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北京化工大学北方学院毕业设计(论文)北京化工大学北方学院NORTH COLLEGE OF BEIJING UNIVERSITY OF CHEMICAL TECHNOLOGY( 2007 )级精细化工课程设计论文 题目: 香料玫瑰精油的提取与纯化 学院: 理工学院 专业: 应用化学 班级: 0702 学号: 070105038 姓名: 彭俊国 14诚信说明本人申明:我所呈交的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对三年专业知识而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全面的总结。尽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中所罗列的内容以外,论文中创新处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北京化工大学或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而已经使用过的材料。与我一同完成毕业设计(论文)的同学对本课题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文中做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若有不实之处,本人承担一切相关责任。本人签名: 年 月 日香料玫瑰精油的提取与纯化彭俊国应用化学专业 应化0702班 学号070105038指导教师 林贝老师摘 要本文主要介绍了香料玫瑰精油的一些提取方法和分子蒸馏法纯化技术。首先对玫瑰精油进行了简单概述,接着简述了玫瑰精油来源植物-玫瑰的发展历史情况;其次介绍了玫瑰精油的传统提取方法,提取方法为水蒸气蒸馏法、有机溶剂提取法、吸附提取法和超临界CO萃取法等;最后叙述了用于玫瑰粗油纯化的分子蒸馏法技术。关键词:香料 玫瑰精油 提取 纯化 目 录前 言1第1章 玫瑰精油和玫瑰发展情况概述21.1节 玫瑰精油概述21.2节 玫瑰的发展情况2第2章 玫瑰精油的提取和纯化52.1节 玫瑰精油的提取方法52.2节 玫瑰精油的纯化9结 论11参考文献12致 谢13前 言我国玫瑰花栽培已有2000年悠久历史,如今已经得到广泛推广,许多省份都有种植,有些省份还实现了工业基地大面积种植。过去玫瑰种植主要是用于观赏、染色、药用和食用添加作料等领域,现在主要用于商品花卉和提取香料玫瑰精油。随着我国香料工业的迅速发展和人民物质水平生活的提高,玫瑰花这一传统的香料资源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第一章第二节对其玫瑰的发展和现状作了简要综述。玫瑰油是从玫瑰花瓣中提取而来的一种香料油,它是世界名贵的高级浓缩香精,是香精油中的精品。玫瑰油为鲜花油之冠,素有“液体黄金”、“精油皇后”之美誉,在国际市场上其价格远比黄金还昂贵,为黄金价格的4倍有余。玫瑰精油具有优雅、柔和、细腻、甜香若蜜等特点,是最常用的名贵花香油。玫瑰油通常是制造高级名贵香水重要原料,其还可以用来制造美容、护肤、护发等化妆用品,具有非常广阔的市场前景,是一种名副其实的高附加值产品。文中第一章第一节对其进行了概述。玫瑰精油因其在诸多领域具有重大的应用价值和经济价值,所以其萃取方法被许多科学家和企业广泛地研究。传统玫瑰精油的提取工艺主要有水蒸气蒸馏法、有机溶剂提取法、吸附提取法和超临界CO萃取法和用于纯化的分子蒸馏法等。