交于点D(1)求这个二次函数的解析式、点D的坐标及直线BC的函数解析式;(2)点Q在线段BC上,使得以点Q、D、B为顶点的三角形与ABC相似,求出点Q的坐标;(3)在(2)的条件下,若存在点Q,请任选一个Q点求出BDQ外接圆圆心的坐标15如图,二次函数y=ax2+bx(a0)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图象相交于点A,B,已知点A的坐标为(1,4),点B在第三象限内,且AOB的面积为3(O为坐标原点)求实数k的值;求二次函数y=ax2+bx(a0)的解析式;设抛物线与x轴的另一个交点为D,E点为线段OD上的动点(与O,D不能重合),过E点作EFOB交BD于F,连接BE,设OE的长为m,BEF的面积为S,求S于m的函数关系式;在的基础上,试说明S是否存在最大值?若存在,请求出S的最大值,并求出此时E点的坐标;若不存在,说明理由16如图,抛物线y=ax2+bx+c经过点A(1,2)、B(2,1)和C(2,1)三点(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的一个分支经过点C,并且另个分支与抛物线在第一象限相交求出k的值;反比函数y=的图象是否经过点A和点B,试说明理由;若点P(a,b)是反比例函数y=在第三象限的图象上的一个动点,连接AB、PA、PB,请问是否存在这样的一点P使PAB的面积为3?如果存在,试求出所有符合条件的点P的坐标;如果不存在,请说明理由17如图,抛物线y=ax2+bx+c与x轴交于A(x1,0)、B(x2,0)两点,与y轴交于C点,对称轴与抛物线相交于点P,与直线BC相交于点M,连接PB已知x1、x2恰是方程x22x3=0的两根,且sinOBC=(1)求该抛物线的解析式;(2)抛物线上是否存在一点Q,使QMB与PMB的面积相等?若存在,求点Q的坐标;若不存在,说明理由;(3)在第一象限、对称轴右侧的抛物线上是否存在一点R,使RPM与RMB的面积相等?若存在,直接写出点R的坐标;若不存在,说明理由18(2004茂名)已知:如图,在直角坐标系中,以点M(1,0)为圆心、直径AC为的圆与y轴交于A、D两点(1)求点A的坐标;(2)设过点A的直线y=x+b与x轴交于点B探究:直线AB是否M的切线并对你的结论加以证明;(3)在(2)的前提下,连接BC,记ABC的外接圆面积为S1、M面积为S2,若,抛物线y=ax2+bx+c经过B、M两点,且它的顶点到x轴的距离为h求这条抛物线的解析式19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抛物线y=ax2+bx+c交y轴于A(0,3),交x轴于B、C两点(点B在点C的左侧)B、C两点坐标分别为(2,0),(6,0)(1)求此抛物线的解析式;(2)过点B作线段AB的垂线交抛物线于点D,如果以点C为圆心的圆与直线BD相切,请判断抛物线的对称轴l与C有怎样的位置关系,并给出证明;(3)已知点P是抛物线上的一个动点,且位于A,C两点之间,问:当点P运动到什么位置时,PAC的面积最大?并求出此时P点的坐标20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抛物线y=ax2+bx+c交y轴于A(0,4),交x轴于B、C两点(点B在点C的左侧)B、C两点坐标分别为(3,0),(8,0)(1)求此抛物线的解析式;(2)过点B作线段AB的垂线交抛物线于点D,如果以点C为圆心的圆与直线BD相切,请判断抛物线的对称轴l与C有怎样的位置关系,并给出证明;(3)已知点P是抛物线上的一个动点,点Q是对称轴l上的一动点,是否存在以P、Q、B、C为顶点的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若存在,请直接写出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21如图,已知直线分别交x轴、y轴于A、B两点,将OAB绕坐标原点O顺时针旋转90得到OCD抛物线y=ax2+bx+c经过A、C、D三点(1)求这条抛物线的解析式;(2)若将该抛物线向下平移m(m0)个单位长度,使得顶点落在OAB内部(不包含OAB的各条边)时,求m的取值范围;(3)设直线AB与该抛物线的另一个交点为Q,若在x轴上方的抛物线上存在相异的两点P1、P2,使P1AQ与P2AQ 