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屈原列传复习学案临清二中高三语文一、解释一词多义(实词)1.属6(1)屈平属草稿未定 (2)骑能属者百余人 (3)乃以秦王属吏(高祖本纪)(4)徒属皆曰:“敬受命”。(陈涉世家)(5)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琵琶行)(6)神情与苏、黄不属(核舟记)2.与(1)屈平不与(2)与嬴而不助五国也(3)信与张耳以兵数万(淮阴侯列传(4)坚营勿与战(淮阴侯列传)3.伐(1)平伐其功(2)自矜功伐项羽本纪/此五霸之伐也 (魏公子列传)(4)其后秦欲伐齐 (5)口诛笔伐 4. 疾(1)臣少多疾病 (陈情表)(2)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 (屈原列传)(3)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劝学)(4)其疾病而死(五人墓碑记)7. 、间(1)遂于外人间隔(桃花源记)(2)屈平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谗人间之,可谓穷矣(屈原列传)(3)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鸿门宴)(4)间至赵矣(廉蔺列传)8. 见(1)私见张良,具告以事(鸿门宴)(2)信而见疑,忠而被谤 表被动( 屈原列传)9. 绝(1)则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 廉颇蔺相如列传)(2)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3)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劝学)(4)楚诚能绝齐,秦愿献商於之地六百里(屈原列传)10类(1)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项脊轩志)(2)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屈原列传)11. 迁(1)顷襄王怒而迁之(屈原列传)(2)时北兵以追修门外,战、守、迁皆不及迁(指南录后序)(3)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六国论)(4)余左迁江州郡司马(琵琶行)12. 劝(1)且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逍遥游)(2)怀王稚子子兰劝王行(屈原列传)13.微(1)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屈原列传)(2)今臣亡国贱,至微至陋陈情表)14、靡(1)靡不毕见 (2)望其旗靡(曹刿论战)15、本(1)父母者,人之本也。(2)人穷则反本。(3)本在冀州之南愚公移山) (4)今存其本不忍废 指南录后序16、志(1)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其志洁,其行廉 (2)一篇之中三致志焉 (3)博闻强志(4)项脊轩志 (5)聊斋志异 17、指(1)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 (2)通豫南愚公移山(3)璧有瑕,请指示王廉颇蔺相如列传18、留(1)秦留楚怀王以求割地(2)乃令张良留谢(3)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19、害(1)争宠而心害其能(2)邪曲之害公也 二、解释虚词用法和意义1. 及(1)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师说(2)怀王悔,追张仪,不及 屈原列传(3)及至秦皇,奋六世之余烈 过秦论()(4)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 陈情表()2. 既(1)楚人既咎子兰以劝怀王入秦而不返也 屈原列传()(2)始皇既没,余威震于殊俗 过秦论()(3)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 六国论()(4)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按诛五人五人墓碑记()3.为 (1)为楚怀王左徒/以其弟子兰为令尹() (2)非我莫能为()(3)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4)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4以(1)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于是怀石遂自沈汩罗以死。(2)以为非我莫能为也。”()(3)以一仪而当汉中地,臣请往如楚/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又安能以晧晧之白而蒙世俗之温蠼乎!()(4)竭忠尽智以事其君中述汤武,以刺世事。怀王乃悉发国中兵以深入击秦。