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5 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5.1 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与评价5.1.1环境空气影响分析建设项目施工期大气主要污染因子为施工粉尘,施工粉尘主要来自晴天时挖掘土方、粉状物料的运输和使用、施工现场内运输车辆的行驶所产生的二次扬尘。扬尘点分散,源高一般在15m以下,属无组织排放。有关资料表明,粉尘的扩散一般在呼吸层进行,特别是输送物料过程中,产生的二次扬尘尤为突出。鉴于施工场地内扬尘点分散,且波动性较大,难以确定排放源强,本评价利用某典型施工现场及其周边的粉尘监测资料,以说明施工期各类粉尘源对环境的综合作用与影响。根据由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审批的石家庄城市交通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中的资料,1998年石家庄市环境监测中心站对某施工现场进行了监测,距施工场地不同距离处空气中TSP浓度值见表5-1及图5-1。表5-1 施工近场大气中TSP浓度变化表(春季)距离(m)1020304050100标准值浓度(mg/m3)1.751.300.7800.3650.3450.3300.30*:表中所列标准值为GB3095-1996环境空气质量标准表1中TSP日平均二级标准由表5-1和图5-1的监测结果可看出,按GB3095-1996环境空气质量标准表1中TSP日平均二级标准评价,施工扬尘的影响范围可达周围50m左右。石家庄市环境监测中心还对该施工现场洒水与否的施工扬尘影响进行了类比监测,具体监测结果对比见表5-2及图5-2。表5-2 施工场地扬尘污染状况对比分析表监测点位置场地不洒水场地洒水后据场地不同距离处TSP的浓度值(mg/m3)10m1.750.43720m1.300.35030m0.780.31040m0.3650.26550m0.3450.250100m0.3300.238监测结果表明,施工场地洒水与否所造成的环境影响差异很大,采取洒水措施后,距施工现场30m处的TSP浓度值即可达到GB3095-1996环境空气质量标准表1中TSP日平均二级标准。通过上述分析可知,在项目施工期间施工粉尘将对施工现场周围的大气环境产生影响,影响范围可至距施工现场约50m处,而洒水、围挡等污染缓解措施可有效减小其影响范围和影响程度。5.1.2 地表水环境影响分析施工期间所产生的污水主要有基础施工中泥浆水,建材冲洗水,车辆出入冲洗水等生产污水和施工人员所产生的生活污水等。生活污水中主要含有COD、NH3-N类等污染物,生产污水中主要含有泥砂,石油类等污染物。 项目施工期生活污水排放量约13.68m3/d,污水中各污染物浓度约为:BOD5120-150mg/l,CODCr250-350mg/l,动植物油类50-90mg/l,均超过了GB8978-1996表4中的一级标准。对于施工期的生活污水,应采取相应措施处理后排放。一般简便易行的措施是利用化粪池进行处理,化粪池的综合处理效果约为30%,经过处理后,各污染物的排放浓度和排放量均可降低30%左右,对环境的污染有所减轻。施工期生产污水排放量约40.22m3/d,主要为冲洗设备与混凝土养护水,污水中含有一定量的泥砂、悬浮物以及少量石油类,如果未经处理排放,除了对受纳水体产生不利影响外,污水中的泥砂还可能造成附近沟渠的阻塞,须经格栅、沉淀处理后排放。项目施工单位应尽量结合自身施工计划采取相应措施,使施工生产污水做到在场地内经沉淀净化后循环使用,减少其排放量或者做到零排放;如果不能做到零排放,则所排的施工污水经处理后排入附近沟渠。经过以上分析,因施工期排水量较小,排水水质简单,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生产污水经过格栅、沉淀处理后,不会对周边水体的水环境质量产生明显影响,并且当施工活动结束后,污染源及其影响即随之消失。