的面积相等,且等于t,求t的取值范围初中数学组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解答题(共21小题)1(2012济南)如图1,抛物线y=ax2+bx+3与x轴相交于点A(3,0),B(1,0),与y轴相交于点C,O1为ABC的外接圆,交抛物线于另一点D(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求cosCAB的值和O1的半径;(3)如图2,抛物线的顶点为P,连接BP,CP,BD,M为弦BD中点,若点N在坐标平面内,满足BMNBPC,请直接写出所有符合条件的点N的坐标考点:二次函数综合题1082614分析:(1)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出抛物线的解析式;(2)如答图1所示,由AOC为等腰直角三角形,确定CAB=45,从而求出其三角函数值;由圆周角定理,确定BO1C为等腰直角三角形,从而求出半径的长度;(3)如答图2所示,首先利用圆及抛物线的对称性求出点D坐标,进而求出点M的坐标和线段BM的长度;点B、P、C的坐标已知,求出线段BP、BC、PC的长度;然后利用BMNBPC相似三角形比例线段关系,求出线段BN和MN的长度;最后利用两点间的距离公式,列出方程组,求出点N的坐标解答:解:(1)抛物线y=ax2+bx+3与x轴相交于点A(3,0),B(1,0),解得a=1,b=4,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x2+4x+3(2)由(1)知,抛物线解析式为:y=x2+4x+3,令x=0,得y=3,C(0,3),OC=OA=3,则AOC为等腰直角三角形,CAB=45,cosCAB=在RtBOC中,由勾股定理得:BC=如答图1所示,连接O1B、O1C,由圆周角定理得:BO1C=2BAC=90,BO1C为等腰直角三角形,O1的半径O1B=BC=(3)抛物线y=x2+4x+3=(x+2)21,顶点P坐标为(2,1),对称轴为x=2又A(3,0),B(1,0),可知点A、B关于对称轴x=2对称如答图2所示,由圆及抛物线的对称性可知:点D、点C(0,3)关于对称轴对称,D(4,3)又点M为BD中点,B(1,0),M(,),BM=;在BPC中,B(1,0),P(2,1),C(0,3),由两点间的距离公式得:BP=,BC=,PC=BMNBPC,即,解得:BN=,MN=设N(x,y),由两点间的距离公式可得:,解之得,点N的坐标为(,)或(,)点评:本题综合考查了二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待定系数法、圆的性质、相似三角形、勾股定理、两点间的距离公式等重要知识点,涉及的考点较多,试题难度较大难点在于第(3)问,需要认真分析题意,确定符合条件的点N有两个,并画出草图;然后寻找线段之间的数量关系,最终正确求得点N的坐标2如图,抛物线y=ax2+bx+c经过A(1,0)、B(5,0)两点,最低点的纵坐标为4,与y轴交于点C(1)求该抛物线的函数解析式;(2)如图1,若ABC的外接圆O1交y轴不同于点C的点D,且CD=AB,求tanACB的值;(3)如图2,设O1的弦DEx轴,在x轴上是否存在点F,使OCF与CDE相似?若存在,求出所有符合条件的点F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考点:二次函数综合题1082614专题:开放型分析:(1)根据抛物线y=ax2+bx+c经过A(1,0)、B(5,0)两点,可得函数对称轴方程,又因为函数最低点的纵坐标为4,所以可求的抛物线顶点坐标,设出抛物线顶点式,利用待定系数法解答即可;(2)作出辅助线,过点O1作O1Px轴于P,连接O1A,构造有一角AO1P与ACB相等的直角三角形,并求出相应边长,根据正切函数定义解答;(3)由(2)中结论,直线CF1过C(0,5),O(3,3),可求出CF1的解析式,易得F1的坐标;根据对称性,由可以求出x轴