为了提高玫瑰精油的品质和产率,可将多种提取法组合使用,本文第二章介绍以上几种提取玫瑰精油主要的方法。随着香料工业的迅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要求的提高,香料玫瑰精油重视程度逐年增加。玫瑰香料精油的高质高效纯化技术和方法也在进一步研发和改进中,相信随着人们对玫瑰香料研究的不断深入,相应的纯化技术和方法也会层出不穷,从而使得玫瑰香料的应用领域不断得到扩展,随着玫瑰香料应用领域的不断拓宽,玫瑰香料的认识和应用也将逐步趋于完善。第1章 玫瑰精油和玫瑰发展情况概述1.1节 玫瑰精油概述玫瑰油来源于天然植物玫瑰鲜花,它是从玫瑰花中提取而来的名贵天然精油,从香料玫瑰花瓣中提取的玫瑰油为鲜花油之冠,被誉为“液体黄金”,“精油皇后”,在国际市场上其价格昂贵,为黄金的4倍,玫瑰油是世界名贵的高级浓缩香精,是香精油中的精品,玫瑰精油具有优雅、柔和、细腻、甜香若蜜的特点,是最常用的名贵花香油,玫瑰油是制造高级名贵香水既重要又昂贵的原料,还可以用来制造美容、护肤、护发等化妆用品,具有非常广阔的市场前景,是一种名副其实的高附加值产品。玫瑰精油具有多种药理作用,在本草纲目中已有记述道:“玫瑰花入肝,散脓疡,行血活血”。玫瑰油有解郁的医疗效果,有抚慰和松弛作用,可用于抗焦虑、抑郁和神经紧张;玫瑰精油还具有通便、利尿、轻微的镇定作用以及抗组胺和抗菌作用;此外玫瑰精油对大鼠有促进胆汁分泌作用,因此玫瑰油再各行业都备受青睐。1.2节 玫瑰的发展情况玫瑰品种繁多,其花色、香、形具美,有极高的观赏和经济价值,玫瑰花花色艳丽,香气浓郁纯正,含油量高,是香料、食品工业和医药的重要原料。随着我国香料工业的迅速发展和人民物质水平生活的提高,玫瑰花这一传统的香料资源越来越受到重视。我国玫瑰资源丰富,古代人们就将玫瑰用于染色、食品和药用等领域,现在玫瑰主要用于商品花卉和提取玫瑰精油。香料玫瑰同时在观赏、营养食品等方面还具有宝贵的价值。国际上通常把玫瑰、月季、蔷薇统称为玫瑰(Rose)。提取玫瑰油的香料玫瑰指传统意义上的玫瑰,属蔷薇科蔷薇属(RosaL),为落叶丛生灌木,以气味香著称。通常用作香料,它与我们常见的鲜花玫瑰有本质区别:玫瑰叶面多皱,多为一季开花,花柱短、聚合成头状、正塞住花托口;月季叶面光滑,四季开花,花柱长(约为雄蕊之1/2),离生,突出花托口外1。作鲜花的玫瑰从严格意义来说只是月季的一种,又称为“现代月季”,常用于环境美化和作鲜花用。玫瑰由于品种不同,香气也有所差别,通常分为:纯甜型,这是世界上最受欢迎的香型,又称国际香型,来源于大马士革玫瑰(Rosa damascena),保加利亚玫瑰即属此种,卡赞勒克是保加利亚玫瑰的主栽品种,属于大马士革玫瑰,其油质纯正、香气浓郁、质量稳定,符合ISO 9842国际标准,是世界最好的玫瑰油;清甜型,来源于百叶玫瑰(Rosa centifolia L)或五月玫瑰,现主产于摩洛哥与法国;浓甜型,来源于皱叶玫瑰,产于我国,又称中国玫瑰2。玫瑰是世界名花之一,被称为“花之皇后”,在古代中国被尊为“女神之花”。玫瑰原产于我国华北,原苏联远东、朝鲜、日本也有野生。我国玫瑰花栽培已有2000年悠久历史,过去主要用于观赏和食用添加作料。我国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生产玫瑰油,20世纪80年代大量出口玫瑰油到保加利亚。20世纪90年代,国际上颁布了玫瑰油的ISO 9842-1991标准,由于国内玫瑰的成分不符合该标准,致使花农的利益受到严重损害。