5.1.3 施工噪声环境影响分析 施工噪声源强建筑施工全过程根据作业性质一般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清理场地阶段:包括清理树木、清除垃圾等;土石方阶段:包括挖掘土方石方等;基础工程阶段:包括打桩、砌筑基础等;主体工程阶段:包括钢筋、混凝土工程,钢木工程、砌体工程和装修等;扫尾工程:包括绿化回填土方、修路、清理现场等。从噪声角度出发,可以把施工过程分为四个阶段:土石方阶段、基础施工阶段、结构施工阶段和装修阶段。这四个阶段所占施工时间较长,采用的施工机械较多,噪声污染比较严重,不同阶段又各具其独立的噪声特性。经类比和调查,施工常用机械设备有:挖掘机、铲土机、推土机、压路机、混凝土搅拌机、装载车辆和吊车等,因施工阶段一般为露天作业,无隔声与消减措施。各施工机械的噪声源强分布情况见表5-3。表5-3 施工机械在不同距离处的噪声源强值 (dB(A))机械类型声源特点噪声源强值5m10m20m40m50m100m轮式装载机不稳定源908478727064平地机流动不稳定源908478727064三轮压路机流动不稳定源817569636761震动压路机流动不稳定源918579737165推土机流动不稳定源878175696761液压挖土机不稳定源857973676559发电机固定稳定源989286807872水泵固定稳定源847872666458车载起重机不稳定源969084787670冲击打桩机不稳定源87817569676120t及40t自卸卡车流动不稳定源979185797771卡车流动不稳定源918579737165叉式装卸车流动不稳定源958983777569铲车流动不稳定源827670646256混凝土搅拌机固定稳定源918579737165混凝土泵固定稳定源857973676559风锤不稳定源989286807872及振捣机不稳定源958983777569 影响预测模式噪声从声源传播到受声点,受传播距离,空气吸收,阻挡物的反射与屏障等因素的影响而产生衰减。用A声级进行预测时,其预测模式如下: LA(r)LA(r0)(AderAbarAatamAexc)式中,LA(r)距声源r处的A声级; LA(r0)参考位置r0处的A声级; Ader声波几何发散所引起的A声级衰减量,即距离所引起的衰减, 无指向性点声源几何发散衰减的基本公式为:Ader20 lg(r /r0),可以计算得到,距离每增加一倍,衰减值是6 dB(A);Abar遮挡物所引起的A声级衰减量,遮挡物通常包括建筑物墙壁的阻挡、建筑物声屏障效应以及植物的吸收屏障效应等,对于产生阻挡的植物而言,只有通过密集的植物丛时,才会对噪声产生阻挡衰减作用;Aatam空气吸收所引起的A声级衰减量,其计算公式为:Aatam其中是每100米空气的吸声系数,其值与温度、湿度以及噪声的频率有关,一般来讲,对高频部分的空气吸声系数很大,而对中低频部分则很小,是预测点到参考位置点的距离,当200m时,Aatam近似为零,一般情况下可忽略不计;Aexc附加A声级衰减量,附加声级衰减包括声波在传播过程中由于云、雾、温度梯度、风而引起的声能量衰减及地面反射和吸收,或近地面的气象条件所引起的衰减。一般情况下的环境影响评价中,不需考虑风、云、雾及温度梯度所引起的附加影响。但是遇到下列情况就要考虑地面效应的影响:(1) 预测点距声源50 m以上;(2) 声源距地面高度和预测点距地面高度的平均值小于3 m;(3) 声源与预测点之间的地面为草地、灌木等覆盖。由于上述情况导致的附加衰减量可以用公式Aexc5 lg(r/r0)计算。本次评价采用下列公式计算距离施工机械不同距离处的噪声值。LA(r)LA(r0)AderLA(r0)20 lg(r /r0)多个机械同时作业的总等效连续A声级计算公式为:式中,Leqi第i个声源对某预测点的等效声级。在预测某处的噪声值时,首先利用上式计算声源在该处的总等效连续A声级,然后叠加该处的背景值,具体计算公式如下: Lpt=10 lg(100.1L1+100.1L)式中,Lpt声场中某一点两个声源不同作用产生的总的声级; L1该点的背景噪声值; L2另外一个声源到该点的声级值。 