上另一点F2(,0)OCF3与DEC时,根据相似三角形的性质求出OF3的横坐标解答:解:(1)因为抛物线y=ax2+bx+c经过A(1,0)、B(5,0)两点,所以二次函数的对称轴为x=3,因为其最低点的纵坐标为4,故顶点坐标为(3,4)设解析式为y=a(x3)24;将A(1,0)代入解析式得a(13)24=0,即a=1,解析式为y=(x3)24,化为一般式得抛物线的函数解析式为:y=x26x+5;(本小题3分)(2)tanACB=过点O1作O1Px轴于P,连接O1A,由抛物线与圆的对称性可知O1P所在的直线是抛物线的对称轴故OP=3,AP=OPOA=2,由CD=AB得:CD=AB=4过点O1作O1Qy轴于Q,由垂径定理得:DQ=CQ=2,O1P=OQ=OCCQ=3,故tanACB=tanAO1P=;(本小题3分)(3)设CE交x轴于F1,因为DEAB,所以DEC=OFC,COF1=CDE,所以OCF1DCE直线CF1过C(0,5),O(3,3),得其解析式为y=x+5;当y=0时,得x=,所以F1(,0)OCF2与DCE相似时,根据对称性,由可以求出x轴上另一点F2(,0)OCF3与DEC相似时,=,即=,两边平方得OF3=存在点F,点F的坐标分别为:F1(,0)、F2(,0)、F3(,0)、F4(,0)(适当写出过程,每求出一个点得1分)点评:此题综合考查了用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二次函数的性质和圆周角与圆心角的关系等基础知识,还结合相似三角形的性质考查了点的存在性问题,有一定的难度3(2004威海)如图,抛物线y=ax2+bx+c与y轴相交于点C(O,1),x1,x2是方程ax2+bx+c=x的两个根,且x1=x2点A(x1,0)在点B(x2,0)的左边,以AB为直径的圆交y轴于C,D两点(1)求抛物线y=ax2+bx+c的解析式;(2)设抛物线的对称轴交x轴于E点,连接CE并延长交圆于F点,求EF的长;(3)过D点作圆的切线交直线CB于点P,判断点P是否在抛物线上,说明理由考点:二次函数综合题1082614分析:(1)根据抛物线经过点C(0,1)求得c的值,然后利用根与系数的关系求得两根之和,进而确定a的值,从而确定函数的解析式;(2)将函数y=x2+x+1=(x)2+后,得到其对称轴,从而确定点E的坐标,在圆中利用相交弦定理求得EF的长即可;(3)先根据B、C两点的坐标求得直线BC的解析式,然后根据圆的对称性求得点D的坐标,得到直线DP上的所有点的纵坐标都为1并据此求得点P的坐标代入函数解析式坐标=右边,从而得到点P在抛物线上解答:解:(1)抛物线y=ax2+bx+c经过点C(0,1),c=1,又x1、x2是方程ax2+(b1)x+c=O的两个根,且x1=x2,x1+x2=0,b=1,由x1=x2知O为圆点,OA=OB=OC,x1=1,x2=1,x1x2=1,a=1,抛物线y=ax2+bx+c的解析式为y=x2+x+1;(2)y=x2+x+1=(x)2+,抛物线y=x2+x+1的对称轴是x=,E点的坐标为(,0),CE=,AE=,BE=,由相交弦定理,得CEEF=AEBE,EF=; (3)设直线BC的解析式为y=kx+b 点B,C的坐标分别为(1,0),(0,1),K=1b=1直线BC的解析式为y=x+1由圆的对称性可知点D的坐标为(O,1)显然,O的切线DPx轴,直线DP上的所有点的纵坐标都为1把y=1代入y=x+1,得x=2;点P的坐标为(2,1)将x=2,y=1代入y=x2+x+1得:左边=右边点P在抛物线上点评:本题考查了二次函数的综合知识,解题的关键是正确的利用圆的对称性等知识,成功的将圆的知识与二次函数的知识结合起来4如图1,直线y=x+3与x轴、y轴分别交于点A、点C,经过A、C两点的抛物线y=ax2+bx+c与x轴的另一交点为B,顶点P的横坐标为2(1)求该抛物线的解析式;(2)连接BC,得ABC若点D在x轴上,且以点P、B、D为顶点的三角形与ABC相似,求出点P的坐标并直接写出此时PBD外接圆的半径;(3)设直线l:y=x+t,若在直线l上总存在两个不同的点E,使得AEB为直角,则t的取值范围是2t2+,且t1、t3;(4)点F是抛物线上一动点,若AFC为直角,则点F坐标为(,)或(,)考点:二次函