国内对保加利亚的大马士革玫瑰油、中国的苦水玫瑰(R.sertataR.rugosaYu et Ku)油进行了理化指标、色谱、特征成分的分析比较,结果表明中国苦水玫瑰油与保加利亚玫瑰油、法国玫瑰油的香味差异较大,研究报道了其化学组成之间的差异,即主体香成分的含量及特有微香成分的组成均有差异,证实了苦水玫瑰油不符合玫瑰油国际标准(ISO 9842)的要求3,而保加利亚玫瑰油则达到国际标准。21世纪初,国际又颁布了玫瑰油的新国际标准ISO 9842-2003。该标准将摩洛哥玫瑰和法国玫瑰的玫瑰油也纳入到国际标准之中。因此,目前符合国际标准的玫瑰品种为:保加利亚玫瑰、摩洛哥玫瑰和法国玫瑰。由于玫瑰适应性广,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均可种植,加上其多年生、管理粗放、产值高等特性,各地种植的积极性非常高,现已从20世纪80年代以陕西、甘肃、山东为主产区的格局,发展到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广泛种植。甘肃省庆阳市从国外引进大马士革玫瑰等品种,经过几年的苦心经营,2005年已经发展了千亩玫瑰园。为了增加经济效益,玫瑰油加工基地也正式建成投产。一斤玫瑰油比一斤黄金还贵,所以在国外被誉为“金花”。从2000年开始,由甘肃省庆阳市玫瑰发展有限责任公司与甘肃省庆阳市林业学校在当地山坡地引进栽种保加利亚的大马士革等优质玫瑰品种,目前已发展成了千亩玫瑰园基地,据介绍,以前基地主要生产作为玫瑰茶原料的干花蕾,2004年产干花蕾6t,每公斤花蕾平均售价40元,仅收入24万元,经济效益并不乐观。2005年初,甘肃省庆阳市玫瑰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投入资金引进了玫瑰油加工设备,按目前鲜玫瑰万分之二的出油率计,千亩玫瑰至少产玫瑰油80公斤,按2.8万元/公斤的市场价计算可创收224万元;其副产品玫瑰蒸馏水的价格为3万元/t,制80公斤玫瑰油可回收150t玫瑰蒸馏水,又可得到450万元,经济效益是干花蕾的20余倍。该玫瑰油加工基地的建成,不仅改写了甘肃省靠生产干花不赚钱的历史,还解决了周边部分剩余劳动力的就业,同时我国玫瑰工业发展又迈出重要一步。4在国外,生产工业玫瑰的国家主要有保加利亚、摩洛哥、法国、俄罗斯、日本等,其中以保加利亚历史最为悠久。他们生产工业用玫瑰至今已有二百多年,生产玫瑰香精也有一百年的历史。俄罗斯是世界上玫瑰香精产量最大的国家,一年可达8至9吨。该国的玫瑰花加工工艺为:鲜花冷却存放再加热发酵连续蒸馏活性C吸附二乙醚解析薄膜蒸发。这套工艺具有节约时间、能源,增加出油率,提高香精质量等多方面优势。在研究方面,自1957年国家轻工部上海香料厂从玫瑰花里试提玫瑰香精成功后,我国各地在玫瑰加工应用等方面也都取得了较大进展。玫瑰花的不同开放程度和不同的采收时间,直接影响着鲜花产量和质量。国外科研工作者在这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在一天之内,上午5时至7时,玫瑰花半开呈杯状,其中的精油量达到最高峰。我国对玫瑰从花蕾形成到花瓣全部开放的现蕾期、蕾中期、蕾饱满期、花瓣始绽期、花半开期和花全开期六个时期分别进行了含油量测定,结果为现蕾期:9,蕾中期:52,蕾饱满期:45,花瓣始绽期:56,花半开期:65,花全开期:25,这足以证明玫瑰花半开期时含油量最高,花全开之后,其含量随之减少,油的质量也随之降低。据了解,国外从玫瑰香精中已分析出275种成分,我国目前正在着手这方面工作。