预测结果限于施工计划和施工设备等资料不够详尽,现将施工中使用较频繁的几种主要机械设备的噪声值分别代入前述预测模式进行计算,预测单台机械设备的噪声值。现场施工时具体投入多少台机械设备很难预测,本次评价假设有5台设备同时使用,将所产生的噪声叠加后预测对某个距离的总声压级。 施工期单台机械设备噪声预测值具体预测值见表5-4。表5-4 单台机械设备的噪声预测值 (dB(A) 机械类型噪声预测值5m10m20m40m50m100m150m200m300m400m推土机87817569676157.55551.448.9车载起重机96908478767066.56460.457.9液压挖土机85797367655955.55349.346.9卡车91857973716561.55955.452.9混凝土搅拌机91857973716561.55955.452.9 施工期多台机械设备同时运转噪声预测值具体预测值见表5-5。表5-5 多台机械设备同时运转的噪声预测值 (dB(A) 距离(m)510204050100150200300400噪声预测值98.692.686.680.778.672.569.166.663.360.5 施工期多台设备同时运转对环境敏感点的影响本次评价涉及到的声环境敏感点有临项目东南厂界约1000米的平峰村居民(约20户),具体预测结果见表5-6。表5-6 施工期多台设备同时运转对环境敏感点的影响环境敏感点噪声源距环境敏感点的距离1000米平峰村居民背景值50.6影响值51.5预测值51.6 分析评价从表5-4和表5-5的预测结果可知,多台机械设备同时运转时,昼间距离噪声源150m左右才能达到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在场地外围约150m范围内的人员将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假若在夜间施工,则更是达不到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对周边环境的影响更为严重。从表5-6的预测结果可知,对于环境敏感点来说,施工噪声预测值并未超过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中的1类标准,对于休憩和居民生活未产生不利影响。以上分析可以得出,施工噪声对周围环境和环境敏感点的影响较小,但在施工阶段应尽可能的采取有效的减噪措施,建议建设单位在部分施工现场设置一些临时的屏障设施,阻挡噪声的传播;同时,避免在同一时间集中使用大量的动力机械设备,严禁在夜间施工,尽量减轻由于施工给周围环境带来的影响。5.1.4 固体废物影响分析施工期由于土石方挖掘等将会产生土石方、淤泥、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垃圾等固体废物。根据项目设计单位提供资料,项目施工土石方基本就地平衡,无客土、弃土,不会对周围环境造成影响。项目施工期生活垃圾主要为有机废物,包括剩饭菜、粪便等。这类固体废物的污染物含量较高,如不对其采取有效的处理措施,任其在施工现场随意堆放,则可能造成这些废物的腐烂,滋生蚊、蝇、鼠、虫等,散发臭气,影响景观和局域大气环境,同时其含有BOD、COD和大肠杆菌等污染物还可能对项目周边环境造成不良影响,严重的会诱发各种传染病,影响施工人员的身体健康,因此施工人员的生活垃圾必须进行集中存放,及时交环卫部门,并要从根本上加强对施工人员的管理,培养其环境保护意识,从而减轻集中处理的难度。施工阶段的固体废物只要及时清运,不会对周围环境产生影响。5.1.5 施工期生态环境影响分析(一)对植被的影响景区入口至各景点道路的建设对施工区植被产生一定影响,主要包括破坏道路两侧的灌草丛植被,施工噪声、汽车尾气和扬尘造成树木花草蒙尘,影响植物开花、受粉、结实,对植物生长、发育及繁殖带来不利影响。但道路的施工减少灌草丛植被面积较少,而且破坏的植被均为生产力相对较低的灌草丛,所以对评价区的生态完整性影响较小。如果在施工期加强管理,严格控制施工面积,施工中采取降低施工噪声,定期洒水以降低扬尘量,景区入口至各景点道路施工对植被的影响可以控制在较小范围内。