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蚕培训材料范文_第1页
养蚕培训材料范文_第2页
养蚕培训材料范文_第3页
养蚕培训材料范文_第4页
养蚕培训材料范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养蚕培训材料范文 八月蚕桑农事摘要:本月初开始饲养早秋蚕,正值高温时期,今年又是长期高温,因此要特别做好降温工作,如室外挂帘子遮阴,降低蚕座位置,适当增加给桑次数本月初开始饲养早秋蚕,正值高温时期,今年又是长期高温,因此要特别做好降温工作,如室外挂帘子遮阴,降低蚕座位置,适当增加给桑次数,每次相对减少给桑量,大蚕提倡地蚕育,白天多吃湿叶,并适当稀放,大蚕期每张蚕种放养不少于40平方米;由于高温对蚕的影响,抵抗力削弱,因此要加强防病消毒,小蚕期用防病一号,大蚕期要重用新鲜石灰粉,每天撒一次。 早秋期其他作物使用农药较多,易污染桑叶,所以要防止农药中毒,桑叶要先试后吃,蚕区应禁止杀虫双和拟菊酯类农药的使用。 早秋蚕结束及时做好全面清洗消毒工作,准备饲养中秋蚕,一般中秋蚕从8月下旬中后期开始饲养。 桑园工作主要是做好“水、肥、虫”三方面的管理。 今年由于长期高温干旱,应及时做好抗旱工作,有条件的地方适时灌水,灌水应在早、晚灌,710天一次,不能灌水的桑园要挑水浇,并覆盖稻草、麦秆、杂草等,以减少蒸发,抑制杂草生长、改良土壤等作用。 桑园中施秋肥应在8月底前完成,施肥量不能过多,一般每亩施尿素10公斤,如果夏肥不足,8月上旬抗旱后亩施尿素20公斤,沟施或穴施,施后覆土。 秋季虫害较多,害虫种类也多,如野蚕、桑螟、桑尺蠖、桑毛虫、红蜘蛛,桑粉虱、桑蓟马等,今年各地发生的害虫种类不同,区域性明显,因此在防治上要根据各地的病虫情报,对症下药,要用“桑树专用农药”,并掌握好农药的残效期,以免蚕儿发生中毒。 秋蚕饲养管理技术要点摘要:当前茧丝绸市场持续低迷,部分蚕农忽视消毒防病和放松桑园管理,造成桑树病虫害发生严重,桑叶叶质下降,极易造成蚕病发生。 为确保秋季蚕茧丰收,各地应根据秋季气候特点,切实做好秋季蚕桑生产,确保蚕作安全,现就当前秋蚕生产管理要点发放给广大蚕农 一、加强桑园当前茧丝绸市场持续低迷,部分蚕农忽视消毒防病和放松桑园管理,造成桑树病虫害发生严重,桑叶叶质下降,极易造成蚕病发生。 为确保秋季蚕茧丰收,各地应根据秋季气候特点,切实做好秋季蚕桑生产,确保蚕作安全,现就当前秋蚕生产管理要点发放给广大蚕农 一、加强桑园管理。 今年以来由于蚕农放松了桑园管理,造成桑瘿蚊暴发流行,桑叶叶质老化,极易造成蚕病发生。 各地应加强桑园病虫害防治,确保蚕儿有优质桑叶喂养。 二、加强蚕病防治。 经过春、夏蚕的饲养,蚕室、蚕具积累了许多病源物,如不进行及时消毒,极易造成秋季蚕病发生。 各地在彻底消毒的基础上,养蚕时应做到进蚕室换鞋洗手,地面勤撒石灰进行蚕体蚕座消毒,严格分批提青,及时淘汰迟眠、弱小蚕,饲养中做到“三稀”即蚕室里面蚕架稀,蚕架上面蚕匾稀,蚕匾里面蚕头稀。 三、做好防高温闷热工作。 立秋以来我县持续高温天气对蚕的发育极为不利,蚕农养蚕时要注意通风降温排湿工作,秋蚕最好选择在一楼相对低温凉爽的房间饲养,夜间打开所有门窗通风放温,东西向蚕室门窗装上遮阳网,防止阳光辐射增温。 水泥平顶蚕室温度高,楼顶必须铺上一层厚厚的稻草,清晨洒上凉水进行隔热降温。 结合蚕病防治巧吃水叶。 四、桑叶保持新鲜清洁,增强蚕儿体质。 小蚕期做到树上精选,不吃虫口叶,大蚕期不吃发酵叶和过老叶,禁吃脏水、泥沙、蚕粪等污染叶,以防病从口入。 采叶时要做到轻装快运,不得发酵和久贮。 五、由于秋季蚕儿饲养时农田用药频繁,极易造成桑叶农药污染,靠近农田边的桑叶必须先试喂,确认无毒后,方可给蚕儿喂养。 六、塑料折簇、竹桠、旧草笼吸湿性差,易造成不做茧蚕的发生,望蚕农改变上蔟方式,使用方格簇和新草笼,注意簇室通风排湿工作,以利提高蚕儿结茧率。 