用中国玫瑰香精与保加利亚、法国、摩洛哥、日本等国的玫瑰香精做对比证明,中国产玫瑰香精的主要成分和其他国家基本相同,但在各个成分含量上有所差异,香叶醇、丁香酚和苯乙醇的含量占主要地位,香叶酸含量很高,是我国玫瑰香精油的主要特征。第2章 玫瑰精油的提取和纯化2.1节 玫瑰精油的提取方法5玫瑰精油在食品、化妆品、医药、保健品等领域具有重大的应用价值和经济价值,因此其提取方法被广泛地研究。玫瑰精油的传统提取工艺主要有水蒸气蒸馏法、有机溶剂提取法、吸附提取法和超临界CO萃取法和用于纯化的分子蒸馏法等。为了提高玫瑰精油的品质和产率,可将多种提取法组合使用,下面介绍主要的几种提取玫瑰精油的方法。2.1.1 水蒸气蒸馏法该法是从玫瑰花中提取玫瑰精油的常用方法其工艺流程如下图2.1所示。马希汉等6对水蒸气蒸馏提取玫瑰精油过程中影响精油出油率的各种因素及工艺参数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影响出油率的主要因素是蒸馏时间,其次是蒸馏速度,最后是料液比,花的粉碎状况对出油率影响不大。适宜的工艺参数为:蒸馏时间4h,蒸馏速度200ml/h.蒸出量为蒸馏器容积的10,水与花的质量比为4:1,装料系数为0.75。此外,用一定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水溶液蒸馏玫瑰花可显著提高其出油率,最高出油率为0.051。图2.1 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玫瑰精油的工艺流程王锦鸣7提供了一种从玫瑰花中提取玫瑰精油的工业化生产方法,该法是将采摘到的新鲜玫瑰花与水以1.1:4kg/L的比例加入到蒸馏釜中。然后通入4kg/cm的水蒸气进行水蒸气蒸馏。产生的混合蒸汽经冷却后进入油水分离器,收集油层,水层引入蒸馏塔进行二次蒸馏,所得冷凝液再次进入油水分离器,收集油层。剩余混合物引入一次蒸馏釜与鲜花混合,循环使用。将两次收集的油层合并即为最终产品,出油率约为0.045。张睿等8研究出一种先低馏速、后高馏速的“二步变馏式回水蒸馏法”的工艺方法。最佳工艺参数为玫瑰与食盐4:1盐渍保存125天,花水质量比为1:4,先用l00L/h的蒸馏速度蒸馏3h,然后在125L/h的高蒸馏速度下蒸馏1h,最后再油水分离,脱水精制得产品。分析所得产品的主要成分,其含量均符合国际标准。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玫瑰精油具有设备简单、成本低、操作方便等特点,是目前国内外大多数生产厂家提取玫瑰精油所采用的方法,但精油得率较低(约为0.3%),而且由于操作温度接近于100,蒸汽温高而产生不良作用,因而低沸点的玫瑰精油及水溶性的芳香成分如2-苯乙醇等有可能受到损失或被破坏,所提取的精油色泽深,并带有焦糊味,导致玫瑰油的收率和品质下降。为进一步提高玫瑰精油的收率,可采用下列几种方法:(1)将分离水重复使用;(2)采用有机溶剂等进一步提取玫瑰水中的有用成分,如二氯甲烷、己烷等:(3)对玫瑰水进行二次蒸馏;(4)采用盐析法,即在蒸馏时加入适量的NaCl以降低玫瑰精油在水中的溶解度;(5)采用同时蒸馏-萃取技术法提取玫瑰水中的有用成分;(6)在水蒸气蒸馏之前先用-(葡萄)糖苷酶水解玫瑰花瓣 。2.1.2 有机溶剂提取法有机溶剂提取法是用适宜的挥发性有机溶剂直接浸泡玫瑰花,经渗透、溶解、分配、扩散等一系列物理过程,将精油从玫瑰花中提取出来。所得产品一般为浸膏,还需进一步精制才能得到精油,其典型工艺流程如图2.2所示。