服务区、停车场、步游道、别墅区等设施建设需占用土地,场地平整、开挖动土等施工活动将破坏部分地表植被,砍伐少量林木,在一定程度上将导致施工迹地表面裸露,降低工程区域的植被覆盖率。植被将受到影响有的甚至完全会受到破坏。总之,建设项目的施工将对评价区植被产生一定的影响,区域环境中绿地的数量较施工前相对减少,其植被局部空间分布有所改变。施工期间施工人员的活动以及运输车辆的噪音和扬尘对评价区植物的生长发育、繁殖产生不利的影响。但若在景区的施工中保留下欲砍伐的树木采取异地种植,对局部高大植被作为服务区和别墅区的绿化数加以保留,尽量减少对天然林的砍伐,则评价区建设项目施工对评价区植物区系组成及数量影响不大,对植物的影响有限。(二) 对陆生动物的影响施工期主要生态影响表现施工噪声、夜间施工灯光、人为干扰和施工人员惊吓捕杀野生动物以及线性切割对生活在该生境的动物如黄腹鼬、野兔等动物觅食活动的影响,但该施工区生境较为单一,生活在该生境的野生动物较少,所以该项目的施工对动物的影响较少。如果在在施工中加强管理,采取措施减少施工噪声,合理调整施工时间,消除夜间施工光、噪声对野生动物的影响,那么景区入口至各景点机动车道的建设对动物影响可控制在较少范围内。(三)水土流失影响水土流失是指土壤在降水侵蚀力作用下的分散、迁移和沉积的过程。影响水土流失的因素较多,主要包括降雨、土壤、植被、地形地貌以及工程施工等因素。就本施工项目而言,影响施工期水土流失的主要因素是降雨和工程施工。(1)降雨因素降雨是发生水土流失的最直接最重要的自然因素。降雨对裸露地表的影响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雨滴对裸露地表的直接冲溅作用,二是雨水汇集形成地表径流的冲刷作用。这种作用在暴雨时表现得更为集中和剧烈,往往引起较大强度的水土流失。(2)工程因素工程因素主要指人类的各项开发建设活动,它通过影响引起水土流失的各项自然因素而起作用,是促进水土流失加剧的重要因素。区域开发建设改变区域地形地貌、破坏植被、改变土壤的理化性质,从而加剧水土流失的发生。就本建设项目而言,在正常的降雨条件下,工程施工是导致水土流失发生、发展并加剧的根源。地形地形是影响水土流失的重要因素之一。地形的坡度、坡长和坡形直接影响着土壤侵蚀强度的大小,其影响主要通过改变径流速度而起作用。项目施工过程中的挖土、填方和平整地面等施工活动,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区域内的地貌格局,塑造微地貌,改变地形特性,从而为土壤侵蚀的发生提供了潜在的可能。就本项目而言,场地的大部分为山地,另外,与周边相比,项目区地势相对较高,因此,在施工期必然要造成项目区内地形的改变和植被的破坏,这必然会为水土流失的发生创造条件。植被植被是影响土壤侵蚀的关键因素之一,良好的植被覆盖可以截留降水,减轻雨滴击溅,减弱降水对土壤的直接破坏作用。同时,植物的根系还可以土壤结构,增加土壤孔隙度,丰富土壤有机质,从而增强土壤的抗侵蚀能力。据研究,当山坡的植被覆盖率为50%时,其土壤侵蚀量约为裸地时的1/5,而植被覆盖率高达80%时,其土壤侵蚀量约为裸地时的1/23。项目大部分区域植被覆盖良好,整个项目区现状而言,无明显水土流失现象,施工过程中造成的植被破坏在一段时间内难以恢复,使项目选址区内的土壤失去了天然的保护伞,增大了水土流失的可能性。土壤与岩石强度土壤是侵蚀的对象,土壤本身固有的理化性质决定了不同土壤抗侵蚀能力的差异。工程施工使地表土壤的结构受到破坏,致使土壤结构松散,有机质含量下降,抵抗侵蚀的能力也大大下降。施工时的震动如打桩机的使用,可使局部区域节理构造不完善的花岗岩基岩各种裂隙扩大,导致岩石松动,强度减弱,同时,坡面上堆积物被剥离,微地形的变化,进一步加强了流水侵蚀、片状剥落和矿物水解等外营力的作用,将使岩石强度进一步减弱,增强了水土流失的可能性。5.2 运营期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5.2.1 环境空气影响分析 评价目的通过调查、预测等手段,分析、判断建设项目所排放的大气污染物对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程度和范围,为制定大气污染防治措施以及其有关的工程设计提供科学依据。 