莫不欲求忠以自为,举贤以自佐。()(5)楚人既咎子兰以劝怀王入秦而不反也/怀王以不知忠臣之分,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5而(1)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2)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国风好色而不淫,小雅怨诽而不乱。/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3)王怒而疏屈平。/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6乎(1)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 (2)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又安能以晧晧之白而蒙世俗之温蠼乎! 7所(1)其所谓忠者不忠,而所谓贤者不贤也。)(2)其后楚日以削,数十年竟为秦所灭。()8也(1)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夫天者,人之始也;父母者,人之本也。(2)此不知人之祸也。三、指出并解释下面句中通假字1.犹离忧也: 2.人穷则反本: 3.靡不毕见: 4.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 5.举类尔而见义远: 6.自疏濯淖污泥之中: “7.皭然泥而不滓者也: 。8.屈平自绌: 9.乃令张仪详去秦; 10.厚币委质事楚: 11.使于秦,顾反: 12.赵不内: 。13.不忘欲反: 14.被发行吟泽畔: 15.渔父见而问之曰: 四、解释下面加点古今异义词1明年,秦割汉中地与楚以和 2又因厚币用事者臣靳尚 3而设诡辩与怀王之宠姬郑袖 4颜色憔悴 5形容枯槁 6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 7人穷则反本 8大兴师伐秦 9愚智贤不肖 10其存君兴国而欲反复之 11愿得张仪而甘心焉 12圣君治国累世而不见者 13、心害其能 14、爽然自失 五、解释下面加点活用词1.明于治乱()2.馋谄之蔽明也()3.邪曲之害公也()4.方正之不容也()5.惠王(2)之()7.故内惑于郑袖()8.外欺于张仪()9.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10.其后楚日以削()11.同死生,轻去就()12.厚币委质事楚()13.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14.蝉蜕于浊秽()15.上称帝喾,下道齐桓,中述汤武()六、难句翻译1、博闻强记,明于治乱,娴于辞令。2.因谗之曰:“王使屈平为令,众莫不知。每一令出,平伐其功,曰以为非我莫能为也。3.明道德之广崇,治乱之条贯,靡不毕见。4.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5.乃令张仪详去秦,厚币委质事楚6.冀幸君之一悟,俗之一改也。其存君兴国,而欲反覆之,一篇之中,三致志焉。7.怀王以不知忠臣之分,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兵挫地削,亡其六郡,身客死于秦,8.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9.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10.自疏濯淖污泥之中,蝉蜕于浊秽,以浮游尘埃之外,不获世之滋垢,皭然泥而不滓者也。11.兵挫地削,亡其六郡,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12.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13.如楚,又因厚币用事者臣靳尚,而设诡辩于怀王之宠姬郑袖.14.亡走赵,赵不内,复之秦,竟死于秦而归葬15.圣君治国累世不见者,其所谓忠者不忠,而所谓贤者不贤也16.何故怀瑾握玉,而自令见放为?17.读服鸟赋,同死生,轻去就,又爽然自失矣。屈原列传复习学案答案一、1.属(1)写作(2)跟随(3)(zh 交付,委托)(4) (sh 官属;部属)(5) (动词,隶属,属于。)(6) (动词,类似。)2.与(1)动词,答应,允许(2)(动词,亲附,结交)(3)(连词 和)(4)(介词 和)注意(3)(4)词性不同,词义相同。3.伐(1)自夸(2)(名词,功劳,功业。)(4)动词,讨伐,进攻。)(5) (动词,声讨。)4. 疾(1)(病)(2)(恨,痛心)(3)劝学(快)(4)(生疾病)7. 、间(1)(隔绝)(2)(离间)(3)(暗中)(4)(从小路)8. 见(1)(会见)(2)(被)9. 绝(1)(断绝)(2)(与世隔绝)(3)(横渡)(4)(绝交)10类(1)(像)(2)(事物)11. 迁(1)(放逐)(2)(迁都)(3)灭亡)(4)(贬谪)12. 劝(1)(劝勉,勉励)(2) (劝说)13.微(1)(不暴露,深奥,精妙)(2)(卑微,渺小)14、靡(1)(没有,无)(2)(动词,倒下)15、本(1)(名词,根本)(2)(名词,根源)(3) (副词,本来。) (4)(名词,稿本、底本。)