图2.2 有机溶剂萃取及精制流程工艺罗金岳等提供了一种浸提法提取玫瑰精油的工艺,该工艺以石油醚或石油醚与氯仿的混合物为溶剂,花与溶剂的投料比为1:(23)kg/L,室温浸提2h,提取液与一次洗液经初浓后得浓缩液,浓缩液再经过滤、真空浓缩后制成浸膏,得率为0.28。所得浸膏可进一步用乙醇精制成精油。王威等9以石油醚为溶剂,采用罐组式强制循环逆流提取装置对玫瑰鲜花进行常温提取,投料固液比为1:4kg/L,共浸提3次,每次30min左右,提取液经过滤、浓缩后得玫瑰浸膏,收率为0.2。所得浸膏经3次脱蜡后可制成玫瑰精油。由浸膏制得精油的收率为39。用有机溶剂提取玫瑰精油可同时将低沸点和高沸点组分提取出来,从而可减少芳香油成分的损失,所得玫瑰油的香气更接近于天然玫瑰花的香气,且得油率要高于水蒸气蒸馏法。缺点是提取时间较长,所得精油的头香略显不足,并容易产生溶剂残留。2.1.3 吸附提取法吸附提取法首先利用吸附剂从玫瑰花中选择性吸附精油成分,再用溶剂将玫瑰精油从吸附剂中脱附出来。胡文效等10在利用亚临界CO萃取玫瑰油时就是先利用装有活性炭的吸附柱对浸泡过玫瑰花的盐水进行吸附,然后再用亚临界CO对吸附了玫瑰精油的活性炭进行提取。吸附法的操作温度通常为室温,因而不会破坏芳香性成分,可保持原有的鲜花香气。缺点是操作过程多,生产周期长,生产效率低。实际应用时常将吸附法与其他方法联用,以弥补其他方法所得精油头香不足的缺陷。2.1.4 超临界CO萃取法当流体的温度和压力分别超过其临界温度和临界压力时,则称该状态下的流体为超临界流体。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是利用处于临界压力和临界温度以上的流体具有特异的溶解能力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分离技术。超临界萃取避免了水蒸气蒸馏过程中热敏组分的分解,以及可能的水解和水增溶作用造成组分的流失。超临界CO提取玫瑰精油是利用超临界流体所具有的良好的传热和传质性能来提取玫瑰精油的一种新技术,其典型工艺流程如下图2.3所示。该法采用的原料可以是干燥的花瓣或刚采摘的鲜花,也可以是有机溶剂萃取所得的浸膏。根据原料和工艺的不同,产品可以是浸膏或精油。图2.3 超临界CO萃取玫瑰精油的工艺流程许多研究者对超临界CO萃取玫瑰精油的工艺条件进行了研究,所用原料及主要工艺条件和收率列于表1.1中。表2.1 超临界萃取玫瑰精油的主要工艺条件和收率5原料萃取温度/萃取压力萃取时间/h二氧化碳流量分离条件收率/%干花瓣4016MPa1.518L/h0.57干花蕾6025MPa2600L/h45MPa600.45浸膏5025MPa225kg/h56.4干野玫瑰30501020MPa3.554080 kg/h0.10.3半干花瓣30452040MPa243浸膏4080bar81.5 kg/h80bar,-1025bar,049鲜花3520MPa0.57MPa,40用超临界CO萃取玫瑰精油具有萃取率高、速率快、无污染、工艺简单、可避免氧化及热解、产品品质好、萃取物纯正、无溶剂残留等优点。11与有机溶剂提取相比,超临界CO萃取还具有高选择性和溶解能力可调的优点,所得的精油具有较高的品质,适用于高档香料精油的制备。基于以上优点,当前玫瑰香料精油生产中逐渐用超临界CO萃取工艺来取代传统的水蒸气蒸馏和有机溶剂萃取工艺。12玫瑰精油的品质和产率与玫瑰花的品种、产地以及花的干湿有较大关系。因此对于不同的玫瑰花其超临界萃取的工艺条件不尽相同。在超临界CO萃取于花中的玫瑰精油过程中,如果采用水作为夹带剂,可有效提高萃取收率。