评价内容项目建成后的主要空气污染源为机动车尾气和油烟废气,。本评价主要预测汽车尾气对环境质量的影响,对油烟气和燃料废气作排放定量分析。 汽车尾气 停车场废气排放情况及排放源强项目停车场共设300个泊位,汽车尾气污染物源强见表5-7。表5-7 汽车废气污染物源强一览表位置规模污染物排放量(kg/a)泊位(个)COHCNOXSO2停车场300676.785.478.81.03 预测模式预测模式为环评导则推荐的面源模式:式中Qj、Hj、Uj分别为接受点上风向第j个网格单位面积单位时间排放量、平均排放高度和Hj处的平均风速,、是垂直扩散参数z的幂指数和系数,X轴指向上风向,坐标原点在接受点;=(-1)/2j=Hj2/(22Xj2)j-1= Hj2/(22Xj-12)(,)为不完全伽马函数,可由下式确定:(,)=a/+(b+1/)ca=2.32+0.28b=10.00-5.00c=0.88+0.82 预测因子由工程分析可知,项目运营后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大的废气为汽车废气。同时根据源强分析表明,汽车尾气的污染物中的SO2和醛类的排放浓度极低,故预测因子仅选用CO、HC、NOX。 预测范围项目场界最近环境敏感点距停车场出口最近距离约600米。 预测内容小时地面轴线浓度 预测结果预测结果见表5-8。表 5-8 车辆尾气主要污染物预测情况一览表污染物名称稳定度距离(m)CO0100200300400500600700A0.00230.01170.00740.00350.00220.00130.00080.0001B-C0.00220.02150.01480.00950.00720.00480.00360.003D0.00200.02750.02090.01490.01110.00920.00740.0061E0.00190.02210.02440.02050.01720.01720.01240.0106F0.00170.02140.02550.02230.01910.01640.01430.0124HCA0.00040.00190.0010.00050.00030.00020.00010.0001B-C0.00030.00290.00200.00130.00090.00070.00050.0003D0.00030.0030.0030.0020.00160.00130.0010.0008E0.00030.00010.0030.0030.00230.0020.00170.0014F0.000240.00010.0030.0030.00260.00220.0020.0017NOXA0.00010.00060.00020.00010.000070.000060.000060.00006B-C0.000060.00070.00050.00040.00020.00020.00010.0001D0.000060.00090.00070.00050.00040.00040.00020.0002E0.000060.00090.00090.00070.00060.00050.00040.0004F0.000060.00090.00090.00080.00070.00060.00030.0003由表5-8可以看出,在最不利扩散的状况下(即F类稳定度),CO、HC 和NOX的在600米距离处地面轴线浓度分别为0.0143mg/m3、0.002mg/m3和0.0003 mg/m3,均低于GB3095-1996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及其修改单“二级标准”规定的日平均浓度限值(NO20.12 mg/m3,CO4.0 mg/m3),能达标排放。这说明项目停车场排放的汽车尾气对周围环境空气质量影响程度较小。 油烟项目废气包括餐厅厨房烹调时所产生的燃料油及食用油油烟气体。项目设计游客人数为1500人/天,根据资料类比,本项目耗油量约6.57t/a。一般油烟挥发量占总耗油量的3%,油烟产生量约为0.197t/a ,产生浓度约12mg/m3,油烟产生浓度超过GB184832001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规定的2mg/m3浓度限值。