数综合题1082614专题:计算题;代数几何综合题;压轴题;动点型;数形结合;分类讨论分析:(1)知道了抛物线顶点P的横坐标,那么也就知道了抛物线的对称轴方程,点A、C的坐标可由直线AC求得,而点A、B关于抛物线对称轴对称,所以点B的坐标可得,再由待定系数法确定抛物线的解析式(2)由A、P、B、C四点坐标不难看出:PBA=CAB=45,那么若以点P、B、D为顶点的三角形与ABC相似,只需找出另一组对应角相等即可,分两种情况讨论:PCB=ABC,BPC=ABC;在上述两种情况中,先设出点D的坐标,再表示出BD、BP、AB、AC的长,根据得到的不同比例线段,列式求出点D的坐标知道了PD的长,由2r=求出三角形的外接圆半径(3)AEB是直角,那么点E必为以AB为直径的圆与直线l的交点,若符合条件的点E有两个,那么直线l与以AB为直角的圆有两个交点,所以在判断t的取值范围时,考虑两个方面:先求出最大、最小值,此时直线l与以AB为直角的圆相切;AEB是直角,那么点A、E或点B、E不重合,即直线l不能经过点A、B(4)过点F作y轴的垂线FH,过点F作x轴的垂线FG,先证明AFGCFH,根据得到比例线段列式求出点F的坐标解答:解:(1)由直线y=x+3知,点A(3,0)、C(0,3);抛物线的顶点P的横坐标为2,所以对称轴x=2,则 B(1,0);将点A、B、C的坐标代入抛物线的解析式中,得:,解得 故抛物线的解析式:y=x2+4x+3(2)由(1)的抛物线解析式知:y=x2+4x+3=(x+2)21,则顶点P(2,1);已知A(3,0)、C(0,3),B(1,0)、P(2,1)知:CAB=PBA=45,AB=2、AC=3、BP=;当ABC=BPD1时,ABCBPD1,得:=,即 =,BD1=3;则D1(4,0),则 PD1=;故PBD外接圆半径 r1=;当ABC=BD2P时,ABCBD2P,得:=,即 =,BD2=;则D2(,0),则 PD2=;故PBD外接圆半径 r2=;综上,有两组解分别是:P(2,1),D1(4,0),r1=;P(2,1),D2(,0),r2=(3)若AEB为直角,那么点E在以AB为直径的Q上,那么点E为直线l与Q的交点(如右图);取与直线l平行,且与Q相切的直线l、l,如右图,设切点分别为M、N;直线l直线l直线l,且它们的斜率k=1,MKQ=NQL=45RtKMQ中,QM=AB=1,MKQ=45,则 KQ=,同理可得 QL=;K(2,0)、L(2+,0);若直线l与Q始终有两个交点,那么直线l必在直线l、l之间,由于直线l与x轴交点为(t,0),有:2t2+,即 2t2+;而AEB是直角,那么点A与点E以及点B与点E都不重合,即直线l不经过点A、B,所以,t1,且t3;综上,t的取值范围:2t2+,且t1、t3(4)设点F(x,x2+4x+3),若AFC=90,那么点F在y轴左侧;当点F在x轴下方时,过点F作FGx轴于G,FHy轴于H,如图;OG=FH=x,FG=OH=(x2+4x+3),AG=OAOG=3(x)=3+x,CH=OC+OH=3(x2+4x+3)=(x2+4x);FAC+ACF=90,即CAG+FAG+ACF=90,又CAG=45,FAG+ACF=45;ACO=ACF+FCH=45,FAG=FCH;又AGF=CHF,AFGCFH,得:=,即 =,解得:x1=、x2=(舍);则F(,);当点F在x轴上方时,如图;同求得 F(,)综上,点F的坐标为:(,)或(,)点评:此题考查了难度较大的函数与几何的综合题,主要涉及了:函数解析式的确定、三角形外接圆半径的求法、圆周角、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以及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等重点知识;第三题中,由直角联想到圆是打开思路的关键;第二、四小题涉及到多种情况,应通过图形将各种情况分别列出进行分类讨论,以免出现漏解的情况5(2001哈尔滨)已知:如图,抛物线y=ax2+bx+c与x轴交于A、B两点,它们的横坐标分别为1和3,与y轴交点C的纵坐标为3,ABC的外接圆的圆心为点M(1)求这条抛物线的解析式;(2)求图象经过M、A两点的一次函数解析式;(3)在(1)中的抛物线上是否存在点P,使过P、M两点的直线与ABC的两边AB、BC的交点E、F和点B所组成的BEF和ABC相似?