何熹13对玫瑰精油的不同提取工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水蒸气蒸馏所得的精油头香味重,而有机溶剂法萃取所得的浸膏的体香和尾香较足;超临界CO可将低沸点的头香物质和高沸点的体香和尾香物质同时萃取出来,因而香气更接近于天然香味。2.2节 玫瑰精油的纯化一般制备方法所得的玫瑰油都有所不足,如采用超临界CO萃取所得的玫瑰粗油中仍然含有一部分沸点较高、非极性很强的蜡质混杂,提高了精油的凝固点,降低了精油的挥发度,使精油的香气减弱并掺杂一种不愉快的气味,导致精油品质下降,这就需要采用一些方法和手段对其处理,传统的是使用脱蜡处理,脱蜡处理方法一般采用石油醚、乙醚等有机溶剂对粗油浸提后,放在低温环境下冷析一段时间,最后减压浓缩浸膏,回收有机溶剂,以制取玫瑰精油。采用这一方法制取玫瑰精油,可以很好地去除蜡质,但是在蒸馏浓缩时,易引起分子的重排、氧化、水解、聚合等,致使植物精油成分被破坏,同时还有可能造成溶剂残留,影响了精油的品质。采用分子蒸馏技术对超临界流体萃取的玫瑰粗油进行纯化精制,可获得了纯度较高的玫瑰精油产品。下面介绍分子蒸馏纯化技术。分子蒸馏是一种在高真空(0.110Pa)条件下进行的液-液分离技术,具有蒸馏温度低、真空度高、物料受热时间短、分离程度高等特点,特别适合于高沸点、热敏性和易氧化物质的分离。玫瑰精油为热敏性物质,常规的蒸馏方法温度高,受热时间长,会造成某些成分的分解和聚合。可以利用分子蒸馏技术对玫瑰精油粗品进行提纯,进一步提高玫瑰精油的品质。任艳奎等14应用刮膜式分子蒸馏装置对玫瑰精油的两级纯化工艺进行了研究,该工艺艺可分为两步,第一步是脱气脱臭,主要是脱除包括溶剂在内的轻组分;第二步是脱色,即以第一步所得重馏分残留物为原料,脱除蜡等重组分。刮膜式分子蒸馏装置流程见下图2.4所示。因玫瑰粗油的凝点较高,在常温下为凝固状态,很难直接进料。因此首先要将玫瑰粗油放入50水浴中预热,以成流体状态,当系统真空度达到所需要求之后,物料从进料瓶中以设定流速进入分子蒸馏器进行蒸馏。转子环在高速离心条件下贴着内壁滚动,当料液流到内壁时很快被滚刷成薄膜,均匀分布于加热面上,膜厚度在10100m之间,在一定的温度和高真空条件下,易挥发的轻组分迅速挥发到冷凝柱上,试验结束后,将冷凝在冷凝器上的轻组分玫瑰精油,融化后流入收集瓶;而玫瑰粗油中的平均自由程较小的相对挥发性较低的重组分蜡质,因不能到达冷凝器,则沿着蒸馏器简体的内壁流人重组分收集瓶。为了防止挥发性物质进入真空系统,在管路上设图2.4 刮膜式分子蒸馏装置流程图置冷阱,冷阱中加入冰水混合物作为制冷剂。由于真空系统中有中间冷凝管和冷阱的双重冷凝作用,保证了整个系统操作压力的均衡。研究结果表明,采用两级分离可将主要成分含量为70.35 的玫瑰浸膏中低沸点和高沸点杂质脱除,使产品玫瑰油含量提高至86。而且知采用MD-S80型刮膜式分子蒸馏装置提纯玫瑰精油,蒸馏温度低,产品不易分解变质;蒸馏过程中条件易控制,操作简便,分离效率高,容易实现工业化生产。韩荣伟等15将超临界CO萃取技术与分子蒸馏技术相组合,即先用超临界CO从玫瑰浸膏提取出玫瑰精油粗品,萃取工艺条件为压力25MPa、萃取温度为50、CO流量为25kg/h、萃取时间2.5h。然后再用分子蒸馏技术对粗品进行纯化,在绝对压力35MPa、转速260280r/min、流速2.02.2mL/min、分馏温度为120的条件下获得了高质量的玫瑰精油。他们通过GC-MS分析表明,所得精油有63种物质,主香物质为酯类,其质量分数超过50。玫瑰香料精油的高质高效纯化技术和方法在进一步研发和改进中,相信随着人们对玫瑰香料研究的不断深入,相应的纯化技术和方法也会层出不穷,从而使得玫瑰香料的应用领域不断得到扩展,随着玫瑰香料应用领域的不断拓宽,玫瑰香料的认识和应用也将逐步完善。