总之,要加强秋蚕饲养技术管理,切实做到养好秋蚕,达到养蚕增产增收之目的。 秋蚕慎防真菌病摘要:近几年家蚕真菌病在中晚秋蚕期偏重发生,主要是此时气候适合真菌增殖,如遇多雨天气,气温在25、空气相对湿度90左右,真菌孢子极易发芽。 部分共育室对小蚕饲养往往只注意保温保湿,而忽视蚕室通风换气和蚕座蚕体施药,在稚蚕期即会发生僵病,重则往往损蚕一半以上近几年家蚕真菌病在中晚秋蚕期偏重发生,主要是此时气候适合真菌增殖,如遇多雨天气,气温在25、空气相对湿度90左右,真菌孢子极易发芽。 部分共育室对小蚕饲养往往只注意保温保湿,而忽视蚕室通风换气和蚕座蚕体施药,在稚蚕期即会发生僵病,重则往往损蚕一半以上。 若忽视桑园秋季治虫,使桑螟、野蚕、桑尺蠖等鳞翅目桑树害虫发生僵病后,其真菌孢子即附着在桑叶上,或由人体带入室内,对家蚕造成交叉感染,使蚕发病。 家蚕真菌病在中晚秋蚕发生主要是白僵病、黄僵病及绿僵病,尤其是白僵病较为普遍。 其主要防治方法严格消毒秋蚕饲养前,蚕室内彻底打扫,使用1有效氯漂白粉液进行消毒,蚕具用1500倍的防僵灵2号或100倍的优氯净溶液进行浸渍消毒。 蚕室周围堆放的坏旧蔟具、蚕沙及污物,须彻底清除,地面铲土或用清水冲洗,杜绝真菌孢子在蚕室内外的留存。 及时施药及时使用防僵药剂能有效地防止真菌孢子侵入蚕体寄生。 如僵病发生量较多,每天早、晚各使用一次漂白粉防僵粉或“灭僵灵”等药剂进行蚕体蚕座消毒;如发病量较少,每天使用一次,直到不见僵病为止。 亦可采取熏烟法,待蚕吃净桑叶,做好蚕室密闭,使用优氯净或福尔马林等熏烟剂进行熏蒸,优氯净每立方米12克,福尔马林每间蚕室0.751公斤。 熏后密封1小时左右,以利杀灭真菌孢子。 改善环境蚕座切忌多湿,应及时除沙,使用新鲜石灰粉、焦糠或干碎稻草等干燥材料撒于蚕座内,蚕具勤曝晒,以抑制僵病孢子发芽。 炕床育及薄膜覆盖育,喂蚕前半小时应开门窗和揭开薄膜通气。 中晚秋蚕期,白天和晚上温差较大,应防止温度激变,蚕座周围水气凝结,亦能助长发病,因此应注意升温排湿和通风换气,改善饲养环境。 防治虫害中晚秋蚕饲养前710天,使用80敌敌畏乳剂1500倍液喷洒桑树,杀灭桑树鳞翅目害虫。 养蚕期可使用1000倍的消毒净溶液或0.3有效氯漂白粉液喷洒桑树,进行叶面消毒。 另外,发现病蚕立即拣出,集中烧毁,不可乱丢,防止真菌孢子扩散;抓过僵死蚕的手要及时清洗消毒,防止感染健蚕;发生僵病的蚕沙,切忌堆放在蚕室内外,应随即远离蚕室沤制发酵;除沙动作要轻,防止灰尘飞扬;地面摊放塑料薄膜也要除沙,以防止真菌孢子散落于地面。 秋季蚕病防治应把好三关摘要:秋季因气候恶劣、桑叶质量较差,加上春蚕、夏蚕的连续饲养,养蚕环境中病原体较多,秋蚕极易爆发各种疾秋季因气候恶劣、桑叶质量较差,加上春蚕、夏蚕的连续饲养,养蚕环境中病原体较多,秋蚕极易爆发各种疾病。 秋季蚕病防治应把好以下三关蚕室蚕具消毒关。 一要选择优质蚕用药品。 目前蚕室蚕具消毒最理想药品是消特灵,烟雾剂以“928”、“蚕病净”为好,坚决禁用过期失效、假冒伪劣的蚕药;二要改进消毒方法。 坚持“两改”一改“喷雾消毒法”为“浸渍消毒法”,适宜浸渍消毒的蚕具尽量用此法消毒;二改“一次消毒”为“二次消毒”,第一次用消特灵药液消毒,第二次用“928”或“蚕病净”等烟雾剂消毒,通过气体与液体相结合,取长补短,消毒更为全面彻底。 选叶和叶面消毒关。 秋季桑园病虫害较多,桑园害虫与家蚕病虫害可交叉传染,凡是能使桑园害虫发病的病原体都能导致蚕发病。 因此,要及时防治好桑园病虫害。 此外,要做好选叶和叶面消毒工作,小蚕用叶尽量不用虫咬叶,并全部用消特灵主剂400倍药液浸渍消毒一遍,切断桑园传染疾病的途径。 蚕体蚕座消毒关。 秋蚕容易发生病毒病和僵病。 