建设单位应采用高效油烟净化机设备,处理工艺流程如下图所示:循环水排放排气烟道循环水柜水膜喷淋引风机风罩引风机灶台图1油烟净化装置的处理工艺流程该装置由引风机通过风罩将烹调产生的油烟抽至水膜喷淋装置吸收烟气中的动植物油,水回到循环水系统进行油水分离,沉淀后循环使用,处理达标后,烟气由引风机抽至排气烟道排空。根据类比资料显示,该装置处理效率可达到85%以上。项目油烟产生浓度为12mg/m3,经水膜喷淋吸收法进行净化油烟处理后油烟排放浓度为2.0mg/m3,排放0.03t/a,能够满足相应国家排放标准限值要求,不会对周围环境空气造成不良影响。5.2.2 地表水环境影响分析项目地区污水来源主要是办公、度假公寓、餐饮等,完全是生活污水,污水排放量按80%计算,排放量约272t/d,污水通过污水处理装置进行处理,达标后全部回用,主要用于区内绿地、道路等浇灌,不外排,不会对地表水环境造成不利影响。废水经处理后,回用于项目绿化及农作物灌溉,其水质满足GB/T18921-2002城市污水再生利用景观环境用水水质及GB2084-92农田灌溉水质标准限值要求。5.2.3 声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项目建成营运后的噪声主要来自汽车出入停车场的交通噪声、各类水泵风机运转噪声等。 预测任务计算和预测项目主要产噪设备对厂界及敏感点声环境质量的影响。 预测范围预测范围包括项目园区及厂界外1m处所包围的范围,以及附近敏感点。项目主要的强噪声为设备噪声,本次预测时以预测点的噪声现状监测值为背景值,预测点1个,具体见表5-9;由于产噪设备夜间不运行,故只进行昼间噪声影响的预测。 源强参数拟建工程主要高噪声设备(85dB(A))及声级见表5-9。表5-9 建设项目主要高噪设备情况一览表设备名称位置声级值dB(A)排放时间h/d生活水泵等设备设备间70-8024风机停车场85-9516*车辆噪声停车场出入口65-7556*不参与预测 预测模式及参数选取单个声源对预测点的噪声影响计算:式中:LA (r)距声源r处的声级值,dB(A);LA(ro)参考位置ro处的声级值,dB(A)r预测点至声源的距离,m;ro参考点距声源的距离,m;LA各种因素引起的噪声衰减量,dB(A)。多个声源对某预测点在T时间内所产生的噪声级计算:式中:Leq(T)预测点的总声级,dB(A);n室外声源个数;m等效室外声源个数; 预测结果及分析预测结果见表5-10。表510 项目厂界噪声预测结果 单位dB(A)测点位置昼间声级dB(A)背景值预测值标准值平峰村居民点东南1000米50.650.755预测结果表明,项目预测点厂界噪声值均符合GB12348-90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I类标准”要求。拟建工程设备噪声对周围声环境影响不大。5.2.4 固体废物环境影响分析该项目营运期产生的固废主要是景区职工和游客产生的生活垃圾,生活垃圾处理是该项目环境影响中的一个重要问题。项目建成后,日常职工人数为20人左右,日产垃圾约1kg/d,年产垃圾365kg/a。项目建成后,全年可接待游客约18万人,平均每天接待1500人,其旅游垃圾以每人每天0.50kg计,则每天产生垃圾750kg/d,以年旅游240天计算,年垃圾排放总量为1800吨,生活垃圾由环卫部门及时清运,不会对周边环境产生影响。5.3 运营期景观影响及生态环境分析5.3.1 景观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项目建成后,因工程施工而遭到破坏的地形、植被的防护工程、恢复工程以及绿化工程同时竣工,消除了因工程施工对区域景观环境的不利影响。建设项目在营运期对景观环境产生直接影响仅局限于局部空间区域,其影响主要表现在:对区域景观、景物的防护及观赏性的影响;项目的形态指标、线形指标、色彩指标、质感指标与区域风景资源背景之间景观相融性变化的影响。(1)对区域景观、景物的影响评价区域层峦叠嶂,植被良好。