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知识培训.doc_第1页
水稻知识培训.doc_第2页
水稻知识培训.doc_第3页
水稻知识培训.doc_第4页
水稻知识培训.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天隆公司员工职业培训 水稻基础知识一、 什么是水稻“民以食为天,食以稻为先” 水稻是喜高温好湿短日照的一年生禾本科作物。水稻生长的适宜温度为2535;生育期相对湿度在5090%为宜,在抽穗结实期对水分和矿物营养的需求量较大。其根、叶的形态和生长期的生态条件直接影响着水稻的产量和品质状况。根据不同的指标,水稻可分如下几类:依据其生理形态指标,分为籼稻和粳稻;依据淀粉含量,可分为糯稻和非糯稻;依据生育期对温、湿度要求的不同,可分为早、中、晚稻;依据耐旱性的不同,可分为水稻和旱稻。水稻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是人民所喜爱的食物。对于普通大众,水稻是每日必须的营养和能量来源;对于农民,水稻是其辛勤劳作的收获所得,是生活依托;对于水稻育种专家而言,水稻是喜温好湿短日照的禾本科作物,研究其遗传特性和生理形态特征已达到高产优质多抗的育种目标。二、 水稻地位和作用水稻是一种古老的植物,经过长期的驯化成为今天人类的重要粮食之一。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加,水稻的地位也发生着转变。我国是一个拥有13亿人口、9亿农民的农业大国,人多地少的基本国情,要求我们重视粮食的生产。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始终是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国家自立的基础,是直接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大事,也是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永恒的主题。水稻产量和质量不仅关系着我们的日常生活的品质,还关系到“三农“问题的有力解决,更关系到国家的长治久安。三、 农业绿色革命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农业生产力是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是加快传统产业向现代产业发展,确保我们粮食安全的关键因素,在提高我国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促进产业升级、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和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及增加农民收入等方面做出了重要的贡献。随着科技力量在水稻生产中投入力度的加强,农业生产迎来了“绿色革命”,并不断推进水稻生产向着高产、优质、多抗的育种目标进发。第一次绿色革命:上世纪50年代初,其主要特征是把水稻矮化育种,辅助以农药和农业机械生产,第一次绿色革命解决了19个发展中国家粮食自给问题。但是第一次绿色革命在发展中逐渐暴露了其局限性,化肥、农药的大量使用和土壤退化。90年代初,又发现其高产谷物中矿物质和维生素含量很低,用作粮食常因维生素和矿物质营养不良而削弱了人们抵御传染病和从事体力劳动的能力,最终使一个国家的劳动生产率降低,经济的持续发展受阻。因此,在农业科学家的不断探索和科技进步的推动下,开展了第二次绿色革命。第二次绿色革命:水稻品种的培育和生产上,不在单一强调产量因素,更增加了对于稻米品质,降低生产成本减少污染上的目标要求 提高产量,改善品质迫在眉睫:虽然发达国家粮食生产能力过剩,但另一方面还有约8亿人口粮食供应不足。因此科研人员利用植物转基因技术培育更加高产的超级水稻新品种。同时,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水稻品质的要求也随之上升,改善水稻品质以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物质需求提高农业生产效益:水稻生产属于劳动密集型,如何提高农业生产效益,直接关系到农民劳动生产的积极性,也就直接关系到我们农业发展和粮食安全。利用转基因技术、克隆技术能先进的生物技术,配合以先进的机械劳作,不断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已达到增产创收的目的。四、国内外的种植情况1、国内种植概况 目前,我国水稻年产量达2000亿公斤,占世界产量的一半以上,平均单产是世界的1.6倍。我国水稻种植面积约为4.5亿亩,占粮食作物的1/3。根据热量、温度、湿度等生态因素将我国划分六个主要稻作区,以秦岭淮河一线为界,以南以种植籼稻为主,此线以北则以粳稻为主。图1,我国水稻产区分布图 六个稻作区包括华南双季稻稻作区、华中双季稻作区、华中双季稻作区、华北单季稻稻作区、东北早熟单季稻稻作区以及西北干燥区单季稻稻作区。