蚕一旦发生病毒病,应立即采取以下措施 1、立即用消特灵主剂200倍药液对蚕体蚕座进行喷雾,发病严重时每天喷一次,雨天改用撒新鲜石灰粉; 2、消毒后立即加网除沙或用稻草隔沙,隔离病死蚕。 3、添食抗菌素(如克蚕菌胶囊、9109等),增强蚕体质,间隔8小时添食一次,连续添食34次。 发生僵病时可采取下列措施 1、立即用消特灵主剂200倍药液进行蚕体蚕座消毒; 2、加网除沙或用稻草隔沙,隔离病死蚕,并对桑叶进行叶面消毒,切断桑园传染途径; 3、用928或蚕病净进行熏蒸消毒,每天一次,直到病愈为止。 用消特灵石灰粉进行蚕体蚕座消毒对防治僵病效果较好,具体配法为1包消特灵主剂拌4公斤新鲜石灰粉,在喂桑前半小时进行蚕体蚕座消毒。 饲养早秋蚕“五防”摘要:防高温大小蚕适宜温度分别为24、27左右,若室内温度超过30,须采取措施降温。 大蚕期喂蚕后应关闭门窗,蚕室前后搭凉棚,室内地面洒井水,利用机械通风。 防饥饿气温高,蚕生长发育快,喂叶量和加叶次数应增加,4-5龄期每日可喂4-5次。 防病害早秋蚕饲养前,须对蚕防高温大小蚕适宜温度分别为24、27左右,若室内温度超过30,须采取措施降温。 大蚕期喂蚕后应关闭门窗,蚕室前后搭凉棚,室内地面洒井水,利用机械通风。 防饥饿气温高,蚕生长发育快,喂叶量和加叶次数应增加,4-5龄期每日可喂4-5次。 防病害早秋蚕饲养前,须对蚕室蚕具进行彻底消毒。 消毒后的蚕具还要曝晒3-4天,彻底杀灭病原。 经常使用新鲜石灰粉和防病1号等药剂对蚕体和蚕座进行消毒,预防蚕病发生。 防虫害高温干旱季节,桑蓟马对桑叶为害加重。 可用80%敌敌畏乳剂2000倍液连喷2次药杀桑蓟马,确保叶质。 防药害8月前后正值水稻、棉花治虫高峰期。 农作物治虫时应注意风向,切忌让药液污染桑叶。 紧靠粮、棉田的桑园,要坚持采叶试喂,无药害的桑叶才可大量采摘。 若蚕发生中毒,应及时抢救,立即除沙,改喂新鲜无毒的桑叶,或用1%新鲜石灰粉或500倍肾上腺素喷洒桑叶给蚕添食,进行解毒。 夏蚕养殖关键技术摘要:养夏蚕的关键概括起来讲,就是以良桑饱食为中心,灵活运用“三防一勤”、“三早一迟”、“四均匀二适时”的技术措施。 三防一勤。 一防病虫害重点抓好养蚕前的彻底消毒。 养蚕前天,对蚕室、蚕具、周围环境等进行全面清扫、洗刷,用含有效氯的漂白粉水溶养夏蚕的关键概括起来讲,就是以良桑饱食为中心,灵活运用“三防一勤”、“三早一迟”、“四均匀二适时”的技术措施。 三防一勤。 一防病虫害重点抓好养蚕前的彻底消毒。 养蚕前天,对蚕室、蚕具、周围环境等进行全面清扫、洗刷,用含有效氯的漂白粉水溶液连续两次喷洒消毒,每次都要保持半小时湿润。 蚕具等要采用浸泡方法消毒。 收蚁后,要以小蚕为重点把消毒防病贯串于养蚕全过程。 蚕具要多洗常晒。 蚁蚕、起蚕、盛蚕食要按时进行蚕体消毒,除沙后用含有效氯的漂白粉液进行地面和空间喷雾消毒。 为防蚕生病,自二龄饷食起,每日中午添食次克红素。 发现蚕农药中毒,要立即用的食用碱水浸泡解毒。 为防蝇蛆危害,自三龄起,要按时、按量添食灭蝇片。 二防闷热蚕室要选用阴凉通风好的房屋,蚕匾远离蚕室门窗,防热风吹。 三防饿蚕小蚕切叶稍大点,三龄蚕可喂整叶,要少喂勤喂,每天喂次。 大蚕随吃完随喂,夜里凉爽要多喂,不能饿蚕。 一勤是勤拾蚕除沙。 为防丢蚕,一龄不进行除沙,二龄只进行起除和眠除,自三龄起,每天除沙次。 三早一迟。 一早收蚁上午、时准时收完蚁,随收蚁随喂。 二早饷食蚕蜕皮起齐可饷食,桑叶要新鲜,量要少。 三早扩座,稀放蚕。 一迟迟止桑。 蚕将眠时要喂切叶,少喂勤喂,加网提蚕止桑,饱食入眠。 四均匀二适时。 一是蚕室温度均匀,高低适当。 夏季气温多变,要尽力控制高温多湿或高温干燥,减少昼夜温差。 高温多湿要加强通风换气,高温干燥要喷水降温补湿。 小蚕的室温要保持,不能高于;大蚕,不要高于。 二是蚕分布均匀,蚕座大小要适当。 夏蚕要比春蚕稀放。 三是喂叶均匀,给叶多少要适当,使蚕充分饱食。 四是桑叶老嫩要均匀,成熟度要适当。 