结 论本文简要介绍了香料玫瑰精油的传统提取工艺,但传统的提取工艺并不稳定,收率较低,质量也不高,从而降低了产品的竞争力。为此,今后应着重从以下几方面加强对玫瑰精油提取工艺的研究。 (1)针对不同的提取工艺,应加强其传质理论及相关的热力学和动力学研究,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为过程放大及工业化生产提供指导。(2)由于玫瑰花的花期较短,含油率较低,因此可将多种提取技术联用,以弥补单一提取方法的不足,这对提高玫瑰精油的收率和品质具有重要的意义。(3)我国玫瑰精油的主要生产工艺仍是传统的水蒸气蒸馏法,生产工艺和设备较为落后。因此,应进一步改进现有的生产设备,提高装置的自动化水平,并注意生产过程中对精油质量品质的控制。(4)结合现代分离技术的研究成果,开发提取香料玫瑰精油的新工艺是今后玫瑰精油提取工艺研究的一个重点研究方向,一些新型分离技术,如文中所述的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亚临界流体萃取技术、分子蒸馏技术等我们知道虽已成功应用于玫瑰精油的提取与纯化,但还需进一步完善。此外,利用超声波、微波等技术来强化植物有效成分提取过程的报道很多,因此可尝试在玫瑰精油的传统提取工艺中引入超声波、微波等强化技术,以弥补传统提取工艺的不足。另一方面,新鲜玫瑰花和提取玫瑰精油后的残渣内还含有丰富的多种色素,如黄质、花青素、玉红黄质、番茄烃、黄酮类、-胡萝卜素、-胡萝素和玫瑰红色素等,由于提取工艺和技术方面的问题,许多色素并没有被有效的利用。为了更好的利用多种色素,科研机构和香料开发企业在此方面的研究应该加大力度,国家企业应该给予足够的基金和技术支持,把香料玫瑰精油的开发和研究引领到世界前沿,从而使其更好的服务于社会。香料玫瑰精油的需求量正在逐年增加,用途已远不能满足当今社会的需求。面对发展机遇,应加强行业整合,加大科研投入,改善玫瑰精油,向着高性能化、功能化、精细化方向发展。不断创新工艺生产装置和改进方法,才能使香料玫瑰精油行业充满活力。相信随着人们对玫瑰香料研究的不断深入,玫瑰香料应用领域将会不断拓宽。 参考文献1陈俊愉中国花卉品种分类学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12张睿,魏安智,杨途熙等3种不同香型玫瑰精油特性的研究J西北植物学报2003,23(10):17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汽车指标转让协议与汽车按揭贷款合同3篇
- 工厂车间生产管理经营承包合同书3篇
- 医用纯水销售合同范本
- 快递代收点合同范本
- 聘用简单运营合同范本
- 焊工作业压力焊模拟题及答案
- 智博英语必做题目及答案
- 教师个人校本培训计划2025(5篇)
- 2025年生物心脏瓣膜试题及答案
- 2025年首调旋律听写题库及答案
- 《普通话》教学讲义课件
- 比喻(教学课件)
- 烧结基础知识课件
- 高中生物第一课-(共24张)课件
- 皮肤科质量控制指标
- 新教师跟岗学习实施方案
- 2022年高考全国甲卷:写作指导及范文课件16张
- 郭锡良《古代汉语》讲稿(不仔细看别后悔哦)
- 新媒体文案创作与传播精品课件(完整版)
- 齿轮制造工艺手册
- 8D培训教材(共37页).ppt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