若存在,求出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考点:二次函数综合题1082614专题:压轴题分析:(1)根据题意即可得出A、B、C三点的坐标,可通过待定系数法求出抛物线的解析式(2)本题的关键是求出M点的坐标,可如果设圆M与y轴的另一交点为D,那么可根据相交弦定理求出OD的长,进而可求出M点的纵坐标,同理可求出M的横坐标,得出M的坐标后可用待定系数法求出直线MA的解析式(3)本题要分情况进行讨论:当EFCA时,ABCEBF,可根据两直线平行得出直线EF的斜率与直线AC的相同,然后根据直线EF过M点,即可求出直线EF的解析式,然后联立抛物线即可求出它们的交点P的坐标当BFE=A时,ABCFBE,思路同,可通过构建相似三角形来求E点的坐标以得出直线EF的解析式可过A作AGBC于G,过M作MHAB于H,那么通过相似三角形AGC和MHE可求出E点的坐标,然后同的方法进行求解即可解答:解:(1)由题意可知:A(1,0),B(3,0),C(0,3)可得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x2+2x+3(2)设y轴于圆M的另一交点为D,根据相交弦定理可得出OD=OAOBOC=1由此可求得M点的纵坐标为1同理可求出M点的横坐标为1M的坐标为(1,1)设过A、M点的直线解析式为y=kx+b,有k+b=1,k+b=0k=,b=直线解析式为:y=x+(3)在(1)中的抛物线上存在点P使BEF与ABC相似若BEFABC,则EFAC直线AC为:y=3x+3设直线EF为:y=3x+b1过m(1,1)直线EF为:y=3x2点P的坐标满足y=3x2,y=x2+2x+3解之x1=+,x2=y1=+,y2=所以P1(+,+),P2(,)若BEFABC,则ACG=MEH过点A作AGBC于G,有AGC=MEHACGMEH其中AC=,CG=,AG=2,MH=1AG:CG=MH:HE,即2:=1:HEHE=,E的坐标为(,0)直线EM解析式为:y=2x1同理可得:P3(2,3),P4(2,5)综上所述:P1(+,+),P2(,),P3(2,3),P4(2,5)点评:本题着重考查了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解析式、函数图象的交点、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等重要知识点,综合性强,考查学生分类讨论,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方法6如图,抛物线y=ax2+bx+c与x轴交于点B(1,0)、C(3,0),且过点A(3,6)(1)求抛物线和直线AC的解析式;(2)设此抛物线的顶点为P,对称轴与线段AC相交于点Q,连接CP、PB、BQ,试求四边形PBQC的面积(3)在x轴上找一点M,使以点B、P、M为顶点的三角形与ABC相似,求点M的坐标考点:二次函数综合题;点的坐标;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解析式;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解析式;相似三角形的判定1082614分析:(1)利用待定系数法直接将点B(1,0)、C(3,0)、A(3,6)的坐标代入抛物线的解析式就可以求出抛物线的解析式,设出直线AC的解析式,将A、C的坐标代入就可以了(2)根据抛物线的解析式求出对称轴,再求出Q点的坐标,再用SBCQ+SBCP就可以求出四边形PBQC的面积(3)根据两点间的距离公式求出AC、BC和AB的值分3种情况,当ABCMPB,ABCPMB,由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可以求出对应的M的坐标解答:解:(1)点B(1,0)、C(3,0)、A(3,6)在物线y=ax2+bx+c上,解得,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