龄蚕尽量选采夏伐桑适熟叶,龄蚕可结合桑树第次疏芽,剪新梢喂蚕,保证蚕儿不吃过老过嫩、凋萎、发热、虫咬、沾泥的桑叶。 二适时眠起处理要适时,加眠网要比春蚕早,发育不齐要提青分批,多分批提青,缩短止桑时间,顺利就眠。 上蔟要适时,蚕老时要分批挑选上蔟,要稀放。 上蔟后天要开门开窗,排湿保茧,但要避免强风直吹,空气流速以脸上略感有风为宜。 养蚕用方格簇的使用技术摘要:方格簇是一种现代化的簇具。 结构合理,营茧位置多,多横营茧,茧色白,解舒好,上茧率高,能有效提高蚕茧质量。 一、准备工作 1、簇片结扎张种配备180200只簇片,采用双片同向连结方式,簇片上、下长边框上各扎一根长1.3米、宽2.5厘米的细竹片,用细铅丝结扎加固,方格簇是一种现代化的簇具。 结构合理,营茧位置多,多横营茧,茧色白,解舒好,上茧率高,能有效提高蚕茧质量。 一、准备工作 1、簇片结扎张种配备180200只簇片,采用双片同向连结方式,簇片上、下长边框上各扎一根长1.3米、宽2.5厘米的细竹片,用细铅丝结扎加固,即成一副搁挂式方格簇。 2、新簇处理簇片结扎后,需喷雾适量桑叶水,并在阳光下曝晒几次,以提高新簇入孔率。 3、簇架准备自然上簇的,层间距离应有7080厘米,以使上簇后能将簇片抬高搁放;捉蚕上簇的,要准备好收集熟蚕的大孔薄膜,搭好搁簇架,簇架的内宽度1.11.2米,层间距离7080厘米,地面上铺薄膜并撒乱稻草。 二、上簇方法 1、捉蚕上簇法 (1)上簇时,地上先铺塑料薄膜,将双连簇簇片平摊在膜上;用大孔薄膜收集适熟蚕;每只簇片撒蚕320头。 (2)待熟蚕已爬散在簇片上后(约1020分钟),将簇片提起,移放到搁簇架最下层的平行长竹杆上,簇片间距12厘米;下层放满后,按先后顺序逐层上移,上下层簇片保持对齐成一直线。 (3)待熟蚕绝大部分已入孔并排尿后(约上簇24小时),抽去下垫物。 2、自然上簇法 (1)五龄第4日除沙一次,见熟前2天平整蚕座,地蚕蚕座离开墙壁30厘米以上。 (2)少量早熟蚕捉蚕上簇,见熟5时,添食蜕皮激素,约30蚕成熟时,薄饲一次叶,然后搁簇,簇片间距12厘米。 (3)待熟蚕绝大部分已入孔并排尿后(约上蔟24小时后),轻轻抬高搁簇架,然后,清除全部蚕沙。 三、簇中保护 1、簇中管理 (1)上簇当夜,拾取落地蚕另行上簇。 (2)上簇翌日,做好茧形后,及时捉除“游山蚕”。 2、簇中环境 (1)加强通风换气。 上簇一天后,要开门开窗,保持微气流排湿。 (2)保持适温。 温度保持在2425,低于20时要加温。 (3)光线要均匀。 要适当遮暗,防止光线不匀。 四、消毒与保管采过茧后的方格簇,先在火缸上烤去附着的浮丝,再用药剂消毒后,用大张塑料薄膜覆盖密闭,在日光下曝晒5小时,然后揭开薄膜,将簇片放阴凉处晾干,再置日光下曝晒。 消毒后的簇片要捆扎平整,贮放于干燥洁净室内。 养蚕期间,方格簇不能贮放在蚕室。 哪些桑叶不能喂蚕摘要: 一、日照不足叶栽植过密,或栽在遮荫地的桑树,桑叶长期日照不足,用于喂蚕,蚕儿生长缓慢,体质虚弱,易诱发蚕 一、日照不足叶栽植过密,或栽在遮荫地的桑树,桑叶长期日照不足,用于喂蚕,蚕儿生长缓慢,体质虚弱,易诱发蚕病。 二、未成熟叶桑叶未成熟,含水分多,干物质少,有机酸较多,用于喂蚕,会使蚕儿营养不良,体质虚弱,易诱发脓病和软化病。 三、受旱害叶天气久旱不雨,桑叶水分和营养成分降低,纤维素增多。 这种桑叶难以满足蚕体生长需要,会使蚕体血液含水量显著降低,引起蚕病。 四、过老叶桑叶含水量在70%以下,手捏会碎者为老化叶,老硬叶蚕儿不易食下,也难消化,蚕儿因缺乏营养,造成生长缓慢,体重减轻。 五、凋萎叶桑叶在运输、贮藏过程中失水率达10%20%,蚕儿吃凋萎叶食量会显著减少,造成发育缓慢。 六、病虫害叶被病虫害侵害的桑叶,附有各种病原体,会引起蚕儿生病,降低蚕茧的产量。 蚕茧怎样才能到好价钱 一、决定蚕茧价格的因素1.上车率。 