但项目的不利方面在于当景区开发完成后,游客从入口服务区进入景区游览,一个主要的可视景点为登高望远,项目建设如停车场、别墅群等会对景区内植被的连续性、整体性、观赏性产生影响。因此,项目完工后,在进行绿化、生态恢复时,因尽量选择与原生植被相适应的树种。(2)景观相融性评价评价区域四周均是山场林地,主要有松树林、毛竹林等,林相整齐,森林环境佳。项目设计充分结合地形,根据场地走势,工程施工临时破坏的地形、植被尽量恢复原状,通过对宾馆、别墅区的现场调查,施工完成后,对施工毁坏的植被将尽量恢复,并已列入工程计划。 景点设计应具特色,与周围环境相容,避免产生视觉冲击,项目建成后的形态、线形等景观相容性评价指标可类比木兰天池、古门建成后的观感,现以梅店水库至入口服务区为游赏观景路线,以梅店水库为视觉起点,对项目建设后与区域风景资源背景之间的景观相融性采用记分法进行评价,并对建设项目景观指标允许度进行评价。景观相融性评价分级标准及景观指标允许度分级见表5-11表5-13(采用HJ/T6-94山岳型风景资源开发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中的景观指标分级标准)。表5-11 景观相融性评价记分表景观相融性评价指标最高记分指标分解形态40体量:25;体态:15线形30近景:15; 中景:10; 远景:5色彩20色相:10;明度:10质感10合计100表5-12 景观相融性评价分级标准表评价分级4(劣)3(可)2(中)1(优)记分范围90表5-13 景观指标允许度评价分级标准 评价分级允许度景观类别4(劣)(不协调)3(可)(一般)2(中)(协调)1(优)(增景)特别保护区不可不可可考虑可重点保护区不可可考虑可可一般保护区不可可可可保护控制区可考虑可可可对项目建设后与区域风景资源背景之间景观相融性进行记分预测,列于表5-14。表5-14 项目建设后景观相融性评价表评价指标形态线形色彩质感合计评价分级评分3525146802(中)由表5-14可以看出,项目建成后,其景观相融性评分为2级(中),这是根据项目建设形式及地形形态等多方面综合考虑得出的,参照表5-14,从区域景观指标考虑,建设项目是可行的。5.3.2 生态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5.3.2.1 对土地资源及农业生态的影响分析评价区包括平峰村部分耕地。景区项目建设不涉及移民问题,具体耕地资源没有变化。由于景区建设未占用耕地,所以对土壤资源未带来不利影响。同时,由于景区开发,农民根据旅游需求,调整农作物的种植品种,为土地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土地质量的提高提供了契机。5.3.2.2 对区域景观生态体系完整性的影响景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神经内科临床表现分析试卷答案及解析
- 2025年急性中风护理与康复知识考核试卷答案及解析
- 2025年急诊医学危重病人的抢救处理模拟测试卷答案及解析
- 零售业双十一活动方案
- 2025年实验医学实验技术规范操作模拟考试卷答案及解析
- 2025年皮肤科病变识别与治疗考核答案及解析
- 2025年急诊医学创伤患者过敏反应紧急处理模拟考试卷答案及解析
- 2025年疼痛科治疗方案的评估与优化模拟测试答案及解析
- 2025年介入放射治疗导管操作技巧考核试卷答案及解析
- 2025年运动医学体能评估及干预模拟答案及解析
- 脊柱区课件教学课件
- 人证考试题库及答案广州
- 2025医养结合笔试题及答案
- 烧结基础理论课件
- 《家庭教育学》全套教学课件
- 村集体经济培训课件
- 文明礼貌课件模板
- 直流输电技术试题及答案
- 医院清洁消毒灭菌与隔离无菌操作技术
- 泸州市巨力液压有限公司研发中心、车间 项目环评报告
- 2025-2026学年冀教版(2024)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全册)教学设计(附目录P339)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