x2+x设直线AC的解析式为y=kx+b,由题意,得,解得,直线AC的解析式是:y=x+3(2)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x2+xy=(x+1)22对称轴x=1,P(1,2)y=1+3=2,Q(1,2)B(1,0)、C(3,0),BC=4,S四边形CPDQ=SBCQ+SBCP=+=8(3)B(1,0)、C(3,0)、A(3,6)、P(1,2),由两点间的距离公式,得AC=6,AB=2,BC=4,BP=2当ABCM1PB时,BM1=6M1(5,0),当ABCPM2B时,M2B=,M2(,0)M(5,0)或(,0)点评:本题试一道二次函数的综合试题,考查了待定系数法求抛物线的解析式和直线的解析式,四边形的面积公式及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及性质7如图,抛物线y=ax2+bx+c与x轴相交于A、B两点(A、B分别在原点左、右两侧),与y轴正半轴交于点C,OB=OC=4OA,ABC的面积为40(1)求A、B、C三点的坐标;(2)求抛物线的解析式;(3)若以抛物线上一点P为圆心的圆恰与直线BC相切于点C,求点P的坐标考点:二次函数综合题1082614专题:综合题分析:(1)求A、B、C三点的坐标,可以根据ABC的面积为40,设A(k,0),则点B、C的坐标为(4k,0)、(0,4k)、k0,得到关于k的方程,从而得出;(2)代入法求出抛物线的解析式;(3)代入法先求出直线BC的解析式,由切线的性质知PCBC,延长PC交x轴于点Q,求出Q点的坐标,进而得到直线PQ的解析式,结合抛物线的解析式求得满足条件的点P的坐标为(4,12)解答:解:(1)由题意设A(k,0),则点B、C的坐标为(4k,0)、(0,4k)、k0,AB=5k,由SABC=5k4k=40,得k=2A(2,0)、B(8,0)、C(0,8)(2)设抛物线y=a(x+2)(x8),把(0,8)代入,得a=y=(x+2)(x8)即y=x2+3x+8(3)易得直线BC为y=x+8由P切BC于C,知PCBC,延长PC交x轴于点Q,则OQ=OC=OB=8,故得Q(8,0),进而,直线PQ的解析式为y=x+8解方程组由于点(0,8)即为点C,不合题意,舍去所以,满足条件的点P的坐标为(4,12)点评:本题结合三角形的面积考查二次函数的综合应用,着重考查了代入法求函数解析式,以及解方程求交点坐标8如图,抛物线y=ax2+bx+c(a0)与x轴交于A(3,0)、B(1,0)两点,与y轴相交于点C(0,)连接AC、BC(1)则抛物线的对称轴为直线x=1;抛物线的解析式为;(2)若点M,N同时从B点出发,均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分别沿BA,BC边运动,其中一个点到达终点时,另一点也随之停止运动当运动时间为t时,连接MN,将BMN沿MN翻折,B恰好落在AC的P,求t值及点P坐标;(3)抛物线对称轴上是否存在一点F,使得ACF是等腰三角形?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若存在,请直接写出F点坐标考点:二次函数综合题1082614分析:(1)A、B是对称点,据此即可求出函数的对称轴,利用待定系数法即可求得二次函数的解析式;(2)易证四边形BMPN是菱形,则PN平行MB(即x轴),可以得到CPNCAB,根据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边的比相等即可求得t的值,以及P的坐标;(3)当AE=AC时,可以求得AC的长,设抛物线的对称轴与x轴的交点是H,设出F的纵坐标,在直角AMH中,利用勾股定理即可列方程求得F的坐标;当CF=CA时,作CG对称轴与点G,设出F的纵坐标,在直角AGH中,利用勾股定理即可列方程求得F的坐标;当FA=FC时,F点为AC垂直平分线与对称轴的交点,据此即可求得解答:解:(1)(每空(2分),共4分)对称轴为x=1;设抛物线的解析式是y=a(x+3)(x1),代入C的解析式得:a3(1)=,则a=,则抛物线的解析式为,或是(2)如图1,M、N点的运动速度相同,BM=BN=