能正常上车(缫丝机械)缫制正品生丝的蚕茧称为上车茧,上车茧在销售的蚕茧中所占有的百分率称为上车率(抽样检查再按比例核算,下同),上车率严格要求是要100%。 上车茧包括上茧和次茧,上茧是指茧形、茧色、茧层厚薄及缩皱正常无疵点的蚕茧;次茧是指有轻微疵点、茧形稍小但不属于下茧的蚕茧;而下茧则是指有严重疵点、不能或很难缫正品生丝的茧,如黄斑茧、薄皮茧、柴印茧、畸形茧、穿孔茧、特小茧等等。 2.色泽、匀净度。 茧层外表洁白,光泽正常,茧衣蓬松者为好茧;茧层外表灰白或米黄,光泽暗淡,茧衣萎缩者为差。 匀净度就是上茧在所有上车茧中所占的百分率。 匀净度85%以上者为好茧,70%84.99%者为一般,不满70%者为差茧,低于50%者为次茧。 3.含水率。 一般含水率15%为好,超过21%时一般茧站拒绝收购,或者价格相当低廉。 4.好蛹率。 好蛹指的是化蛹正常、蛹体健康、呈黄褐色的蚕蛹。 好蛹率一般95%以上为好,比率越高的蚕茧质量越好、价格越高。 二、卖蚕茧时应注意的事项1.尽可能地卖给正规的、信誉好的公司(或茧站),不要卖给那些无证的、唯利是图的小商小贩。 2.一定要把上茧、次茧、双宫茧厂下茧分开装包、分开销售,混在一起的话,只能得一个自己吃亏的统价。 3.千万不要采摘没有化蛹的蚕茧拿去销售。 没有化蛹也就是茧内还是蚕虫,蚕有胸足、腹足和尾足共十几只,每只足上都有锋利的脚爪,蚕茧在摘、装、运过程中,这么多的脚爪会抓伤抓破茧层里的蚕丝,造成蚕茧解舒率大大下降,甚至不能上车形成下茧;另外由于未化蛹或刚化的嫩蛹,在摘、装、运中很容易弄伤弄死蚕体或嫩蛹体,使之流出体液污染茧层;还有由于未化蛹,茧层的含水率相当高,堆置在一起很容易发热造成黄斑等下茧。 所有这些都会大大降低蚕茧的质量,所以重质量、守信誉的地方,未化蛹的蚕茧是坚决拒收的。 4.蚕在上蔟时尽量使用方格蔟,并在卖茧时将用方格蔟上蔟所营的茧和其他蔟具所营的茧分开装包,分开销售。 因为方格蔟是目前为止行业内所公认的、对蚕茧质量最好的上蔟工具,用它上蔟的茧会比其他蔟具的茧价格稍高一些。 蚕的品种知识摘要:蚕的品种大体分三类 1、一化性蚕品种桑蚕因品种不同,在一年内只发生一代就产下滞育卵的称一化性蚕品种。 这种品种发育缓慢,经过日数多,幼虫期食桑量大,蚕体和茧形亦大,丝最多,但体质虚弱,对高温多湿的气候条件不适应,适宜于温带地区饲养。 2、二化性蚕品种在蚕的品种大体分三类 1、一化性蚕品种桑蚕因品种不同,在一年内只发生一代就产下滞育卵的称一化性蚕品种。 这种品种发育缓慢,经过日数多,幼虫期食桑量大,蚕体和茧形亦大,丝最多,但体质虚弱,对高温多湿的气候条件不适应,适宜于温带地区饲养。 2、二化性蚕品种在一年内发生二代,即第一代产非滞育卵,第二代产滞育卵的称二化性蚕品种。 这种品种幼虫期经过比一化性品种短,体质强健,发育整齐,仅茧层量略逊于一化性品种。 现行品种大都是二化性品种经过改良,导入了一化性品种优良的茧丝质性能而育成的品种,适于温暖地带和夏秋蚕期饲养。 3、多化性蚕品种在一年内发生三代以上的,通称多化性蚕品种,而最后一代有的产滞育卵,有的仍产非滞育卵,前者称有滞育期多化性蚕品种,后者称无滞育期多化性蚕品种。 这种品种发育快,幼虫期经过时间极短。 体质极强,茧形小,丝量少,茧丝纤度细,分离细纤维少,丝质稍差。 节约桑叶养蚕八法摘要: 一、桑叶要合理采、运、贮。 尽量在早上或傍晚采叶,随采随运,松装快运。 采回的桑叶须合理贮藏,防止风吹或堆积发热变质。 二、小蚕期实行小蚕共育,并覆盖塑料薄膜。 大蚕期喂蚕后关闭门窗5小时,待桑叶被蚕食去70%以上才开门窗通气,能防止桑叶萎凋。 三、控制少食期用 一、桑叶要合理采、运、贮。 尽量在早上或傍晚采叶,随采随运,松装快运。 采回的桑叶须合理贮藏,防止风吹或堆积发热变质。 二、小蚕期实行小蚕共育,并覆盖塑料薄膜。 大蚕期喂蚕后关闭门窗5小时,待桑叶被蚕食去70%以上才开门窗通气,能防止桑叶萎凋。 三、控制少食期用桑。 