16、志(1)(名词,志向,心意。)(2)( 名词,意愿。)(3)( 动词,通“记”)(4)( 名词,表一种记事的文体。) (5) (动词,记述。)17、指(1)( 名词,通“旨”,意旨,旨趣。)(2)(副词,一直,直接。)(3)(动词,指出。)18、留(1)(动词,扣留)(2)动词,留下)(3)(动词,保存、遗留)19、害(1)( 动词,嫉妒。)(2)(动词使动用法,损害。)二、1. 及(1)(比得上)(2)(赶上)(3)(等到)(4)(和)2. 既(1)(尽,都)(2)(已经)(3)(以后)(4)(不久)3.为 (1)做,担当(2)行,做事(3)。(被)(4)助词,表示反诘或感叹4以(1)连词,相当于“而” (2)以为,认为(3)把,拿,用(4)竭表示目的,用来(5)楚(因为)5而(1)(承接关系,相当于“而且”“并且”“就”或不译。(2)转折,表示“然而”“可是”“却” (3)修饰关系。6乎(1)(助词,表示反问语气。)(2)(助词,表示感叹语气。) 7所(1) (助词,与后面的动词一起构成名词性短语,“所说的”) (2)为所表示被动。8也(1)助词,表示判断语气(2)助词,表示陈述或解释语气)三、1. “离”同“罹”,遭遇。2 “反”同“返”。3. “见”同“现”。4. “指”同“旨”,旨趣。5. “见”同“现”。 6. “濯”同“浊”。7. “泥”同“涅”,染黑。8. “绌”同“黜”,罢免官职。9. “详”同“佯”,假装。10. “质”同“贽”,见面礼。11. “反”同“返”。12. “内”同“纳”,接纳。13. “反”同“返”。14. “被”同“披”。15. “父”同“甫”。四、1 古义:第二年 /今义:下一年2古义:执政,掌权 今义:凭感情,义气行事3 古义:骗人的话/今义:无理狡辩4 古义:脸色/今义:色彩5 古义:形体容貌 /今义:对事物的形象或性质加以描述6 古义:言语举止适度得体 今义:做事不慌不迫 7古义:处于困境今义:贫穷8古义:军队 今义:老师 9古义:品德不好 今义:不孝顺长辈/此句整理错误,误将“不肖”当“不孝”10 古义:改动,改变今义:多次重复11 古义:快意,心里舒服/今义:愿意12 古义:政治清明的国家 /今义:治理国家13、古义:嫉妒/ 今义:陷害14、古义:迷茫/今义:爽快五、1.(形容词作名词,治乱的道理)2.(形容词作名词,说好人坏话,谄媚国君的人)3.(形容词作名词,邪恶的小人)4.(形容词作名词,端方正直的人)5.(意动,以为患)7.(名作状,在内)8.(名作状,在外)9.(形容词作动词,诋毁)10.(名作状,一天天地)11.(意动,将看做一样;看轻)12.(名作动,用厚重的礼物)13.(名作动,效法)14.(名作状,像蝉一样)15.(名作状,向上,向下,中间)六、难句翻译1、屈原见闻广博,记忆力很强,通晓治理国家的道理,熟习外交应对辞令。2.译:(上官大夫)就(在怀王面前)讲屈平的坏话,说:“大王叫屈平起草法令,大家没有谁不知道的。每当一项法令制度定出来,屈平就夸耀他的功劳,认为除了我就没有谁能制定得出来。”3.译:他阐明道德的广大崇高、国家治乱的规律,无不透彻明白。4.译:他的文笔简约,他的言辞含蓄,他的志趣高洁,他的品行端正。他的文辞表达平常的事物,但含义却很重大;列举的事例虽近在眼前,但表达的意思却极为深远。5.译:就派张仪假装脱离秦国,带着贵重的物品献厚给楚王6.译:盼望怀王能完全醒悟,世俗的陋习能全部革除。他思念国君、振兴楚国而扭转楚国衰弱局面的意愿,在离骚这篇诗歌中再三表露出来。7.译:怀王因为不知道忠臣的区分,所以在内被郑袖所迷惑,在外被张仪所欺骗军队被挫败,国土被削割,失掉了六郡,自身客死在秦8.诚信却被怀疑,忠实却被诽谤,能够没有怨恨吗?9.屈原痛心楚怀王听信谗言,不能分辨是非,谄媚国君的人遮蔽了楚怀王的明见,邪恶的小人危害公正无私的人,端方正直的人不被昏君谗臣所容,所以忧愁深思,就创作了离骚。10.他自动地远离污泥浊水,像蝉脱壳那样摆脱污秽环境,以便超脱世俗之外,不沾染尘世的污垢,出于污泥而不染,依旧保持高洁的品德11.(结果)军队被打败,国土被割削,丢失汉中六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骨髓瘤影像课件
- 健康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方案
- 矿山环境保护工程实施
- 天然气能源替代规定
- 公共交通优化管理规定
- 地产活动客户关系管理制度
- 工作总结:创新思维激发团队创造力
- 石油勘探成本控制操作指引策略制定
- 社交媒体广告投放方案制定
- 商业地产市场调研分析预测报告分析内容详解
- 粮库监理工作流程
- 输血申请单规范PDCA
- 污水处理技术及工艺介绍课件
- 第17课-我是浙江人课件
- 税务尽职调查报告(参考)
- 初中七年级上《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课件
- 《太阳出来了》课 件课件
- 全屋定制家居整装安装师傅专业安装服务技巧培训指导手册
- 公路桥梁和隧道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评估讲解(刘兴旺)
-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古诗文默写填空及答案
- etap学习2015帮助chapter二次设备elements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