t,又由翻折可得,NB=NP=t,MB=MP=t,四边形BMPN是菱形,PN平行MB(即x轴),CPNCAB,易得AB=4,BC=2,解得,NB=,CN=,代入可解得,P(3)(前2种情况各(2分),最后一种(1分),共5分)设E点坐标为(1,a)如图2,当AF=AC时,AC=,AF=,EF=,F1(1,2),F2(1,2);如图3,当CE=CA时,CF=,易得CG=1,FG=,EF=,F3(1,),F4(1,+);如图4,当FA=FC时,F点为AC垂直平分线与对称轴的交点,则PF5=2PH=2(CHCP)=,而PF=OD=,所以F5与E点重合,坐标为(1,0)点评:本题考查了二次函数与等腰三角形的综合应用题,正确进行讨论是关键9如图,已知抛物线y=ax2+bx+c经过A(1,0)、B(4,0)、C(1,5),与y轴相交于点D,直线y=kx+m与抛物线相交于B、C两点,与y轴相交于点E(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求tanDCB的值(3)若点P在直线BC上,该抛物线上是否存在点Q,使得以A、B、P、Q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若存在,直接写出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考点:二次函数综合题1082614专题:计算题;压轴题;数形结合;分类讨论分析:(1)已知抛物线上的三点坐标,利用待定系数法可求出该二次函数的解析式(2)首先由B、C的坐标求出直线BC的解析式以及CBO的度数,然后分别过C作y轴的垂线、过D作直线BC的垂线,通过构建的两个直角三角形,求出与tanDCB相关的两条直角边,由此得解(3)此题的情况较为复杂,但由于AB位于x轴上,所以总体上可分作两种情况:以AB为对角线,那么先找出AB的中点,由直线BC的解析式表示出点P的坐标,然后根据平行四边形的对称中心是两条对角线的交点(即AB的中点)表示出点Q的坐标,代入抛物线的解析式中,即可求出符合条件的P点坐标;以AB为边,那么PQ必与AB平行,及P、Q两点的纵坐标相同,首先表示出P点坐标,然后根据AB的长(PQ=AB)表示出点Q的坐标,代入抛物线的解析式中即可求出P点坐标解答:解:(1)由于抛物线y=ax2+bx+c经过A(1,0)、B(4,0),可设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a(x1)(x4),代入点C坐标后,得:a(11)(14)=5,解得 a=抛物线的解析式:y=(x1)(x4)=x2x+2(2)设直线BC的解析式为:y=kx+b,则有:,解得直线BC:y=x+4,则 E(0,4)过C作CFy轴于F,过D作DGBC于G,如右图;在RtOBE中,OB=OE=4,所以OBE=OEB=CEF=45;在RtCEF中,CEF=45,则 CF=EF=1,CE=;在RtDEG中,DEG=45,DE=42=2,EG=DG=;在RtCDG中,CG=CE+EG=2,DG=,所以 tanDCB=(3)假设存在符合条件的P、Q点,若以A、B、P、Q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分两种情况:以AB为对角线,则P、Q关于AB的中点对称,取AB的中点(2.5,0),设点P(x,x+4),则Q(5x,x4);由于点Q在抛物线的图象上,依题意有:(5x)2(5x)+2=x4解得:x1=3、x2=4(舍去)P1(3,1);以AB为边,那么PQAB(即P、Q点的纵坐标相同)且PQ=AB=3,设P(x,x+4),则Q(x+3,x+4)或(x3,x+4);将点Q的坐标代入抛物线的解析式中,依题意有:当Q(x+3,x+4)时,(x+3)2(x+3)+2=x+4,解得:x1=2,x2=5;P2(2,2)、P3(5,9);当Q(x3,x+4)时,(x3)2(x3)+2=x+4,解得:x1=4(舍),x2=5;P4(5,1)综上,存在符合条件的P点,且坐标为:P(3,1)、(2,2)、(5,9)、(5,1)点评:该题考查的内容并不复杂,主要涉及到利用待定系数法确定函数解析式、解直角三角形以及