每个龄期的初、末,蚕食桑量少,应少喂叶,肪止桑叶浪费。 四、确保蚕室温度。 大、小蚕适温分别为28、24。 在适温范围内,能促进蚕儿食欲,提高吃食量,叶丝转化率高。 五、适时翻叶。 喂蚕后检查蚕座,轻轻翻动蚕匾内堆积的桑叶,将其撒开让蚕吃净。 六、推广少回育,条桑育。 小蚕平面与立体一日一回育,全龄二回育,大蚕蛾要桑育、全芽育等省力化养蚕技术,可比普通育节省桑叶17%20%。 七、计划用桑,定量给桑。 按不同蚕期逐龄、逐日、逐回订标准用桑量,5龄蚕盛食期每日最大用桑量控制在110千克以内(春季芽叶,夏秋季片叶),以利提高单位桑叶重量的产茧量与产值。 八、添食蜕皮激素。 蚕儿见熟5%左右,使用1支蜕皮激素,对水2.5千克,拌和20千克桑叶,一次给蚕吃完,能促使蚕儿老熟齐一,每张可节约桑叶15千克。 如缺一日叶量,在最后一次用叶时添食蜕皮激素,待桑叶被蚕食净后提蚕上蔟。 防止蚕病十看1.看群体发育。 收蚁时孵化不齐,蚁蚕大小不匀,头大尾小,吐丝多,向蚕座四周乱爬,表明体质虚弱。 饲养过程中,用手触蚕体或把蚕提起,如蚕收缩,有反抗作用的为健康蚕,无感觉的表明体质虚弱。 大蚕期,用手背平触蚕体,感觉冰冷的为健康蚕,有湿热感的,表明体质不强。 2.看蜕皮前后的姿态。 健康蚕将蜕皮时其头胸部昂起,蜕皮齐一。 如迟迟不入眠,入眠后头胸部平伏,尾部细小;或出现半蜕皮或不蜕皮,都是体弱蚕或发病的征兆。 3.看吃叶。 健康蚕食欲正常,残桑很少。 如下回喂叶,蚕匾内剩叶多,蚕行动呆滞,头胸部昂起,蛰伏于蚕座或残桑中,多属体弱或发病的征兆。 4.看蚕粪。 健康蚕粪为六角柱状,黑色、坚硬。 如蚕粪稀软,形状不一或数粒连成一串,粘于尾部,有污水泌出,多属虚弱蚕或病蚕。 5.看行动。 喂叶前,用口轻吹蚕体,如反应灵敏,头胸昂起的为健康蚕。 如反应迟钝,经常静止,或隐伏在蚕座中,或向四周乱爬,为体弱蚕或病蚕。 6.看体色。 健康蚕体色清白。 病蚕大都污浊灰暗,全身或部分皮肤出现大小不一的病斑,腹脚、尾角焦黑,皮肤松弛、褶皱或紧张发亮,节间膜失去伸缩性。 7.看脉搏。 脉搏是蚕背脉管搏动的速度。 病蚕脉搏在同一条件下,比健康蚕慢。 中毒蚕或猝倒病蚕,起初比健康蚕快,以后比健康蚕缓慢,间歇不匀,直到完全停止。 8.看吐水。 吐水多为患病蚕,有的大量吐水,有的胸部膨大少量吐水,有的头胸卷曲吐水。 9.看病斑。 蚕的气门周围、背部、头胸交界处或尾部两侧,出现斑点的为有病蚕。 10.看青头蚕、迟眠蚕。 一般先从发育迟的青头蚕或迟眠蚕中出现病蚕。 观察发病的征兆,应以这些蚕为重点。 如果青头蚕、迟眠蚕没有发病的征兆,说明整批蚕比较健康;如这批蚕已发现病情,应及时对大批蚕进行观察,并采取有力措施防治。 当群体中出现少量病蚕,应丢掉病蚕进行蚕体蚕座消毒;如病蚕数量较多,要及时隔离和淘汰,并对病蚕的不同种类进行药剂防治。 春季养蚕注意防湿春季长期阴雨,桑叶受日照少,水分多,加上空气湿度大,阻碍蚕体内水分和二氧化碳的散发,使消化、吸收量减少,而蚕体消耗量增多,引塌蚕体虚弱,病原物易得病。 因此,在春季养蚕稍不注意防湿,很易失败。 防湿方法有三一是在蚕房加温排湿,能减少桑叶含水量和蚕座湿度。 加温以加到华氏度、干湿差度为宜。 二是用干、短禾草垫窝底,并结合每开撒两次比的石灰粉与禾秆灰的混合灰。 既防湿又防病。 三是少吃湿叶,做到勤喂薄喂,使粪底薄,以利通气干燥蚕沙喂猪牛羊鸡鱼兔的效果好蚕沙的营养价值很高,粗蛋白含量为15.4%,仅次于麸皮,高于米糠和青草,是很好的畜禽饲料。 用蚕沙喂畜禽,往往收到很好的效果。 一、蚕沙喂猪可节约大量精饲料,猪在单位时间内增重快,出栏率高。 母猪食蚕沙后,乳汁分泌增多。 二、蚕沙喂羊羊乳的分泌量增多,产毛量多,绵羊毛长能达14厘米以上。 三、蚕沙喂牛能使耕牛耐劳体质好。 四、蚕沙喂兔兔肉脂肪积蓄量多,水分含量少。 五、在鸡饲料中添加5%的蚕沙,对鸡蛋黄着色有明显的效果。 