(如表1所示)表1、我国主要的六个稻作区稻作区主要省份比重华南双季稻稻作区闽、粤、桂、滇南部台湾省、海南省和南海诸岛全部17.6%华中双季稻作区苏、沪、皖、赣、湘、鄂、川67%西南高原单双季稻稻作区云贵和青藏高原8%华北单季稻稻作区京、津、冀、鲁、豫等3%东北早熟单季稻稻作区黑、吉全部和辽宁大部及内蒙古东北部3%西北干燥区单季稻稻作区大兴安岭以西,长城、祁连山与青藏高原以北,银川平原、河套平原0.5%我国水稻主栽省份情况如表2所示。表2、2011年水稻主栽省份种植情况表省 份面积(亿亩)产量(万吨)单产(kg/亩)湖 南0.6052506409.00江 西0.4981858.3372.08黑龙江0.4151843.9382.91江 苏0.3351807.86424.31湖 北0.3061557.81402.39四 川0.3011512.1370.432、国外种植的主要国家、种植概况世界上36个国家和地区由于内战或气候恶劣等原因,面临严重粮食短缺。在发展中国家,有1/5的人无法获得足够的粮食,全世界每年有600万学龄前儿童因饥饿而夭折。联合国粮农组织 粮食短缺问题依然是限制许多国家发展,人们健康的重要问题。目前,全世界有122个水稻生产国,全球稻作面积约为1.48亿公顷,其中亚洲种植面积占92%,其余8%则分布在非洲、拉丁美洲、大洋洲和欧洲。印度是水稻种植面积最大的国家,其次是中国;粳稻种植面积最大的国家是中国,其次是日本。国际水稻所所长罗伯特齐格勒曾说过:“在我们所处的世界中,大米价格大幅上涨。大米是全世界穷人的粮食,因此其价格不论上涨多少都会给这些穷人造成重大影响。” 水稻尤其是杂交水稻很有可能是解决世界饥饿问题的关键。 世界上种植面积最多的是印度,其次是中国,种植面积居前五名的国家分别为,印度、中国、印度尼西亚、孟加拉国、泰国。(如表3所示)表3、2010年水稻主栽国家种植面积情况表国家种植面积(亿亩)产量(万吨)印 度6.6213127.4中 国4.4919725.7印度尼西亚1.936439.9孟加 拉国1.734507.5泰 国1.643146.3缅 甸1.2330503、国内外粳稻种植情况 世界粳稻平均播种面积1.8813亿亩,约占稻谷面积的8.3%;总产8173万吨, 占世界水稻总产的14.0% ; 单产436kg/亩,较世界水稻单产高68.1%。世界上粳稻种植面积超过0.1亿亩的国家有中国、日本、韩国3 个国家。单产超过533kg/亩的国家有美国、澳大利亚和埃及。(如,表4所示)表4、2009年世界粳稻主栽国种植情况表国 家种植面积(亿亩)单产(kg/亩)中 国1.252454.000日 本0.253424.000韩 国0.158425.333埃 及0.081646.667澳大利亚0.015584.667美 国0.041566.667目前,我国有24个省区种植粳稻,但种植面积分布极不平衡。在我国粳稻生产总量中,东北三省和江苏的粳稻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与作用。换言之,东北和江苏的粳稻生产,直接影响着我国粳米市场的稳定和人民的“口粮安全”。(如表5、6所示)表5、我国粳稻种植情况分布图区划省份粳稻类型种植面积(亿亩)华中、华南苏南、皖南、沪、浙、鄂、湘北晚粳0.0351华 北京、津、冀、豫、苏北、皖北中粳0.03东 北黑、吉、辽早粳0.045西 南滇、黔中粳0.006华 南台中粳0.0051西 北疆、甘、宁、陕早粳0.003表6、2009年我国粳稻种植面积、总产和单产省份种植面积(亿亩)总产(万吨)产量(kg/亩)黑龙江0.421567.500551.333江 苏0.281188.000425.333吉 林0.11460.000460.000辽 宁0.10470.900515.333浙 江0.07307.400460.000云 南0.06273.800435.333五、 杂交稻发展1、杂交稻概括 世界粮食短缺的国际形势和我国人多地少的国情,迫切需要在水稻产量上有一个新突破,杂交水稻在这种情况下应运而生。20世纪70年代袁隆平院士带领着他的水稻科研小组完成水稻“三系”配套,标志着我国以及世界杂交水稻研究的成功。杂交水稻的研制成功是当代农业发展史上重大进展,使得水稻单产获得大幅度提升,杂交水稻的大面积推广,创造举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为实现我国粮食供需平衡做出了巨大贡献, 杂交水稻是将具有不同优良性状的两个亲本进行杂交,使两个亲本的优良性状结合在一起,以培育出具有优良性状的品种。我国杂交水稻的发展三系杂交水稻1964年提出,1973年完成研究,1976年推广两系杂交水稻1995年完成研究超级杂交稻 1997年开始超级杂交稻研究杂交水稻早已走出国门,走向世界。20世纪90年代,联合国粮农组织将推广杂交稻作为全球发展粮食生产的一项重要战略措施。我国每年派出数名专家奔赴美国、日本、菲律宾、澳大利亚等国家进行合作研究和示范种植,迄今已有多个国家研究、示范、引进杂交稻,越南和印度等国已大面积应用于生产,与当地良种相比增产明显。 随着水稻绿色革命的推进,不断推进我国水稻单产的创新高(如图2)“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预计在2012年,第三期超级稻亩产达到900公斤。图2 1991年制2010年我国水稻单产变化趋势图2、杂交粳稻未来发展杂交粳稻的发展空间巨大,杂交粳稻年种植面积只有500万亩,仅占粳稻种植的5%,杂交粳稻技术还未被广泛推广。此外各级领导高度关注和重视杂交稻的发展,这是杂交粳稻发展的强大后盾;专家繁育高产优质多抗杂交粳稻具有很高的积极性,研究氛围很浓,这更是杂交粳稻发展坚实的中坚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