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和性质;但最后一题需要考虑的情况较多,能够根据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准确找出P、Q点坐标间的关系,是突破此题的关键所在10如图,抛物线y=ax2+bx+c与x轴相交于O、A两点直线y=x+3与y轴交于B点,与该抛物线交于A,D两点,已知点D横坐标为1(1)求这条抛物线的解析式;(2)如图,在线段OA上有一动点H(不与O、A重合),过H作x轴的垂线分别交AB于P点,交抛物线于Q点,若x轴把POQ分成两部分的面积之比为1:2,请求出H点的坐标;(3)如图,在抛物线上是否存在点C,使ABC为直角三角形?若存在,求出点C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考点:二次函数综合题;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解析式;三角形的面积;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勾股定理1082614专题:计算题分析:(1)求出B、D、A的坐标,把D的坐标代入y=a(x0)(x3)求出a即可;(2)设H(x,0),得出P(x,x+3),Q(x,x23x),求出PH和QH,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得出=和=2,代入求出即可;(3)分为三种情况:若BAC=90,设C(x,x23x),tanOAC=1,代入求出即可;若ABC=90时,得出求出直线BC的解析式,和抛物线的解析式得出方程组,求出方程组的解即可;若ACB=90时,设C(n,k),根据勾股定理得出AC2+BC2=AB2,代入得到(n3)2+k2+n2+(k3)2=18,求出即可解答:(1)解:y=x+3,当x=0时,y=3,B(0,3),把x=1代入y=x+3得:y=4,D(1,4),当y=0时,0=x+3,x=3,A(3,0),抛物线过A(3,0),O(0,0),把D(1,4)代入y=ax2+bx+c=a(x0)(x3)得:4=a(10)(13),a=1,y=(x0)(x3),即抛物线的解析式是y=x23x(2)解:设H(x,0),则P(x,x+3),Q(x,x23x),PH=x+3,QH=3xx2,x轴把POQ分成两部分的面积之比为1:2,=或=2,即=或=2,解得:x1=2,x2=3(舍去),x3=3(舍去),x4=,H点的坐标是(2,0)或(,0)(3)解:分为三种情况:若BAC=90,设C(x,x23x),AOB是等腰直角三角形,BAO=45,OAC=45,tanOAC=1,=1,解得:x1=1,x2=3(舍去),C(1,2);若ABC=90时,OBA=45,OBC=45,设直线BC交于x轴于E,其解析式是y=kx+3,OE=OB=3,E(3,0),代入得:0=3k+3,k=1,y=k+3,解方程组得:,C(2+,5)或(2,5);若ACB=90时,设C(n,k),AC2+BC2=AB2,即(n3)2+k2+n2+(k3)2=18,n23n+k23k=0,k=n23n,代入求出k1=0,k2=2,n23n=0,n23n=2,解得:n1=0,n2=3(舍去),n3=,n4=,C(0,0)或(,2)或(,2),综合上述:存在,点C的坐标是(1,2)或(2+,5+)或(2,5)或(0,0)或(,2)或(,2)点评: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面积,勾股定理,用待定系数法求出二次函数的解析式,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等知识点的应用,主要考查学生运用这些性质进行计算的能力,本题难度偏大,对学生有较高的要求,分类讨论思想的运用11如图,已知抛物线y=mx2+nx+p与y=x2+6x+5关于y轴对称,与y轴交于点M,与x轴交于点A和B(1)求出y=mx2+nx+p的解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