六、蚕沙喂鱼鱼病少、生长快,每1000千克蚕沙,可生产100千克鲜鱼。 可是需要注意,新鲜的蚕沙营养价值虽高,但不能长期贮存,易腐败发霉。 为了常年利用,要将蚕沙晒干,使含水率在15%以下,或者用大缸、水泥池等进行青贮,堆紧压实封口,促使乳酸发酵后使用。 同时注意,蚕沙中一般都含有蚕病病源,作饲料的蚕沙应远离蚕室。 总而言之,只要对蚕沙利用得当,蚕桑大户在发展种养循环经济、提高蚕业经济效益中是可以大有作为的。 饲养晚秋蚕要点饲养晚秋蚕一般从9月上中旬到10月上中旬为止,虽然饲养时间短,但只要措施得当,经济效益仍较好。 一、严格消毒,控制蚕病危害。 饲养晚秋蚕半月前将蚕室打扫干净,蚕具洗净晒干。 蚕室地面刮去表土填上一层新土,用20%的石灰浆粉刷墙壁;用含有效氯1%的漂白粉澄清液洒蚕室地面、墙壁和蚕具,关闭门窗保持湿润状态,使其阴干。 在饲养过程中,用含有效氯0.3%的漂白粉液,小蚕期用新毛巾沾取澄清液将桑叶两面轻轻擦试一遍后饲喂,大蚕期在晴天中午用澄清液湿叶后饲喂,以防蚕子食下病原物;对蚁蚕和各龄起蚕、盛食期蚕各使用1次防僵粉防止僵病发生;从3龄起蚕开始,隔天添食500毫克/升的氯霉素,防止细菌病和病毒病发生;每次除沙后用含有效氯1%的漂白粉液喷洒地面和墙壁四周,以杜绝蚕病传染。 二、调节气候,改善饲养环境。 一是调节好室内温、湿度。 1-2龄蚕温度要保持在27-28,相对湿度保持在85-90%,以后每增加1龄,温度下降1,湿度降低5%,到5龄蚕时温度应保持在24-25,相对湿度应保持在70%。 二是注意蚕室通风换气。 尤其是大蚕期更要注意蚕室通风。 三、精心饲养,增强蚕儿体质 1、适时收蚁蚕种拿回后立即倒出平铺在有垫纸的蚕簸内,其上盖蚕簸遮光,次日天亮揭开盖簸,使蚕卵感光孵化,待大量蚁蚕孵出时将其收好(最好在早上8点前收完),消毒蚁体后即可喂桑叶。 2、选叶采叶从桑枝顶往下数,收蚁用第2-3位叶;1龄蚕用第3-4位叶;2龄蚕用第4-5位叶;3龄蚕用第5-8位叶;4龄开始从桑枝下部往上采叶。 各龄蚕用桑须掌握新鲜偏嫩,采桑以早晨露水刚干时采全天用叶量的70%,其余30%在傍晚叶尖微见露滴时采叶。 随采随运,防止桑叶凋萎。 3、勤喂桑叶饲养晚秋蚕要增加给桑次数,减少每次给桑量,尤其在大蚕期每昼夜至少要喂6次桑。 补给桑的重点在减食期和盛食期。 由于晚秋蚕眠性快,减食期不补桑易造成部分蚕儿饿眠。 在蚕将就眠时,除选用鲜嫩叶外,头二眠应增加眠前飘叶,大眠掌握吃完2/3再给薄层叶,以确保饱食就眠。 4、勤除蚕沙一般第1龄眠前除1次;第2龄起蚕和眠前各除1次;第3龄起蚕、饲养中和眠前各除1次;第4龄和第5龄必须每天除1次,如5龄期遇上阴雨天气,每天最好除2次。 四、防鼠防蝇,确保全蚕头数。 养蚕期采取养猫、放药等措施防止老鼠吃蚕子。 蝇蛆病是晚秋蚕的常见病,应注意防治。 一是用500倍的灭蚕蝇水溶液均匀喷洒在桑叶上,在第4龄盛食期添食1次,第5龄第2天起,隔天添食1次;二是上蔟前将亮蚕放在300倍的灭蚕蝇水溶液中淘洗一下再上蔟。 五、合理上蔟,提高蚕茧质量。 上蔟的蚕都应是适熟老蚕,其标准是胸部半透明,腹部背面微黄,透视尾肛门处可见2-3粒粪。 上蔟时轻捉低放,每米划笼内以放熟蚕120-150头为宜。 晚秋蚕上蔟后7天即可采茧。 鱼-猪-蚕-菜综合养殖技术-养猪技术鱼-猪-蚕-菜综合养殖技术,就是以渔业为中心,实行水中养鱼,塘边建舍养猪,池埂和零星土地植桑养蚕,桑田地冬季间种蔬菜,综合经营。 利用猪粪和蚕沙、蚕蛹、蚕叶养鱼,以塘泥和猪粪尿为肥料用于种植桑苗和蔬菜,残菜剩叶用于养猪等。 采用这种养殖模式,一是可以解决养鱼肥料、饲料问题,降低成本,提高产量,增加收益。 猪粪尿是一种优质的有机肥料,每10kg30kg猪粪就可产1kg肥水性鱼或杂食性鱼类,1头猪从小养到8个月,约产猪粪850kg1050kg,尿1200kg1300kg,若用于养鱼,可产鱼50kg左右。 而蚕沙也是含氮、钾较多的一种有机肥料,约38kg蚕沙可转化1kg鱼。 每亩桑田养蚕每年可收集蚕沙1000kg1800kg,用于养鱼,可产鱼25kg50kg。 蚕蛹也可用于养鱼。 二是可充分利用场地,开发土地资源。 三是提高劳动生产率。 鱼类养殖属于季节性生产,集中在每年晚春、夏季和早秋,约半年时间,而冬季工作锐减,开展综合养殖,可提供更多的劳动机会,劳动生产率可得到大幅度提高,因而是一种较好的养种殖模式。 一、养鱼成鱼养殖既可以鲢鳙鱼为主养鱼,也可以鲤鱼为主。 以鲢鱼为主时,放养鱼种数量比例为鲢鱼50%,鲤鱼15%,草鱼20%,鳙10%,鳊5%等。 如果桑田面积较大,一般以放养鲤鱼为主,放养鱼种数量比例为鲤鱼40%,鲢鱼30%,草鱼15%,鳙10%,鳊5%等。 用于养鱼的猪粪尿和蚕沙要经过适当的处理。 猪粪肥要尽可能避免鲜粪入池。 为了增加肥效和杀灭细菌,猪粪在施入池塘前要经发酵储存10天20天。 要注意采取合理的保肥措施。 如猪粪坑要加棚加盖等。 蚕沙也必须先经腐熟后使用。 养蚕时清扫下来的蚕沙应及时晒干,储存于干燥处,也可挖坑储存,要求底不漏水,上面加棚防雨。 储存时可加入3%的过磷酸钙,充分混匀压紧,防止氮素分解转化为氨,造成损失。 蚕沙使用前,若与少量人粪尿一起堆沤发酵,则肥效更好。 二、猪的饲养鱼、猪的养殖数量配比要合理,一般以草食性鱼类或鲤鱼为主的池塘,每亩配养1头2头猪为宜,以鲢鳙鱼为主的池塘,每亩配3头5头为宜。 猪舍的设置有两种,一是对较大规模的养鱼场,可建大型的猪舍,猪舍建在鱼池附近,集中饲养管理,猪粪在全场合理调配使用。 二是建简易猪舍于塘边堤埂或半架在鱼池上,每两口池塘建1幢。 简易猪舍造价低,投产快,更为实际。 为提高猪舍利用率,应采取不同月龄的肉猪“宝塔式”搭配饲养,即在同一猪舍内有大、中、小3种猪,分批进栏、出栏。 养猪周期要与养鱼密切配合,使鱼池施肥适时、保量。 冬季的猪粪可留作第二年的基肥。 三、植桑养蚕、种菜养蚕前要根据桑叶的生产量确定适宜的饲养规模,一年可养四季,春蚕、夏蚕各一季,秋蚕两季。 一亩桑田大约可养1张春蚕蚕种。 蚕吃剩的桑叶、蚕沙要及时清除,除沙时可先在蚕匾上加网,结合喂叶在网上撒桑叶,等蚕爬上来后,将网提起,蚕沙即可倒出备用。 4龄期除沙,起时、喂时各除沙一次外,每天还要除沙2次。 5龄起时除沙一次外,每天也要除沙一次。 秋蚕养殖大约9月底结束,10月份可剪掉桑条,这时在桑田内可种植菠菜、油菜、香菜等蔬菜,充分利用农闲时间和土地,以增加收益。 蚕沙喂猪四法蚕沙是养蚕过程中清除下来的废物。 过去,一般都作为肥料处理。 其实,蚕沙中含有一定的营养,可用来喂猪。 用蚕沙喂猪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四种。 一是即喂法。 将刚清除下来的蚕沙,拣出残余的桑叶,直接抛入猪圈,让猪啃食,剩下不可食的部分,则垫圈积肥。 对拣去残余桑叶后的蚕粪,可及时对水喂猪。 二是晒干法。 将蚕沙摊在阳光下晒干,使蚕沙中混有的漂白粉自然分解失效,并将石灰和漂白粉残留物筛掉。 然后,将残余桑叶与蚕粪分开。 残余桑叶可揉碎泡水喂猪或与其它饲料混合煮熟喂猪。 蚕粪经过粉碎,与其它饲料配合喂猪。 三是青贮法。 将蚕沙和杏草、秸秆、树叶等混合(若蚕沙中残余叶较多,不混合也可)一面用喷壶浇水,一面将混合物(或蚕水)装填入缸中,并装紧、压实,上面冒光盖上塑料薄膜封严,放背阴通风处,经400天,便可用来喂猪,也可专期贮存。 取用喂猪时,要一层一层地取,不要从一侧取。 每次取用后都要盖好塑料薄膜。 四是配喂法。 将晒干的残余桑叶和蚕粪粉碎后,与玉米、花生饼或豆饼,去毒的棉籽饼等混合,制成配合饲料喂猪。 喂体重200公斤重的猪的配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